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模仿游戏》: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的传奇一生
《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是由莫腾·泰杜姆执导,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凯拉·奈特莉等主演的传记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破译德国密码系统Enigma,从而扭转二战战局的经历。
艾伦·麦席森·图灵(1912—1954)是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图灵提出的着名的图灵机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础,图灵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有诸多贡献,提出了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
图灵的一生简述如下: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第二次弯孙坦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着名密码系统,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1952年,英国政府对图灵的同性恋取向定罪,随后图灵接受化学阉割(雌激素注射)。1954年6月7日,图灵吃下含有氰化物的苹果中毒身亡,享年41岁。2013年12月24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图灵颁发了皇家赦免。《模仿游戏》于2014年上映。
《模仿游戏》作为传记电影,和《美丽心灵》(2001)有许多类似的地方 ,可以说是英国版的《美丽心灵》。相同的地方有:男主都是数学天才,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男主都不善言辞和处理人际关系,被同学、同事嘲笑、抵制和欺负;男主都被认为有病,被强制药物治疗;男主时刻都在想着破解难题,灵感都来自于酒吧的闲聊,图灵想到了破解英格玛的关键,即利用重复出现的词语来减少运算量,而纳什(《美丽心灵》男主)想到了博弈论。
图灵和纳什都有一个漂亮的女主的陪伴,不同的是纳什和女主结婚生子,一起度过了漫长的一生;而图灵没有和女主在一起,即便女主不介意图灵是同性恋,她觉得他们的相互理解和精神交流,已经好过了大部分婚姻,可是图灵还是选择了放弃,为了让女主可以拥有普通人的生活和爱情,这种放弃也是爱吧。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德国是输给了一段同性爱情。图灵命名自己创造的破解英格玛的机器为克里斯托弗,正是这台倾注了爱的机器,成功破解了德国的密码系统。爱情没有性别的差异,同性之间也存在爱情,就如图灵和克里斯托弗(图灵的中学男同学)之凯笑间,可悲的是时代不允许,最终导致了图灵英年早逝。由于研究结果在二战后还保密了五十年,他的档案是空的, 所以图灵是在默默无闻中死去的,死的时候还背负着同性恋的污名,忍受着化学阉割的痛苦,实在太惨了 。
由于与众不同,天才其实非常孤独和痛苦,因此天才也需要鼓励和支持。整部电影多次重现的名句是: 有时候,被世人遗弃的人,才能成就别人想象不到的大事(Sometimes its the very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who do the things no one can imagine) 。
天才其实非常羡慕普通人的幸福。图灵摸着女主手上的钻石戒指,无限羡慕,这时女主已经结婚,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而孤身一人的图灵因为药物治疗,连笔都抓不稳。图灵的成就归全人类,他自己得到的并不多,付出的代价却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是天才伟大之处,图灵值得我们永远尊重和怀念。
正如周国平所说,我没有尼采的天才,也没有尼采的痛苦。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是天才还是平庸,但 上帝的分配很公平,天才有高贵的痛苦,凡人有平埋桐庸的幸福, 因此我们无需抱怨,珍惜现在的一切,尽力而为就行。
‘贰’ 《模仿游戏》
电影《模仿游戏》分了三条主线来讲述图灵的故事。其一,是青年时代在学校读书;其二,是二战时期为英国政府破解德国纳粹的“英格玛”。其三,是图灵生命最后的时光。
在第一条主线,电影所展现的图灵是孤僻,被其他同学欺负的(为什么总感觉天才总是自带这些属性...)。而这个时候唯一向图灵伸出援手的是一位叫克里斯托弗的同学,也是图灵青年时代的挚友(很有可能是基友,真正的基友...),为了纪念他,甚至把自己制作的破译“英格玛”的机器取名为克里斯托弗。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看电影的时候,我觉得扮演图灵的演员有点那啥...可是,当我在维基网络看到了图灵青年时代的照片,我只能说导演这个角色选的很尊重史实...
第二条主线是影片重点讲述的内容,以下是电影里我认为比较有意思的几个情节。
首先是图灵去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图灵是否认为自己是天才。图灵说不是,面试官问为什么,图灵举了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例子,说他们在自己这个年龄取得的成就是自己无法超越的。额(⊙o⊙)…原来在图灵眼里,天才的定义是这样的。
然后是图灵申请购买机器的资金被以服从上级的命令为由拒绝时,图灵于是特意写了一封信给丘吉尔投诉,找上级的上级的上级投诉...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有问题要找领导反映,不能解决的话就找领导的上级,然后直到问题解决。不过,要冒着得罪直接领导的风险,就像图灵这样,其结果是被直接领导记恨了,随时准备抓住把柄然后炒你鱿鱼,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得罪领导啊(尤其是你的直属领导)。。。
图灵新招收的同事琼,在纤悔旅得知图灵与其他同事相处不愉快的时候(天才因为自以为比其前樱他人都聪明,当然这也是事实,就容易目中无人,再加上天才的性格一般比较孤僻,自然也就难免和周围的人相处不好,图灵就是其中之一)。琼便鼓励图灵去同事们搞好关系,劝说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你工作中难免不时的需要同事的帮助,如果关系不好,别人凭什么帮你呢?
