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柯达胶卷的全介绍
GOLD是最便宜的彩色负片,ISO一般为200,在国外叫敏粗肢做color plus。
EKTAR是柯达最贵的专业彩色负片,这个很好桥世。
反转有EB3(EB100),这是民用反转;E100VS,风光用卷;E100G,日常用;E200,ISO200的反转。
TMAX是新型薄乳胶剂的黑白胶卷。TX是旧型厚乳胶剂的黑白。
ULTRA max不清凳宏楚。PORTRA不清楚。
㈡ 电影胶卷常识
1.求电影胶片的基础知识
电影胶片 (FILM)
1。电影胶片 制作影片用的感光材料总称。 2。电影 一般影片的通称,与“MOVIE”和“CINEMA”同义。
电影胶片是将感光乳剂涂布在透明柔韧的片基上制成的感光材料,包括电影摄影用的负片、印拷贝用的正片、复制用的中间片和录音用的声带片等。这些胶片的结构大体相同,都由能感光的卤化银明胶乳剂层和支持它的片基层两大部分组成。
电影问世初期的片基是用硝酸纤维酯制造的,其成分与火药棉近似,极易燃烧。1923年研究成功了醋酸安全片基,之后便逐渐取代了硝酸片基。醋酸片基在成分上几经改进,其中的三醋酸片基性能较好。50年代以后,硝酸片基完全停止了生产。
感光乳剂的主要成分为悬浮于明胶中的卤化银。因明胶不但可使卤化伍困银悬浮、不沉淀,而且本身含有敏化物质,能增加乳剂对光的敏感性,使胶片有较高的感光度以满足拍摄电影的要求。卤化银本身只对400~500毫微米波长的蓝紫光线敏感,拍摄出的影像与人眼所见各种颜色的明亮程度不大相同,被称为色盲片。1873年德国人H.W.沃格尔发现染料可以扩展卤化银的感光范围,于是生产出了既能感蓝紫光也能感绿光的正色片。1906年以后,各类菁染料相继出现,使胶片的感光范围愈来愈向长波方向发展,研制出了对可见光全都敏感的全色片。此外,随着感光范围向红外区的发展,红外片也随之诞生。红外片主要用于航空摄影和特技、特殊摄影。拍摄电影用的黑白片一般均为全色片,用帆含于印制黑白电影拷贝的一般均为色盲片。
尽管用全色片摄影时能使各种颜色的层次分明,给艺术创作带来很多便利,但黑白电影表现出来的影调,只能是深浅不同的灰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表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的要求。于是,许多物理学家、化学家以及摄影科技工作者,纷纷对彩色摄影方法进行研究。
摄影史中出现的彩色摄影方法多达数百种,但从原理上讲不外以下两大类:一类是由不同比例的红、绿、蓝三原色光相加,得到各种颜色以至白色,所以叫做加色法。另一类是从白光中减去不同比例的红、绿、蓝三原色而得到各种深浅不同的色彩以至黑色,故称为减色法。它们都是建立在1861年J.C.麦克斯韦提出的视觉三原色理论的基础上的。该理论认为人的视觉器官只分别对红绿蓝三原色光敏感。红绿两敏感单元同时受到 *** 时,产生黄色感觉;蓝、绿同时受到 *** 时,产生青色感觉;红、蓝同时受到 *** 时,产生品红色感觉。因此,红绿蓝被称为三原色,而黄、品红、青分别为蓝、绿、红的补色,称为三补色,也称减原色。
彩 *** 的摄制采用的是减色法彩色胶片。最早成功的减色法彩 *** 要推1927年问世的特艺色,由于拷贝的制作采用染料转印法,故又称染印法,发明人为H.T.卡尔马斯博士。按照这种方法,用一台比较复杂的分光束摄影机同时拍摄成 3条分别感受红、绿、蓝光的底片,然后从这些底片印制出 3条浮雕模片,分别染以青、品红、黄三补色染料,再迭印在一条空白片上,即成为放映用的彩色拷贝(见染印法)。
80年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彩 *** 胶片都是减色法多层片。这种胶片将分别感受红、绿、蓝三原色光的三层乳剂迭涂在同一片基上,经摄影曝光、冲洗后即可得到彩色影像(见内偶法多层彩色胶片)。
电影胶片的构造 由片基和感光乳剂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此外,还有涂在乳剂层表面、防止外力致伤的保护层,涂在乳剂与片基之间促使两者黏合的底层以及涂在背面起防光晕、防静电和防卷曲的背面层。
