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鸟人电影是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鸟人电影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5-31 18:06:12

① 鸟人是什么意思啊

鸟人,最早指的是那些最早尝试飞翔的人。 在飞机还没有被莱特兄弟造出来之前, 人类的飞行是从这些鸟人开始的... ... 也就是说,鸟人就是那些装着人工翅膀, 想实现和鸟类一样在空中飞行的最为先者。 看来也不是我们平时想象的那么差啊... ... 可是现在, 鸟人,却有了另外的意思! 一条鱼插上翅膀叫做飞鱼, 一个人插上翅膀就称他鸟人. 鸟人有美丽的翅膀,但他很失败, 飞了好久没有人做伴, 所以他要一直向着那头飞去, 最后他飞不动了飘散在空气中. 翅膀搂着梦想夭折, 坠落在一个叫bbs的蜘蛛网里. 指那些另类的人, 或者失败而又堕落的人! 电影《鸟人》 ◎简 介 从越南战场上满身是伤归来的艾尔(尼古拉斯.凯奇饰)在医院里再一次看到了鸟孩,他像鸟一样蜷缩在墙角,目光呆滞地往着窗外的蓝天,不说一句话,他已经不再认识艾尔了,医生告诉艾尔,鸟孩如果依旧这个样子的话,将在3天后被送到疯人院.于是,艾尔的思绪飞到了若干年前...... 在上中学的时候,艾尔第一次见到了鸟孩,在别人眼中,鸟孩是个古怪的孩子。他的性情孤僻,没有可以信托的朋友,直到艾尔出现。在大家欺负鸟孩的时候,艾尔挺身而出,开始了这段不同寻常的友谊,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鸟孩喜欢鸟,向往着能象鸟儿一样飞翔,出神地观察和模拟着它们飞舞时的动作。用鸽子脱落的羽毛做成古怪的衣服和帽子,对他的好朋友说:“这样我们会被鸟当作同类。” 他在我实力养了一只漂亮的金丝雀,为了和鸽子们在一起,他和艾尔一起爬上了危险的塔楼的尖顶. 鸟孩渴望着飞翔,又一次他做了一个大大的翅膀,不顾艾尔的阻拦从高高的山坡上跳了下去,翅膀只维持了一会平衡,鸟孩便重重跌进了发臭的水塘.艾尔以为鸟孩死了,发疯的冲了过去,鸟孩却微笑着从水塘中探出头来说: "飞翔的感觉真好......" 这样也是快乐的吧,虽然被想成为鸟的愿望所困扰和折磨着。 然而时间不知不觉推移,艾尔有了自己的女友,渐渐疏远了鸟孩,在中学的毕业舞会上,英俊帅气的鸟孩受到了女孩们的青睐,但是鸟孩却一个人默默地回家了,那一晚,鸟孩脱光了衣服,把金丝雀当成了自己的爱人. 再后来战争爆发了,灾难如同洪水般席卷过来,原是美丽的城市变得一片破败。艾尔充军,鸟孩深深依赖着的心爱的金丝雀撞在玻璃窗上痛苦地死去。原充盈着的心中两个重要的位置刹时间空虚,精神的世界面临着崩塌的威胁.于是,鸟孩也参军了. 当他乘上飞机能真的在空中飞翔的时候,他却感到了巨大的恐惧.当炮弹在身前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弥漫的硝烟,破碎的尸体,无边的恐惧终于 令鸟孩精神的世界彻底崩塌...... 医院里,最后的期限到了,虽然艾尔仍在努力地唤醒鸟骇的意识,可是鸟孩依旧像鸟一样蜷缩在那里.忽然鸟孩从房间里冲了出去,跑到了阳台上,像鸟那样飞了下去......

