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要戏剧电影的全集目录。。。。。不管是京剧还是什么别的剧种,只要拍成老电影就算。
早起默片(就是无声电影)《定军山》《长坂坡》《青石山》《艳阳楼》《金钱豹》等,均为京剧短片,是由任庆泰的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分别由当时的“伶界大王”谭鑫培和京剧俞派创始人俞菊生主演,后期梅兰芳大师也曾主演一些如京剧《天女散花》《黛玉葬花》《木兰从军》《西施》“羽舞”、《霸王别姬》“剑舞”、《上元夫人》“拂尘舞”等和昆曲《春香闹学》等等。
到了1930年出现第一部有声电影后的拍摄的戏曲电影就是有声的了。主要有京剧《四郎探母》《周瑜归天》《霸王别姬》《林冲夜奔》《斩经堂》《三娘教子》,费穆导演的京剧电影《古中国之歌》包括有《水淹七军》《朱仙镇》和《王宝钏》等戏,比较着名的还有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电影《生死恨》。
1949建国年只有一部越剧电影《越剧精华》包含有《楼台会》《贩马记》《双看相》《卖婆记》等折子戏。
1954年的有汉剧《宇宙锋》、桂剧《拾玉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锡剧《双推磨》、淮剧《蓝桥会》和京剧《盖叫天的舞台艺术》(含《白水滩》《七雄聚义》《茂州庙》《劈山救母》《英雄义》《武松》)
1955-1959年的有评剧《秦香莲》《三勘蝴蝶梦》、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曲剧《陈三两》、川剧《杜十娘》、晋剧《打金枝》、锡剧《庵堂相会》《庵堂认母》,蒲剧《窦娥冤》、扬剧《上金山》《百岁挂帅》、闽剧《炼印》、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和京剧《洛神》《荒山泪》《群英会》《借东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含昆曲《断桥》和京剧《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
1960-1969年有昆曲《游园惊梦》、淮北梆子《寇准背靴》、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昆曲《墙头马上》、京剧《杨门女将》《穆桂英大战洪湖》《野猪林》《尤三姐》《武松》《铡美案》《传枪记》《周信芳的舞台艺术》(含《徐策跑城》《下书杀惜》)《尚小云舞台艺术》(含《昭君出塞》《失子惊疯》)、越剧《红楼梦》《碧玉簪》《毛子佩闯官》《柳毅传书》,汉剧《齐王求将》,评剧《花为媒》,楚剧《双教子》,锡剧《双珠凤》等,还有一些现代新戏。
1970-1975年,均为新戏、样板戏
1976年公开发行的戏曲电影有河北梆子《宝莲灯》京剧《打孟良》《打焦赞》《打韩昌》等,还有一些拍摄但未公开发行的如京剧《闹天宫》《二堂舍子》《长坂坡》《斩黄袍》《盗魂铃》《三岔口》《辕门斩子》《红娘》《空城计》《白蟒台》《孔明吊孝》《罗成叫关》《武松打店》等
1977年有京剧《苗岭风雷》,1979年吉剧《燕青卖线》《包公赔情》,京剧《铁弓缘》,豫剧《七品芝麻官》,昆曲《西园记》。1980年京剧《白蛇传》《盗御马》,豫剧《包青天》、越调剧《诸葛亮吊孝》。1981年有河南越调《包公误》《智收姜维》,京剧《红娘》《李慧娘》,秦腔《三娘教子》等。1982年有豫剧《背靴访帅》,曲剧《风雪配》《清官怨》,京剧《升官记》等。1983年豫剧《程咬金照镜子》《樊梨花》,京剧《白蛇传》《吕布与貂蝉》《真假美猴王》等。1984年豫剧《风雨情缘》,越剧《五女拜寿》,黄梅戏《龙女》,晋剧《三关点帅》等。直到近年,均不断有传统戏或者现代戏搬上荧幕。近期还有戏曲《清风亭》《桃花庵》上演,也取得了很大的反响。
这些还只是大概,还有很多,如果你想了解戏曲电影史的话,建议你买一本高小健的《中国戏曲电影史》,一定对你有很大帮助的。
Ⅱ 前妻回家彩梦饰演者李梅的更多信息在哪里找到
是这个人吗?
