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术的境界
在中国,提起武术哪怕是小孩子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而通过许多年的传播和发展中国武术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瑰宝。武术不但是一种技击技巧,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在我已然三十五岁的年纪的时候,我终于有胆量和底气谈谈武术在我心中的境界。2013年过年的时候,我在北京出差遇到了三个来自印度的大学生朋友。我们很友好的攀谈起来,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交谈势必要谈到对于“功夫”的认识。“功夫”这一词在国外通过一代又一代中国武者的传播和推广,已经成为了国际词汇。而和国外的朋友一说到“功夫”自然就提到了李小龙。而提到李小龙自然不能不提到中国的功夫电影。那么我就从李小龙这位武术大师的武术理论开始慢慢剖析在我心中的武术境界。
我心中武术的第一种境界:通过武术提高自身的能力。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香港人,出生在三藩市。中国近现代武术家,国际功夫巨星。他早年师承咏春派的叶问学习咏春拳,后经过一番磨练和研究终于创立截拳道。为了推广和发扬中国武术拍摄了几部经典的动作影片,获得了国际大众的认可。
我对于李小龙的了解是从孩童时代开始,后来是通过李小龙的电影和真正的截拳道传人的叙述才熟悉起来的。李小龙第一个把中国武术提升到了一个哲学的范畴,同时将许多武术派别的长处和优点融汇贯通,最后形成了截拳道。我的大学同学崔柏魁先生是截拳道的传人,经过他的讲述我了解了,截拳道并不是一种武术门派,而是一种对于武术之道的哲学解释。
武术首先是一种技击手段,通过对于拳、脚、肘、膝、腰等不同的身体位置的磨练而达到强身,自卫,竞技的目的。截拳道将中国的道家阴阳学说融入进武术的哲学中,从而达到攻守兼备,拳脚合一的训练目的。在李小龙的理论体系中有一段,说的是人体的锻炼和武术的锻炼,大体的意思是:“如果你的出拳能有踢腿的一样力量,你的踢腿能有出拳一样的速度。那么你将达到拳脚合一的境界。”而在武术竞技方面,李小龙也提到过:“在进攻的时候同时防守,在防守的时候同时进攻,在竞技中就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提升到哲学范畴,李小龙提出了“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境界。
在我的理解中,截拳道无论从身体锻炼到比赛竞技,还是最终的思想境界,无不融合着中国道家阴阳的基本理论。人们身体条件注定了出拳时的力量不足,速度快,而踢腿的速度稍慢,力量大。这就是说无论我们在武术训练中出拳还是踢腿都有着一定的束缚和弊端。然而,武术训练的一项目标就是强身健体,我们试想在两人打斗时,如果出拳的速度很快,可打出去没有力气,那么这样的出拳是没有功效的。同时踢腿的力量虽大,但是动作慢的让对手料敌先机。同样也是会失败的。所以,当出拳和踢腿时同时注重力量和速度,就达到了阴阳互补的状态。武术的训练其实就是全方面的训练自己身体的力量,速度,敏捷等众多身体机能。经常练习武术的人,头脑的反映则比一般人要快。身体和大脑的协调性也更高。同时在精神注意力和兼顾度上也能随着锻炼而提高。
我们抛开武术不谈,只是说我们在生活中的工作和学习其实不也是一样的道理么?经常训练自己的一项技术能力,也能提高其它的能力。例如经常训练自己的计算能力,就能提高大脑对于数字的敏感度和理性思维。而经常写作,能提高我们对于外界事物对于自身影响的敏感度和对于处理事件的创造性。而我们发现无论是哪一种技能的锻炼到达了一定的境界都离不开阴阳互补这样的圈子。阴阳不仅仅是像我们平常所说的那些互相矛盾对立的概念。同样在一件事物中也会有阴阳的产生。能够把握好阴阳,所有的事情就会顺着本应该发展的方向而发展。
我们回到李小龙的武术理论上来,武术的另一项目的就是技击竞赛。既然是竞赛就会有进攻和防守,不单单是武术,任何一项运动项目甚至是竞技项目都会有进攻和防守。在进攻时防守就会有所缺失,在防守时进攻就会相对变弱。那么如何将攻防双方融合为一就是我们在竞技时的重中之重。在阴阳的理论中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可以说在任何事物中都包含了这样的哲学思想。无论什么事件达到一个极限就会产生反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寻求达到阴阳互生和阴阳平衡的状态。李小龙的武术理论虽然很表现出很明确的阴阳理论,可是李小龙在日常的身体锻炼中锻炼与休息的阴阳状态却失去了这样的平衡。锻炼过度最终英年早逝。
