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生不可不看的国外电影是哪些
什么是权力?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力,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力。
——《辛德勒名单》
辛德勒是一位德国人,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国的战争,诱逼犹太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让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但当他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之后,他开始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卓斯纳、维恩、罗斯纳、费佛堡、费雪、夏法、伍兰克、霍洛维兹…笑虚族…最后,幸存的犹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颗金牙,也是他们战后仅存的唯一的财富所有,为辛德勒铸成了一枚戒指,并在上面刻了一句犹太法典上的希伯莱经文:“救一条命等于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可以……这辆车——十条命……这枚胸——两条命……”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阿甘正传》
阿甘的智商只有可怜的75,但阿甘脑袋里的世界却是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世界。他代表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刻意自我矮化的美国精神,笨拙但努力,只要活着便竭尽全力。他周游着历史,自己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他见证着一切,自己也变成了一切中的一份子。奔跑,奔跑,不停的奔跑,似乎已经成为了阿甘超然物外的精神体现。他就如一片羽毛,飞舞出自己的天空。
阿甘的青春里似乎没有什么遗憾,因为他很少回头来估计自己的损失,对于他的人生,也许可以用两段话来概括,"生命在于运动""永不停止尝试!"
从前有个人对我说,别要任何附属品,在你的生命中,不应该有任何你不能在三十秒内抛弃的东西。
——《盗火线》
警察与贼天生就是一对冤家,而他就是一个警察,他就是一个贼。他说:我不能任由你们纵横霸道我终将为你们送葬。他说:我一定等到最后。两个男人的故事是不乏温暖的。
他们注定要在这个伤心的城市里展开追逐的游戏,天生注定他们就背负了不同的使命,这让他们只能各走各的,然后决一死战。
电影中,劫匪之一基斯的妻子被警察拘禁变成诱饵,当基斯看见阁楼妻子,他的爱人却含着泪摆了摆手让他赶快走,那一刻基斯那种放不下的神情让人过目难忘。
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人总是碰弊要做点什么的……
——《肖申克的救赎》
这是一个关于囚徒的故事。因为被诬告谋杀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被法庭宣判终生监禁,在壁垒森严中,对自由的渴望时时刻刻磨砺着他的意志。“希望是人类最美好的拥有,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伴相随”。安迪很认真地对几个好友说出这样的话,换来瑞的沉默,过了片刻,瑞才缓慢地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然后,瑞没有再抬头看安迪一眼,他离开了饭桌,安迪则静静地目送他离开。镜头上摇,看见铁窗外令人神往的天空……安迪始终没有放弃用自我救赎去寻杂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似乎始终在自由信念的引导下,在这不可逾越的高墙内,用自己的意志进行着艰苦的抗争,于是,他用了19 年的时间,挖开了一条常人几乎要挖600年的隧道,他在500尺的粪坑中匍匐前进,魔鬼的黑暗与上帝的光芒如同压在一层薄纸的两端,而安迪知道,他所向往的海水与天空已经近在咫尺,他终于用自己对黑暗制度的背叛与追求自由的理想缔造了一个现代的神话。
上帝会把我们身边最好的东西拿走,以提醒我们得到的太多。
——《四根羽毛》
史诗式电影《四根羽毛》原本是一部描述荣誉与恐惧的英国文学名着,从1920年始已被六次搬上银幕。故事讲述的是1898年英国与苏丹开战,一名即将新婚的贵族军官哈利在接到开赴北非的命名后,怀着莫名的恐惧在出征前的一晚决定退役。这一举动在民族主义高涨的英国上流社会誉磨掀起巨大波澜。他的未婚妻和三位朋友一道,扔给他代表着耻辱和藐视的四根羽毛。四根羽毛分别象征着“自由、祖国、荣誉和激情(Freedom、Country、Honor、 Passion)”四种价值被临阵退逃者抛弃。哈利四处流浪之后决定独自前往北非,他化装为阿拉伯人,在沙漠战役中经历磨难,克服恐惧,最终将他沦陷敌手的朋友一一救出。在故事中一名职业军人的命运与个人的荣辱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它让人们惊讶地发现,剥离英雄尊贵的外衣,裸露与阳光下的竟然也只是一颗世俗的心。
都市求生法则第一条——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喊救命而要喊失火了!