李梅,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共青团十四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委员、青联委员,被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96年被评为陕西十大新闻人物,现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副团长。
李梅1980年考入本院演员训练班,学习戏曲表演,坐科7年,毕业后留院青年团任演员,主工正、小旦。多年来,先后在《杨七娘》、《鬼怨杀生》、《隔门贤》、《留下真情》、《蔡伦》、《迟开的玫瑰》中担任主演,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她谙熟秦腔、眉户、碗碗腔,人称"三门抱"。戏路宽绰,能文能武。既擅长演古装戏,又在现代戏的表演中具有突出才能。嗓音甜润,声情并茂,表演细腻,艺术感觉好,善于通过内心刻画人物。《西湖遗恨》的唱做、《杨七娘》的唱打,都颇显功力,尤其在《留下真情》一剧中塑造的现代妇女刘姐的形象,深得专家和观众的赞赏,一举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参加过省内外以及全国性的许多重大艺术活动和赛事,如第一、二、三、四届中国戏剧节,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的演出,香港后的首届戏剧艺术节,陕西省第一、二、三届艺术节,以及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春节戏曲晚会,为众人所瞩目。赴香港以及欧洲各国演出《鬼怨杀生》时,李梅扮演的李慧娘,以委婉动听的唱腔和吹火绝技,成功的塑造了身虽死、情未了的复仇女神的形象,名噪香江,享誉欧洲,被誉为"美丽的东方复仇女神"、"世界人民的飞天"。
李梅荣获过国家及省级十多项大奖,如90年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奖,9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春兰杯"三等奖、全国梆子戏新剧目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陕西省"新百名秦腔演员优秀唱段"评选活动特等奖,中国戏剧"金三角"表演一等奖,陕西省第一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主演《迟开的玫瑰》荣获第九届文华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等等。
对于她的艺术成就,《人民日报》、《中国戏剧》、《中国文化报》、《中国演员报》和上海《新民晚报》、香港《文汇报》以及欧洲的一些报刊都有评价,认为她既有影视演员的逼真,又有歌唱演员的声乐素质,更有戏曲演员的表演才能,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被誉为"秦腔一枝梅"。1997年被陕西省文化厅、省文联、省剧协授予"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
活动年表
2001年1月2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序曲:《世纪第一春》(李东桥、李梅、田敏、冷明宇、吴亚玲、余顺、孙静、萧雅、阎学晶、董宝贵、李欣、李胜素)
2004年12月22日,农历甲申年十一月十一日,晚:第1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揭晓。李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户戏《迟开的玫瑰》,秦腔《西湖遗恨》中乔雪梅、李慧娘扮演者)获得戏曲主角奖。
2005年2月23日,农历乙酉年正月十五日,晚:秦腔四大名旦、四小名旦评选揭晓
西北数家主流媒体共同主办的“中国秦腔四大名旦、四小名旦评选活动”在西安新城剧场落下帷幕。本次“中国秦腔四大名旦、四小名旦评选活动”历时数月,在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十家主流媒体的组织下,数百秦腔爱好者及在职演员参加了评选,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32人参加了最后的复赛和决赛。当晚,最后剩下的16名选手(8名四大名旦选手和8名四小名旦选手)进行了最后的角逐。经过来自专家、媒体、观众等共同组成的评委团现场打分,李梅、李娟、齐爱云、柳萍最终获得“四大名旦”称号,各获得5万元现金;李军梅、袁丫丫、刘颖、梁少琴获得“四小名旦”称号,各获得奖金2万元。
获得“四大名旦”和“四小名旦”称号的演员日后不久巡演大西北。
2005年2月27日,农历乙酉年正月十九日,下午:秦腔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参加甘肃戏迷联谊会及“2005秦腔盛典”专题晚会
刚刚荣膺中国秦腔“四大名旦”称号的李梅、李娟、齐爱云、柳萍及“四小名旦”称号的李君梅、袁丫丫、刘颖、梁少勤首次集中亮相金城兰州甘的肃省广电中心大厅,向观众们零距离展示她们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在下午举行的“好戏连台迎春纳福”新春戏曲演出活动现场,8名秦腔名旦展才献艺,参加了甘肃戏迷联谊会,并在随后举行的“2005秦腔盛典”专题晚会上一展才艺,共同演绎秦腔经典唱段,给广大观众及戏迷朋友们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秦腔表演。
2005年3月16日,农历乙酉年二月初六日:秦腔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参加“演唱大西北”巡回演出活动
