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怎么改变
首先不要认为自己内向就低人一等,宅在家里如果让你觉得开心,就与那些天天泡在人堆里嗨的人没有区别,反正都是为了让自己舒服嘛! 你小时候是不是一犯错误就被父母打骂?或者父母从来不与你交流,或者只是命令你做这做那、不许做这不许做那?这样的童年特别容易造成胆小内向的性格。 我小时候经常被打,性格非常内向,文静。工作以后发现内向的人在职场很难升职,所以尝试改变自己,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就改变了,聚餐、泡吧、K歌、洗澡洗脚按摩、打牌、逛街、旅游……所有的聚会都参加。慢慢的,我就与同事、上司成了好朋友,能在公司大会上演讲了,能在开头脑风暴讨论会上滔滔不绝。然后上司离职时,我就升职了。现在的我,三十出头,做着部门经理。 其实,我还是很喜欢周末和家人一起安安静静待着,看电影、玩游戏、吹空调、吃西瓜,宅家里很开心。 说说我由内向变外向的方法吧! 1、锻炼口才:多看点笑话、故事、新闻等你感兴趣的东西。把内容背下来,和你的好友或亲人分享。 2、交往要从简单到困难:首先多联系自己已有的朋友。再多与同岗位的同事聊天,再尝试与上司、其他部门的同事沟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再尝试与老客户成为朋友,尝试联系以前的老同学。。。最后才考虑认识陌生人。不过要注意哦,同事变朋友容易,但变好友的几率很低的,毕竟你是去打工挣钱的,不是去交朋友的。 3、多一些兴趣爱好:多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有钱的话可以参加比如旅游、自驾游、骑行,在q群里参加集体活动。没钱的话,可以在网上学学唱歌、跳舞、英语等。实在是穷,你可以去福利院做免费义工,也能认识新朋友的。 4、说话声音要大一点,别怕说错,每个人都是害怕的,我主持七百人的大会时,腿也哆嗦,我面试员工时也害怕说错话。 5、多与家人交流:以前我很怕和父母说话,现在不怕,就算我爸现在还是经常骂我,但我会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跟他说,听听他是怎么想的,多听多说,才发现原来父母很爱我。所以现在我自己有老公小孩,我也把他们当好朋友,我经常和老公聊网上的新闻、游戏,和小孩一起玩玩具。 性格太内向的人确实不适合这个社会,如果你想有一份好一点的工作,就必须强行改变。 手机打字很辛苦,只是想帮助和你我一样性格内向的朋友。
‘贰’ 克隆人存在什么伦理问题
一切的伦理问题,都可以慢慢适应。无论是母体和克隆人的辈分问题,权利问题,继承家产问题,都不怕。设定一个多数人接受的限制性法律,就够了。1怕的是人权问题。克隆人要是有缺陷呢。要是母体出车祸想用克隆人的腿大脑呢。或者从小就给子女克隆人,并禁闭圈养到大,哪天子女有病出事了,就割下克隆人器官差碧中移植上去,任凭克隆人猪狗一样死去。2如果克隆人有人权,那是否和母体平等。是否有权知道自己虚山的一切。是否需要对母体及主治医生负有赡养义务。若克隆人有身体心理缺陷,是否有权跟正常人交配并生下有缺陷的混肉人。克隆人的终身药物是否有资格入医保。克隆人的制造资格和名额分配。什么条件下才允许克隆人。3克隆人增加就业压力升学压力怎么办。克隆人的用途目的规定数额扶养教育工作安排怎么分配。是否可以终生用于科研并享受自由限制安抚费。如果克隆人过多要求参政议政怎么办。如果克隆人比人类更优秀在选举中获得权利并开展人类清除计划怎么办。4若一个恋母情结妹控兄控的人,不能近亲结婚,是否可以克隆对方并交配。如果可以,那克隆人的交配诉求对象是否需要获得母体的同意。比如某美女明星的克隆体长大,被富豪用钱收买上床,那母体想到了很恶心怎么办。如果有人用克隆体拍色情电影某“门事件”来侮辱诽谤母体怎么办。5母体在什么年龄段可以开展克隆计划。受精卵桑椹胚阶段。胎儿阶段。老年阶段。倘若某自恋狂要与克隆体相爱怎么办。自己草自己。克隆体也想二次克隆三次克隆怎么办。要是多量克隆好几个怎么办。6宗教怎么定义克隆人和克隆行为。慧饥克隆人能信教吗。能献血吗。做医生呢。担任国家总统呢。克隆人能否从事屠宰外科手术厨师之类的行业。如果他们的血液或体液混入食物和病人体内怎么办。是否会有不良反应。克隆人和宠物的地位如何区别看待。如果克隆人为劣等生物,克隆人虐待动物怎么办。克隆人能否参加娱乐节目和影视。克隆人如果有某些生物优势,比如变异成巨人,是否可以用于战争军队武警。克隆人如果先天免疫艾滋病梅毒天花麻风等传染病,是否可以用做人体生物炸弹传播疾病而疾控中心无法检测。
