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少时印象最深的两部老电影——《月亮湾的笑声》和《咱们的牛百岁》。
电影《月亮湾的笑声》(下称《月》)和《咱们的牛百岁》(下称《牛》)是少时在村大队院里看露天电影时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部电影。
上世纪80年代,农村还普遍清贫,谁家要是有一万元存款,那可是村里人羡慕的对象。
《月》剧中的主人公冒富凭着勤劳致富,成了“万元户”;自那以后,“万元户”成了我们村里的谈论话题,也成了村里人追求的目标。
《月》剧中的故事情节多已忘记,但主人公冒富和庆亮在月夜河边相互追逐、庆亮失足落河的镜头却是那么清晰。
《牛》剧中的几个镜头,王馥荔和牛百岁妻子秋霜隔着墙头吵架、懒汉田福砸牛百岁家锅以及最后牛百岁领着大家推着满载土肥的木架子车在夕阳里前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最近又看时,感觉《月》剧比起《牛》剧来,在演员表演的生活化方面差得很远。
看《牛》剧,你觉得那里面的村子就是你生活过的村子,演员们就是你村里的大爷叔叔哥哥姐姐们,《牛》剧中院落门外总有不断走动的人影,那也是村子里真实的情景。
《牛》剧在刻画生活、人物方面也远比《月》剧深刻。
《牛》剧中女主角菊花的扮演者王馥荔曾经说过:“《牛》剧之所以富有影响力和吸引力是因为我们的作者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写戏的时候还是农民,他写的每一个人物就是他的邻居、街坊,他的语言那么丰富、那么鲜活,因为那就是他们村里人说过的话。
虽然我们这些演员是城市人,但是我们拜农民朋友为师、体验生活。
我记得当时还给我们每个人一块自留地,你必须种地,每天创作完了以后还不能让这块地荒了,得踏踏实实做农民。
有件事我记得特清楚:有一天拍的戏是大家啃馒头,当时正好是星期天,烟台有观众来村里看拍电影,说想看看王馥荔,导演说就在那里啃馒头呢!”
王馥荔还谈到:“前年我从北京出发坐飞机,看到一份报纸上写:一个大学生要考试了,在复习工科,特别郁闷,又累又烦。
电影频道经常放《咱们的牛百岁》,这部影片既生活化又有一定的喜剧色彩。
这个大学生说,他实在复习不下去的时候,打开电视看到了这部特别好的影片,他觉得这部影片可以拿到国际影展上比赛。
他说,影片拍得太“农民”了,“简直不知道我们中国老电影里还有这么好看的农村影片!”
他还特别讲到演员,说陈裕德(饰演田福)这个演员演得太棒了!”
我把《牛》剧存到了手机里,以便于温故而知新,时时感知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深度!
电影牛百岁主题曲是《双脚踏上幸福路》(刘昌庆作词,肖珩作曲,李双江、王作欣演唱),歌词富有哲理,曲调高亢悠扬,特附于此。
青悠悠的那个岭,绿油油的那个山,
丰收的庄稼望不到边,望呀么望不到边.
麦香飘万里,歌声随风传,双脚踏上丰收的路,
越走心越甜,越走心越甜.来......
得呀依呀哈依呀儿哟哟噢
越走心越甜,越走心越甜.
弯曲曲的那个路,低洼洼的那个川,
生活的道路不平坦,不呀么不平坦.
历经坎坷路,笑迎春风暖,双脚踏上幸福的路,
越走路越宽,越走路越宽.来......
