当前位置:首页 » 国语港片 » 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华语电影百佳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华语电影百佳

发布时间: 2023-04-07 12:14:55

㈠ 张国荣死之前拍最后一部电影是什么

《异度空间》是张国荣生前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

《异度空间》,罗志良执导的一部惊悚片,由张国荣 、林嘉欣、李子雄主演。影片于2002年3月28日上映。影片讲述了章昕因经常看到灵异幻象,求助心理医师阿占,在这一过程中两人之间产生了爱情,但是一直不信有鬼的阿占最终也遇到了鬼 。

张国荣在影片中饰演患有精神分裂的阿占,为饰演好这个角色,张国荣造访了他的一个心理医生,并且观察了许久。张国荣凭借这部电影他获得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阿占(张国荣 饰),小时候女朋友的跳楼是阿占精神分裂的根本原因,当女朋友跳楼后,阿占的自我保护机制选择遗忘压抑记忆,但是潜意识里阿占一直很内疚,所以投身于工作,以忙碌的工作使自己大脑没有时间考虑其他的事情。

因为要避免爱引发的伤痛,所以选择自己孤单过活, 一直到爱上章昕。对章昕的爱触发了阿占的潜意识,所以阿占开始有了前女友鬼魂的幻觉,当阿占以极端的手段对自己治疗之后,这段记忆又开始得到压抑。

(1)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华语电影百佳扩展阅读: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因抑郁症病情失控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24楼坠下身亡,终年46岁。

2003年11月,为了表彰张国荣对于华语影坛的贡献,他主演的电影《异度空间》被第12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选为开幕电影。

截止2003年,张国荣一共参演了56部电影,香港本端口票房总成绩达7.76亿港币。2004年,他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追颁的“演艺光辉永恒大奖”,同年为表彰对香港电影业有重大贡献人士而修建的星光大道正式落成,张国荣是首批入选的演员。

2004年,张国荣入选《大众电影》(2004年第17期)“中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男明星”。200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评选了“中国电影百年百部最佳华语片”,张国荣主演的电影有八部入选榜单,入选作品数量居华人演员之首。

同年,香港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等合办“中国电影一百年之最爱男演员选举”,张国荣当选“中国电影一百年最喜爱的男演员”。此外,他还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行列。2010年3月,张国荣入选美国CNN“史上最伟大的25位亚洲演员”。

㈡ 经典老电影《马路天使》讲的什么故事

该片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遭遇以及歌女小红与吹鼓手陈少平之间的爱情故事。
1930年代,小云(赵慧深饰)和小红(周璇饰)被人骗到上海卖给琴师和妓院老鸨夫妇,小云被迫做了暗娼,小红年纪尚小,又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便随琴师去茶楼终日卖唱。姐妹两人住在贫民窟,在她们对面,住的分别是报贩老王和吹鼓手陈少平(赵丹饰)。因为闲来无事时陈少平常同小红对窗玩闹,两人对彼此都逐渐产生感情。
小红卖唱时被流氓古成龙缠上,对方欲强霸她为妾,小红找陈少平商量对策,两人本想借助律师将正义伸张,不想律师双眼只认钱,无奈之下只得逃走,而这一过程中,老王对小云由怜生爱,可是小云却因自卑不敢正视。琴师偶知陈少平与小红下落,放风给古成龙,古成龙赶到小红住处时,屋里只有她和小云,两人生命危在旦夕。
1937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1983年,影片获得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2005年,该片入选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评出的“百年百部最佳华语片”

