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语港片 » 香港电影英语译名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电影英语译名

发布时间: 2023-03-17 12:54:35

A. 英语中的四大天王是什么意思

英语单词之四大天王如下:

1、honorificabilitudinitatibusv该单词含27个字母。

出现在莎士比亚《Love’s Labor’s Lost》里,意思是“不胜光荣”。

瓦解单词:

honor(荣誉);

fic-(做,制造);

abilitu=ability(能力);

dinita=donate(捐赠);

tibus=tribute(贡品,礼物)。轮贺

字面意思:把你的能力作为贡品捐赠出来做好事。

2、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v该单词含28个字母。

根据范克和华格若尔斯编的《英语新标准辞》里面的解释,它的意思是“反对教会与国家分裂学说”。曾被英国首相格来斯顿(WilliamGladstone1809-1898)引述过一次。

瓦解单词:

anti-(以前,相反);

dis-(否定);

establish(建立、创立) ;

mentarian=ment+ ar + ian(全是名词后缀);

ism(主义,学说)。

字面意思:反对废除已经建立的学说。

3、 该单词含29个字母。

《牛津英文辞典》里就有这个单词,意思是“把某事物的价值加以抹杀的行为或习惯”。

瓦解单词:

flocc=flag(旗帜,飘扬);

in(否定);

auc=aug(增加);

nihil=nill=none(消灭);

pip=peep(偷看,出现);

fic-(词根“做,制造”);

ation(名词后缀)。

字面意思:不让飘扬和增加而消灭使其被做出来的行为。

4、

中文意思:硅酸盐沉着病(矿工易得此症)

瓦解单词:

pneumono- (pneumonia肺炎);

ultra- (beyond)vmicro (very small)vscopic- (scope视野);

silico- (silicon硅);

olcano (Volcan火神伏尔干);

coni- (of st尘土)。

osis-(of a disease)。

字面意思:肺病由非常细微的可见于火山口的硅土尘土的吸入造成。

(1)香港电影英语译名扩展阅读

四大天王(梵文:चतुर्महाराज,Caturmahārājakayikas),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俗称“四大金刚”。

四大天王为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据佛教经典,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各住一山各护一天下(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 ,是六欲天之第一。

他们的神像通常分列在净土宗禅宗佛寺的第一重殿两侧,因此又称天王殿。

在中国古代明清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中,四大天王被称为“魔家四将”,死后才封为四大天王,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魔礼海、西方广目天王魔礼寿、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北方多闻天王魔礼红。

他们原是镇守在商纣的四名大将,曾乃闻太师手下的佳梦关总兵,又称魔家四兄弟,伐纣大战中,和西周的阐教门人比武斗法,四人战死后入封神榜,被姜子牙敕封为天庭正神,成为四方天门的四位护法神将,被世人尊为“护世四天王”。

负责司掌人间的风调雨顺,同时也是东西南北四方的佛教守护神,特征是随身携带着一件特殊的法器,以广大无边的法力永镇敏卖天界之腊拿派门。

B. 电影译名的重要性:《肖申克救赎》等电影,在港台还有什么译名

内地的译名多偏向于英文直译,而香港译名则比较市井化,并且常常会采用粤语方言,台湾译名则会直接点出影片生题。 1、LadyBird,香港|不得鸟小姐/台湾|淑女鸟2、The Shape of Water,香港|忘形水/台湾| 水底情深3、Three Billboards OutsideEbbing, Missouri香港|广告牌杀人事件/台湾|意外4、Call Me by Your Name台湾|以你的名字呼唤我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救赎)香港|月黑高飞:/台湾|刺激1995

情/台湾|熟男型不型9、3Idiots(三傻大闹宝莱坞) 香港|作死不离3兄弟/台湾|三个傻瓜10、What'sYourNumber?(床伴逐个数)香港| 翻兜有情郎/台湾|先生你哪位 ?11、 Horrible Bosses(恶老板)香港|边个波士唔抵死?/台湾|老板不是人.12、Love&OtherDrug(爱情与灵药)香港|爱情恋上瘾/台湾|爱情药不药13、Zookeeper(动物园看守) 香港|精装群兽追女仔/台湾|全民情兽。还又很多,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哦~

C. 《变形金刚》翻译“汽车人”被吐槽俗气,港台电影译名才更奇葩呢

本文首发于:深圳文艺复兴(微信公众号ID:sz_wyfx)

吐槽前,先说优点:作为一个太平洋吹来的风都是五千年文化味儿的省份,台湾人起的电影译名,时有神来之笔,我最为激赏的就是 《一树梨花压海棠》

典故取自苏轼调侃好友张先的诗句,这位张先生娶了比自己年轻了一个花甲的小妾,得意地跟苏轼炫耀,于是苏轼就怼了回去:“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污得漂亮)

【台湾电影译名槽点之一: 快来猜我呀】

不过,似这般的妙名,看起来只是妙手偶得之,更多的台湾电影译名,就跟起着玩儿似得,随便得叫你跟猜灯谜似得,别想从名字一眼看出来这片子要演啥。

比如,今年奥斯卡大赢家《LA LA LAND》,大陆译名 《爱乐之城》 ,港译叫 《星声梦里人》, 台译叫 《乐来越爱你》

三个名字,大陆的虽然中规中矩,但算是最好的了。

人家英文原名 “LA LA” 当中语带双关,除了音符LA还含了个LA城市名,只有大陆译名还原出了这个意思,港译还算有心借了个谐音, “星声”二字 在粤语里同音,也算是还原了“LALA”这个梗,后边 “梦里人” 也是点题了。

不过台译呢?这是啥? 《乐来越爱你》 虽说也借了个谐音,BUT这个名字随便安在哪个爱情歌舞片都行吧?你起得这么随便,发行公司是怎么通过的?

