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演动作电影的香港明星有哪些
李连杰
一九八二年张鑫炎所执导的《少林寺》,相中十七岁的武术比赛冠军李连杰,技惊四座的武打功夫,让李连杰一炮而红,引发继李小龙之后第二次全球武术热潮,奠定其日后成为功夫巨星的里程碑。一九九一年李连杰演出了《黄飞鸿》,为演艺生涯创下新的高峰,之后与徐克等导演合作多部武侠电影,成功带动港台两地武侠电影的潮流。李连杰从影20余年已拍摄30多部经典功夫作品,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凭《投名状》获得最佳男主角。
洪金宝
香港着名演员,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影坛的“大哥大”。洪金宝十岁时便拜入于占元门下学习京剧,七小福中的大师兄,艺名为元龙,后来亦以艺名朱元龙当上童星。洪金宝对电影的涉猎很广,曾经担任的工作包括演员、动作指导、导演、监制、编剧以及龙虎武师,他对香港电影贡献良多,曾开创黑色功夫喜剧潮流和时装动作片。洪金宝因主演《提防小手》荣获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后来主演《七小福》,荣获第三十三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
甄子丹
甄子丹出生在文武双全的家庭,在美国波士顿成长,曾被送到北京武术队和李连杰一起学习武术。在回美国的途中经过香港,甄子丹经人介绍与着名武术指导袁和平见面。在袁和平的启蒙下,甄子丹探究各种武术风格,逐渐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武术体系,并开始进军电影界。武术成就了甄子丹的事业,而电影更是承载了他的梦想。甄子丹在《铁马骝》中展示了传统武术的魅力,成为受美国观众喜爱的中国古装武打功夫片;在《黄飞鸿二之男儿当自强》中他用湿布做武器与李连杰那场经典的对战奠定了他功夫明星的地位,也因此容获了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近年,甄子丹在动作电影方面成绩颇佳,分别在第23、25、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连续三次获得最佳动作设计奖。
姜大卫
七十年代重要的武打明星之一。姜大卫四岁开始即当童星,在《江山美人》等影片中参与演出。1966年入邵氏当武师,得导演张彻欣赏,与狄龙同被收为第二代弟子,在《游侠儿》中担当主角。1970年凭《报仇》一片成为香港首位荣获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的演员。当年他红极一时,拍过很多电影,其中包括《保镖》、《刺马》、《十三太保》、《新独臂刀》、《叛逆》、《死角》等数十部电影。进入八十年代,姜大卫改变演艺方向,曾连续主演了《小生怕怕》、《夺宝计上计》、《霹雳大喇叭》、《富贵逼人》等许多卖座喜剧影片。姜大卫与女星李琳琳结婚,婚后曾移民加拿大,近年回流香港发展,继续着他热爱的演艺事业。
元彪
原名夏令震,是香港动作演员,七小福之一,师承于占元。10岁起就作为儿童演员参加影视演出。70年代曾参演李小龙的《精武门》、《龙争虎斗》以及胡金铨的《忠烈图》,也曾参演邵氏的《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三少爷的剑》等古装武侠片。较两位师兄洪金宝、成龙,元彪体形更好,动作更潇洒飘逸。主要作品有《快餐车》、《夏日福星》、《黄飞鸿》等,在东南亚及日本有一定影响。他曾经创建过泰禾独立制片公司,1992年执导并主演了《西藏小子》。1983年为《奇谋妙计五福星》设计动作,获第三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
