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世纪90年代主旋律电影什么和娱乐电影三分天下
一、主旋律电影
主旋律是一个来自音乐领域的术语,指的是在一部作品或一个乐章行进中再现或变奏的主要乐句、音型,在整个作品或乐章中居于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主旋律电影”这一表述就足以表明其在电影中重要地位。
20世纪80年代,国家在政治、经济层面的调整与变革,推动了社会思潮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电影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国外的电影作品、创作理念和理论思潮几乎在同一时间集体涌入国内,深刻影响了人们对电影本性的认知。以武侠片为代表的娱乐电影和以第五代为代表的艺术电影分别占据了当时市场和评论的主流,但无论是娱乐片还是艺术片,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都刻意采取疏离甚至是颠覆的姿态。
艺术电影尽管在国际上风光无限,但在思想层面一再挑战主流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导向,借反思人生和揭露人性的主题,“把处于困境中的人或是异化的人作为艺术表现的焦点,在人生态度上追寻价值体系的多重性”。当时的娱乐片更是将“低俗”“迎合观众不健康的趣味”作为卖点。早期中国电影中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教化功能的传统遭遇了前所未遇的危机。
为重新确立主流意识形态在电影中的主导地位,广电部电影局在1987年的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提出 “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被公认为是“主旋律”的首次提出。“主旋律电影”的提出,为矫正20世纪80年代电影行业出现的泛娱乐化风潮,重新确立电影的主流思想引领功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定时期内借助政策的支持与创作的类型化,主旋律电影犹如“天之骄子”活跃于银幕,其对主流精神的宣扬与传播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代表作品:
(1)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影片《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开天辟地》《开国大典》等。
(2)以革命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影片《周恩来》《彭大将军》《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等。
(3)《红河谷》《横空出世》《我的 1919》《黄河绝恋》《蒋筑英》《炮兵少校》《被告山杠爷》《中国月亮》《军嫂》《一棵树》 《离开雷锋的日子》等。
二、主流电影——主旋律电影的突破
进入90年代,伴随社会经济与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在同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三分天下的进程中,主旋律电影囿于生硬化的说教、模式化的叙事与固定化的视听语言运用造成其艺术性和观赏性不强,发展一度陷入困境之中。
于是,业界开始提出“主流电影”(备注:可以理解为狭义上的主旋律电影)的概念以区别于传统政治宣教意味浓郁的主旋律电影。它一方面延续了传统主旋律电影宣扬主流文化路线的宝贵品格,另一方面积极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与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发展模式。对传统主旋律电影采用商业化制作模式即“主旋律电影商业化”成为影视行业应对国内困境的良策。
“主流电影”概念的提出,在多个方面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首先,这样的概念消解了主旋律电影这一概念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性,从而可能会提升观众购票观影的欲望。
其次,主流电影概念也是对之前将电影的意识形态性与商业性人为对立开来的观念进行的修正。当前中国的主流电影不仅应该反映文化和价值导向层面的主流,还应该占据市场中的主流位置。
有学者也指出,“所有的主旋律电影必须是商业的,必须具有商业性 ;而所有的商业电影则必须是主流的,应该表达社会的核心价值”。因此,中国当下语境中的“主流电影”不仅是一个和产业相关联的概念,也是一个和社会整体文化导向、价值观念相关联的概念,能被给予这一名分的电影要符合产业与文化的双重标准。
代表作品:《云水谣》《集结号》《风声》《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
三、新主流电影——主流电影突破与创新
新主流电影是主流电影在新时代自我嬗变的一种新形态,是伴随政治多元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主流电影之“新”在于既不同于教化功能过于明显和外在的主旋律电影,也不同于商业功能至上甚至唯一的主流商业电影。
其核心特点必须是被主流市场所接受、所认可、所欢迎的大众电影,但同时又鲜明地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主流价值观的电影,就是要通过“好看”的故事、大众的类型来表现主流观众所认同、所接受、所心向往之、所同仇敌忾的主旋律。
新主流,要完成主流价值观与主流市场的统一,是价值观与商业性的融合。新主流电影,也就是未来中国的主流电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载体,也是国家意志与民众需求的精神汇聚。
