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推荐一些适合老年人看的电影(国语版)
古惑仔系列,可以激发老人的青春
一路向西,可以缓解老人的需求
林正英系列,可以让老人回忆起童年
‘贰’ 旅行纪录片如何让地方客人熟知和感兴趣
纪录片《沿路向西》,by韦侠士
真实就是力量,纪录片的魅力就在于真实,是它不同于其他题材电影的地方。
我是一个单车旅行爱好者,多年前就骑行过西藏。当时数码产品还远远没有现在这样普及,所以旅途中就只留下了100多张胶片。06年大学毕业,当时还是个穷学生,手上只有一款300万像素的美能达Z1,带视频功能。但视频像素极低,SD卡也只有256M。就想尝试下把旅途过程记录下来做成一个小纪录片试试,但存储介质明显不够,于是咬牙从不多的旅费中拿出400元买了一个40G的数码伴侣。这就是我第一部旅行纪录片《青藏单车》的所有设备。纪录片的魅力在于真实,真实来源于内容,对于《青藏单车》这个小片的画质肯定是很差,但也算是个完整的片子。给周围朋友分享时,得到周围所有人的赞许和肯定。这也鼓励我拍出更好的旅行纪录片,于是《沿路向西》这个片子在我脑海中慢慢成形。
《青藏单车》视频截图,可以看出当时的设备拍出的画质并不理想
器材准备
11年我正好有1个月的假,我开始筹划骑行拉萨 - 加德满都。在骑行同时,重点以此为题材拍摄旅行类纪录片。准备工作是细致的,要想到路上所要遇到的毁念穗情况,关于骑行的装备我就不多说了。关于纪录片的拍摄设备,我是这样准备的:以索尼VG10E为主,佳能单反550D配17-85镜头为辅,50MMf1.8标头备用。另外还带了E口转接EF转接环,以便索尼VG10E可以用佳能17-85和50的镜头。存储带了个500G的西数移动硬盘,但是在山南适应性骑行过程中,因为没有经验,被颠坏了。还好只是适应骑行,没有素材存储,也给我后面骑行对素材安全的问题极为重视。因为考虑到是一个人骑行,没有人能帮着拿摄像机,所以还带了一个摄影三脚架,重是重了些,但的确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最后就是带了一个鸡肋——ZOOM H4N录音机。当时是想采集一些环境声音素材,但是事实证明完全没必要再给自己的负重再加一块砖了。
为什么要以索尼VG10E为主,佳能单反550D辅机?索尼VG10E是第一款可以更换镜头的DV,与微单NEX3是同代产品,现在已经更新到VG30及VG900全画幅。VG10的优势在于可更换镜头,这样有利于视频创作,在创作中比一般不可更换镜头的DV能更好地发挥作者的意图。而且E口的镜头和23.4X15.6mm大尺寸的传感器能提供更优质的画高唯质和更浅的景深效果,比一般家用DV优势非常明显。本来高原通透的天气就会给画质带来很明显的提升,大传感器和E口镜头在索尼VG10在画质上表现更加完美,特别是表现蓝色方面,那种深邃蓝得几乎都不真实。以至于后来很多看过我拍摄的纪录片的人都会问我是用什么机器拍摄的。但也有缺点纤卜,就是只有手动变焦,对焦速度也较慢。而且第一代VG10不像第二代VG20在机身上就有光圈调节拨轮,而需要打开液晶屏来调节。人无完人,人都不是完美的,当然不是完美的人也不会设计出完美的机器。作为有独立思维的个人,所需要的就是充分发挥机器的优势,而不去让机器去做他不擅长的事。考虑到每天骑行在高海拔的地方,还要肩负一个人拍摄纪录片的任务,一个人的精力和体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将索尼VG10E全部功能都调到了自动功能,这样就不必在拍摄过程中还要费心去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并且对焦,而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构图和拍摄内容上面。佳能单反550D也有很好的视频拍摄功能,但操控性肯定是没有VG10E那么好,而且对焦变焦基本都是手动,所以佳能550D只是作为拍照和辅助视频拍摄及备用机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