伦理片不同于普通的爱情片它会涉及到一些情欲元素,又不像A片那样露骨。所以对许多想感受新鲜事物的人来说,伦理电影是它们最好的选择,而欧美地区一向是伦理电影的发源地,下面要给大家推荐的是欧美十大伦理电影,有兴趣的快来看看吧。
10、不忠 2002
豆瓣评分:7.5
评价人数:23414人评价
不忠讲述的一位妻子发生婚外情的故事,该部电影由着名导演阿德里安·莱恩执导, 戴安·琳恩,理查·基尔主演,影片上映于2002年,获得了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9、偷香 1996
豆瓣评分:7.7
评价人数:16622人评价
偷香由意大利知名着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 杰瑞米·艾恩斯、丽芙·泰主演的一部法国伦理片,该片讲述了年轻貌美的女主角和几位男士之间的爱恨纠葛。影片中不乏一些滥交、一夜情、纵欲的因素。
8、云上的日子 1995
豆瓣评分:7.7
评价人数:52000人评价
这是法国女神苏菲·玛索为数不多的伦理片,在豆瓣上有5万人评价,最终得到了7.7分的高分,整个影片分为四个故事,每个故事相互独立,苏菲·玛索在第二个故事当中,影片描述了,在法国生活中,几位不同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7、性瘾者:第二部 2013
豆瓣评分:7.7
评价人数:35715人评价
《性瘾者:第二部》获得了27届欧洲电影奖的多项提名,该片继续了第一部的剧情,讲述了一个女性瘾者的生活和经历。内容涉及了SM等禁忌元素,总体来说,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片子
6、本能 1992
豆瓣评分:7.7
评价人数:98256人评价
《本能》这部电影是莎朗·斯通的成名之作,莎朗·斯通饰演的女主角为了找寻灵感,而和不同的人上床,其中包括一位着名的摇滚歌手。但不久这位摇滚歌手就被人杀死在家中,然后一位警察开始调查此事,但这位警察最后也被女主的眉毛所吸引。这部影片在豆瓣上有十万人评价,多个着名的镜头被翻拍。
5、女性瘾者:第一部 2013
豆瓣评分:7.7
评价人数:50632人评价
女性瘾者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位患有性瘾的女人身边的故事,女主从小患有性瘾,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沉沦在性欲的空间,甚至成立了一个性瘾俱乐部,然后当她爱上一个男人后,发现再也无法发生激情。
4、戏梦巴黎 2003
豆瓣评分:7.9
评价人数:92262人评价
戏梦巴黎由着名影星伊娃·格林主演,影片上映于2003年,该片讲述了60年代的法国,一对法国姐弟和一位来自美国留学生之间古不伦故事,该片情欲场面比较多,在豆瓣上有十万人评价。
3、一树梨花压海棠(Lolita) 1997
豆瓣评分:8.1
评价人数:103889人评价
《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个电影名字大家可能不怎么熟悉,但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洛丽塔》,这是最早的萝莉控影片,该片讲述了一位大学教授在年幼的时候失去了女友后,对未成年的少女有着特殊的感情。后来她爱上了自己的养女洛丽塔,从而展开了一段不伦恋。
2、情人 1992
豆瓣评分:8.1
评价人数:112922人评价
情人是由香港着名影星梁家辉主演,讲述了30年代越南的一个15岁的法国少女和中国富商之间的爱情故事。这部影片十分出名,在豆瓣上共有十一万人评价,还能得到8.1的高分实属不易。
1、苦月亮 1992
豆瓣评分:8.3
评价人数:45621人评价
苦月亮由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休·格兰特,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主演的一部电影,该部电影讲述了两个恋人之间由爱生恨的故事。
‘肆’ 伦理学有什么用
