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综影视快穿包含古惑仔同人章节的小说
《(综影视同人)[综香港老电影]怎言情深》
晋江2014.07.22完结
当前被收藏数:1013 文章积分:21,782,520
文案:
How to say love?
苏唯柒一直认为:
幸福就像手心流沙,抓得越紧,只会流失得越快。
倒不如张开双手,也许全世界都会被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若是情深,便携手到老;
如若缘浅,惟愿他安好。
本文慢热,非快穿;作者极度玻璃心,拒绝任何形式的差评!
内容标签:穿越时空 港台剧 情有独钟 虐恋情深搜索关键字:主角:苏唯柒(蒋若颖、何乐菱、许慧婷) ┃ 配角:乌鸦、Leo、太子、蒋天生、陈浩南/许家豪、顾奕聪、陈耀庆、林国扬/苏雄、雷维泽、小慧仙、雷洛 ┃ 其它:香港老电影、古惑仔、醉生梦死之湾仔之虎、人皮灯笼、港风
② 讲述香港电影的电影
装难兄难弟国语1997
- 豆瓣评分:7.7
- 视频综合指数:4
- 时长:103分钟
- 导演:曹建南
- 国家/地区:中国香港
- 主演:黄子华吴镇宇罗嘉良张可颐
- 简介:王晶卫(黄子华 饰)是个九十年代前卫的香港导演,但十分轻视六十年代的粤语片。没想到他穿越时空回到了六十年代,他被大导演楚原告知,只要能在六十年代里拍一部受欢迎的电影便能回去。王晶卫虽然十分无奈,也认识了还没有成名时的李奇(罗嘉良 饰)和谢源(吴镇宇 饰)这对难兄难弟。由于王晶卫的特殊身份,便带领两人一举成名。李奇与谢源的各自的女友宝珠(张可颐 饰)与芳芳(舒淇 饰)都移情别恋钟情于王晶卫,十分倾慕他的才华。李奇与谢源得知情况后,与王晶为断绝了来往。而王晶卫所拍的电影,完全没有人欣赏,到底他又能否回到属于自己的时空呢?
③ 有没有穿越到港片世界当警察的小说
1、《港片世界做警察》作者:天生糊涂虫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大杂烩般的港片世界,刚穿越港片世界就遇到了标叔一家,运气好活了下来。
2、《港片里的警察》作者:应道玄。
内容简介
我叫应泽,是一名警察,而且还是港岛的警察,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一帮同事,一个叫周星星,大家都叫他阿星;另一个叫金麦基,哦,还有个叫卓凯的,什么,你问卓凯是谁?好吧,或许他的警察编号你们更熟悉,是PC2237……
3、《港片里的好警察》作者:村民乙
内容简介
一觉醒来,苏乐辉发现自己来到了70年代末的港岛。“我是做影视圈大佬玩潜规则,还是涉猎商场,做全球首富呢?”苏乐辉喃喃自语道。
只是当苏乐辉发现他楼下的玩伴叫陈家驹,路上捡的女孩叫程若芯的时候,他才明白,这个港岛,好像不是他印象里的那个港岛。
4、《港综豪雄》作者:缘封
内容简介
“我觉得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很重要,我要保障每一个人安居乐业”“所以,有证据我要抓你,没证据我同样要抓你”
“我话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为了更好的活下去,叶枫开启了一条疯狂刷任务的道路,偏偏这样的举动,越发受到人们尊重。
5、《港综世界大枭雄》作者:萌俊
内容简介
他叫庄世楷,是探长!也是一哥!从70年代的探长,到80年代的署长,再到90年代的首位华人处长。
有人叫他庄先生,有人叫他庄处长,最后《时代周刊》称他为“跨越世纪的枭雄”。“叮,发布任务:击毙伍世豪!”手腕上的大金劳泛起一抹闪光,又要开始搞事了。
④ 香港与大陆合作过哪些电影,电视剧,一起上过哪些综艺节目
三十年大陆和香港电影合作(2009-04-30 21:36:55) 标签:娱乐 相濡以沫,共创辉煌
—— 浅谈改革开放三十年大陆和香港电影合作
从1978到2008,从《少林寺》到《梅兰芳》,大陆和香港电影的合作己成功走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此间,两地影人精诚合作,携手奋斗,为中国电影的壮大发展写下了精采的篇章。在这三十年中,两地合拍片见证了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喜悦与激动来回顾这一段历史。
7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佛下,香港影人着到了希望,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们回到内地发展祖国的电影事业.香港的张鑫培导演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由他执导的电影《少林寺》是华语动作片的经典之作,该片不仅凭借原滋原味的少林寺场景和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了两岸三地的观众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开创了两地电影合作的先河。自此以后,香港武术电影开创了一条新路,那就是:与内地科班武术演员合作,利用祖国大好河山为背景来拍摄动作电影。后来徐克和李连杰的合作与《木棉袈裟》《新龙门客栈》中的美丽的内地风光都证实了这一点。
