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认为最好看的外国电影是哪一部为什么
我的回答必须是《肖申克的救赎》,就这个影片神奇的是,你处于各个年龄阶段再次重温时,永远会有这么多的感悟,影片里太多话能触到心灵的最深处,以至于我激动不已……话不多说,下面的经典台词展示。
我是平民,喜欢日本电影《幸福的黄手绢》此片就象发生在我们平民日常生活中的逸事,即有不幸,贫穷……,但更有希望,美好,那挂满黄手绢的旗杆就是今后生活的希望,美好,幸福……。
什么年龄段喜欢什么年代的电影,当然也不绝对。因为很多过去早期的电影 都是文革后期开始看到的。罗马假日、煤气灯下、卓别林喜剧无声电影等,都是我感觉不错的选择。
外国电影90年代中后期的“泰坦尼克号”在我国公映,当年非常喜欢,更喜欢电影里的歌曲,结合情节和故事的男女主角的表演更加精彩。近年来我看电影很少,回忆国外的电影本人更倾向于国外早期或30年代的电影“美人计”,在网络搜出可观看。
非常喜欢“英格丽褒曼”这位女星,煤气灯下/也是她的主演,美丽而魅力十足,角色定位清晰度强,所以愿意选择褒曼的电影。还有许多外国电影都不错,类似于“这个杀手不太冷”等等。(个人观点)
魂断蓝桥
谍影重重
我最喜欢的一部外国电影是《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评分非常高,1994年在美国上映,由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等人主演,上映后引发了观影热潮,在1995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等六项大奖。
电影的男主角叫福睿斯•甘,也就是阿甘。阿甘上小学时,智商只有75,是一个低能儿,同学们都欺负他,只有一个叫珍妮的小女孩经常帮助他。
阿甘有一个特长,那就是跑的非常快。上中学时,有几个同学追赶阿甘,阿甘快速地奔跑,跑进了一个橄榄球场,阿甘奔跑的速度把橄榄球场的人都惊呆了。这一次阿甘的命运得到了转变,他因为跑的特别快被大学破格录取了,还成为了橄榄球明星,得到了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接见。
大学毕业后,阿甘参军入伍,去了越南战场。在那里,他认识了两个朋友,一个是叫布巴的黑人小伙,布巴家里是捕虾的;另外一个则是他的上司丹•泰勒上尉。布巴在战场上丢了性命,丹•泰勒上尉也失去了双腿。战争结束后,阿甘成了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
阿甘心里一直爱着珍妮,但是珍妮不喜欢阿甘。在一次集会上,阿甘碰到了珍妮,珍妮不想跟阿甘在一起,两个人匆匆离开了。
从那以后阿甘巧妙地经历了美国 历史 上的一些着名事件,比如“水门事件”等。阿甘又和退役的丹•泰勒买了一艘捕虾船,出海捕虾发了一笔大财。为了纪念死去的好朋友布巴,阿甘把公司的名字定为布巴公司,把一半的股份给了布巴的母亲。
阿甘成为富翁后,却离开了公司,去做了一名园丁,他一直想念珍妮。有一天,珍妮回来了,与阿甘共同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日子。突然有一天,珍妮走了,阿甘怅然若失,感到非常迷茫,坐在长椅上发呆。
之后,阿甘开始了长途奔跑,他从美国的东海岸跑到了西海岸,追随他奔跑的人越来越多。奔跑了很久以后,阿甘回到了家乡。后来他又见到了珍妮,珍妮带了一个小男孩,那正是阿甘的儿子。三个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但是好景不长,珍妮得了绝症,不久以后就去世了,阿甘悲痛欲绝。
阿甘的儿子到了上学的年纪,阿甘把儿子送到了校车上。校车开走了,阿甘坐在车站的长椅上,回想起了往事。
我特别喜欢电影里面的一句台词,是阿甘母亲对阿甘说过的: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这句台词很有哲理性,我们都无法预知我们的未来,人生有着很多不确定性,将来有多种可能性。
这部电影有温馨的瞬间,也有感人的瞬间,剧情流畅不算煽情,没看过的小伙伴们可以看看,相信你也有所感慨。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心怀希望,向往自由,对抗着命运的不公。其他人物的衬托,更体现了主人公难能可贵的精神世界。值得一看!
角斗士 凄美
《冷山》由明格拉导演,裘德.洛,妮可.基德曼和芮妮.齐薇格主演的一部关于战争中爱情的电影。
故事背景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男主角英曼和女主艾达是一对令神仙羡慕的情侣,但是战争拉开了两人的距离。英曼作为南部士兵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时日无多。由于对心上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厌倦,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归往故乡冷山的路,只为见到未婚妻艾达一面。一路上遇到很多困难,很多羁绊都没能阻碍他匍匐前进的心。多次倒下,又重新站起,唯有爱情的力量支撑他一步步前行,哪怕山高水长,哪怕充满艰难险阻,他亦不改初心。
女主角艾达本是一位养尊处优,生活无虑的富家千金。但由于父亲和朋友惨死使其处境日益艰难,手无缚鸡之力的她生活难以为继。但她在山区女孩露比的帮助下,与生活中种种困难相对抗,没有屈服或倒下,变得日益坚强。她和露比互相取暖,肝胆相照,一起对抗生活的磨砺与难辛。她坚定不移相信爱人能够回来,无论多久都会等下去,一如冷山不倒,心里希望便不会死去!
