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泉水叮咚的幕后制作
《泉水叮咚》
文章作者:石晓华(《泉水叮咚》、《性命交关》、《娃娃餐厅》等片导演)
“文革”是中国电影创作的干旱期,儿童电影也不例外,除了《闪闪的红星》外,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儿童市场的作品问世。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儿童电影逐步复苏,虽然没能完全褪去固有的概念与教条,也算大步拓开了局面。那段时间,有两件事情值得铭记,一个是1981年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成立;另一个就是1984年儿童电影拥有了自己的奖项———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童牛奖。
1982年上映的《泉水叮咚》,便是当时儿童电影中的一个代表。获金鸡奖特别奖的《泉水叮咚》虽然没有后来的《小刺猬奏鸣曲》、《霹雳贝贝》那么神奇有趣,却展现出那个时期儿童的日常生活,从侧面描写了双职工家庭子女入托难的社会话题,除了小童星方超的加入,还为日后培养出一位大明星陆毅。
《泉水叮咚》是我独立执导的第一部故事片,这个片子的情节很简单,就是讲一位退休工人陶奶奶创办小小的家庭幼儿园,与孩子们之间十分纯真的情感。选择这个内容和我小时候的切身经历有很大关系。
拍摄《泉水叮咚》之前,我还做过几部影片的副导演,谢晋是我跟过的一位老导演。从1977年的《青春》到后来1979年《啊!摇篮》,恰好都是青春片或者儿童片。我在组里任副导演,专门负责孩子戏的组织,拍完后谢晋对我说:“没想到你拍孩子的戏挺有天赋的,你今后就去拍儿童戏吧!”
《泉水叮咚》的编剧吴建新当时是文化局下面的一个工作人员,写出有关走私题材的剧本交给上影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厂里觉得这个题材不大好碰,后来这个本子就没有通过。
吴建新也挺失落,正好这时我们看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说的是上海的复旦大学几位教授夫人退休后自发地办起家庭幼儿园,解决一部分教工的后顾之忧,这在当时也是个社会问题。我们都说这个题材好,可以拍成电影,吴建新反应也很快,马上开始写,于是一个从没有人拍过的新时期家庭幼儿园的本子很快就出来了,厂里看到后立即决定投产。
一开始名字就定为《泉水叮咚》,大家都说这个名字特别动人,这种感情是双向的,一方面是描写大人对于孩子的爱,也写了小孩子对于陶奶奶如泉水一样清澈的爱,非常单纯。
我那时是小导演,第一次独立拍片是非常诚惶诚恐的。我说实话当时想都没敢想能够请张瑞芳老师来演陶奶奶,从演艺生涯、从资历等各个方面来讲她都是让我们仰视的一座高山了。领导当时对我讲陶奶奶这个角色,你们可以找上影几个有名的老演员演,我们还有些胆战心惊,没想到秦怡老师、张瑞芳老师都特别支持我们,一口答应。
后来张瑞芳来了,帮我们改剧本,把一些比较生硬的文学化的语言全部改成口语。我们当时是在福建的一个小地方拍戏,因为资金有限,我们就在当地的仓库里搭内景,大夏天在最闷热炙烤情况下,张瑞芳老师没有一点怨言“战高温”。
影片里面出现了十几个小孩子,方超因为我们在《啊!摇篮》就认识,已经很会演戏了。陆毅那时候就很漂亮,而且比较文静。我们为了找小演员,去了不少幼儿园,找到的这些孩子都很不错,我们的片场热闹的呀,真像开个幼儿园一样。
这些孩子不仅表演,回到厂里还进录音棚亲自完成了自己扮演角色的配音工作,这项工作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讲是非常繁琐的,但是他们都很出色。
这个片子出来后获得了很多奖,这真是大大出乎我们意料,当时还给了我们金鸡奖的特别奖,还得了意大利、伊朗、印度等很多国家的电影奖,因为当时是电影局统一选片、送片到外国评奖,很多获奖消息我们都是后来在报纸上看到的。
有意思的是,拍儿童片的多为女导演,像北影厂的王君正、琪琴高娃等女导演在当时也拍了好几部儿童片,包括还未走出校门、或刚刚走出校门的“第五代”电影人也拍出了《红象》、《候补队员》等儿童电影,所以说那时是儿童电影创作的全面拓展期。
陆毅口述
《泉水叮咚》是我五岁时拍的。我小时候在幼儿园是文艺积极分子,那会长得挺可爱,胖胖的,头发生得晚所以特软,稀稀的。
