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语港片 » 香港戏曲电影西厢记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戏曲电影西厢记

发布时间: 2023-03-09 13:35:15

❶ 《西厢记》本来有六部,王实甫的那一版是第几部,算抄袭吗

说起《西厢记》,一般人大都会想到王实甫。

现代的人能够记得他,完全是他创作的元代戏曲。

其中,最着名的就是这一部《西厢记》。


【古人董解元剪影】

虽然生卒年月不清楚,但知道他是一名金人,至少是在金朝中做过官。

还有一点是确切的,他早于王实甫,这从他创作的西厢记可以证明。

这么说来,王实甫应该算是抄袭了董解元?

故事相同,人物相同,情节相近,按照某些糊涂脑袋,肯定算是抄袭了?!

虽然如此,历史上并没有人认为王实甫抄袭了董解元。

历史故事、历史文章,是可以反复使用同一个历史题材而不构成所谓“侵权”!

在董解元之前,大约是在宋代,就已经有了更早的西厢记戏曲。

❷ 西厢记电影哪个好看

西厢记电影岳枫导演的好看。岳枫导演的西厢记既有(黄梅)戏曲的招式和唱腔味道,又有精细化的电影要素,而且两者取得了绝妙的平衡,凌波等一干演员的气质风度,有着厚度、韵味的东方之美,超越时代,达致经典。

❸ 西厢记 的矛盾冲突主线是什么

《西厢记》中,矛盾冲突的主线是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矛盾冲突(也是全剧的基本矛盾)。莺莺、张生、红娘间的矛盾为次要矛盾,辅助主线矛盾。性格冲突推进剧情,刻画人物。

《西厢记》戏剧叙述了书生张生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3)香港戏曲电影西厢记扩展阅读

《西厢记》戏剧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

1、香港电影《西厢记》由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于1956年出品。该片改编自元代戏曲家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由吴回执导,红线女、张活游、梅绮、少新权、马笑英、阮兆辉等领衔主演。

讲述了书生张君瑞于普救寺偶遇相府千金崔莺莺,情愫互生。山贼来犯,欲抢莺莺作山寨夫人,崔老夫人许诺将莺莺许配予相救之人。君瑞智退山贼,崔老夫人却背信。侍婢红娘不忿,施巧计劝服崔老夫人,成全莺莺、君瑞二人。

2、《新西厢记(电视剧)》由路奇执导,张晓晨、周奇奇、陈宝辕、邓家佳主演的古典爱情剧。全剧30集。2013年1月30日 在央视八套上映。

该剧讲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

❹ 西厢记 主人公及人名 主要内容

主人公:崔莺莺、张生(张君瑞)

主要内容:

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

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

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

(4)香港戏曲电影西厢记扩展阅读:

后世影响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被明代的李日华改编成南曲《西厢记》,清代以后昆曲、京剧等各种地方戏都在演出,而且对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词警芳心”即直接关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历代文人对《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尤为青睐,现传明、清刻本不下百种,为古典剧作之冠。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均有译本,影响所及,遍布全球。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不仅在戏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还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

1927年,《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由侯曜执导,第一次出现在荧屏上;1940年,张石川导演、范烟桥编剧,由周璇主演了另一版本的《西厢记》。

1961年,香港赵一山导演了一出越剧戏曲片《西厢记》;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出品的电影《西厢记》,由岳枫导演,凌波、李菁、方盈等主演;1994年,马加奇导演了6集剧集版《西厢记》。

2006年,苏舟导演了3集电视剧《西厢记》;2013年,由路奇执导的30集电视剧《西厢记》上映,除了保持原着中以爱情为核心的主线之外,活泼娇俏的红娘在剧中也有了生死之恋。

❺ 西厢记电影哪个好看

题主是否想询问“西厢记电影哪个版本好看”?1940版。1940版电影《西厢记》忠实原着、尊重戏曲传统要素、是当时最先进的电影化表现,尤其是简洁明了的几首插曲《月圆花好》配上天然的出演和周璇的伶俐俏皮,将电影中角色展的淋漓尽致。是《西厢记》电影所有版本中最好看的版本。

❻ 西厢记的作者是谁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下面跟着我来看看西厢记的作者是谁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王实甫,元戏曲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两种,《芙蓉亭》、《贩茶船》两剧各存一折曲词;另存散曲数首,曲词优美,《西厢记》尤为出色,是他的代表作。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崔莺莺出身名门贵族,是个美丽而有才情的少女,父亲崔相国生前已将她许配给郑尚书的儿子。在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中,她内心强烈地追求着爱情和幸福。她和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中相遇,张生的痴情和才华博得她的爱慕,但相国小姐的身分和她所受的教养,使她感到不能自由表达爱情的苦恼。张生解普救寺之围,本应与她结为夫妻,但老夫人的变卦,给她以沉重的打击,反抗的意识开始觉醒。她逐渐从犹豫动摇、怯弱和顾虑中解放出来,终于突破束缚,和张生美满结合。