㈢ 张国荣一生荣誉奖杯

张国荣一生所获的荣誉:
音乐奖项

▪ 2013 Hong Kong Singer Channel香港40年十大金曲第一位 《Monica》 (获奖)
▪ 2010 美国CNN过去五十年闻名全球的五大指标音乐人评选第三名 (获奖)
▪ 2010 2009年IFPI颁奖礼全年最高销量广东唱片十大销量广东唱片 (获奖)
▪ 2010 华语金曲奖30年经典评选“我最喜爱的歌手”,“我最喜爱的唱片”,“我最喜爱的歌曲” (获奖)
▪ 2010 入选美国CNN“过去五十年里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 (获奖)
▪ 2010 2009年IFPI颁奖礼十大销量广东唱片 (获奖)
▪ 2010 华语金曲奖华语乐坛30年30人 (获奖)
▪ 2005 IFPI颁奖礼十大销量广东唱片 《BELOVED》 (获奖)
▪ 2005 香港邮政推出“香港流行歌星”邮品系列,成为获致敬的歌手之一 (获奖)
▪ 2003 第三届 华语流行乐十大华语歌曲 《这么远,那么近》 (获奖)
▪ 2003 第三届 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终身成就奖 (获奖)
▪ 2003 年度CASH音乐成就大奖最佳另类作品奖 《这么远,那么近》 (获奖)
▪ 2003 第二十五届 港台十大中文金曲银禧荣誉大奖 (获奖)
▪ 2002 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第二任音乐大使 (获奖)
▪ 2001 雪碧中国原创音乐榜金曲奖 《发烧》 (获奖)
▪ 2001 第一届 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十大华语歌曲奖 《路过蜻蜓》 (获奖)
▪ 2001 香港作词家作曲家协会“金帆奖”颁奖典礼主题歌 《挪亚方舟》 (获奖)
▪ 2001 中国原创音乐榜千禧全国成就大奖 (获奖)
▪ 2001 第一届 华语流行乐最佳流行男歌手奖 (获奖)
▪ 2001 第一届 华语流行乐最佳演唱会奖 《热·情》 (获奖)
▪ 2000 香港作词家作曲家协会我至爱的中文金曲冠军 《我》 (获奖)
▪ 2000 马来西亚金曲荣誉大奖 (获奖)
▪ 2000 第十八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四台联颁大碟奖 《Untitled》 (获奖)
▪ 2000 CCTV-MTV音乐盛典颁奖礼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获奖)
▪ 2000 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首任音乐大使 (获奖)
▪ 2000 第十八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致敬大奖 (获奖)
▪ 2000 《明报周刊》致敬大奖 《热·情》演唱会 (获奖)
▪ 2000 第二十三届 港台十大中文金曲金曲银禧荣誉大奖 (获奖)
▪ 2000 第二十三届 港台十大中文金曲(退出领奖) 《大热》 (获奖)
▪ 2000 《明报周刊》最突出男歌手奖 《路过蜻蜓》 (获奖)
▪ 1999 新城电台劲爆年度歌曲大奖十大劲爆歌曲 《左右手》 (获奖)
▪ 1999 第二十二届 港台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 (获奖)
▪ 1999 第十七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荣誉大奖 (获奖)
▪ 1999 港台20世纪百年十大金曲 《Monica》 (获奖)
▪ 1999 第二十二届 港台十大中文金曲 《左右手》 (获奖)
▪ 1999 第十二届 商台叱咤乐坛流行榜十大专业推介奖 《左右手》 (获奖)
▪ 1997 第十六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 《有心人》 (提名)
▪ 1996 第三十三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 《当真就好》 (提名)
▪ 1996 第三十三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 《有心人》 (提名)
▪ 1996 第十五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 《夜半歌声》 (提名)
▪ 1995 第三十二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 《夜半歌声》 (提名)
▪ 1995 第十四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 《追》 (获奖)
▪ 1995 第十八届 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量歌手大奖 (获奖)
▪ 1994 第三十一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 《追》 (提名)
▪ 1994 第十三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 《红颜白发》 (提名)
▪ 1993 第三十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 《红颜白发》 (获奖)
▪ 1989 第七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 (获奖)
▪ 1989 韩国最受欢迎外国歌星第一名 (获奖)
▪ 1989 第二届 商台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 (获奖)
▪ 1989 第七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 《由零开始》 (获奖)
▪ 1989 第二届 商台叱咤乐坛IFPI大奖 《侧面》 (获奖)
▪ 1988 第六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 (获奖)
▪ 1988 第六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 《贴身》 (获奖)
▪ 1988 第六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 《沉默是金》 (获奖)
▪ 1988 第七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 《倩女幽魂》 (提名)
▪ 1988 第十一届 港台十大中文金曲 《无需要太多》 (获奖)
▪ 1988 第十一届 港台十大中文金曲IFPI大奖 (获奖)
▪ 1988 第一届 商台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 (获奖)
▪ 1988 第十一届 港台十大中文金曲 《沉默是金》 (获奖)
▪ 1987 第十届 港台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创意歌曲奖 《无心睡眠》 (获奖)
▪ 1987 第十届 港台全年销量冠军大奖 《Summer Romance》 (获奖)
▪ 1987 第十届 港台CD镭射大奖 《Summer Romance》 (获奖)
▪ 1987 第八届 商台擂台大碟奖 《Summer Romance》 (获奖)
▪ 1987 第八届 商台擂台歌曲 《无心睡眠》 (获奖)
▪ 1987 第五届 无线年度金曲金奖 《无心睡眠》 (获奖)
▪ 1987 第五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 《无心睡眠》 (获奖)
▪ 1986 第九届 港台十大中文金曲 《当年情》 (获奖)
▪ 1986 第四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 《有谁共鸣》 (获奖)
▪ 1986 第七届 商台擂台歌曲奖 (获奖)
▪ 1986 第四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年度金曲金奖 《有谁共鸣》 (获奖)
▪ 1986 第四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 《当年情》 (获奖)
▪ 1985 第六届 商台擂台歌曲奖 (获奖)
▪ 1985 第八届 第8届港台十大中文金曲 《不羁的风》 (获奖)
▪ 1985 第三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 《不羁的风》 (获奖)
▪ 1984 第五届 商台擂台歌曲奖 (获奖)
▪ 1984 第二届 无线十大劲歌金曲 《Monica》 (获奖)
▪ 1984 第七届 港台十大中文金曲 《Monica》 (获奖)
▪ 1979 亚洲职业歌手歌曲创作邀请赛最有前途歌星奖 (获奖)
▪ 1977 丽的电视亚洲歌唱大赛香港区亚军 《American Pie》 (获奖)