——《七宗罪》
人性本恶似乎一直是西方价值体系与文化观念的主流。在电影里,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被那个高深莫测的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仿佛一道蛛网暗示着观众:它是承载宿命的罪与罚。在自私、贪婪、充满欲望的大都市里,上帝曾发动过洪水来洗涤人类的灵魂,而那个罪犯却似乎只想用鲜血来召唤那宿命的审判。
据说,“Seven”西方的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三节写道:“有一条大红龙,七头,也戴着冠冕……”
千万不要恨你的敌人,这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教父》
冷静的法则与狂热的欲望似乎永远都是孪生的兄弟。哈耶克曾说,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法律只具有“形式规则”
的作用,任何人都不可能确定地借此形式规则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教父却似乎是可以自由游走其间的骇客,只需要用很简单的一段代码,就可以催生出一个巨大的病毒。规则在他们的手中只是用来束缚凡人的工具,而只有“利己”才是最终目的。他们以自己所信奉的方式来决定取舍,以弥补法律在自由社会下的不足。
维托.科利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构建一个以宗教为掩护的家族,当然,这个家族里,维托.科利昂有他的信仰,那就是他从来都是不动声色地来贯彻他的主义。
道德似乎在这里变成了遮羞布,而手段才是决定一切的发家之路……
——《天堂电影院》
这是一部温情的电影,每个画面都可以带你在记忆里翻山越岭。
一位母亲正因远方的儿子而憔悴。她那多年前离家的儿子现已是罗马着名的导演。儿子回来了,他是来参加老放映员也是他最重要朋友的葬礼的。
在他的童年时代,村民们都喜欢到镇上的“天堂电影院”里看电影。慢慢的,还是小男孩的也与老放映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再后来,小男孩在一场胶片引起的火灾中救了老放映员,老放映员的眼睛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小男孩当上了放映员。后来男孩长大了,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但结果女孩与家人搬走了。男孩接受了老放映员的劝告,远走他乡。
三十年后,成名的Salvatore回来参加老放映员的葬礼。老放映员给他留了一份礼物,那是当初被镇上的神甫勒令剪掉的吻戏胶片,每一场吻戏,每一场吻戏如走马灯般在宽大的
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终身职业,选择家庭,选择 xxxx大电视,选择洗衣机,选择汽车,选择CD机,选择健康,选择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买第一所房子,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分期付款的三件套西装,星期天傻乎乎收看无聊电视,边看边吃零食,选择苟延残喘,选择在老人院尿床,在像你这样的家伙面前丢脸……
——《猜火车》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如果说何勇的高亢是一种醒着的痛,那么马克的愤怒更像是一种被麻醉后的苏醒。
这是一场酝酿于青春期的暴动,一种叫揭竿而起的反骨,一次不愿意回家,只愿在冷冷的街灯下孤独游荡的叛逆。
这电影仿佛有一种呼喊,要么砸碎这万恶的社会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要么完全的融入其中,当一个随波逐流的傻蛋。
他们寻找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大麻或者钞票去咒骂周遭的一切,你也说不清他们是睡着的,还是醒着的,“薯仔”说:“时装在变,音乐在变,迷幻药在变,一切都在变。”
马克终于“醒悟”,在出卖朋友后,大笑着扑入那个他曾经鄙视的世界。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也许是一次结束,但影片早就已经告诉我们:当马克钻进那个肮脏的抽水马桶,一个新的世界就已经诞生了。
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
——《爱玛》
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爱玛》是英国与美国1996年联合出品的彩色片。
影片以爱玛·伍德豪斯这一漂亮、聪明、性格开朗的年轻女子为主角并充作穿线人物,通过诸多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关系,向观众阐述了两个观点:
其一,婚姻应该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其二,成功的婚姻必须门当户对。
但什么是爱情呢?在一部瑞典电影中,有两个男人互相谈论女人,A对B说:别傻了,她们根本不需要爱,她们需要的只是重视,独一无二的重视。大仲马曾说,其实世界本没有快乐与痛苦的区别,有的只是一种状态和另一种状态的比较!死去的人不会欺骗我们。
自由就是这么来的可奴隶也是这么来的。
——《勇敢的心》
事实证明,人民的自由并不是靠法学家们精心编纂的字眼或者君主们大发善心而得到的。自由对于无产者来说,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勇敢的心》以恢弘的手臂描绘了压迫与自由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对抗,这种对抗大多是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他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结构的矛盾。
对于一个努力来说,自由的含义也许仅仅意味着他的脊梁不必再受到鞭挞,他可以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威廉·华莱士其实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天赋人权”,哪怕流干鲜血。这种精神令人敬畏。但时代的先行者们往往只能用眼睛洞穿那几百年后的变迁,因为醒来得太早,他们大多郁郁而不得志。在教条主义盛行的中世纪提倡自由意志,就如伽利略发现地球是圆的。威廉·华莱士追求的意义就在于,虽然注定失败,但毕竟触痛了那根神经。
苍蝇不会恐惧,苍蝇也不会感到羞耻......苍蝇也不喜欢政治......"。
――《苍蝇》
这部带有科幻味道的电影曾该片被评为有史来最恶心的影片之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科学家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将有机物分解后异地合成的实验。就在这位科学家拿自己进行试验时,一只苍蝇混进了容器,合成的结果是科学家有了一个苍蝇头,而苍蝇有了一个人头。这种惊世骇俗的想象力加上一定的科学理论当做证明,显然引起了人们心底深处的恐慌。而在另一个世界,重组一个自我,似乎更像是对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质作出的深刻探讨,哪怕它的形式有点让人无法接受。而对生活的思考,对政治的深刻理解,则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