② 鸟人什么意思

1.玩鸟的人。清金农《白鹇词》小序:“白鹇,羽族之幽奇也,神貌闲暇,不杂于众,鸟人莫得而驯狎之。”
2.詈词。对人的蔑称。《水浒传》第二二回:“那汉气将起来,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消遣我!’”《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大夫大吼一声道:‘这是个什么鸟人?躲在这底下。’”
3.鸟人。网络用语,说明他非常的抠门,烦人,人品问题的一种称呼。
4.鸟人,先说说“鸟”,在中国古代,或者说从古代一直到现代,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指男人的生殖器,所以“鸟人”的涵义就是“什么XX东西(人)”,像《水浒传》中的第二二回:“那汉气将起来,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消遣我!’”就是这个意思。
鸟人,最早指的是那些最早尝试飞翔的人。
在飞机还没有被莱特兄弟造出来之前,
人类的飞行是从这些鸟人开始的... ...
也就是说,鸟人就是那些装着人工翅膀,
想实现和鸟类一样在空中飞行的最为先者。
看来也不是我们平时想象的那么差啊... ...
可是现在,
鸟人,却有了另外的意思!
一条鱼插上翅膀叫做飞鱼,
一个人插上翅膀就称他鸟人.
鸟人有美丽的翅膀,但他很失败,
飞了好久没有人做伴,
所以他要一直向着那头飞去,
最后他飞不动了飘散在空气中.
翅膀搂着梦想夭折,
坠落在一个叫bbs的蜘蛛网里.

另外有部电影也叫做鸟人。
birdy 也叫做“追鸟”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③ 2014年电影《鸟人》的结尾到底是什么意思男主角到底死没死

死了,可以仔细结尾听有120的声音。
什么样的人可以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什么样的自己吧,
男主最后奔溃自杀,他追求的是艺术而人们的关注点是他穿内裤上街的视频和真枪演戏的点

④ 美国影片巜鸟人》主题是什么

◎简介

他曾经是大银幕上威风的超级英雄;但岁月不饶人,如今年华老去、顶上稀疏。受限于昔日红极一时的银幕形象,人人只视他为被时代淘汰的过气演员,不再认真看待他的任何崭新尝试。百老汇即将开幕的新剧,将是他演艺生涯中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但是就在他们要开演前一晚的排练中,与他对戏的男演员却不幸遇到意外受伤,使得他只好找另外一位难搞但有名的男星来救火。

结果虽然有名的男星可以成为票房保证,但是处处要求改戏又排场一堆,另外还有刚出勒戒所的女儿、现任女友与前妻也来搅局,逼得他喘不过气,如何面对这些终极考验,这位超级英雄—鸟人要为他的人生奋力一搏。

关于《鸟人》你应该知道的8件事

1
电影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百老汇的圣詹姆斯剧院内拍摄。为了达到一镜到底的效果,演员们通常需要一次完成长达15页剧本的内容,并且按照严格的走位,不能有丝毫差池。

2
开机前,伊纳里图给他的卡司成员们看了菲利浦·佩帝(着名杂技演员)在双子塔之间走钢丝的照片,他告诉他们“伙计们,这就是我们将要拍摄的电影。如果我们跌倒,我们将一败涂地”。

3
三位主演都曾出演过着名的漫画改编角色:迈克尔·基顿曾经在蒂姆·伯顿执导的蝙蝠侠系列中饰演蝙蝠侠,爱德华·顿诺曾出演绿巨人,而艾玛·斯通在《神奇蜘蛛侠》中饰演格温·斯黛茜。

4
电影开拍两周前,伊纳里图与迈克·尼科尔斯(《毕业生》导演)一起共进晚餐。当被告知伊纳里图打算用一镜到底的方式拍摄《鸟人》时,尼科尔斯告诫他这将会是一场灾难。但是伊纳里图并未有退缩。

5 拍摄期间,诺顿与基顿记录下了演员们NG的次数。艾玛·斯通犯错最多,而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犯错最少。

6
诺顿与加利费安纳基斯都声称自己是基顿的影迷。诺顿还列出了他小时候最喜欢的三部由基顿主演的电影,分别是《夜班》(1982)、《家庭主夫》(1983)与《甲壳虫汁》(1988)。

7 迈克尔·基顿在2005年演出的影片《Game 6》与本片相似,也是以纽约戏剧界为背景,基顿的角色同样经历着中年危机。

8 本片是迈克尔·基顿6年来首次在一部影片中担当主演。他上一部主演的电影《The Merry
Gentleman》是在2008年,而且是由他本人执导的。

9 影片配乐被剥夺入围奥斯卡提名资格,媒体猜测是奥斯卡音乐评审认为影片的纯鼓点节奏不能称之为“乐”,因为它没有旋律,这个决定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⑤ 鸟人结局是什么意思