影视奖项

▪ 2010 美国CNN评选“香港影坛19位最俊美的男星”第一名 (获奖)
▪ 2010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十大香港电影”第三名 《东邪西毒》 (获奖)
▪ 2010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十大香港电影”第一名 《阿飞正传》 (获奖)
▪ 2010 美国CNN评选的亚洲最伟大25位演员之一 (获奖)
▪ 2006 香港电影金像奖特别增设“金像奖银禧选”以接近五成的得票率成为银禧影帝 (获奖)
▪ 2006 日本国家电视台NHK举办在“日本最受欢迎的演员”评选当选“国际十佳演员” (获奖)
▪ 2005 张国荣8部电影作品入选金像奖评选的百年百部最佳华语片 (获奖)
▪ 2005 第五届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百大演员奖 (获奖)
▪ 2005 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等机构合办的“中国电影一百年”选举中“中国电影一百年最喜爱的男演员” (获奖)
▪ 2005 “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之一 (获奖)
▪ 2005 《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 《霸王别姬》 (获奖)
▪ 2004 第二十三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追颁演艺光辉永恒大奖 (获奖)
▪ 2003 第二十二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异度空间》 (提名)
▪ 2003 韩国电影频道OCN联同21家网站合作举办“百大影星”评选海外影星第一名 (获奖)
▪ 2002 第三十九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异度空间》 (提名)
▪ 2002 《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 最佳男演员 《异度空间》 (获奖)
▪ 2002 日本“Cine City”最佳男演员奖 (获奖)
▪ 2001 日本“Cine City”最佳男演员奖 (获奖)
▪ 2000 第三十七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枪王》 (提名)
▪ 2000 日本“Cine City”最佳男演员奖 (获奖)
▪ 1999 日本“Cine City”最佳男演员奖 (获奖)
▪ 1998 第十七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春光乍泄》 (提名)
▪ 1998 日本“Cine City”最佳男演员奖 (获奖)
▪ 1998 担任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 (获奖)
▪ 1997 第四十九届 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春光乍泄》 (提名)
▪ 1997 第三十四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春光乍泄》 (提名)
▪ 1997 第十六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色情男女》 (提名)
▪ 1997 日本“Cine City”最佳男演员奖 (获奖)
▪ 1996 全球十大华语影星(由金马奖执委会等机构主办) (获奖)
▪ 1996 日本“Cine City”最佳男演员奖 (获奖)
▪ 1996 第四十九届 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风月》 (提名)
▪ 1996 第三十三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风月》 (提名)
▪ 1995 第一届 香港电影评论家学会大奖最佳男主角 《东邪西毒》 (获奖)
▪ 1995 第十四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金枝玉叶》 (提名)
▪ 1995 日本“Cine City”最佳男演员奖 (获奖)
▪ 1995 东京电影评论家大奖最佳男主角(日本“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电影评奖”) 《霸王别姬》 (获奖)
▪ 1994 第五十一届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东邪西毒》 (提名)
▪ 1994 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外语片男主角 《霸王别姬》 (获奖)
▪ 1994 韩国最受欢迎外国影星第一位 (获奖)
▪ 1994 日本“Cine City”最佳男演员奖 (获奖)
▪ 1993 第四十六届 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 《霸王别姬》 (获奖)
▪ 1993 第四届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贡献奖 (获奖)
▪ 1993 第四十六届 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霸王别姬》 (提名)
▪ 1993 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 (获奖)
▪ 1993 日本“Cine City”最佳男演员奖 (获奖)
▪ 1993 第五十一届 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霸王别姬》 (获奖)
▪ 1991 第十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阿飞正传》 (获奖)
▪ 1991 第二十八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阿飞正传》 (提名)
▪ 1991 第三十六届 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 《阿飞正传》 (提名)
▪ 1989 第八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胭脂扣》 (提名)
▪ 1989 韩国最受欢迎外国影星第一名 (获奖)
▪ 1988 第七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提名)
▪ 1983 第二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烈火青春》 (提名)
▪ 1980 英联邦电影电视节最佳表演奖 《我家的女人》 (获奖)

