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语港片 » 43年前香港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43年前香港电影

发布时间: 2023-01-27 07:14:47

A. 香港全部老电影的名字

《了不起的爸爸》
妍妍(蔡卓妍饰)性格叛逆,醉心武侠世界,她的单身老爸仁慕英(梁家辉饰)却是个中规中矩的钢琴教师,这样的老爸让她觉得很丢人。于是父女间冲突不断,笑料频生……仁慕英在伤心欲绝之时竟误打误撞成了“雾夜飞鸿”的鸿哥,一时在江湖上掀起了武林风暴,这使妍妍觉得很有面子,于是她到处惹事生非,终于闯下大祸不可收拾。老爸不得不代女受辱,妍妍终于被感化……

推介:

香港导演在题材处理上往往有其独特新颖之处,《了不起的爸爸》虽是一部亲情电影,但却与同样讲述父子感情的《那山、那人、那狗》的感觉完全不同。

商业片的操作模式使得影片会聚了香港当红的少男少女偶像蔡卓妍和Boy’z,他们的清纯和活力给影片注进了青春片的风格。而曾经以大众情人和诗人形象示人的梁家辉在过了不惑之年后,也开始以慈父形象登上银幕。早在《神勇铁金刚》中,梁家辉就与蔡卓妍扮演过父女,不过当时亲情并不是影片的主线,而对这一段缘分,梁家辉不止一次地表示珍惜,并表示在年轻Twins身上,看到了女儿的未来。他还说蔡卓妍就是“下一站天后”。这次《了不起的爸爸》终于圆了两人的父女心愿,据说在片场,两人都以父女相称,足见感情不一般。而做这个父亲也不容易,梁家辉除了要弹钢琴之外,还要闯荡江湖,做大哥,这种桥段,也只有香港编剧才想得出。

《无间道》,这个就不用介绍了吧。
《香港制造》
(Made in Hong Kong)

导演:陈果
编剧:陈果
摄影:柯星沛 林华全

演员:李灿森-屠中秋 严栩慈-林玉屏 李栋泉-阿龙 谭嘉荃-许宝珊

出品人 刘德华 杨紫明
内容:
中秋是个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问题少年,也可以说就是个小混混儿,整日除了打球就是打架。但他也有自己的做人原则,因此他收留了被人欺负的弱智少年阿龙,又在替荣哥追债时爱上了患肾病的阿屏,一心攒钱帮她交住院费。看似巧合的是,阿龙是被父母遗弃的,中秋先是被父亲抛弃,后来母亲也丢下他走了,而阿屏也是个没有父亲的孩子。陈果从头至尾都在向我们展示:成人的世界是多么阴暗,他们总是不负责任地将少年欺诳,看似强壮、道貌岸然的家长们遇事却只会胆怯地缩回壳中 ......

本片获得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 (1997)
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1997)
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 (1997)
第三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 (1997)
第三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着剧本 (1997)
第四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导演 (1998)
第四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推荐电影 (1998)
第三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影片 (1998)
第三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导演 (1998)九七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编剧奖。

告别绝望青春的少年永远年轻
小明在被小四捅死前对小四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怎么就不明白呢?这个世界是不会为你而改变的!我就好像这个世界一样,是不会为你而改变的!”杨德昌这样告诉我们世界对少年的残酷。起初以为陈果对杨德昌就是不同意,所以他让中秋说出:“这个世界变化的太快了,当你还来不及改变时,这个世界已经不同了。”
仔细一想,并没有什么冲突,甚至或许陈果从未听过杨德昌的这话。世界没有为小四而有丝毫改变,并且这话出自牯领街上那个小四深爱着的小明,这个世界是在台北牯岭街上的一个宁为玉碎的少年不得不面对的相约瓦全的世界。而在另一边的香港,中秋也无法让这个世界为他而改变,他别无选择,只有理解冥界那边的阿珊。中秋之所以觉得世界变化快,是因为大难不死的他出院后,知道了深爱的阿萍死在了自己身边,也知道了“香港唯一的一个傻子蛊惑仔”阿龙被老大杀死。对中秋来说,世界变化的实在太快,但也不为他而变,他如此无力,是推动不了任何事情的发展的。世界对中秋变得陌生了,他孤独了、绝望了,不再懦弱的中秋开始向着这个拒绝纯洁的世界的蛀虫们报复。于是老大挂了、陈胖子挂了。最终,在阿萍的墓前,别无选择的中秋选择了和阿珊一样的结局,在那永远陪伴阿萍。
自杀的女孩阿珊始终没有出现过,最后阿珊父母收到了被中秋小弟阿龙检倒得阿珊的遗书。上面有着三个告别了青春的孩子的笔迹。阿珊是被爱所困而别无选择,阿萍是被绝症所困而别无选择,中秋则是被这个不愿等待他的世界所困也别无选择。对于亲情,阿珊有着关心她的父母,阿萍至少有着爱她的母亲,可中秋到最后妈妈也跑路了。
想到日本明治时代那个为了像灿烂短暂的樱花那样永远年轻而跳瀑布的少女。而《香港制造》里的中秋他们这群不容飞速变化世界收容的孩子选择了绝望青春的最后归宿。
“我们死得那么年轻,所以我们永远年轻”,中秋是这样认为的。
电影结尾,在回归前的香港一所学校里,广播中开始教授着普通话,“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归到底还是你们的......”

<女人四十>
一部可以使人的心灵受到洗礼的好片子!
主演:萧芳芳
回答者:兵味 - 试用期 一级 4-27 14:25

《胭脂扣》
根据李碧华原着小说改编的浪漫鬼故事,背景是三十年代香港的塘西风月区和五十年后已经变得十分现代化的城市,藉着两段相差半个世纪的爱情互相比较,令人产生问世间情为何物的慨叹。梅艳芳饰演石塘嘴名妓如花,她与张国荣饰演的富家公子十二少产生了真爱情,但不为男方家长接受,两人相约吞食鸦片殉情,不料如花的阴魂来到五十年后才发觉十二少未死,而是在垂老之年落魄地当一个临时演员。在报馆上班的万梓良与女友朱宝意从中帮助如花寻人,也因而反省了他们自己的爱情关系。关锦鹏导演此片十分细腻动人,塘西风月的部分拍出了港片罕见的颓废美感,在气氛上洋溢着浓厚的哀怨缠绵气息。梅艳芳演出极佳,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回答者:origin薯仔 - 魔法学徒 一级 4-29 14:16

金像导演陈木胜2005年最受期待作品
片名:三岔口(英文名:Divergence)
监制/导演:陈木胜 编剧:岸西
形象/美术总监:张叔平
动作指导:李忠志
领衔主演:郭富城、吴彦祖、郑伊健
主演:李心洁、罗嘉良、宁静、林晓峰
友情出演:曾志伟、李灿森、林雪
类型:动作/剧情 片长:98分钟
级别:IIB(香港地区) [官方网站]
出品:寰宇娱乐有限公司、山西电影制片厂
发行:2005年4月28日(香港)
剧情简介:三个人的宿命交叉
一个被押解回港的洗黑钱份子甫刚下飞机便遭杀害,行兇的职业杀手曲(吴彦祖饰)逃去无踪。买凶杀人的洗钱集团主脑饶天颂(罗嘉良饰)眼看被冻结的资产即将解冻,可是,独生子饶夏(Tommy饰)却神秘被掳失踪。

负责解犯的警员孙(郭富城饰)是个倒霉专家,他钟爱的女友素芳十年前人间蒸发,至今生死不明,令他一直不能释怀。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洗钱集团首脑所聘用的律师杜厚生(郑伊健饰),其妻子Amy(李心洁饰)竟然长得跟他失踪女朋友颇为神似,引起了他对律师夫妇的调查兴趣。

行兇的职业杀手虽然顺利完成任务,却不由自主地对案件产生好奇,有违杀手“不闻不问”的原则,他的好奇心不是无原因的……
三岔口》中的最大亮点就是郭富城,他蓄上胡子,一脸沧桑,硬朗外加有点邋遢的模样,扮演一位等待女友10年的悲情警察,在演技方面让人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接受记者采访时,郭富城直言这的确是他的转型之作,只不过,现实生活中的他不会像影片中主人公那样为一个女人傻等10年,“因为我在感情上是心急型!”

