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台湾阿里山的电影有哪些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台湾阿里山的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4-27 23:42:43

① 求<<阿里山的姑娘>>背后的爱情故事

《阿里山的姑娘》背后的故事大概是:

台湾一曲《阿里山的姑娘》传遍了全世界。人们甜美地唱着“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啰……”都误以为是台湾高山族土着民歌。其实不是,《阿里山的姑娘》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台港原创作品,词作者是四川三台人邓禹平,曲作者是香港知名编导、音乐人张彻。

一首蜚声中外的名歌背后,隐藏半个半世纪令人肝肠寸断的人生与爱情故事。海峡两岸,万水千山,扼腕长叹,泪下潸然!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客家人聚居的三台县城一家米号老板的女儿白玫,爱上了家境贫寒、身材矮小而才华横溢、见义勇为的中学同窗邓禹平。
邓禹平以优异成绩考入抗战流亡内迁成都郫县的省立艺专,后又考入重庆青木关的国立音乐学院,毕业后进入在重庆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白玫为能与恋人在一起,考入重庆女子师范学校,却被父亲骗回家与省城刘公子成亲。在奶奶暗中帮助下,白玫逃婚离家赶到重庆时,正值抗战胜利,久候白玫未果的邓禹平已随电影厂迁住上海,两人只有鸿雁传书互诉衷肠。1949年冬,未等及白玫来沪的邓禹平随电影厂赴台湾拍摄影片《阿里山风云》,继而枪炮声中茫茫海天相隔。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劫波度尽,中国大陆步入改革开放时期,邓禹平的中学同窗好友、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指挥家罗忠榕先生得知邓禹平在台湾的近况,庚即传达给在大陆四川三台苦守40载的白玫,辗转将白玫的一盘录音带托着名作家、《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女士转交给海峡那一端的邓禹平。1985年12月21日,把自己痛悔一生的爱情悲剧深掩心底、却将少男少女的爱情写到那样至纯至美的理想境界的台湾着名文化人邓禹平,在白玫清唱“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哪,碧水长围着青山转……”的歌声中草永远闭上了眼睛。
一曲血浓于水的铭心刻骨“高山青,涧水蓝”一场骨肉分离情天恨海的世纪绝恋!
当而今《世纪绝恋》小说将搬上荧屏时,我们不由得想到另一首歌《半屏山》:“半屏山哪半屏山,一座山哪分成两半,自古传说一半在大陆,还有半屏在台湾……在台湾 !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主题,民族自杀的悲剧不能再重演!

大概就是这样了!

② 求一部电影名字叫《报仇》

《报仇》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9ejd

《报仇》

峨嵋电影制片厂、台湾宝雄电影公司1993摄制

编剧:郑文华、蔡松林

导演:庄胤建

主要演员:张丰毅、刘锡明、吴珊珊、王侠、张建利

③ 阿里山的姑娘

卓依婷演唱《阿里山的姑娘》“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传唱这首《阿里山的姑娘》。提起《阿里山的姑娘》,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是一首台湾高山族情歌,这是不对的,其实,这首歌的产生地在1947年的大陆,曲作者张彻(从上海去台后定居香港的导演),词作者邓禹平(四川省三台县有名的才子)。

1947年,上海国泰电影公司导演张彻率摄制组到台湾拍摄电影《阿里山风云》,电影急需一首主题歌,张彻让一同前去的邓禹平写歌词。邓禹平从来没去过阿里山,他回忆以前和女友在家乡山水间嬉戏的场景才写出了这首歌。

《阿里山的姑娘》原名《高山青》,歌曲与台湾有关系的是他们在当地采风用了当地土着的歌调,但词曲均以创作为主,这一创作套路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让听众领略了原汁原味的台湾风情。在电影拍摄过程中,解放军过了大江,1949年电影拍完时,摄制组已不可能返回大陆,结果他们留在了台湾,后来成了台湾电影界的中坚力量。

《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曲有众多的歌唱家参与传唱,其中着名歌唱家朱逢博对该歌的传播功不可没。经过她富有创意的改编,使这首小调式的歌曲变成了大气磅礴的舞曲,而且音乐结构非常完整,焕发出独特的光彩,唱出了劳动人民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深厚感情。二胡曲《阿里山的姑娘》由赵国良先生改编和演奏,改编和演奏都很成功,奏出了台湾山地同胞载歌载舞的情景和高山族音乐的原生态之美,与二胡曲《阿美族舞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④ 焦俊恩演过的片子

焦俊恩和张婷演过的电视剧剧中人物叫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