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电影上线如何与网站分成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上线如何与网站分成

发布时间: 2022-06-11 06:21:16

Ⅰ 电影上映后是怎么分红的怎么知道传钱还是不传钱

中国电影业院线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网络电影分红(分为一次性买断和点击量收益),一次性买断就是电影下映后在“爱奇艺”、“腾讯”、“优酷”等上面的播放版块,根据片方谈好的价格打包出售,具体金额由双方协商,这个是全部可分红,根据您投资份额所在比例,后期出品方会出示合同给每位投资者。

点击量就是看出品方与哪些视频网站合作了,每个视频网站都有自己针对网络播放量的收费标准,具体标准在合作的视频网站都有详细的说明与介绍,具体播放量合作的视频网站会详细公布,同时在出品方出示的《收益结算报告》上也会有详细的数据统计,结算时间是在网络上映六个月后结算一次,之后是24个月之后 12个月为一次结算周期。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您生活幸福,距离财富自由,我们只差留言区一个机遇!!

Ⅱ 影视投资具体怎么分账的

投资者分账部分:

首先院线总票房需要扣除5%的专项事业发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税费,这个是国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线扣除50%—55%,宣发5%—8%,剩下40%左右,往期统计35%左右为片方可分账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资人)分账票房比例。

投资者票房分红=总票房*35%左右*投资比例

Ⅲ 电影发行公司制作公司和电影院怎么分红

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历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奇迹,在国际上也更具影响力,国产影片单片票房累计收入超20亿、30亿、50亿的电影也不在少数。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后,当然是投资方大赚特赚。比如说一部成本3000万的影片,最终票房达到12.69亿,这部影片就是当时很受欢迎的《泰囧》,影片背后的投资方有一位90后,于宇昂投《泰囧》400万,经票片分账获得的收益为7000万;成本为5亿的《红海行动》,四川人投资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万,最终吸金1.2个亿……

选择想投资的电影→了解项目资料与合同→确定认购金额→打款到出品公司对公账户→签订合同→等待电影上映→电影上映后等分红→会计律师所计算好分红→打款到合同上的银行卡上。

Ⅳ 网络大电影的标准是什么到底怎么分账

网络大电影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分账
网络大电影跟其他电影有什么区别?美国也有网络大电影这样的现象,但不是主流,那么网络大电影这个新生市场如何进入?到底怎么分账?在这个行业或者之前互联网上有没有类似案例供借鉴?
杨向华表示,爱奇艺曾借鉴的商业模式就是网络小说,互联网诞生的早期,小说主要是免费观看,之后逐渐出现按千字付费,给作者分成的商业模式,并导致整个网络文学的繁荣,草根作家可以获得很高的经济收益和名气,并且创作出来的作品质量非常好。这就是我们商业模式参考的网络小说模式。
2015年,爱奇艺平台上线网大数量达到612部,合作伙伴数量达到269家,合作伙伴数量翻倍增长,并且在爱奇艺平台分账超百万的网络大电影达到35部,而就在2013年网络大电影推出的第一年,分账最多的影片大概十万左右,2014年也未能突破百万,2015年35部网大在爱奇艺平台分账破百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
题材方面,2015年网络大电影市场以奇幻僵尸鬼怪类为主,13年最早诞生的是软色情类的题材,但现在风向出现了巨大的变化,2015年网大类型更加多元化,2016年还将会有更丰富的变化。“站在爱奇艺角度我们希望类型比较丰富,别扎堆,扎堆容易把行业做坏,所以我们鼓励大家开创不同类型的内容。”杨向华说。
在制作成本方面,2014年与2015年对比,2014年网络大电影制作成本普遍在50万以下,2015年主要在50-80万之间,并且制作成本在一百万左右的比例已经占到20%,2016年网络大电影制作成本会持续增加。
在分成模式上,包含广告和付费分成两个基本模式。在营销、广告植入、招商方面,爱奇艺愿意提供相应的支持,通过我们的招商团队为网大或自制剧等纯网内容生产者提供支持。杨向华表示,今年爱奇艺预计会提供超过5个亿现金扶持PGC内容。

Ⅳ 电影上映之后的分成

首先,票房是由影院和发行方,商谈票房分成比例,我国一般在4、6和3、7之间。
第二,由发行方的收入中,才按投资人,在投资时商议的比例来分成,这分成比例,比不是完全按投资的多少占总花费的多少来算,因为拍片之前的花费金额都是估算出来的,有时出小钱就可以投资的比例小,而回报的比例大,有时相反,这要看片子质量和对钱的需求程度。

感到满意的话,记得采纳!