影片中郭富城又有动作戏又有苦情戏,在感情戏上的表现非常到位,沧桑感也很强,让人觉得有点脱胎换骨。谈起在影片里的变化,郭富城表示,很难得自己能演这么一部可以让自己发挥的影片.次片真的值得一看!

<<龙门客栈>><<东邪西毒>><<东方不败>>

B. 香港老电影有哪些

香港经典的十部老电影,你看了几部?

1:《英雄本色三部曲》领衔主演:周润法 张国荣 梁家辉 梅艳芳

2:《无间道序列》领衔主演:刘德华 梁朝伟

3:《新龙门客栈》领衔主演:张曼玉 林青霞 梁家辉

4:《古惑仔序列》领衔主演:郑伊键 陈小春

5:《大话西游》领衔主演:周星驰 周星驰 朱茵 吴孟达 莫文蔚

6:《警察故事序列》领衔主演:成龙

7:《精武英雄》领衔主演:李连杰 钱小豪

8:《倩女幽魂序列》领衔主演:张国荣 张学友 王祖贤

9:《 纵横四海》领衔主演:周润发 张国荣 钟楚红

10:《赌神序列》领衔主演:周润发 丘淑珍

这十部老片,不知道你全部都看过了吗?每一部影片都是香港电影的一部经典之作,如果你没全部都看过,那快去看看吧,老片看起来也很有味道,何况这些都是经典中的经典电影

C. 香港老电影

1、时来运转
主 演: (元彪 Biao Yuen) (曾志伟 Eric Tsang) (林正英 Ching-Ying Lam) (郑则仕 Kent Cheng) (狄威 Dick Wei) (洪金宝 Sammo Hung Kam-Bo)
很好玩的鬼片呵呵呵呵
2、开心鬼放暑假
开心鬼系列都很好看,第一部叫开心鬼不过是84年的了^^,开心鬼放暑假是第二部
3、小狐仙
不算鬼片,因为是一个小狐狸精的故事^^但是很好看
4、僵尸先生
擦汗,大名鼎鼎的九叔的作品之一,很好看

86年:
1、两公婆八条心
= = 推荐这个两段式的电影纯粹是鄙人的恶趣味汗,两个故事,一个搞笑,一个悬疑,但是确实是非常新颖好看的故事
2、僵尸翻生
再一次向九叔致敬!
3、开心鬼撞鬼
呵呵,继续开心鬼系列,这次张曼玉也来助阵了,可爱的女鬼啊,其实开心鬼系列我最喜欢这一部…
4、僵尸家族
说实话,九叔的作品里,不太喜欢这一部,感觉剧情平平,但是中间有一段在密闭空间里躲闪僵尸的场景,很暴笑~~~~^^倒是值得一看的
5、俾鬼捉
王晶主演,呵呵个人很喜欢这个片子,尤其是高丽虹的女天师,惊艳,几乎把王祖贤的风头都压下去了,= = 记忆最深刻的是 女子来天葵的时候 法力就会消失 啊 ORZ ~~
6、茅山学堂
= = 影响已经不深的一部了,貌似记得一般,不怎么好看
7、原振侠与卫斯理
啊好看,虽然不算鬼片,但是也算玄幻片,演员也都是有名有实力的,比如 发哥 0 0,楼主如果没有看过,又闹片荒,坚决推荐
8、鬼掹脚
恐怖还是搞笑,见仁见智,我觉得搞笑 ,尤其是插钥匙那里哈哈哈 ,不错的鬼片,继续向九叔致敬!

87年:
1、凶猫
这个其实恐怖紧张的氛围多些
2、表哥到
绝对搞笑派鬼片,好看呵呵呵
3、卫斯理传奇
= = 虽然不是鬼片,但是玄幻类的,好看
4、小生梦惊魂
= = 纠结,也不算鬼片,是特异功能的······ 有发哥有曾大叔有刘嘉玲,= = 楼主 自己考虑要不要看好了
5、天赐良缘
百看不厌的经典喜剧鬼片,张曼玉和张学友主演的,个人很喜欢,都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6、凌晨晚餐
汗,这个也是惊悚的成分多
7、倩女幽魂
我真的是 犹豫好久,= = 毕竟,这个太经典了,楼主肯定看过,但是···太经典了太经典了
8、鬼新娘
虽然没有倩女幽魂经典,但是也非常非常经典了,很好看,发哥和锺楚红小姐合作的经典鬼片
9、猛鬼差馆
楼主千万要看啊,笑死人不偿命,笑得我们一家都肚子痛,别名 魁星踢斗,当年看完这个片子,我们家人连续n天都在 魁星踢斗,笑翻,楼主如果看过就明白 为什么了~~~
10、魔高一丈
这个也是笑得我东倒西歪,尤其是后面那个超龄处男还有海龟蛋= = 啊记忆犹新啊
11、灵幻先生
又一次向九叔致敬

话说87年香港电影真是高产,鬼片也特多 哇哈哈哈哈

88年:
1、画中仙
其实····· 王MM 的女鬼确实是没有话可说,她就算杵在那里不动 ,也活脱脱就是一个美丽的女鬼,不过这个片子 个人觉得一般
2、猛鬼佛跳墙
其实骠叔的喜剧片我还是都满喜欢看的,他演的很自然幽默,又不会给人俗气的感觉 ^^
3、猛鬼学堂
猛鬼差馆的续集,不过感觉没有猛鬼差馆那样让我笑到歇斯底里
4、撞邪先生
钟镇涛的 片子 温馨的搞笑鬼片^^
5、灵幻小姐
so so~~~~~~~
6、僵尸叔叔
经典搞笑僵尸片,看了那么多的僵尸片,我觉得,这部是我看过的最搞笑得,随便一个桥段摆出来都比现在的所谓暴笑片 好玩的多