2.求摄影机和胶卷的知识
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电影都是用35mm的胶片摄制完成的。70mm的胶片用于拍摄电影很少,主要用于制作IMAX(巨幕)电影,这些电影以展现视觉奇观的风光纪录片为主。35毫米摄影机在全球的应用主要以两个品牌为主,一个是ARRI(阿莱)一个是pannavision(潘纳威申),前一个为大多数国家采用,后一个主要用于好莱坞电影摄制。ARRI的摄影机型号众多,其中国腔轿念内以435(非同期收音),535B(同期收音)居多。而pannavision则鲜有使用(《我的父亲母亲》是此机使用者),主要原因只是国内的租赁公司没有这款机器,如想使用可从香港租赁。至于ARRI与pannavision的差异性则主要体现在镜头上。pannavision的镜头宣称能够做到完全没有畸变,这一点,蔡司(ARRI 一般使用配套的蔡司电影镜头)做不到。当然pannavision的价格也要高于ARRI,ARRI非同期收音的单机大约售价在250万人民币左右(不含镜头),同期收音的机器大约需要人民币400万左右,pannavision因为宣称只租赁,不销售而暂时不知售价。对于胶片的损耗在你举的《变形金刚》《赤壁》这样的电影里几乎可以不计,胶片在好莱坞A极制作里的成本应该是微乎其微的。凡是还要惦记着从胶片里省钱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小成本影片,如投资在500万人民币以下的影片。柯达35mm胶片一本(能拍4分钟)大约人民币1500元。按一部电影100分钟,片比1:30来算为110万人民币左右。(一般国产电影的片比为1:8 — 1:15 )我们就夸张一点的把片比算作1:100,胶片也不过是360万元人民币而已,相对于1亿美金的制作,估计还没有盒饭钱多。
国内拍摄电视剧所用器材一般会选用索尼或者松下的高清摄像机,电视剧几乎没有拿胶片拍摄的(国内而言),因为高清摄像机是用磁带而非胶片,所以在耗材上成本很低,大约仅需要5-6万元的磁费用即可。(20集电视剧)
数字技术必然取代胶片,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至于胶片与数字在特性上有何不同,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明的。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曝光曲线的肩部与趾部的不同,数字机器过度的还是要硬一些,而胶片则相对顺滑。但数字摄影机对照度的要求则明显低于胶片(这意味着可以节省大量灯光的费用)。
目前现在RED推出一款硬盘的数字摄影机大受好评。其技术参数非常漂亮,宣称能达到4K的清晰度。同时机器售价及其低廉,配齐全部设施能控制在100万人民币以内(含镜头)。
你提的问题真是太大了,没法无安全准确的回答清楚。如果你想拍电影,那绝对不用买了机器再拍,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这么做的,除非是有钱烧的。租赁即可,价格便宜量又足。拍电视剧也是如此,所有设备租赁即可。
3.求关于摄影机和胶卷的知识
黑白胶卷 在被认为是彩色摄影时代的今天,有人对黑白摄影嗤之以鼻;有人认为黑白摄影已是过时的形式;也有人视黑白摄影为低级摄影等等。
诸如此类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 黑白摄影是将客观的彩色世界,抽象为黑白画面,靠黑、白、灰之间的影调变化来表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虽然它不如彩色摄影那样绚丽、逼真,但是,从艺术创作上说,它又往往较彩色摄影更含蓄、更蕴藉、更有韵味,从而也更能促进摄影者的创造性。在新闻摄影领域,由于新闻纸的质量、成本、时效等因素,黑白摄影至今仍占据主导地位。