狄龙
香港武侠片与功夫片相当重要的演员。1968年,狄龙考入邵氏公司的南国演员训练班,得导演张彻,与姜大卫成为扮演“双角”最成功的搭档。狄龙不仅在造型上神肖形似,武打招式也丰富多采,因此他主演的电影在台湾、东南亚风靡一时,他的演技也声誉遐迩。1973年,他因在《刺马》一片中扮演反派人物马新贻,获得第十一届金马奖的“优秀演技特别奖”,同时获得第十九届亚洲影展的“表现突出性格”的男演员奖。他以出色的表演奠定了影坛武侠红星的地位。1986年,狄龙再次出击,凭《英雄本色》获第二十三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80年代末,狄龙宣布引退,1993年又复出,近年仍活跃于影坛,最新参演作品为《三国之见龙卸甲》、《一个好爸爸》。
成龙
他是华人社会具有影响力的着名演员和导演,是大中华地区无人不晓的影坛巨星。他以主演惊险动作电影为主,其中主演的《警察故事》便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故事片奖。他是华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三位演员之一,与周星驰和周润发并称“双周一成”,意为香港电影票房的保证。不同的是成龙演技并不高超,他是以功夫加轻喜剧而闻名,成龙是一名国际功夫电影巨星。
吴京
原为武术运动员,六岁加入北京武术队,年约十二岁成为全国武术比赛拳、枪、刀冠军,之后获香港着名导演袁和平赏识力邀接拍武打电影,开始进军演艺圈,于香港及中国大陆接拍电影及电视连续剧,主要题材为武打,他自称会以知名动作片演员李连杰为榜样,成为出色的电影明星。在近期作品《杀破狼》、《黑拳》、《夺帅》等影片中,表现十分出色。
钱小豪
1963年出生于广东,香港长大,自小研习大圣劈褂门功夫,十四岁曾获第一届功夫擂台比赛铜牌奖。后进入邵氏公司武行训练班当学员,获导演张彻赏识,罗致其为旗下一员,在《广东十虎与后五虎》中初露头角,继而在《飞狐外传》中任主角。主要作品有《少林与武当》、《叉手》、《冲宵楼》等。 近几年兼做幕后和幕前工作。
钱嘉乐
香港电影及电视演员、节目主持、武术指导及导演。钱嘉乐是武打演员钱小豪胞弟。钱现为无线电视旗下艺人。钱嘉乐初入行时为龙虎武师,幕前演出不多,故其名气不及其兄钱小豪,直于被曾志伟邀请代替陈小春于无线电视《超级无敌奖门人》系列担任“奖老”,搞笑本能始被发掘始广为人识,及后更于无线电视剧《千里姻缘兜错圈》中担任男主角,并主持综艺节目。
郑少秋
出自世代书香之家,郑少秋却对表演情有独钟。1963年,郑少秋先后考入大喜、同文、南国实验剧团第四期训练班,取艺名为郑伟雄。经由舞台剧的磨练,使他学习到不少表演经验,并为他争取到一些演出的机会,他先后拍了《黑煞星》、《文素臣》等20多部影片。虽然多是名不见传的配角,却也为未来的演艺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1976年在无线电视《书剑恩仇录》内分饰陈家洛、干隆、福康安三个不同的角色,因而名声大噪。之后在《陆小凤》、《倚天屠龙记》、《楚留香》等武侠剧中任主角,大侠型象深入民心。特别是楚留香一剧更令他在台湾风靡一时。
Ⅱ 洪金宝是什么人物
洪金宝是一个喜剧演员,他出演过很多电影,最近这几年没再出现过?
Ⅲ 香港武打男演员有哪些
香港武打男演员有:
1、洪金宝:
钱小豪,本名钱嘉华,1963年1月26日出生于香港,影视演员。1977年,14岁的钱小豪获得第一届功夫擂台比赛铜牌奖。1979年,加入邵氏训练班。同年,被导演张彻选中参演第一部电影《少林与武当》,饰演魏兴洪。1980年,在电影《广东十虎与后五虎》中初露头角。
Ⅳ 香港70年代有个喜剧明星
中文名:泰迪罗宾 英文名:Teddy Robin Kwan 原名:关维鹏 性别:男 出生地:广西桂林 国籍:中国(香港) 原籍贯:广西桂林 出生日期:1945年3月2日 星座:双鱼座 身高:1.58m(也有资料说不到一米五高) 出生地:香港 现住地:加拿大 职业:导演、演员、监制、配乐、歌手 喜好:音乐