89年:
1、猛鬼大厦
话说,虽然也是刘镇伟的作品,但是还是觉得 魁星踢斗是 这一个猛鬼系列里面最好玩的,这一部 搞笑搞得有点俗
2、鬼媾人
王晶大叔又来主演了,这次跟他有感情戏的是大美女关芝琳,= = 当初看这个戏的时候多少诧异了一下,为什么那个女鬼会如此钟情王大叔呢,问号~~~~~
3、火烛鬼
温馨的搞笑鬼片^^
4、返老还童
不算鬼片,但是是灵幻类搞笑片,很好玩,当初由于很喜欢林俊贤所以也是看了N遍啊
5、发达秘籍
也不算鬼片,但是是很好玩的片子,值得看,也带些玄幻成分的,其实黄百鸣的片子都不错
6、一眉道人
这已经是第几次向九叔致敬呢呢~~~~~
7、富贵开心鬼
哈哈哈 笑翻天的喜剧鬼片,董彪+ 沈殿霞 就是一种幽默喜剧的保证,怀念肥姐啊,她们合作的富贵逼人三步曲也是 步步精彩,笑翻天啊
8、急冻奇侠
不是鬼片,是一个超越时空,古代人来到现代的片子,元彪+张曼玉,这两只我都爱^^
9、猛鬼舞厅
so so
10、惊魂记
不是鬼片,但是是悬疑类影片中,我一直非常喜欢的一个经典,林青霞 王晓凤 王祖贤 在里面的表演真的都是可圈可点 ,尤其是 王祖贤的一人二角 ,当然这个片子= =不搞笑,开始后悔写上来了 汗
11、求爱夜惊魂
又不是鬼片,又是惊悚悬疑类,张坚庭+张曼玉,不过这个片子 好笑 抽筋············· 这几部片子都很好看,所以忍不住 就推荐了 ,楼主没有兴趣就自动忽略好了
12、哗鬼有限公司
一部乱搞笑得片= = 为了搞笑而搞笑得片子,不过有吴君如 陈百祥 出现的片子,就算不搞笑 也会觉得好笑 ^^

由于 情不自禁 导致 推荐了一些其它的 汗 楼主见谅

90年:
1、鬼咬鬼
没啥可说的,经典的搞笑鬼片之一,又一次向九叔致敬,啊九叔啊
2、捉鬼合家欢
很好笑,前几天才刚刚又翻出来重温了一遍 呵呵
3、猛鬼霸王花
= = 个人不喜欢的一个片子,比起 霸王花 差远了 ,不过 哎 片荒的时候 可以拿来充数
4、秦俑 又名 古今大战秦俑情
不是鬼片,是一个 玄幻片
但是 很经典,= = 看完就会发现,神话绝对是抄袭它的 ,话说 第一次觉得 巩俐 漂亮,老谋子 演技很好 就是在这个里面 0 0 不愧是 李碧华小姐的 编剧 剧本很喜欢
5、天师捉奸
一部很不想推荐的搞笑鬼片= = 搞笑搞得很下流 ,哎 浪费了 吴大姐的喜剧天分
6、一眉道姑
我也不知道该说啥 看完这个片子整个傻眼 好吧 其实 很搞笑(有吴大姐撑场子能不好笑吗)= = 就是算不上经典而已
7、开心鬼救开心鬼
又一部经典来了 哦哈哈哈
8、倩女幽魂2人间道
这个···· 太经典不用多说 ,比起第一部 搞笑桥段增多,看完就会发现,电视剧倩女幽魂抄袭里面的 桥段 抄的很明显 不过实在没有人家这个表现好啊 = =
9、师兄撞鬼
虽然是星爷的片子,但是个人觉得一般
10、尸家重地
啊~~~~~~~~~~~~~~~~~~~~~~~~~~~~~~~~~~~~~~~~~~~~~~~~~~~~~~~~~~~~~~~~~~~~~隆重推荐,这个片子实在是 无理头 搞笑鬼片的代表之一,不愧是刘镇伟的作品,我估计我都看过不下20遍了,但是每看还是笑到肚子痛,推荐给别人,看过的人都说 笑到肚子抽筋,而且这个片子 个人觉得 国语配音版本比粤语原声还好玩,里面那段口诀,现在我还背得滚瓜烂熟 哈哈哈哈哈哈 经典之中的经典啊
11、衰鬼撬墙脚
= = 一个青头鬼 想尽办法 要让自己不再青头 = = 麦问俺 虾米叫青头······························ORZ 自己去查吧
12、驱魔警察
九叔啊~~~你太帅了,这个片子里面的n多桥段都暴笑加暴帅,还有两位帅哥 林俊贤+ 苗桥伟 就是苗帅哥在里面很傻 负责搞笑的 没有想到 苗帅哥 搞笑起来也是非常非常有feel的 哈哈哈哈 推荐推荐啊
13、捉鬼合家欢之麻衣传奇
又重温了一遍,好玩的轻松 喜剧 ^^
14、僵尸医生
其实这个片子 哎 是两个三级 影星 主演的 非三级片 记忆最深刻的 搞笑情节就是 有个抓鬼(这个片子里是 吸血鬼啊)的 最后打不过 只好躲到停尸房里的冰柜里去 然后又觉得很冷 就把旁边的一个尸体上的单子 托过来 说了一句“好冷啊 不好意思 借来用用”
于是我抽了

91年:
1、僵尸至尊
九叔 ,我千万次的呼唤你啊
2、天地玄门
继续呼唤九叔,虽然这个片子 俺觉得一般 擦汗
3、鬼干部
又见九叔,但是··片子罢了
4、卫斯理之霸王卸甲
非常经典的一部 跟风水玄学有关系的片子 好喜欢 这个片子 的故事情节 个人非常喜欢 不是鬼片 但是强烈推荐 可以说是 集结了所有商业片该有的 元素的一个成功的作品了
5、我老婆不是人
关美女和梁家辉合作的经典 喜剧爱情鬼片 很喜欢 看了好多遍 梁家辉 真的是演技出众 搞笑 深情 拿捏的都是恰到好处 关mm的女鬼也是非常的惹人怜爱又痴情 看到 她差点魂飞魄散的时候 俺居然哭了 = = 好吧当初年级还小 汗 擦汗
6、魔画情
前面提到画中仙的时候 俺就在 等魔画情出现 终于 出来了 撒花 好看 王祖贤+ 梁朝伟 很喜欢的一部 轻喜剧 爱情鬼片
7、僵尸福星仔
8、穿牛仔裤的钟馗
可能演员都不算 一线 当然其实 成奎安 和王晓凤 都算是 港产鬼片里面的常客啦 但是我非常喜欢 搞笑恰到好处 结局处 真的有点催人泪下 不舍得大傻就这样走了 = = 没错 这次 鬼是 男的ORZ 汗否则 女的怎么能跟钟馗 搭上线呢汗 经典 场面就是 充电 = = 哎 大傻要靠充电 来维持 自己在人家的时间 于是 n多暴笑得事情 就此产生了
9、猛鬼狐狸精
哎 搞笑 搞得感觉 挺勉强的 ····································
10、捉鬼专门店
10比9好看些 == 汗 这个比较做的好汗
11、倩女幽魂3 道道道
搞笑成分 商业成分 比起一二 多加了n多 不过还是好看 毕竟 1 算得上 是很文艺的 2 是混合体 3 就是很商业化的 但是精彩程度不减 搞笑桥段 更胜从前 强烈推荐
12、密宗威龙
又开始呼唤九叔,= = 我都担心再这样呼唤下去会搅得他老人家 九泉之下都不安宁
13、开心鬼之上措身
开心鬼的最后一部 ,没有前面的好看了,不过也不错
14、人鬼神
九叔啊~~~~~~~~ 咳咳咳打住 这个片子 其实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 黄大叔 给电影作了配乐 ,光是开头曲一出来 就让人 耳朵为之一亮,啊 黄大叔啊 ToT 两叔一起呼唤~~~~~~~
15、灵狐
= = 王MM 的狐仙好漂亮 好美丽 ~~~~回音中·········
16、猛鬼入侵黑社会
17、一世好命
飚泪推荐,笑到不行,哈哈哈哈

