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语港片 » 香港电影低俗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电影低俗

发布时间: 2023-01-22 09:08:34

Ⅰ 香港八九十年代的很多低俗电影为什么被内地人热烈追捧

低俗文化历来拥有最广大的市场。

Ⅱ 暴龙哥那个电影是什么

是电影《低俗喜剧》。

香港电影《低俗喜剧》由太阳城集团高尚投资,彭浩翔低俗监制编剧导演,杜汶泽低俗主演,电影围绕杜汶泽扮演的一名监制潜规则女演员,道尽娱乐圈荒诞的黑幕 。影片于2012年8月9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电影简介:

电影人杜惠彰在某大学讲座期间,应学生之请讲述了自己为电影事业一次最惨痛最不堪回首的牺牲经历:作品不上台面的杜和老婆离婚后时时被追讨赡养费,助理刘倩儿超级不靠谱搞丢新片企划。落魄之际,好友雷永成牵线认识广西富二代暴龙哥。

面对乖戾变态的暴龙哥,阿杜做出几乎让自己大脑断片失忆的惨烈牺牲,总算获得对方投资的承诺,但是他必须请来早已收山明星邵音音拍摄咸湿大作续集。在此之后,他说动邵,又网络男主角叶山豪、模特徐家欣以及导演黑仔达等人加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而状况意外接二连三,杜监制面临从业来最大的危机与挑战。

Ⅲ 有人说周星驰早期的电影低俗,你怎么看

引言:对于许多80后、90后而言,在自己儿时,可能会看到许多经典的电影,非常常见的就是周星驰所主演的一些电影。不仅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使他们的青春变得更加有意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反对的声音,他们会认为周星驰在早期,所推出的一些电影比较低俗。对此,周星驰的粉丝也表示非常的不满,认为周星驰所出品的一些电影是非常的经典。

三、合理评判

我们都知道,众口难调。周星驰的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众多好评,还是因为使众多观众产生了共鸣,如果有一些人会认为这些电影比较低俗,只能够说明他们与我们所思考的视角是不一样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十分不同的。每个人看待世界的眼光也是不同的,所以对于电影的评判也就有着不同的标准,对于以上这种想法,也是十分正常的。

Ⅳ 低俗喜剧的剧情简介

电影监制杜惠彰(杜汶泽饰),在电影圈混了多年仍是寂寂无名,“捞极唔掂”的他没有资金开拍新片,甚至连付给大律师前妻(田蕊妮饰)的赡养费都要一拖再拖。前妻鄙视他,但难得其乖女仍当他是偶像,更说希望能在电视上看到他接受访问。为了达成女儿愿望,杜惠彰势要开拍新戏来个谷底反弹!
在好友雷永成(雷宇扬饰)介绍下,杜惠彰结识内地投资人暴龙(郑中基饰),他是广西黑社会老大,最爱吃野味以及有另类性癖好。杜、雷二人为了得到开拍新电影的机会,他们作出了种种努力和牺牲,最后他们得到暴龙的鼎力投资,但暴龙指定其儿时偶像邵音音复出演女主角,重拍经典春宫片,并将电影命名为《官人我又要》。
杜惠彰排除万难邀得邵音音(邵音音饰)复出,以及因拍摄3D三级片而患上“人体爆炸恐惧症”的叶山豪(叶山豪饰)担任男主角,更有出名口技了得的“爆炸嘴”模徐家欣(陈静饰)瞓身演出。可惜导演黑仔达(邹凯光饰)死性不改,例牌临时改剧本,不但令制作严重超支,更令谈好了的安全套赞助见财化水!
所谓祸不单行,此时暴龙提出一个无理要求、杜被助理Quin(薛凯琪饰)告他性骚扰、叶山豪“人体爆炸恐惧症”复发辞演、杜又因拖欠赡养费而被前妻禁止见女儿,几经辛苦把电影拍成,却因暴龙不满而下令烧片,杜面对如此严峻兼疯癫的形势,究竟如何逆袭?而他到底又会为电影作出如何壮烈的牺牲呢 。

Ⅳ 为什么香港老电影有一些很低俗却被这么多人追捧

不太懂你说的低俗指什么。又是站在什么的角度说低俗。无所谓低俗,因为本来就是俗人一个。如果所谓清高,那就是离开这个网络。
电影都是个人喜好,因为大家都低俗,所以喜欢低俗。冯小刚的私人订制不就讽刺了,拍片低俗。可是市场就是低俗的。

Ⅵ 求介绍一些香港低俗搞笑粤语电影

低俗喜剧

Ⅶ 如何评价电影《低俗喜剧》

《低俗喜剧》的成功毋庸置疑,仅800万港元制作费却赚回了3000万港元票房,更掀起了追捧港产片中“本土性”的热潮。但在这套电影靠“低俗”大获全胜的同时,倘若我们不只满足于从电影中获得低层次的视听刺激,便会为该片的成功所折射出的今时今日之港产片形象备感沉重——或许这部如此“低俗”的影片能做到“口碑不俗”、被香港普罗大众认受获得广泛共鸣,只是“港产片”的误入歧途。


以“低俗性”偷换“本土性”

作为香港中生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彭浩翔近年来被许多拥趸视为让港片“枯木逢春”。然而,他摸准的这套低成本、高收益的港式小品路数,看似在为被合拍片潮流不断蚕食的“港片身份”正名,实际上却和这座城市生产的许多其他不负责任的文化产品一样,鼓励着港人愈加反智、愈加不介意低俗甚至以低俗为荣。

从《志明与春娇》开始,彭浩翔电影的卖座法宝,就是毫不掩饰地贩售和消费低俗。广东粗口支撑起的大量对白,让本土观众“爽”进内心身处—— 创作者狡猾地用“低俗性”偷换了“本土性”,使得人们不必对坏品味有任何羞愧,因为这是“道地港味”。而《低俗喜剧》作为一部文艺作品的恶劣之处,正在于它把对观众“求爽”心态的纵容,上升为一种变本加厉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打正旗号“没有最低俗,只有更低俗”。

低俗得义无反顾的《低俗喜剧》——它连英文名也要叫“Vulgaria”——却连“彭浩翔电影”一贯为观众提供的叙事乐趣也付欠奉,它甚至不是个有结构的故事。即使忠实粉丝,也难以讲明除了串联起一个个黄色段子,该片意义何在,于是他们说,至少还有本土创作者愿打造一部“只”取悦本土观众、“只”瞄准本土市场的电影。

但这恰恰是让人最心惊之处——因为“只”拍给香港,所以可以临时起意即兴拍摄,交出一个东拼西凑的故事,因为“只”需要本土观众看懂,所以够烂够俗够低级,就能令他们high至极;因为要满足港人,所以要尽情释放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内部人们压抑心底的粗俗低劣,将guilty pleasure 变成guilt-free pleasure。

《低俗喜剧》的卖座,证明彭浩翔用文化垃圾娱乐普罗大众成功,也印证港产片及本土文化产品中的“潜规则”:“低俗性”才是叫好叫座的“本土性”之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