要知道,图灵最开始的时候,同事邀请图灵一起去吃午餐,说了三四次,图灵一幅不懂人情世故的样子(也是真的就不懂...),无动于衷。把同事的热情一点点的消磨掉了。在被琼开导之后,图灵是这么和同事打破僵局的,给同事们一人发了一个苹果,然后讲了一个笑话。但是,居然傻乎乎的说这些,都是琼教他的...当然,同事们都知道图灵的性格,尽管图灵展现的是笨拙的套路,也再次接受了这个原本他们眼中的异类。
事实也证明了琼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在图灵制作的译码器长时间没有起到效果的时候,怀恨在心的上级就迫不及待的要赶走图灵了,这个时候,正是图灵的同事们帮助图灵,争取到了一个月的时间,而这宝贵的时间也促成了最后的破译成功。
电影里也有一段关于图灵和琼的爱情故事,对于这种美女主动爱上主角的桥段,我也是见怪不怪了,可是我实在是难以想象,现实会有这么美好的事情发生,孤僻的天才总是让身边的美女爱上他,这难道就是霍金所说的: 智慧才是性感的新潮流 。这相同的爱情故事,也发生在了着名数学家纳什( 提出了博弈论里着名的“纳什均衡”,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的身上( 参见电影《美丽心灵》 )。当然,这两位身为天才的同时,也是帅哥。(这个万恶的看脸的世界...)对于这样的爱情故事,我开始都是抱有怀疑的态度的,因为我觉得这应该是导演为了使电影更有吸引力而虚构的故事。(因为,,,想想看嘛,凭什么他们已经拥有了远超常人的智慧,又还能有如此幸福的爱情呢!对,这一定是电影虚构的。为了使电影更吸引人而虚构的!)然而,当我在搜索引擎上,搜索这两位天才的生平时,我明白了,这个世界果然是不公平的!!!尽管史实与电影有所出入,可是他们的确有着类似的经历,有着那样美好的爱情故事...(想想单身狗的自己,忽然就想起毁凳了那句着名的诗歌: 念天地 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琼的确是深爱着图灵的,即使在得知图灵是同性恋之后,依旧没有动摇自己的爱;图灵又何尝不是呢,在为了让琼能远离危险,不惜让琼怨恨自己,可惜图灵那尴尬的身份,不能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实在是叫人惋惜和遗憾。( 咦,这个世界,,,还是公平的。【纯洁的微笑】 )
人们在没有触及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时候,对于舍弃小我,顾全大我,总能很高尚的表示支持。然而,当牺牲的这个小我,是你自己或是你身边的亲友的时候,你还能如此淡然的面对吗?显然,答案是不能。在图灵等人机缘巧合之下,成功破译“英格玛”的时候,为了不向德国纳粹暴露这一点,图灵等人选择牺牲当天原本可以拯救的盟军士兵,可是,这其中就有同为破译员的约翰的哥哥。尽管,约翰苦苦哀求图灵等人,希望能救自己的哥哥,可是,众人为了把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拒绝了约翰,而这也使得约翰把害死自己哥哥的责任归咎于图灵。
无论是站在图灵等人,亦或是站在约翰的立场,谁又能说他们的选择是错的呢!
当然,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图灵在二战时期的伟大贡献,也同时在说同性恋,这个问题。一位如此杰出的科学家,计算机之父,却因为同性恋而被迫害致死。实在是人类历史上的悲剧啊。幸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性恋不再被视为是一种罪恶,同性恋也逐渐的得到了平等的对待。希望,人类历史上这样的悲剧能不再次重演啊!
PS:图灵最后是吃了含有氰化物的苹果自杀身亡的,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种流传甚广的说法:
苹果公司 的商标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源于图灵自杀时咬下的半个苹果 [16] ,但该图案的设计师 [17] 和苹果公司都否认了这一说法 [18] 。而公司创办人 史蒂夫·乔布斯 在接受 史蒂芬·弗莱 问到此事时说:“上帝啊,我们希望它(LOGO向图灵致敬)是真的。但它只是巧合。”("God we wish it were. It's just a coincidence.")——摘自维基网络
‘叁’ 模仿游戏的影片评价
模仿游戏的影片评价是:《模仿游戏》有着厚重历史背景的人物故事,破解英格玛的传奇被精彩呈现。节奏紧张,三条时间线反复穿插,没有一个浪费的镜头。
《模仿游戏》真实地再现了艾伦·图灵,表现了他对英国历史的贡献和短暂的一生。无论是图灵的人物视角、心理活动及生活经历,还是图灵对英国历史和当代社会的持久影响力,《模仿游戏》都正确地塑造出了这两个方面的人物形象。
这是一部令人全神贯注的影片,细节丰富。强大,激动人心,既带有胜利感又充满悲剧性。《模仿游戏》中,一个人改变了世界,同时世界也毁掉了这个人。这是一部具有娱乐性,手法高超的电影,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电影能够更加尖锐和勇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