92年:
1、哗鬼旅行团
九叔··· 那么不正经的九叔 其实还蛮难得一见的 哦哈哈哈
2、五福星撞鬼
其实五福星系列 其它的几部还好看些 这一部 反而很一般了
3、新僵尸先生
= = 我闭嘴 (心里呼唤九叔)
4、音乐僵尸
= =汗 心里那个继续
5、金装鬼打鬼 或者 甩皮鬼
九叔 难得出现在了一部我比较不耻的鬼片里 这个片子 如果我没有记错是三级 = = 不对 是 2B 点是 就是 2B 不是2B铅笔 是 几乎快到三级的程度
6、卫斯理之 老猫
0 0好看啊~~~~~~~~~~~~~~不过也是悬疑成分比重比较大
7、鬼打鬼之黄金道士
= = 心里···························嗯继续

93年:
1、一屋哨牙鬼
一群搞笑明星大集合了,不过= =感觉倒是无功无过
2、七月十四
ToT 我心中永远的经典,悬念的设计、剧情的安排、情节的铺陈、演员的表演(女主比较薄弱)、恰如其分的搞笑, 真的是 鬼片中的 一部经典 经典 经典啊~~~~~~~~~~~~~~~~~~~
3、画皮之阴阳法王
= = 楼主 不好意思 我只是想抒发以下郁闷,这个片子实在是 集合了一堆 实力派而且知名演员的大烂片 ·············看的我 无数次嘴角抽筋 有极强的 砸电视的冲动 ,汗~~~~~~~~ 亏那个主题曲 还是当年我最爱的歌之一,就是跟这个片子 完全不搭嘎~~~汗此片算得上是天雷了 楼主想踩雷德话 再考虑看吧
4、大闹广昌隆
很经典的片子 = = 不过不算很搞笑 这个片子整个的氛围 是满 文艺类 比较沉暗的 当然 还没有文艺到 胭脂扣 的那个程度
5、人皮灯笼
一般·······························很一般(= = 那我干嘛还推荐呢,问号中)

93年鬼片好少································· 0 0

94年:
1、钟馗嫁妹
其实···也是很一般的
2、正月十五
这个是七月十四的续集,不过比起七月十四 实在是差远了,当然比起其它很多片子 这个片子还是 算不错的
3、鬼迷心窍
话说,我一直不觉得 李若彤 漂亮 但是 在这个片子里 我惊艳了 李MM 太美艳了 = = 虽然她演了一个变性人 男变女~~~~~~~~
4、人鱼传说
= = 不是鬼片 是一个 浪漫的轻喜剧 文艺片 也是非常经典有名的片子 算是符合 搞笑这一点 吧 擦汗 我有点强词夺理了 不过真的是超级经典 估计楼主都看过吧 当初的郑伊健同志 真是帅啊

= =94年鬼片更少了 汗

95年:(话说 此年 大话西游 横空出世了 鼓掌~~~虽然一开始 在香港票房惨淡之极 汗)
1、花月佳期 又名电线杆有鬼
好经典啊 好经典啊 当初 徐克 导演的片子 真的是 几乎部部经典 啊 这个片子 也是我看过无数遍 都觉得 好看之极的片子 搞笑的桥段很多 而且非常的恰到好处 也有温馨的 感人的部分 强烈推荐
2、夜半一点钟
鼓掌 三段式的鬼片 首次出现了(有可能是首次 我记不清了)这个片子后面还有 夜半两点钟 夜半三点钟 不过 还是觉得 一点钟 最好看
3、回魂夜
星爷与刘镇伟最后一次的合作,实在是无厘头 暴笑= = 楼主如果没有看过 千万不要错过啊
4、二月三十
名气不大,我却很喜欢,剧情和整个故事的推进我都很喜欢,两段式的鬼故事,话说也是在第二个故事里 被 童爱玲 惊艳了一把 = = 以前看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真的没有觉得她有多好看 ,但是这个片子里 哇噻 美艳啊~~~~~推荐推荐 不过这个片子也是 悬疑的成分比较重
一屋牙鬼
汉江怪物 恐怖又有点搞笑
猛鬼大厦
开心鬼系列 最经典了
地狱男爵2,木乃伊3龙帝之墓
精神病患者 浮宫魅影
鬼打鬼
惊声尖笑 4部
猛鬼公寓
天师捉奸
僵尸勾女<僵尸叔叔>
一统僵山
一眉道姑
猛鬼霸王花
尸家重地
僵尸奇兵
猛鬼大厦
天师捉奸
猛鬼狐狸精
鬼锰脚
捉鬼合家欢
僵尸翻身
哗鬼住正隔壁
猛鬼撞鬼
一世好命

http://www.pp.tv/
这是个网络电视的网站。 你把网络电视下好了。 上千部电影让你看。 最好还把PP加速器安装下来。视频和网站都能加速 。 很好用的

57回答者: 418447637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2009-

D. 香港电影发展史

香港电影发展史

香港电影史的发展应该从电影传入香港开始,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在法国巴黎公映了《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世界上最早的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电影时代的开始”。1896年初,路易.卢米埃尔的助手来了香港放映这些影片,而电影就是这样传入香港。自他离开后,香港电影直至1898年才再有活动。1903年,香港放映过一些很短的纪录片,每次放映十套以上。直至1903年10月5日,香港才有整部故事片公映。有关报导是这样的:“现在中环街市对面,即同记办馆面前,准十五晚开演“成套戏本”(即整部电影)。”这部电影是法国导演下.齐卡当年的一部名片《基督的受难》。

1907年,香港有不少电影院纷纷开办,而且公映的次数和数量都较以往为多,因此被视为香港电影事业的第一个高峰年代。

1909年完成的《偷烧鸭》,是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的一部默片谐剧。该片的导演梁少坡同为该片的主角,故事讲述一个小偷(由梁少坡饰演)想偷烧鸭,却被警察捉住了。剧情十分简单,但不乏诙谐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偷烧鸭》虽在香港摄制,却并非香港电影公司的作品。该片出品人布拉斯基后来结束了他在上海的电影事业,回美国路经香港时,和黎民伟合作制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并因而催生了香港电影事业,而黎民伟更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这部电影的出现,象征香港电影史启蒙期的终结,萌芽期正式开始。

黎民伟是广东新会人,他曾拍摄反映孙中山在广东的革命活动、北伐、淞沪抗战等中国近代史重要事件的纪录片《勋业千秋》和《淞沪抗战纪实》,自1913年起,他拍摄了香港第一部故事短片《庄子试妻》、第一部故事长片《胭脂》、第一部新闻纪录片《中国竞技员赴日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开办香港第一间华资影院“新世界戏院”、创立香港第一间制片机构“民新制造影画片公司”……。

据《中国电影发展史》记载,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在1913年出产, 编导 是黎民伟、 摄影 师是罗永祥,主要演员是黎民伟和严珊珊。

黎民伟原为剧社的主持人,又怎样开始拍起电影来?原来他对电影一向很有兴趣,于是透过罗永祥的介绍,认识了路经香港的布拉斯基,他们商谈合作拍片成功,便由布拉斯基提供拍片所需的设备和基金,利用剧社的布景和演员,以“华美影片公司”的名义制片和发行,拍成了《庄子试妻》一片。

