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是一部外国电影,讲的是一个小女孩聘请律师状告自己的父母
《姐姐的守护者》
剧情简介 · · · · · ·
为了让罹患血癌的凯特(苏菲亚·威希涅瓦 Sofia Vassilieva 饰)能够活下去,父母通过基因技术“制造”了与凯特的基因完美配型的小女儿——安娜(阿比吉尔·布莱斯林 Abigail Breslin 饰)。安娜感觉自己只是姐姐凯特的“药罐子”,11年来,凡是在凯特有需要的时候,无论是脐带血还是白血球、肝细胞、骨髓,她都得源源不断的向凯特提供。然而,即使有孤注一掷的妈妈(卡梅隆·迪亚茨 Cameron Diaz 饰)、无可奈何的爸爸,以及身边所有人的爱,凯特的情况还是越来越糟,肾功能的衰竭必须要年仅11岁的安娜捐献出自己的一个肾。这一次,安娜选择了拒绝,并且寻找到律师坎贝尔把母亲告上法庭,她要捍卫自己的身体。然而,法庭上哥哥杰西却吐露了另一番真相……
2. 一部外国的电影,讲的是一个男孩和自己的父母闹矛盾体,觉得他们不在
八月迷情
August
Rush
(2007)
剧情简介:
莱拉(凯丽?拉塞尔
Keri
Russell
饰),一个出色的大提琴手;路易斯(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Jonathan
Rhys
Meyers
饰),一名流浪的爱尔兰歌手。一个月色迷离的晚上,两人相遇了。度过难忘的一晚后,莱拉那专横的父亲又强逼她继续踏上音乐会的旅程。路易斯因等不到恋人失望之下离开了;而莱拉发觉爱人走后,独自伤心的等待肚中的孩子出生。岂料几个月后莱拉遭遇了一场车祸,宝宝亦随之夭折。孰料,莱拉的宝宝其实并没有死,而是被她狠心的父亲送到了孤儿院。一晃眼10多年过去了,生活在孤儿院的少年奥古斯特(弗莱迪?海默
Freddie
Highmore
饰)坚信自己的父母还在世上,于是踏上了漫漫寻亲路。
3. 父母在等孩子的感恩,孩子在等父母的道歉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 父母在等孩子的感恩,孩子在等父母的道歉”, 用来形容成年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再合适不过。
与原生家庭有关的话题下面,能看到许多人的成长血泪史。
除了对童年遭遇的控诉,还有对血缘亲情的无奈。
即使父母伤害过或者正在伤害我们。
我们在责怪父母的时候,他们会说我们“记仇不记恩”,会恼羞成怒。
很多父母秉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对成年儿女提各种要求。
我们一方面为父母的无理要求愤怒;
另一方面对拒绝父母,心生愧疚。
在这愧疚和愤怒的撕裂下。
父母像“ 来自老家的幽灵”把我们撕裂。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问题的根源。
在我们苦恼于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时,可曾想到父母也有原生家庭。
他们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全部精力都用在“活下来”上。
顾不上心理需求。
但顾不上不代表没有。
他们成为父母后,孩子便是他们最容易控制,且最亲近的人。
人之所以把最坏的一面留给最近的人,就是不管做出什么,都不用担心对方会离开自己。
孩子还小时,他们尚且有责任在身。
孩子成年后,他们觉得任务已经完成。
是时候摘取胜利的果实。
于是开始对孩子提各种无理要求。
我跟很多朋友聊过,他们觉得父母自从自己工作后就变了。
我也觉得从我工作后,父母完全没有亲情,对我只有索取。
不是要求这就是要求那。
他们可能不知道他们曾经是受害者,今天成为了施害者。
原生家庭的问题若不解决,悲剧便会代代相传。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在《长不大的父母》一书中,解析了父母不像父母倒像孩子的现象。
加藤谛三指出, 小时候缺爱的孩子,长大后依然还是个缺爱的孩子。
成为父母以后,把对爱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
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忽略了孩子有自己的生活。
成为父母意味着,要做一个懂得给予孩子快乐,而不是要从孩子处获得快乐的人。
意味着,要负责起教养孩子的责任。
生孩子是你的权利,但生了就有教养的义务。
很多人生孩子本身就目的不纯。
有人因为空虚寂寞;
有人因为自己梦想破裂,想让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
有人自己不想努力,想靠孩子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当然也有人想体验孕育新生命的旅程。
不管生孩子的理由是什么。
都要清楚:
孩子落地后,就是个独立的人,不是你的傀儡。
