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的电影配乐大师
1 谭盾,着名美籍华裔作曲家,在国家上享有声誉。1999年因歌剧《马可波罗》获得格莱美作曲大奖。他为电影《卧虎藏龙》的作曲获得2001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他还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作了一首《拥抱爱的梦想》。20多年来,谭盾通过他的音乐把中国文化传到世界,受到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尊重和喜爱。
2 王黎光 代表作品 电影<<天下无贼>> 电影《看车人的七月》 四十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四十四集电视剧〈〈京华烟云〉〉 电影《集结号》 电影《唐山大地震》等
获奖作品
荣获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影音乐奖 荣获2004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电影《看车人的七月》) 荣获1998年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 (电视剧<<一年又一年>>) 荣获2005年度中国金唱片奖 (电视剧《京华烟云》原声碟) 荣获一九九五年中国北京“春燕杯”优秀电视剧音乐创作奖。 荣获一九九六年中国北京“春燕杯”优秀电视剧音乐创作奖。 荣获中国九十年代听众最喜爱的歌曲创作奖。(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歌--- <<清官谣>>) 荣获中国流行音乐十年回顾成就奖金奖。(电视剧<<年轮>>主题歌---<<天上有没有北大荒>>)。 荣获北京音乐台音乐排行榜最佳作品奖。(歌曲:<<拉着你的手>>) 荣获中国55年共和国艺术成就奖.(歌曲<<笑颜>>)
当然在电影配乐方面,中国和西方还是有差距的,但是我们有时也会从中国的电影中获得令人惊喜的配乐。
㈡ 关于赵季平
赵季平
赵季平,中国电影作曲家。1945年生于甘肃平凉。1970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1978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1980年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作曲、副院长,中国音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现任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等职。自1984年为电影《黄土地》作曲以来,先后为四十多部影片作曲,其中为《大阅兵》、《红高粱》、《菊豆》、《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大红灯笼高高挂》、《烈火金钢(上下)》、《心香》、《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炮打双灯》、《步入辉煌》、《黄沙·青草·红太阳》、《变脸》、《风月》、《日光峡谷》、《秦颂》、《孔繁森》等影片所作音乐多次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可以说,他的名字与中国新时期电影最辉煌的成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赵季平从小就酷爱音乐,在音乐学院时,他苦苦钻研,加上他颇具灵气,已小有名气。此后,他几乎涉及了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小合唱、表演唱、民族管弦乐、交响音乐、歌剧、舞剧、戏曲音乐等等,显示出他多方面的创作才华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他成为电影作曲家后,在创作风格上历经了三个阶段:一是在《黄土地》中,音乐与影片风格一致;二是《红高粱》时,音乐已完全融入电影,加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三是到《大红灯笼高高挂》时,音乐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超出了影片,达到一种新的境界。赵季平认为电影音乐应该赋予电影以灵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电影不仅是视觉艺术同时也是听觉艺术,电影作曲家要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根据影片情节、画面、氛围进行创作,这就有其特殊性,而赵季平在音乐与画面结合方面有其独特悟性,能很快根据导演意图创作出具有灵性的音乐,他创作的电影音乐不再只具有协调作用和媒介作用,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画面所未能表达的深层感情,使音乐和画面的结合浑然一体。他对各种类型的电影,悲剧性的、色彩性的、史诗性的、城市风情的或民俗的,都能得心应手地处理,从整体设计到细微末节的音乐布局,使每部音乐既与影片融为一体,又体现出他独具匠心的音乐设计和鲜明的个性。他为人谦和,许多名导演都愿意与他合作,而他通过敏锐的艺术感觉捕捉到那些合作者对电影音乐的理解,使得配合更加默契。由于他在中国电影音乐创作上的突出成就,1996年初,应邀参加在瑞士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电影音乐节,在电影节上他与外国同行进行了艺术交流。