那年上影厂的导演把上海的每个幼儿园都跑遍了,为《泉水叮咚》选儿童演员,我当时是在上海西街幼儿园。正好选了我去面试,记得当时几百人,我就唱歌跳舞给他们看,我唱的是新疆儿歌,好像还要求我朗诵了一首诗歌,做了一段操,看看口齿清不清楚,形体是不是协调。后来他们就叫我回家等通知,家里人好像比我还着急,老问我有没有结果。过了很久我才拿到通知,说我们幼儿园去面试的200个人里面我是惟一被选上的。于是我被叫到上影厂住了一段日子,接受专业培训,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习惯离家的感觉。
被剧组选上以后我特别兴奋,虽然不知道拍戏是干什么,当时想到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自己就觉得挺好玩,热情高涨,我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对新鲜事物热情高涨的。
记得拍完之后还发了我50元钱,当时那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数目,算是一个大人一个半月的工资了。那时候我不会用钱,就把钱上交了。
但是剧组发给我的一堆蘑菇被我给藏起来了。当时街坊邻居都知道陆毅拍电影的事情了,好像我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老听见别人说向陆毅学习,你看陆毅多有出息这样的话,我听着特美。
其实我拍《泉水叮咚》时只算得上跑了个大龙套,也就是群众演员,最后剪在成片中的有我的镜头加起来也不超过5分钟,可前后拍摄的时间却足足有四个月。
我记得当时一说“拍小孩的戏了”,我就得在后边跑来跑去的,但是我从头到尾都特别认真,一点没想过偷懒什么的。
我们那时选上的十多个小孩一起进了少儿演播组,每周到电视台上两天课,所以有了学习的机会。后来,每年总有两三部戏接,从基本群众到男三号到男二号,但是始终没有做过男主角,直到我在上海儿童艺术剧院毕业大戏上,才在《海的女儿》中演了王子。
2. 请问,在电影<泉水叮咚>中扮演喜燕的演员王佳莹在拍完电影后到现在都在做什么
好像自《泉水叮咚》后她就没有再出现在大银幕上,以下是她的一些资料,希望有参考价值:
83年6月封底:小演员方超与王佳莹
方超与王佳莹是闪耀在八十年代影坛上空的两个童星.他俩和茅为惠以及马晓晴等共同构成了那个年代童星的集体回忆.
方超是北京人,出生于1976年6月22日.2岁零9个月的时候,就参加了《啊!摇篮》的拍摄,5岁拍了《牧马人》,6岁拍了《大桥下面》,8岁拍了《驼峰上的爱》,12岁拍了《我只流三次泪》,13岁拍了《熊猫的故事》,14岁拍了《清凉寺的钟声》……15岁之前,方超出演了20多部电影和5部电视剧。
小演员王佳莹因为1982在《泉水叮咚》中的出色表演第三届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儿童女演员银象奖,之后就从银幕上彻底消失了。
情趣盎然的幼儿(学龄前儿童)的影片获得杰出成果,是新时期儿童片最重要的收获。其代表作是1982年摄制的《泉水叮咚》。它以细腻感人的笔触,描写一位退休教师对几个不同家庭、不同个性和气质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涉及到独生子女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该片在国内外广受好评并多次获奖。剧中小喜燕的扮演者王佳莹,将一名受继母冷遇而性格孤僻、心理压抑的小女孩如何重新获得母爱的过程表演的真切、自然、感人肺腑,为儿童形象画廊增添了新人的形象,因而在1983年印度第3届新青年国际电影节获各族儿童评委会最佳儿童女演员的银象奖,成为中国小演员在国际上获奖的首例。《
3. 泉水叮咚响是哪部电影插曲
这首歌是电影《黑三角》中的插曲,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晚期由词作家马金星与作曲家吕远合作创作的,最初是由卞小贞演唱。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
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
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
请你带上我的一颗心
绕过高山一起到海洋
