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语港片 » 香港电影对大陆的歧视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电影对大陆的歧视

发布时间: 2023-01-25 01:00:50

㈠ 为什么香港90年代的电影里的大陆公安和解放军都那么暴力

因为那个年代的香港电影在大陆是没有市场的,而主要的市场在于台湾和韩国,还有东南亚国家,所以。。你懂得吧?香港人是很势力,很爱钱的;现在香港的电影市场全都在大陆了,他们谁还敢黑?他们的态度又是另一种了,虽然说舔太难听了,可是我实在想不到其他什么词汇了。

㈡ 为什么香港影视作品中把大陆人演的那么坏

香港人尤其在回归前对大陆有很大的偏见,香港被英国统治了很长时间,接收的是西方的民主和自由思想,对人权、平等、诚信等等的思维和关注都是西方的。所以港片中对大陆政权和政府(尤其是公安)的描述就是霸道、专权、没人性等……随着香港的回归,和文化、生活的交流融合,现在的港片已经不那么排斥内地,相反的是更多的理解和合作。毕竟都是中国人,了解之后始终是一家!

㈢ 为什么香港有抹黑大陆的电影,比如国产零零七和合家欢。难道对他们有好处吗为什么他们不拍英国的电影

合家欢没看过,《国产凌凌漆》 哪里抹黑大陆了?虽然反派是大陆的司令,单凌凌漆就是大陆出来的,结尾民族英雄,五星红旗什么的,都没感觉被抹黑啊。
是不是你有点偏激了?

㈣ 香港金像奖是不是歧视大陆电影

肯定是的,金像奖大概就是为香港本地准备的。

㈤ 香港电影对大陆和国际的影响是什么香港电影目前的现状是什么谢谢帮助啊!

你做调研吗?倒是想帮你,但谈起来也太大了吧。
你也不想别人随便从哪里复制黏贴一段吧。
找点数来看吧,香港电影史啊就很不错。

㈥ 为什么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里面那么多侮辱祖国的镜头

有些属实,有些为了搞笑,八九十年代的大陆比较香港确实有些方面比较欠缺发展。

㈦ 香港的古惑仔电影对大陆的影响有哪些对香港呢

对大陆:大陆电影业及观众对黑帮题材电影态度开始放宽;
部分大陆青少年认同并模仿郑伊健“跟大佬,闯天下”“讲义气”的价值观;
部分大陆人认为香港黑社会现象严重;

对香港:这是黑帮电影进入主流的标志,也是香港社会亚文化被人们所广泛认识甚至承认的重要标志

㈧ 看似黑了内地人,港片《合家欢》实际上强调内地香港一家亲

《合家欢》是许冠文主演的喜剧,在1989年上映。

也许会有网友问:

许冠文是谁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许冠文是谁,

那不是因为你无知,而是你年轻

简单来说,许冠文是香港第一代“喜剧之王”,活跃于上世纪70,80年代。

在周星驰正式崛起之前,

一直是许冠文称霸香港的喜剧。

在1974年,

他自编自导自演的《鬼马双星》,就获得了600万港元票房,打破了李小龙的记录,成为开端口以来收入最高的电影。

在90年代,因为周星驰的崛起,加上许冠文已经处于衰退期,

从那时开始,他慢慢淡出了电影市场,参演的作品非常少,

所以比较晚出生的网友,也许知道许冠文的并不多。

这部《合家欢》就是他后期主演的电影

除了许冠文,

郑文雅,黄百鸣也是《合家欢》的主演,

王祖贤,玛利亚在电影中充当配角,

另外,任达华,梁家辉也有在电影中客串,

当时他们还处于颜值的巅峰期。

《合家欢》当年票房表现不错,

在香港本土收获了3100万港元,是当年香港电影票房年度第三。

《合家欢》是以当时香港人和内地移民的矛盾为基础的喜剧。

主要讲述由许冠文饰演的海南人,来到香港探亲,与亲戚家人发生一系列冲突的故事

这部《合家欢》表面上,好像是“黑”了内地人

因为它展示了当时内地人不好的一面

由许冠文饰演的海南人,

初来香港的妹妹家,他的不良生活习惯让妹妹家感到难堪

他喜欢吐痰,并且喜欢使用痰盂;

他很不顾及妹夫感受,看电视看到很晚,打扰了妹夫的作息,

早上又很早起床拉二胡,吵醒妹夫;

他洗澡后,喜欢光着上半身;

他也爱把衣服乱放,有一次他还把内裤放在脸盆里,

他的妹夫没戴眼镜,没注意看,错把内裤当毛巾来搽脸了;

吃自助餐的时候,他的行为又很不得体,不讲究卫生,不仅一次性拿很多食物,

并且多次“试食”,把不少食物咬了几口,觉得食物不好吃后,又放回原处,让服务员非常难堪;

另外他因为生活在农村,不熟悉现代 科技 ,居然在厕所里,用男士小便池喷出的水来洗水果.......