同样是今年大热片, 《血战钢锯岭》 是大陆译名,台湾叫 《钢铁英雄》, 香港直接叫 《钢锯岭》

告诉我,看见《钢铁英雄》是不是觉着《钢铁侠》出同人了?

来伙计们,往上看一眼这个台湾的《钢铁英雄》海报,上头不是写“ 《英雄本色》导演最新巨作” 嘛!我要提醒你们,这个“英雄本色”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 吴宇森的“英雄本色 ——

台湾影史的《英雄本色》是这个,全名贼长: 《梅尔吉勃逊之英雄本色》。

臣妾真是万万没想到啊!这不是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吗!

再来一个“随便他妈给随便开门”的案例, 《刺激1995 《刺激1998》 ,是不是让你觉得这是同一个系列的上下集?

但是,臣妾猜错了啊!

《刺激1995》竟然是我们大陆译名 《肖申克的救赎》 !港译叫《月黑高飞》。而《刺激1998》是我们大陆译名的 《重返伊甸园》 ,据说台湾发行方只因为这个电影也有牢狱情节就随了《刺激1995》,做了人家八竿子打不着的续集。

之所以他们都喜欢叫“刺激XXOO”的原因,是因为之前台湾引进了一部保罗纽曼的电影《 The Sting 》,我们大陆翻译成 《骗中骗》 ,而台湾译名叫 《刺激》 ,而《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被台湾ER起名为《刺激1995》正是因为觉得跟《刺激》一样,都是高智商复仇~~~~所以这仨片子硬是被台湾发行方凑成了三部曲。

厉害了,我的湾!

【台湾电影译名槽点之二: 你个小清新】

相比 大陆的直白朴实 香港的简单粗暴 ,台湾大多数的电影译名怀揣一颗小清新之心,然而往往注重情绪而失于准确。

比如《Malèna》,大陆翻译最好——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港译还是简单粗暴 《玛莲娜》, 台译是 《真爱伴我行》 ,EXCUSE ME?八点档乡土剧吗?

再比如西班牙黑色喜剧《Relatos salvajes》,大陆翻译 《蛮荒故事》 ,还是最好。港译 《无定向丧心病狂》 也好,有几分CULT片味道。而台译是: 《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 ~~~整个剧组都是处女座吗?

有时候小清新的劲儿上来了,硬是不好好说话,明明言简意赅的名字,非要怎么拗口怎么来。

《廊桥遗梦》→台译《麦迪逊之桥》。

《五十度灰》→台译《格雷的五十道阴影》。

《卡罗尔》→台译《因为爱你》。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台译《贫民百万富翁》。

《美国丽人》→台译《美国心玫瑰情》。

《国王的演讲》→台译《王者之声:宣战时刻》。

《云上的日子》→台译《云端上的情与欲》。

《一天》→台译《真爱挑日子》 (真不会起名字)。

其实能把大陆取名 《史密斯夫妇》 翻译成 《史密夫决战史密妻》 的香港人,小清新起来还是相当不错的。

比如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大陆和台湾统一了名字,而港译名叫做 《画意私情》

再比如 《悲惨世界》 ,大陆和台湾又统一了,而香港取名 《孤星泪》 ,多有画面感啊!

还有 《音乐之声》 ,台版翻译 《真善美》 (公益片?),港版最妙: 《仙乐飘飘处处闻》

《心是孤独的猎手》 ,港版也妙: 《天涯何处觅知心》。

《杀手里昂》 ,台版 《终极追杀令》 (太对付了),港版绝了: 《这个杀手不太冷》

简单粗暴 而言,台湾人有时候跟香港也不遑多让的。比如《霸王别姬》,台湾版竟然多了一行副标题: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不过,《霸王别姬》的英文译名更奇葩:《别了,我的妾》。

其实,类似翻译弄巧成拙搞成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系列 的台湾电影译名还有很多,比如:

《Inception》 陆译 《盗梦空间》→ 港译 《潜行兇间》 台译《 全面启动》 (弄啥嘞?)

《No Country for Old Men》→陆译 《老无所依》 → 港译 《2百万夺命奇案》 (这个烂的我也无法偏心了)→台译 《险路勿近》 (鬼片?)。

《The Hurt Locker》→ 陆译 《拆弹部队》 → 港译 《拆弹雄心》 (雄心系列也是HK特产) 台译 《危机倒数》 (懵逼脸)。

《Crash》→陆译 《撞车》→ 港译 《撞车》 →台译 《冲击效应》 (不想评了)。

《Million Dollar Baby》→陆译 《百万美元宝贝》→台译《登峰造击》( 造起来baby)。

翻译讲求“信达雅”,虽然大部分大陆电影译名都太追求信和达了,不够雅,可一部分台湾电影的译名太晦暗模糊了,根本就不想让观众产生一见片名就购票的冲动,走性冷淡风是吗?