历史车轮依旧前进,两地合作更为深入,80年代初,历史题材影片进入两地合拍片领域,香港影人李翰祥不顾台湾当局的阻挠,冒着失去台湾市场的危险,毅然回到大陆拍片,其作品《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获得了巨大成功。它不仅使香港演员梁家辉成为香港金像奖最年轻的影帝,使刘晓庆成为在香港最具知名度的大陆影后,还使一部分人了解那一段中国屈辱的历史。但该片更大的价值是:他唤起了全体中国人的历史认同感,这说明两地影人的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80年代正是香港电影新浪潮兴起的时候,香港电影新浪潮导演严浩的《似水流年》就是其中代表作,该片的女主角——内地的斯琴高娃以其精湛的演技获得了香港观众的认可,并摘取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后桂冠,成为香港电影金像奖史上的第一位内地影后。历史是这样奇妙,2008年斯琴高娃凭借《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再度获得此项殊荣,该片的导演许鞍华也是是香港电影新浪潮导演之一,这位导演在80年代也曾与内地合拍《投奔怒海》。可以说,他们是两地合拍片发展的见证人。
到了90年代中期,两地合拍片合作的领域慢慢扩大,文艺片,喜剧片相继进入合拍领域。两地合作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内地电影制片厂开始直接参与合拍片制作。其中,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嘉禾电影公司合拍的《霸王别姬》最为成功,北影厂提供戏台,服装等资源,而香港利用其好莱坞式的运作,强强联手,制作出了这一部不朽的华语电影巨作。此外,来自两地优秀演员巩俐,张国荣的加盟更是为影片增色。但该片的更大意义在于:来自香港的中国演员张国荣把一位中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的戏剧人生演绎得生动传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京剧文化。该片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勇夺金棕榈大奖,为华语影片增光,更向世人昭示了两地影人齐心协力制作优秀华语影片与利用电影传播中国文化的决心。
97金融危机后,香港电影进入小段低迷期,但此时合拍片出现新亮点。那就是越来越多的港片有内地演员的身影,这些内地演员逐渐成为主角。越来越多的内地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大胆启用香港演员并使之融入内地电影。此时,一部分观众提出疑问,如内地演员与香港演员的表演方式能否和谐?港片风格是否能适应大陆?
但历史告诉我们,合拍片依然在壮大发展,也越来越收到观众喜爱并成为华语片主流。潮流不可逆。2002年,《英雄》横空出世,取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成为美国外语片票房史上的第三名,更开创了中国式大片的辉煌。在接下来的几部票房过亿的大片中,如《天下无贼》,《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赤壁》,几乎无一不是合拍片。这些影片由最初的叫座不叫好到今天的艺术与商业并重,走过了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
今年是香港回归十一周年,我们欣喜的看到:香港影人的归属感越来越强。在电影《老港正传》中我们看到了香港人民的爱国热情。台湾导演吴宇森更是坦言拍摄《赤壁》就是要想外国人展示我们优秀的文化。在最近的合拍片中更不乏这类影片。例如陈凯歌的《梅兰芳》,这部电影融合了中国元素,展示了梅兰芳先生传奇而又伟大的一生和其满腔的爱国热情。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多优秀合拍片和观众见面。
两地合作走过三十年,其成功原因有很多。港片有成功的商业运作和海外票房号召力,内地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场景。香港导演更为迎合观众欣赏口味,内地导演更注重影片的艺术性。香港剧本更为时尚,内地剧本更为深刻。香港演员更为职业,内地演员更为专业。这是两地优势,但我们把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那么华语片将会走向一个新台阶。当然这期间合拍片也曾遭受质疑,一度口碑很差,一度让观众对中国式大片失望。但近两年来《投名状》和《赤壁》接连取得票房和口碑上的双赢让我们看到合拍片的远大的发展前景。
当然,合拍片的成功离不开祖国大陆的支持。2004年大陆与香港CEPA协议的签订更是为合拍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两地影人更应该团结起来一同救市,只有携手共进,才能成就中国电影的百年梦想!只有合作,中国电影才能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总有一天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电影产业,我们中国人可以拍出比好莱坞更好的电影!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三十年,是合拍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三十年。大陆和香港的电影合作像其他的合作一样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大陆和香港的电影人必将执子之手,相濡以沫,共创辉煌!