综合奖项

▪ 2010 香港电台“爱香港的理由”评选结果第一名“有张国荣” (获奖)
▪ 2009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将“张国荣”作为词条收入其中 (获奖)
▪ 2009 “韩国最高人气中国明星”第三名 (获奖)
▪ 2007 新浪粤港十年网娱盛典“最怀念明星奖” (获奖)
▪ 2005 新加坡《联合早报》亚洲明星人气50强第四位 (获奖)
▪ 2005 马来西亚民选“十大杰出青年” (获奖)
▪ 2004 入选日本《日经娱乐》在日本最受欢迎的十大亚洲男艺人 (获奖)
▪ 2004 香港市民心目中的五大成功人士 (获奖)
▪ 2003 入选美国着名杂志《人物》”世界上最帅的50位男人“之一 (获奖)
▪ 2003 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文化偶像之一 (获奖)
▪ 2001 日本Yahoo外国明星人气榜第一位 (获奖)
▪ 2000 香港电台千禧十大演艺红人榜首 (获奖)
▪ 2000 日本Yahoo外国明星人气榜第一位 (获奖)
▪ 2000 浙江区传媒颁发永恒魅力奖 (获奖)
▪ 2000 香港四大绝色榜首 (获奖)
▪ 1996 日本着名杂志《ASIA POP》最佳艺人奖 (获奖)
▪ 1996 日本着名杂志《ASIA POP》人气最旺奖 (获奖)
▪ 1991 香港商台十大健康形象 (获奖)
▪ 1990 香港电台八十年代十大演艺红人 (获奖)
▪ 1989 亚洲十大最受欢迎艺人第一位(韩国主办) (获奖)
▪ 1989 商台十大靓人榜首 (获奖)
▪ 1987 香港电台演艺十大当红人物 (获奖)
▪ 1986 香港电台演艺十大当红人物 (获奖)
▪ 1984 《华侨日报》十大最受欢迎艺人 (获奖)
▪ 1977 《华侨日报》最有前途新人奖 (获奖)

其他荣誉

▪ 2013 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向大师致敬单元里有张国荣电影回顾展 (获奖)
▪ 2013 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网络全书《意大利网络全书》将“张国荣”作为词条收录其中[183] (获奖)
▪ 2013 世界最知名最权威的网络全书《大英网络全书》将“张国荣”作为词条收录其中[163] (获奖)
▪ 2013 法文网络全书《环球网络全书》将“张国荣”作为词条收录其中[184] (获奖)
▪ 2009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将“张国荣”作为词条收录其中[128] (获奖)
▪ 2004 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进驻“伟人殿堂”的演艺明星蜡像[126] (获奖)
▪ 2000 第一位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连开两场演唱会的华人歌手 (获奖)
▪ 2000 第一位在日本连开10场演唱会的香港歌手 (获奖)
▪ 1999 第一位既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同时也是金像奖影帝的香港男艺人 (获奖)
▪ 1998 第一位受邀担任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的华人男演员 (获奖)
▪ 1993 第一位受邀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的华人男演员 (获奖)
▪ 1989 第一位享誉韩国海外乐坛的华人歌手 (获奖)
▪ 1988 第一位亚洲区百事巨星代言人 (获奖)

㈣ 中国电影百部最佳华语片名单

香港选出“中国电影百年最佳华语片一百部”

作者: 原始出处: mov8
作 者:zzezz转载

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
香港有“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年----最佳华语片一百部”选举投票,
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主办,“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统筹,
邀请一百零一位导演、影评人及文化工作者投票,
又请投票者参考以往金鸡百花奖、金像奖、金马奖等等得奖电影;
由投票者各选二十部,每部一票,合计选出一百部。
3月14日公布选举结果,共103部最佳华语片,如下(附香港首映日期、票房):

1 (56票)1948《小城之春》中国,费穆
2 (52票)1986《英雄本色》香港,吴宇森,02/08/1986,$34,651,324
3 (47票)1990《阿飞正传》香港,王家卫,15/12/1990,$9,751,942
4 (45票)1984《黄土地》内地,陈凯歌
5 (42票)1989《悲情城市》台湾,侯孝贤,21/12/1989,$1,092,839
6 (41票)1984《省港旗兵》香港,麦当雄,11/07/1984,$10,249,364
7 (38票)1967《龙门客栈》台湾,胡金铨
8 (33票)1982《投奔怒海》香港,许鞍华,22/10/1982,$15,425,087
9 (32票)1971《侠女》台湾,胡金铨,18/11/1971,$678,320
10 (31票)2000《卧虎藏龙》台湾/香港,李安,06/07/2000,$14,764,598