有自己的人生。
有很多父母没法跟孩子分离,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
有的父母对孩子说,你都是我生的,你什么都是我的。
这样的父母内心就是个无理取闹的孩子。
给孩子带来痛苦而不自知。
2、 育儿 的背后
曾经有个人说,我要辅导孩子写作业,怎么孩子就不辅导我工作呢。
这么孩子气,且无责任感,无逻辑的话。
心声是“我还想当个孩子”。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 亲子角色颠倒 ”。
家长们最喜欢的就是“懂事”的孩子。
小孩表现得像大人,主要就是亲子角色颠倒导致的。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就经常被她父亲认为不懂事。
父亲希望松子帮忙照顾生病的妹妹。
年幼的松子,对于父亲给的任务根本无力完成。
无力完成任务的孩子,会责怪自己无法替父母分担。
会认为自己很没用。
她根本不知道,那时她小小的她不可能完成,也不该是她的任务。
都说父母之爱是世上最无私的爱。
我看不尽然。
中国人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
养儿防老的父母会在孩子小时,倾尽全力对孩子好。
溺爱孩子。
其背后是,我那么为你,所以你长大后得回报我。
这类父母会经常在儿女耳边歌颂自己的伟大。
他们会经常跟孩子说,为你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这样他们提任何要求的时候就理直气壮,而我们也在道德上矮一截。
父母不是不可以向儿女提要求,而是有些要求根本就是无理取闹。
比如《欢乐颂》里的樊胜美父母,让女儿给儿子买房,让女儿供养儿子全家。
就纯粹是无理取闹。
这样的父母现实中很多。
让很多人心力交瘁。
和父母的关系,对我们的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如何走出父母的阴霾,获得幸福?
3、摆脱父母的控制,获得幸福
有些人在家庭的影响下,全盘否定自己的同时,还需要被迫认为,“我获得了很多关爱”“我的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
这会摧毁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自尊。
孩子被父母打骂,会认为一定是自己做错了。
不断的自我攻击会造成低自尊。
如果父母从不沟通,或者在孩子试图和父母沟通时,父母没有打开沟通界面。
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就想不到,还可以沟通。
会闷在心理,觉得别人不好沟通,也被别人认为不好沟通。
所以遇到事情要有“ 沟通意识 ”。
很多你认为大不了的事情,一沟通你会发现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沟通能力也是需要不断练习的。
自尊是一个人独立和自信的基石。
一个不被爱的人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父母最喜欢的“懂事的孩子”。
懂事的孩子意味着,勉强去做不想做,但是符合父母期待的事情。
长此以往孩子放弃了自我实现,会对自己和父母都心生厌恶。
深受自卑感的困扰。
他们潜意识里知道自己讨厌那样的父母,意识里却认为自己是被爱着的。
认为父母做那些是为了我好。
深受原生家庭困扰的人,一定要在心理上“离开”父母。
在心理上划清边界,学会对父母说“不”。
人人都得为自己的事情负责,父母也不例外。
对于父母提的要求,一定要分清楚,是不是自己该做的,是不是自己能做的。
特别是有几个孩子的家庭,很难一碗水端平。
总会有的孩子比较有出息,
有的需要家人扶持。
在你的家人向你索取时。
一定要“自私”点。
首先考虑有没有能力帮家里人。
若是要你不顾自己来帮助他们,那一定要表达自己的立场。
对于长期放弃自我的人来说,表达自己的 情感 是一件很难的事。
而且由于你长期放弃自我,当你开始表达时,别人一定会表示很吃惊。
甚至指责你变了。
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内在感受。
一个人若是不能正视自己的心声,那幸福会离他越来越远。
幸福的起点在于,认识自己的处境并且想办法做出改变。
从现在起做出细微的改变,
有一天你会发现,
随着你的改变,
身边的人与你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你的心境也会发生改变。
愿你无须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4. 寻美国电影《可怜天下父母心》电影的观后感。
可怜天下父母心
自从我看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电影,我总是感触良多母亲为了儿子可以冒着危险到军营中去,还有什么是母亲不能为孩子做的?