本年新评选出的秦腔四大名旦: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副团长李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艺术指导李娟、西安市五一剧团青衣演员齐爱云、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柳萍以及秦腔四小名旦:毕业于陕西省艺术学校的青年团演员李军梅、天水市秦剧团演员袁丫丫、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演员刘颖、兰州市秦剧团演员梁少琴参加西北五省(自治区)联办的“演唱大西北”巡回展演活动,于3月16日、3月17日在宁夏人民会堂举行专场演出。
2005年4月23日,农历乙酉年三月十五日:“大秦之声——‘秦腔四大名旦’晋京汇报演出”举行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文化厅等举办的“大秦之声——‘秦腔四大名旦’晋京汇报演出”在中国政协礼堂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是秦腔1958年进京和13省巡演之后47年的又一次出征。
此次演出汇集了西北5省区的12家院团200多名演员,以及52人的管弦乐队。演出以“秦腔四大名旦”的表演为主体,为观众展现秦腔独有的风采。“秦腔四大名旦”是当年元宵节由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联合评选出的秦腔艺术领军人物。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李梅、李鹃,西安五一剧团的齐爱云,宁夏银川市秦剧团的柳萍,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四大名旦”称号。四人曾分别获得过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5年8月25日,农历乙酉年七月廿一日,晚: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开幕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省文化厅、省文联、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在兰州开幕。
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开幕式在近水广场举行,李东桥、李梅、周桦、朱衡等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在开幕式上各展绝活。
本届秦腔艺术节参演剧目以秦腔为主,同时兼顾西北五省区的优秀地方戏曲剧种。
2006年5月6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初九日,下午:神农杯纪念越剧百年毕派专场第一场
神农杯纪念越剧百年毕派专场在谦祥益文苑开演。
举办这次专场是津门越坛推出的第一个流派专场。开演前,主持人简要地介绍了毕春芳的艺术人生和毕派特色。然后由天津市尖山百花越剧团、谦祥益青年越剧团、天津越友会、大港石化公司越剧团、马场街天马越剧团、河西文化馆越剧艺术研究会的越友们,分别演出毕派精彩折子戏《三笑·点秋香》、《玉蜻蜓·认子》、《血手印·法场祭夫》、《王老虎抢亲·寄闺》和清唱毕派经典唱段《卖油郎·叹五更》、《王老虎抢亲·寄闺》、《城隍庙》、《血手印·三杯酒》。
当演出折子戏《王老虎抢亲·寄闺》时,这次毕派专场的赞助人、宁波神农戏剧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惠春突然坐到台口,手举手机,把毕派演员李梅的演唱传给在上海的毕派创始人毕春芳。毕春芳在家里举着电话听后高兴地对张惠春说:“唱得很像,说白也好,乐队也好。”然后似乎有点疑惑地问:“她是天津人?”回答:“是天津人。”毕春芳赞叹说:“真不容易。”演出结束时,张惠春把这个情况向观众作了介绍,观众这才明白刚才她的举动,顿时爆发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喜出望外地互相庆贺,为天津越友的表现得到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的首肯而感到无比的欢乐。
演出结束后,谦祥益文苑向张惠春赠送了特为毕派专场订做的纪念品——景德镇瓷盘,瓷盘正中是毕春芳大幅彩色剧照,上方字样是:神农杯纪念越剧百年毕派专场;下方字样是:天津越友演出于谦祥益文苑。张惠春向谦祥益文苑赠送了毕春芳签名的大型画册《毕春芳舞台人生》。
2006年5月16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十九日,下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赴港演出第一场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应邀来港演出,共有四十名成员,包括李梅、李娟、任小蕾等共七位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四位。他们下午在大会堂剧院示范了各项绝技如飞剑入鞘、水袖、髯口、长绸、枪花及转手绢等。
2006年5月17日,农历丙戌年四月二十日,19时30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赴港演出第二场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应邀来港演出,共有四十名成员,包括李梅、李娟、任小蕾等共七位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四位。
演出剧目
眉户戏《五更鸟》
眉户戏《放饭》
秦腔《合钵》
秦腔《烙碗记》
碗碗腔《借水》
2006年5月18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廿一日,19时30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赴港演出第三场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应邀来港演出,共有四十名成员,包括李梅、李娟、任小蕾等共七位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四位。