⑤ 香港电影
白金龙》导演:汤晓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邵氏的前身“天一”电影公司出品,由着名的粤剧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觉先演出(另一位是马师曾)。没有《白金龙》,就没有今天的邵氏电影公司。当年《白金龙》打破广东、东南亚、欧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记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初到星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凭着《白金龙》,开创了邵氏在星马的娱乐王国基业。也正是《白金龙》,开创了粤语片的潮流。上世纪50、60年代,香港制作了近3000部粤语片,形成了香港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独臂刀》导演:张彻1967
《独臂刀》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影片,张彻凭此片成为“百万导演”,王羽开始成为香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电影公司的“武侠世纪”也从此片正式开始。《独臂刀》影响了香港电影的形态和历史。之前,香港的电影仍旧停留在老上海电影的文化形态下,多拍摄以家庭妇女为观众的苦情剧,武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飞侠,男性则是需要保护的文弱书生。《独臂刀》之后,男性开始成为影片的主角,电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娇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壮有力的男明星。
《侠女》导演:胡金铨1972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在戛纳电影节上夺得最高综合技术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5大电影节上获奖。胡金铨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个“作者”导演,也是香港电影界最接近大师的一位。他一生致力于拍摄“侠”文化的武侠电影,并以《侠女》登上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最高峰。胡金铨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国电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无疾而终。
《蝶变》导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制片厂制度对香港电影界的影响逐渐开始弱化,电影的文化形态也开始以多元化的形态出现。在这段时期,香港电影界出现了一次惊人的艺术运动“香港电影新浪潮”,徐克的《蝶变》正是这一运动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变》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以后的两个发展方向:一是艺术电影的出现;二是特技的迅猛发展,80年代以后香港电影特技的发展几乎都与徐克有关。
《最佳拍档》导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开始,香港电影票房连续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档》及其续集,而黄百鸣、麦嘉、石天的“新艺城 ”公司也统领了80年代整个时期的电影。《最佳拍档》开创了香港电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开拍之初,许冠杰的200万片酬已经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而该片的拍摄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来坞,在片中大量出现多辆汽车连续碰撞、最新007式先进武器等噱头,弱化故事情节、强化视觉场面。《最佳拍档》对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电影国际化的最初尝试。
《A计划》导演:成龙 1984
