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影视 » 与历史不符的外国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与历史不符的外国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7-12 10:51:44

㈠ 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与中国实际不符的地方

迪士尼动画版《花木兰》在很多细节上都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复原,但也有一些与中国实际不符的地方:

1、在人物形象设计上,花木兰的麦色皮肤、吊眼的形象在中国不具有代表性,更符合西方人对中国女性的审美。

2、电影中出现的眼镜、牙膏、“北京军号”报纸不符合。花木兰的背景朝代为北魏,当时还没有眼镜、牙膏;北魏时期也并没有北京的称呼,北魏的都城是洛阳。

3、拜见皇帝的方式不符合。在动画电影中,花木兰首次见皇帝是采用鞠躬的方式,不符合中国历史。

4、花木兰说的是英语。动画版《花木兰》由迪士尼制作,主角人物说英语无可厚非,但并不符合中国实际。

(1)与历史不符的外国电影扩展阅读

迪士尼动画版《花木兰》的评价:

迪斯尼对中国的花木兰故事进行了大胆的再创造,运用了许多动画片新技术,加入了大量迪斯尼的诙谐幽默。影片既有恢宏的气势,又有温馨的场景、迷人的色彩和感人的情节。

该片为迪斯尼动画片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同时让部分外国观众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给中国人带来了不一样的花木兰形象。可爱、活泼、聪明、调皮,这些性格通过富有中国风情的动画表现出来,让花木兰不再像民歌中那样显得面目模糊。

㈡ 《辛德勒的名单》的真实历史是什么

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

辛德勒在现实历史中的原型是奥斯卡·辛德勒,德国商人、间谍、纳粹党成员。拯救犹太人是利用了德国战争经济组织机构中的某些错误 。利用德国的战争,诱逼德国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同时保护了1200名左右犹太人的生命,占波兰全部存活犹太人数量的1/4左右。

拓展资料

奥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1908年4月28日-1974年10月9日),德国商人,利用德国战争时期,诱逼德国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让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同时保护了上千名犹太人的生命,占波兰全部存活犹太人数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但当他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之后,他开始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卓斯纳、维恩、罗斯纳、费佛堡、费雪、夏法、伍兰克、霍洛维兹......最后,幸存的犹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颗金牙,也是他们战后仅存的唯一的财富所有,为辛德勒铸成了一枚戒指,并在上面刻了一句犹太法典上的希伯莱经文:“Whoever saves one life,saves the world entire.(救一条命等于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可以……这辆车——十条命……这枚胸章——两条命……”

奥斯卡·辛德勒,一个真实的人物,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的名单》赢得了7座奥斯卡金像之后,辛德勒成了一种象征。在20世纪那场最残酷的战争的阴郁背景中,辛德勒的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参考资料:奥斯卡·辛德勒_网络

㈢ 有一部电影反映的历史时间与其他的不同 那部电影是

应该是《红河谷》,不过不是鸦片战争时期,而是十九世纪末期。其他的都是抗日战争时期。

㈣ 电影经典之作《火烧圆明园》,有哪些与历史不符之处

电影《火烧圆明园》采用实地取景以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得到大家的认可,一致认为它是很接近历史的。然而,无论经过多么精心设置的,始终不是原来的样子,这部电影存在以下的这些不足。

对于《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尽管它有着不符合历史之处,可它依然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㈤ 求几部好看的跟历史有关的外国电影!

有部乱世风云录不错,还有日本的天与地,枭之城,七武士,影子武士等等

㈥ 有哪些对历史进行另类解读的电影

《拯救大兵瑞恩》也许会胸怀大志地带着一腔热忱色与无法释放的男儿本色、豪情壮志,像历史中的那些个金光闪闪的人物一样,拼命地努力,只为实现一己的梦和理想,创造出辉煌并以此帮助更多的人,为大部分抑或是一小部分人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与幸福。

㈦ 电影史上经典之作的《火烧圆明园》,有哪些与历史不符的地方

提到清代的影视作品,就绕不过李翰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的“清宫三部曲”即:《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和《一代妖后》。由于电影是在故宫、避暑山庄、清东陵等地实地取景,所以比后来的粗制滥造之辈也更有历史感和代入感。

这也是目前唯一可以从道具、场地、演员、史实上与《末代皇帝》相呼应的清代电影,尤其是《火烧圆明园》一开场同治皇帝登基的画面更是气势恢宏,震撼人心。

但是因为《火烧圆明园》整个电影需要调动的人力物力以及统筹方面过于庞杂,也导致了一些瑕疵和自相矛盾的地方。该电影的艺术顾问朱家溍先生就曾经指出过,在同治皇帝登基时太和殿广场两侧跑马和皇帝的九龙曲柄伞盖用的不合礼制。除此之外电影中也还有一些缺憾之处,如果能够弥补的话,这部电影的艺术性和真实性就更完美了。

上图_ 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

当然上述的这些资料并非是为了给英法联军洗白,毕竟他们才是祸首。但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也使得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遭受了无尽的劫难,成为如今的残迹。

毋庸置疑《火烧圆明园》是一部了不起的电影,象征着我国对于历史伤痕的反思,也展示了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开放的胸怀,正视历史,铭记历史是没有错的,但弥补其中的缺憾、准确的还原历史,也是对从银幕上获取历史知识和历史价值观的受众们的正确引导。

文:魏四维

㈧ 《八佰》的情节与史实不符,电影为什么要这样拍

《八佰》的情节虽然与史实不符,电影这样拍另有深意。

先从《八佰》真实的历史背景说起。

一、电影《八佰》的历史背景

电影《八佰》是根据抗日期间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改编的。

影片开头,我们看到的是一脸仓皇与疲惫的士兵在荒野中行进,远方是可见的硝烟和满目疮痍的大上海,配上几声鸦叫,基本奠定了本片悲凉凄惨的格调。

事实上故事确实很悲凉。

老蒋消极抗日,国军节节败退。

所以电影后来请愿的刀子、不知战争残酷要参军的中二学生、独自游过河送旗的杨惠敏(唐艺昕饰)、募捐的百姓,都是被唤醒家国意识的国人。

㈨ 一部外国电影,男主角一会儿就会穿越到不同的时间线 ,只是历史不一样,是打机器人的,不是终结者。

应该是《黑客帝国》系列。

导演:安迪·沃卓斯基/拉娜·沃卓斯基
编剧:安迪·沃卓斯基/拉娜·沃卓斯基
主演:基努·里维斯/凯瑞-安·莫斯/劳伦斯·菲什伯恩/雨果·维文/格洛丽亚·福斯特
类型:动作/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 澳大利亚
语言: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