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如何理解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如何理解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1-29 17:42:26

1. 如何理解电影《前目的地》

不见故人 未有新爱
文/梦里诗书

一部科幻特效几近为零,且时间徘徊于过往的电影,何以去呈现过硬的科幻故事?《前目的地》作为科幻时空题材作品,无疑给出了最佳的答卷,一场脑洞大开的独角戏,被循环往复的人生,颇为独到将时空性哲学契合剧情的运用,电影以此得见对穿越命题的卓见。

《前目的地》是根据被誉有“美国科幻空前绝后的优秀作家”之称的海因莱因,他的短篇小说《你们这些回魂尸》改编而成,这是一个早在1959年就被创作而成的故事,而改编电影也基本忠实于了原着的时间节点,电影一直处于上个世纪的时代之中,在各路科幻大片玩转高科技毁天灭地的今下,这样一部看似“过时”的低成本电影,却一再的在剧情上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惊喜,整部电影实质只有一个人,我爱上了我,我生下了我,我杀死了我,此番乍看无比荒诞离奇之事,却在电影中被以时空穿越所暗合,每一句台词,实质都在暗示着电影下一帧的剧情走向,真正能被称之烧脑的作品并不是在于最终的真相能让人多么恍然大悟,而是在于那寻踪觅源,环环相扣如抽丝剥茧的过程。

电影在忠于原着的前提下,迈克尔·斯派瑞和彼得·斯派瑞这对孪生兄弟导演档,赋予了《前目的地》更为出色的剧情渲染,开篇并未有何繁琐的背景交代,而是开门见山的引人入胜,其所塑造的五个人物,追查恐怖分子的时空劳工局特工,反派炸弹客,女弃婴简,长大后的简,情感杂志的专栏作家,共同构筑了一个逻辑夯实的巨大谜团,巧妙的是这个谜团并非开篇就被抛出,而是随着剧情的递进,让人而能为之逐渐的疑惑丛生,时空穿越科技带来的因果轮回,一切追根溯源发现所有的人和事其实都是自已,这种寄往于时空穿越去改变人和事,最终却发现这本就是无以突破宿命的桎梏,确耐人寻味。

科幻的外衣之下,《前目的地》并没有着对时空穿越技术令人兴奋的侃侃而谈,其也绝非走场面的大片,电影传递的是一种对穿越反讽的思潮,一个人的独角戏注定了人物孤独苍凉的基色,原着中的还魂尸本就指有生命却没有记忆听人摆布的存在,任何妄以改编过往的方式,都将回溯自已的轨道,时空局的设立便是预防犯罪,而炸弹客的杀人真相同样也是挽救生命,这种矛盾的对立,宿命的纠葛,很难再有一部时空穿越电影能如此辩证的给人以哲理性的思考。

不见故人,未有新爱,唯有已而,结局便是伊始,一场宿命的轮回,冥冥之中,皆有定数。

2. 如何进一步看懂电影

首先看电影我们不能光看热闹,每一部电影拍出来都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一部电影都反映了人生哲理,我们不能光看完电影,哈哈乐就完了,你们可以回想,可以回味,看完这部电影能带给我们什么东西。

3. 电影的理解

电影是由特定文化创造的文化文物。它们反映了这些文化,进而影响了它们。电影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大众娱乐的来源,也是一种教育公民的有力媒介。电影的视觉基础赋予了它传播的普遍力量。

电影具有独自的特征,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



(3)如何理解电影扩展阅读

电影的表现手段:电影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

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展现”虚拟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电影的帧速率一般是24帧每秒,随着技术的提升,即将出现48帧甚至60帧每秒的电影。

4. 如何理解经典电影,或伟大电影

经典是大家说了算的,
所谓经典就是电影看了不腻,什么时候看还是愿意看,并且多能津津乐道,伟大就不用说了,有纪念意义的吧。

5. 如何理解电影就是文学

电影是一种文化现象,剧本本身就是文学的一种题材和展现方式。

6. 如何理解经典电影,或伟大电影

经典电影不一定是非要大家认可的,才是经典的,每个人的心中肯定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经典电影,你觉得这部电影它可以反映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或者能够对你造成一定的影响,它就是经典的电影,伟大的电影也是一样的。我们很容易误以为伟大的电影,就是那些大场面,有一两个伟大的人出现,英雄主义的电影。