伦理学有什么用?伦理学教人为善这个命题颇为可疑。要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愿望、想法、主张,伦理学,作为系统说理,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说理并不是都意在说服,说理首先是一种伦理态度,视对方为理性存在者的态度——希望理解他者,也希望他者理解自己。就此而言,与其问“伦理学有什么用”,不如问“说理是怎么来的”。回答是:理性人凡事要明个道理,拿肢德性重要,我们就想弄清楚德性之理。
一
我们都知道,亚里士多德把人类活动分成三类,理论活动,实践,制做。与这三类活动相应,亚里士多德区分三类学科:理论学科,实践学科,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制做学科。这里只说说理论科学与实践科学的区别。据亚里士多德,理论科学的目标是为真理而求真理,它们不改变事情本来的样子,例如,对天体的研究不改变天体的运行。实践学科不是单为真理本身之故而探求真理,例如,伦理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知道善人是什么样的人,而在于我们自己成为善人,不仅意在知道什么是德性,而在力求使我们自己有德。伦理学“不像其他知识分支那样,以静观、理论为目的……而是教人怎样成为善好的人,否则这种研究就没有意义了”。
善好和德性是否可教?即使可教,是靠“身教”还是靠伦理学这样的系统论理来教?伦理学教人为善这个命题若说古时已经可疑,今天恐怕更难成立。一个一个伦理学系跑一跑,哪个教授好意思说他敢教人善好和德性?他一个个斤斤于蝇头名利,他一个个百无一能的腐儒,顶好也不过是个方头正脸的亚中产。毕竟,尚没有伦理学的时候,世间早已有善好之人善好之行。伦理学教人为善这个主张还进一步暗含,有大家都要接受的善好,而伦理学家更了解这种共同的善好,这些也都有待商量。亚里士多德对伦理学教人为善其实也有保留,他说:“但事情却是,使人高贵的诸种理论虽然似乎有力量使那些生性高尚的人归于德性,但它们却没有能力去促使大多数人追求善和美。……想用理论来改变在性格上形成的习惯,是不可能的,或者是困难的。” 〔NE,1179b〕
二
后世的伦理学家常把伦理学分成理论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前者发现规律,后者应用规律”。 这个区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伦理学是否教人为善这个问题的尖锐性:理论伦理学不关教人为善的事,教人为善的是实践伦理学。蔡元培是最早从西方系统引进伦理学的学人之一,他在《中学修身教科书》接下理论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的区分,实践伦理学“本理论伦理学所阐明之原理而应用之,以为行事之轨范”——“理论伦理学之于实践伦理学,犹生理学之于卫生学也。”
也有伦理学家区分规范伦理学和描述伦理学,这种区分与理论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的区分颇为接近——规范伦理学探讨我们应当怎样生活,尝试提供一套伦理规范。描述伦理学则只是描述各种伦理规范,并不告诉我们应当遵从哪套规范。
我对上述区分颇多异议。这里分成几点来说。
一,如果所谓规范伦理学的任务是提出一套道德规范,那么,无论这套规高森范多么高尚或恰当,无论规范的提倡人多么有学问,它似乎更接近于某个教派的传道书,更接近说教或政治思想教育,不成其为一门什么“学”。蔡元培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之前,出版了一本《中国伦理学史》,他在该书绪论中区分伦理学与修身书,修身书“示人以实行道德之规范”,伦理学则“以研究学理为的”,又说:“伦理学者,知识之径途;而修身书者,则行为之标准也”。伦理学既然是研究学理的,所以“于一时之利害,多数人之向背,皆不必顾”。〔5页〕他后来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中采用理论伦消念世理学和实践伦理学这对用语,原来的框架则未变:上篇为实践伦理学,下篇为理论伦理学。实践伦理学这个名号颇为误导,观其书中的实践伦理学部分,实际上即为修身书,以提供行为之标准或规范为目的。蔡元培也明确说:应用之学,其实属于术,“惟理论之伦理学,始可以占伦理〔学〕之名也”。〔208页〕若强说实践伦理学与修身书有什么差异,则可说实践伦理学背后有理论伦理学的原理支撑,即“本理论伦理学所阐明之原理而应用之”。这就引到了第二点。