战争让家庭破碎,让爱情分别,让生活狼藉,让生命变得微不足道。战火虽泯灭了人的良知,变得残暴凶残,却也使爱情更加坚定不渝,令人振憾。英曼说“他愿意用余下的生命去换取与心爱女人5分钟相聚,”在他心中总有一个人,一个地方让他如此伤心,让他朝思暮想,让他魂绕梦牵。让他停止脚步,让他放下枪杆,去回到那个记忆模糊的故乡。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⑵ 想知道评价一部电影的价值,应该如何评价呢
一部电影的价值,因为观众各有所好,所以只有相对,没有绝对。对于我来说,简而概之,就是你去电影中找什么,你找到了,这是一般价值的电影,你想开心,它逗你开心了,你想发泄,它让你流泪了。这就是电影的一种普遍价值。另外一种非凡价值的电影,就是你没有想在电影里找什么,也不知道会找到什么,但是你却遇到了,一个新的价值观,一个好演员,一段音乐,哪怕只是一个镜头,作为一种从未经历过的体验留在了你的记忆里。这一瞬间的奇妙缘分,永不可复制,改变了你对世界的一点点看法,让你成为与看电影之前不同的你。这就是一部电影的非凡价值。文学和心理学上,管这叫顿悟。
⑶ 问个早期的外国恐怖电影!
你看看这些吧 我都分好类了 哪的都有 你喜欢哪个就看哪个吧 希望能帮到你 好的话给我分哦
十大禁片
《索多玛120天》《困惑的浪漫》《下水道人鱼》
《情欲九歌》《不可撤销》《罗曼史》《感官世界
》《唾弃你的坟墓》《魔法圣婴》《切肤之爱》
然后是几个电视剧的恐怖片《恐怖大师》《邪恶力
量》《恐怖之源》《鬼语者》《灵媒辑凶》《灵异
之城》《恶魔猎人》《终结者外传》-科幻的也不
错 《远古入侵》
美国新片
《刺》《嗜血魔人》《新版丧尸出笼》《电锯惊魂
5》《午夜食人列车》《针孔旅社2》《残虐你娱乐
我》《异虫咒》《恐怖炼狱》《恶灵空间3》《兽
餐2》《吸血新世纪》《暮色》《回魂》《红眼病
》《解剖学教室》《鬼月杀机》《不请自来》《繁
殖》《低语》《重回血腥死亡营-这个一般》《陌
路狂杀》《食尸鬼》《美版见鬼》《荒野恶林》《
致命玩笑2》《购物惊魂》《死亡湖》《血腥数字
》《破绽-这个我强烈推荐》《邪林地》《停尸间
》《阁楼》《轨迹人》《末日先锋》《罗威纳复仇
》《犬战士》《小岛惊魂》《蛛网》《100英尺》
《沙排杀机》《伊恩斯通之死》《活尸日记》《前
哨》《恶灵诅咒》《伐头岭》
《农家小屋》《鬼域31公里》《恐怖休息站2》《
狂蟒之灾3》《恶鬼上门》《月光心慌慌前传》《
生化危机恶化》《钻孔者》 《伊甸湖》《婴灵恶
泣 》《我的血腥情人节3D》《黑夜传说前传:狼族
再起》《灯红酒绿杀人夜》《诡信号》《要命法则
》
日韩的
惊险游戏〉〈香颂鬼屋〉〈七天〉〈鬼肢解〉〈
追击者〉〈恐怖童谣〉《狐狸阶梯》《午夜凶铃》
《咒怨》《鬼宿舍》《杀人回忆录》
〈灵魂密码〉〈鬼鼓〉〈假面〉〈疯魔美女〉〈黑
色之家〉〈骇人手机〉 《笔仙》《鬼水凶灵》《
异度空间》《恶魔的艺术》《再杀部队》
〈怪谈新耳袋〉〈深海寻人〉 《恶男事件》《恐
怖爆发》《死神十字路口》《山村老尸》 《案山
子》《森冤》《惊险游戏》 《怪谈》
《宫女》《棺木》《蚁群》《考死》《506哨所》
《墙之魇》《鬼怪密林》《回归》《19层空间》
《感染》
欧美票房排名
1鬼眼(又叫第六感)
2驱魔人(……)
3夜访***(后三个字自己查)
4小岛惊魂
5断头谷
6美版咒怨
7异形大战铁血
8电锯惊魂3
9夺命狂呼3(在欧美上映后票房飙升)
10美版午夜凶铃2
11美版午夜凶铃1
12刀锋战士2
13电锯惊魂2
14刀锋战士3
15弗莱迪大战杰森
16死神来了3
17死神来了
18鬼哭神嚎
19德州电锯杀人狂03版
20入侵脑细胞
21电锯惊魂
22夺命狂呼
23夺命狂呼2(前两部都只在美国上映)
24寂静岭
25万能钥匙
26鬼入侵
27鬼讯号
28死神来了2
29异形2(仅在美国上映)
30惊情四百年
31人皮客栈
32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么
33狂蟒之灾
34刀锋战士(仅在美国)
35隔山有眼
36恐怖蜡像馆
37十三幽灵
38狂蟒之灾2
39美版咒怨2
40惊心食人族2
41铁血战士(仅限美国)
42惊心食人族
43异形3
44月光光心慌慌2
45德州电锯杀人狂前传
46恶水凶灵
47幽灵船
48异形4
50不死之王德古拉
51吸血鬼女王
52月光光心慌慌8
53铁血战士2
54鬼雾
55隔山有眼2
56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么2
57鬼娃孽种
58惹鬼回路
59人皮客栈2
60恐怖网站
61死寂
62千尸屋
63杰森X
64非礼勿视
65死亡鬼屋
66吸血鬼阴影
67原凶毕露
68撕裂人
下面的你也看一下 有介绍 呵呵
《夺命手术》欧美-这个片子看的我很不舒服,不
是血腥那种。
《分裂》这个片子还没有出,但是看到预告片感觉
很不错
《布莱尔女巫》 -不用我做过多介绍了吧,死亡录