泉水呀泉水你可记得他
在你身旁是我送他参军去海疆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
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
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
请你告诉我的心上人
不要想我也不要想家乡
只要听到这泉水叮咚响
这就是我在他身边轻声歌唱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流向远方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流向远方
流向远方流向远方
4. 泉水叮咚响是什么电影主题曲
泉水叮咚响是《黑三角》电影主题曲。《泉水叮咚响》是词作家马金星与作曲家吕远合作创作的一首歌曲,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将其与这个电影想到一起,但实际上并没有在电影里出现,称其是电影《泉水叮咚》的插曲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解。
泉水叮咚响创作背景
1970年代末期,吕远和马金星一个作词,一个谱曲,团里只要有任务,必定是两个人合作。长期的共同打磨,让两个人渐渐滋生了一份难得的默契,但当有一天,马金星把《泉水叮咚响》的歌词放在吕远面前的时候,吕远却陷入了沉思。新的思潮还没有广泛推广,而马金星的《泉水叮咚响》描写的恰恰就是海军战士与女孩间纯洁的爱情。
最终改变吕远的是马金星勇敢的创作态度和极其新颖、清新的歌词创作,经过吕远的谱曲,《泉水叮咚响》一经唱出,便获得了极佳的反响,很受人们的喜爱。歌曲距今已经40多年,久唱不衰,百听不厌,影响了我国几代人。
5. 泉水叮咚的意思是什么
《泉水叮咚》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儿童片,由石晓华执导,张瑞芳主演,张翎飞、牛犇参演,于1982年上映。该片讲述退休教师陶奶奶发挥余热,开办义务幼儿园,为双职工排忧解难的故事。
退休的陶奶奶原是一位幼儿园教师。她和在音乐学院学习的侄女雪莉刚搬进新村不久,就接到教育局邀请她去海滨疗养的通知。雪莉非常高兴,打算跟姑妈去海滨谱写自己的毕业作品,于是她再三鼓励一直想见到大海的姑妈早日去海滨。
新村刚刚建成,托儿所还没有办起来,这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困难:拆迁户大刘家孩子无人照顾,只得把孩子锁在家里;老侯家是双职工,独生子小侯游荡在外,时常闯祸;沈工程师对父母不在身边、娇生惯养的小孙女束手无策。
(5)外国电影泉水叮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拍摄《泉水叮咚》之前,石晓华为谢晋执导的《啊!摇篮》当副导演,专门负责孩子戏的组织。谢晋觉得她拍儿童片有天份,曾鼓励她去拍儿童戏。
由于谢晋推荐,上影厂决定让石晓华独立拍片,她开始自己筹备剧本。作为处女作,她更想抓个有轰动效应的题材,有人把业余作者吴建新创作的剧本介绍给她。那是个写走私的剧本,但因为题材与宋崇正在搞的《滴水观音》撞车,吴的剧本最终没有被上影厂采纳。
吴建新挺失落,石晓华也着急。这时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介绍复旦大学几位教授夫人退休后自发地办起家庭幼儿园,解决了一部分教工的后顾之忧,这在当时也是个社会问题。
石晓华觉得这个题材可以抓,吴建新马上开始写。吴建新是第一次写剧本,石晓华陪他去很多幼儿园采访,上影厂的厂长徐桑也帮助他们反复修改,剧本几乎磨了一年。
6. 泉水叮咚的意思是什么
“泉水叮咚”是形容泉水流动时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也可以写作“泉水丁冬”。
《现代汉语词典》中,“叮咚”解释为拟声词,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下的声音。“叮咚”也作“丁冬”、“丁东”。
“叮咚”“叮当”的词义是表示声音的,它们的词形带有表示声音的“口”旁,词形本身就能显示词义,使人产生由形及义的联想,因此构成人们乐于选用“叮咚”“叮当”的稳固的心理基础。
(6)外国电影泉水叮扩展阅读
近义词
流水潺潺