Ⅵ 求:收费电影网站是利润如何分成的他们和移动和联通.电信等是如何合作的

要看你的网站服务器接入,是用的哪家的,一般用的谁的,与他分割的利润就要高些。

Ⅶ 网络电影和影院电影都是怎么分红的,众筹电影

网络电影分红(分为一次性买断和点击量收益),次性买断就是电影下映后在“爱奇艺”、“腾讯”、“优酷”等上面的播放版块,根据片方谈好的价格打包出售,具体金额由双方协商,这个是全部可分红,根据您投资份额所在比例,后期出品方会出示合同给每位投资者。

点击量就是看出品方与哪些视频网站合作了,每个视频网站都有自己针对网络播放量的收费标准,具体标准在合作的视频网站都有详细的说明与介绍,具体播放量合作的视频网站会详细公布,同时在出品方出示的《收益结算报告》上也会有详细的数据统计,结算时间是在网络上映六个月后结算一次,之后是24个月之后 12个月为一次结算周期。


中国电影业院线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您生活幸福,距离财富自由,我们只差留言区一个机遇!!

Ⅷ 电影在平台播放的分成怎样分

网络大电影的分账和院线电影的分账不一样


院线电影,是一次性付清的,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


网络电影,一般为营销分成,内容分成和广告分成三个部分组成!

Ⅸ 一部电影是如何上映,如何进行票房分红的

一部电影的上映要经过筹备,制作剪辑,宣传报审,然后才能上映,票房分红大多是前期消耗消耗,演员片酬,还有投资人,出品方,院线。

很多人都说电影赚钱,其实说法比较偏颇,既叫好又卖座的电影才是真赚钱,有的电影口碑非常不错,但是说去看没几个人去看那这个电影可能会赔钱,所以说电影赚钱其实是具有风险的,有时候你拍好电影未必赚钱,拍场电影也未必不赚钱,这都要看当时的状况,而电影的上映也是有层层关卡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觉得不过如此,但是每一部电影的上映都是非常艰难的,演员有一句话叫做台下10年功台上一分钟,而任何能够搬到台上供众人欣赏的东西,都是经过层层筛选,越过坎坷而来的。

Ⅹ 电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分成方法如下:

首先,所有影片的票房总额(简称总票房),要向国家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其次要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由影院从总票房中直接扣划并缴纳。

以上两项,合计5% + 3.3% = 8.3%,称为“不可分账票房”。剩下的1 - 8.3% = 91.7%即为“可分账票房”,又名“净票房”。可得:净票房=(1 - 8.3%)x 总票房。

然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影数字)会征缴净票房的1% ~ 3%作为发行代理费,简称“中数代理费”。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但该分账阶段只存在于大片,小片没有。

最后在剩下的票房中,即净票房扣除“中数代理费”后的票房(以下由Δ表示),电影院分享50%,院线分享7%,制片方和发行方合计分享43%。

如果电影院与院线是同一家公司,比如“万达”、“金逸”,那么它将独享这57%(即50% + 7%)。如果制片方与发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么它将独享这43%。

一般来说,发行方会与制片方约定,收取上述Δ的5%~15%作为其发行代理费用。那么只剩下43% - 15% = 28%归属制片方,即Δ的28%才是制片方的。

如果某些影片在某个档期处于竞争劣势,为了增加影片排映场次,制片方和/或发行方会承诺给影院和/或院线返百分点,一般占Δ的3~5个点。也就是说,制片方和/或发行方承诺把自己应得的43% x Δ 中的3~5个百分点返给影院和/或院线,使其原来占Δ的57%的份额提高到60%~ 63%。

制片方,简称“片方”,有时本身就是投资方,大多数情况下不只一家,因为很多电影的投资较大,制片方一家无力投资,于是会邀请多家公司联合投资。多家投资方如何分享票房,这取决于各投资方在总投资额中的地位、主次、份额,业界称之为“主投方”与“跟投方”。

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参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发行方要面对的制片方。但不论如何,只有真正出资、投了钱才能算投资方,没有以货币形式出资的公司都不是投资方。

一部电影除了票房收入还有哪些渠道能够获得收益呢?

1、电视版权:即电视放映权。比如央视或一些省级卫视会购买某些电影(主要是大片)的电视播映权。

2、网络版权:如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薯仔、乐视网等为主要买家。

3、海外销售:面向中国港澳台地区、海外国家的院线、电视销售版权。

4、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衍生品的销售收入。

5、政府补贴:主要是各级政府的各类专项补贴。

6、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包括IMAX和中国巨幕两种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

上述这些非票房收入,有时也比较可观,主要都归制片方。因此近年来制片方都在不断加大并积极拓展“非票房收入”,以求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