象-科罗佛档案的前辈,据说真实时间改编。
《毛骨悚然》美版,这个也不错相信是你喜欢的类
型。
《死亡特训》(也叫八面埋伏)个人认为不错的片
子,属于惊悚片
《鬼蜮失魂地31公里》也是剧情类型的
《血眼》新纳粹主义分子
《荒岛惊魂》-惊悚片
《鬼月杀机》这个是你喜欢的日式风格恐怖片,是
美国的,个人认为算不错了。
《灵异孤儿院》-也是恐怖类型的
《机械女》-恐怖类型
《趣味游戏》这个是变态杀人的,主要我喜欢这种
类型的片子,也介绍给你可以看下
《边城小镇》-杀人的,剧情够紧凑,有些恐怖片
未必是鬼才吓人
《神秘窗》-剧情
《死刑》-还可以
《桑树街》-拍的很不错错,特技绝对够真实 ,这
个不完全是丧尸,我强烈推荐
《尸地禁区》-也是你喜欢的吓人类型呵呵
〈100英尺 〉-今年的新片-恐怖类型
〈快门〉恐怖类型
〈美国怪谈 〉我很喜欢的一部片
〈魔窟〉冒险恐怖的
〈血腥玛丽〉-恐怖类型
〈隔离疫区〉这个是美国版本的死亡录象,还没有
出,随时关注吧
〈死亡录象〉这个现在太出名了,相信大多都看过
,如果没看过去感受下,最后10分钟很过瘾
〈变种女郎〉也是我喜欢的
〈迷雾〉这个也是很不错的恐怖片,属于怪物类型
,但是绝对不无聊,大多人都看过,如果没看过去
看下
〈鬼魂传奇〉也是恐怖类型的
〈鬼雾〉这个是迷雾的上一个版本,值得一看
〈复制DNA〉大虫子呵呵
〈脉搏探测器〉绝对的心理恐怖片
〈闪灵〉太有名了
〈鬼屋凶铃〉恐怖类型的
〈鬼影〉绝对是你喜欢的类型
〈恐怖废墟〉食人草
〈苜蓿地〉非常优秀的片子,强烈强烈的推荐
〈末日侵袭〉不用说了,不错的大片
〈网络杀机 〉也不错
〈身在其中〉很不错的片子,带血腥
〈黑色地板〉也是你喜欢的类型
〈厄夜三十〉推荐你看
〈荒野恶林〉追杀,变态杀人的,但没你想的那么
血腥,剧情不错
〈死寂〉这个强烈推荐给你
《活死人黎明》虽然你不喜欢丧尸,推荐一下。
《活死人之地》《生化危机3》《电锯惊魂》
《天外来菌》我非常推荐的片子
《黑水》鳄鱼的,很推荐,比较惊心动魄的片子,
不是那种一只大鳄鱼傻吃人的
《车库惊魂》比较不错
《地下墓穴》还可以
《血月》很GOOD
《隔山有眼》1-2
《惊变28周》1-2
《恐怖蜡像馆》
《非礼勿视》
《美国人狼在伦敦》
《驱魔人》
《天魔2006》
《寂静岭》
《恐怖那瓜头》
《少年汉尼拔》推荐
《鬼挡路1-2》刺激
《1048幻影凶间》
《吸血惊情400年》虽然是老片,但是太棒了
《夜访吸血鬼》经典,我非常喜欢
《地铁惊魂》
《尸骨无存》
《人皮客栈》这个就是血X
《死亡空间动画片》这个太牛X了
《恶灵空间》1-2
《惊心食人族1-2》也叫做剥皮人魔
《黑夜传说1-2》
《幽灵船》
《异次元杀阵》也叫做“心慌方”非常强烈的推荐
《鬼水凶灵》美版
《我说你做》
《狼溪》
《加百利》
《鬼哭神嚎》
《夜魔》
《灵异第六感》
《魔鬼搭车人》
《鬼天使》
《生存游戏》
《地狱神探康斯坦丁》
《万能钥匙》
《撕裂人》
《九人禁闭室》
《理发师陶德》
⑷ 你怎么评价国外的科幻电影
特效一流,剧情那就。。。。看热闹好。妇联4最后决战居然是白刃战。。。。。。。。。。。。。
⑸ 英国电影的早期电影
对英国早期电影最有影响的是布赖顿的几位摄影师。其中有E.柯林斯、A.G.史密斯、J.威廉森等,这几位电影先驱,后来被人称为布赖顿学派。他们最早采用了两次曝光、移动摄影、迭印、全景、倒拍、停拍等技巧。柯林斯拍过30部影片,其中只有一部《中断的旋律》保存下来。史密斯在《祖母的放大镜》(1900)中采用特大特写镜头,银幕上出现了放大的走动的表、笼中的金丝雀、人的眼睛;他的第一部作品《夜晚》,表现警察提着灯巡夜,沿路照亮了乞丐、醉汉、行窃的小偷,他用摄影机代替人的眼睛,把它变成了活的东西,这种新的手法,可以说是现代蒙太奇的开端。威廉森则在新闻片中自由地交替变换事件地点并采用外景等,他的《士兵的归来》和《战前和战后的后备兵》两部影片,描绘了真实生活片断,在银幕上首次提出社会问题。
当时的电影艺术家和技术革新家还有C.赫普沃思。1897年,他撰写的《活动摄影术──或电影摄影入门》,是世界上最早电影论着之一。他曾改进冲洗影片器具、印片机和胶片打孔机。1898年他拍摄了《铁路切断中的快车》;接着拍摄的《艾丽斯漫游奇境记》(1903),长800英尺,分16场景,场景间交融衔接;另一部《浪子救人》(1905)利用摄影机述说故事,结构复杂,采取了分镜头剧本的串联、剪辑、摇拍、低角度摄影等技巧;1907年,他还设计过录音系统。同一时期摄制故事片的还有F.S.莫特肖。他的 《抢劫邮车》、《白昼行劫》(两部影片均摄于1903年)奠定了惊险片在英国的地位。
早期英国电影除纪录像片和故事片外,还出现了风景片,如G.潘廷格的《罗伯特·斯科特漫游南极》(1913),颇受欢迎。1914年,英国电影工作者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片。G.皮尔逊导演的《血字的研究》是根据小说《福尔摩斯探案》中的故事拍摄的第一部侦探片;他的另一部影片《厄尔塔斯──死里逃生的人》(1916),则仿照法国影片《芳托马斯》样式,是第一套动作惊险连续片集。