Ⅳ 洪金宝多少岁了
截止2021年5月30日,洪金宝七十二岁。
洪金宝,1949年12月11日生于香港,1966年担任动作片《大醉侠》动作指导。20世纪70年代创立动作电影班底洪家班。
1971年凭借动作片《夺命双剑》获得台湾第一届金龙奖最佳动作设计奖。1973年与李小龙合作出演动作片《龙争虎斗》;1977年首次自导自编自演动作片《三德和尚与舂米六》并担任动作指导。
洪金宝的人物评价:
洪金宝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动作巨星,而且独具慧眼。他在演员、动作指导、导演、监制、编剧这些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努力、勤奋、敬业、大度 。
通过僵尸片《鬼打鬼》,洪金宝开创了香港僵尸灵幻功夫喜剧片的潮流。通过功夫喜剧《败家仔》,他形成了威猛刚劲、气势磅礴的动作设计风格,带动了香港谐星功夫喜剧及时装动作片的潮流。
Ⅵ 香港60一70年代男演员有哪些
香港60一70年代男演员有邓光荣、曾志伟、李修贤、万梓良、周润发等。
一、邓光荣
周润发(Chow Yun Fat),1955年5月18日出生于香港南丫岛,籍贯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中国香港影视男演员、摄影家,国家一级演员。1976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投胎人》。1980年在民国剧《上海滩》中饰演许文强。
Ⅶ 香港喜剧男演员有哪些
1、吴孟达
达叔再熟悉不过了,星爷的黄金搭档,两人合体无人能敌,如果现在两人再演一次父子的话,相信票房超越《战狼2》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达叔当年是香港影坛最贵的配角,演变了市井小人物,无论是不务正业的老爸,还是底层的小混混,表演完全没有痕迹。
Ⅷ 香港电影风云23:七十年代港片大导演龙虎榜
喜欢香港电影风云的影迷朋友,可能有人已经发现了,我们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述上世纪70年代香港那几位大导演的故事:李翰祥、张彻、胡金铨、程刚、罗维,以及已经提到的楚原。当然我们后面还会重点讲他。好多朋友已经在问了,这好不容易到了70年代,李小龙生与死的天才彗星时代也划过去了,就等着你讲许冠文、洪金宝、成龙呢,怎么讲了这么久,还没到啊?还在74、75 这两年打晃呢?那到周星驰得多少年呢?你这是几个意思?
我的意思啊,其实很简单,想通过我的介绍,让大家还能记得,当年香港电影还有这一批大导演,是他们奠定了港片八九十年代辉煌的基础。后来,几位开山立派的喜剧之王、新浪潮巨匠、功夫巨星、英雄枪战暴力美学大导演,都出自这些大导演的门下。但这些大导演现在有几人记得呢?
王晶最近因为新片《追虎擒龙》接受访问,当被问到怎么评价他自己的时候,王晶说:“当年,李翰祥、张彻、楚原,哪一个不是独霸一方啊,那都是神一样的存在。但现在,谁记得呢?20年之后,也没有人会记得王晶”。
王导演这话,听得我唏嘘不已啊。确实,现在喜欢香港电影的朋友,基本都是70后、80后,看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片,还记得王晶是谁。但李翰祥、张彻、楚原,可能就要更资深的影迷才知道了。所以,作为香港电影的说书人(我是这么自诩的啊——魏君子),真的有必要、有义务传播这些70年代的香港大导演和他们的作品。咱们不敢说让更多的人知道,起码希望现在还喜欢港片的影迷朋友们,还能因为我们的节目记住他们。确实如王晶导演所说啊,当年的大导演们各霸一方,厉害到什么地步呢?