作为我不敢去妄加评论李小龙先生的练武手法。但是愚见认为,武术竞技就如李连杰在电影《霍元甲》当中提到的那样,其实是一种通过竞技比赛而认识自己的过程。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识对方的长处和短处,从而取长补短,最后达到提高自身的目的。那么我们可以往深层次的挖掘,如何在竞技中认识真正的自己呢?比赛就是较量技能的过程,当然较量的结果会有胜利和失败。如果在比赛中全力以赴的去竞技,从而获得胜利那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但是失败了,我们也不要觉得沮丧。因为失败的同时我们从这场竞技中得到的是教训和经验。得到的是竞技对手的身教和指点。从而我们了解到我们自身与对手的差距和在技能方面的不足,并且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这其实也是一种获得啊。我们在与对手竞技的同时,也在向自己的过去和常态发挥提出挑战。敢于直面这样的挑战,我们已经从精神上得到了提高。最终我们通过竞技脱离了竞技输赢的本身,而在我们的领悟中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我们再回到武术中来。最后的境界是武术的精神思想方面的境界。还是先从李小龙的截拳道讲起。武术中的训练和对抗就是有一个能力和境界的提高过程。“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句话首先让我们明白了武术训练的最终目标:那就是无招胜有招的技击能力和挑战极限的锻炼方向。武术无论是在自身磨练上还是在竞技对抗上,都会体现这句话的精髓。通过自身的锻炼而达到竞技时的棋高一着。通过竞技而认识到锻炼时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最后达到了提高身体能力的目的。这里面也蕴含着阴阳互生互补的理论。同样提示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寻找积极的正能量。
我心中武术的第二种境界:通过武术提高自身的修养。
我自小通过武侠影视作品开始接触和初步认识武术的,而且平时也习武练武,也和很多的武术门派的传人接触和交流过。小时看到电影里高来高去的侠客们打抱不平做好事,自然心中就有一种崇拜。希望自己也能像电影里面的人物一样练好绝世武功扶善除恶。长大之后有了一定的功底,于是就开始阅读武侠小说。我那时还不能完全的将武术和自身修养结合到一起去思考。后来发现身边的朋友有的也练武术,于是就凑热闹般的开始练武。
我开始练武的源起是附近的邻居有几位兄长在楼群里一起练武,我就和他们一起学习和练习。起先,一位姓刘的兄长告诉我,习武的目的是不被人欺负。而且很极端的说,如果你练到除了你爸爸不敢打以外其他人都敢打,基本上也就明白了练武是为了什么了。然后我就抱着练武是不受欺负的目的开始苦练。我小时就长的比较高大,力气也足。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飘飘然。和周围的兄长们切磋,由于岁数小,兄长们不忍在切磋中伤到我,于是在对抗中对我有所容让。这更让我觉得自己天不怕地不怕。但是事情就是在最高点的时候出现转折。一天晚上还是在一起练武,有位兄长看不过我自吹自擂,于是提出和我较量。我们规定,两个人双手互握较力,最终谁能将对方的两只手都压倒谁就算赢。那位兄长的个子没我高,块头没我大。我自然不将他放在心上。一开始我们两个纷纷使劲儿的推压,发现不分上下。然后我们同时发现可以利用牵引对方身体将对方的力量带偏从而获得优势。可是我们谁都能料敌先机,还是不分胜负。忽然在牵引的过程中他的一只手放弃了抵抗,被我压倒,而另外一只手用力的向外推我。我心正得意的时候,稍稍的被他推远了一段距离,说时迟那时快,兄长抬腿照着我大腿上的麻筋就是一下!腿上的麻筋一麻上身的力量受到影响,于是兄长不容分说的手上发力最终赢得了这场较量。
输了较量之后的我很沮丧,但是非常奇怪,为什么我都要赢了可偏偏被踢了一下就立刻输掉了呢?虚心的向兄长请教之后才明白,原来我首先自大轻敌,从心理上就已经输掉了。而且在较量时,未能看出对手的诈降诱敌之计。最后根本不知道踢我的那一脚是麻筋的位置,在身体知识上不如兄长知道的全面。这次的较量我处处都有缺陷哪有不输的道理。
兄长说:“我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以为就要赢了,同时向外推你,让你离我有了一定的距离好起脚踢你。你全都没看出来,当然会输了。做人习武要懂得虚心求教,别总是一副我最牛的样子。那样比你强的人不是不屑与你一般见识就是会出手教训你了。想练好武术要懂得先学武德,学做人!!”