而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去理解,每个人对于电影的看法不一样,不管是经典电影还是伟大的电影,只要能够在你心中成为一部好电影,能够对某一些人造成影响,它就可以称为经典和伟大的电影。在我心目中那个经典的电影就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这部电影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心头,这部电影很多个地方都打动了我,有关于师兄弟之间的情义,还有一个特殊时期的社会大环境。

《霸王别姬》在我们很多影评中都有分析,被很多人分析过,但是每一个人的角度不同,看法也就不同。就说我们国内的电影,还有最近出来的爱国主义的电影《战狼2》,我觉得也是一个伟大的电影的一个代表。这是象征着中国综合实力提升的一个电影,激发了我的爱国之情,我想很多人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也会满腔热血,充满了爱过的热情。

这两个电影一个是老的电影,可以被我们成为经典,《霸王别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还是让人铭记在心,尤其是张国荣精彩的演技,更是让人刻骨铭心。一部经典电影,不仅是电影本身,更重要的还有演员的表演。而《战狼2》则是一部新的电影,同样也会被人所接受,而且还是喜欢,因为这代表了我们的祖国,足以称得上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7. 如何理解电影作为一种艺术

电影究竟是艺术还是技术
本来在我的脑海里理所当然地就认为电影是一门艺术。但现在我看到了一个新的观点。“电影本身不是艺术,但它可以成为艺术,就像文字不是文学但它可以组成文学。”
迷惑性很大的一句话。文字的确不是文学但文学作品是由文字组成的。那么是否电影也不是艺术但电影可以成为艺术呢?
这句话的类比其实偷换了概念。电影和文字在这里不具有可比性。我们只能这样说,“由摄像机记录下来的影像不是艺术,但这些影像可以组成艺术”。因为电影并非只是单纯的由摄像机纪录下来的影像。影像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人为的有目的的加工处理(包括剪辑,包括对画面声音的处理)才能成为电影。就像文字必须经过人为的有目的的组合才能成为文学作品一样。
推翻了这句话。我们单独来看电影本身。个人认为,电影本身绝对是一门艺术。而并非技术。我很奇怪“电影不是艺术而是技术”这种观点是怎么出现的。电影这门艺术确实需要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就像如果没有文字,那文学作品也是无从谈起的一样。但并不能因此就说一部小说是文字而不是文学。其实说白了还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精神是需要依附于物质存在的,但不能说精神不是精神而是物质。不能因为精神看不见摸不着就否定精神的存在。技术的作用跟文字是一样的,提供基础元素,然后人再对这些基础元素进行人为的有目的的加工,才能成为我们称之为的艺术(或者文学)作品。说得再极端一点。文字不是艺术,但把文字人为的用奇怪的扭曲的手法表现出来成为一种叫做“书法作品”的东西时,它就是个艺术了。
好了关于电影是艺术还是技术这个问题至少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说服我自己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然后再看看那一场争论中的另一个焦点: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具有文学性,美术性,音乐性。
在那场争论中,焦点的焦点是电影究竟是否具有文学性。一方认为电影综合论是荒谬的,电影不具有文学性(美术性音乐性)。另一方则反对。
这3个性其实并不是绝对独立的。否定一个就等于否定所有,同样支持一个就等于支持所有。至少在我看来电影是具有文学性的。有人说那你倒是把“充满爱心的手”给我拍出来看看。电影具有文学性并不是说电影等于文学。就比如电影的台词如何设置,或者整个故事如何叙述,是顺叙是倒叙是插叙是随便乱叙~~~这些很明显都是属于文学范畴的问题。当然了运用到电影本身上面还要结合视觉听觉最后形成的效果来决定,不能完全抛弃画面声音纯粹地用文学创作的方法来进行实施。但绝不能因此就否定它的文学性。
再说一说绘画性。电影是个很特殊的东西,将一个三维的空间用二维德画面反映出来。于是有人说美术是个二维的东西,因此电影不具有美术性,不存在什么构图问题。
美术确实是一门平面的艺术,但是绘制出来的东西往往并不是二维。人像也好,景物也好,风景也好。这些其实都是三维的东西。绘图时光与影的运用都使得绘制的作品更有立体感。所以绘画和电影只是正好颠倒了一下。电影是将三维投射成为二维,而美术是用二维还原三维。其最终效果是一样的。所以电影当然存在美术性。当然需要对画面的构成进行研究。因为最终观众看到的是二维的画面。如何让三维的东西在投射成二维时更具有美感,我想这应该也是电影最基本的功课之一。就像塔科夫斯基电影画面的极端对称,包括画面的视觉焦点等等诸如此类的概念,都是绘图性范畴的问题。
至少我觉得到现在为止我已经把我自己给说服了,电影具有文学性美术性音乐性,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电影是一门综合了文学性音乐性美术性还有其他更多性的独立的艺术。