这个结局让我瞬间想起了《盲山》的结局。虽然一个是中国陕西小山村,一个在美国纽约大都市,而且情节的意义完全不同,画面却同样是一位女性,低头看着一个可能已经死去的人,然后慢慢扬起头,看向天空。
我大爱《鸟人》这个结局,原因在于,导演细细地铺了这么长的路,却能在最后一刻将强烈的情绪猛然一收,大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部内在气质一直高飘的电影,这个结局实现了一个有趣的功能:它为那些莫名其妙摸索进黑漆漆的剧场的观众开了一扇小门,让他们直接出到了大街上,所以他们即便不能看到这悲剧的最后一幕,也能感受到一场心情舒坦的离别。

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这样的结局安排赋予了近乎炫技的长镜头足够的合理性。

没有这个结局,《鸟人》也鹤立鸡群;有了这个结局,《鸟人》在鹤群里也拔萃出类。

⑥ 电影《鸟人》到底讲了什么内涵

主要讲了:现实的迈克尔和曾经的飞鸟侠角色一直在不断对话,其实这就是一个残酷的现实羁绊和理想的前景在不断的冲撞。这样两条线索的并行,让影片充满魔幻色彩,一次超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戏中戏,内外不分家,同轨进行,彼此影响,又彼此交融。窘迫的现实像无数干扰分贝一样在和迈克尔通往理想的境地较真、摔跤,成功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没有强大的精神磁场,一个人很难坚持到底。

(6)鸟人电影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剧情介绍:

主人公是一个过气的演员(迈克尔·基顿饰),他曾经凭借一个成功的超级英雄角色大红大紫,但后来家庭和事业却一落千丈。为了重拾往昔的荣耀,他计划在百老汇上演一场舞台剧来挽救事业。

但是跟他合作的傲慢男主角(爱德华·诺顿饰)却威胁着要把所有东西都毁于一旦。他的女儿(艾玛·斯通饰)也是问题缠身,刚刚从戒疗所里出来,之后开始做父亲的助手。

⑦ 如何解读《鸟人》

电影《鸟人》有丰富的层次感,像一颗结实、饱满的洋葱。它贯穿了神话、戏剧、小说、电影、现实等多个层次、媒介,还把它们嘲讽得体无完肤。如果想弄明白这颗洋葱,应该从里到外慢慢撕开。

第1层:神话,坠落的伊卡洛斯

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人物,他穿上了用羽毛和蜡做成的翅膀,在天空中飞翔,可惜他飞得太高,离太阳太近,蜡都融化掉了。最后,失去翅膀的伊卡洛斯掉进大海里淹死了。

这个故事形容人的欲望膨胀,导致自我毁灭。伊卡洛斯的神话是《鸟人》的核心,伊卡洛斯的故事不断变型、演绎,贯穿始终。在影片的开头、结尾,都有个莫名其妙的火球,像个凄惨的陨石从天空中坠落,那就是伊卡洛斯。

⑧ 如何理解《鸟人》的结局

《鸟人》结局生活总会有温暖 。

《鸟人》这部电影,初看片名,很令人想到很拽的人。但实际上情节很经典,讲述了一位通过许多年前主演《飞鸟侠》而出名的过气演员,在如今荣耀尽散的平凡生活中不甘、挣扎,并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百老汇的舞台上试图通过改编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谈论什么》而重新获得成功。

然而现实并没有那样尽如人意,因此,影片的结局也是令人震惊、出乎意料。整部影片虚与实相结合,影片的配乐让人赞叹,长镜头的运用让剧情的发展顺滑流利,黑色喜剧的讽刺与自嘲也让影片更具独特的意蕴。影片结束时,同学们意犹未尽,低声谈论着对影片的感受。

《鸟人》的获奖情况,该影片在2015年第87届奥斯卡中包揽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等多项大奖。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同学们齐聚在温暖的教室中,共同观看品味这部传奇的影片。

鸟人让我们在这部影片的观看中得到思考,交流和体悟。同时,就这部影片本身而言,它也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身处极端困境却依旧试图努力而取得成功的坚持。希望大家也能多多的去寻找那些充满感染力、有意义的影片,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鸟人》结局带给我们的感想就是:生活总会有温暖。

⑨ 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到底好在哪

很多人在择偶方面会喜新厌旧,同理,奥斯卡评委对于最佳影片的候选者也有类似心态。

第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一路都是《少年时代》领跑,最终却输给了《飞鸟侠》(直译是《鸟人》)。这种情况在过去十多年曾屡屡发生,比如《莎翁情史》击败《拯救大兵瑞恩》(很多影迷至今仍无法释怀,而学院成员们估计也有不少后悔的,这从AFI的百大榜评选可以得到旁证),比如《撞车》撞翻《断背山》,比如《社交网络》败给《国王的演讲》。好莱坞业内观点是,领跑者风头太猛,后劲不足,等到真正投票的时候,评委们觉得应该风水轮流转,把最大荣誉分给了后来居上者。