11 1937《马路天使》中国,袁牧之
12 1991《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台湾,杨德昌
13 1976《半斤八两》香港,许冠文,16/12/1976,$8,531,699
14 1999《枪火》香港,杜琪峰,19/11/1999,$4,618,946
15 1967《独臂刀》香港,张彻
16 1972《精武门》香港,罗维,22/03/1972,$4,431,423
17 1994《阳光灿烂的日子》内地,姜文
18 1953《危楼春晓》香港,李铁
19 1995《西游记》香港,刘镇伟,21/01/1995,$25,093,380,《西游记101回月光宝盒》
20 1970《董夫人》香港,唐书璇,14/10/1970,$162,522

21 1988《胭脂扣》香港,关锦鹏,07/01/1988,$17,476,414
22 1994《重庆森林》香港,王家卫,14/07/1994,$7,678,549
23 1984《似水流年》香港,严浩,07/09/1984,$4,556,416
24 1985《童年往事》台湾,侯孝贤
25 1987《红高粱》内地,张艺谋
26 1981《父子情》香港,方育平,16/04/1981,$1,483,317
27 1947《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蔡楚生
28 1996《甜蜜蜜》香港,陈可辛,02/11/1996,$15,557,580

29 1934《神女》中国,吴永刚
30 1935《大路》中国,孙瑜
31 1979《疯劫》香港,许鞍华,01/11/1979,$2,134,983
32 2002《无间道》香港,刘伟强、麦兆辉,12/12/2002,$55,057,176

33 1978《醉拳》香港,袁和平,05/10/1978,$6,763,793
34 1979《蝶变》香港,徐克,20/07/1979,$1,152,756
35 1994《东邪西毒》香港,王家卫,17/09/1994,$9,023,583
36 1997《香港制造》香港,陈果,09/10/1997,$1,912,200

37 1948《清宫秘史》中国,朱石麟
38 1963《梁山伯与祝英台》香港,李翰祥
39 1967《英雄本色》香港,龙刚
40 1983《新蜀山剑侠》香港,徐克,05/02/1983,$1,587,851
41 1986《恐怖分子》台湾,杨德昌
42 1989《喋血双雄》香港,吴宇森,06/07/1989,$18,255,083
43 1991《黄飞鸿》香港,徐克,15/08/1991,$29,672,278
44 1992《阮玲玉》香港,关锦鹏,20/02/1992,$7,480,778
45 1992《秋菊打官司》内地,张艺谋,10/09/1992,$3,740,161

46 1950《我这一辈子》内地,石挥
47 1959《江山美人》香港,李翰祥
48 1969《冬暖》台湾,李翰祥
49 1987《秋天的童话》香港,张婉婷,16/07/1987,$25,546,552
50 1987《倩女幽魂》香港,程小东,18/07/1987,$18,831,638

51 1959《紫钗记》香港,李铁
52 1960《人海孤鸿》香港,李晨风
53 1965《舞台姐妹》内地,谢晋
54 1987《龙虎风云》香港,林岭东,13/02/1987,$19,723,505
55 1993《霸王别姬》香港/内地,陈凯歌,01/01/1993,$9,147,952
56 2000《一一》台湾,杨德昌

57 1955《寒夜》香港,李晨风
58 1967《破晓时分》台湾,宋存寿
59 1979《空山灵雨》台湾,胡金铨,11/07/1979,$1,293,494
60 1985《警察故事》香港,成龙,14/12/1985,$26,626,760
61 1993《新不了情》香港,尔东升,11/11/1993,$31,149,673
62 1993《喜宴》台湾,李安,09/09/1993,$15,468,530.
63 2000《站台》内地,贾樟柯

64 1960《野玫瑰之恋》香港,王天林
65 1960《可怜天下父母心》香港,楚原
66 1960《难兄难弟》香港,秦剑
67 1960《第一类型危险》香港,徐克
68 1983《半边人》香港,方育平,25/11/1983,$2,264,430
69 2000《榴梿飘飘》香港,陈果

70 1933《小玩意》中国,孙瑜
71 1949《哀乐中年》中国,桑弧
72 1973《七十二家房客》香港,楚原,22/09/1973,$5,626,675
73 1982《烈火青春》香港,谭家明,26/11/1982,$2,309,614
74 1986《恋恋风尘》台湾,侯孝贤
75 1992《92黑玫瑰对黑玫瑰》香港,刘镇伟,02/07/1992,$22,806,044
76 2002《少林足球》》香港,周星驰,05/07/2001,$60,739,847

77 1937《夜半歌声》中国,马徐维邦
78 1974《再见中国》香港,唐书璇
79 1980《撞到正》香港,许鞍华,22/05/1980,$3,597,016
80 1985《青梅竹马》台湾,杨德昌
81 1993《蓝风筝》内地,田壮壮