张生(张君瑞)

张生先父官礼部尚书,可见他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自幼在此环境熏陶下,勤奋学习,学成满腹文章以求金榜题名。时运不济,造化弄人,多次应举,均名落孙山,因此“书剑飘零,游于四方”。由此可见,张生的愿望是:但求功名日,光宗耀祖时。但这位饱学之士在偶遇莺莺时,却将功名利禄抛向九霄云外,将23年的艰辛与努力置于十八层地狱,义无返顾地把追求自由爱情放在第一要务。于是经史子集却成了他追求爱情的幌子,在之后的岁月里他相思难寐,更别说读书学习了,在普救寺英雄救美,绞尽脑汁争取爱情,终于爱情有望,却遭崔夫人拒绝,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张生迫不得已,只能赴京赶考,未料到自己的爱情却建立在功名的基础之上“得官啊,来见崔夫人;驳落啊,休来见崔夫人”的确,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未遇莺莺时,张君瑞“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遇莺莺后,他胸有成竹,胜券在握,最终“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

红娘

红娘不仅仅是一个婢女,而且是剧里剧外的联络人,她作为作者代言人,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意图,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加在了她的身上,她左右着剧情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红娘奔走于崔、张之间,周旋于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中,老夫人维护封建纲常和家族利益,维护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教,要打破它,就需要红娘这样具有大胆的反抗精神而又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侠气角色,她见义勇为,情缘反礼,愿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扫除障碍铺平道路,因此,她在剧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老夫人

老夫人是一个多苦多难的、已经衰败了的封建家庭的家长。丈夫刚刚去世,能够担负起家庭支柱的小儿子尚且年幼,显赫的相府之家转眼之间变得只剩“至亲三四口儿”,而客居萧寺,后面会遇到什么麻烦,她一无所知。老夫人的丧夫之痛和对未来世事难料的苦楚,不是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莺莺小姐所能体会和理解的。老夫人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她的一段“子母孤霜途路穷”的唱词,反映了她对门前冷落、世态炎凉的感伤,这对老夫人性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于她痛感门庭冷落、处境凄凉,所以她特别想为女儿寻一段既可以维持崔家贵族之家的社会地位,又能给女儿带来幸福的婚姻,因而,如张生这般之人断然不是老夫人的理想人选。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相较于《莺莺传》简单描述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情节,《西厢记》的情节无疑要丰富得多,人物形象也立体生动得多,更容易博取读者的好感。《莺莺传》里的张生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不敢反抗崔夫人这种封建家长,甚至对莺莺始乱终弃,令人厌恶。但《崔莺莺待月西厢记》里的张生却勇于追求爱情,且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既可爱又感人。莺莺对爱情的追求更是强烈,在与张生互生情愫后,她全然不顾世人的眼光,主动接近张生。送张生进京赶考时,她对张生能否高中毫不介意,只盼他早日考完,早日归来。这种毫不掺杂物质诱惑的纯洁爱情观,令人动容。除了男女主角外,《崔莺莺待月西厢记》里的红娘形象也相当突出,她本受崔夫人之命,去监视小姐的一举一动,结果却成了帮助小姐追求自由爱情的好帮手。她聪明机灵,有智有谋,周旋在张生和崔夫人之间,每每都会将强横的崔夫人逼得无言以对,说她是张生和莺莺的爱情军师,一点儿都不为过。两人最后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实在要多谢红娘从中穿针引线。

除了饱满的故事、立体的人物和明确的主旨外,《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唱词也十分突出,极富诗意,读起来就如同一首首曼妙至极的抒情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后世影响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被明代的李日华改编成南曲《西厢记》,清代以后昆曲、京剧等各种地方戏都在演出,而且对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词警芳心”即直接关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历代文人对《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尤为青睐,现传明、清刻本不下百种,为古典剧作之冠。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均有译本,影响所及,遍布全球。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不仅在戏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还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1927年,《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由侯曜执导,第一次出现在荧屏上;1940年,张石川导演、范烟桥编剧,由周璇主演了另一版本的《西厢记》;1961年,香港赵一山导演了一出越剧戏曲片《西厢记》;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出品的电影《西厢记》,由岳枫导演,凌波、李菁、方盈等主演;1994年,马加奇导演了6集剧集版《西厢记》;2006年,苏舟导演了3集电视剧《西厢记》;2013年,由路奇执导的30集电视剧《西厢记》上映,除了保持原着中以爱情为核心的主线之外,活泼娇俏的红娘在剧中也有了生死之恋。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❼ 想看西厢记1965年由 凌波主演的免费高清资源