奥斯卡跟欧洲影展的最大不同是,奥斯卡是六千余人自顾自评选的,而欧洲影展是十来位评委讨论的结果。因此,从得奖结果倒推好莱坞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时真的不能绝对化,也许两部热门影片的票数相差很近,也许喜欢某部影片的评委以为别人都投那部,自己故意选择一部偏门的以表支持(这种情况在最佳影片类已经不容易发生,因为它的投票方式采用排序而非单一选择)。总之,像今年这种起码两部并驾齐驱的情况,我们最多只能说评委们总体上更偏爱某部,但未必能得出他们不爱另一部的结论。

《少年时代》和《飞鸟侠》是2014年度最具创新意识的英语影片,但两部从立意到风格南辕北辙。《少年时代》很轻很简洁,《飞鸟侠》很厚很复杂。前者的最大亮点是连拍12年每年追踪一两周的创意,这是很不商业的行为,风险很大,其结果非常纯粹,线性叙事,淡化戏剧张力,一切淡淡的,平淡而隽永。但该片的成功除了创意,需要参与者做出商业牺牲,你想,每年的制作费仅20万美元,轮到几位主创(他们可都是专业影人,而且都算是明星)能得到多少。因此,这种方式只能偶一为之,不具有大量复制或持续发展的可能(除非所有人跟少年的演员那样属于新人),否则这意味着好莱坞大举自动减薪。

《飞鸟侠》对于多数好莱坞人士,或许有切肤的感受。它表面上讲一个过气明星试图重整旗鼓的故事,但对于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电影业者,今天风光,很可能明天失业,那种不安全感隐隐吞噬者所有人。

影片主角试图通过一部话剧,恢复自信以及事业。现实中,百老汇已是一个不错的次优选择,比如格伦·克洛斯在90年代事业低谷期,便曾主演《日落大道》的音乐剧版,而同样竞争该角色的70年代着名女星费·唐娜薇却因为没有得到那个角色,彻底进入退休状态。有人在电影事业不景气时,转战电视,但近年美剧异常红火,银幕上的明星未必在屏幕上有优势或运气。而闯荡百老汇的,越来越多是如日中天的好莱坞巨星,如刚演完《绝命毒师》(观剧)的克兰斯顿,屡获奥斯卡影帝提名的布拉德雷·库柏。有些电影明星只能在地区剧院演话剧,甚至到赌城拉斯维加斯赚钱。其实,越是大牌的电影明星,越是放不下架子,往往用不切实际的高片酬把自己的后路全给堵死了。

《飞鸟侠》的故事是好莱坞的自黑,也是自我鼓励,它对电影和电影明星的江湖位置都有着双重的作用,既打了响亮的耳光,又抚摸了好几下。这在多数人看来是高级的姿态,能自视弱点,但不气馁。

我曾分析《撞车》获奖跟它的洛杉矶地理背景有关,同理这个发生在纽约的故事骨子里非常好莱坞,这是它接地气的地方,当然它的艺术手法很新颖,连以纽约为基地的迈克·尼可尔斯都认为太冒进。《飞鸟侠》导演在宣传时放出这类小花絮,意在巧妙提醒评委该片的艺术冒险,而相比之下,《少年时代》确有创新,但说上一两个月就了无新意了。

诚然,上述逻辑无法解释为什么本届影帝不是主演《飞鸟侠》的迈克尔·基顿。基顿的表演是多层次的,自黑加励志,而小雀斑的表演却是最传统的套路,即刻画好一个残疾人,而且是举世闻名的真人。我一直觉得表演不应该用一个标准,优秀的电影表演中至少可分为“重”和“轻”两类,所谓“轻”就是毫无表演痕迹,但毋庸讳言,奥斯卡偏爱“重”的表演,用力很猛,但没有一拳是打错的,拳拳击中要害。这种“重”的表演很显功力,但并不是谁都扛得起,稍一过火,就变成了夸张的闹剧。在中国,能演得了这种风格的多半是功底非常棒的中老年演员,如《立春》中的蒋雯丽。