【台湾电影译名槽点之三: 神鬼你全家】

台湾人喜欢 “神鬼” ,什么电影都要“神鬼”,可大部分神鬼根本就是神鬼你妹,跟GOD和GHOST没有一毛钱关系,比如 《荒野猎人》 ,他们硬要翻译成 《神鬼猎人》

据不完全统计,以下片子均属于强行被台湾译名捆绑而成的 “神鬼家族 ”——

而且台湾人这个神鬼系列吧,让人摸不透起名者的脑回路,你说这名是玄幻灵异题材专用呢,但连 美版《无间道》 ,甚至都被翻译成 《神鬼无间》 ,这我就看不懂了!

讲真啊,台湾发行方是不是有一批小李黑粉?他的三部作品《盗梦空间》、《荒野猎人》和美版《无间道》,接连遭遇翻译毒手,好气哦!

类似“神鬼”系列的,台湾人还有 “专人专名”系列 的电影译名,比如施瓦辛格专用的是“魔鬼系列”。

但有时候, 史泰龙以及史蒂夫西格的电影也被台湾人用“魔鬼”系列冠名,大概因为他们同为肌肉男吧! 下图中施瓦辛格的 “魔鬼”系列 ,就混进了 史泰龙的《魔鬼专家》史蒂夫西格的《魔鬼战将》

不过这不是台湾专利, 大陆也有 专人专用的片名,比如 杰森斯坦森专用的是“玩命”系列 ,《玩命追踪》、《玩命快递》,还有 连姆尼森的“营救”系列。

前段时间,听说台湾电视台吐槽大陆的《变形金刚》汽车人名字翻译很“俗气”,于是,有人做了一张对比图:那就比比看啊!

亏他们好意思吐槽,“欧特八族”真的有比“汽车人”洋气吗?“无铁铁牛”敢说自己比“擎天柱”洋气?我的大黄蜂都笑了。

在起名方面,两岸三地明明就是半斤八两。

台湾人喜欢“神鬼”,大陆人喜欢“总动员”,香港人喜欢“追缉令”。

这些年,也闹了不少“茶叶蛋”事件,台湾说大陆把阿汤哥的 《TOP GUN》 翻译成 《好大一把枪》 ,而我们反过来说我们明明叫 《壮志凌云》 ,你们台湾省才是《好大一把枪》。

可怜的阿汤哥,他还不知道自己在这个互相吐槽的梗里边,变身成岛国动作片的男主了。

最后,我知道有人要提这个,我自己来——

悲哀的是,港台电影的译名会闹笑话,可我们引进的电影连内容都在闹笑话。比如,删减了14分钟还要在电影院搞分级的《金刚狼3》。

我无话可说。

D. 外国影片名,大陆,香港,台湾翻译不同,你更喜欢哪个理由

大陆啊,大陆的最具有权威性,也更官方,很正式。
例如: 美国电影,台湾翻译《刺激1995》
大陆翻译《肖申克的救赎》
变形金刚里面的主角,台湾翻译“无敌铁牛” 大陆翻译“擎天柱” 你自己品!望采纳!

E. 这些华语经典电影,名字翻译成英文后连亲妈都不认识了

电影,是无国界的。但是好的电影还需配上好的翻译,方能让不同语言的观众更好的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本意。这其中,电影名字的翻译,便是首要考虑的。

以前,曾有过英文电影翻译成中文,结果同一部电影在大陆、香港、台湾分别被翻译成了不同的名字,比如大名鼎鼎的《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在大陆被翻译成《肖申克的救赎》,在台湾被翻译成《刺激1995》,而在香港则被翻译成了《月黑高飞》,大家觉得哪个名字更能体现电影的本意呢?

下面这些华语经典电影,想必大家都看过,但是它们的英文名,恐怕各位是不知所以然了。

1.《霸王别姬》

英文名:《Farewell My Concubine》

英文名字直译:再见了,我的小老婆

2.《回家过年》

英文名:《Seventeen Years》

英文名字直译:十七年

3.《东邪西毒》

英文名:《Ashes of Time》

英文名字直译:时间的灰烬 ,这个译名意味深长,无论你是东邪还是西毒,武功再高还不是最后都成了时间的灰烬?

4.《水浒传》

英文名:《All Men are Brothers: Blood of the Leopard》

英文名字直译:四海之内皆兄弟:豹子的血

5.《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英文名:《Chinese Odyssey 1: Pandor's Box》

英文名字直译:中国的奥德赛1:潘多拉宝盒 (这个绝对是入乡随俗了,不过好象都挨不上边呐~)

6.《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

英文名:《Chinese Odyssey 2: Cinderella》

英文名字直译:中国的奥德赛1:辛德瑞拉 (至尊宝成了孙悟空,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天才啊!)

7.《烈火金刚》

英文名:《Steel Meets Fire》

英文名字直译:钢遇上了火 ,这翻译水平,秋明君不敢恭维。

8.《刘三姐》

英文名:《Third Sister Liu》

英文名字直译:第三个姐姐刘 (典型的不动脑筋)

9.《花样年华》

英文名:《In the Mood for Love》

英文名字直译:在爱的情绪中 (《花样年华》,这个确实不好翻译,英文名只能取相近意思的了)

10.《人鬼情》

英文名:《Woman-Demon-Human》

英文名字直译:女人-恶魔-人类 (这个英文名也不能反映原名的意境。)

11.《国产007》

英文名:《From Beijing with Love》

英文名字直译:从北京带着爱 (有点莫名其妙的英文名,叫Made in China:007不是更好吗?)