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作为摄影的两种基本形态,会像摄影本身一样永存,因为它们各有千秋,各有擅长的用途。 对黑白胶卷的选择较彩色胶卷简单,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感色性的黑白胶卷。
-------------------------------------------------------------------------------- ●全色片、色盲片与分色片 全色片的含义与用途 感色性是指感光乳剂对各种色光的敏感情况。全色片对可见光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均能起敏感反应,对各种色光能以黑、白、杰的不同亮度再现景物,其效果接近人眼对景物各种色彩的亮度感受。
如红色再现呈深灰、黄色再现呈浅灰等等。 全色片是黑白摄影中使用最为普遍的,通常使用的黑白胶卷都是全色片,既用于风光、人物、静物等各种题材的拍摄,也用于彩色画面、图表的翻拍。
国产全色片在包装盒上均注明“全色胶卷”;进口全色片的包装盒上通常有“Pan”的标记,如“Ilford Pan F”(依尔福全色片)“Kodak plus-XPan”(柯达加X全色片)。 色盲片的含义与用途 色盲片只对可见光中的紫、蓝色光起敏感反应。
它对红、橙、黄、绿色光均不起敏感反应,俗称对这些色光“不感光”。这意味着这些颜色的景物均是再现成黑色了。
所以色盲片不用于通常的拍摄,只用于翻拍黑白文字、黑白线图以及用于拷贝黑白幻灯片。所以色盲片又称“翻拍片”、“拷贝片”。
注意彩色件的翻拍需用全色片而不能用色盲片。 分色片的含义与用途 分色片又称“正色片”。
它对可见光中的红、橙色光不起敏感反应,而对黄、绿、青、蓝、紫色光均能起敏感反应。分色片在现代摄影中主要用印刷制版、黑白图表的翻拍暗房特技的拷贝等方面,在通常的拍摄中基本上已不采用。
国产常用分色片有公元“OA”、“OB”、“OC”及“SO”。由于在黑白摄影中大量使用的几乎都是全色胶卷,因此,对这种全色片、色盲片与分色片的选择就显得较为简单,只要稍加留心即可。
在黑白胶卷的选择中,值得考虑的主要也是片速问题。 高速片与低速片 黑白胶卷与彩色胶卷一样,也有各种片速,但是片速的种类较彩色片少些。
黑白全色胶卷的片速种类有:ISO25、32、50、100、125、400、1250、3200等,其中常用的是ISO50、100、(或125)、400三种片速的黑白片。 与彩色胶卷一样,黑白胶卷片速的高低也带来一系列照相性能的内在变化,在同等生产工艺技术的前提下,片速高——宽容度大、颗粒粗、解像力低、反差性低、灰雾度大、保存性差;片速低——宽容度小、颗粒细、解像力高、反差性高、灰雾度小、保存性好。
对高速片与代速片的选择方法,黑白胶卷与彩色胶卷是相同的,详见第一节“彩色胶卷的选择”中“高速片与低速片”部分。 现代黑白胶卷中,有一种新型的黑白胶卷值得引起注意。
这就是染料型黑白胶卷。 ●染料型黑白胶卷 染料型黑白胶卷又称“非银盐黑白胶卷”、“彩色法黑白胶卷”。
现在投入市场的有两种牌号:“依尔福XP1-400”和“阿克Vario XL”,是在本世纪80年代初相继问世的。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特点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染料成像,打破了黑白胶卷采用银盐成像的传统做法。
因此,它的冲洗工艺就不同于通常黑白胶卷的冲洗工艺,是采用彩色胶卷的冲洗工艺。上述这两种染料型胶卷均可采用冲洗彩色胶卷的“ C-41工艺”(彩显、漂定各5分钟,液温38℃)。
尽管厂家另外也推荐了更适宜的彩色冲洗工艺:“依尔福XP1-400”是两种专用的显影液和漂定液;“阿克发Vario XL”是“阿克发70”或“阿克发F”彩色冲洗工艺。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优点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主要优点有以下三点。
片速高、颗料又细。这是通常黑白胶卷不能兼得的性能。