代表作品:《中国合伙人》《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战狼2》《红海行动》《无问西东》《厉害了,我的国》《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烈火英雄》
2. 电影里程碑
关于电影发展中时代风貌和风格流派的介绍。
电影艺术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呈现过许多思潮、风格和流派,展示出世界电影发展的某些特点特色。 了解它们,可以充分地把握电影这门艺术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魅力,进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艺术的感悟。
先锋派电影是伴随着19世纪末期以来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应运而生的。 作为电影的一种流派和一种运动,先锋派电影开始于20世纪最初的年代,经历了十余年的过程,到20年代中期达到了全面发展的鼎盛阶段。 它最早盛行于法国,后来影响到德国,之后又波及到欧洲和前苏联。 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的第一次电影运动。
先锋派电影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创作流派,它包括了 “ 纯电影 ”、 “ 达达主义电影 ” 、 “ 超现实主义电影 ” 、 “ 表现主义电影 ” 等相互关联有相互区别的创作流派。
先锋派电影的重要特点首先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其次是形式方面的追求。 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
先锋派电影主张绝对的自由想象,极端的纯粹情绪,排斥任何真实和理性含义,所以有人认为他们是 “ 三无主义 ” , 即无理性、无情节、无人物性格。 他们反对电影叙事,主张 “ 非情节化 ” 、 “ 非戏剧化 ” 的 “ 纯电影 ” 。
先锋派电影在电影美学史上和电影艺术理论的,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对电影艺术的审美潜能,尤其是电影的审美形式感的实验和探索,极大地拓展了电影的思维并丰富了电影的银幕造型语言。
诗电影,电影创作中引进了对抒情诗本质特性理解,是一种以否定情节、探索隐喻和抒情功能为主旨的电影创作主张。
诗电影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发源于法国。 早期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一些理论家和创作家就认为,电影应当像抒情诗那样达到 “ 联想的最大自由 ”, “ 电影最完善的体现 ,是电影诗 ” 。
诗电影通过运用声光色等造型、叙事结构、人物表演等艺术手段,使影片充满诗情、诗意、诗的节奏与韵律。
作为样式形态的诗电影,后来在各国的电影创作界都有较大的发展。
新现实主义电影诞生于意大利。 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兴起,到1951年以后逐渐衰落。 虽持续时间不长,但影响深远。
新现实主义主张把摄影机对准下层贫苦劳动人民,口号是 “ 把摄影机架到大街上 ”、 “ 还我普通人 ”,这就在影片制作的根本是冲破了传统模式,对电影艺术再现物质世界、显示空间现实的审美潜能作了新的重大挖掘。
新现实主义电影对于电影发展的突出意义: 一是凸显了电影的记录性。二是开创性地倡导了实景拍摄,这就使电影摆脱了长期形成的陈旧传统程序的束缚,也使电影在走向民众生活的过程中扩大了视野和空间表现力,对于后来的电影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
新浪潮电影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 20世纪 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早期,一大批年轻的电影创作者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拍摄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影片,令人刮目相看,仿佛是一股浪潮一样,为法国电影和世界电影带来了新气象,被称为 “ 新浪潮 ” 。
新浪潮运动的流派,作家作品我们通常意义上划分为三个部分。
1 " 巴赞" (电影评论家)《电影手册》
新浪潮电影第一,对新现实主义纪实美学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第二,提出电影应该表现人的内心生活。(包括离奇,幻想)(与好莱坞电影是用来讲故事的有本质的区别)
主张: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
特征: 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创作特征:作品大多把人的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结合,表现人的内心与现实的差距和矛盾。
在剪辑上采用跳剪,循环剪辑等手法,破坏影片的时空;重视自然音效、台词和音乐;采用舞台职业演员;摄影讲究构图与布光。电影带有强烈文学、戏剧色彩。
“ 新浪潮 ” 是世界电影史上一次电影革新运动。 “ 新浪潮 ” 主张用艺术趣味代替商业趣味,是西方现代派艺术在电影领域的反映。 “ 新浪潮 ” 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中人的处境、心理、爱情和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是充满了浓郁的主观性和抒情性。
