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炮儿》这部电影最终想要表达出的含义与意义是什么也体现出这社会的什么
一个提笼遛鸟无所事事的小混混年过半百后直接沦为社会最底层,却摇身一变为自以为应当受到别人尊敬的老炮儿“六爷”去维护社会治安。当别人为生活家庭奋斗时候他却过着“爷”一般的生活(溜鸟、管闲事、发牢骚),自己的儿子给别人戴绿帽、刮了别人的车赔不起,他去找朋友借钱又嫌朋友跟他谈钱庸俗,最后叫了自己的一个二杆子“小弟”像小孩子一样和别人约架。他的儿子怨恨他只会打架斗殴,他却“教育”下一代:打打杀杀也是江湖,也有理。这部电影正是冯小刚自身价值观的宣扬:我就是流氓了,你能把我怎么样。而且电影中的主角和冯小刚的人生利路和情感经历相仿,他是从社会底层爬上去的,期间受到了无数冷眼与嘲讽,有钱之后便要用钱来掩盖他自卑的内心,自然冯小刚也便形成了“六爷”的畸形价值观。他美名其曰《老炮儿》反映了社会问题与人性的丑恶,这种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流氓对于社会的荼毒不言而喻,然而有人却说冯小刚的电影是一种情怀输出,对于拍烂片的态度,他大言不惭:观众有这个需求。很多人大概也在此看到了他内心的不干净,中国的电影并非无法进步,而是像冯小刚这一类的脏鼠阻挡了中国电影的改革与飞跃。总之,《老炮儿》就是要告诉你:睡了你女人,划了你的车,我还要打你,这是规矩。
2. 《老炮儿》这个电影你看懂了吗
影片开场,一“佛爷”老北京对扒手小偷的“尊称”,顺了人家钱包,拿了钱要扔钱包,六爷就一句“干嘛呢”——把身份证给人家寄回去,不会啊?佛爷一牛掰,六爷来一句“你看你今天走得出去这条胡同吗?”佛爷一怂,拿着垃圾桶里的钱包走了。至于身份证有没有寄回去,佛爷会不会一扭脸把东西扔了,那就不是六爷的事儿了,但有一样,你只要是让我看见了,我就得管。
所以,六爷管了“灯罩”的闲事,把城管的面包车尾灯撞了,六爷替灯罩掏钱赔了,无照经营,车子可以没收。但一码归一码,论完了这些,张队长给灯罩一大耳贴子这事怎么论啊?他不对在先,认罚认赔,可你打人不打脸,凡事抬不过一个“理”字。你灯罩不敢打,我替你给张队拍拍脸蛋子吧。可别再由下次了。六爷就一普通人,还是底层的,无权无势无钱,但不惧你。大家各走阳关道,谁也别装孙子。这就是一个爱讲理的老炮儿的江湖。六爷爱管闲事,看见装瞎子的,让赶紧把眼镜戴上,别让人看出来。管闲事不坏人饭碗,前提是无伤大雅。看见摆学生证求助的女孩,心一软,甭管是不是骗子,扔下两百块钱。只当给自己积一福报了。知道自己兄弟闷三儿进去了,就算找“情儿”张嘴,也得借钱把兄弟“捞”出来,还得大冬天骑个破自行车接去,出来老哥几个得下馆子涮锅子。这算什么?什么也不是,就是个情份,充其量算个江湖义气,还得是忒低端的那种。
六爷不是什么圣人,看见打小晃来晃去的丫头片子“话匣子”,也动手动脚,兴起了,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就想就地正法来个“震颤”。但是话匣子一问,当年她十六的时候他干啥呢?六爷倒干脆,你妈还不拿着锥子满大街追着攮我啊。不欺男霸女,不祸害邻里,六爷是老炮儿,但是六爷有自己的规矩,不是混蛋。
六爷不爱惹事儿,平常也挺尊重人,但是来言去语得对路,对“出门前你们家大人没教你怎么叫人啊”这事看得特重。不过因为心里对儿子有愧,所以儿子管他“张学军”、“张学军”的叫着,他忍了。叫就叫吧,反正心里我是你爹。不指望和你父子相依为命,只要你能住回来,不管什么事儿,我不管你。但我看不上你那二尾(北京话念yi)子德行的,我得教育你:你睡人家女人,人家揍你天经地义!你报复人家,你划人车,是你理亏!不赔钱,人家绑你,我认了,我买房子买地贴上老脸找老哥们就一句“哥哥有难了”,我也认了。你揭我当年对不起你们母子的短儿,我认,实在不行你是我儿子,现在我就给你“磕一个”。我跟谁杠,我不跟“理”杠。这就是江湖。
3. 老炮儿讲的什么意思
首先,老炮儿属于北京的说法,也就是老混混,江湖老大,做事讲究的大哥的意思。其次,这部电影,其实也就是说,出来混,或者做什么行业,做什么事,都要讲理!义字当头!对得起良心!不讲理,前辈就会告诉你会有怎样的后果,而且前辈会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给你看,给你上课!