从那时起我终于明白,学习武术的目的其实并不是不受人欺负那么简单。练习武术的同时也要懂得学习一些做人的道理。后来在我上高中时,遇到了两位无极门的师父。人家就是看我谦卑有礼,于是指点了我很多的招式和训练方法。通过和两位师傅的学习,我才慢慢懂得了武术中其实蕴含着很多其他学科的思想。也开拓了我的武术境界。
我的高中和大学同窗李想先生是形意门的传人。李先生从小习练武术多年不辍,最终有所得。这是我十分佩服和羡慕的。还有前文提到的崔柏魁先生,练习过拳击的张瑞先生。他们既是我的同窗,又是我练习武术时的朋友。不但让我加深了对武术的了解,更使我的武术的思想系统得以提高。程文秀师傅(多年练习太极拳)、魏成光师傅(多年研究八卦掌)、苏云虎先生(八极拳的研习者)让我的了解了武术各个门派的不同。还有一些通过别的途径了解到的不同门派不同国家的武术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我能这么顺利的接触到这么多派别不同的武术,而且得到这些派别的练习者的诚心的交流和真心的指点?因为我在习武的同时,更注重自身的礼貌和修养。通过提高自身的修养使得武术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功夫明星甄子丹主演的影片《叶问》当中非常明确的表明了练习武术和个人修养的关系。
首先,有人用枪对着叶问的脑袋,面对这样的挑衅时,叶问出手夺枪后依然很礼貌的说:“我们练武的人中气足,说话声音是大了些,但是并不是不礼貌的。”再者,在叶问受到同行的切磋挑战时,叶问不但请对手在家中吃饭,给对方让烟,而且很礼貌的关上大门,不让对手在外人面前出丑。在叶问来到香港教拳的时候,学生黄粱提出挑战,叶问欣然出手,却点到为止,虽然受到质疑和更多学生的挑战,但是还是手下留情最终收得弟子。还有,叶问在受到同行洪师傅的威迫时不卑不亢,力战数位香港拳师而获得开馆资格,却拒不缴纳保护费。学生受到欺负,他找到洪师傅言语不和打了起来。可是在危险时刻保护了对手的儿子而没有执着于胜负。最后,叶问面对土匪的挑衅,面对日本军人的残忍,面对外国大力士的傲慢表现出了一个中国武师的勇敢和顽强。
在片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叶问对于不同的情况下出手的轻重之分,也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人叶问也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一个真正的武者,需不以武恃强凌弱,不随便出手伤人,不畏惧高手挑战,不丢弃民族气节。礼貌,谦卑,容让,勇敢。这些才是一个武者应有的修养。
我心中武术的第三种境界:通过武术提高自身的智慧。
由于喜欢练武,喜欢研究武术。免不了会观看和阅读各种的武术书籍、武侠文学、武侠题材的影片。北京大学的孔庆东副教授曾经在百家讲坛中评论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从这段课程中受益非浅,从而树立了正确的对人,对事的态度。
北京出差的时当我遇到的外国友人向我问起我如何理解“功夫”时,我对他们讲:功夫在中国通常都是指武术,但是功夫的本身却不仅仅代表武术。‘武’字的含义并不是只有打仗和打斗,‘武’从本身字面意义上就包含着战争与和平两个主题。同时习武练武可以让我们的身心达到常人不能达到的境界。
成龙先生拍了一部关于外国孩子学功夫的影片名叫《功夫梦》,里面的小杰瑞从美国来到中国,受到了欺负。成龙先生扮演的韩师傅就开始教他功夫。里面讲述了功夫的三种形态。
第一种形态,是通过让杰瑞练习穿衣服,脱衣服,扔衣服,挂衣服这四个动作。展示了功夫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功夫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做的事情,反复的练习从而融会贯通。武术界有个理论,当一个动作练了五百遍时,这动作就变成了习惯。当这一招练了一千遍时,这动作就成为了本能。“拳打千遍,神法自现”的说法也是讲的这样一个道理。