12.《红楼梦》

英文名:《Flirting Scholar》

英文名字直译:正在调情的学者 (这英文名略有才。)

13.《鹿鼎记》

英文名:《Royal Tramp》

英文名字直译:皇家流浪汉 (鹿鼎记这种中文名字,注定是找不到英文名的,故只能根据电视的主题起一个切合的。不过,为什么不译成“皇家马德里”?)

14.《海上花》

英文名:《Flowers of Shanghai》

英文名字直译:上海之花 (海上就是上海的意思?)

15.《英雄本色》

英文名:《A Better Tomorrow》

英文名字直译:明天会更好 (“玉山白雪飘零,燃烧少年的心” ,起这么个英文名,有可能是电影的结局太过悲剧,所以期待明天更好?)

16.《神雕侠侣》

英文名:《Saviour of the Soul》

英文名字直译:灵魂的救星 (金庸要哭晕在厕所)

17.《三国演义》

英文名:《Romatic of Three Kingdoms》

英文名字直译:三个王国的罗曼史 (三国打的死去活来,还罗曼史?罗曼史的是刘关张吧?)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

本文由@秋名山司机原创发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号。

没时间解释了,快上车!

F. 10大令人惊艳的外语电影译名,总有一个戳中你

早就想写这一篇关于外国电影名经典翻译的文章了。优秀的翻译之于原文及影片,就好像葱花之于葱油泼面那么重要。你还别说,文字的魅力对人的影响就是那么大,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收获的结果就可能天差地别。同理,电影的名字是影片剧情的概括与升华,起得不好,票房惨败颗粒无收也是有的。以下片名翻译按优秀程度递减排列,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见,不服……憋着。

1. 魂断蓝桥( Waterloo Bridge , 1940 年)

这是我心目中永远的No.1,迄今为止,我再未见过比它更经典、更贴切的片名翻译了!我第一次看《魂断蓝桥》是中央台的译制片,当时不知道其英文名,看过影片后,觉得片名也就是恰如其分。后来得知原名是Waterloo Bridge,我立刻被惊艳到了!

首先,如果译为《滑铁卢桥》,从翻译角度看,当然没有错,但会让人以为这是一部战争片或关于拿破仑的历史人物传记,影院绝对会失去一大部分女性观众和情侣档;在中国,这部在西方大放异彩的片子也很有可能夭折,而不会成为传颂已久的爱情经典片。

其次,这个Bridge为什么是蓝桥而不是其他桥呢?蓝桥取自于陕西民间传说“蓝桥相会”,讲的是唐代秀才裴航冲破世俗偏见,不顾门第高低,不同流俗,执着追求绩麻姑娘云英(后来发现是仙女),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与之结成百年之好的故事。同样是不门当户对的爱情,蓝桥相会以喜剧收尾,而影片中则以女主角在滑铁卢桥上与列车相撞自杀身亡结束——魂断蓝桥,再贴切不过了。

最后,如果你讲白话或者粤语,你就会知道,“魂断蓝”三个字的白话或粤语读音与Waterloo的英文发音相近——这就是白话版的音译啊,而且与剧情结合得如此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再没有哪部电影名的翻译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了。每次看到,我都想把膝盖献给那位不知名的译者,为Ta的智慧与文采,以及对我持续而长久的启迪和影响。

2. 她比烟花寂寞( Hilary and Jackie , 1998 年)

我知道这部影片完全是因为师太(亦舒)的同名小说《她比烟花寂寞》,应该说,电影片名借用了小说的名字,因为小说在1996年已经出版。片名已经完全脱离英文原名,纯粹是电影主题的浓缩升华,然而十分准确,直击灵魂。光看名字,就能猜出说的大概是什么样的故事,看影片前大约会准备好纸巾。

师太的小说写的是一个电影明星生前灿烂辉煌,身后却寂寞无比,去世时候连遗产都没人接收;而她毕生所愿不过是像普通人那样结婚生子吵闹而庸俗的过完一生。这个平凡无奇的心愿,终究没能实现。就像烟花,绽放时璀璨夺目,背后却是无边的黑与寂寞。电影与之同名,其实很有道理。主人公同样是烟花般绚烂的一生,同样生前风光无限,对爱却始终求而不得。求而不得,人生至苦。

影片的其他译名有狂恋大提琴、中断的琴声、希拉里和杰基、希拉莉和积琪琳。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些译名不算错,但都不如烟花那样意味隽永,余音绕梁。

3. 蝴蝶梦( Rebecca , 1940 年)

《蝴蝶梦》原名《吕蓓卡》,吕蓓卡是影片中实质性的女主角——尽管一开篇她已然是个死人,但音容宛在,庄园里处处都是她的印迹。她的幽灵通过死忠女管家继续控制着她的家、她的丈夫以及新任女主人,直至一切毁灭。对于新来的女主人,这段经历就像一场斑斓而阴森的梦,醒来之后,只余追忆。

翻译成蝴蝶梦当然比吕蓓卡更有魅力。对于初次接触的观众而言,吕蓓卡只是一个女性的名字,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知,且没有浮想联翩的欲望。蝴蝶梦,就算你不知道“庄生晓梦迷蝴蝶”,光从字面也能模糊的体验到诸如凄美、幻灭、遗憾之类的感觉。这三个字的组合,于我而言,有着不可描述的、令人着迷的魔力。