得呀依呀哈依呀儿哟哟噢
越走路越宽,越走路越宽,越走路越宽
Ⅱ 电影《黄土地》是用现代艺术语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这部电影的导演是
陈凯歌。
《黄土地》改编自柯蓝的小说《深谷回声》的一部文艺题材的电影。由陈凯歌执导,王学圻、薛白主演。影片讲述了陕北农村贫苦女孩翠巧,自小由爹爹作主定下娃娃亲,她无法摆脱厄运,只得借助"信天游"的歌声,抒发内心的痛苦。
该片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1985年瑞士第三十八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人物介绍:
1、顾青
八路军文艺工作者,来到贫脊的陕北某地采风,备清亮住在了翠巧家,顾青以一个革命文化干部的觉悟与心态,通过挑水正态、耕地的劳动方式不继溶进翠巧一家人的生活,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他们渐渐地建立了感情。
2、翠巧
一个纯真而善良的女孩,她的家在陕北的一个贫穷家庭,当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因采风住进家里“闯入”她的“家庭生活时,她经历了仿宽对”长官“顾青由排斥到默生,由默生到认同,由认同到爱恋的情感过程。
Ⅲ 电影《逆境》是不是真实的故事
不是,是虚构的。
电影《逆境》讲述了九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家庭,父亲因家庭贫穷,将最小的残疾女儿七七丢弃山洞,七七被救出后流落到城市,经历了各种社会人情冷暖后七七被好心人收养。长大后的七七成为了一名残疾人乐团成员,靠着音乐的一技之长无忧的生活着,偶然的机会让她得知了家的地址。一番纠结徘徊中,七七决定回到家乡,和亲人展开了一段爱恨交织的亲情团圆。
电影《逆境》宗旨 :
一个大社会,一个小家庭,一个美丽的大世界,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影片通过不断的对比,展现了贫困乡村家庭面对疾病的无奈,人性在生活压力面前的脆弱,以及残障女孩面对逆境时的坚强。
Ⅳ 求一部电影名: 演的是新加坡城里的孩子去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村孩子玩成一片,中国孩子还教城里孩子吹树叶
看是不是这部电影《我和你》
“新加坡南洋小学10名学生在中国专业制片、导演和摄影的协助下,也去到中国河北省康保县高家沟村,拍了一部以《我和你》为名的记录片,真实记录来自繁华城市的新加坡孩子如何和偏远乡村的中国孩子相遇、相处,彼此用最真的感情交流,留下让他们终生难忘的生命滚弯核记印。
这部记录了10名新加坡小学生8天在高家沟村和中国农村孩子生大掘活的真实电影,长88分钟,由中国华映电影有限公司监制,制片刘滢、导演魏闹答阿挺、摄影孙悦凌制作。“
Ⅳ 有哪些值得看的中国乡土气息电影
就目前来看,中国最负盛名的影片一般都是拍摄中国乡土气息的,《红高粱》,《活着》,《一个都不能少》等等。《红高粱》还一度获得不错的奖项。反而是一些拍摄其他题材的片子倒很不容易获奖。
那我接下来就推荐几部我看过的非常值得一看的乡土气息的片子。
一:《活着》
那个时候奶牛是非常珍贵的,于是在黄渤给八路军养牛的过程中,很多难民或者日本鬼子来抢奶牛。在影片的一开始,黄渤一个村子的所有人就都被日本鬼子给屠杀了,给影片加上了几分悲伤的气氛。
由闫妮扮演的九儿是一个寡妇,本来是有机会跟黄渤一起生活的,但残酷的战争哪里会给这些小人物一些生存的机会呢?泼辣,性子野的九儿就那么被残杀在村子里。
黄渤扮演的农民最后再一个山上养着那头牛,一直在等八路军来,好把奶牛还给八路军。这时候的黄渤蓬头丐面,看着像个野人,话都说不好了,只是傻笑,却无形中给人强大的压迫,我看的时候忍不住眼泪流下来了。
Ⅵ 美国一个男孩掉进河里,三十年后在中国稻田里醒了过来是哪部电影
《亡者归来》第一季。
该剧是由《谋杀》编剧Aaron Zelman主创的悬疑科幻剧,故事改编自杰森·莫特的畅销书《僵尸》。弗兰西丝·费舍、柯特伍德·史密斯参加演出。
“美国小男孩”的剧情发生在第一集,一个八岁的美国小男孩独自一人在中国偏远农村的一片稻田里醒来,没人知道他的身份,也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到的那里。
这个自称Jacob的男孩回忆说,他是个美国人,居住在密苏里州的阿卡迪亚市。
剧情:
1966年,哈格雷夫夫妇年仅8岁的儿子意外溺死,夫妇二人从此陷入无尽的悲伤与孤寂。然而,多年后的一天,他们亲手埋葬的儿子再一次站在了家门前,声音和样貌一如五十年前那个生机勃勃的小男孩。
越来越多的死者纷纷重返人间,世界各国陷入一片混乱,阿卡迪亚这个意为“世外桃源”的小镇也不复往日的宁静和睦。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囚禁甚至杀害复生者们,哈格雷夫夫妇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他们失而复得的孩子与朋友。
Ⅶ 反映农村大山里的电影
天堂之路》反映农村打工妹回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追你到天边》是讲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为自己的儿子报仇的故事,既感人又好看