香港近20年最伟大的电影演员是谁?成龙。这是香港各界都比较认可的一个答案。成龙以自己的功夫喜剧成为李小龙之后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香港演员。早期京剧剧班的训练,使成龙娴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点的动作造型。这种表演方式成为了他的招牌,他的这种表演在世界影坛上也是独此一家。《A计划》正是早期成龙电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从钟楼上坠落的镜头,一镜直落,不加任何剪辑手段。之后《A计划》风格的电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龙电影也由此成为香港电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英雄本色》导演:吴宇森 1986
当冷兵器换成热兵器,张彻电影就变成了吴宇森电影。吴宇森曾经是张彻的“文胆”,做过张彻的副导演,是典型的制片厂出身的工徒导演。他把张彻电影的特点传承下来,把刀剑片改变成了枪战片。《英雄本色》把枪战的方式发扬光大,代表了香港电影枪战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枪战片的最高成就。
《阿飞正传》导演:王家卫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轰动的电影莫过于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了,虽然票房成绩一般,但王家卫独特的电影风格在本片中凸显无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国际性电影大师的出现。
《阿飞正传》是一部对香港身份进行反思的本土电影。《阿飞正传》的影像、叙事方式都是原创的,堪称香港电影艺术的奇葩。结尾中梁朝伟的一段“独角戏”,至今被奉为经典。
甜蜜蜜》导演:陈可辛 1996
1997回归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选择,在这个历史时刻来临前的一年,陈可辛的《甜蜜蜜》横空出世,在艺术和商业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文艺片一直是香港电影的一种类型,早期就有李晨风、秦剑等着名前辈,而70年代后因为武侠功夫片的盛行,艺术电影始终难以成为主流。《甜蜜蜜》是对早期文艺片的回归,它以细腻而真实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历史的进程。
喜剧之王》导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电影业进入萧条期以来,香港电影中能够具有票房保证的演员越来越少,周星驰是其中的一个。香港的喜剧演员,早期有梁醒波、新马仔、许冠文,而周星驰是近10年来最杰出的喜剧演员。《喜剧之王》中有着对香港早期电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鹃儿是60年代着名粤语武侠片《武林圣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员基本修养》是早期长城、中联等电影公司的训练班手册。这种引用掌故的喜剧电影成为周星驰电影发展的轨迹,新片《功夫》中再次对火云邪神、九龙城寨引用,并取得了迄今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⑥ 有谁知道这部小说的名字:是综电视或电影 里面分好几个故事 是电影同
《歌尽桃花》
暗恋了数年的温柔英俊的邻居大哥哥即将结婚,失恋的谢怀珉同学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思,借着同乘电梯的档儿开口表白。可是人生就是那么奇妙,下一秒,电梯失重了。
当小谢同学再度张开眼睛时,她的世界已经完全颠覆。镜子里黑瘦的小女孩是她的新身份。神仙说,命格君系统有误,你就再等等吧。
⑦ 香港10大经典电影!
十大经典电影啊
不按顺序的话 我就按我心中的排名排了哈
1 大话西游
2 英雄本色
3 黄飞鸿系列
4 李小龙的精武门
5 醉拳
6 林正英的僵尸片
7 王晶的东邪西毒
8 无间道
9 古惑仔系列
10 警察故事系列
⑧ 求几本穿越到香港电影里的小说
1、《影视世界旅行家》 :
设定很奇特,高等文明发布搜集任务,让主角去电影世界中寻找,主角成为电影中各个角色,然后各种快活。主要是写一些香港电影,比如逃学威龙、暗战、无间道等等。以升级打怪为主,重在日常享受。
2、《电影的世界》:
剧情很不错,把大部分香港警匪电影连起来却不显突兀。电影角色的感觉找的也很好,没有写个同人将原作的人设改得乱七八糟,让人很有画面感和代入感。主角可以预知剧情,所以步步为赢,爽度不差。
3、《世界逍遥行》:
叶玄意外的得到了一套能够让他进入电影世界历练修行的幻梦系统,可以在电影世界里进行修炼,从低武的黄飞鸿一直到高等智慧生命的变形金刚,写得还可以,作者一步一脚印的变强却不虐主,难得一见的佳作。
4、《电影世界大抽奖》:
无数个电影世界无限穿越穿梭,可以永远也写不到尽头了,把所有的电影全写完。主角的的金手指是一块手表,可以穿越电影和进行抽奖。穿越每个世界完成后可以进行一次抽奖,获得能力,然后像滚雪球一样的慢慢蓄势慢慢无敌。
5、《漫游在影视世界》:
三十八线演员林跃获得影视位面穿梭系统,从此走上一段体验各种精彩人生,漫游电影世界的瑰丽旅程。《唐人街探案》里,他纠正秦风的推理,找出黄金大劫案的真兇。《我的团长我的团》带所有人回家。《无双》里揭开画家之谜......