4. 末路狂花( Thelma & Louise , 1991 年)

女性冒险片,这是我看到片名《末路狂花》的第一印象。影片讲的是两名在生活中循规蹈矩的失意女性——塞尔玛与路易丝,周围的男性没一个好东西。某天,她们决定暂时摆脱平庸的现实,开车上路散心却意外杀人,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抢劫、恐吓、射击、飙车,从家庭主妇和餐厅女招待变成比男人更彪悍的存在。她们冲破藩篱、奔向自由的旅程,最终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悬崖上戛然而止。塞尔玛和路易丝以年华、以生命为价,给予这个男权社会最后有力的一击和嘲讽。

末路狂花,言简意赅,暗含人物和结局,透着一往无前的孤勇和宁死不回的决绝。相比之下,“塞尔玛与路易斯”、“上错惊魂路”之类的译名,不是平淡就是肤浅,简直弱爆了。

5. 春风化雨( Dead Poets Society , 1989 年)

其实我很想把春风化雨排在第四,但因为末路狂花结尾太令人心痛和震撼,以至于觉得片名都带着血色(果然是谁惨谁胜出么……),所以忍痛让春风排在第五。Dead Poets Society原来译为“死亡诗社”,乍一看我还以为是我最心水的悬疑恐怖片,看了之后才知道讲的是一个老师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帮助禁锢在传统守旧教条框框内的学生们解放思想、领悟自由与生命真谛的故事(里面将将18岁的伊桑·霍克真是帅到忧伤)。

一直以来,外语片名的翻译大部分都是大陆胜出(至少在以前是如此),香港译名总是带着浓厚的市井或江湖味,台湾的翻译多是流于艳俗。然而在本片,台湾译的“春风化雨”远胜其他两地,栩栩如生的提炼了影片主题和主角形象。对比香港译为“暴雨骄阳”,还有“壮志骄阳”,港真,不知道是什么鬼!

6. 绿野仙踪( The Wizard of OZ , 1939 年)

这个奇幻故事称得上家喻户晓,很少有人不知道的。当年我看这个故事时还不懂英文呢,书名被译为《奥兹国国王》,非常符合小孩子的审美情趣——小时候,大家不都爱听王子公主国王王后之流的故事么。后来上大学,才看到书的电影版,立刻被“绿野仙踪”这个名字秒到了。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被这个充满美丽梦幻气息的名字所吸引——这更像属于大人的童话。绿野茫茫,仙踪渺渺,带着一丝中国特有的古典神话的飘逸,与西方的活泼明丽相得益彰,令人感觉深刻而鲜明。

其他译名有“奥兹国历险记”,也蛮恰当,就是少了点令人遐想的余地。

7. 翠提春晓( The Great Waltz , 1938 年)

其实我对这类影片兴趣不大。如果打出的片名是“伟大的圆舞曲”,我大概不会去看。但是,译成“翠提春晓”,就太漂亮了!片名画面感超强,尤其当我看到影片中长画卷般的仙境景色时更觉得这四个字美丽:

·维也纳森林中,天色将明,晨曦初露,满目苍翠,霞光透过枝叶射进密林,马蹄声敲着路面,发出优美、缓慢的“得、得、得”三拍节奏。

·朦胧晨雾中,羊群缓缓走过草地,牧羊人在牧笛上吹奏出朴素单纯而又悠扬舒缓的音调。

·维也纳河畔,作曲家施特劳斯所爱之人不忍破坏其家庭独自乘船离开,轮船远去,倩影消失在远方,施特劳斯茕茕孑立,而粼粼碧波的岸边是一对对幸福的情侣。

说实话,这种有妇之夫才子与红颜才女相识恨晚相恋,原配欲大度退出成全,然而才(小)女(三)良心发现,浪(渣)子(男)回归家庭的故事——如果不是有那么多流芳百世的作品加持,也就是碗狗血——当然,本片的碗比较华丽。

尽管如此,我仍幸庆因为片名而去观影——那首《当我们年轻时》,猝不及防就让当时的我遭到了一万点的心灵暴击:当我们还年轻,在美妙的五月早晨,你曾说:你爱我,当我们还年轻。

五月的早晨,像朝露、像夕阳、像最珍贵的青春,美好却易逝,唯有爱可以永不磨灭。

8. 乱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 1940 年)

说来惭愧,直到上高中我才拜读了赫赫有名的《飘》,上大学才看到根据书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一般来说,如果先读了原着,后面再看根据其拍出的电影或电视剧,总会觉得后者不如前者——文字留给读者的脑补空间远远超过具体的影像。你在看书时,你的脑海里会形成你所希望的书中的主人公的形象,书里描述的一切细节,也会带有你根深蒂固的个人风格。但是《乱世佳人》完全没有输给原作,因为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正是我心目中的郝思嘉和白瑞特,尤其是费雯·丽的眼睛和气质,和书里描写的一模一样:“帽上长长的翠绿色飘带映衬着她那亮绿灵动的双眸……她是降落人间的精灵——纯洁又邪恶的迷人精灵。”这大概得归因于演员超群的演技。