20年代,赫普沃思因拍摄了《阿尔夫的纽扣》(1920)和其它几部成功作品而名振一时。皮尔逊制作了《一切都不在乎》(1920)、《爆竹》(1921)、《爱情生活和笑声》(1923)以及《起床号声》(1924)。英国无声影片时代最受欢迎的明星B.鲍尔芾就是他培育出来的。另一部受观众欢迎的影片是H.肖的《基普斯》(1921),但是,最为杰出而商业上最成功的作品要推G.卡茨的《女人对女人》(1923),它的成功,是制片人M.巴尔康、导演V.萨维尔、剧作家卡茨和他的助手希区柯克,A.以及当时为大家喜爱的好莱坞女明星B.康普逊合作的结果。希区柯克在20年代后期在盖恩斯巴勒影片公司因执导《快乐的花园》(1925)和《房客》(1926)两片而成名。这家公司的成功产品还有卡茨的《老鼠》(1925)、A.布鲁内尔的《英国老家》(1927)和《永恒的仙女》(1928)。与此同时,也崛起了另外几位新人:导演兼制片人H.威尔科克斯继成名作《朱金洲》(1923)之后导演了影片《十夜谈》(1924)、《唯一道路》(1925)、《涅尔`格温》(1926)和《黎明》(1928);L.戴·科多瓦导演了《她》(1925);M.埃尔维导演了《阿尔芒蒂埃尔来的小姐》(1926)与《海军将帅的副官》(1926)。
随着电影制片事业的发展,英国的电影放映场所逐步脱离游艺场而建起可容几百观众的影戏院,当时还雇用钢琴师和小乐队在放映电影时进行伴奏。不久,一批大影院开办起来,但是自1909年起,美、法两国影片占领英国市场,本国影片只占全国上映总数的15%,因此,英国既不能从国内电影市场收回大量资金,又没有充足财力投入制作优质影片、同外国影片争夺国内外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电影生产更受影响。从1916年起,英国加征娱乐税,对影院营业更为不利,电影事业进一步遭到危机。大战结束后,美国影片源源而来,使英国影片只占在本国上映影片的5%,出口影片更是屈指可数,因此一些着名制片人如赫普沃思也不得不于1924年关闭制片厂。为保护民族电影,政府当局于1927年正式通过了电影法案,规定限额分配比率,要求1935年须达到总数的20%,使英国影片在全国影院的上映比率逐年提高。此时,新的制片厂如戈蒙特公司、英国国际影片公司和英狮公司先后成立。到20年代末,英国又摄制出一批引人注目的影片,如希区柯克的《决斗场》(1928)、阿斯奎斯,A.的《流星》(1928)和《地下》(1928)、E.A.杜邦的《皮卡迪利大街》(1929)。因为定额分配影院上映率,需要大量影片填补空档,刺激英国电影出现了一番兴旺景象。但是好影片要耗费大量财力和时间,为了供应市场紧缺的需要,出厂的产品仍然是大批质量差、省工省时的平庸影片。
1929年,有声影片问世。英国面临的问题同其它各国大致相同,如录音方法简陋,设备笨重,影片内容从头到尾,不是喋喋不休的对白,就是接二连三的歌曲。希区柯克导演的《讹诈》,拍了一半而改为有声影片,他在运用声音效果方面,匠心独运,这部被公认的英国第一部有声片,对其他导演很有启发。此后拍摄出了一批较成功的有声片,包括:希区柯克的《谋杀》(1930),阿斯奎斯的《逃出达特穆尔》(1930)、《正告英格兰》(1931)和《跳舞吧,美丽的女郎》(1931),萨维尔的《W──计划》(1931)和《办公室的少女》(1932),W.福特的《罗马快车》(1932),威尔科克斯的《神奇之夜》(1932)等。
30年代,英国电影出现了短期的繁荣景象,每年影片生产量为150部到200部,故事片的复兴同出身于匈牙利的制片家柯达,A.大有关系,他于1933年定居英国,创办伦敦电影制片厂以后,摄制了一批成功的影片,其中以《亨利八世的私生活》(即《英宫艳史》,1933)为最。他用新的观点处理历史题材,提出社会出路问题,迎合观众的民主思想,取得很大成功,该片在国外享受的盛誉,远远超过英国其它影片。更为重要的是柯达孜孜不倦、勤奋进取的精神,促使所有电影业的工作人员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他为英国影片开拓了向国外输出的广阔前景,又给电影事业灌输了乐观与奋发的风气。他的公司还在世界各国收罗人才,礼聘他们来英国工作,推进了英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如德国导演P.津纳执导的《凯瑟琳女皇》(1934)、美国明星范朋克,D.主演的《唐璜》(1934)、法国导演克莱尔,R.拍摄的《鬼魂西行》(1935)、美国导演兼美工设计家W.C.孟席斯所拍的《未来世界》(1936),都是引人瞩目的影片。这家公司制作的影片如Z.柯达导演的《河上刺儿头》(1935)、《伏象神童》(1937)以及柯达本人拍的《伦勃朗传》(即《画圣情痴》,1936)等,都是成功之作。