我以前还在做媒体的时候,曾经访问过老演员刘丹。现在年轻人知道他,因为他是杨幂的前公公。但我们70后、80后熟悉他,那是因为电视剧《上海滩》中的冯敬尧,和83《射雕》中的洪七公。不过说起刘丹——“丹爷”,最早出道,其实是先在国泰做演员,后来转到邵氏,再后来才去了电视台。他在邵氏期间,我对他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大军阀》里和胡锦饰演的寡妇通奸的那长工。这李导演李翰祥啊好戏谑,给这角色取的名字,北方话念起来好笑。姓什么呢?姓季,季节的季;名伯长,伯父的伯,长短的长。这姓跟名合起来,就是好念不好听了。
我当时问起刘丹,就是《大军阀》,他演《大军阀》的时候,他就竖起大拇指说:“李翰祥大导演,厉害”!刘丹普通话讲得特别好,他说,这里边是有原因的。当时的大导演都是内地过来的,比如,张彻是带着上海腔的普通话,李翰祥则是个标准的京片子。那我们这些小演员一定要学好国语,就是普通话,好跟导演套词儿啊,想着给我们安排个角色呀。你看,这就是当时的大导演,就是这么厉害。
李翰祥、张彻、胡金铨、程刚、罗维他们这些,崛起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前期达到巅峰。在他们之前是卜万苍、马徐维邦、屠光启、 朱石麟 、岳枫的时代,和李翰祥他们同代的陶秦,死得早一点。国泰那一批导演,像易文、王天林,随着国泰的没落,也都作鸟兽散,王天林去了电视台,去拍电视剧去了。同期的还有左派的长凤新那批导演,陈静波、张鑫炎,其实他们当时正是创作力蓬勃,可惜偏偏赶上文革,那左派电影公司就受影响了。正好那个时候是李翰祥、张彻、罗维他们最红的那十年——就文革那十年,也算是生不逢时啊,就说张鑫炎、陈静波这些左派导演。
那粤语片导演50年代,那佐姐、李晨风都是制作董事等身。到了60年代,同期的——就跟李翰祥他们同期的,只剩下秦剑能与之匹敌。毕竟,当时粤语片制作是不及国语片的。那秦剑两大弟子——楚原和龙刚,相继崛起于60年代,论创作力和票房影响都不弱于李翰祥、张彻这些大导演。可惜,60年代末,粤语片走向了没落,连秦剑都跑到邵氏拍国语片去了。可惜不久啊,他上吊自杀了。
到70年代,楚原和龙刚也都转向拍国语片,而且都有非常优异的表现。虽然楚原和龙刚当时年纪只有40左右岁,比李翰祥、张彻是要年轻的,但成就和市场表现完全不熟,也可以算在70年代大导演之列。那综合来讲,从创作成就到票房表现,70年代各霸一方的香港大导演,也就李翰祥、张彻、罗维、楚原、程刚、龙刚,以及稍后的刘家良,差不多这7位左右。
另有一帮也是很厉害,但是稍微弱一点的,但非常活跃的导演,也算名导演吧,像罗臻、何梦华、郑昌和、黄枫,那还有再晚他们这一代的孙仲、桂治洪,华山、鲍学礼,午马,还有新崛起的吴思远、叶荣祖等等,就构成了70年代前期的香港导演阵营。
在那个时代,想成为导演真的是太难了,因为还是传统的做派,实行学徒制,摄影、美术甚至动作指导,都得是先从小工做起,得跟着师傅。吴宇森就曾经回忆说,当时你要在这个圈里做导演,最起码要先做十年场记,然后再做20年的副导演,才有机会让人家提拔你升为导演。这话当然夸张,那你相当于得在电影圈熬30年,你就五六十岁了。虽然夸张啊,但实际上,没个十年八年,跟着师傅从副手做起,还真是不行。
哪像现在,谁都能做导演,演员、歌手、作家。就做不了院线大电影的导演,还可以做网络电影的大导演吧,一年上百、上千部,新导演一年怎么也几十、上百吧。但当年不行,当年还是得按照学徒制,做导演必须得熬。李翰祥、胡金铨都是从演员、美工做起,熬了七八年才做上导演,这真算快了。
李翰祥是1956年第一次担正做导演拍《雪里红》,那是30岁,虽然是年轻的。胡金铨,1965年拍自己担正导演的《大地儿女》已经33岁了。那这两位,为啥你一直在强调什么担正呢?因为李翰祥拍《雪里红》之前啊,还给永华的《嫦娥》做过补戏导演,但是他没署上名。胡金铨在拍《大地儿》之前,他署名导演过黄梅调电影《玉堂春》,但那部戏的总导演是李翰祥,胡金铨只是执行,所以胡金铨他是不会将《玉堂春》算作自己导演作品的。
那我们看看这李翰祥、胡金铨都熬了七八年,过了30才做导演,这才是那个时候的常态,因为这两位都算是快的。但是有两个特殊,一个叫秦剑,一个叫楚原。这一对师徒啊,秦剑是22岁做导演,楚原是23岁,当时被称为天才,那是可遇不可求啊。