二,区分伦理学与修身书,这我很赞同,但修身书与伦理学总有一层特殊的关联,把两者做个区分容易,要说清两者之间的关联就麻烦些。依照梯利与蔡元培的刻画,所谓修身书或实践伦理学即是现在所称的应用伦理学。应用伦理学探讨在具体行业中应当怎样合乎道德地行动,例如医学伦理学探讨医疗或医生的伦理等等。上面说到,实践伦理学这个名号颇为误导,同样,应用伦理学这个名称也有疑问。蔡元培说应用之学其实是术,这倒不尽然,应用力学、应用数学,它们也是独立的学科。这里的疑问在于,应用伦理学预设了一套伦理学理论,就像应用力学预设了理论力学那样。然而,伦理学是否能提供理论?医学伦理的探究是不是伦理理论的应用?只说一点:应用力学之成立,依赖于大家对力学基本理论没有什么争议,而伦理学有多家多派的理论,“伦理理论的应用”应用的是谁家的理论呢?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如果并没有哲学应用一说,自然也谈不上伦理学的应用。无论称之为实践伦理学还是应用伦理学,“本理论伦理学所阐明之原理而应用之”这一思路是有疑问的。我同意维特根斯坦,哲学并不提供理论,我也不认为医学伦理是谁家理论的应用。数学哲学不是把谁家的理论应用到数学领域,科学哲学也不是把谁家的理论应用到科学领域,它们是对数学和科学的哲学思考,同理,医学伦理学就是对医学的伦理学思考。当然,应用伦理学已成定名,就像印第安人一样,不妨将错就错,未必需要改掉,我们只要不被名称误导就好了。
三,描述伦理学这个名称也有疑问。描述一个民族都有哪些伦理规范,似乎是人类学-社会学的任务而不是伦理学的任务。诚然,人类学-社会学是否能做到不带评价的“纯描述”,这本身是个问题;但更重要的在于,哪个学科固然都离不开描述工作,但任何学科,无论是伦理学还是人类学-社会学,从来不止于描述,它需要追问事情为何如此。
概括言之,我认为把伦理学分成规范伦理学、理论伦理学、元伦理学等等,尽管在特定上下文中可能起到提示作用,但更多的恐怕是误导。我很同意蔡元培,以修身书那样的方式列举多项道德规范不是伦理学的任务,对各种各样的道德规范进行反思进行论证才是伦理学的任务。不过,提供规范与对规范进行反思、论证并不一定互相隔绝,所谓规范伦理学通常不会只列举些道德规范。例如,新儒家意在提供一套儒家道德规范,但同时,他们也在从事伦理学论证工作,这包括论证儒家的伦理规范比其他的伦理规范系统更加优越,论证这些规范如何可能应用于或适用于今天这样一个已经大不相同的世界等等。
三
按梯利、蔡元培他们的看法,修身书或实践伦理学“本理论伦理学所阐明之原理而应用之”,但依我看,这是把“理论伦理学”的位置弄反了。社会生活总要求我们遵行某些伦理规范,到一定时候,就有圣人把生活中的实际规范加以整理,去陋存精,“示人以实行道德之规范”,如摩西十诫或孔子在论语中的很多金言。这套规范的道理何在,他们没说什么,或零星说到一点儿,民使由之可也,未必使知之。实际上,圣人固然对天人之际体会得宏达又精微,却不一定长于成套论理——成套论理的需求和技术都还不曾发展起来。伦理规范系统是否合宜,原不在于是否讲出一套道理,而在于这套伦理规范是否合乎道理。但文字时代既已开始,道术为天下裂,你提倡一套规范,他提倡另一套,每一套规范的提倡者,即使起初并不好辩,这时也不得已要为他所倡导的规范讲出一番道理来。当然,他若要讲得出道理,他提倡的那套规范本来就得有道理。
一条合理的规范所依的是什么道理,并不总清清楚楚。大多数规范系统不禁止杀生,却禁止杀人。这当然是有道理的。 其中的一条道理大概是,蚊子或蚂蚁在死亡过程中不怎么感到痛苦。这个道理有一定的解释力,例如,它也能解释为什么随意杀死一条狗比踩死一只蚂蚁更难让人接受,自愿堕胎权利的支持者有时沿这条思路来论证自己的主张——胎儿并不感到痛苦。但尽管这条道理有一定的解释力,却会招来一些显而易见的质疑:你怎么知道蚂蚁不感到痛苦?你怎么知道胎儿不感到痛苦?放过这些不论,我们要问,杀人和踩死蚂蚁的区别主要来自蚂蚁不感到痛苦吗?一刀砍死一个睡梦中人,他没感到痛苦,却跟其他杀人案例没多大差别。也许,杀人和杀死青蛙的区别并不在于它们是否感到痛苦,而在于前一例中你消灭的是未来可能富有意义的生活。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杀死一个孩子或一个大家爱戴的人更遭人痛恨。但这一点也并非那样一清二楚:我们凭什么从生存具有多大意义来看待杀生问题呢?又该由谁来确定哪种生存更富意义呢?