《庄子试妻》改编自当时的粤剧《庄周蝴蝶梦》,取材于其中“扇坟”一段。剧情大意是:“庄子之妻,夫骨未寒,便有了新情人。为了讨好新欢,她不惜扰及死去不久的丈夫的坟墓。而这个新欢实则是庄子扮的,他只是诈死来考验他的妻子对他是否忠贞。

《庄》片的主角是庄子之妻,由黎民伟反串演出。片中婢女一角由黎民伟的妻子严珊珊饰演。严不仅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个电影女演员,还是中国第一个电影女演员。

《庄》片利用阳光露天拍摄,香港实地取景,而片中人物都穿了民初的服装。本片更使用摄影特技,把庄子的鬼魂拍得忽隐忽现,加强戏剧效果。

“联华”香港分厂一向都是拍默片,虽然当时有声电影兴起,创办人却不敢冒险。于是,第一部 粤语 有声片就由上海“天一电影厂”的汤晓丹执导拍成,这就是《白金龙》。

有声电影问世后,香港的电影公司纷纷拍摄有声片。1934年“联华”香港分厂解体,黎北海另创了香港第一家有声电影制片厂“中华”,并导演了一部局部有声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声片《傻仔洞房》(1934)。%C8lc5^,w

与此同时,不少电影公司还依着传统,拍摄了不少默片,其中有“振业”出品的《呆佬拜寿》(1933)、“国联”出品的《落花飞絮》(1933,是在越南摄制的,字幕亦是越南文)。故此,1933年至1934年间,可说是默片与有声片共存的时期。

进入1935年,香港已没有默片生产,香港电影正式步进有声时代。

从1935年开始,香港的粤语片产量每年递增,从1935年的32部增至1937年的85部,增幅超过一倍。1935年,受到抗日热潮的影响,香港生产了多部爱国电影,其中包括“大观影片公司”出品的《生命线》。该片由关文清执导,吴楚帆、李绮年主演,电影的主题鼓吹抗日救国。当时香港政府为怕开罪日本帝国主义,一切直接抗日的言论一概被禁。因此,《生命线》亦难逃被禁的命运,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被禁映的电影。

1936年,社会教育片成了香港电影的主流。这是由于政府当时正提倡“新生活运动”,及香港社会提倡的“反蓄婢运动”。邵醉翁执导的《广州-妇人》、《博爱》即属此类作品。

除了“社教片”之外,“爱国片”在同年增多了产量,包括关文清的《抵抗》、姜百合的《女间谍》等等。当然,故事片在香港电影史上从来也并未受过忽略。1936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由南海十三郎编导的《儿女债》一片,由林坤山、吴楚帆主演,影片以亲情为主题。

1937年,由于“七七事变”的发生,香港抗日气氛高昂,因此电影工作者也纷纷开拍抗日爱国片,顿时间,“爱国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产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为“爱国片”,产量可谓惊人。

芸芸“爱国片”之中,由香港电影工作者集体编导、演出的《最后关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之作。影片描述中国一班大学生对“国难当头”的觉醒。当时参与影片制作的全是义拍,可见电影工作者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团体合作的精神。

1938年,“爱国片”继续盛行,得奖的《血溅宝山城》是其中一个例子。同年香港第一部彩色的电影《广州一妇人续集》、第一部功夫片《方世玉打擂台》及第一部国语片《貂蝉》亦相继出现了。随着《貂蝉》的出现,香港进入了粤语片与国语片并存的时期,国语片的产量渐多。

同年亦有九部粤剧电影出品,《女儿香》是南海十三郎自编自导之作,而马师曾的首本戏《贼王子》亦是当时重要的粤剧电影之一。

1939年秋,受到欧洲国家的战争所影响,1940年的港产片产量下降到不足90部。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电影业陷入低潮。“大观电影厂”及其他电影设施被炸,大量的香港电影拷贝和底片也被烧毁或遗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残留至今。到1946年初,香港电影业处于完全停顿状态,在这期间,只有一部反英的故事片和几部由日本电影公司拍摄的纪录片问世。由于战争期间造成的交通困难,当时大多数戏院放映的都是战前制作的粤语片。

战后初期,电影制片厂的数目较战前为少,“大中华”是其中一个较有规模的,因为它拥有李丽华、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导演朱石麟和吴祖光。1946年至1949年,“大中华”生产了34部国语片和8部粤语片,可惜到了1949年,产量却愈来愈少,被迫关门。

总括来说,日本入侵对香港电影业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香港电影经历了四年的停产,才在1946年上映了战后首部港产片《情陷》。而到了1940年末,上海电影界很多左派人士为了逃避反动派的政治压力,或中国大陆通货膨胀的影响,纷纷定居香港。故此,香港的国语电影业便愈来愈蓬勃,到了七十代初更达至高峰。

起飞岁月

香港电影在二次大战后迅速复兴,而在1949年以后渐趋蓬勃,不无原因。1949年后大批中国大陆的电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经济理由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摄国、粤语片,使香港成为南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再加上五十年代中期,星、马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香港电影迈向成熟的雏型。

五、六十年代是国、粤语片起飞的时期,其中由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更是粤语片的盛产期。这段黄金时期粤语片有以下几个主流:

粤剧戏曲片

据估计,在五十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粤剧戏曲片问世,差不多每三部粤语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粤剧片,而在1958年更达到了高峰,这一年的160部电影中,粤剧占了一半。

“舞台式”的粤剧片基本上制作费不高,电影技巧也不特别考究,因为大多数都沿用粤剧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节,其馀的排场做手都不严格。因此,这类戏曲大多被揶揄为“五日鲜”、“七日鲜”。当然其中也不乏制作认真,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如《帝女花》(1959)、《紫钗记》(1959)、《李后主》(1968)等。而戏曲片的演员亦有不少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剑辉、白雪仙、新马师曾、薛觉先和林家声等等。

至于粤剧戏曲片为何会在五十年代大受欢迎呢?这是因为战后粤剧发展蓬勃,进棚看戏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享受。至于一般市民只好听电台话剧或听粤曲,有见及此,电影公司便把大量经典粤剧拍成电影,让戏迷可以以低廉的戏票欣赏传统的粤剧戏曲。

文艺片

这时期的文艺片背景多为民国或当代,讲求戏剧结构,又或改编自中外文学、流行小说,或袭取荷里活通俗剧的故事模式。而提到这类环绕家庭伦理、男女之爱的文艺片,就不得不提粤语片电影公司中的佼佼者:联合电影有限公司“中联”。

“中联”创建于1952年,共生产了44部电影,出品了不少粤语片中的经典,如李铁的《危楼春晓》(1953)、《天长地久》(1955)、楚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传户晓的作品。

“中联”的21位精英,有见于影艺界充斥着粗制滥造之歪风,遂以认真的拍摄态度、主题健康的电影信念为大前提,创办“中联”以抗衡媚俗投机而质素低劣的“七日鲜”货色。这批电影界精英包括导演李铁、吴回和十三位着名演员:吴楚帆、张瑛、张活游、白燕、黄曼梨、紫罗莲等等。

“中联”电影每每针对香港社会种种问题,批判上流大亨的伪善丑恶,带有浓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层次。大概是因为过份执着于传统道德使命,“中联”渐渐跟时代脱节。到1967年,它也随着粤语片的息微而关闭,但其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是绝不容忽视的。

古装武侠片

五十年代的古装武侠片大多以民间熟悉的侠义神怪故事为骨干,但武打场面并不讲求真实感,发展至后期(六十年代初、中期)日渐注重动作场面设计,大量加进了特技花款(如怪兽、怪人装扮和模型特技)、曹达华和于素秋就演了不少这类古装武侠片,如《如来神掌》系列。

