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谁能告诉一下哦 从初期到兴盛
1940年代,香港“大观影片公司”美国分厂出品的《华侨之光》11是香港第一部局部彩色(三原彩色)立体电影。在同年春“南洋影片公司”主事人邵村人发起了一个名为“粤语片革新运动”,他认为若要改善香港电影必先需把影片的质素提高,并主张先从剧本着手,才能产生好电影,更罗致了各方各面的技术人员,,网络名符其实的一级演员及一群文字与电影艺术均有专业修养的青年担任编剧,例如古龙耕、冯凤歌等人。“南洋”在这次革新运动下创作出《千金一笑》,《怪侠一枝梅》,《望夫山》,《何日君再来》等名作。其后,香港陷入战乱时期,“从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并炸毁了大观电影厂和其他电影设施,1946年年初,香港电影业处于完全停顿的状态。”12其实自1945年末已有“联艺”,“华声”,“联声”等电影公司复员,复业,但由于一些主要电影工作者如关文清,吴楚帆,白燕等还在外地,而且一些香港原有的电影制片场地如“南洋片场”,“大观片场”等受到破坏,已经变成废墟一片;加上一些制片器材亦缺乏,因此香港电影业直至1946年才开始正式复苏。
“港土重光后,娱乐事业日趋蓬勃,尤以电影院,观众更形拥挤,每逢佳片放映,老早即造满座。”13也有言“1940年代末到1960年代中是粤语影片的盛产期。每年有200部粤语片问世,其中不少是粤剧片。”14但其实自1946年代后除了粤语片外,国语片也同时发展起来,这更是由于在内战期间上海时局动荡,国内的着名电影人如张善琨,李祖永,朱石麟等;演员则有周旋,严俊和白光等纷纷南下。在此时张善琨与李祖永在香港成立了“永华影业公司”(1947-1954)并于1948年拍摄《国魂》及《清宫秘史》两套轰动一时的着名电影。在1940年代末还有“大中华”,“长城”,“国泰”等国语电影厂出现,这些电影厂更出产了不少着名电影,如“长城”推出《一代妖姬》一片,哄动一时,成为一代名片。
‘贰’ 我国最早的立体电影叫什么名字
应该是 《立体奇兵》,是僵尸片。
立体奇兵(1989年) 英文标题:3-D ARMY 本片为台湾首部采用立体摄影的电影,观看时必须配戴专用的特殊眼镜,因此电影票价为此而提高了10元。
‘叁’ 想找一个动漫电影或者不是电影,很早很早出的了,好像是3D的
我觉得是吸血鬼猎人d .在遥远的未来,由于上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所有的科学文明,曾经统治世界的贵族们,以及人类的统治者吸血鬼们,正面临着一场无法解释的物种衰退,但他们仍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猎杀吸血鬼的职业猎人应运而生。其中人类和吸血鬼贵族的混血儿兼具吸血鬼和人类的优点,自然成为最理想的猎人。不幸的是,这些被称为“丹皮尔”的混血儿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甚至连吸血鬼都不欢迎他们。在这些孤独的人中,有一个英俊的领袖,他就是吸血鬼猎人d,故事发生在公元12090年。爱尔邦家族的夏洛特小姐被吸血鬼贵族马赫尔从家中绑架,于是爱尔邦雇佣了吸血鬼贵族所熟知甚至惧怕的第一个吸血鬼猎人D和另一群猎人麦克斯兄弟姐妹去营救女儿。外表高贵帅气,身着黑暗,骑着黑马的“D”,和Max兄妹一路追踪开走的吸血鬼。途中,D和Max兄妹为争夺奖金发生了口角,得知夏洛特并没有被绑架,而是爱上了吸血鬼麦尔,但他们的爱情并没有被接受,于是计划在没有人类和吸血鬼贵族的理想国“夜之都”过上平静的生活。被三大贵族英雄D的“暗影使者”、“千面侠”、“狼人”阻挡,关键时刻,D的“阳光病”爆发,Max的兄弟姐妹之一蕾拉及时伸出援手。他们约定,无论谁先死,另一方都必须在墓前献花。吸血鬼麦尔的目的是吓唬吸血鬼。它是被称为“温德尔·迪金森伯爵夫人”的切迪城堡,是克塞尼亚·戈雅乔娃·卡米拉的旧领地。Ksenya Goryachova Camilla表示理解他们,愿意帮助他们离开混乱的世界,前往理想的国度,并向他们展示了城堡中的飞船。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但是马希尔和夏洛特没有想到,克塞尼娅·戈雅乔娃·卡米拉邀请他们来这里只是一个阴险的阴谋,克塞尼娅·戈雅乔娃·卡米拉需要夏洛特的血来复活。经过激烈的战斗,D彻底消灭了Ksenya Goryachova Camilla,而受到吸血鬼洗礼的夏洛特则晕倒在吸血鬼Maher的怀里,等待新生。城堡的主人消失后,城堡开始坍塌。马希尔带着夏洛特乘着飞船飞上蓝天,飞向他们梦想的地方。很多年后,在蕾拉的葬礼上,她的小孙女看到了远处的黑猎人,D遵守了和蕾拉的约定。
‘肆’ 中国最早的三维立体电影在什么时间播放
中国引进的第一部3D立体电影叫《枪手哈特》,2007年1月27日。随后引进《地心游记》。
台湾富华影业公司在1977年2月20日推出了台湾第一部3D电影《千刀万里追》