4. 北京老炮儿是什么意思
老炮儿是北京的一句方言俚语,少说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流传的过程中有过很多层不同的含义。现在是用来称呼整日提笼逗鸟,无所事事的老混混,现在也有了褒义的解释,形容各个行业出类拔萃的人。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老炮”的由来吧!
老炮儿的前世今生:
老炮儿,原来骂人的话,也叫“老泡”,最早是指男妓。
这个名词由来和一个胡同——炮局胡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明朝的时候,原来有一个做大炮的厂房位于炮局胡同,到了清朝,它被改造成了一个监狱,就叫“炮局监狱”。这个监狱“威名远播”,川岛芳子也曾进过炮局监狱。不过这个监狱也关小混混,二痞子,流氓,经常出入这个地方的人就叫自称老炮儿。对于普通人来说,进一次局子也许并不光彩,但对混混们来说,多进几次局子反而是一件“光荣”的事。这时候的老炮儿和该(街)溜子同义。
老炮也叫“顽主”,一般是指没有正当行业,靠收保护费和小偷小摸维持生计的混混们。不过“盗亦有道”,当混混也是如此,也要讲究道义,如果坏了规矩,就会遭到群体的鄙视。他们守的规矩有:“不欺负好学生”,“不迁怒对方家核渗租人”“不打投降的人”等等。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老炮和古惑仔一样,形象不完全是负面的。也许他们出口成脏,还有抽烟等多种恶习,但身上也会有令人钦佩的东西,比如义气。2015年冯导的电影《老炮儿》,就讲述了一个有关老炮儿的故事:喊正顽主六爷的儿子晓波得罪了人被私扣了,为了救出儿子,他与老哥儿们狠狠地教训了坏人的故事。不过里面的两位颜值担当的男星,都进局子了。因此有人说《老炮儿》不是一部电影,而是寓言。是不是寓言我不知道,我也不想过多评判。当年电影中的很多细节被删除了,不如说抽烟,爆粗口。把这些细节删了是怕误导孩子,这也间接说明了老炮儿们的习惯确实不是很好。电影中的老炮儿的形象比较正面,自从《老炮儿》火了以后,很多人也自称为老炮儿,后改兆面老炮也就有了积极的含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刑侦手段的进步,属于老炮儿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或者说属于混混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无论是老炮儿还是古惑仔,再也不可能像过去混得那么开了。说实话,我小时候特别崇拜混混,因为我以为的混混都是像影视作品或者评书里的那样,不仅讲义气,还很厉害。还好小时候没接触过混混,不然他们就要早在我心中幻灭了。
5. 电影老炮儿剧情介绍
曾经风光四九城的老炮六爷(冯小刚饰),难以适应社会巨变,蛰伏于胡同深处,过着溜鸟、管闲事、发牢骚的无聊日子。
某日,六爷(冯小刚饰)和“小炮儿”儿子晓波(李易峰饰)父子间产生巨大情感冲突,导致小炮儿负气离家出走,不想遭遇暗算,被新崛起一代的“小爷”小飞非法拘禁。为了解救儿子,并偿还当年对儿子的愧疚之情,六爷重出江湖。
六爷用自己的规矩,试图摆平事件,却无奈的发现,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自己的身体,早已今非昔比。
一场父子恩仇、新旧势力的对决无法避免...