第二种形态,是通过杰瑞观看峨眉山上的女道士练习蛇拳时表现出来的。女道士以单腿站立在悬崖外的石柱上,同时在石柱的另一端离着她不远的位置有一条眼镜蛇。随着女道士打出蛇拳,眼镜蛇也随着女道士的动作而摇晃身体。一人一蛇就好像一面镜子的里外两面儿一样。杰瑞不解于是提问,是不是女道士在学着蛇的动作。而韩师傅告诉他,是蛇随着女道士动。虽然片中并没有讲明这种形态的具体状态,但是在观众心理已经能明白,功夫并不在于模仿,而在于领悟。我们可以想想女道士为什么站在这么危险的地方却并不害怕。那是因为在那一时刻,她的身心是合一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她的意识里只有要训练的武艺和眼前来自眼睛蛇的危险。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时,女道士是不会关注脚下的悬崖有多高,到底是谁在模仿谁。她的内心是完全静止的。可是内心的静止并不是什么都不做。所以功夫还是在人面对困难危险时,能够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以求得内心平静的能力。
第三种形态,是通过最后小杰瑞和对手比武的时候,那种顽强和勇敢的精神体现出来的。武术学校的教练授意让参加半决赛的队员先踢伤杰瑞,以求在决赛时能够夺冠。于是杰瑞在负伤的情况下,战胜了半决赛的对手进入决赛。决赛的对手依然攻击杰瑞的伤腿以至于杰瑞只能单腿应战,但那时的杰瑞忽然明白了功夫的第二种形态是什么,于是学着女道士的动作,集中精神,抛开内心的杂念。最终抓住了对手在进攻时露出的破绽一击致胜。这不但让观众替影片中的小杰瑞高兴,也让观众在看完影片之后反思出功夫的第三种形态。那就是勇敢的挑战自我,挑战困难,挑战伤痛,挑战影响自己的所有负能量。
对于武术,我的理解并不深,说到这里有不对的地方希望有识之士给予指教。
最后我用金庸先生小说中独孤求败的剑道境界来总结武术在我心中的境界。武术的境界就如同人生的境界,年轻时用一把锋利的剑,表示锋芒毕露所向披靡。经过了几年的历练之后用一把轻剑,表示驾轻就熟举轻若重。到了中年时,用一把重剑,表示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最后用一把木剑,表示万事万物随心所欲。达到了无剑胜有剑的最高境界。到达了这样的境界之后武艺能摘叶飞花皆可伤人。人生也能怡然自得随遇而安。
Ⅱ 电影《龙女孩》即将上映,这部电影的主线故事是怎样的
由印度和中国导演联合拍出的电影《龙女孩》于7月15日将全球上映。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印度女孩普加在目睹姐姐被性侵而死之后,觉得人生迷茫之时,偶然看到电影《龙争虎斗》。其中李小龙也便成为了她的人生的向导。为了追寻这个让活下去的稻草,她便来到了中国找到李小龙学习中国功夫的故事。主线便是女主普加在经历一系列的事情学习功夫慢慢成长。
女主普加的偶像和导师是李小龙,她的一举一动也都展现着李小龙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无论是面对地痞流氓还是暗黑势力,她都永不屈服。在一次次战斗中成长,在一次次事件中成长。主线即是普加的成长历程,在其中还展现了女性自立自强的力量。
Ⅲ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功夫出自哪部电影
你是说很多视频网站上那一小段吧?有个外国人天生一副练武的身架,然后到中国来学,里面还有和奶牛打架,还有看到一个胸部的女人的那个.
那是电影<昆宝出拳>的片段,我也没看过完整的呢,挺想看的...