与张艺谋合作影片:
红高粱 (1987) —— 原创音乐
菊豆 (1992) —— 作曲
秋菊打官司 (1993) ——.作曲
大红灯笼高高挂 (1992) —— 作曲
赵季平
男,汉族,1945年8月出生,河北束鹿人。1970年6月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国家一级作曲。
1970年7月参加工作,长期从事音乐创作。1985年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91年至今任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电影音乐学会会长和陕西省八届人大代表、党的十五大代表、陕西省第十届政协委员等职务。是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他赢得了电影音乐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成为我国目前电影音乐界获奖最多、奖次最高的音乐家。电影《红高粱》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获法国“南特”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孔繁森》获第十六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电视剧《水浒传》获第十六届“飞天”奖最佳音乐奖,其中“好汉歌”获最佳歌曲奖、《嫂娘》获第十八届“金鹰”奖最佳音乐奖;歌曲《黄河鼓震》、《西部扬帆》获“五个一工程入选”奖、歌曲《祖国强大、国旗增色》获建国五十周年歌曲征集一等奖、《第一交响乐》获首届“金钟”奖优秀作品铜奖。
他的作品:琵琶协奏曲《祝福》和管子与乐队《丝绸之路幻想曲》已录制唱盘,发行世界。在日本东京、京都相继举行个人音乐会。他与日本JVC唱片公司合作推出激光唱片《黄河遥遥》及系列电影激光唱片,为中国电影音乐走向世界开了先河。2000年上半年他为台湾舞剧《大漠孤烟直》创作了音乐,使舞剧在台北首演成功。95年作为亚洲唯一代表参加了在瑞士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电影音乐节,并拍摄专题记录片《音乐家——赵季平》在世界各地播放,1998年作为大陆唯一一位音乐家,他的作品被美国华纳·特得克古典唱片公司签约录制。2000年6月他创作的交响音画《太阳鸟》、交响叙事诗《霸王别姬》由柏林爱乐交响乐团在一年一度的“森林音乐会”上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同年7月他的室内乐作品《关山月——丝绸之路印象》被大提琴家马友友选中,并在美国成功首演。2001年他作曲的舞剧《情天·恨海圆明园》已经在北京首演。2003年3月他应邀在香港成功地举办了《乐坛神笔——赵季平专场音乐会》
1 赵季平部分作品
1.管子协奏曲《丝绸之路幻想组曲》(1983)
作曲家看着父亲从丝绸古道写生回来创作的一幅幅国画山水,画面中的构图和笔墨的千变万化,总让作曲家觉得这图画中充满了音乐的空间。经过时间的孕育,他用音乐解构
了古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之旅:《霸柳曲》、《古道吟》、《凉州乐》、《楼兰梦》、《龟兹舞》。
2.民族管弦乐《黄土地组曲》(1993)
原是为1984年陈凯歌电影《黄土地》而作配乐。陈凯歌是在听了《丝绸之路幻想组曲》后才接受他的摄像师张艺谋的建议,选用了赵季平。其后,作曲家对原电影音乐和插曲进行浓缩提炼重新编配,形成了一部有鲜明特色的陕北风情音乐画卷。
3.交响组曲《大红灯笼高高挂》(1994)
此作原为1991年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配乐。作曲家三年后将它改编成交响组曲,2002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音乐的基本素材取自京剧西皮流水的引子加工而成的“循环圈”,以五个乐章的女声合唱的无词歌、乐队、京剧打击乐的另类非常规组合。
4.电影配乐《大话西游》(1995)
原为1995年香港导演刘镇伟电影《大话西游》而作。赵季平在1994年初看到这个原叫《大话东游》的本子后,觉得它简直在瞎胡闹。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很轻松的状态下完成了《大话东游》的全部配乐,乐曲总长度有一个多小时。结果电影出来之后,并没有完全按他的创作,但赵季平觉得使用得很巧妙。