那正因为做导演太难,当有人成为有票房号召力的名导演之后啊,基本就形成了,以导演为核心驱动项目和组建班底。像邵氏这种大公司里,基本都是按导演划分阵营。这种情况到70年代前期是到达了顶峰,但随即也开始发生变化,一批年轻人出现在这些大导演的身边,一个个就是相继跳出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奠定了自己的市场和影坛地位,也担起了改变香港电影的 历史 使命。
这些年轻人都是谁呢?我先一一给大家报下名。第一位出现在张彻的身边,他叫吴宇森。后来我们知道,凭《英雄本色》成为名扬国际的暴力美学大师。他在1972和1973年间,是以助理和副导演身份,跟随张彻大导演。第二位是出现在嘉禾的名导演黄枫身边,他叫洪金宝。后来他是动作片的大哥大了,在当时他是拜黄枫为干爹。1972到1977年间,以动作指导身份跟随黄枫。第三位是出现在李翰祥身边,他叫许冠文,70年代的喜剧之王。1972年,他成为李翰祥《大军阀》的男主角,就跟随在李翰祥身边偷师。第四位出现在大导演罗维身边,他叫陈元龙。后来我们就知道那是超级动作巨星了。1976年,陈元龙成为罗维的干儿子,罗维给他改名成龙,开始力捧他。当然没红,那后边的事情我会重点、作为重点讲述。
与此同时,胡金铨为嘉禾拍完《迎春阁之风波》和《忠烈图》之后,他的制作公司,来了两个年轻人给他做助理,这两个年轻人,一个叫许鞍华,另外一位叫余允抗,后来都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主力。当然,这群年轻人在这些大导演身边的时候,是根本没想到他们能改变香港电影。但他们又是如何做到改变香港电影的呢?这就是我们后边电影风云的序幕。
当导演这些大佬们开始老去,年轻的英雄们陆续登场。港片的黄金年代,这才正式拉开他的大幕。那欲知详情如何,下回咱们详细讲。
Ⅸ 求香港七八十年代武打喜剧片,讲一替身演员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扮演各种危险角色
是不是阿金
导演:许鞍华 Ann Hui 主演: 洪金宝 Sammo Hung Kam-Bo
杨紫琼 Michelle Yeoh 黄家诺 Jimmy Wong Ga Lok 制作人 Proced by: 邹文怀 Raymond Chow ....procer 刘大伟 David Lau ....procer 褟嘉珍 Catherine Hun ....procer 摄影 Cinematography:林国华 Ardy Lam 类型:动作 更多中文片名:阿金的故事 更多外文片名:Ah Kam、A Jin de gu shi 国家/地区:香港 上映 1996年 对白语言:粤语 剧情梗概: 女武师阿金来到香港以后,为了生活,不得不到电影圈中做替身演员,由于她的武艺超群,很快走红。与她搭档最多的是武术指导中的大哥大霹雳,他的儿子阿朗跟随他在片厂中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的日子。一天,阿山来片厂探班,与阿金一见如故。一直渴求爱情的阿金被阿山的性格所吸引,从此离开武师生涯,随阿山到深圳打理卡拉OK生意。不久阿山又搭上了一位女服务员,迫使阿金重返影棚,但其身手已不如前,幸得霹雳鼓励。霹雳在一次调停武师冲突事件中被黑帮杀害,武师们决定为霹雳报仇。阿朗公开挑战黑帮,对方决意斩草除根。阿金奋不顾身带领阿朗离开香港,在遭遇黑帮头领时,与其决一死战。
Ⅹ 洪金宝出生年月日
金宝,1952年1月7日出生于中国香港,演员、导演、动作指导、监制、编剧、制作人。
洪金宝,幼年生性顽皮好胜。1958年,被送入于占元创办的中国戏剧学院京剧戏班学习,与其他“元”字辈的师弟成龙(元楼)、元彪(夏令震)、元华(容继志)、元奎(殷元奎)、元秋(张转男)、元武(周元武)等人合称七小福,七小福不是固定七个人,洪金宝艺名(元龙)。
演艺经历
1961年,以童星的身份进入电影圈,出演首部电影《爱的教育》正式开始其演艺生涯 ,1962年,出演动作片《大小黄天霸》,1964年,出演动作片《生死关头》。1966年,出演动作片《两湖十八镖》。
同年进入邵氏影业,并担任武侠片《大醉侠》的动作指导 ,1969年,出演武侠片《飞燕金刀》,同年主演动作片《龙门金剑》并担任动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