喜闹剧

这类电影大多以诙谐搞笑的喜剧演员挂帅,桥段不外乎“大乡里出城”、“癞蛤蟆想食天鹅肉”之类的故事,如新马师曾、邓寄尘主演的“两傻”系列。

以上各类型的粤语片虽然在电影美学角度上来说,艺术感略嫌粗糙,但论到能否带给观众共鸣,则可谓绰绰有馀,难怪这段时期,粤语片的产量可观,令粤剧片达至高峰期。

事实上,从1967至1969年,粤语片的产量仍高于国语片,只是到了69至70年,情况才开始扭转。

国语片由低沉转盛的转捩点,是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发行公司”与邵氏父子改组,分别成为“电影懋业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电懋”资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组后锐意在香港电影业大展拳脚。它们不但全力推动国语片,还建立完善的发行网来开拓海市场。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制作大量高质电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不了情》,达到前所未有的以“十万”为单位的票房成绩。“邵氏”电影制作豪华瑰丽,粤语片中的“烂衫戏”可谓相形见绌,加上制作重质不重量,鲜有“七日鲜”的电影出现。

国语片的热潮不独使国内兴起的.黄梅调电影带到香港并使之流行起来,更创作了新派武侠片,包括改编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侠作品:胡鹏导演的《射雕英雄传》(1959)。单在1963年,武侠片的产量已高达61部,而武侠片之中的代表作则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1966)及张彻的《独臂刀》(1967)。狄龙和王羽这些武打明星的出现,亦可视为七十年代李小龙冒起的前奏。

事实上,从五十年代起,国、粤语片的确并存,虽然两者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相容的。可是,随着国语片从1970年迅速发展,加上粤语片青黄不接,于70-71年间,国语片的产量多达116部,而粤语片只有22部;于71-72年间,国语片数量依然上升,反观粤语片却只剩一部,那是由邓丽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后的数年,国语片一直领导着香港电影市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六十年代末期,粤语片面对着国语片雄霸市场的威胁,但仍力求在戏种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顺势兴起,并造就了两位当时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萧芳芳和陈宝珠,电影界追捧偶像的热潮可说是由她们而起。

七十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转捩点,而香港电影也随着电视的普及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至香港人心态的转变而受到种种冲击,以致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是趋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六十年代中期的凌厉气势,“邵氏”在七十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电影业占着领导的地位,拥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出品了大量国语武打片,大导演包括李翰祥、张彻及刘家良等等。他们都以熟悉的刀剑拳脚功夫片作依归,电影世界里都是强烈的阳刚味,其中张彻的电影更造就了偶像级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龙、傅声等。1970年的《龙虎门》就是当年“邵氏”最卖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71年,此类古装刀剑片的锋芒其实以较在六十年代逊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龙的出现。

李小龙配合着邹文怀的“嘉禾电影公司”的崛起,在七十年代初叱咤一时。从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后两年间拍摄的《精武门》及《猛龙过江》令李小龙进运国际影坛,创造出香港电影事业的神话。

1973年李小龙骤然暴瘁,令功夫片热潮未能延续。而随着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观众对远离现实的功夫片渐渐失去兴趣,反而对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讽刺现实的电影加以青睐,这就解释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为最卖座电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员,如郑少秋、沈殿霞都是当时的电视艺员,而由于电视已成为当时的重要媒体,因此他们对观众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但为以后的新电影类型作了开端,更令粤语片得到重新。

自此,很多电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风格,演员的演绎亦带有嘻笑怒骂的味道。从电视跳到电影的许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为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中硫底柱。

由于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大家的主导阅读方式是电视模式,很多粤语片的题材或灵感都是来自电视内容,如《阿福正传》(1974)、《大乡里》(1974)、《新啼笑姻缘》(1975)。许冠文、许冠杰两兄弟也跳出了电视趣剧的框框,走上大银幕,以其独有的“笑话公式”拍摄了一系列非常卖座的喜剧:《鬼马双星》(1974)、《半斤八两》(1976)、《卖身契》(1978)等等。这些电影不但令喜剧在香港电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更促使了后来功夫喜剧的诞生。

1978年袁和平执导《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使其成为七十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功夫喜剧离开电视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设计及谐趣的杂耍风格吸引观众;可以说是揉合了传统功夫片及许氏兄弟式的喜剧精粹。演员方面,成龙,洪金宝等也摆脱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以反叛贪玩的形象来亲近观众。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种,提到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导演李翰祥从台湾返回香港东山再起,大拍风月绰头及骗术奇观电影。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骗术奇谭》,不但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新的一页,也象征着七十年代香港电影意识的转变-金钱至上、绰头化的风格抬头,这个影响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不过,1979年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却为香港电影带来了富神采而短暂的变奏。

1979年是香港电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始。大批电视幕后工作者转投电影圈,他们包括徐克、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余允抗等等,他们本着对电影的热诚,及年青人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拍出不少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作品,为香港电影打开崭新的一页。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疯劫》(许鞍华执导)、《蝶变》(徐克执导)、《点指兵兵》(章国明执导)。其后这批或在外国学习电影,或在电视台“少林寺”出身的年青导演继续拍摄了一部又一部风格化的电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边人》(1982)、徐克的《第一类型危险》(1980)、谭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数十部作品,都很能表达这些导演对当时社会气象的感觉及情怀。

虽然这些新导演全被以“新浪潮导演”之名,但事实上,他们每一位的作品都极富个人色彩,并没有陷入香港电影类型化的传统模式。许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锐;徐克有一股神经质的张力;方育平作风朴实,真实感浓厚;严浩浪荡于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间;谭家明走中产美学;章国明擅拍片等等,这些特质都体验到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美学。

“新浪潮”标志着香港电影与上一代中国本位粤语片的决裂。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往往背负着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创新;而“新浪潮”电影则带有浓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强烈的本地感性;这跟导演们于香港成长、受西方教育很有关系。

此外,这时期的电影都弃用大明星,制作成本亦减至最低,跟后来的港产片标榜卡士明星,动辄千万制作的营运模式可谓截然不同。

香港的电影界从来都是以商业挂帅,新浪潮电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难免被淘汰的厄运。八十年代初,“新艺城影业公司”异军突起,吸纳大批当时崭露头角的导演:吴宇森、徐克、林岭东、高志森等,炮制一部一部商业挂帅的电影,其中以喜剧为主。这些电影的共通点是以电视台集体创作的模式来度桥创作,充满密集的笑料及动作,一切以迎合观众口味为依归,代表作品有许氏兄弟的《最佳拍档》系列及周润发担纲的《英雄本色》、《龙虎风云》等。

除“新艺城”之外,八十年代叱咤一时的电影公司还有“德宝电影公司”。“德宝”成立于1984年,一方面拍喜剧(《双龙》系列、《富贵逼人》、一方面也拍动作片《皇家师姐》系列、或者都市优皮小品路线(《三人世界》、《单身贵族》),务求达到片种多元化的要求。

至于“嘉禾电影公司”则继续以成龙作头牌,让他从《师弟出马》、《龙少爷》的功夫小子形像,渐渐成为《A计划》中稳打稳扎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迹》,更是成龙的颠峰之作。

同样是武师出身的“德宝”明星洪金宝却凭《鬼打鬼》(1987)开创了灵幻片的潮流,之后的《僵尸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风格。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谋妙计五福星》以至《运财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

据统计,八十年代的十大卖座香港电影之中,“新艺城”占了四部,“嘉禾”占了五部,再加上多产量的“德宝”整个八十年代可称为“三雄各据”的时期。

跟七十年代末兴起的“新浪潮”相比,我们会发现到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由于太过侧重剧情堆砌,明星包装,因此电影类型单向化,更遑论什么“作者论”了。有人认为这时期的电影造就明星、扼杀导演、编剧的创作,使香港电影走上穷途末落,加上其风波影响经济、影带市道发达等种种因素下,令八十年代末期的香港电影市道滑落。尽管如此,若不以电影质素或创意来衡量,单看票房成绩及投资者的态度,说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属飞黄腾达的时期实在不为过。

艰难岁月!