5.室内乐《关山月——丝绸之路写意》(2000)
此曲作于2000年,是赵季平专为马友友的“丝路计划”创作的。同年7月,马友友在美国成功首演,由此还吸引了约翰·威廉姆斯特地前来捧场。此曲收录于马友友2001年8月录制完成的《丝路:当陌生人相遇》专辑中。
6.民族管弦乐《芦沟晓月——大宅门写意》
作于2002年,原是为风靡世界各地华人的电视剧《大宅门》所作配乐。后作曲家将电视剧中的音乐主题改写成这部乐队作品,又加了一个副题“芦沟晓月”,以突显京城的风格和韵律。
㈢ 有那些日本作曲家给中国电影作曲
《赤壁》中阿兰唱的一首歌就是日本人作的曲。《赤壁~大江东去~》作曲岩代太郎,编曲中野雄太。貌似不是很着名,不过那首歌很好听。
㈣ 冼星海的人物生平
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生于澳门一个贫苦家庭。
冼星海6岁时随母亲黄苏英去新加坡,进入了新加坡的养正学校。养正学校的区健夫老师,最先赏识冼星海的音乐秉赋,并选他进入学校军乐队,让他开始接触乐器和音乐训练。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918年,母亲想方设法来到广州,把13岁的冼星海送进了岭南大学(现中山大学)学习小提琴,开始正规的音乐课程。
进入岭南大学后,为了贴补家用,冼星海依靠每天售卖两个钟头的书、纸、笔等物,和加入岭南银行乐队这两件工作,来维持学费和伙食费。他在乐队里担任演奏直箫,后来成了附中管弦乐队的指挥,因为他吹奏单簧管很有韵味,由此得到“南国箫手”的雅号,连培正中学也请他去做音乐教员和乐队指挥。 1926年春,冼星海考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靠在学校图书馆任助理员维持生活,期间师从作曲家萧友梅和俄籍小提琴教授托诺夫。
1928年,冼星海进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和钢琴,后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冼星海靠在餐馆跑堂、在理发店做杂役等维持生活。
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兼学指挥。他是该班的第一个中国考生,由于衣着不够华丽,险些被法国门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场。考试后,主考老师保罗·杜卡斯代表全体评委宣布:“我们决定给你荣誉奖,按照学院的传统规定,你可以自己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冼星海只说了“饭票”两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1935年,冼星海毕业回国,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创作大量群众歌曲,并为进步电影《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作曲。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并赴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救亡歌咏运动。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上海话剧界战时演剧二队,进行抗日文艺宣传。
一次,冼星海参加了上海学联到郊区救亡宣传的活动。国民党当局派保安队到现场阻止学生,对峙时剑拔弩张。这时,青年诗人塞克把自己写的一首诗交给冼星海。冼星海怀着满腔激愤,朗诵了两遍,倚墙只用了5分钟就写出曲谱——“枪口朝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这首《救国军歌》当场在学生中唱响,随后在场的老百姓甚至连保安队的士兵也跟着唱,很多人边唱边流泪。 1938年9月,冼星海接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全体师生的邀请电报。于是,他高兴地对妻子钱韵玲说:“我们到延安去吧。”说走就走,这年11月,两人携手离汉去延安。他们在途中结成了伴侣。
1938年冬,冼星海放弃优厚待遇,奔赴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延安“女大”兼课。在鲁艺,他负责音乐理论、作曲的主要课程,还教授音乐史及指挥。在延安的一年半,他进入创作的巅峰期,谱写了《军民进行曲》、《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作品。在政治上,他追求进步,并于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经他谱曲,也成了旷世千古的绝响。1939年5月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冼星海穿着灰布军装和草鞋、打着绑腿指挥《黄河大合唱》,在场的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连声叫好。更有许多人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抗日战争最前线。