香港最早的3D影片是成龙的《飞渡卷云山》。古龙编剧。导演罗维。
1984年,中日合拍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单机偏光立体电影《侠女十三妹》。
‘伍’ 谁知道香港最早的电影
香港电影起源于一只烧鸭
09版本的《偷烧鸭》之所以拿一只烧鸭大做文章,是因为,香港电影其实源于一只鸭子。早在1909年,美国人本杰明·布拉斯基便与香港人梁少坡等人合作了香港在本土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电影《偷烧鸭》。影片由布拉斯基在上海开设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偷烧鸭》还曾由布拉斯基带到在美国上映,为香港在外国公映的第一部影片。被认为是香港最早的电影。《偷烧鸭》不仅比香港的黎民伟兄弟俩拍摄的《庄子试妻》早,也比上海的郑正秋、张石川拍摄的《难夫难妻》早四年。
‘陆’ 你知道电影发展都经历了什么
1908-1927年,电影的默片时期,1922年,《海路通航费》首次采用特艺色公司双色处理技术。1932年,迪士尼动画《树与花》中首次应用“三色染印法”技术。1935年,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问世,标志着电影完整具备了影像、声音、色彩三大元素。1952年,《伯纳瓦的魔鬼》采用两台放映机同步放映,并使用特殊的偏色眼睛给观众制造出深度感,这是最早运用三维技术的立体电影。1967年,IMAX公司为蒙特利尔展览会制造第一台15片孔70mm大格式放映机。1971年,杜比试验室研制了声音降噪技术。1999年,6月1日,第一部商业放映的数字电影在美国的6家影院上映。2009年12月28日,电影《阿凡达》全球公映。该影片采用3D虚拟影像摄影系统、虚拟影像棚协同工作摄影机、面部捕捉头像设备与面部表演捕捉还原系统等新技术,减弱了常规3D电影观看时容易产生的闪烁和眩晕感。
‘柒’ 中国最早的3D电影是那一年
1962年,《魔术师的奇遇》。是新中国第一部立体电影。
主要故事情节为:被反动派逼出国外的魔术师陆幻奇回到上海,寻找失散二十多年的儿子阿毛和老友王小六。他不知道阿毛已改名为张志诚,在公共汽车上做了售票员,王小六也早已不耍猴现已当上了动物园的主任。
在寻找过程中祖国的种种新气象给了他深刻的感受。老魔术师万万没有想到他不仅找到了儿子而且找到孙子,陆幻奇决定不再离开祖国了;本片是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影片。
(7)香港最早的立体电影扩展阅读
主要创作人员:
1、桑弧
四十年代初,在老一辈电影导演朱石麟帮助和指点下,开始电影编导和创作。五十多年来,编剧、导演了三十多部影片: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在1957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金奖、1954年第八届卡罗维伐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和1955年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主奖。
《祝福》获1957年第十届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特别奖和1958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担任编剧的水墨动画片《鹿铃》获1983年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和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终动画片奖;《她俩和他俩》、《邮缘》获文化部1979年和1984年优秀影片奖。
2、陈强
1936年在太原并州中学读书时参加业余剧团。1937年随战地总动员会宣传团在晋西北演出。1938年至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1939年毕业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演员。1942年主演喜剧《二大伯》受到欢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演员,1945年因在歌剧《白毛女》中饰演恶霸地主黄世仁而知名。1947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后在《留下他打老蒋》、《桥》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校表演专修班学习。