据说镇压斯巴达克斯的大奴隶主苏拉在涉足政治以前是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古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在他的《希腊名人比较列传》中说,年轻时的苏拉天真活泼,脸上挂着笑容,极富同情心,常常会因为同情而潸然泪下。然而到了后来,他却变得残酷无情。尽管他以权力和荣誉会败坏人性为由谴责过分地占有权力和荣誉,但是他并不努力去限制自己的权力欲和荣誉感,而是拼命地去追求。他不仅使自己在追求权力荣誉时变得残酷无情、丧尽天良与人性,也使他的竞争者们变得残酷无情、丧尽天良与人性。
所以路易斯?博洛尔说,政治使人变得罪恶。
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
――《堕落天使》
杀手将在明天死去,爱情只是寂寞的慰籍,《堕落天使》似乎只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这世界没有你真正要的坚持。
生活就像我们上小学时候的算术题:有一个水池N立方米,进水管每小时进水A立方米,出水管每出水B立方米,请问什么时候水池是满的呢?没有任何一个公式可以计算生活。成年以后的你就会明白,进水管是你得到的人生体验,出水管是你消耗的青春,而这个水池永远不会注满,它代表不可能完美的人生,里面是空虚、挣扎与茫然。但是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
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们即将死去。
--《美国美人》
中产阶级的莱斯特.伯哈姆已经活不到一年了,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迹象。
他就着在那个繁华的美国,一个温暖而安静的市郊,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卡罗琳和一个未成年的女儿珍妮。该有的都有了,可他的家庭并不象外人看到的那么幸福。他的工作没有成就,他厌倦了他所做的一切,终于有一天,当莱斯特遇上了刚做完中学篮球赛拉拉队的珍妮和安吉拉时,他立刻被安吉拉的美丽深深地打动,心中的那种久已死去的感觉好象又重新的复燃了,他的生活也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中年的他落入了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爱情幻想中,事态逐渐地向着十分有趣却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幻想而变得有意义,但起码它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另外一种意义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可能不,爱一个人需要付出吗?是的!而且是无怨无悔的!――《天使之城》
塞思是洛杉矶上空的一位天使,他终日奔走于生死之间,目睹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这天,他来到一家医院,可惜他来晚了一步,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已死在了手术台上。主刀大夫玛吉?瑞丝认为这是她的责任,她失去了自信,精神也一下垮了。塞思决定留下来帮助玛吉战胜精神上的危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爱上了美丽的玛吉。为了能真实地接触到玛吉,他冒险使自己显了形。
天使的爱也许更带着几分人世间所未有的纯净,而塞思却发现自己无法真正进入凡人的世界。面对着无法割舍的对玛吉的爱,为了能与玛吉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他毅然决定放弃天使身份,堕落于人间,从此做一个凡人。这对于他来说也许要付出相当大代价的愿望,但是在愿望与付出之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幸福。对于天使的爱情,在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于是变为凡人。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了整个天堂!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
真实还是想象
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在这里玩了一个大大的花招。本来这不成一个疑问,英文名字中"legend”本身就包含有 "传说”之意(意大利原文是什么呢?)。但是影片一开始导演却让迈克率先登场,而他所有的努力都是想让大家相信1900是真实存在的。自然所有的听众都像我们,既对他的话抱有怀疑,又对他的故事充满兴趣。所以那个乐器店老板最后才会站起来,伸伸腰懒懒地说:"好了,你的故事编得真好,可是我们的店要打烊了。”
没有人相信1900是真实存在的——也许除了迈克和导演。但是导演真的相信1900存在吗?其实他的这种拙劣的"伎俩”正表明了他是最怀疑的一个。真正的相信是不需要试图对别人进行说服的。那么他在这里实际上利用了人们的不相信作为了讲故事的一个策略。但是我不能不说这种策略并不见得有多高明,因为这是已经被用滥了的一个手段。而到最后,导演还让迈克试图去挽救1900显得更加的拙劣,导演弄得太"现实”了,以致于故事失去了传说的那种美。
看到所有的人在迈克的努力中被弄得晕头转向,我不由暗自发笑。他们似乎最后都被迈克说服了,相信了有这么一个怪癖的天才存在。而我更吃惊的是,最后的迈克依然那么年轻,而在此之前他的名声早已远播,为什么似乎除了迈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而需要迈克那么费神地去一个个说服?
无主题变奏
这部影片很难让人找到一个合适的主题去分析。从一开始1900就存在于船上,并令人神奇地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弹钢琴这样一个高难度的音乐本领。他一开始没有下过船,我们无法分析原因,我们只看到了导演给我们的呈现。这时他还没有看过陆地,所以他不可能产生最后的那个念头,要不就无法理解他曾经产生过到陆地上转转的念头,并几乎把它付诸于实践。这时我们只能把他没有下过船这个事实解释为他没有想过下船,或者是他相信了他那黑人爸爸的话,岸上有吃人的大鲨鱼。但是很显然,后者除了在他不懂事的时候有可能产生效果外,在他成年后恐怕是无法再产生那样的影响的——否则我们只能把他解释为白痴。所以这时他的不下船只能说是一种偶然,而没有原因,没有原因也就没有意义上的价值。他后来听到了那个农民诗人(他能听到海的歌唱,并说出那一席话,不是诗人是什么?)的话,开始对岸产生了一种向往,这更与整个影片的精神主张相悖逆,此处岸反倒显得更有神秘感,而意义重要。再到后来,他遇上了那个女子,爱情产生了,他上岸的冲动更加强烈,终于他要下船了,这让我们的心悬了悬,我们兴奋而紧张,然而就在这时出现了那经典的一幕,在船舷上,他潇洒地把礼帽扔到了大海里,然后重新回到了船上。我们说,直到这个时候他不下船的想法和行为才具有了真正的哲学意义,并凸现了价值。然而此时他的人生已经临近结束,影片也即将结束。那么从整个影片来看,我们怎么分析它始终贯穿统一的主题呢?
