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一个苏联人带9个战俘的电影是哪个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一个苏联人带9个战俘的电影是哪个

发布时间: 2023-04-04 05:31:03

1. 苏联士兵与9个战俘是什么影片

勃涅日科夫:苏联士兵跟9个日本女战俘逃深山密林,生下73个孩子

2. 什么电影讲的是苏联女兵管理德国战俘的

名为《第四十一》,但不是二战时期,而是内战时期,不是纳粹俘虏,而是白匪俘虏。女主角最终也没有殉情自杀。

3. 带9名女战俘隐居深山的士兵后来怎么样了

在战争年代,人们会带着家人隐居在山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例如陶渊明《桃花源》就是这样形成的。至于传说中的“桃花源橘差锋”是否真的存在,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一些人带着女战俘隐居在山里,生下了73个孩子。那么这个传说是谁?他是苏联士兵勃日涅科夫

勃日涅科夫要求政府将他关进监狱,军队以违反命令和盗窃战俘的罪名判处他9年监禁。后来,日本的九名女战俘以强奸罪起诉他,因此政府以庆蚂几项罪名对他进行了惩罚,并判处他12年监禁。勃日涅科夫松了口气,但他留下了许多负担。后来经过与日本三年的谈判,苏联将这批战争幸存者遣返回日本

4. 苏联的一个电影 就是一个男的带了很多女兵 和德国战斗 电影的名字叫什么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部小说是前苏联当代着名作家瓦西里耶夫[1]的代表作。故事发生于1942年5月。准尉华斯科夫“无奈”接受了上级指派来两个班的“兵力”——虽然是一些“不喝酒的”,却一一是穿短裙的年轻女兵;他要指挥她们守卫171会让站设施。一时间女兵们驻扎下来,就在尚未习惯这野战生活的当口,出乎意料地碰上一股德国法西斯侦察兵。她们本可以放过这些鬼子,守住阵地设施就可以了。然而正义和敏感要她们既守住了阵地设施,又以五个姑娘——战士加指挥员的力量与敌人周旋,进行殊死的战斗……
本片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1975年列宁奖金。
几位女士兵在准尉的带领下展开了与德军的战斗。影片采用独特的蒙太奇手法,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穿插女战士们战前梦幻般的爱情和生活,用朴实的黑白表现战争的残酷,用柔美的彩色高调来表现女兵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影片结尾处,准尉在女兵们的坟墓前凭吊的时候,观众们也都不由自主地为德国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愤慨并为女兵们的牺牲留下热泪。
斯-罗斯托茨基参加过战争的电影导演
斯·罗斯托茨基生于1921年,死于2001年,享年80岁。罗斯托茨基走过了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他在卫国战争中负过重伤,但他以惊人的毅力读完苏联国立电影学院。1956年他推出了描写农村生活的处女作《土地和人》。此后,他又创作了多部战争题材的影片,如《七级风》、《五月星》等。影片《这里黎明静悄悄》充分展示了罗斯托茨基的艺术才华,由着名作家亲自参与改编。
影片根据着名作家瓦西里耶夫创作的中篇小说《这里黎明静悄悄》改编。瓦西里耶夫生于1924年,写过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所涉题材广泛,以卫国战争题材最为显着。他的主要小说包括,中篇小说《伊万诺夫快艇》、《最后的一天》、《遭遇战》、《他们可能和我一起去侦察》、《后来发生了战争》;长篇小说《不要向白天鹅开枪》、《未列入名册》;长篇历史小说《虚实往事》等。瓦西里耶夫回忆说,他当时十分爽快地就把小说托付给了罗斯托茨基,他信任这位导演,喜欢他的影片,认为罗斯托茨基经历过战争,是个真正的士兵。

5. 他带着9名日本女战俘,隐居山林19年生73个孩子,后来怎样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持续了数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告一段落弯好。虽然日军投降了,但在各战场都存在着大量战俘。我国实行的是“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政策,吃住都比中国军人好。

起初,勃日涅科夫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有美人陪伴。可他自己好吃懒做,即使有了孩子之后,也不劳动。女战俘迫于他的威胁,也不敢对他动手。后来,勃日涅科夫让她们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因为有了孩子,吃饭的人多了,她们不得不从事繁重的劳动。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后来,9名女战俘联手制服了勃日涅科夫,从此翻身做主人,每天起早贪黑的人,变成了勃日涅科夫。在第3年的时候,他对这一切就充满了厌倦,甚至是生不如死。为了孩子,他才和战俘们继续生活了16年。19年间,他和女战俘们生了73个孩子。80多口轿信人,都指望着他一个人养活。由于食物严重缺乏,勃日涅科夫选择出山自首。