《西厢记》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

链接:https://pan..com/s/17sy8Gw8y2H3nKmlrxikONg

提取码:69zs

导演:岳枫

编剧:王月汀

主演:凌波、李菁、方盈、张燕、陈燕燕、杨志卿、李昆、蓝伟烈、郝履仁

类型:爱情、古装、戏曲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1965-11-10

片长:109分钟

又名:WestChamber

一场意外之中,书生张生邂逅了千金大小姐崔莺莺,张生成为了崔莺莺的救命恩人。碍于救命之情,崔莺莺的母亲无奈答应了张生和女儿的婚事,哪知道却临时反悔。苦苦思念崔莺莺的张生竟然患上了相思病,一病不起。

崔莺莺的侍女红娘不忍心眼睁睁的看这一对才子佳人遭受命运的玩弄,于是暗中牵线搭桥,设了一个局,给张生创造了私会崔莺莺的机会,两人之间的感情急速升温。很快,他们的情事便被崔夫人给发现了,崔夫人扣押了红娘,却被后者的伶牙俐齿给绕晕了头,糊里糊涂的又答应了两人的婚事。最终,张生答应崔夫人进京赶考,等到高中状元之后再来迎娶自己的心上人。

❽ 《西厢记(1961)》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西厢记》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XH18W-4bFTb-s0VdYb45eQ

?pwd=rcbe 提取码: rcbe
《西厢记》
导演: 赵一山
编剧: 赵一山、袁珠儿
主演: 金宝花、高佩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普通话/国语
上映日期: 1961
导演:赵一山
编剧:赵一山、袁珠儿、丁皓
主演:金宝花、裘大官、钱翠飞、屠笑飞、钱鑫培
上映:1961年02月14日
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江浙
颜色:彩色
声音:单声道
类型:爱情片 戏曲片
故事梗概:
普救寺内来了位相国千金, 名崔莺莺, 长得天姿国色, 引起流寇孙飞虎的色心, 欲收为押寨夫人. 幸得穷书生张生所。张生得睹美人, 惊为天人, 用尽方法请侍婢红娘替他牵红线, 并相约西厢花影月下......

❾ 西厢记的影片评价

该片改编自元代的同名杂剧。在对原着改编的价值取向上无疑有着更多值得肯定之处。它较好地继承了原着中的反封建的叛逆精神,热情讴歌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浪漫追求;与此同时,影片还有意识地加强了孙飞虎这层矛盾冲突,以此来表达创作者对现实恶势力的否定。
该片很好地结合了爱情、武打、喜剧等多种元素,剧情上也是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影片的不足之处是在表演和武打方面仍然存在着戏曲化的痕迹,这是那个时期“古装片”的通弊。
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世界电影贸易中,欧美电影市场对中国影片严加封锁,要打进去十分不易。《西厢记》是突破的第一片,是最初成功西进的中国影片之一。1928年,《西厢记》以浓郁的中国风格率先进入英、法等国,当年夏天首先在巴黎公映,次年移到伦敦爱文利戏院上映。影片颇受观众欢迎,当地新闻界相继发表文章,予以好评。《大陆报》称赞该片“剧情天真烂漫,叙事引人入胜”;《伦敦每日新闻报》则承认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别风味”的优秀影片;《泰晤士报》评论道:林楚楚扮演的崔莺莺“颇似玛丽·璧克馥”,而《西厢记》“全剧描有一种严肃静穆的态度,片中无恐吓和剧烈的刺激,乃一很文雅很清新,而有礼貌的作品,观众看后,有香留齿颊之妙。”
中国电影资料馆收藏有《西厢记》的影片拷贝,但仅能放映40分钟。1994年,香港第十八届国际电影节,征集到来自欧洲当年公映的法文字幕拷贝,但仍是残本,经修复后能够放映约50分钟,是最全的一个版本。该版本在2001年的香港第25届国际电影节上再次公映,仍然受到大家激赏,认为是中国早期电影中最有魅力的影片之一。

❿ 西厢记讲了什么故事

《西厢记》主要讲述的是书生张生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里一见钟情,他们不顾封建势力的阻挠,挣脱礼教的束缚,有火一样的热情互相追求,经过曲折的斗争并消除种种误会矛盾,终于在侍女红娘费尽心力的帮助下,私自结合。

崔母发觉后,经红娘的据理力争,又恐家丑外扬,只好承认婚事,但要求张珙立刻上京应考。于是两人又被迫分离,直到张生中举归来,才和莺莺团聚。



(10)香港戏曲电影西厢记扩展阅读

影响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不仅在戏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还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1927年,《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由侯曜执导,第一次出现在荧屏上;1940年,张石川导演、范烟桥编剧,由周璇主演了另一版本的《西厢记》。

1961年,香港赵一山导演了一出越剧戏曲片《西厢记》;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出品的电影《西厢记》,由岳枫导演,凌波、李菁、方盈等主演;1994年,马加奇导演了6集剧集版《西厢记》;2006年,苏舟导演了3集电视剧《西厢记》。

2013年,由路奇执导的30集电视剧《西厢记》上映,除了保持原着中以爱情为核心的主线之外,活泼娇俏的红娘在剧中也有了生死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