通常黑白胶卷的片速高了,颗料势必较粗,这是由感光乳齐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上述两种染料型黑白胶卷的标定片速都是ISO400,但是,“依尔福XP1”可提高至ISO1600,阿克发“Vario XL”可提高至ISO3200拍摄,颗料也无明显增粗。
曝光宽容度极大。进化论景物反差大小还是曝光过度、不足,在较大的误差范围内,影像质量均无明显下降。
“XP1”可允许使用的片速范围达ISO50~1600,“XL”可允许使用的片速范围达ISO150-3200。这是实用价值极大的一种优点。
高倍率放大时,影像的颗料度、清晰度都明显优于通常的黑白胶卷。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价格与世界上优质黑白胶卷的价格类似,但由于采用彩色冲洗工艺故冲片代价比通常黑白胶卷要高些,而且也要麻烦些。
2摄像机知识2007年07月23日 星期一 09:57 A.M.1. 摄像机 摄像部分一般安装在现场,它包括摄。
4.数字电影就是无胶片电影吗
数字电影是以形式(即“0”和“1”方式)制作、传输和放映的。
它有三种制作方式:一是计算机生成; 二是用高清晰摄像机拍摄;三是将胶片拍摄的影片扫描 转为数字格式。数字电影不仅避免出现胶片老化、退色,确保影片 永远光亮如新,确保画面没有任何抖动和闪烁,使观众 再也看不到任何画面的划痕磨损现象。
此外,数字电影节目的发行不再需要洗映大量的胶 片,既节约发行成本又有利于环境保护,以数字方式传 输节目,整部电影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损失。也 就是说,一旦数字电影信号发出,无论多少家数字影 院,也不管它位于地球的什么位置,都可以使不同地区的观众同时欣赏到同一个高质量的数字节目。
同时数字放映设备还可以为影院提供增值服务,如 实时播放重大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远程教育等等。改 变了影院胶片放映的单一模式,使之向实时、多功能、多渠道、多方位的经营模式转变。
5.请问关于一此胶片相机的常识.请高手指教.1,胶片相机中的135胶 爱问
通常对相机分类就看它的取景方式和调焦方式。
单反相机是指使用单镜头反光取景器的相机(SLR)。数码单反和传统单反只是感光和存储介质不同,原理相同。
另外单反是一个系统。35mm相机和120胶片相机都有采用这种系统的。
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 因此,可以准确地看见胶片所看见的相同影像。
该系统的心脏是一块活动的反光镜,它呈45°角安放在胶片平面的前面。进入镜头的光线由反光镜向上反射到一块毛玻璃上。
在毛玻璃的上方安装了一个五面的棱镜(叫做五棱镜)。这种棱镜多次反射影像直到将其送至目镜,此时影像已是上下正立且左右校正的了。
单反相机的快门系统也和其它相机有些区别,几乎所有SLR照相机的快门都直接位于胶片的前面。由于这种快门位于胶片平面,因而称作焦平面快门。
取景时,因为快门是闭合的。当按下快门按钮时,反光镜迅速向上翻起并不阻挡光路(别的相机没有这个步骤 ),同时快门打开,让光线到达胶片。
然后,大多数照相机中的反光镜会立即复位;也就是说,一旦快门再次闭合,反光镜便迅速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当然这个单反的快门系统也有些问题,比如机振就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另外在快门开启的时候取景器是无法看到影像的。
不过就大多数用途来说,SLR是一种极好的取景系统。 在取景屏上所看到的就是拍摄的最终画面。
并且可以使用取景屏作为聚焦屏,因为取景时影像清晰,那么拍摄到的影像也会是清晰的。 此外单反相机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安装从超广角(包括鱼眼镜头)到长焦很大的一个焦段范围的镜头,不需要单独购买其它机身,便携性相当明显(我没说和小数码比)。