Gone with the wind的中文书名译为《飘》,电影名译为《乱世佳人》,都非常棒。书是经典名着,书名要言简意赅,又要具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特点。一个“飘”字道尽了英文原名和书的精髓。在大型战争面前,个人的命运就如同被风刮下的落叶,背井离乡,流落四方,但最终会回到坚实的大地上。影片要卖座,就得尽可能吸引不同口味的观众,雅俗共赏。在艳俗的“佳人”前面放个“乱世”,立刻有了沉重和悲壮感,并且也概括了影片主要内容,真是极好的(甄嬛附体…)。相比之下,直译为《随风而逝》就显得中庸且不知所云了。

9. 廊桥遗梦( 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 , 1994 年)

The Bridge ofMadison County译为“廊桥遗梦”充分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开始,我也不知道为啥将“麦迪逊桥”翻译成“廊桥”,直到我看到影片中的桥——有顶的桥,可不就是中国的廊桥么——有房檐的桥。当然,麦迪逊的桥要比咱们精雕细刻的廊桥逊多了。“遗梦”用来形容缠绵悱恻而不能圆满的爱情再合适不过了。廊桥与遗梦的组合绝不仅是故事发生之地与故事结局的简单概括,它所包含的深意.....你懂的。

10. 人鬼情未了( Ghost , 1990 年)

与前面神作相比,其实《人鬼情未了》这个翻译并不是那么出彩,但是奈何队友太坑爹啊——其他的译名有《幽灵》以及《把妹把到鬼》——差点让我笑出八块腹肌。尤其是想到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凄美深情的人鬼爱情时,配上这么个二货的片名,真是很有反差萌啊~~

其他的佳作还有 风月俏佳人( PrettyWoman )、闻香识女人( Scentof a Woman )、月色撩人( Moonstruck )、深闺疑云( Suspicion )、壮志凌云( Top Gum )、出水芙蓉( Bath Beauty )、红菱艳( The Red Shoes )等 。但于我而言,感触都没有前10个那么多,就不写啦。

这些影片最新的,距今也快有20年,感觉那时的翻译者对作品不止于“准确”这一标准,他们把电影吃透,力求做到信、达、雅,带给观众艺术般的体验。如今不知是我看电影看少了,还是翻译水准下降,总之,再没有见过令我眼前一亮且怦然心动的片名了(惆怅脸)。

G. 你最想吐槽的电影译名是哪部

你没见过那些辣眼睛的电影译名

1、《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港译《月黑高飞》,凑合吧。

台译《刺激1995》

你们还知道哪些奇葩的电影译名

H. 这些电影译名很巧妙

经典影片《人鬼情未了》应该算一个吧,外文名《Ghost》,其它译名有《第六感生死恋 》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幽灵》显得太直白,感觉都不如中文名《人鬼情未了》,既概括了剧情,也很含蓄,还很像一句五言诗。

《风月俏佳人》外文名Pretty Woman,其它译名有《麻雀变凤凰》、《漂亮女人》也算合理,但《风月俏佳人》中“风月”二字太传神,点名了女主身份,“俏佳人”也是Pretty Woman的意思,也是轮闹诗一样的名子,经典。

《闻香识女人》外文名Scent of a Woman,其它译名有《女人香》(台湾译名)/ 《女人的芳香》(香港译名)都比较直接,闻香识女人却诗意盎然,一个“闻”字,动感十足,同时《闻香识女人》也是影史闻名的“标题党”,名子听起来很香艳,其实讲的是两个男人情深如父子的故事。

《缘分天注定》,外文名Serendipity,其它译名有《美国情缘》、《情有独钟》、《飞来好运》等,只有缘分天注定翻译出了Serendipity“告闭机缘巧合”的意思。

这几部腊友罩电影不但译名巧妙,电影本身也很经典,值得一看。

I. 为什么港台的好莱坞电影译名那么俗气

我觉得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港台口音原因,而且英语翻译成中文,港台那边一是考虑口音还有就是根据电影本身内容和考虑英文语义语境和中文差异来翻译。