这时期英国的其它制片人和导演纷纷紧步柯达后尘,由M.巴尔康监制、希区柯克导演的影片《万事通》(1934)、《三十九级台阶》(即《国防大秘密》,1935)和《破坏》(即《薄命花》,1937)都极为成功。此外,萨维尔的《好伙伴》(1933)、《长青树》(1934)和《铁公爵》(1935),威尔科克斯的《涅尔·格温》(1934)、《老德鲁里的假腿》(1935)和《维多利亚女皇》(1937),L.门德兹的《犹太人苏斯》(1934),T.本特利的《老古玩店》(1935),R.史蒂文森的《都铎·罗斯》(1936),B.维尔特尔的《罗得岛》(1936),均获较高评价。到1937年,英国故事影片产量达到了200多部。但好景不长,大多数制片人不讲求质量,拍摄的影片没有票房价值,加之多数资金来自借贷,年终结算,很少获利。到1938年,生产骤然下降,英国议会为挽救这个局面,在这年又通过新电影法案,规定提高英国影片在国内上映的分配定额,从1938年的12.5%,逐年增高至1947年的25%;抵制滥拍成本低、质量差的影片;允许外国资金向英国电影事业投资。根据这个条款,美国米高梅公司和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都投放了它们的资金,在英国开办了几家联合制片厂拍片,如米高梅公司投资的《一个美国佬在牛津》(即《留英外史》,1938)、《城堡》(即《卫城记》,1938)和《再见,奇普斯先生》(即《万世师表》,1939)等。这些影片全都由好莱坞导演执导、好莱坞明星主演,英国方面只提供场地、摄影器械、技术人员和个别演员。英国电影导演这期间也拍出了几部成功的影片,如阿斯奎斯的《卖花女》(1938)、希区柯克的《失踪的女人》(即《琼花劫》,1938)、里德,C.的《银行休假日》(1938)和《群星普照》(1939)、Z.柯达的《四羽毛》(1939)等。
这几年,英国电影事业也实行了明星制度,相继登上明星宝座的是:霍华德,L.、劳顿,C.、G.菲尔兹、唐纳,R.、M.奥勃朗、M.洛克伍德、费雯丽、哈里森,R.、奥立弗,L.等。
1929年格里尔逊在英帝国交易局电影部资助下,导演了一部纪录片《飘网渔船》,反映北海捕捞鲱鱼渔民的生活,富有诗情画意,使他成为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创始人。他主张电影艺术的目的在于社会教育,并认为苏联电影是表现电影社会功能的实际事例。他从工商企业得到经济上的资助,并吸收有志于现实主义影片的艺术工作者参与这个运动。格里尔逊纪录电影学派的人员中有P.罗塔、B.赖特、E.恩斯特、A.埃尔顿、H.沃特、D.泰勒、S.莱格、A.卡瓦尔康蒂等,他们的作品反映英国社会出现的尖锐问题,如失业、劳动条件差、居住环境恶劣等,在艺术处理上也有新的追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电影业无法正常生产,大部分电影界人才被征入伍,故事片生产从1940年的108部下降到1942年的46部。但观众反而有增无已,影片的票房收入直线上升。第二次大战期间,英国邮政总局的电影机构被新闻部合并,成为皇家电影机构,给了纪录像片工作者施展才干的良机,他们拍出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如卡瓦尔康蒂的《最初的日子》(1939)、H.詹宁斯和H.瓦特的《伦敦必胜》(1940)、瓦特的《今晚的目标》(1941)、J.福尔莫斯的《海岸司令部》(1942)、詹宁斯的《火已点燃》(1942),R.博尔廷的《沙漠大捷》、P.杰克逊的《西方进军》(1944),还有英、美合拍,由里德,C.和美国人G.卡宁合导的《真正的光荣》(1945)。这些纪录片在战时所起的作用很大。另外还有些故事片也有很大纪实或宣传的性质,如P.赫斯特和布鲁内尔 3人合导的《雄狮添翼》(1939)、鲍威尔,M.的《第49°纬线》(即《侵略者》,1941)、N.科沃德和利恩,D.合导的《我们所在的队伍》(即《海神》,1942)、迪金森的《近亲》(1942)等。其它有关大战题材的故事片还有里德的《铁血忠魂》(1944)、鲍威尔的《壮士春梦》(1943)等。与此同时,也拍有不少其它题材的影片。较突出的有柯达的《巴格达窃贼》(1940)、迪克森的《煤气灯》(1940)和《首相》(1941)、B.迪安的《二十一天》(1940)、帕斯卡尔的《巴巴拉少校》(1941)、里德的《基普斯》(1941)、L.阿利斯的《穿灰衣服的人》(1943)、奥立弗,L.的《亨利五世》(1944)、吉列特的《臭名昭着的绅士》(1945)和《深夜》(即《新聊斋志异》,1945),还有豪华历史剧《恺撒和克列奥帕特拉》(又译为《璇宫艳后》,1945)、N.科沃德和利恩,D.合作的《相见恨晚》(1945)等。