我也读过许多表现父母心的故事-----
就在前年就在苏州,一个小姑娘跟自己的母亲吵架,妈妈告诉她:"孩子,你都上高中了,妈每天打工,妈妈下岗给人家做清洁工一个月才八百块钱,你考试考这么少的成绩,妈妈多难过。”女儿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我马虎了嘛。”“孩子,如果妈妈马虎了,人家一分钱都不给呀……”那可恨的女儿把门一摔,就离家出走了。多么小的一件事情,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呐!就这样轻轻一摔就可以放弃。
妈妈发动家里所有的人去找,找不到这孩子。晚上八九点钟了,小姑娘一个人在街头,走在江边,她又冷又饿,流着眼泪恨着自己的妈妈,走到一个大排档那里看着人家吃东西,眼泪汪汪的站在那里。酒店的老板端了一碗面条:“孩子呀,是不是跟家里吵架了?把这个吃了,是不是饿了?赶快吃掉回家吧。”小姑娘接过面条,狼吞虎咽的吃着,忽然“扑通”一下,给那老板跪下了:“老板呐,你是我的恩人,我要感谢你,你比我妈妈好多了!”老板听过以后:“孩子,就凭你这句话,这碗面我都不该给你吃啊!我们俩素不相识,你连我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我就给了你一碗面条,你能这样的感谢我。你妈妈把你从小养到大,吃了那么多幸苦,你怎么不感谢你的母亲啊!”孩子恍然大悟的跑回家里,看到妈妈晕倒在床上。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万里儿不愁。同学们,你们要好好对待父母亲,不要让人家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就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当我们的救援队员来到北川的时候,大家惊讶的发现,震得最严重的地方不是汶川而是北川。战士们在那里巡回着,忽然听到一个废墟下发出微弱的声音,一个小女孩的声音:“救我~谁来救我~”他们把那废墟搬开,用千斤顶支撑起预制板才发现,里面有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女孩,她已经被压了一天一夜。天就要亮了,战士们辛苦的把那孩子拉了出来,小姑娘奄奄一息:“叔叔,快去救我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解放军叔叔来了……”战士们听到以后,把预制板再撬起才发现,下边儿躺的是孩子的父亲母亲,而那一幕让所有的战士流泪:孩子的父母已经离开了人世,妈妈面朝上,两只手支撑着一块预制板;父亲背朝下,像俯卧撑一样,背上压着一块预制板。就在父亲母亲二人手臂交叉的中间,那个小小的空隙里,这位小姑娘幸存了。亲爱的同学们,也就在那一瞬间,孩子活下来,父母离去……
这一切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啊,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不孝敬父母的人,一辈子,都没有正眼去看过自己的爹妈!所以第一件事,请你把头轻轻的低下来,看一看你的父母亲,看一看今天到会这位家长,你看一看那头上的白发,你看一看他们穿的衣服,看一看这几年他为你的操劳。
看看你的妈妈。一个年轻美丽的母亲啊,自打你来到这世界之后,你妈妈就放弃了她所有的爱好,妈妈没有再去唱过歌,也没有再去跳过舞,妈妈上班的路上想着你,下班的路上也想着你。孩子,小时候你生病去医院,你妈妈抱着你给医生都跪下了!为了你,你妈妈从来没要过面子。可是你怎么做的,在妈妈冬天最冷的时候,冷水里洗菜,手冻得红红的,你都没有说过一声“妈,你幸苦了!”这么多年来,妈妈为你做了那么多,你从来没有在你妈最难的时候说过一声“妈,我爱你!”因为你不好意思!