1.The King’s Speech

3.我觉得最主要原因还是港台需要观众买票,所以有时候会把电影翻译成让观众一看就能想到哪个有名的谁,最后就会感兴趣买票进场。


以前我看电影的时候还觉得大陆这边翻译怪,直到我后来看到港台的,我就会觉得大陆这边看的顺眼多了。

J. 求一些(着名或新的)国外电影大陆译名,和香港译名。中国电影国外译名

Le Fabuleux Destin d’ Amelie Poulain
台湾翻译: 艾蜜莉的异想世界
香港翻译: 天使爱美丽
注解:看过本片的都知道,台湾译名符合电影主旨。
香港译名听起来像月光美少女般,令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American Pie 2
台湾翻译: 美国派2
香港翻译: 美国处男2
注解: 照字面翻就好了嘛!搞不懂香港人干麻老喜欢把片名弄得像三级
片。
Don’t Say a Word
台湾翻译: 沉默生机
香港翻译: 赎命密码
注解:台湾译名符合原片名,也点出了电影剧情。
香港片名只照电影剧情取,俗且有庙街古惑仔血拼的味道。
Get Carter
台湾翻译: 大开杀戒
香港翻译: 义胆流氓
注解:两边都翻得不太好。不过为亲弟弟报仇,跟义胆和流氓没啥关系
吧?
似乎香港片名都要跟义胆、豪气、勇猛、战警、流氓之类扯上关系
才有卖点。
Kiss of the Dragon
台湾翻译: 龙之吻
香港翻译: 猛龙战警
注解: 看吧!猛~龙~战警~多符合香港片名要求的耸又有力啊!
Legally Blonde
台湾翻译: 金法尤物
香港翻译: 律政可人儿
大陆翻译: 律政俏佳人
注解:天啊!台湾的翻译真是太好了,
四字成语就翻译出本片精髓
香港人没读过书
Moulin Rouge
台湾翻译: 红磨坊
香港翻译: 情陷红磨坊
注解: 香港人果然厉害!多加了情陷两个字,立刻就有三级片的感觉!
The One
台湾翻译: 救世主
香港翻译: 最后一强
注解:爱死了香港译名!笑到从椅子滚到地板上。
该照片名翻译时不译,现在却翻了个莫名其妙的最后一强…
Original Sin
台湾翻译: 枕边陷阱
香港翻译: 激情叛侣
大陆翻译: 原罪
注解:两边翻得都有点耸。
不过香港人还是不出那套,一定得用激情叛侣这种三级片名才甘
心。
The Others
台湾翻译: 神鬼第六感
香港翻译: 不速之吓
注解:没什么好说!两边都翻得很烂!
不过由此可以看出香港人还是别用成语比较好。
A Kinghts Tale
台湾翻译: 骑士风云录
香港翻译: 狂野武士
注解: 没什么好比的,台湾翻得比较好。
Along Came a Spider
台湾翻译: 全面追缉令
香港翻译: 血网追兇
注解:香港翻得比较好,符合片名与剧情,改成血网缉凶似乎更佳。台湾
翻得很老。
Americas Sweethearts
台湾翻译: 美国甜心
香港翻译: 甜心人
注解: 不用说都知道哪边翻译得好了吧!香港的译名让我头好痛…
Billy Elliot
台湾翻译: 舞动人生
香港翻译: 跳出我天地
大陆翻译: 我为芭蕾狂
注解:天啊!救人喔!相较之下台湾翻得实在太棒了!
建议舒琪晚年拍回忆录时取名“脱出我天地”,赞!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台湾翻译: 战地情人
香港翻译: 火线有情天
大陆翻译: 考莱利上尉的曼陀林
注解: 两边翻得一样烂。
Cats & Dogs
台湾翻译: 猫狗大战
香港翻译: 猫狗斗一番
注解: 香港干脆翻成“猫狗来一发”算了!真是OOXX ------笑到翻
Dr. Dolittle 2
台湾翻译: 怪医杜立德2
香港翻译: D老笃日记2
注解: 写不下去了… !@#@#^#$&*^%*^&#$%#$@!
Driven
台湾翻译: 生死极速
香港翻译: 狂烈战车
大陆翻译: 生死时速
注解:台湾把赛车的速度感与危险翻译得很好。
倒是香港在翻什么啊?用狂烈这种耸字眼也就算了,还翻出个莫名
其妙的战?
Dr. T & the Women
台湾翻译: 浪漫医生
香港翻译: 医尽女人心
注解: 台湾翻得已经颇糟了,没想到香港还可以翻出这么可怕的三级片
名。
Enemy at the Gates
台湾翻译: 大敌当前
香港翻译: 敌对边缘
大陆翻译: 决战中的较量/兵临城下
注解: 香港翻得比较好,符合片名与剧情。
Evolution
台湾翻译: 进化特区
香港翻译: 地球再发育
大陆翻译: 进化
注解: 香港译名让我想到台湾的广告:我在呼吸~
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台湾翻译: 玩命关头
香港翻译: 狂野时速
注解: 虽然有点不雅,不过香港是照片名直译。孰优孰劣难以判定。
Final Fantasy : The Spirits Within
台湾翻译: 太空战士
香港翻译: 太空战士之灭绝光年
大陆翻译: 最终幻想
注解: 香港译名另一大恐怖偏好来罗!xxx之ooxx,耸又有力,耶!
The Grinch
台湾翻译: 鬼灵精
香港翻译: 圣诞怪杰
注解: 两边习惯用语不同,难以判定孰优孰劣。
Lucky Numbers
台湾翻译: 内神外鬼
香港翻译: 头奖拍住抢
注解:台湾译名好多了!香港译名让我怀疑他们是不是六合彩疯昏了头?
Planet of the Apes
台湾翻译: 决战猩球
香港翻译: 猿人争霸战
大陆翻译: 人猿星球
注解: 差不多…
The Princess Diaries
台湾翻译: 麻雀变公主
香港翻译: 走佬俏公主
注解: 天啊!救救我吧!香港这什么烂翻译啊!!还俏公主哩!
Rush Hour 2
台湾翻译: 尖峰时刻2
香港翻译: 火拼时速2
注解: 香港译名仍旧无法脱离俗及黑社会的味道。
Save the Last Dance
台湾翻译: 留住最后一支舞
香港翻译: 舞动激情
注解: 台湾翻得好!香港老爱用激情这类字眼把片名搞得像三级片。
Tomb Raider
台湾翻译: 古墓奇兵
香港翻译: 盗墓者罗拉
大陆翻译: 古墓丽影
注解: 哪边翻得比较好?似乎台湾译名比较雅致些。
Almost Famous
台湾翻译: 成名在望
香港翻译: 不日成名
注解: 香港人似乎真得不太会用成语…
Bless the Child
台湾翻译: 灵异总动员
香港翻译: 生于某月某日
注解:台湾翻得很烂,香港翻得却又口语到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脑袋,总
之两边很糟!
Bounce
台湾翻译: 当真爱来敲门
香港翻译: 自制多情
注解: 两边翻得都很糟,完全没翻出电影剧情精随。
Cast Away
台湾翻译: 浩劫重生
香港翻译: 劫后重生
注解:两边翻得几乎一样。
原以为香港会用一贯的译法翻成“汤姆汉克之鲁宾逊漂流记”呢!
Chocolat
台湾翻译: 浓情巧克力
香港翻译: 情迷朱古力
注解:台湾翻得好太多了!
不过香港人也厉害!一加入情迷两个字,立刻就有种耸到没力的感
觉!
The Gift
台湾翻译: 灵异大逆转
香港翻译: 惊魂眼
注解:香港翻得比台湾好多了。
实在受不了台湾老喜欢将这种灵异惊悚片翻译成灵异xxx之类的烂片
名!
Meet The Parents
台湾翻译: 门当父不对
香港翻译: 非常外父拣女婿
注解:有没有人能告诉我为何香港人可以翻出这么俗的译名啊?
Mission Impossible 2
台湾翻译: 不可能的任务2
香港翻译: 职业特工队2
大陆翻译: 碟中谍2
注解: 香港译名另一大经典!xx特工队!真是耸到骨子里去了!
Miss Congeniality
台湾翻译: 麻辣女王
香港翻译: 选美俏卧底
注解: 我…我看不下去了…俏卧底?救人喔!
The Mummy
台湾翻译: 神鬼传奇
香港翻译: 盗墓迷城
大陆翻译: 木乃伊
注解: 香港翻译没有点出剧情精随,台湾翻译太老套,两边都不好。
Nurse Betty
台湾翻译: 真爱来找碴
香港翻译: 急救爱情狂
大陆翻译: 护士贝蒂
注解: 台湾跟香港都翻译得莫名其妙…
Pay It Forward
台湾翻译: 让爱传出去
香港翻译: 拉阔爱的人
注解: 香港到底在翻什么啊?实在是太恐怖了~
Proof of Life
台湾翻译: 千惊万险
香港翻译: 生还元素
大陆翻译: 生命的证据
注解: 两边都翻得怪怪的…
Remember the Titans
台湾翻译: 冲锋陷阵
香港翻译: 热血强人
注解: 香港翻得比较好,缺点是不够雅致。台湾翻译跟电影剧情搭不起
来。
Shaft
台湾翻译: 杀戮战警
香港翻译: 辣手刑警
注解: 似乎香港翻得比较好。杀戮战警这种翻译也未免太俗套了些。