J.A.兰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崛起的英国电影事业家。早在30年代,他开始从事宗教电影的摄制工作。1935年,创办英国全国电影公司,摄制了第一部商业性电影,同年他与C.M.伍尔夫合办电影发行总公司。1941年兰克已掌握有英国 3大电影放映网中的两大放映网。大战结束时,他的总公司扩展成了势力雄厚的联合企业,拥有英国的制片、发行和放映事业的大部分实权。他雄心勃勃,计划建立巨资故事片厂,包括儿童片、动画片部门,摄制新闻纪录连集片,开办电影学校,专门培养有希望的童星。他想用巨资大片打进美国市场,把英国电影事业从多年困境之中拯救出来,1947年,他去美国谈判推销他的影片。不料英国政府却在这时颁布法令,要征收国外进口影片75%的税收,美国各家制片公司坚决抵制,好莱坞影片全部停止输往英国,使各地影院减少了大量片源。兰克想在美国打开市场的计划也成为泡影,英国电影界陷入了极为困难的境地。英国政府于是敦促兰克和其它制片人增产影片以填补空缺。但是英国电影业经济拮据,影片能收回成本的也为数不多。1948年,英国政府祇得撤销外国影片的进口税,美国影片又立刻大量涌进,英国影片在本土银幕上仍无容身之地。英国政府再度规定:美国影片从英国所得利润必须将其中的一定数额向英国电影事业投资,这种办法又让美国电影势力进一步深入英国电影事业。此时期,兰克影片公司和别的制片厂比较优秀的作品有:利恩根据狄更斯小说拍摄的《锦绣前程》(即《孤星血泪》,1948)和《雾都孤儿》(1948),鲍威尔和普雷斯伯格的《上天阶梯》(即《太虚幻境》,1946)、《黑水仙花》(又译为《思凡》,1947)和《红菱艳》(1948),奥立弗自导、自演的《王子复仇记》(1948),里德导演的《虎胆忠魂》(1947)、《倒下的偶像》(1948)和《第三个人》(1949),还有迪金森的《黑桃皇后》(1949)等。
为了维持和保护本国电影事业,英国政府祇得仍旧采用上映定额分配办法,规定从1950年起,分配英国影片上映的定额要增加到30%,可惜当时娱乐捐税仍保持战时标准,电影事业所得实惠甚微。英国政府乃于1949年成立国家电影筹资公司,通过该公司将钱借给电影事业;接着1950年又创立英国电影生产基金会,专门支配从电影票上征收的捐税,作为补助电影生产。不过,这时候电视越来越受群众欢迎,电影院的上座率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从5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由巴尔康主持的“伊灵喜剧影片”。伊灵是制片厂名,位于伦敦西郊。伊灵喜剧表现实际生活,敢于打破常规,描绘反对官僚主义的人物的各种遭遇,以新眼光观察生活,温和地批判贵族阶层和人情风俗的繁文缛节。最成功的作品当推哈默的《善人与贵族》(1949),麦肯德里克的《清洁的小岛》(1949)、《白衣男子》(1952)和《专门勾引女人的人》(1955)。其它值得提到的有C.克莱顿的《大叫大嚷》(1947)、《拉旺德山暴乱》(1951),H.科尼利厄斯的《史姆利科的护照》(1949)、《日内瓦的妇人》(1953)以及M.江普的《天堂的笑声》(1950)等。
英国政府限定了美国影片所得利润的高额百分比要投资在英国事业以后,美国公司开始恢复营业,与英国合作拍片。这一阶段英美合拍的较佳作品有J.尼格列斯科的《流浪儿》(1950)、R.沃尔什的《霍恩布洛上尉》(1951)、休斯登,J.的《非洲皇后号》(1952)和《莫比·迪克》(1956),而最杰出的作品则是利恩的《桂河大桥》(1957)。这是一部当时上座率最高的战争片。
美国的部分电影工作者由于遭受麦卡锡主义的迫害,纷纷离开好莱坞。导演J.洛西到伦敦定居后,接踵而来的又有卓别林,C.、R.莱斯特、库布里克、吕美特等。这些人为英国电影艺术作出了贡献。
英国电影事业多年以来得不到振兴,1959年,一伙年轻人以林赛·安德森、托尼·理乍得森、卡雷尔·赖兹为首发表宣言并摄制了一系列影片,倡导自由电影运动,这次运动和反对文学与戏剧中传统价值观有联系,也与“愤怒的年轻人”运动的政治和精神抗议相结合。它的基本内容是要求用积极态度来表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反对资产阶级的唯美主义。他们鲜明地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和道德价值观,如J.克莱顿的《屋顶阁楼间》(即《金屋泪》,1958),理乍得森的《愤怒的回顾》(1959)、《蜜味》(1961)和《长跑家的孤寂》(1963),赖兹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安德森的《这种运动生活》(1963)。此外重要的影片还有施莱辛格,J.的《恋爱有术》(1962)和《骗子比利》(1963)等。到60年代中,自由电影的调子有所变化,把反抗仅作为个人对待生活态度的一种表现方法而不再具有社会性含义。这种倾向在理乍得森的影片《汤姆·琼斯》(1963)中表现得最为鲜明。