真诚还是虚伪
影片中最精彩的一段可能就是1900与爵士乐鼻祖的那段比拼。但是那段太戏剧化了,也就显得太做作了。先不说爵士乐手,1900那似乎真诚投入的感动也让我不是十分舒服——但我不能不承认那一刻他感到了我,能为自己的对手鼓掌的人是值得人钦佩的。一对一的比拼进行得很激烈,导演运用了各种能够想得起来的手法对整个气氛进行了烘托(但是我要说这些手法都没有新意,比如说通过观众的表情来侧面表现),等1900被迫弹起《圣诞之歌》时我的心很激动,我以为真正的精彩就要出现了,等到1900重复爵士乐手的演奏时我依然对导演抱有期待,但是等最后1900弹起那首令观众激动万分,也让银幕下的影迷激动万分的乐曲时,我却感到了失望。导演还是无法自拔地落入了俗套。他以为弹得快就是好音乐吗?那么大家都比快好了!这让我想起金庸的武侠世界,在那里,真正的高手往往是不屑于用武器的,或者是用最钝,如未开刃的黑铁,或小孩子用的玩具,如木剑,甚至树枝、木条等等作为兵器。而他们的武功往往也是温和的,如太极拳,但是因为他们是高手,所以他们释放出来的力量又是最强大的。我本来以为1900也会是这样的高手,他弹最简单的《圣诞之歌》,弹爵士乐手弹过的乐曲,外行人是吃惊的,不理解的,但是高手如爵士乐鼻祖者他应该是能听得出平凡中的不平凡的,同样一首曲子,在1900的手里却像获得了新生命,正是这让他黯然认输。我想这总比让1900拿跟香烟燃钢丝要有意思的多吧。
还有1900一开始是退缩的,他似乎不能理解爵士乐手为什么要同他比赛,他"真诚”地为爵士乐手鼓掌,并感动得泪水长流。但是他似乎忍受不了爵士乐手的一再相逼,终于暴露了真面目,有点恶狠狠地对爵士乐手说:"混蛋,这是你自找的!”这句话让我吃了一惊,一瞬间他开始的真诚在我的大脑里都化为灰烬,只留下了他此刻的表情,他刚开始的真诚此刻仿佛带了点阴暗的色彩。我不喜欢他这样,我倒宁愿他一直傻傻地傻下去。他不要跟人争斗,他就是他,一个纯粹的与世无争的只爱音乐的天才!
爱情小插曲
看到一半的时候,1900还没有表现出一丝对女人的兴趣,这让我有点暗自着急。我认为一个没有下过船的人,爱情对他来说可能更富于传奇。以他当时的名气,他的身边应该环绕着数不尽的美丽的女人,她们应该为他着迷,他也沉浸其中,享受爱情的甜美。但是不,导演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只让一个肥胖的小号手追随在他的身边。然而到了后半部,导演似乎终于觉得有必要关注关注这位传奇年轻人的私生活了,于是给他安排了一次奇遇,而碰巧的是这个女主人公正是曾给他过影响的那个农民诗人的女儿。她也正好是要去找她的父亲。因为她的出现促成了以下几件事情:第一,1900完成了他唯一一张唱片中的那首乐曲,从这一点上来说,她,或者爱情,给了他灵感;第二,因为她没有能接受他的礼物(奇怪的是她说的话他都听到了,而且那时她离他更远,且她的声音肯定不如他的大。唯一的可能的解释是他处于下风口。但是从常识上判断,他处于上风口的可能性倒更大一点。),所以他把那唯一的一张唱片毁掉了(迈克把它修整好,塞进了钢琴里,但是也许他应该把它收藏起来留个纪念更好,他不怕1900再把它毁掉吗?);第三,因为她(当然也因为她的父亲),1900准备上岸去生活,去听听大海的声音。并间接促成了他那个伟大的念头。从这里来讲,那个女孩子的出现是恰当的,但是他们的爱情总让我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感觉,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仪式,或者如上面所说推动故事情节的一些发展。因此在这里她只是起到了一个道具的作用,爱情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要去死?
1900 最后的死让人心里很难接受。如果要怪的话,我认为应该怪导演。因为1900完全是可以不死的。不是吗?1900惧怕上岸,只是因为他感到陆地太远了,城市远得看不到尽头。这让他心里发慌。他怕自己陷入到这种无穷无尽中去,从而无法再纯粹地沉浸于音乐之中。因而套用一个朋友的话来说,"他要的是纯粹。”他熟悉——也是他感到最舒适——的世界就是一条那样的船,每次人再多也不过2000人。他就生活在琴键上,而琴键也是有限的。从始至终,他表达的都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他不是天生喜欢船的,也不是天生就要生活在船上的,只是他习惯而且不得已。并且他表达的"船”并没有强调必须是"此船”,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换一条船他同样可以快乐地生活下去。那么我们为何不给他换条新船,而必须让他跟这条旧船一起死去呢?
这样的质问也许会让导演、也让所有的观众尴尬,这将使故事的结局急转直下,并失去那一层人为抹上去的浪漫色彩。
也许我这样的分析太冷酷,也太不艺术化了!