Snatch
台湾翻译:偷.拐.抢.骗
香港翻译:边个够我姜
大陆翻译:掠夺
注解:让我死了吧!香港到底在翻什么狗屁啊?
此片在香港的介绍也相当让人吐血:“导演佳烈治继《够姜四小强》后又一风格独特之作。”
编者注:《Lock,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港译《够姜四小强》
台湾译作《根枪管》,大陆译作《两杆大烟枪》

导演:Guy Rltchie,就是麦当娜的老公,盖.里奇

The Legend of Bagger Vance
台湾翻译: 重返荣耀
香港翻译: 夺标奇缘
注解: 香港翻译得也不错,但是相较之下台湾翻译较雅致。
Traffic
台湾翻译: 天人交战
香港翻译: 毒网
大陆翻译: 贩毒网络
注解: 香港直接照片名翻译,台湾译名较为文雅,孰优孰劣?

编者注:蓝字部分为大陆译名与港、台不同的,此外我们看到的影片多采用台湾译名,也有一部片子同时存在港译和台译版本的情况。
大陆译名多为直接字面意译,如Snatch《掠夺》、Proof of Life《生命的证据》、Original Sin《原罪》、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考莱利上尉的曼陀林》等。这些采用直译方法的影片多是通过中影公司或其他合法渠道引进国内的,在翻译时为求准确简单,一般采取直接意译。虽然符合忠于原作的精神(王蕾MM欣赏的类型),但不免显得过于呆板,缺乏艺术性。大陆盗版片多引用台湾译名。
香港译法实在不愿多说,本来广东话的语法就和普通话根本是两码事,一些方言词语夹于译名中,令人难以会意。加上片面追求吸引注意力的效果,译名偏于庸俗。也缺少文化内涵,似译者教育程度不够。如Get Carter《义胆流氓》、The One《最后一强》、Lucky Numbers《头奖拍住抢》、Pay It Forward《拉阔爱的人》等,实在是不知所云。
台湾译法比起香港的片面追求噱头、哗众取宠,以及大陆的简单化、字典化翻译这两个极端,显得相对合理,既有对影片内容的扼要概括,又有对汉字的多重含义、多音多义的巧妙运用,既准确,又艺术,“达”、“雅“兼备,往往令人拍案叫绝,如Legally Blonde《金法尤物》、The Legend Of 1900《海上钢琴师》、Billy Elliot《舞动人生》,Meet The Parents译作《门当父不对》,看过此片就会知道,这个名字翻译的很感人。像《Snatch》一片,台湾翻译:《偷.拐.抢.骗》,比起大陆的直翻《掠夺》和香港的《边个够我姜》(大意是:哪个有我牛B),真的好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