在延安的艰苦条件下,党中央决定每月给冼星海15元津贴,而当时朱德总司令每月津贴只有5元。另外,鲁艺的助教有6元,教员有12元。冼星海每星期能吃两次肉,两次大米饭,每餐多加一个汤。这些都体现了党组织对特殊人才的尊重。 1940年5月,冼星海赴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临行前,毛泽东在家中请他吃饭并饯行。1941年6月22日随着苏德战争爆发,该片制作停顿。他想经新疆回延安,却因当地军阀盛世才反共、交通中断而未成,被迫羁留于哈萨克的阿拉木图。在供应十分困难的战时条件下,他相继完成了《民族解放交响乐》(“第一交响乐”)、《神圣之战》(“第二交响乐”)、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交响诗《阿曼该尔达》和以中国古诗为题材的独唱曲。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1945年初,苏联有关方面将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医院接受治疗。刚住进医院,冼星海便开始创作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但病魔无情,虽然在李立三的奔波下,得到联共(布)领导人斯大林批示,在苏联国际救济总会协助下,冼星海入住莫斯科一家医院,但由于患严重血癌,沉疴积疾,医生回天无力,于1945年10月30日病逝,年仅40岁,李立三夫妇为其料理后事,与苏方一起为其举行隆重安葬仪式。致悼词的是后来为《莫斯科——北京》谱曲的苏联着名音乐家穆拉杰利。
冼星海被安葬在莫斯科近郊公墓,骨灰盛放于一灰色大理石小匣,匣子正中镶着音乐家的一张椭圆形照片,周围环绕缎制花束,下刻金色俄文:中国作曲家、爱国主义者和共产党员:黄训(赴苏联后用母姓)。
1945年11月14日,延安各界为冼星海举行追悼会。
㈤ 电影音乐的作曲家有哪些
好莱坞三大配乐大师:James Horner,John Williams,Ennio Morricone
法国的Nino Rota,日本的久石让,中国的谭盾,波兰的基斯洛夫斯基
此外,学音乐出身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不错
㈥ 刘炽的介绍
刘炽,原名刘德荫,曾用名笑山,1921年3月10日生,陕西西安人,中国电影作曲家。<br><br> 九岁起学唐代古乐,擅长云锣、笙、笛的演奏。13岁时因家贫困,到西京印书馆铸字车间当童工。1936年15岁时参加工农红军,历任抗战剧团舞蹈演员,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教员,研究生,助教,东北文工团作曲兼指挥,东北鲁艺音工团作曲兼指挥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作曲兼艺术指导,中央实验歌剧院作曲兼艺委会委员,中国铁路文工团艺术顾问,辽宁省歌剧院副院长兼艺委会主任,中国煤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兼艺委会委员,中国音协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歌曲》编辑部编委。从事音乐创作五十多年,写了大中小音乐作品近六百件,其中有大型歌剧音乐《塞北黄昏》、《血泪仇》、《周子山》、《白毛女》、《果园姐妹》、《阿诗玛》、《节振国》等十部。其中《白毛女》于1952年在莫斯科获斯大林奖金。电影音乐有甘岭》、《风暴》、《祖国颂》、《兵临城下》、《英雄儿女》、《走向新中国》、《大渡河》、《飞虎》等十余部。他创作的《工人大合唱》、《边疆战士大合唱》、《祖国颂》等,曾在北京及许多大城市上演,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独唱、齐唱、混声合唱、民歌合唱、无伴奏合唱、话剧配乐、舞蹈音乐、体操音乐等。其中舞蹈音乐《荷花舞》于1953年在布加勒斯特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二等奖。他的作品大多紧密配合了各个革命历史阶段的斗争任务,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强烈的政治倾向,纯厚的民族特色,优美抒情兼以气势磅礴的独特风格,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1979年出版了刘炽歌曲选《祖国之歌》,收选了代表性的歌曲《我的祖国》(《上甘岭》插曲)、《荷花颂》(《荷花舞》插曲)、《新疆好》、《胜利鼓舞》、《风烟滚滚唱英雄》(《英雄儿女》插曲)、《翻身道情》、《让我们荡起双浆》(《祖国的花朵》插曲)等,都是广为传唱,流行一时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