一个浪漫化的结尾想象
尽管我说这是一次非浪漫化的旅程,但是并不表示我就那么反对浪漫化。事实上,不管是对《海上钢琴师》,还是对《树上的男爵》,对他们的结尾我都抱有遗憾。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绝对不会那样去处理,在我的想象中,1900应该神秘地消失,也就是说迈克不应当找到1900,而是在他最绝望的时候,突然听说在某个船上有一个天才的钢琴家,他的演技无可挑剔,他的乐声美妙动人,而且——据说他从不下船。从别人的描述里,迈克意识到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 1900,这时一丝甜蜜的微笑悄悄地在迈克的脸上绽放,于是音乐响起,是1900狂风暴雨似的钢琴声,在琴声中镜头转向大海,海上有美丽的船只,船只背后是美丽的晚霞,船只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剪影。琴声像是从每只船上飘出来的,那么多,那么急骤,仿佛有多个1900在一起弹奏似的。于是字幕升起……
同样,男爵没有必要拉上那个热气球,他应该在某一天,突然沿着树向远方爬去,越爬越远,渐渐地在众人惊讶的视线里变成了一个小点,最后连这个小点也看不见了。后来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个终生没有下过树的男爵……
Ⅱ 忘记了一个电影名字
中文片名
我是传奇
原片名
I Am Legend
更多中文片名
魔间传奇 .....香港译名
末日传奇
更多外文片名
I Am Legend: The IMAX Experience .....USA (IMAX version)
Io sono leggenda .....Italy
Je suis une légende .....France
Eu Sou a Lenda .....Brazil
Soy leyenda .....Argentina / Spain
影片类型
动作 / 剧情 / 科幻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片长
101分钟
级别
USA:PG-13 Canada:14A South Korea:12 Finland:K-15 Ireland:15A
拍摄日期
2006年9月23日 - 2007年3月31日
摄影机
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Arriflex Cameras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anamorphic)
票房成绩
全美首映票房:$77,211,321.00 (单位:美元)
全美累计票房:$256,393,010.00 (单位:美元)
海外累计票房:$327,700,000.00 (单位:美元)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弗朗西斯·劳伦斯 Francis Lawrence
编剧
阿齐瓦·高斯曼 Akiva Goldsman .....(screenplay)
Richard Matheson .....(novel)
Mark Protosevich .....(screenplay) and
John William Corrington .....(1971 screenplay)
Joyce Hooper Corrington .....(1971 screenplay) (as Joyce Corrington)
演员
威尔·史密斯 Will Smith .....Neville
艾莉丝·布拉加 Alice Braga .....Anna
莎莉·理乍得森 Salli Richardson .....Ginny Neville
Paradox Pollack .....Alpha Guard
查理·塔汉 Charlie Tahan .....Ethan
达什·米霍克 Dash Mihok
萨莉·理乍得森-惠特菲尔德 Salli Richardson-Whitfield
维罗·史密斯 Willow Smith
制作人
阿齐瓦·高斯曼 Akiva Goldsman
大卫·海曼 David Heyman .....procer
Neal H. Moritz .....procer
Erwin Stoff .....procer
Michael Tadross .....executive procer
James Lassiter .....procer
Jeffrey Wetzel .....co-procer
原创音乐
詹姆斯·纽顿·霍华德 James Newton Howard
摄影
Andrew Lesnie
剪辑
Wayne Wahrman
选角导演
Kathleen Chopin
艺术指导
Naomi Shohan
David Lazan
美术设计
Patricia Woodbridge
William Ladd Skinner
布景师
George DeTitta Jr.
服装设计
Michael Kaplan
视觉特效
Jim Berney .....SPI
Janek Sirrs
Ian Hunter .....New Deal Studios, Inc.
副导演/助理导演
Vic Armstrong .....second unit director
Joseph Aspromonti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Marissa Kaplan .....dga trainee
Kenyon Noble .....additional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ction unit
Peter Soldo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Jeffrey Wetzel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Matt Power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second unit director
Michael Pitt .....assistant director: additional photography/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Warner Bros. Pictures Co. [美国]
Heyday Proctions
Original Film [美国]
Weed Road Pictures [美国]