《荔枝红了》是一部反映农村干部现实生活的故事影片
《会说话的风筝》是反映儿童生活的影片,但也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也值得一看
《证书》一部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电影
《果实》一部勾勒陕北农村风情画卷的影片
《燕衔泥》新农村题材电影,讲述了一个性格刚强的村支书张占廷带领村民舍弃令全村人发家致富的小煤矿,进行转型发展旅游的真实事件。
《桃花村》是一部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题材的电影
《圣水湖畔》 20集电视连续剧 讲述了一个保护耕地、树立粮食安全意识的故事。
《稻花飘香的季节》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 本剧——以江汉平原上由两个行政小村并村后的变革与发展为主题。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的影片
《山的那一边》 这是讲述一名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烧锅屯钟声》8集农村题材连续剧 为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组织部副部长杨天虹进驻烧锅屯,为村民先后解决了集资款、土地、失学儿童等一系列问题,烧锅屯终于有了掌声与笑声。
《山坳里的庄户人家》是一部农村题材的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该剧故事发生在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中国农村
《年年月月日日》一部反映农村青年农民的生活
《庄稼院里的年轻人》是一部反映农村改革开放奔小康过程的现实题材作品
反映80年代农村题材的电影:
《生财有道》
《月亮湾的笑声》《喜盈门》《咱们村里的年轻人》
相信至今仍为人们所记得。这些电影,影响了无数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人思想观念的转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Ⅷ 外国人最早在华拍摄的电影是什么
外国人来华拍摄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刚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过纪录片,只是这些影片的名称和内容现在已难以考证。
1898年,美国爱迪生电影公司的一名摄影师在周游世界过程中曾在香港和上海拍过一些素材,后来被编入《香港码头》、《上海街景》等6部短纪录片中。4年后,另一家美国电影公司根据其摄影师在北京、天津拍摄的素材编辑发行了《北京前门》和《天津街景》两部短片。
1908年,在上海从事电影放映活动的意大利人劳罗也开始了拍片活动,拍摄了《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上海租界各处风景》、《强行剪辫》等片,而在北京拍摄的《西太后光绪帝大出丧》纪录了一个古老帝国的两位统治者的葬礼。
1909年,法国百代电影公司的摄影师来北京拍摄风光片,也拍摄了纪录一些京剧名角(如杨小楼、何佩亭)的演出片断。同年,美国人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成立了亚细亚影戏公司,起初拍摄的大多是纪录片,如《西太后》、《不幸儿》等。
1925年,苏联导演史涅伊吉诺夫与一名摄影师随同开辟莫斯科—北京远程航线的苏联飞机来到中国,在张家口、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拍摄了一些素材,被编入纪录片《伟大的飞行与中国的国内战争》,此片后来更名为《东方之光》,作为苏联在国外上映的第一部新闻纪录片在西欧诸国放映。两年之后,另一位苏联导演雅可夫·布里奥赫来中国拍摄了新闻纪录片《上海纪事》,影片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上海的情形,于1928年在苏联上映。
192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一个包括北大学生在内的联合考察队开始对中国的西北部进行了持续8年之久的考察活动,过程中拍摄了大量的电影资料,曾在北京放映。1920年末期,另一位瑞典人,考古学家安特森用电影纪录了自己在中国北方和西北部的见闻,影片对塞外的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服饰等都有所反映。
战争岁月的记录者