拼音:liú shuǐ chán chán。
释义:拟声词。形容溪水。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只见峰峦叠叠,草树萋萋;流水潺潺,行云片片;林鸟群噪,山谷应声。”
译文:可以看见周围山峦叠障,草木茂盛;溪水缓缓流动,天上漂浮着朵朵白云;树林中鸟声吵杂,能听到山谷的回音。
例句:远方的山与近处的庄稼构成了秋的成熟与韵味,岁月在此刻如流水潺潺,书写着淡泊光阴。
7. 泉水叮咚电影里的小演员现在都干嘛了
当年很火的童星,有许多在长大后仍在娱乐圈、演艺圈打拼事业。
出演该片的十几个儿童演员亲自完成了自己扮演角色的配音工作。这个片子出来后获得了很多奖。
电影《泉水叮咚》由张瑞芳,牛_,张翎飞等主演,《泉水叮咚》演员表详细介绍:陶奶奶(张瑞芳 饰),大刘(牛_ 饰),张翎飞(张翎飞 饰),王佳莹(王佳莹 饰),方超(方超 饰),陆毅(陆毅 饰)。
8. 泉水丁冬响,岀自什么电影
《泉水叮咚响》是词作家马金星与作曲家吕远合作创作的一首歌曲,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将其与这个电影想到一起,但实际上并没有在电影里出现,称其是电影《泉水叮咚》的插曲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解。
中文名称
泉水叮咚响
发行时间
创作时期上世纪70年代
歌曲原唱
卞小贞
填 词
马金星
谱 曲
吕远
音乐风格
抒情歌曲
歌曲语言
中文
9. 电影泉水叮咚演员表
1、陶奶奶
演员张瑞芳
退休的幼儿园教师。发现小区内双职工家庭的孩子缺少看管后,出于对孩子们的爱和责任感,她决定牺牲自己宁静适舒的生活,承担起看管孩子的责任。
2、喜燕
演员王佳莹
大刘的女儿。生母早早去世,与生父、继母和继母带来的弟弟冰冰一起生活。本来是个活泼伶俐的小姑娘,但因为怀念生母亲、不信任继母,自己又不被父亲所理解,所以性格变得孤僻。
3、大刘
演员牛犇
清洁工人,喜燕的父亲。性格鲁莽,但也有温情的一面。他爱孩子,怕他们受外人欺负,所以把冰冰和喜燕锁在家里。
4、雪莉
演员张翎飞
音乐学院的高材生,陶奶奶的侄女。正在准备重要的毕业作品,但陶奶奶在家里开托儿所,影响到了她的创作,因此对姑妈颇有怨言。
5、苓苓
演员屈蕴真
沈工程的小孙女。长相秀丽。她的父母均在国外学习,由爷爷负责照顾她。因为备受父母、爷爷的溺爱,结果养成了挑食的毛病,因为不吃蔬菜搞得体弱多病。
6、小侯
演员陈磊
老侯和方圆圆的独生子,是个被父母宠坏了的孩子,极其顽皮,因为父母是双职工,没时间管他,他在外游荡老是闯祸、欺负小朋友,但同时也有幼稚可爱的一面。
10. 泉水叮咚响是什么电影主题曲
泉水叮咚响是《黑三角》的电影主题曲。
《黑三角》是史晨风执导,孙红雷、柳云龙、胡军、高明等主演的电视剧。
该剧以一种兄弟情仇片的戏剧形式,形象的揭示了“假冒伪劣”带给当今社会的灾难,生动的刻画了我执法者为打击“假冒伪劣”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甚至是惨痛的代价,深刻的揭示了滋生“假冒伪劣”的社会“病灶”。
泉水叮咚响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
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
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
请你带上我的一颗心
绕过高山一起到海洋
泉水呀泉水你可记得他
在你身旁是我送他参军去海疆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
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
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
请你告诉我的心上人
不要想我也不要想家乡
只要听到这泉水叮咚响
这就是我在他身边轻声歌唱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流向远方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流向远方
流向远方流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