60年代末70年代初,自由电影比较重要的作品是安德森的影片《假如》(1968)和《哦,幸运儿》(1973)。在这两部影片里导演在表现当代社会冲突时把敏锐的观察和独创的概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60年代英国利用美国的资金拍了不少影片,其中比较重要的有J.李·汤普逊的《纳瓦隆的大炮》(1961)、利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T.扬的《乌有博士》(1962)、P.格伦维尔的《绳环》(1964)。其它英国名片有G.格林的《愤怒的沉默》(1960)、卡迪夫,J.的《儿子和情人》(1960)、克莱顿的《无罪的人》(1961)、B.福布斯的《一个雨天下午的集会》(1964)和《L形的房间》(1962)、施莱辛格的《亲爱的》(1965)和《远离狂乱的人群》(1967)、L.吉尔伯特的《阿尔菲》(1966)等。
英国国会在70年代又通过一个新电影法案,把本国影片在影院的分配定额提高到30%。增加了电影筹资公司的预算,因为美国投向英国电影事业的资金数额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了。随着电视越来越普遍,影院上座率不断降低,尽管提高票价,1976年也落到票房收入的历史最低点,同年,英国订立一条税法,规定外侨影片制作者在全世界范围收入的75%要交纳所得税,从而阻塞了国外投资。这一年,英国故事片生产降到64部;1977年又降到42部。
70年代上半期英国的重要影片(其中有些是美国导演的作品)有利恩的《瑞安的女儿》(1970)、C.迈尔斯的《处女与吉普赛人》(1970)、R.波兰斯基的《麦克佩斯》(1971)、J.洛西的《送信人》(1971)、阿顿波罗,R.的《青年时代的丘吉尔》(1972)、 M.弗兰克的《阶级烙印》(1973)、库布里克的《巴莱·林登》(1975)、拉塞尔的《汤米》(1975)、库珀的《太上皇》(1975)等。
70年代后期,英国制片业在美国资本牵制下,松木和爱尔斯垂两大制片厂虽也自己投资拍片,主要还是出租场地去同美国合作。美国着名连集卖座片《超人》、《星球大战》等是在这两个制片厂的摄影棚里拍的,还有一部分英国电影创作人员去外国拍片。
进入80年代,英国电影事业有所好转,1981年的《火的战车》和1982年的《甘地》两片连续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教育丽塔》(1983)、《当地英雄》(1983)、《印度之行》(1984)等片也获得好评,1986年,艾非里的《一间可以看见风景的房间》和乔菲的《使命》更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
这期间英国影片市场仍然被美国电影所垄断,在全部票房收入中,英国影片仅占10%左右,许多影片在国内的收入仅能收回投资的10~40%。
英国的大电影制片厂有“松木”、“爱尔斯垂”、“金波顿”和“图克南”。主要电影教育机构有伦敦电影学校、民族电影学校,皇家艺术学院、伦敦电视电影学院。主要电影研究机构为英国电影学院(BFI)(建于1933年)。伦敦国际电影节是世界着名电影节,每4年举办一次,为非竞赛性的。主要电影出版物有《画面与音响》(1932年创刊)和《银幕》(1959年创刊)。
⑹ 外国电影和国产电影有什么区别
国外电影的特点:
●德国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运用这种手法而闻名。之后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到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与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考克与奥森.威尔斯亦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形式主义Formalism
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起源于1915年的俄国,因为莫斯科语言学圈及诗语言学会的成立,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响到当时的各艺术领域。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均是此种主义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义的压迫而停止在俄罗斯的发展,但对后来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有很大影响。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究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要作品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film