综观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基本上仍可称之为百花齐放,我们不但有从八十年代顺利跨向九十年代的新一代导演:张婉婷(《秋天的童话》)、王家卫(《旺角卡门》)、陈嘉上(《小男人周记》)等等,还有九十年代的奇迹周星驰、刘德华以及几个国际知名的名字:张曼玉、周润发、李连杰、成龙等等。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相对于八十年代电影公司大洒金钱,演员一天九组戏的“好景”日子来说,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的确危机重重,阴霾满布。

首先是九十年代初盛行武侠动作片,《黄飞鸿》和《东方不败》相继掀起打风热潮,一时间李连杰、林青霞成为卖端口保证。可是,依照香港电影的传统,卖座的片种总有跟风者,而当跟风者众、水准参差的时候,亦即该电影类型走向死亡之路。武侠动作片热潮如是,赌片热潮及后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没有例外。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港产片票房连续下挫,西片逐步抬头。《侏罗纪公园》(JurassicPark))先在93年创下六千万元票房佳绩,98年的《铁达尼号》(Titanic))更以一亿一千万元攀上顶峰,这部映了195天的荷里活A级大制作还占了“本世纪百部卖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压倒了在八十年代威风一时的“新艺城”作品《最佳拍挡》系列。

另一个令九十年代香港电影褪色的原因是“盗版”问题。八十年代录影带市场兴起已经令电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1997年后,盗版VCD更为香港电影市道带来了重击。不少电影在午夜场或首映过后便出现盗版,海关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责任,直至近一、两年,香港政府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海关逐渐加强扫荡,才使盗版VCD活动略为收敛。

香港人挥之不去的“九七问题”,也为香港电影业带来负面影响。港人对“一国两制”缺乏信心,电影界曾多次组团访京,与港澳办及电影局商讨创成自由、版权问题等,亦促请大陆政府开放市场。九七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首长董建华先生首次在《施政报告》中提到香港电影,并拨出一亿港元开发电影科技及接受资助申请,令香港电影人略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搞得有声有色。

值得可喜的是,香港电影人扬威国际,张曼玉、萧芳芳、王家卫先后在柏林、康城等国际影展中获奖,香港电影渐受国际影坛重视。可惜的是,这也导致影圈人才外流,吴宇森、唐季礼、袁和平、林岭东等着名导演纷纷往荷里活发展,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及杨紫琼等巨星级演员亦被荷里活罗致。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电影人在亚洲区寻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绩最突出的是在台湾一脱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转型,由脱星变性格演技派,成绩斐然。还有九十年代中期之后,香港掀起日本电视剧热潮,连带电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员参与港产片,其中又以女星为主,包括《星月童话》、《东京攻略》和《阿虎》,当然亦少不得成龙电影里插科打诨的一众日本美女。

九十年代的卖座保证是“双周一成一刘”(周润发、周星驰及成龙刘德华),周星驰独有的“无厘头”喜剧深得民心,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如《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食神》等等都是九十年代的喜剧经典。近年,周星驰明显减产,一边休养生息,一边走上幕后之路。

周润发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凭《英雄本色》肯定他在香港影坛至尊无上的地位,之后拍了一连串英雄片、动作片,虽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依然甚有观众缘。近年进军荷里活,除拍一贯的动作片(如《血仍未冷》),还尝试拍如《安娜与国王》这类文艺片,似乎仍未有打算回归拍港产片之意。

至于成龙则大致维持一年一部大制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对于八十年代的成绩,近年成龙作品已不算大卖),惜在电影风格上难求突破。刘德华的江湖浪子形象也成香港商业电影早期的票房保证之一,在发哥和成龙离开之后,华仔对香港电影的票房贡献作用更加明显.

导演方面,“双王”王晶和王家卫可谓双映成趣,一个擅拍商业味道极重的电影,更被揶揄为“屎尿屁”导演;一个专挑大明星合并,产量少、艺术味浓,往往得到国际影展的垂青,两人电影风格回异,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外,新浪潮创将之一杜琪峰近年颇受瞩目,作品叫好又叫座,愈来愈有个人风格。还有凭《香港制造》打出名堂的陈果亦成功地从独立电影导演变为香港主流电影导演之一。

科幻特技也顺着世界性的大趋势融入香港电影之中,《风云之雄霸天下》与《中华英雄》是其中成功的例子,而动作片《特警新人类》及《紫雨风暴》、《蓝血人》更特别邀请外国特技效果专家设计爆炸场面,令观众叹为观止。

总括来说,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虽然较诸于八十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创作意念及电影制作方面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小本制作的独立电影如《过海隧道》、《天上人间》等亦有公映的机会,加上数码电影的冒起,而剧本创作亦得到应有的重视。相信踏入新纪元,香港电影将会追求更高的质素,并带领整个亚洲区的电影业迈向国际影坛。 ;

E. 最早的香港电影

电影何时传入香港?香港最早摄制的电影是哪一部?谁是真正的香港电影第一人?
《早期香港电影史(1897-1945)》研究和探讨了1897年至1945年的香港早期电影史,作者重新梳理史实,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确认及阐述了电影传入香港的时间,布拉斯基催生香港电影的角色,黎北海对香港早期电影的贡献,罗明佑在内地、香港电影中的地位,战时南来影人壮大香港电影事业的功劳,以及沦陷时期香港影人不屈不挠的气节等。香港电影起源于一只烧鸭
09版本的《偷烧鸭》之所以拿一只烧鸭大做文章,是因为,香港电影其实源于一只鸭子。早在1909年,美国人本杰明·布拉斯基便与香港人梁少坡等人合作了香港在本土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电影《偷烧鸭》。影片由布拉斯基在上海开设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偷烧鸭》还曾由布拉斯基带到在美国上映,为香港在外国公映的第一部影片。被认为是香港最早的电影。《偷烧鸭》不仅比香港的黎民伟兄弟俩拍摄的《庄子试妻》早,也比上海的郑正秋、张石川拍摄的《难夫难妻》早四年。