纵观去年好莱坞作品,最得中国影迷心的大约要数《星际穿越》和《消失的爱人》了。前者仅获得一项技术奖,后者彻底落空。但,这不能否认这两部都是好电影,而且是美国和美国之外电影观众都认可的。为什么奥斯卡没有它俩的份儿?那是因为,这两部都太类型化了,诺兰和芬奇都以文艺片起家,但转战商业片后大获成功,他们为商业片(或称类型片)带去了某种文艺情愫,这是他们的本事,起码要比迈克尔·贝高明N个档次。

在所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影奖中,奥斯卡是最兼顾商业和艺术的,但商业和艺术的天平并非一成不变。在1990年代,商业和艺术双丰收的影片往往是奥斯卡的最大热门,如《泰坦尼克号》,但近几年来,学院的口味似乎在往艺术方面倾斜。奥斯卡把最佳影片的提名作品从传统的五部,扩大到理论上最多十部,其目的也是为了能让更多卖座影片入围。但趣味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非常复杂。《星际穿越》和《消失的爱人》连最佳影片的提名都未能获得,而获得提名的影片中,最符合奥斯卡传统的既卖座又有品相者,是《美国狙击手》,估计早五年它完全会是强劲对手,它的套路酷似《拆弹部队》,但摆在今年却显得过于主流。今年的奥斯卡主流,似乎是在往欧洲影展靠拢,但这种现象很可能是暂时的,而且也不彻底。

如果学院真的勇敢,就把《爆裂鼓手》选为最佳影片,那么,圣丹斯就会感到威胁了。

⑩ 鸟人讲的是什么

男主角年轻的时候因为饰演birdman而红遍大江南北,成名以后接连拍摄鸟人系列电影,鸟人这个角色形象在自己身上刻下了深深烙印。一方面男主角想要、却难以突破鸟人形象进一步发展, 加上男主角生活方面的一团糟:妻子离婚、女儿典型问题少年、与情人感情出现裂痕…男主角身心俱疲;另一方面,他又沉溺于鸟人带给自己的梦幻泡沫而无法自拔。
在这种矛盾心理的双重折磨下,男主角渐渐精神分裂。自己幻想出一个完美的自己——飞鸟侠来与自己对话。片头的一段话:审美低下的观众,操蛋的生活,完全就是男主角自己的心声,他把这个心声内化为飞鸟侠对自己的“训教”,其实就是自己在和自己互相安慰。对现实的不满催生出一个个“特异功能”,比如片头的凌空“修行”,和后面的手指一点定点爆破、闭上眼睛自由翱翔等等,其实都是幻觉。
所以这个故事应该是这样的:男主角已经年过半百,自己心知肚明,如果再不抓紧最后有限的演员生涯做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表演,哪怕自己是当年红透大江南北的飞鸟侠,也迟早淹没在纽约的娱乐泡沫中。而男主角在纽约娱乐圈摸爬滚打大半辈子,自然知道观众到底喜欢什么。他知道只有自己表演得越出格越大胆,才能博得网络时代观众的暂时驻足。也就是说,男主角一开始就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并且把这套说辞内化成了鸟人的“说辞”——那个与自己朝夕相处、外貌嗓音都堪称完美的自己的化身。而男主角自己则扮演了一个人到中年、内心惶恐不安的、在纽约讨生存的、被生活折腾出了赘肉和眼袋的最最普通的过气男演员。
男主角面对这个极端但正确的计划,其实又刺激又紧张,觉得自己应该听从鸟人的劝告,却一直喏喏害怕。每次正常的自己怀疑鸟人是否太极端太疯狂的时候,要么生活给他当头一棒让他无路可走,要么鸟人跟在身后嘲讽自己胆怯。整个电影其实就是精神正常的那一半男主角和已经癫狂的另一半自己——鸟人在斗争的过程。开始男主角还发脾气“赶走”鸟人,试图做最后一点挣扎;最后男主角走上顶楼,沉浸在英雄乐章和美好幻想之中的时候,就已经被鸟人彻底洗脑,这个时候英雄鸟人和男主角完全合二为一。
所以,男主角一开始就是精神分裂的,120多分钟是他从分裂走向癫狂的实录。
关于女儿,一个处在青春期的问题少年,自以为经历过苦痛,也看到了父亲的苦痛,觉得人生而皆苦。最后发笑是在庆幸父亲得以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