总结一下就是机身只有一个镜头,通过这个镜头取景、拍摄,并且这个镜头是可更换的相机就被称为单反机。 ----------------无敌分割线------------- 旁轴也数码化了,并不只停留在胶片时代。
徕卡M3就是数字化的旁轴相机,只不过这个现在看来挺弱的。 M8是M系列最新推出的旁轴数码相机。
旁轴相机和单反相机一样为35mm相机,一样采用焦平面快门,一样可以更换镜头,只是取景和调焦方式不同。旁轴采用重影调焦,取景器在相机一侧(不同的镜头需要使用不同的取景器),而且不是通过镜头取景。
取景器看到的画面和实际拍摄存在一定视差(高级旁轴机带有视差补偿功能)。 旁轴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对相机小型化的需求,不过由于结构限制镜头的焦段很有限,不能装备超广角或者长焦镜头。
在单反系统发明以后就逐渐退出了市场 ----------------又是无敌分割线------------- 一般把使用120胶片的的相机称为中画幅相机。 因为120底片宽是6cm,而底片长度可以根据后背不同而变化,所以很多相机根据所拍摄底片的长宽数值命名。
例如645(底片尺寸6X4。5cm)、6X6(尺寸6X6cm,后同)、6X7、6X9、612(6X12cm)、617(6X17cm)。
有些相机可更换不同片幅的后背。 比如玛米亚RB67。
----------------更强的无敌分割线------------- 大片幅的一般指使用4X5英寸以上的底片的单轨或双轨座机。如8X10座机。
这些相机使用超大底片,可进行移轴等操作。使用高级镜头底片的分辨率极高,可直接印像(主要是没这么大的放大机……)。
不过由于操作复杂,笨重等原因非一般发烧友所能玩的。 ----------------更强的无敌分割线------------- LOMO本身指前苏联50年代的一款间谍相机,所以操作机器简单,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镜头,经由独特弯曲的角度,让它得以日夜兼拍无须闪光,而且对于红、蓝、黄感光特别敏锐,色泽异常鲜艳。
现在LOMO被引申为一种随意的拍摄方式。 ----------------重来的无敌分割线------------- 变焦镜头(1:3。
9-1:4。8)是指最大光圈F3。
9-4。8。
----------------不嫌烦的无敌分割线------------- 遮光罩就是遮光的…… 视角在50度左右的镜头是标准镜头。 转换成35mm相机的焦距就是40-55mm。
PK卡口好像是宾得的。 ----------------最后的无敌分割线------------- 分什么了,不一定都用135胶片单反,根据喜好可能使用中片幅或者大片幅机器。
㈢ 7胶卷是什么
由片轴卷起来的胶片。
135胶卷适应于各种型号的135照相机。这种胶卷宽35毫米,长160~源激搭170厘米,胶卷两边有按规则排列的片孔。一雹拿般可拍摄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张,也有可拍摄20、24、72张的135胶卷。120胶卷的长度一般为81-82.5厘米,宽度为6.1-6.5厘米。120胶卷拍摄几张底片,取决于相机的型号而各不相同。
胶卷除了按尺寸分类还可以按照感光速度分类有有iso100、iso200、iso400等铅并。
㈣ 胶卷盘片上面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就比如7218,5207之类的
胶片的型号,5207是柯达的电影胶片。
㈤ 胶卷基础知识
胶卷又名菲林轿侍颤、底片、胶片,是一种成像器材。那么你对胶卷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胶卷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胶卷的分类
按尺寸分类
常见的有120胶卷和135胶卷[1]。
经常用的是135胶卷,135胶卷适应于各种型号的135照相机。这种胶卷宽35毫米,长160~170厘米,胶卷两边有按规则排列的片孔。一般可拍摄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张,也有可拍摄20、24、72张的135胶卷。