82 1948《太太万岁》中国,桑孤
83 1957《曼波女郎》香港,易文
84 1959《豪门夜宴》香港,李晨风、李铁、吴回、罗志雄
85 1972《秋决》台湾,李行
86 1986《芙蓉镇》内地,谢晋
87 1989《赌神》香港,王晶,14/12/1989,$36,294,029
88 1989《旺角卡门》香港,王家卫,09/06/1988,$11,532,283
89 1997《春光乍泄》香港,王家卫,30/05/1997,$8,600,141
90 2000《花样年华》香港,王家卫,29/09/2000,$8,663,227

91 1948《万家灯火》中国,沈浮
92 1953《中秋月》香港,朱石麟
93 1955《父母心》香港,秦剑
94 1959《林则徐》内地,郑君里、岑范
95 1962《红楼梦》内地,岑范
96 1983《打擂台》香港,黄志强,21/10/1983,$1,133,596
97 1984《上海之夜》香港,徐克,11/10/1984,$11,625,564
98 1984《五郎八卦棍》香港,刘家良,17/02/1984,$3,792,852
99 1985《黑炮事件》内地,黄建新
100 1992《青少年哪咤》台湾,蔡明亮
101 1993《戏梦人生》台湾,侯孝贤
102 1995《女人四十》香港,许鞍华,04/05/1995,$14,020,825
103 1998《一个都不能少》内地,张艺谋

-----------------------------------------------------------

共有六十三部是香港电影,(包括李安的《卧虎藏龙》台湾/香港,及陈凯歌《霸王别姬》香港/内地)。
台湾电影有十六部。
“内地”电影,有十三部。
“中国”电影(相信是指1949年及前)有十一部。

过半投票者选择1948《小城之春》,与1986《英雄本色》。

王家卫有六部片入选:《阿飞正传》、《重庆森林》、《东邪西毒》、《旺角卡门》、《春光乍泄》和《花样年华》。
徐克有五部片入选:《蝶变》、《新蜀山剑侠》、《黄飞鸿》、《第一类型危险》和《上海之夜》。

有四部片入选:
许鞍华:《投奔怒海》、《疯劫》、《撞到正》、《女人四十》
侯孝贤:《悲情城市》、《童年往事》、《恋恋风尘》、《戏梦人生》
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恐怖分子》、《一一》、《青梅竹马》

有三部片入选:
李翰祥:《梁山伯与祝英台》、《江山美人》、《冬暖》
胡金铨:《龙门客栈》、《侠女》、《空山灵雨》
张艺谋:《红高粱》、《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

有两部片入选:
陈凯歌:《黄土地》、《霸王别姬》
谢晋:《舞台姐妹》、《芙蓉镇》
桑弧:《哀乐中年》、《太太万岁》
刘镇伟:《92黑玫瑰对黑玫瑰》、《西游记》
关锦鹏:《胭脂扣》、《甜蜜蜜》
李安:《喜宴》、《卧虎藏龙》
秦剑:《难兄难弟》、《父母心》
吴宇森:《喋血双雄》、《英雄本色》
陈果:《香港制造》、《榴梿飘飘》
李晨风:《紫钗记》、《寒夜》
孙瑜:《小玩意》、《大路》
楚原:《可怜天下父母心》、《七十二家房客》
唐书璇:《董夫人》、《再见中国》

㈤ 华语三大电影奖之一 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 电影是华语电影的先驱者,时下年轻一代多喜爱欧美大片,而对于他们的父辈们而言,香港电影就是开启电影世界的一扇大门,是不可磨灭的青春回忆。那么就让 电影节 为你介绍,华语三大电影奖之一,以鼓励优秀香港电影的创作与发展为宗旨的香港电影金像奖。

创立于1982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是中国香港地区以及大中华电影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其设立旨在鼓励优秀香港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奖项每年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组织与颁发,是香港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

香港电影金像奖创立的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香港电影新浪潮蓬勃发展之时,这一电影奖的设立,主要是为鼓励香港电影人所主办,鼓舞香港电影人的创作精神,从而让香港电影能够涌现更多佳片。

香港电影金像奖并不接受所有的华语片参加竞选,竞选基本要求是一部华语片里面的香港电影人至少要达到6位才可参加,以符合港片元素的资格,设置这些条件是为了保护香港本土电影发展设立的门槛。

香港电影金像奖采取与奥斯卡金像奖类似的多轮、多人、多层面的电影评审制度,由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等13个金像奖属会会员组成的“金像奖选民”,和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的“专业评审团”,经过两轮投票选出最终得奖者,是由电影人全面主导和参与的电影奖项。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般于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颁奖典礼,颁发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21个奖项。香港电影金像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 台湾 电影金马奖并称“华语三大电影奖”。