3 Arts Entertainment
Heyday Films [英国]
Overbrook Entertainment
Village Roadshow Pictures [澳大利亚]
发行公司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Warner Bros. Pictures Co. [美国] ..... (2007) (USA) (theatrical)
Golden Village Entertainment [新加坡] ..... (2007) (Singapore) (theatrical)
Roadshow Entertainment [澳大利亚] ..... (2007) (Australia)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阿根廷] ..... (2008) (Argentina)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日本] ..... (2007) (Japan)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荷兰] ..... (2007) (Netherlands) (theatrical)
Karo Premiere [俄罗斯] ..... (2008) (Russia) (theatrical)
特技制作公司
Gentle Giant Studios Inc. [美国]
New Deal Studios [美国] ..... (visual effects miniatures and photography)
Patrick Tatopoulos Design Inc. [美国]
Proof [美国] ..... (pre-visualization)
Quantum Creation FX ..... (bodies and creature make-up consultation)
Tinsley Transfers Inc. [美国] ..... (creature suits)
索尼图形图像运作公司 Sony Pictures Imageworks [美国]
Tatopoulos Studios
其它公司
Film Art, L.A. ..... art consulting
Bender ET ..... GFCI shock protection provided by
Floodgate Media ..... gri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Lidar Services Inc. [美国] ..... visual effects (Lidar scanning and modelling)
Zandi Films ..... funding consultant
Varèse Sarabande ..... soundtrack
上映日期
中国香港
Hong Kong
2007年12月13日
加拿大
Canada
2007年12月14日
韩国
South Korea
2007年12月14日
中国台湾
Taiwan
2007年12月14日
日本
Japan
2007年12月14日
美国
USA
2007年12月14日
法国
France
2007年12月19日
西班牙
Spain
2007年12月19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7年12月20日
英国
UK
2007年12月26日
挪威
Norway
2007年12月26日
希腊
Greece
2008年1月1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8年1月3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08年1月3日
德国
Germany
2008年1月10日
意大利
Italy
2008年1月11日
巴西
Brazil
2008年1月18日
俄罗斯
Russia
2008年1月24日
瑞典
Sweden
2008年1月25日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无知的人类,往往灾难性事件的始作俑者……一场大面积的病毒突然爆发,传播速度之快几乎无人能够阻止,没有人知道可怕的病毒之源开始于何处,只知道它是没办法停止的、不可逆转的、无法治愈的,最重要的是,它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罗伯特·奈维尔是纽约市一个才华横溢的病原体学者,为美国军方服务。他作为政府投资研究抵抗流行性疾病的疫苗的先头部队,看着病毒在街道上如此肆虐,却也只有无能为力的份儿。这种通过空气就能传播的病毒最终以一种难以抵御速度笼罩了整个城市,使得总统只能下令封锁纽约市,未被感染的人才能出城。可想而知,这种做法造成了市民的极大恐慌,纽约城顿时乱作一团。罗伯特在焦急之中将妻子佐伊和7岁的女儿马莉送上出城的直升机,却目睹他们死在面前的惨剧……这种时候,死亡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那些被感染却没有死的人,身体发生了异变,成为一种可怕的生物,不再存在任何理智的思考,行尸走肉般地居住在城市地下的黑暗和阴影当中,躲避着阳光--他们对新鲜的血与肉,有着最为原始的渴望。
这场灾难所导致的后果,就是纽约变成了一座死城,而罗伯特就成了这里仅存的一个人类--不知何故,他的血液对这种病毒有着天生的免疫能力。罗伯特知道自己可以支配两种武器,那就是他在科学上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的血液。曾经在军队里讨生活的经历,帮助他选择了在这座被废弃的城市中生活的方式,完全是高度系统化的,他每天都要坚持大量的体能训练,还要不间断地发出求救或寻找和自己一样的幸存者的无线电波……罗伯特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否则在这种极端孤独的情况下,正常人都有可能发疯。惟一还在与罗伯特并肩作战的,就是他最为忠诚的伙伴萨姆,一只德国牧羊犬。白天,罗伯特带着萨姆外出寻找维持生命的供给,然后去实验室时做研究、发无线电波;到了晚上,他们把自己关在一个坚固得有如堡垒的建筑物中,观察那些怪物在城市的街头“觅食”。除了每天尽责尽职地做同样的事情,罗伯特在这座“空城”当中也享受到了完全的自由:他可以驾驶着他的跑车在街道上横冲直撞;在战斗机上打高尔夫;用无价的珠宝装饰他的堡垒等等,就连市中心最繁忙的商业街,如今也变成了罗伯特自家的“后花园”。作为人类最后的希望,罗伯特被惟一的一个残留下来的任务驱使着,那就是使用自己血液中的免疫系统,寻找逆转病毒的方法。虽然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但是他没得选择,因为他的时间就快用光了。