演出剧目
眉户戏《订亲》
秦腔《鬼怨》
秦腔《杀庙》
秦腔《活捉三郎》
秦腔《断桥》
2006年8月29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初六日,晚: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直播秦腔传统折子戏专场
“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的一场重头戏——秦腔传统折子戏专场于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本场演出由有“西北戏曲最高学府”之称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中青年秦腔表演佼佼者担纲主演,而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也对这场颇具专业水准的秦腔演出进行了现场直播。
“梅花奖”得主云集,李娟、李东桥、李小锋、李梅这四朵“梅花”,在任小蕾、王新仓、丁良生、穆小朋、张蓓等人的“烘云托月”下,依次绽放。剧情扣人心弦,观众掌声如潮,众“梅花”大秀秦腔传统绝技,令人拍案叫绝。
“月黑风冷星黯淡”,大漠关塞间,李娟饰演的杨七娘,身披靠旗,英姿飒爽,一杆杆花枪合围掷来之时,她或用靠旗灵巧挑回,或双脚跃起同时踢出,雉尾拂动,全场掌声雷动。而当她将城楼上所挂红灯射灭之后,双方短兵相接,一通好战。“狂风吹动了长江浪”,随着一声唱腔,李东桥登场,将那位雄姿英发、少年得志的江东周郎演绎得是惟妙惟肖,他怒发冲冠,翎子缓缓竖起,把借荆州的“刘皇叔”逼得涕泪交流,言语间英气十足,一段道白念来更是气势轩昂。《烙碗计》里,“文武小生”李小锋扮演14岁的小定生,冰天雪地间,一句“小定生前院里泪如泉涌”便迎来了个碰头彩,一段“滚堂甩发”绝技,使人眼花缭乱。就在参加展播周之前,李小锋还四易其稿重排了《劈山救母》,自己“一赶三”,扮演小生、老生、武生,可谓是文武双全、昆乱不挡。压轴戏是李梅的一折《鬼怨·杀生》,使全场演出达到了高潮,所吐出的那一团团火焰,有幽怨,有愤怒,有希冀。
2006年8月30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初七日,晚: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第三天
“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第三天,播出秦腔《游西湖》,由李梅、齐爱云、柳萍、任小蕾等主演。另外,今日下午播出的《杜甫》,曾经获得第三届秦腔节头奖的剧目,李东桥饰演杜甫。
2007年2月11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廿四日,15时:慰问在京陕西乡党大型戏曲专场演出举行
陕西省市20多位秦腔名家赴京,在首都民族文化宫举行慰问在京陕西乡党大型戏曲专场演出。
此次活动由陕西省政府驻京办主办,中国剧协和省秦腔艺术协会协办。为了让在京工作的陕西乡党感受到家乡父老的深情厚谊,让他们在新年到来之际听到渴盼已久的秦腔,20多位秦腔名家赶排了精彩节目。参加演出的有马友仙、李东桥、侯红琴、张涛、齐爱云、丁良生、张保卫、王新仓、李淑芳、刘随社、胡林焕、李梅、李娟、李小锋等,他们除清唱拿手唱段外,还演出折子戏《打柴劝弟》、《表花》、《虎口缘》、《藏舟》、《三滴血》等。
2007年2月21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四日: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举行
由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主办的“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活动于2月21日至2月27日在宁夏人民会堂举办。
此次活动演出6台本戏,1台折子戏。特邀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秦腔四大名旦李梅、李娟、齐爱云、柳萍、戏剧梅花奖得主谭建勋、李小锋、陕西省秦腔名家刘随社、胡林焕等,与市秦腔剧团演员联袂上演传统戏《周仁回府》、《金沙滩》、《六月雪》、《秦香莲》、《游西湖》,现代戏《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折子戏《鬼怨》、《武松杀嫂》、《打神告庙》、《杀狗劝妻》等。
2007年2月27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十日,14时: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第七天,在宁夏人民会堂举行。
演出剧目《鬼怨》(李梅)
2007年4月9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廿二日:第13期“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举行
第13期“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举行,由兰州歌舞剧院主办。本日以清唱专场开场,李小锋、李娟、李梅、孙存蝶、任小蕾等参加演出。
2007年7月28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十五日,晚:“2007和谐发展·军民共建新陕西”戏曲综合演唱会举行
为庆祝建军80周年,一台名为“2007和谐发展·军民共建新陕西”的戏曲综合演唱会在易俗大剧院举行。演唱会由陈爱美、张晓斌主持,马友仙、李东桥、李梅、李小锋、米东风、张新尚、刘随社等登台献艺,演出秦腔清唱《洪湖赤卫队》、《智取威虎山》等选段、眉户清唱《迟开的玫瑰》选段、独唱《我和我的祖国》、《当你需要的时候》,以及独角戏、喜剧小品等。
Ⅲ 七八十年代的戏曲有哪些
六七十年代样板戏。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剧目。