㈥ 华语五大电影奖是什么

同义词
收藏
分享
华语五大电影奖
编辑词条

华语五大电影奖是指华语影坛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的五个专业电影奖项,即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

其中,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

这五个电影奖项对华语电影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及电影人的摇篮。

中文名
华语五大电影奖
范围
中国电影金鸡奖
外文名
Chinese Five Big Movie Award


1基本简介
2中国电影金鸡奖
3大众电影百花奖
4中国电影华表奖
5香港电影金像奖
6台湾电影金马奖
1基本简介编辑
奖项名称 创办时间 颁奖周期 主办单位
中国电影华表奖 1992 两年一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大众电影百花奖[1] 1962 两年一次 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
中国电影金鸡奖[2] 1981 一年一次 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
香港电影金像奖[3] 1982 一年一次 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
台湾电影金马奖[4] 1962 一年一次 台湾地区
2中国电影金鸡奖编辑

金鸡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于1981年创办,因当年属中国农历鸡年,故取名中国电影金鸡奖,简称金鸡奖。金鸡奖评奖委员会是由中国最具权威的导演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电影剧作家、摄影家、音乐家、美术家,以及电影理论家、教育家、事业家共同组成,因此又被称为“专家奖”,是中国内地电影界最权威和最专业的电影奖。

金鸡奖的评选范围具有区域性,2005年前提名影片和电影工作者必须为中国内地籍,2005年后将港澳籍电影工作者纳入评选范围,但凭借提名的影片制片方必须有中国内地参与。中国电影金鸡奖与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华语电影三大奖。与大众电影百花奖合称金鸡百花电影节。

2005年起两年举办一届。

2015年,金鸡奖全新开放政策,凡是在大陆取得龙标(上映许可证)的华语电影都可以参加金鸡奖评选,不再具有地域保护。

3大众电影百花奖编辑

百花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是由周恩来总理特地指明举办的电影大奖。百花奖只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并由观众投票产生奖项。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百花奖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为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奖杯为铜质镀金花神。百花奖也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和最有群众基础的电影大奖。百花奖与金鸡奖、华表奖一起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合称金鸡百花电影节。2005年起两年举办一届。

4中国电影华表奖编辑

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简称华表奖,创办于1994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是中国(内地)电影界的政府奖,体现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扶持[1]。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一起并称中国电影的三大奖。

华表奖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前两年度完成的各华语影片进行评选。

2005年起两年举办一届。

2009年起加设优秀境外华裔演员/导演奖,以鼓励港澳籍电影工作者。

5香港电影金像奖编辑

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华电影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创立于1982年,每年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组织与颁发,旨在鼓励优秀香港电影的创作与发展的奖项,是香港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与台湾电影金马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并称为华语电影最高成就的三大奖,一般于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颁奖典礼,颁发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21个奖项。

与金鸡奖、金马奖由数十位专业评审组成的评审团,集中看片投票决定获奖者的评审制度不同,香港电影金像奖采取的是与奥斯卡金像奖类似的多轮、多人、多层面的电影评审制度,由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等13个金像奖属会会员组成的“金像奖选民”,和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的“专业评审团”,经过两轮投票选出最终得奖者,是由电影人全面主导和参与的电影奖项。

6台湾电影金马奖编辑

金马奖
台湾电影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是台湾地区主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62年,当年主要是为了促进台湾地区电影制作事业和表扬对华语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金马奖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4年和1974年停办,1998年台北电影学会另行组织台北电影节与之分庭抗礼。金马奖的主持人过去常有“一港一台”搭配的传统,但也有都是台湾主持人担当的情况。

金马奖在华语圈中它历史最为悠久,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大陆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并称华语电影最高成就三大奖,也是三大奖中唯一不设地域限制、评选对象面向所有华语电影和华语影人的奖项。原由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主办,后由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

金马奖是台湾为促进华语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华语片以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对华人电影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鼓励。

参考资料:

㈦ 哪些奖项含金量高

中国电橘御影奖项含金量排名:

1、中国电影金鸡奖

1994年的时候,国家为了鼓励艺术创作者而设立的奖项,也就是由中央宣传部、广电总局、国家电影局共同设立的,是中国电影的政府奖,两年举办一届,获得这个奖项的,演技和作品基本是得到政府认可的,纵观历届获奖的明星,他们出演的题材几乎都是有教育意义的,华表奖也代表着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

㈧ 电影《无间道》系列都获得过什么奖项

一、《无间道》

1、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

2、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梁朝伟);

3、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刘伟强、麦兆辉);

4、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辑(彭发、彭正熙);

5、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麦兆辉、庄文强);

6、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黄秋生);

7、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伍乐城);