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继《范海辛》之后又一部用CGI堆积出来的糟糕作品,作为主角,威尔•史密斯可选择的范围也就变得少之又少。这部失败的影片甚至让最近的《致使拜访》都变成了一个杰作。
——comingsoon网站
威尔•史密斯奉献出了一场惊人的“独角秀”,值得一座奥斯卡小金人的嘉奖。
——《火焰新闻》
影片算是对一个陈旧的话题进行了一次非常有创造力的重塑。
——《电影信号灯》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我叫罗伯特·奈维尔……
影片改编自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理乍得·马瑟森(Richard Matheson)创作的同名小说……作为黑人演员中最有影响力的面孔,威尔·史密斯出演过一系列既卖作又受到好评的科幻动作电影,例如《我,机器人》、《独立日》和《黑衣人》等等,所以对于他来说,这类影片绝对是他的“看家本领”,再加上他本人也是马瑟森的忠实拥趸,貌似没有比他更适全的演员人选了,史密斯说:“原着中包含了很多流派,恐怖和科幻也位列其中。当你成为全世界最后一个人类的时候--那种刺激的感觉源于心理,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无论是从身体、情感还是精神上。故事中的主角罗伯特·奈维尔惟一的目的就是存活下去,这样的状态有可能创造出一个美丽的机会,来讲述一下关于人类天性的世界观。”
为这部新鲜出炉的科幻动作惊悚片做导演的则是弗朗西斯·劳伦斯,他的处女作就是那部同样具有“末世情结”的《地狱神探》,劳伦斯说:“这类关于一个男人与世隔绝地生活以及在现代的城市环境中孤独的生存的想法,让我感到无比地着迷,所以才会产生用影像将这个故事表现出来的想法。《我是传奇》中的精华部分,就在于这里有一个要和整个世界进行对抗的男人,它虽然诞生于半个世纪前,可是到了现在仍然能够激起人们无限的想象力。”
这部发行于1954年的小说,以现代人的观点看,仍然会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感觉且极具有煽动性,已经被广泛认为是迈入现代恐怖科幻领域的入门教材,不但影响了几代人,还刺激了无数个争相效仿的后来人,以及两部电影改编作品:1964年的《地球上最后一人》,由文森特·普雷斯领衔;1971年的《最后一个人》,查尔登·海斯顿是这里的主演……到了如今这部最新版本的影片,其编剧兼制片人阿齐瓦·高斯曼不但曾因《美丽心灵》而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他自己也是小说的作者理乍得·马瑟森一生的追随者,所以对于高斯曼来说,能够主笔将《我是传奇》再度带上大银幕,确实是一件非比寻常的大事件,他表示:“马瑟森对于我们这些为科幻故事神魂颠倒的怪胎来说,就好比是神。在严肃的科幻世界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传统,那就是利用角色性格的深层次根源,来释放出强烈的主题--这一点和寓言故事很像,而这部影片也没有脱离开这个潜规则。”
与阿齐瓦·高斯曼一起创作剧本的,还有马克·波托塞维奇(Mark Protosevich),他们有可能共同得到了一个近年来最受觊觎的电影主题,波托塞维奇说:“我对这个故事,已经垂涎了超过10年的时间了,最终能够看到它在我的手中慢慢成形,真的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经历,尤其幕前和幕后还聚焦了一批如此有天分的电影人。”
独角戏
《我是传奇》大体讲述的是一个男从如何以一种孤独的状态存活下来,所以制片人和导演知道他们需要一个包容量比较大的演员来饰演这个角色,当他们获悉威尔·史密斯对这部影片非常感兴趣时,心底的最后一块大石也终于落下。史密斯与合作伙伴制片人詹姆斯·拉斯特(James Lassiter)近年来一直在多方打探小说改编版权的归属,如今算是得偿所愿,史密斯将会饰演罗伯特·奈维尔,那个虽然占据了整个故事,却一直都是只身一人的孤胆英雄,对于史密斯来说,这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阿齐瓦·高斯曼解释道:“作为一名编剧,我是非常相信用文字去创造一个角色的非凡能力的,但是,将文字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天分,也是同等重要的。史密斯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演员,他能够用蕴含了许多想法和感情的表演传达很多东西。”
即使如此,威尔·史密斯也不得不依靠其他表现形式来描述罗伯特·奈维尔所要经历的情感跨度,他提议:“对于我来说,这个过程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因为我需要用行为来进行表演,那真的是一个难以置信的锻炼,因为你没办法找到和你说话的人,却仍然需要交流,这就是我表演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中心部分。你能从中发现你的角色和你自己本身一些不曾注意到的部分,无论是从艺术形式出发,还是从心理角度出发,那都是一个非常令人着迷、值得探索的内容。”
这是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第一次与威尔·史密斯合作,可是他却用溢于言表的感激赞扬了这位黑人演员如此出色的发挥:“史密斯最令人着迷的地方,还是他那种形于外的温暖和魅力,他总能够给他的角色带来如此多的不同尺度,让你的眼睛一刻都没办法从他的身上移开。你可能会时而同情他,时而又对他感到惧怕;你会和他一起大笑,然后又和他一起大叫……所有的这些层次感都能同一时间存在于他的表演当中。而这个角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必须得能够传达所有他正在经历的一切,包括身体和情感方面,在没有任何形式的对白的基础上。”
当然,对于威尔·史密斯最大的肯定,还是来自于真正创造了罗伯特·奈维尔这个角色的人--作者理乍得·马瑟森,他表示:“史密斯是饰演罗伯特·奈维尔的非常完美的人选,我几乎看了他之前主演的每一部电影,他总能完全让人信服他正在诠释的那个角色,在这个故事中,罗伯特是一个关键,所以,史密斯也是一个关键。”
看点