8. 如何理解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
20世纪诞生的一种艺术类别。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一般而言,电影是一种综合了艺术和科技的综合性艺术,电影还是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不仅如此,电影还是一种由纯视觉艺术发展而成的视听艺术。蒙太奇是电影最基本最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电影的蒙术奇,除了镜头内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关系外,还包括画面与音响、音响与音响之间的组合关系,由此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电影还可称为时空艺术,它兼有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性质,能将各种形式的时空组合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现物质世界的时间、空间关系。银幕上的世界是一个特殊的时空复合体。电影是各类艺术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导演是影片摄制的中心,他必须以电影文学剧本为基础,进行全面设计、总体构思,充分调动各个艺术和技术门类的创造性,共同完成影片创作。

电影是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发明于19世纪末期,由最初被认为是“小学生的玩意”、“奴隶们的娱乐游戏”逐步发展成为20世纪最广泛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它通过摄影机以每秒拍摄若干格画幅的运转速度,将被摄物体运动的时空转换过程记录在条状胶片上,然后将不同的胶片衔接起来,经过显影、定影。干燥加工成电影拷贝的过程,制成可以放映供许多人同时观看的影片。影片从最初拍摄一些活动的日常生活景象片断,发展到现在已能够拍摄丰富多彩、复杂变化的现实世界,具体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生动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电影的样式和片种繁多,有注重完整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故事片,有报道某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或历史事件活动的记录片,也有运用各种美术手段和材料制作的美术片,还有记录舞台艺术表演的戏曲片等等。在这些种类中又包含若干片种。如故事片中有喜剧片、西部片、爱情片、科幻片等;美术片中有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记录片中有传记记录片、文献记录片、新闻记录片等。它包括文学、戏剧、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成分,所以被称为综合艺术。

所谓综合艺术,指综合几种艺术成分而构成的艺术样式。其特征是:

集体创作。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美术、摄影、录音多个创作部门艺术创造的有机配合;

利用现有的一切艺术表现手法。电影有含文学成分的描写和结构,有含戏剧成分的对话、内心独白、形体动作、面部表情,有含音乐成分的歌曲和与画面融合的视觉形象;

广泛的群众性文化。电影的构成是用活动着的画面和各种音响表达、表现世界各国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且通俗易懂、明白晓畅。

但是,电影的综合性并不是指各种艺术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将各种艺术形式包含的艺术成分融汇贯通变成新的东西加以表现。它除具有一般文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在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工具与别的艺术表现工具不同。电影是用摄影机来反映的。摄影机具有真实记录反映对象及其运动的时空转换这一特点,由此形成特殊的电影表现手法和电影叙述语言,将各种艺术成分有机统一组合成新的艺术表现形象。