1920年兴起于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的、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人类潜意识的种种状态。路易斯.布纽尔的《安达鲁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作品。而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旨在反抗写实主义与传统艺术,领导人安德烈.布列东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种纯粹的心灵自动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试着以语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来表现思想真正的运作情形。”后来超现实主义成为实验电影与地下电影的重要源头,如美国的玛雅.黛伦与肯尼斯.安格。商业电影中超现实主义并不是主要派别,只出现在个别导演的电影中,如伍迪.艾伦。
●新写实主义Neorealism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罗贝多.罗赛里尼、狄西嘉、鲁奇诺.维斯康堤等。这类的电影大主题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相较于战前的封闭与伪装,新写实主义电影反而比较像纪录片,带有不加粉饰的真实感。不过新写实主义电影在国外获得较多的注意,在意大利本土反而没有什么特别反应,1950年代后,国内的诸多社会问题,因为经济复苏已获抒解,加上主管当局的有意消弭,新写实主义的热潮于是慢慢消退。
●法国新浪潮NewWave
原本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新闻性用语,指1958与1959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的格调清新,频频获奖的首部作品。后则被广泛运用,概括了法国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新电影制作与创作倾向。这些新导演有很多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如高达、楚浮、夏布洛、侯麦、李维特等。他们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并用其作品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混合利用传统电影类型与好莱坞导演风格,来实验剪接与结构上的新形式。由于重视拍摄的自由度,往往只凭纲要性的脚本拍摄,喜欢即兴与自发的拍摄方式。而其主题上则带有存在主义的色彩,如亚伦.雷奈的,《广岛之恋》与高达的《断了气》均是这类影片。新浪潮这个词自从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与法国结缘后,常被拿来形容其它国家新兴的电影制作活动和电影复兴现象。如捷克、匈牙利的新电影,1960年代的波兰与1970年代的德国新电影。
⑺ 外国电影的优点
1.有足够的人文思考
2.有极好的电影音乐
3.大部分片子着力宣扬真善美(这与日本电影刻意宣传假丑恶形成鲜明对比)
4.演员无论名气大小,刻画任务均很到位
⑻ 国外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由吴京、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等领衔主演的科幻题材电影,几位演员演技精湛,把末日到来之际的恐惧慌乱,演绎的淋漓尽致。剧情上逻辑也很说得通,节奏紧密压抑,即使隔着屏幕也仿佛身陷其中,压得人透不过气,看得让人汗毛倒立,心中危机感大起。
该电影在国内外反响均不错,评价纷纷以好评为主,可见这部作品真的很优秀。近年来,科学家们逐渐发现太阳正在急速衰老膨胀,我们不知道地球会在多少亿年之后被太阳吞没。但近年来对于宇宙的探索,却是加紧步伐,收获颇丰。也许在未来的某天,人类真的会研究出离开太阳系的办法。但不论如何,地球只有一个,所以我们更该保护好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