如果不是影片的制作费用过于高昂,如果不是华纳雪藏,如果不是施瓦辛格在拍摄完《终结者Ⅲ》之后就忙于从政,我们也许在数年以前就能看到史诗大导雷德利·斯科特(《银翼杀手》)同硬汉阿诺驾轻就熟的科幻经典。不过,如今能在银幕上一览英勇神武的黑哥们威尔·史密斯的人类拯救录,我们也用不着太遗憾。因为身为绝对的票房灵药,还走他最擅长的动作/科幻路线,影片的票房已绝对保证1亿以上。
编辑本段精彩花絮
·罗伯特·奈维尔和他的女儿马莉的饰演者分别是威尔·史密斯和威萝·史密斯(Willow Smith),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父女。
·最初的时候,影片在90年代就曾有过制作的意向,当时的主演是阿诺·施瓦辛格、导演是雷德利·斯科特,后来因为预算过高,两人双双退出了剧组。
·为了展示影片中的新款福特跑车GT500所能做出的特技表演,工作人员特别把车开上了一个27英尺高的斜坡,然后让它穿越一块厚玻璃窗。试演的时候,他们让车着落在一堆纸盒上,这样才不会让这辆昂贵的车受到伤害。第一次试验中,他们就损坏了车的水箱和支架,只好用其他普通的福特车的零件来替代。
·卡梅隆·莫纳汉(Cameron Monaghan)曾为影片中伊桑那个角色进行过试镜。
·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威尔·史密斯曾离开两天的时间,为了去罗马参加汤姆·克鲁斯和凯蒂·赫尔姆斯的婚礼。
·吉尔莫·德尔·托罗本来是影片的第一导演人选,可是他却拒绝了。
·发生在布鲁克林大桥的那部分场景,涉及了至少1000名临时演员,还有各种不同的军事武器和战斗机。
·影片中许多场景都是在纽约的华盛顿广场实地拍摄的,时间是2006-2007年的秋天和冬天,拍摄的时候,节日装饰用的彩灯都被拿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超过3个月的喧闹。
·在布鲁克林大桥仅6个晚上的拍摄,就花去了电影公司500万美元。除此之外,电影公司还要取得14政府部门的拍摄许可。在整个战斗的场景中,制片人们不得不安排好250名工作人员、1000名临时演员、还有160名国民警卫队的调度工作。
·在剧本还没有的情况下,影片就已经确定会拍摄了。
·华纳公司最初的时候反对影片在纽约实地取景,因为花费过于昂贵的原因。但是经验丰富的制片人迈克尔·泰德罗斯(Michael Tadross)却取得了封锁大中央的高架桥、第五街的多个街区以及华盛顿广场的许可,尽管只能是2006年9月-2007年4月的晚间或周末,却足以用来完成所有的拍摄工作了。
·影片中的植物是通过卡车从佛罗里达州运过来的,上面挂满了黑纱,用来渲染整个城市的悲怆气氛。
编辑本段精彩对白
Radio message from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make no mistake, My Fellow Americans, we are at war for our very survival. And so it is with great sadness but greater resolve that tonight I have signed an executive order quarantining New York City. God be with us…
来自于美国总统的无线电消息:……请不要混淆视听,我的美国同胞们,我们在为生存而战。今天晚上,我怀着非常痛苦和悲伤的心情,不过这可能是惟一
Ⅲ 找一部外国电影名
地心末日(2003)
英文名: The Core
中文名: 地心末日
别 名: 地心毁灭 | 地心浩劫 | 地心抢险记
导 演: ( 乔恩·阿米尔 Jon Amiel )
主 演: (阿伦·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希拉里·斯旺克 Hilary Swank) (德尔略·林多 Delroy Lindo) (斯坦利·塔奇 Stanley Tucci) (DJ. 奎尔斯 DJ Qualls) (理乍得·詹金斯 Richard Jenkins) 地心末日全部演员表
上 映: 2003年03月25日 美国 详细上映地区
地 区: 英国 美国 详细拍摄地
对 白: 英语
评 分: 本站评分..6.8/10 ( 15票 ) 详细
IMDb评分5.3/10 ( 18833票 ) 详细
颜 色: 彩色
声 音: 数字化影院系统(DTS) 杜比数码环绕声(Dolby Digital)
时 长: 135
类 型: 剧情 科幻 动作 惊怵 冒险
分 级: 冰岛:12 马来群岛:U 阿根廷:Atp 澳大利亚:M 巴西:Livre 加拿大:PG 智利:TE 芬兰:K-11 法国:U 德国:12 香港:IIA 荷兰:12 新西兰:M 挪威:11 秘鲁:PT 菲律宾:PG-13 新加坡:PG 韩国:12 西班牙:T 瑞典:11 瑞士:12 瑞士:12 英国:12A 美国:PG-13
查看影评及点评 对该电影评分·外文别名:
Core (USA) (poster title)
·地心末日剧情介绍
一场人类的灾难即将来临,地理学家乔什·凯斯博士(阿伦·艾克哈特饰)发现地心温度发生了改变,一种神秘的力量正在阻碍地球的正常运转。为了拯救地球,拯救全人类,凯斯博士召集全球着名的科学家商量对策。
科学家们组织了一支特别行动小组,他们计划乘坐地下飞船抵达地心,在那里引爆一个特殊装置,以保证地球的正常运转。飞船驾驶员瑞贝卡(希拉里·斯万克饰)和上校罗伯特·艾沃森(布鲁斯·格林伍德饰)是这次行动的主角,他们能否完成这次关系到全人类生命的任务呢?
地理学家乔什·凯斯博士(阿伦·艾克哈特饰)无意中发现了一场可能会导致全球人类灭亡的大灾难, 从而拉开了这部影片的序幕。
凯斯发现,地心温度因某种不明原因发生了改变,同时,这种未知的力量正在阻碍地球的正常运转。随着地球磁场的迅速恶化,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将紧随其后。为了拯救地球,保卫全人类的安危,凯斯将全球最杰出的科学家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救援小组,他们计划乘坐地下飞船抵达地心,在那里引爆一个特殊装置,一旦成功,地球仍将像往常一样正常运转。地下飞船的驾驶员瑞贝卡(希拉里·斯万克饰),上校罗伯特·艾沃森(布鲁斯·格林伍德饰)率领一支科学精英部队踏上了这场生死之旅。
整个地球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中。这是一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任务。但对于能否胜利归来,谁都没有十足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