1980 《白蛇传》(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0 《屠夫状元》(眉户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0 《花墙会》(天沔花鼓戏)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80 《盗御马》(京剧) 昆明电影制片厂
同年还拍摄了另一出裘派名剧《姚期》。
1981 《白奶奶醉酒》(河南越调)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1 《桃李梅》(吉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1 《红娘》(京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1 《杨三姐告状》(评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1 《李慧娘》(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1 《忠烈千秋》(保定老调)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1 《智收姜维》(河南越调)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81 《包公误》(河南曲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
1982 《西施泪》(婺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2 《升官记》(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湖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1982 《清宫怨》(北京曲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
1982 《洛阳桥》(豫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2 《四姑娘》(川剧) 峨眉电影制片厂根据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改编。
1982 《红柳绿柳》(莱芜梆子) 山东电影制片厂
1982 《花烛泪》(越剧) 浙江电影制片厂
1983 《火焰山》(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3 《三打陶三春》(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3 《邻里风波》(评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3 《吕布与貂蝉》(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83 《哪咤》(河北梆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1983 《嫁不出去的姑娘》(评剧) 河北电影制片厂
1983 《樊梨花》(豫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
1983 《皇亲国戚》(龙江剧) 龙江电影制片厂
1983 《莫愁女》(越剧) 南京电影制片厂
1983 《真假美猴王》(京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84 《佘赛花》(晋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4 《五女拜寿》(越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4 《三全其美》(豫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4 《岳云》(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4 《杜鹃女》(黄梅戏)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4 《风雨情缘》(豫剧)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4 《龙女》(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4 《三关点帅》(晋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5 《花枪缘》(豫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6 《母老虎上轿》(黄梅戏)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6 《芙蓉女》(豫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6 《朱门玉碎》(黄梅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6 《棒打薄情郎》(豫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1986 《孟姜女》(黄梅戏)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86 《七奶奶》(豫剧)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片公司联合摄制
1987 《斩花堂》(上党梆子)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7 《千古一帝》(秦腔) 西安电影制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