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用一台16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1936年,斯诺在访问延安期间拍摄的一些素材,纪录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形象,红军步兵和骑兵的操练、检阅和野战演习,八一运动会的球赛及部队的文娱生活,这些素材也成为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继斯诺之后,美国摄影师哈利·邓海姆也辗转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要给予反击》。
1938年,又一位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罗曼·卡尔曼来到中国拍摄了表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纪录片《中国在战斗中》和《在中国》。同年,荷兰纪录电影工作者尤里斯·伊文思历尽艰险来到中国,他拍摄的《四万万人民》曾在不少国家上映,对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此相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来华拍摄的日本纪录片不仅被用作鼓动日本民众和军队进行侵略战争的宣传手段,更成为日本政府推行军国主义的外交手段。1937年8月21日,就在“七七事变”一个多月后,“大日本电影协会”在中国成立了“满洲映画协会”,大肆制作宣扬伪满“国策”的影片。从1937年至1945年,该协会在中国拍摄了600余部影片,其中半数为系列新闻纪录片,如《新闻周报》、《大东亚战争特报》等。
从1938年到1943年,日军曾经对重庆进行过200多次空袭,出动战机9000余架次,投掷炸弹两万多枚,炸死炸伤市民数万人……这段被称为“重庆大轰炸”的史实曾经被纪录在长达6个小时的电影资料片中,摄制者包括日本航空队的随军摄影师、德国驻华大使馆新闻记者以及原国民党中央新闻制片厂的摄影师。这些资料片在二战后曾经被美军缴获,后来几经辗转才流入国内。2001年6月4日,根据这些资料片剪辑而成的51分钟的关于“重庆大轰炸”的纪录片在重庆试播,这是国内第一部反映60年前那场劫难的纪录片。
1949年9月底,25位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来到中国,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两个摄影队拍摄了大量的素材,分别被编入了两部大型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这两部影片于 1950年7月17日全部制作完成,上映后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均获得了“斯大林奖”一等奖。这两部影片大概也是外国人在华拍摄的最早的彩色纪录片。
1955年,法国纪录片导演克里斯·马盖来到中国拍摄了《北京的星期天》,享有法国“新浪潮之母”盛誉的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作为艺术顾问一同前来。1958年,已经定居巴黎的伊文思再次来到中国,拍摄了纪录片《早春》,反映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江南农村景象。
1971年,伊文思与罗丽丹花费5年时间拍摄了由12部影片组成的大型系列纪录片集《愚公移山》。1976年3月初,这些影片在巴黎的四家艺术影院同时上映。也许是由于满足了西方人了解“封闭锁国”已久的中国的需求,此片仅在法国的映期就长达6个月,后来又在西德、比利时、巴西等国播映,受到广泛好评。1980年代中后期,他们花费同样多的时间在中国拍摄的另一部纪录片《风的故事》更成为纪录电影史上的杰作。1938—1988年,伊文思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这部影片让安东尼奥尼和他的电影在中国遭到全国性的批判。一位加拿大纪录片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这些影片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冷淡,从来没有成功地与他们进行过密切的交流,只是一些由观光客拍摄的旅行日记般的有关中国的印象而已。然而这部影片却真实地记录了幸福中国,与现在人们所想象的"史无前例"完全不一样的中国。
Ⅸ 有哪些看似是国产剧,其实是外国片的电影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着许多历史故事或是神话传说的题材可以用之不尽的运用在影视领域当中,在外国人眼里这些题材成为了他们进军中国影视市场的橄榄枝,不仅仅是被中国的文化与风格所吸引,更是希望能通过国外的影视拍摄水准来造福国内观众。到如今已有不少看似是国产剧,其实是外国片的电影了,比如《末代皇帝》、《大地》 等等,下面就围绕这两部影片来做个介绍。
你还知道哪些看似是国产剧,其实是外国片的电影?欢迎在下方评论里留言。
Ⅹ 一个美国飞行员跳伞到中国少数民主村里的电影是什么
以下3部电影可参考,里边有可能有你问的那部:1.《一个美国飞行员》(珠江电影制片厂,1980);2.《国际大营救》(峨眉电影制片厂,1987或1990);3.《绝境逢生》(上海电影制片厂,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