正因为如此,作为艺术的电影,虽然是诞生于众多古老传统艺术如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之后的最新最年轻的艺术,但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自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正式公映自己制作的世界最早的影片获得成功至今仅百年的历史。而古老传统的艺术,其中有的已经历了上千或数千年的沧桑,它们问世的时日,就连专门研究艺术史的专家学者们也无从稽考。电影和古老传统的艺术相比,它只能算个小弟弟。但是它后来居上,后生可畏,最年轻的艺术——电影,以其无可比拟的艺术魁力,闯进了世界艺术之林,一跃而成为最富群众性最具影响力的与世纪同龄的艺术巨人。其所以能如此,恰恰是由于它年轻,有它自己的优势。因为电影不仅是诞生于古老传统的艺术之后,而且它是吸取和消化了这些艺术的所长而又扬弃了它们的所短,有机综合了多种艺术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因此,多种艺术门类的有机综合,是电影艺术最突出的美学特性,综合性是电影美的本质所在。

早期的电影研究家们从电影像谁这一命题出发,探讨电影艺术的基本持性和电影美的奥秘。他们所持的观点和所得的结论各不相同,大相径庭。有人认为电影像文学,有人认为电影像戏剧,也有的认为电影像绘画,还有的说像音乐等等。不一而足。于是便有“可见的文学”、“电影诗”、“视觉交响乐”、“沉默的旋律”诸如此类的说法,试图从电影美学的层次上对电影美的本质作出界说。这些见解虽知其相对的合理性依据,但在今天看来,其各执一端的片面性,则是显而易见的。电影既像谁也不像谁,电影就是电影,因为电影是吸取、包容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多种艺术的因素、集它们于一身的综合艺术。

电影中包容了文学的因素,因为它从文学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观世界和现实关系的方法,从文学的各种体裁中广泛吸取营养,如从诗中汲取抒情性,从散文中汲取纪实性,从小说中汲取叙事性。在叙事手法上又借鉴了文学中的主观叙述和客观叙述,外部描绘和内心剖析以及多种形式的结构原则等。总之,无论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细节的描写、叙事的方式,电影都借鉴了文学的经验而具有文学的因素。电影中存在的戏剧因素,表现在演员表演、场面调度、矛盾冲突和悬念等一系列艺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电影中的音乐因素,表现在通过旋律配合画面,以营造环境氛围、渲染情感和节奏变化。至于电影中的绘画、雕塑、摄影等因素,不仅表现在造型性和视觉再现性上,对构图、色彩和光影的处理上,借鉴了这些艺术的经验,而且电影中的许多专用术语如画面、色调、影调、镜头、焦距等等,也都是从这些艺术中借用过来的。

电影从文学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观世界和现实关系的方法,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细节的描写到叙事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借鉴了文学的经验、方法和技巧,因而具有文学的因素。但文学进入电影’,由于受电影的制约,经过消化、融合,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而非电影加文学。电影中的文学因素和作为语言的艺术的文学有质的区别。因为尽管电影广泛借鉴文学塑造艺术形象的经验、方法和技巧,但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学这一唯一的媒介塑造文学形象,而电影则是通过画面和音响以及电影所独具的特殊表现手段——蒙太奇来塑造银幕形象。作家用语言来写故事、写人、写人的灵魂。文学形象是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给读者以联想,银幕形象则是通过可见的画面和可闻的声音具体地直接地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可见电影中的文学因素决不是电影加文学。

电影从绘画中吸取营养,包括构图、光影、色彩、线条的运用和处理,具有绘画的因素,但绘画进入电影并非电影加绘画,电影中的绘画因素受电影制约,与绘画艺术有质的区别。绘画再现生活的手段是线条和色彩,电影的手段是画面,并且有声音与之相配合。绘画中的造型形象只能是化动为静,静中见动,不能表现对象的连续运动,银幕中的造型形象则始终是不断变化着的连续运动的造型形象。