1961年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地主南霸天,于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不仅擅演反派角色,还参加拍摄多部喜剧片。如《三年早知道》、《父与子》、《瞧这一家子》等。
‘捌’ 中国上映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哪一年上映的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影片是京剧《定军山》是谭鑫培主演的
‘玖’ 3D电影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中国第一部3D电影是哪部
中国第一部3D电影是《定军山》,在1905年,不过那时候大多数人连电影都没看过,更不用说3D电影了,所以其实3D电影并不普及。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着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905,适逢谭鑫培60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获得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的电影的灵感。这一年,离狄克逊发明电影放映机过了16年,离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车到站》过了10年。
《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汉中,并派大将夏侯渊、张郃等留守,驻兵定军山和天荡山各隘口。刘备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将进兵汉中,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奋勇取定军山,经法正指点,夺得定军山以西的挡箭牌山的山头,踞高临下,直取夏侯渊,夏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从而夺得了定军山。
中国3D电影什么时候开始的
动作片做为华语电影的主力类型,这么多年来,华影在国际市场也都靠着它抢滩登陆,有远见的华语电影人知道3D是必经之路,早早谋求着抢占先机。华语电影人花了50多年的时光,一步一步地在实现着华语3D电影的脱胎换骨。
红蓝立体是最早期最传统的3D电影技术,1960年代就已经诞生。这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两部摄影机拍摄,然后再用两部放映机放映,从不同位置投射红蓝两色画面到幕布上形成重迭,再透过红蓝眼镜观看就能产生“视差”,从而让观众眼前出现立体效果。
在我国,196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利用这种技术拍摄的影片。1962年,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桑弧导演、陈强主演的《魔术师的奇遇》,算是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将3D电影技术运用到武打片拍摄,是由台湾电影人首创。
在1970年代末,因功夫片题材抄袭成风,已逐现衰落迹象。为了挽留日益减少的观众,台湾富华影业公司尝试用红蓝技术拍摄立体武打片,先后推出了由导演张美君执导的3D立体功夫片《千刀万里追》及《十三女尼》。
这两部立体电影虽好看,但看着看着观众总会有晕眩呕心的感觉,这便是当时3D技术最大缺陷之一:红蓝立体最早大都用于黑白电影画面。比如《魔术师的奇遇》就是,对画面品质没什么影响,然而用在彩色电影画面,便有了色彩不清晰、不自然的问题,加之两色影像迭合很不稳定,很容易会让观众适应不良。
虽然观众会感觉不舒服,但效果新奇刺激,还是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事后也证明,3D立体技术确实适合拍功夫片,因为其中的动作、兵器的出现频率很高,“剑指观众”、“万箭穿心”的立体效果让银幕外的观众避闪不及,震撼无比。
立体武打片在台湾成功后,也相继在日本及香港上映,轰动一时,当年还参加法国戛纳影展会外市场展览,获得影展大会金箭奖等五项荣誉。可惜的是,在一次视察外景场地时,两部影片的制片人被直升机螺旋桨击毙。
当时一部立体电影所用的胶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两倍。因为投资实在太大,3D立体电影逐渐在影院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