看一看你的父亲,一个刚强的男人,爸爸在家里像一座山支撑着这个家,爱着你和妈妈。没有爸爸的幸苦,就没有家里的幸福。可是你怎么做的?你经常抱怨你的父亲:你为什么不是老板?!你为什么不是当官的?!为什么我的爸爸没有别人的爸爸强?!孩子们,当你这样说话的时候,我告诉你,我们当爸爸的还希望我们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强呢!你做到了吗?孩子啊~爸爸很不容易,爸爸太幸苦了,爸爸在家里啊,非常的难!他每天给你的笑,那是爸爸最真诚的笑!现在的男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忍受多大的压力,他们要忍受挣钱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但是无论多大的压力,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从来都表现出那种快乐和自豪。同学们,你还没有在你父亲最难的时候说过一声“爸,您辛苦了”,你还没有在你爸爸最累的时候,问过一声“爸爸,我爱你!”
好好的珍惜!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老师,永远不要忘了爱我们最大的家——祖国
我打了好久啊,给我分哦
5. 请问这个电影叫什么名
你要找的电影是韩国电影《出位教师/麻辣教师》吗?
《짱 Zzang 麻辣教师》1998/11/28首映
种类: 剧情片 长度: 106分钟
导演: 梁润浩 (YANG Yun-ho)
主演: 车仁表 (CHA In-pyo)、宋允儿 (SONG Yoon-a) 、张赫 (JANG Hyuk)
故事大纲:
在某高中,来了一位新导师,他是高中中途退学但在检定高考以及任用高考是全国最后一名上榜,担任实习教师的时候成绩更是不及格的方济普。
根据学校的想法"放牛班的孩子们应让由放牛班出身的人来治理",因而他担任了放牛班的导师。然而有问题的老师(放牛班出身)及有问题的学生们(放牛班)在一起,问题越来越多,问题学生更是有增无减。
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是孩子们为了躲避自修活动而加入乐队变得开始活泼起来。孩子们与方老师把定形化的乐队合奏(也就是传统的合奏)丢弃,而用肢体与小道具及声音,制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音乐。
他们不屈服于学校与黑道的阻挠而前往参加全国高中音乐比赛。成功登上舞台的孩子们送他们导师光荣的"Zzang"(最高及最尊贵)的称呼。方老师得到了一个最ㄅ一ㄤˋ老师的称号。
6. 李焕英催泪背后:藏着中国亲子关系的真相,孩子与父母是双向救赎
马东曾在《奇葩说》中推荐电影《你好,李焕英》,他说自己看完后“哭得跟鬼一样”。毫不意外,在影片接近尾声时,我听到电影院里已经抽泣一片。
为什么电影《你好,李焕英》这么好哭?
其实,这个世界从不缺令人动容的故事,这个让人落泪的故事本身也不新奇,只是它引爆了我们内心的柔软、遗憾、愧疚等情绪,替我们说出了心中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
悲剧的核心在于时间的缺乏。女儿在妈妈去世前,来不及说一句“感谢”和“抱歉”。妈妈在离开前,也来不及说一句“原谅”和“无悔”。
于是,影片选择了穿越来解决这种冲突。女儿(贾晓玲)和母亲(李焕英)分别带着现在的记忆穿越回了过去,展开了一次与时间的赛跑,各自获得了救赎。
身为子女时,我们都想学会奔跑,这样便可以一心一意地向前,奔赴无限可能的未来,却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父母留下了遗憾和亏欠,正如影片中的女儿贾晓玲。
从小成绩不好,总是捣乱闯祸,没考上好大学,却造假做了一张假的录取通知书,让母亲在众多亲朋好友面前难堪。
身为孩子,我们总是倚仗着年轻又有人疼爱,有时一意孤行,有时任性妄为,有时虚荣自大,有时不堪一击,遇到挫折和困难,总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宽容和理解,而且期望这种被爱可以是永远。
只可惜时间不够,贾晓玲的母亲李焕英因为一场车祸,没能走出医院。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类故事里有多少亏欠、懊悔与遗憾,观众们心里就有多少真实的故事没有说出来。这些情感体验并不新鲜,却胜在真诚无敌。