电影从戏剧吸取营养包容了戏剧艺术的因素,但戏剧进入电影,因受电影的制约被消化融汇也产生了质的变化,并非电影加戏剧。电影的时空观念和处理同戏剧的时空观念和处理有着质的区别。舞台空间是固定的,银幕空间是不断变化的。舞台时间是现实的物理时间,银幕时间则可以自由延长、压缩、停滞的非物理时间。因此戏剧的时空表现受到限制,而银幕的时空表现则有很大自由。不仅如此,戏剧表演和电影表演也存在着质的区别。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赏者的欣赏共时共地,同时完成,这是戏剧表演的特点;而电影表演则是另外一种情形:表演者在场表演,欣赏者缺席;欣赏者在场欣赏,表演者缺席,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赏者的欣赏不可能共时共地,也不是同时完成。因此,这就决定了戏剧表演和电影表演各有自身的特殊规律而非一致。

其他各门艺术进入电影,同样要产生质的变化,凡此种种,说明电影吸取了多种艺术门类,并不是各门艺术简单地相加拼凑在一起,而是经过了化合的有机的综合整体。电影吸取了多种艺术门类而形成综合性的审美特性,就其实质来说,乃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有机综合。正因为如此,作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相结合的新型艺术——电影,它克服了传统的纯时间艺术难以充分表现空间和传统的纯空间艺术难以表现时间的局限与不足,既可以充分表现时间又可以充分表现空间,因而具有巨大的表现潜力和艺术可能性。由此也不难看出,包容了多种艺术门类的电影的综合性实质,还在于它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它克服了纯视觉艺术难以满足人们对听觉形象的审美需求和纯听觉艺术难以满足人们对视觉形象的审美需求的局限,而具有可以融合视听两者之长的优势,成为一门最富群众性的艺术形式。

9. 如何理解电影《有话好好说》

对电影《有话好好说》的理解是:

《有话好好说》是一部非常轻松的城市荒诞轻喜剧,节奏明快,通过简单的吵架冲突发展到一个荒诞不经的境地的故事,表现了人在社会上难免有些矛盾冲突。

而“有话好好说”不但是有效解决冲突的良好准则、也是共建社会和谐良方的主题。影片拍摄风格独特,导演张艺谋采用晃镜头的手法,力求将城市人的不安和内心的冲动表现出来,进而呈现出人物之间理性和非理性的冲突。

剧情简介:

青年赵小帅被漂亮的女友安红抛弃,但小帅不放弃,仍然狂热地追求安红,而安红已经与某娱乐公司的老板刘德龙谈上了恋爱。刘德龙叫人去打小帅以警告他,小帅在混乱之中抢过路人张秋生的背包向打他的人扔了过去,结果包内电脑被砸得粉碎。

小帅发誓要报复刘德龙。而张秋生则要求小帅赔偿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小帅于是拉着老张一起到刘德龙的公司找刘德龙赔电脑。

谁知,一进公司,小帅亮出一把菜刀,说要剁掉刘的一只手,否则决不罢休。老张于是开始力劝小帅不要冲动,不要剁刘德龙的手。

三个人后又约在一家小饭馆见面,将事情彻底了断。小帅伺机动手,老张见劝说无效,想用装疯引来警察,却被小帅捆在了楼上的椅子上。

老张在楼上因受到了厨师的误会。楼下的小帅与刘德龙见面后,正准备拿出刀,悬在天花板下的音箱却掉下来将刘德龙砸昏。小帅来到楼上,发现老张陷入了疯狂的状态。

10. 怎样才叫理解一部电影

要看你的身份是什么。说白了导演就像厨师,他把这道菜做给你,观众最起码要理解两个东西,1.好不好吃(情节)
2.有没有营养(深度)
但是剧作家,或者想要在创作方面有点天分的人,就要理解到:
3.用了哪些食材(主线)
4.加了哪些佐料(表达手法)
5.每个烹饪过程用了多长时间(支线安排)
6.如何复制这盘菜(线索组装)
7.能否用做薯仔的方法做西红柿(举一反三)
如果想作出神作,就要再理解一层:
8.他是吃什么长大的(取材方向)
9.他哪些东西吃对了(取材范围)
10.我应该怎么样吃才能比他更健康(自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