实际上,《合家欢》并不是特意“黑”内地人,

也许是作为内地观众,我们看到电影里展示了我们当时不好的一面,所以感到特别敏感

其实电影里展示的这个内地人形象,也是有一定的客观性的,

虽然当时不是所有内地人都是这样,

但是他身上的不少陋习,是存在于不少内地人身上的,

比如吐痰这种习惯。

在电影中,导演之所以展示这种不好的形象,也许不是为了故意“黑”内地人,

只是为了展示当时香港人对内地人的偏见而已

电影中,许冠文的内地人形象,也有好的一面,不完全是负面的

比如电影的开场,

在河中两艘小艇发生碰撞,都翻船了,游客掉在水里,需要人救;

两位船主不关心游客死活,只在乎赔偿,在岸上相互对骂;

此时,是许冠文饰演的角色救了游客,并教训了两位船长;

他的妹夫每年都给他寄钱,这些钱他没有拿去自我享受,而是拿去了资助当地的穷困学生读书;

当他的香港妹夫让他合伙“骗保的时候,他最初是发自内心坚决反对的;

他的香港妹夫看到别人猥琐女性,是不敢发声的,而他看到了,会直接去教训猥琐者

.......

如果观众仔细留意,这部香港导演所拍的《合家欢》,除了“黑”内地人,也有“黑”香港人

电影中,与主角相比,主角的妹夫胆小怕事,看了别人猥琐女性,都不敢发声;

不仅如此,主角的妹夫也非常拜金,

看到妹妹的男友非常有钱,就讨好他,完全不考虑其人品;

虽然主角有非常多的陋习,但好歹也是亲戚一场,

主角妹夫却多次刻薄对待他;

为了骗保险金,为了荣华富贵,主角的妹夫差点连主角的生死都不顾。

总的来说,《合家欢》并不是主要针对当时的内地人,它是既“黑”了内地人,又“黑”了港人的

“黑”只是为了铺垫,《合家欢》更强调的是内地香港一家亲

《合家欢》上映的时间是1989年,

试想一下,当时香港本土是处于殖民时期,

本土是没有专门的中国国民教育的!

它本土也充斥着不少西方文化,甚至媒体等方面都由西方管控;

而当时内地才刚刚改革开放,非常落后,不像今天那么繁荣,

所以当时不少香港本土居民是对内地人充满着偏见,甚至歧视的

当时香港准备回归,

不少香港人对此也非常忧虑,甚至感到恐惧,有移民的想法。

在电影里,导演“黑”内地人,也“黑”港人,

也许就是为了反映当时香港本土市民的这种负面心态

但在整部电影中,这种“黑”,这种负面心态的展示,

导演也许更多是为了铺垫,为了“欲扬先抑”地强调希望内地香港一家亲,希望“《合家欢》”

因为电影的剧情走向

是内地主角和香港妹夫从相互矛盾,到把彼此真正当作家人的转变

妹夫的女儿当初只是想玩弄主角,但后来得知主角的“死讯”后,是真正地去想念他;

妹夫最初是把钱看得比妹夫更重要,

但后来在“骗保”的关键时刻,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后,

他宁愿放弃高额保险金,宁愿负债,也要争取机会救主角;

妹夫最初是恨不得主角快点走,

但到了结局的时候,妹夫是真的把主角这个大舅子当作亲人,不舍得他走

还说以后要帮他争取香港的永久居留证。

从更高层面去思考,导演这样的剧情设计,也许是呼吁当时的香港居民乐观地迎接回归

洞察影视

㈨ 论香港电影近10年来对大陆的影响

用一句夸张一点的话说,是影响了我们一代人。
我是80后的,我和我身边的朋友可以说都是看香港的电影长大的,对与“电影”的一些东西,最初几乎都是从香港电影里了解来的。
97之前,我们能看的到多是娱乐片,这也是香港电影的主流。而随着97以后,合拍片,似乎成了众势所趋,而很多香港电影的理念,也随之一起带到了大陆。虽然这样的结果是香港电影的很多妥协,可是也让我们的电影内容越来越丰富,不再是我们一味的模仿香港电影,而且模仿的怪怪的。

以《大话西游》来说,这部电影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很多人的想象。周星驰的很多电影,颠覆了一些传统的理念,也让很多人的价值观,多少有些改变。
王家卫的电影,让我们开始学会小资。《花样年华》让100年来被埋没的旗袍的美,重新绽放。
另一方面,在小时候的印象里,电影并不是娱乐,似乎更像是一种宣传工具,或者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教育”而香港电影的到来,让电影开始变的娱乐华了。
而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影视城,比如电影周边。

㈩ 为什么香港以前的一些老电影,经常看到黑大陆人的,特别是大陆公安,把他黑的很残忍

因为那时候大陆的经济落后,体质也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