1958年是“新浪潮”的诞生年,有两部处女作问世:特吕弗的《淘气鬼》与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其》;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吕弗凭《四百下》在当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新浪潮”电影以表现个性为主。特吕弗的《四百下》(1959)是较早出现的代表作。他用现代主义手法叙述了他童年时代的悲惨遭遇。他信奉所谓“非连续性哲学”,认为生活是散漫而没有连续性的事件的组合,在电影创作上否定传统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戏剧性情节。戈达尔是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坏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着名的《精疲力尽》(1959)就是其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大部分影史家都以1964年作为法国新浪潮的终结, 新浪潮电影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在电影风格和电影表现内容、表现方法奠定了现代电影的基础,被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
苏联电影的艺术成就在于,它能让人忘记冷战,忘记意识形态的不同。在同等条件下,他们极难得到理解与尊重,却依然运用高超的电影理念战胜了一切偏见。在冷战时期,苏联电影甚至获得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电影奖项,包括两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战争与和平,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及多次提名,可以说是荣耀长存。 前苏联是世界电影强国之一。 从早期的无声电影到后来的有声电影 ,苏联电影都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在世界电影之林占有重要地位。
苏联电影故事性强,艺术内涵丰富,题材多样化,多次获得世界上重要的电影奖项。
十月革命后,苏联电影开始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50 年代以后,苏联电影开始在作品中探讨普通人的命运, “ 非英雄化 ”、 “ 非清洁化 ” 、 “ 生活流 ” 等倾向在一些影片中多有反映。 以前在作品中回避的人性问题得以突破。
“ 好莱坞 ” 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美国的电影工业,甚至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电影在美国是一种工业化商业,是娱乐的手段,电影的艺术价值往往依附于商业价值。 “ 好莱坞 ” 电影就是典型的代表。
好莱坞大片所制造的一个又一个美国神话,往往也称为美国文化和美国价值观的一种重要输出方式。
20世纪初,好莱坞只是洛杉矶郊外的一个小村庄,由景色宜人的拍摄外景地逐渐发展为众多电影公司聚集的庞大的电影城,3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
好莱坞开创并制作了大量类型电影,如喜剧片、西部片、强盗片、歌舞片等。 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经济大萧条时期,好莱坞一直为人们勾勒着—电影,这个神话般的、理想的、具有真实表象的幻觉世界。
电影制作在好莱坞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流水线。
以娱乐性、商业性为标志的好莱坞电影每年保持着高产出率、高上座率以及广阔的海外市场,大导演、大明星层出不穷,大片出口、票房稳定,是世界电影业占据重要位置。
3. 世界电影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作
1、开端,1888年10月14日,路易斯·普林斯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是IMDb认证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该片记录了一群人在花园里做着一些滑稽的动作。
2、电影初期成长为艺术,1896-1912年,代表作——《火车到站》、《膝行的人》到《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大火》、《拯救遭难者》等影片,卢米埃尔创造了最早的新闻片、旅游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影片样式。
3、电影艺术初期,格里菲斯在1915年以艺术家的勇气拍摄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无声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1916年又拍摄了《党同伐异》。这两部被誉为电影艺术的典基之作,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4、电影艺术重要发展期,1946-1959,苏联的一些电影工作者拍摄出了一批有感情冲击力的战争片和有一定形象感染力的人物传记片。如《青年近卫军》、《攻克柏林》、《易北河会师》等。
5、电影多样化,1960年,以非理性为基本特征,是对戏剧化电影更大的一次冲击。这次电影运动以夏布罗导演的《漂亮的塞尔杰》和《表兄弟》公映起始,特吕弗《四百下》,阿仑雷乃《广岛之恋》在戛纳电影节引起轰动为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