F. 求几部香港老电影,也算是找回我以前的童年

第一部是《惊天十二小时》是由王晶执导,刘德华、谭咏麟、梁家仁、曾志伟主演。
第二部是《鼠胆龙威》是由王晶执导,李连杰、张学友等人主演。

G. 香港早期经典电影

香港早期的经典电影有好多,比如《英雄本色》,《赌侠》,《阿飞正传》,《大话西游》,《倩女幽魂》,《枪火》还有黄飞鸿系列等等

H. 香港80-90年代经典电影

十分经典的电影
以下是本人看过觉得非常经典的电影,出自:快乐一生C(网络昵称)
周星驰系列:爆笑电影
逃学威龙系列(1、2、3校园爆笑电影,个人认为第一部最爆笑,当然,2、3也不错)
鹿鼎记1、2(非常搞笑)
大话西游(星爷经典作品)
国产零零漆(星爷经典作品)
家有喜事 1992(我个人认为最搞笑的电影之一,百看不厌,一直笑到底)
赌圣(星爷经典作品)
唐伯虎点秋香(强烈推荐,一直笑到肚子痛)
情圣(我最喜欢的星爷最搞笑的电影之一,强烈推荐,一直笑到底)
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星爷经典作品,可媲美唐伯虎点秋香)
整蛊专家(星爷经典作品,网上投票最多的星爷作品中最搞笑的作品,可能是因为有刘德华吧)
赌侠2之上海滩赌圣(星爷经典作品)
百变星君(星爷经典作品)
大内密探零零发(星爷经典作品)
回魂夜(星爷经典作品)
97家有喜事(还行,不过比不上1992家有喜事)
漫画威龙-新精武门续集(星爷经典作品)
新精武门(还行,没有新精武门好看)
赌侠(星爷经典作品)
算死草(星爷经典作品)
武状元苏乞儿(星爷经典作品)
食神(有一段对话笑到爆)
破坏之王(星爷经典作品)
喜剧之王(星爷最有内涵的电影)
其他一般的作品(千王之王2000[张家辉主演,星爷当师父]、行运一条龙、审死官、济公、师兄撞鬼)
还有最新上演的西游-降魔篇(有些暴力和血腥顷向,笑点一般,不过尚可一看)

周润发系列:赌偷、枪战、惊悚
纵横四海(与张国荣拍档,超级好看,本人非常喜欢)
喋血双雄(发哥经典作品,枪战片,非常精彩)
赌神1、2(发哥经典作品)
英雄本色1、2、3(发哥经典作品)
龙虎风云(发哥经典作品)
黄石的孩子(发哥经典作品)
防弹武僧(发哥经典作品)
侠盗高飞(发哥经典作品)
监狱风云(发哥经典惊悚作品)
辣手神探(发哥经典作品)
阿郎的故事(发哥较文艺的作品)
秋天的童话(发哥较文艺的作品)
精装追女仔1、2(发哥搞笑的作品)
让子弹飞(姜文与发哥斗智斗勇)
以及最近上演的大上海(还行吧)
成龙系列:动作、搞笑及惊悚
A计划(早期经典作品)
A计划续集(早期经典作品)
警察故事系列1、2、3、4(成龙经典作品)
快餐车(成龙经典作品)
双龙会(成龙经典兼搞笑的电影)
飞鹰计划(成龙经典作品)
醉拳系列(2部,经典作动片)
一个好人(成龙经典作品)
我是谁(成龙经典作品,剧情相当好,成龙个人主义能力和精神达顶峰,本人非常喜欢)
尖峰时刻系列(成龙经典作品)
城市猎人(成龙经典作品)
五福星(成龙经典作品)
红番区(成龙经典作品)
燕尾服(强烈推荐,超级好看)
霹雳火(成龙经典作品)
福星高照(成龙经典作品)
上海正午(2部,成龙经典作品)
宝贝计划(成龙经典作品,非常有喜感)
龙少爷(成龙经典作品)
龙兄虎弟(成龙最玩命拍摄的一部电影
奇迹(成龙经典作品)
以及最近上演的十二生肖

I. 以前香港电影推荐

推荐一部比较老的香港电影《天若有情》,这部电影本身也是非常经典的一部电影。因为主演到如今也还是非常有名气的,电影的质量也是过硬。

距离这部电影上映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是这部电影仍然比较经典,而且在前段时间还重映过。电影讲述了刘德华饰演的男主角认识了吴倩莲饰演的女主角,他们不顾身份地位的相爱了。所以这也是一个爱情故事。

男主角是一个小混混,他做了一桩抢劫案,于是警方怀疑他就去抓了他。男主角在这种情况下就挟持了家里很有钱的女主角出走,以此要求警方,让警方给他一条生路。

但是这两个人偏偏就是这么的相爱了。所以这个故事也是非常有戏剧性的。而故事本身的结局其实不是很常见,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让人觉得这部电影比较经典吧。总的来说看点还是很足的。

J. 香港的老电影有哪些

《省港奇兵》、《秋天的童话》、《快餐车》、;《踢到宝》《铁甲无敌玛利亚》;《咖喱辣椒》;《棋王》中的香港老板;《皇家师姐》;《癫佬正传》,
1.天作之盒 Tin chok ji hap (2004)
2.三更 San geng (2002)
3.虎穴屠龙之轰天陷井 Hu xue tu long hong tian xian jing AS …… Yip (1994)
4.移山 Moving the Mountain AS …… Himself (Hong Kong film procer) (also archive footage) (1994)
5.踢到宝 Ti bao AS …… Ghost Master (1992)
6.绝地双尊 Double Impact AS …… Hong Kong Marine Police (1991)
7.棋王 Kei Wong AS …… Ching (1991)
8.棋王 Kei Wong AS …… Ching (1991)
9.莎莎嘉嘉站起来 Sha sha jia jia zhan qi lai AS …… Yiu Bo-Bo (1991)
10.豪门夜宴 Haomen yeyan AS …… Curly (1991)
11.开心巨无霸 Hoi sam gui miu ba (1989)
12.奇迹 Qiji AS …… Reporter #4 (1989)
13.今夜不设防 "Jin ye bu she fang" (1989)
14.群龙戏凤 Qun long xi feng AS …… Master 5 (1989)
15.七小福 Qi qiao fu AS …… Stagehand (1988)
16.陷井边沿 Ham jeng bin yuen AS …… Chu Kar-Mann (1988)
17.铁甲无敌玛利亚 Tie jia wu di Ma Li A AS …… Curly (1988)
18.八星报喜 Ba xing bao xi AS …… Audience Member (1988)
19.今夜星光灿烂 Gam ye sing gwong chaan laan AS …… Man at Rally (1988)
20.呷醋大丈夫 Xia cu da zhang fu AS …… Choi Sum (1987)
21.癫佬正传 Din lo jing juen AS …… Dr. Shum (as John Shum) (1986)
22.双龙吐珠 Shuang long tu zhu AS …… Beethoven (1986)
23.霹雳大喇叭 Pi li da la ba (1986)
24.皇家师姐 Huang gu shi jie AS …… Strepsil (1985)
25.智勇三宝 Ji yung saam bo AS …… Beethoven (1985)
26.圣诞奇遇结良缘 Sheng dan qi yu jie liang yuan AS …… Stewart Pik/Lion Head (1985)
27.生死线 Shengsi Xian AS …… Mr. Cheung (1985)
28.最佳拍挡之女皇密令 Zuijia paidang nuhuang miling (1984)
29.快餐车 Kwai tsan tseh AS …… Laughing Patient (1984)
30.双龙出海 Seung lung chut hoi AS …… Beethoven (1984)
31.神勇双响炮 Shen yong shuang xiang pao AS …… Beethoven/Johnny (1984)
32.奇谋妙计五福星 Wu fu xing AS …… Curly (as John Shum) (1983)
33. Tui xiu tan zhang AS …… Liu King (1983)
34.摩登天师 Mo deng tian shi AS …… Artist (1981)
35.鬼马智多星 Gui ma o xing AS …… Piano Player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