补充:老炮儿在北京话中,专指提笼遛鸟,无所事事的老混混儿。
(5)老炮儿电影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老炮儿》的主要角色介绍
1、六爷-演员 冯小刚
他是北京后海胡同里的普通老百姓。在1994年犯事儿蹲过牢,出来后一直生活清贫,就靠一套房子养老,开一个小卖部,和儿子关系紧张,平时遛遛鸟,打抱不平。
2、闷三儿——演员 张涵予
他和六爷一样,也曾是横霸一方、京城闻名的狠角色。为了兄弟情义,他扛过雷挨过刀,身上每一道疤痕都是热血青春的印记。
3、话匣子——演员 许晴
她是一个地道的北京胡同妞儿。美艳泼辣还带点儿江湖气,脸蛋甜美,身上却多了些久经风霜的市井气。她是父子拧巴关系中柔软的一环,在两代隔阂之间她既见证老炮儿的风云岁月,也明了小炮儿的叛逆心理,她拉近了渐行渐远的两父子,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
4、晓波——演员 李易峰
他是六爷的儿子,是胡同串子里的“古惑仔”。仗着六爷的庇佑,他一直在青春期里任性。
5、小飞——演员 吴亦凡
他是个小混混头子,是个自觉不可一世、酷炫狂霸拽出天际的富二代。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无不透露着玩世不恭的小混混做派。他代表着江湖新势力,与冯小刚所代表的老炮儿六爷进行新秩序与老传统的PK。
6、灯罩儿——演员 刘桦
他是个外表老实、怂包的主,但是骨子里有股狠劲,他跟闷三儿一样,知道六爷有难就敢亮刀子。
7、灯罩媳妇——演员 梁静
她是灯罩的媳妇,性格沉默,是个坚韧的人。顾家顾孩子,为老爷们助阵提气。
6. 如何评价电影《老炮儿》
我觉得这部剧演的很好。电影《老炮》在故事的开篇通过两件小事就已经树立起了六爷的威风,但是细细想来,人不服老是不行的。在影片中六爷因为佛爷不讲规矩,不给别人把身份证寄回去而怒斥了佛爷提现了六爷作为一个老北京人的义气。
这样的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六爷只能用自己的性命来和过去的时代告别。最后的结尾就是一种俗套精神了,有事说事,别拐弯抹角明着来,别玩阴的。面对社会渣滓不屈服,正义战胜邪恶,团结战胜一切。
7. 电影老炮儿讲的是什么
《老炮儿》说的是一位可怜的父亲,跟观众分享了一段有关亲情的故事。曾经风光四九城的老炮六爷,难以适应社会巨变,蛰伏于胡同深处,过着溜鸟、管闲事、发牢骚的无聊日子。某日,六爷得知,离家出走已久的儿子晓波,因与人纠纷,被新崛起的一代以小飞为首年轻顽主非法拘禁。为了解救儿子,六爷重出江湖。六爷用自己的规矩,试图摆平事件,却无奈的发现,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自己的身体,早已今非昔比。 一场新旧势力的对决无法避免...
当然,也体现出一种甘心与不甘心。
8. 老炮儿到底想表达什么
《老炮儿》给我们展示的就是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间的争斗。冯小刚所饰演的六爷和他的老哥儿们,当年就象小飞和他的伙伴一样,到处争强好胜,聚众打斗,风靡一时,最后被折腾进了监狱。六爷和儿子晓波喝酒对话那场戏,明确给我们交代了,因为六爷入狱,抛下母子二人凄苦生活,使母亲过早地离去,所以晓波从来瞧不起一事无成的父亲。如今这些老人退隐江湖,各自有了自己的安逸生活,逐渐褪去了身上的江湖锋芒。唯独六爷忘不了当初的风光,象唐·吉坷德那样,企图用昔日的规矩来教训他桀骜不驯的儿子晓波和张扬跋扈的小飞一伙。这样的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六爷只能用自己的性做没命来和过去的时代告别。
这样的两代人的江湖恩怨故事在电影中不是第一次表现。最着名的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影片《教父》。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维托·唐·科莱昂和冯小刚饰演的六爷都是一样的人物。他们年轻时叱咤江湖,不可一世。到老了,想安度晚年而不得。其实,又何止在电影里有这样的故事?每一个人悉胡睁年轻气盛的时候都有蔑视权贵、舍我其谁的气概,都不把法律、规则放在眼里,都想打一个属于自己的天下。但是睁岁,随着年长,他们都会成熟,都会和法律、规则妥协,成为后来的教父和六爷。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两代人的价值观,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骨子里却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年轻人的无畏敢干既是一种蓬勃的朝气和上进的力量,又可能是一种对社会的破坏力;而到了中年以后的沉稳持重既有深谋远虑、思绪缜密的老道,又可能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守成。世世代代,这样的两代人的价值观更替和江湖恩怨总是不断地在演绎,无论是电影里的江湖还是现实社会。每一代人都会觉得自己最好的时代也是所有人最好的时代。事实上所有人最好的时代是不存在的。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最好的时代。属于小飞的时代也终将过去,他也会成为将来的六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