于是,故事里穿越后的贾晓玲,做出了一系列荒唐、搞笑、怪诞的行为显得合情合理,而她最主要的心理动机就是想让妈妈李焕英高兴一次,也我们每个人心里住着的那个小孩的心愿。
成长时一往无前,回头时后知后觉。贾晓玲认为自己的出生没有给妈妈带来幸福,于是穿越后,一心想撮合妈妈李焕英和厂子的儿子沈光林,改变妈妈的命运,以希望妈妈过上幸福的一生。
结果发现妈妈早与爸爸贾文田相恋三年,并且已经领证,于是,母女二人发生了冲突,贾晓玲还把妈妈的结婚证给撕坏了。
贾晓玲一心想弥补自己对妈妈的亏欠,只是这种后知后觉的醒悟,依然没能给妈妈带来任何改变。直到贾晓玲通过妈妈给她补的裤子发现,妈妈也穿越了。
其实,妈妈李焕英一直无悔自己的选择,只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健康快乐。贾晓玲奔跑着来到妈妈身边,对妈妈李焕英说出:“”妈,你别走!”这里说出了女儿对妈妈的无限依恋,同时也是对自己“亏欠感”的最终救赎。
在这一次穿越中,妈妈李焕英也同样获得了救赎。李焕英说:
“我只希望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就行”
“她是让我高兴来了”
“我很幸福,你怎么就不相信呢?”
这三句话说出了天下母亲的心声,她们把对孩子的爱,习惯藏在心里,羞于表达,通过一次穿越说给了自己的孩子。影片也借李焕英之口,传递给了荧幕外的观众,妈妈的爱是无悔无怨。
我是妈妈的女儿,也是自己女儿的妈妈。当我拥有了这双重的角色,才真正理解亲子之间是一场接力救赎。
就像影片开头和结尾反复说的那句话:“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女儿不记得妈妈少女的模样,但妈妈永远不会忘记女儿小时候的样子。
有一天晚上,外婆问女儿:“妈妈好看,还是你好看?”女儿说:“妈妈没梳辫子,妈妈不好看。”
(女儿对外婆给梳的小辫儿特别满意,最近以此为美,常欣欣然)外婆说:“不!你妈妈比你好看,一百天的时候就已经长得很好看了。”
女儿有点不开心,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嘴也撅得老高;我在一旁赶紧打圆场:“月月最好看了,妈妈没有你好看!”然后,我和外婆互相使了一个眼色,哈哈大笑。
我不会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但我妈妈记得;以后我也不会忘记女儿小时候的模样,就像我妈妈一样。
亲子关系里的爱通过血脉相连,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从妈妈那里感觉到“亏欠”的地方,在对自己孩子的付出中获得救赎。正如阿德勒哲学所谈的幸福秘诀,在于对他人的贡献。在我与你的关系里,建立“共同体感觉”,让你成为我生命里的一部分。
涉及“原生家庭”题材的影视剧,近些年总能引爆网络讨论,似乎人人都有一个渴求被治愈的童年。
网络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成年后,子女都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而父母却在等孩子的一句感谢。”
这里的矛盾冲突在于“期待与理解”,子女期待父母的理解,父母期待子女的理解,都是站在自己角色的位置,发出的理解请求。然而,角色困住了我们,直到有一天,当我们自己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时,才猛然惊醒原来自己一直没有理解。
也许,学会表达可以成为解决亲子问题的一剂良药。
为人父母的你,多说说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知道;
为人子女的你,多谈谈自己的想法,让父母放心;
我们不能像导演一样改变时间的轨迹,让现在女儿和过去妈妈在另一个时空相遇。但我们可以像演员一样沉浸到对方的角色里,让作为孩子的自己和作为父母的自己,不留遗憾。
7. 一部外国电影,从头到尾都在讲两对父母因为自己的孩子吵架,求问片名
杀戮/会客厅杀戮 /文明的野蛮人(原名) 凯特温斯莱特等人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