8、第46届日本蓝丝带电影大奖最佳外语片;

9、新浪港粤十年颁奖礼最受欢迎香港电影;

二、(《无间道Ⅱ》)

1、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黄家强,叶世荣);

2、第24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电影(刘伟强);

3、第24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廖启智);

4、第24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男演员(梁朝伟);

5、第24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电影,

三、《无间道3:终极无间》

1、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刘德华)。

电影创作背景:

《无间道》的创作灵感源于吴宇森执导的电影《变脸》。麦兆辉认为《变脸》中“交换面孔”的桥段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于是麦兆辉提出可不可以讲一个故事,将两个角色交换过来,但是不需要手术,只是身份和内心的交换。

麦兆辉、庄文强在创作《无间道》剧本的时候一直在写作上相互沟通,麦兆辉写完了一个完整的剧本,寄给庄文强,庄文强把剧本改了一遍又写信送给麦兆辉修改。

在麦兆辉的剧本构想里,最初只有警察到黑社会卧底的故事线条。后来刘伟强又在原始剧本的基础上加了很多的元素进去,并加入黑社会的人去警局做卧底的另一条线。

在剧本的修改过程中,《无间道》的定位也随之改变,电影剧本最初是警匪斗智为重,后来黑帮或英雄片的元素变得浓烈了。

㈨ 金像奖历届获奖名单

金像奖历届获奖名单:

1、第1届:影帝——许冠文《摩登保镖》;影后——惠英红《长辈》。

2、第2届:影帝——麦嘉《最佳拍档》、洪金宝《提防小手》;影后——林碧琪《靓妹仔》。

3、第3届:影帝——梁家辉《垂帘听政》;影后——叶童《表错七日情》。

4、第4届:影帝——李修贤《公仆》;影后——斯琴高娃《似水流年》。

5、第5届:影帝——郑则士《何必有我》;影后——王小凤《错点鸳鸯》。

6、第6届:影帝——周润发《英雄本色》;影后——张艾嘉《最爱》。

7、第7届:影帝——周润发《龙虎风云》;影后——萧芳芳《不是冤家不聚头》。

8、第8届:影帝——洪金宝《七小福》;影后——梅艳芳《胭脂扣》。

9、第9届:影帝——周润发《阿郎的故事》;影后——张曼玉《不脱袜的人》。

10、第10届:影帝——张国荣《阿飞正传》;影后——郑裕玲《表姐,你好嘢》。

11、第11届:影帝——曾志伟《双城故事》;影后——叶童《婚姻勿语》。

12、第12届:影帝——梁家辉《92黑玫瑰对黑玫瑰》;影后——张曼玉《阮玲玉》。

13、第13届:影后——袁咏仪《新不了情》。

14、第14届:影帝——梁朝伟《重庆森林》;影后——袁咏仪《金枝玉叶》。

15、第15届:影帝——乔宏《女人四十》;影后——萧芳芳《女人四十》。

16、第16届:影帝——郑则士《三个受伤的警察》;影后红豆博客——张曼玉《甜蜜蜜》。

17、第17届:影帝——梁朝伟《春光乍泄》;影后——张曼玉《宋家王朝》。

18、第18届:影后——吴君如《古惑仔之洪兴十三妹》。

19、第19届:影帝——刘德华《暗战》。影后——罗兰《爆裂刑警》。

香港电影金像奖介绍:

香港电影金像奖是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在中国香港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82年,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为“华语电影三大奖”。

每届颁发21个奖项,由十三个香港专业电影协会组成的“金像奖选民”,和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的专业评审团,联同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在经过两轮投票选出最终得奖者。

㈩ 2021香港金像奖时间

2020年9月28日,香港电影金像奖官方宣布,因疫情影响,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将延后一年举行,两年合并于2022年颁奖。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直在变化,2020年内大部分时间全港戏院未能正常营业。

相对让预期本年度上映的电影大幅度延期,故此,香港电影金像奖董事局经审慎讨论后,决议顺延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至2022年举行,同时2020年及2021年年度符合香港电影金像奖参选资格的电影,将于2022年首季合并进行投票及颁奖仪式。

大会感谢资助机构及各电影公司的支持和理解此项决定。

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 Kong Film Awards)是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在中国香港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82年,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为“华语电影三大奖”。

每届颁发21个奖项,由十三个香港专业电影协会组成的“金像奖选民”,和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的专业评审团,联同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在经过两轮投票选出最终得奖者。

香港电影金像奖每年举办一届,一般于每年3月至4月在中国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颁奖典礼。

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因新冠肺炎疫情宣布取消实体颁奖礼,获奖名单在2020年5月6日下午3时由尔冬升在线上颁发。

2020年9月28日,香港电影金像奖官方宣布,因疫情影响,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将延后一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