无论什么道理,都不是孤零零的,每个道理都连着别的道理,这个道理得到一些道理的支持,却与另一些道理不合。目的的正当性是否能为实现这一目的所采用的任何手段提供充分辩护?曰是曰否,都能说出一番道理。知行是两回事抑或知行合一?跳水救人是出于道德考量抑或出于本能?保护古建筑或救黑熊重要吗?曰是曰否,也都能说出一番道理。在同一平面上的反复辩驳也许不能得出究竟,为此我们也许需要追索更深层更普遍的道理。蚂蚁是否感到痛苦——我们该怎么想才能开始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显然联系于我们怎么知道蚂蚁是否感到痛苦,而这又显然联系于我们怎么一般地知道其他人以及动物们的感受。为此我们就需要考察什么叫知道,什么叫心理或心灵。何为知,何为心,这些即是近世哲学家所称的概念考察。上一节说到,任何一门“学”都在于追究事物的为什么,追究理由和道理,概念考察或辨名析理是这类追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追究的不是作为机制的为什么,而是日常理由背后的根本道理。系统地追索纷繁道理背后的更根本更普遍的道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活动,从前则称作“穷理”。所谓穷理,不是在平面上追索,而是向纵深处追索。
人但凡有点儿灵性,不可能从不对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感到困惑,继而加以思考。伦理思考是人类思考的重中之重,人人都想过自己怎样处理一件事情比较公平,想过别人一种做法是对是错,人人都曾尝试用某种道理来说服别人做某件事或不做某件事,都曾用某种理由为自己的某种行为做过辩护。生活中的实际伦理思考、讨论、争论,这些既是伦理学的发祥之地,也是伦理学所要探究的课题,但这些活动本身并不是伦理学。每个人的困惑由这个那个具体的、偶然的事件引发,而求解惑的努力会把我们引向一些多多少少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哲学问题”。在那里,这个那个偶然的问题,你的问题和我的问题,交织起来,平常说理转变成系统论理。
总括言之,伦理生活总是从默会或明述的规范开始,这些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磨打出来,由圣贤提炼出来,是些多多少少有道理的规范,后世乃可得演绎其中的道理,相互质疑、驳斥、辩护、补充,辨名析理,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道理系统,是为伦理学。
四
伦理学旨在说理、穷理,但说理、穷理能否劝善?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很难指望通过说理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愿望、想法、主张。为此,除了说理,还有种种其他办法:好言相劝、恳求、纠缠、煽动、欺骗、利诱、威胁。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为这些方法分类。斯蒂文森先把威胁利诱之类放到一边,把其余的方式分为理性的方式与非理性〔nonrational〕的方式。 诉诸事实和逻辑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是最典型的理性方式——你列举吸烟的种种有害后果劝说父亲戒烟,说明某种药剂的疗效来说服生病的丈夫服用它。指出对方不合逻辑当然也是典型的理性方式。诉诸事实和逻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求真。非理性的方式,据斯蒂文森,其中最重要的是persuasion,如劝说、劝诫、恳请、恳求等等。你就让他这一次吧,我求你了,这时候,我不是在为我的请求提供理由。我们说好言相劝,突出的不是好理由而是相劝时的好态度。这两大类方式并不总是能明确区分,引征权威、诉诸公议似乎就落在两类交集之处,在实际讨论和争论之际,人们通常也交替并混杂使用这两种方式,但它们有大致区别,这一点还算清楚。用理性方式与非理性方式标示这一区别显然不大好,非理性强烈含有胡做混来的意思;尽管我们可以声明这里使用非理性时不是指胡做混来,但这种人为排除法既笨拙又不是很有效。我觉得不如更朴实地把前一大类称作说理,后一大类呢,就称作非说理的方式。为论述方便,我还临时编造一个词,劝求,用来概括这两大类方式。
把说理与其他方式分开,是要说明说理是一种独特的劝求方式,不是与其他方式并列的一种。不过,说理之为独特的劝求方式,并不在于用它来劝求格外有效。学者以科学求真为业,容易高估事实和逻辑的力量,我们却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愿望和主张——这里仍然把利诱、威胁排除在外——好言相劝、恳求、宣传、煽动通常效果更佳。维特根斯坦曾注意到,虽然人们在劝求时有可能提供理由,“但这些理由能达到多远?理由穷尽处,是劝请〔ueberreden〕。(想想传教士让土着人改信宗教时的情况。)” 你信念执着激情洋溢,或表现为如此,人们就容易被你打动,即使人们后来发现你的主张与事实、逻辑相悖,只要他们相信你本意真诚,也不大与你计较。科学求真在群众那里没有很大市场。我们不必太多为事实和逻辑抱屈——人们本来不是要为正确生活,而是要生活得热热闹闹忽忽悠悠,而且,细节之真本来与正确判断关系不大,例如,我记住一大堆数据,照样会错判经济形势,经济学家各个都记得比我们多十倍,判断大形式时常截然相反。生活中到处是紊流,分明的事实和清明的逻辑不一定能带我们多远。不管怎么说,求真态度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准确性,在日常生活中是相当边缘的德性,它们的重要性是在哲学-科学的发展集中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