最终,勃日涅科夫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被判处以有期徒刑12年。而埋帆铅他的“妻子们”和73个孩子,全部被遣送回了日本。

6. 电影第一滴血讲的什么事

第一集:男主角是一名自越战退伍的陆战队员,他前往俄勒罔州的乡下探访战友,不料遭到在当地以山大王自居的乡巴佬警长布莱恩的无理压迫,只好逃到山上,以他擅长的军中作战方式对不肖警察展开一人军队式的对抗。导演特德.科特切夫不但将动作场面的气氛拍得紧凑逼人,也将小人物打倒建制恶势力的意含拍得大快人心。
我说我的:铁血男人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第二集:这回蓝波被派返回越南调查越战失踪军人下落,看看他们是否已成战俘。岂料,当蓝波到达该地后,突然失去了所有的军备器材,只剩下一把刀及一套弓箭。后来他发现了真相 - 他被自己的部队出卖。在一名越南少女相助之下,蓝波发挥坚强意志及高度求生技巧,克服了一切逆境,并展开了他的复仇计画,向出卖他的人还以颜色……
我说我的:这次兰博女郎也出现了,可惜最后死掉了。兰博表现出比上一集更浓的悲剧色彩。最后兰博说:希望这个国家像我们爱他一样爱我们。

第三集:故事配合当年苏联派军队入侵阿富汗的局势,描述本来已到了泰国过着半归隐生活的越战英雄蓝波,因挚友托曼上校在运送导弹支援阿富汗游击队时被苏军逮捕,迫于无奈重回战场,制造出刺激感官的动作场面。……

7. 有关二战的苏军暴行电影

波兰07年拍的“卡廷”,描写1939年苏联同纳粹德国共同瓜分了波兰,并俘获了大批波兰战俘,斯大林害怕这些波兰社会的精英将来会起来反对苏联的占领,于是下令秘密屠杀了这3万多战俘。卡廷森林就是其中一处万人坑的地址,而且战后苏联还一直否认这个几乎尽人皆知的事实。

卡廷事件对于波兰的意义就和南京大屠杀对于中国的意义一样,被害者的数量都占到了全国人口的将近千分之一

8. 一个兵压着五六个战俘苏联电影名称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年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导演电影)
外文名:А зориздесь тихие
其它译名:崩溃边缘的女人
制片地区:前苏联
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编剧: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类型:历史,战争,爱情
主演:Yelena Drapeko,Yekaterina Markova,OlgaOstroumova
片长:188 分钟 / 158 分钟(DVD)
上映时间:1972-12-6(苏)/1973-5-4(东德)
分级:Finland:K-12
对白语言:俄语
色彩:彩色
imdb编码:tt0068161
主要奖项: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1973年全苏电影节大奖,1975年列宁奖金,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9. 苏联一个士兵和九个女人电影叫什么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10. 求部电影名字。

电影的名字叫:《卡廷惨案》

◎简 介
卡廷惨案描述的是一代人的悲剧。电影讲述的是四个波兰家庭所遭遇的悲欢离合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时,一大批波兰的战士,他们也是身为他人的父亲、丈夫和兄弟,他们落入了苏联军队的掌控,最后被残忍地杀害了,成为了“斯大林主义”的牺牲品。电影也展现了二战前后的波兰所处的国内外复杂情况。
◎年 代 2007
◎国 家 波兰

相关资料: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导致波兰政府流亡,苏联趁机占领波兰部分领土,并俘虏了大批波兰军队。此后,波兰流亡政府希望苏联能交出战俘,以使组建抗击德军的军队。苏联称大部分战俘已逃走,只交出448名军官。1943年,德国宣称在苏联斯摩棱斯克州的卡廷森林发现了大量被害波兰军官遗骸。而苏联对此矢口否认,辩解称这些战俘死于德军之手,并与波兰政府断绝外交关系。西方有人推测,这批战俘是苏联应德国要求杀害的。直至1990年,苏联才正式承认内务人民委员部是枪杀二战期间一批波兰军官的主谋。

俄罗斯《独立报》2005年4月11日文章题:卡廷森林事件65周年祭(作者雅科夫•埃廷格尔)2005年4月20日《参考消息》

谁是兇手
1940年4月,斯大林统治时代最血腥的一幕在卡廷森林上演,2.5万波兰人被枪杀,血流成河。他们主要是1939年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抓获的战俘。当时,随着波兰的解体,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并入了苏联。卡廷森林事件已经过去65个春秋。对于这段历史引起的恩怨纠葛,莫斯科与华沙至今难以释怀。