昆宝出拳 Kung Pow: Enter the Fist (2002)
IMDb:0240468
导演:
Steve Oedekerk
编剧:
Steve Oedekerk (written by)
类型:动作 / 喜剧
剧情梗概:
该片采用了数字编辑和配音技术,将一部1976年的香港武侠片《蛇鹤双行》结合奥依戴柯克及其他演员拍摄的段落重新制作成了这部搞笑喜剧片。奥依戴柯克将这部影片融入了新的风格,将那部充满了悲剧色彩的影片改成了这样一个全新的搞笑大杂烩。
Ⅳ 《龙女孩》正式曝光了影片的终极预告,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龙女孩》由拉姆戈帕尔维马和刘晶导演联合执导,是一部中印合拍的动作片。龙女孩终极预告曝光,女演员的打戏非常精彩。网友看了预告后,直呼过瘾。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位平凡的女孩儿,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力量。许多网友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这部影片了。
《龙女孩》这部影片除了精彩的打斗场面,细节之处更是蕴含着感动。从始至终,普加都是为了爱。普加带着对姐姐的爱,对李小龙的爱,加入武馆,学习武术。对师傅和对武馆的爱,让她不畏侵略,勇敢的和黑恶势力作斗争。从《龙女孩》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普加的成长,也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为了维护正义,为了保护想保护的人,我们要做一个强大的人。
Ⅳ 我记得有一电影是讲一个老外来中国学功夫,后来学了太极拳
该电影是:我为太极狂
我为太极狂的剧情简介
《我为太极狂》讲述的是一个来自美国的黑人拳手苏克,从来没有想到自己除了蛋炒饭、李小龙之外,会和中国有什么瓜葛。拳台上的遭遇使苏克的经纪人作出了让他去中国学习功夫的决定。
当苏克极不情愿地来到中国后,却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事实,让他深深地迷恋上了太极拳,见识到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折服于真正的中国武术精神,并且由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5)外国人学李小龙功夫的那部电影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苏克先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给这个地方带来了新鲜的东西,他也从身边的人和太极拳当中汲取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文化的碰撞落实到具体的人物、具体的事件的时候,也许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种态势。
导演说这个题材给了我们极大的创作空间,使得我们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调动各种元素来组织剧作的构成。从视觉构成,我们选择了北京的雄伟和中原小山村的秀丽;从动作元素上,我们选择了原始的西方凶狠的搏击术和传统的中国武术太极拳。
在这次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充分重视了专家们的意见。首先,放弃了似曾相识的歌舞比赛段落,而把笔墨重点放在了苏克如何融入的过程;其次全片在开头和结尾增加了两处精彩的比武擂台段落,大大增强了可视性;还有就是全片主要篇幅,都在讲述苏克在中国学武的经历和因为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种种笑料,在风格上倾向于轻喜剧风格。
Ⅵ 李小龙与美国高手世纪大战,堪称格斗教科书,李小龙拍过哪些格斗类影片
李小龙与美国高手世纪大战,堪称格斗教科书,他拍过很多格斗类影片,这其中最出名的有《猛龙过江》、《精武门》和《死亡游戏》,因为他教中国功夫带到了全世界,让外国人见到了中国功夫的厉害,也成为了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李小龙的死亡游戏并没有拍摄完就去世了,不过关键的几场打斗戏却流传了下来,在这里他汇集了世界顶尖高手,有2米18的巨人,也有菲律宾棍王,但他们最终都成为了李小龙的手下败将,想要让外国人屈服,只有凭借真本领战胜对方。
Ⅶ 李小龙在一个像罗马圆形大剧场里和一个老外打斗是李小龙的那部电影
猛龙过江。是李小龙四部完整电影中的第二部,也是李小龙自任导演的唯一一部。那个老外是美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拍完这部片后,小龙哥与老罗私底下切磋过一次,小龙哥凭点数战胜了罗。
Ⅷ 很久以前看过一部美国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在车库刻苦练功夫的情节,梦中得到李小龙的教导,凌空踢破沙袋
电影《血的游戏》
美国1987年出品,香港元奎导演。
这部武打故事片由美国青年武术冠军寇特·麦肯尼主演,讲一位洛杉矶的空手道少年背景离乡迁居西雅图,怎样在李小龙精神的鼓舞下苦练截拳道,最后复仇雪耻,击败俄国自由式空手道冠军(由当时尚未成名的尚格·云顿饰演)的故事。
Ⅸ 关于一个美国人拜李小龙为师学习功夫打败敌人的电影名字
电影的名字叫:就等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