⑨ 有一个排名说到香港十大经典电影,,哪十部
《白金龙》导演:汤晓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邵氏的前身“天一”电影公司出品,由着名的粤剧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觉先演出(另一位是马师曾)。没有《白金龙》,就没有今天的邵氏电影公司。当年《白金龙》打破广东、东南亚、欧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记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初到星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凭着《白金龙》,开创了邵氏在星马的娱乐王国基业。也正是《白金龙》,开创了粤语片的潮流。上世纪50、60年代,香港制作了近3000部粤语片,形成了香港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独臂刀》导演:张彻1967
《独臂刀》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影片,张彻凭此片成为“百万导演”,王羽开始成为香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电影公司的“武侠世纪”也从此片正式开始。《独臂刀》影响了香港电影的形态和历史。之前,香港的电影仍旧停留在老上海电影的文化形态下,多拍摄以家庭妇女为观众的苦情剧,武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飞侠,男性则是需要保护的文弱书生。《独臂刀》之后,男性开始成为影片的主角,电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娇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壮有力的男明星。
《侠女》导演:胡金铨1972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在戛纳电影节上夺得最高综合技术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5大电影节上获奖。胡金铨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个“作者”导演,也是香港电影界最接近大师的一位。他一生致力于拍摄“侠”文化的武侠电影,并以《侠女》登上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最高峰。胡金铨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国电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无疾而终。
《蝶变》导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制片厂制度对香港电影界的影响逐渐开始弱化,电影的文化形态也开始以多元化的形态出现。在这段时期,香港电影界出现了一次惊人的艺术运动“香港电影新浪潮”,徐克的《蝶变》正是这一运动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变》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以后的两个发展方向:一是艺术电影的出现;二是特技的迅猛发展,80年代以后香港电影特技的发展几乎都与徐克有关。
《最佳拍档》导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开始,香港电影票房连续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档》及其续集,而黄百鸣、麦嘉、石天的“新艺城 ”公司也统领了80年代整个时期的电影。《最佳拍档》开创了香港电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开拍之初,许冠杰的200万片酬已经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而该片的拍摄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来坞,在片中大量出现多辆汽车连续碰撞、最新007式先进武器等噱头,弱化故事情节、强化视觉场面。《最佳拍档》对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电影国际化的最初尝试。
《A计划》导演:成龙 1984
香港近20年最伟大的电影演员是谁?成龙。这是香港各界都比较认可的一个答案。成龙以自己的功夫喜剧成为李小龙之后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香港演员。早期京剧剧班的训练,使成龙娴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点的动作造型。这种表演方式成为了他的招牌,他的这种表演在世界影坛上也是独此一家。《A计划》正是早期成龙电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从钟楼上坠落的镜头,一镜直落,不加任何剪辑手段。之后《A计划》风格的电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龙电影也由此成为香港电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英雄本色》导演:吴宇森 1986
当冷兵器换成热兵器,张彻电影就变成了吴宇森电影。吴宇森曾经是张彻的“文胆”,做过张彻的副导演,是典型的制片厂出身的工徒导演。他把张彻电影的特点传承下来,把刀剑片改变成了枪战片。《英雄本色》把枪战的方式发扬光大,代表了香港电影枪战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枪战片的最高成就。
《阿飞正传》导演:王家卫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轰动的电影莫过于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了,虽然票房成绩一般,但王家卫独特的电影风格在本片中凸显无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国际性电影大师的出现。
《阿飞正传》是一部对香港身份进行反思的本土电影。《阿飞正传》的影像、叙事方式都是原创的,堪称香港电影艺术的奇葩。结尾中梁朝伟的一段“独角戏”,至今被奉为经典。
甜蜜蜜》导演:陈可辛 1996
1997回归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选择,在这个历史时刻来临前的一年,陈可辛的《甜蜜蜜》横空出世,在艺术和商业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文艺片一直是香港电影的一种类型,早期就有李晨风、秦剑等着名前辈,而70年代后因为武侠功夫片的盛行,艺术电影始终难以成为主流。《甜蜜蜜》是对早期文艺片的回归,它以细腻而真实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历史的进程。
喜剧之王》导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电影业进入萧条期以来,香港电影中能够具有票房保证的演员越来越少,周星驰是其中的一个。香港的喜剧演员,早期有梁醒波、新马仔、许冠文,而周星驰是近10年来最杰出的喜剧演员。《喜剧之王》中有着对香港早期电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鹃儿是60年代着名粤语武侠片《武林圣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员基本修养》是早期长城、中联等电影公司的训练班手册。这种引用掌故的喜剧电影成为周星驰电影发展的轨迹,新片《功夫》中再次对火云邪神、九龙城寨引用,并取得了迄今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⑩ 主角第一个穿越到综合香港电影世界的小说
无限单机漫游者,单主角穿越电影小说世界(不中马,不yy)主角属于慢慢成长类型。简介:一位8o后道士的穿越生涯;
一种在各种漫画中的嬉笑怒骂、放荡不羁的生活;
这里没有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和系统或是主神的抹杀,但是其间的凶险却也丝毫不差,毕竟,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永远是人心,无论是漫画中,或是,现实世界。(本书六百多万字,应该还在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