1939年,苏军共抓获波兰官兵近30万人,既有普通士兵,也有二战爆发后应召入伍抵抗法西斯的各阶层人士,其中不少是知识分子。1939年底,苏联成立了战俘及拘禁者管理局,彼得•索普鲁年科任局长,俄罗斯中部集中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的监狱都在他的管辖之内。

1940年3月5日,贝利亚交给斯大林一份报告,建议“特别审理”集中营的1.47万名波兰战俘,以及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被俘的1.1万人,对他们施以最高刑罚——枪杀。审理时不必传讯被告,亦不必出示罪证。当时,包括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米高扬、加里宁、卡冈诺维奇等在内的政治局常委都在贝利亚的报告上签了名。这究竟是贝利亚本人的想法,还是他按斯大林的授意写的报告,至今仍是个谜。

波兰俘虏被关押在3个集中营里:斯摩棱斯克州的卡廷、哈里科夫州的旧别利斯克和特维尔州的奥斯塔什科夫。被俘者集中了波兰军队几乎所有的精英,包括295名将军、上校和中校。与他们一道沦为囚徒的还有波兰知识界的翘楚。一些着名人士也被关人集中营,但幸免于难,其中包括后来的波兰总统沃伊切赫•雅鲁泽尔斯基、在苏联组建波兰集团军的安德斯将军和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等。波兰着名导演维德的父亲也死于卡廷森林的枪杀,维德打算将这段历史搬上屏幕。

在苏联屠杀波兰军官的同时,希特勒也在德国展开了逮捕波兰知识分子的行动。时任被占区行政长官的汉斯•弗兰克承认:“我很清楚地意识到,数万波兰人将在这次行动中丧生,尤其是波兰知识分子的精英阶层。”而希特勒更是直言不讳:“现在的波兰统治阶层应当全部被绞杀。”法西斯分子和斯大林在铲除波兰精英阶层的问题上,可谓不谋而合。

枪杀计划
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加里宁州负责入托卡列夫详细描述了枪杀时的场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警备司令布洛欣亲自从莫斯科赶来,与加里宁州警备司令鲁巴诺夫制定了详细的枪杀计划。囚室被用厚厚的毡布包裹起来,外边听不见枪声。监狱的其它犯人被临时转移。波兰囚犯被一个个领进来,核对姓名、出生年月,随即被戴上手拷,带到布置好的囚室,子弹从其后脑勺射入,囚犯当场毙命。当时,加里宁有30人参加行刑,其它3个集中营也有53人在执行上级的命令。行刑工具是德国的瓦尔德式手枪。每天夜里被枪杀的人数约在200一350之间。事实
上,枪杀波兰军官的地点除了囚室,还有密林深处。正因如此,人们在卡廷森林附近发现了众多波兰俘虏的遗骸。

哈里科夫的屠杀也在进行中。据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哈里科夫分局的警卫头目瑟罗米亚特尼科夫透露,枪杀是在该分局位于捷尔任斯基大街的监狱中进行的。俘虏被从火车站押到此处,然后,尸体被卡车拉到距皮亚季哈特基村1.5公里处的森林公园第6区,掩埋在内务分局的别墅附近。指挥枪杀的同样是来自莫斯科的警备人员,并得到了当地内务分局以及监狱管理人员的协助。

科泽利斯克监狱的波兰军官遭遇了与斯摩棱斯克监狱同伙同样的噩运,也被直接押注卡廷森林附近枪决。在那里,人们共发现8处坟墓、4200具尸体。3个集中营的2.2万名囚犯突然人间蒸发,这引起了其亲友的担忧与恐慌。根据苏共政治局和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囚犯家属们被流放到荒凉的哈萨克斯坦,居住条件极其恶劣,缺衣少食。他们生命中的唯一寄托便是四处写信,询问自己在狱中的兄弟姐妹、父母妻儿的下落。

戈尔巴乔夫执政前,苏联政府一直否认卡廷事件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所为。在解放卡廷及其附近村落后,苏联更是发表声明,将责任嫁祸到法西斯头上。但波兰流亡政府与盟国政府都很清楚,谁是真兇。

1990年4月13日,苏联政府在解密档案的基础上,公开承认以贝利亚及其副手梅尔库洛夫为首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对枪杀波兰战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认为这是“斯大林时代最严重的罪行之一”。1999年,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领导的国际民主基金会公布了卡廷事件的有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