120胶卷根据不同的120照相机可拍摄出大小不同的画面,其中有拍摄16张底片的(画幅为4.5×6厘米);拍摄12张底片的(6×6厘米);还有拍摄10张底片的(6×7厘米)与8张底片的(6×9厘米)。120胶卷的长度一般为81-82.5厘米,宽度为6.1-6.5厘米。120胶卷拍摄几张底片,取决于相机的型号而各不相同。
按感光速度分类
按感光速度有iso100、iso200、iso400等等。这里数值变一倍则曝光时所需的曝光量也变一倍,数值越大则速度越快。当然,以前也用过很多其他速度表示 方法 ,常见的有美国ASA制和德国的DIN制("定"制)。我国采用GB(即国家标准)制,与DIN制相当。根据GB制,可分为快片(GB24°以上),中速片(GB21°),慢片(GB18°)以下。每增加GB3°,其感光度就增加一倍。如GB24°胶卷就比GB21°胶卷的感光度快一倍。各种感光度标准,可以互相换算。ASA100相当于GB21°或21DIN。
底片以感光速度(ISO)来分别,由最低速之ISO25度至高速之ISO3200,一般来说感光度越低,画质越细腻。以片幅大小来分别有常用的120型(大底片)、135型(最常用,底片宽35mm)、110型(小型匣式)等,还有另外为拍摄 广告 或大型海报而设的诸如4"*5"或8"*10"大幅底片。以感光类型来分的则有黑白底片、彩色底片、红外线底片等。而彩色底片因应不同的光源而调整相片的色调,又分为日光片与灯光片,若用灯光片拍摄日光下的景物,则相片色调会偏蓝。
常用的底片规格是135,在数位摄影不断的普及下,还沿用底片摄影的闭败已经不多,而底片仍有其无可取代的优点,例如135底片面积就比多数数码相机感光板(数码介质)大,如果要制作大幅照片,仍然是用底片较佳,另外底片影像层次感较强、色彩自然(类比产生的色彩)、图质细腻(像素高)、宽容度大(容易保留亮部或暗部细节)等,其成象质素较数码相机为佳。尤其在光线暗的情况下,会需要长时间曝光拍摄,或在冲洗底片时作增感显影(提高显影液浓度或拉长显影时间),例如KodakTri-X400增感显影至iso1600,甚至KodakT-maxp3200增感显影至iso6400也有不错的画质,然而长时间曝光在数位摄影上会产生大量噪声,因此有部分摄影师仍坚持使用底片拍摄。
虽然用胶卷拍摄能制谈圆作素质高的相片,然而这需要熟习暗房技巧,一般来说快冲印店难以充分发挥底片的优点,所以用底片摄影者最好亲自冲印相片,例如可以在印放相片的时候实行分区曝光,自行调整相片反差及裁剪,另外也因为黑白冲印所用的药水毒性远较彩色冲印低,并且冲印过程较简单,所以很多人在黑白暗房作手工冲印,彩色底片多数用自动冲印机器来避免接触彩色冲印的药水,不过手工冲印的素质比自动冲印机器佳。
按色彩还原分类
有黑白胶卷,彩色胶卷等。
1、黑白胶卷:按其感色性能分可分为全色片、分色片、色盲片、红外线片、X光片等,常用的是全色片,全色片是对自然界各种色彩,红、橙、黄、绿、青、蓝、紫色都能以不同深浅的黑色调子显示出来。分色片除了感受可见光中的蓝、紫色外,还能感受黄、绿色,对于红色它不能感受,这种胶片常用于印刷制版,有时也用于风光摄影。色盲片对可见光中的蓝紫光比较敏感,对绿光和红光很不敏感,一般用于文件与黑白底片拷贝等。红外线片,专门感受比红光波长的光线,一般为航空、军事摄影所用。
黑白胶片的选择:如何选用低速、中速或高速胶卷,要根据拍摄对象、拍摄条件、以及最后照片放大倍率等不同要求去决定。
一般情况下,在室外拍摄,光线条件较好、景色亮度大、反差也大时选用21DIN中速胶卷为宜。如果景物反差平淡,可选用反差略大的低速胶卷。
在室内拍摄,若被摄物体有动感,无论是用自然光或灯光,则应选择感光度高的胶卷,可避免因曝光不足而影响影像的层次,或因曝光时间太长而使有动感的物体形成影像模糊不清。利用闪光灯拍摄时,一般选用21DIN或感光更高的胶卷,这样不仅感光指数可以大些,而且由于感光度高其宽容度也大,不致使底片反差过大。
体育拍摄,一般不宜使用闪光灯,体育拍摄动感强烈,要选用高速感光度(如24DIN、27DIN)的胶卷。
舞台摄影,一般也不宜使用闪光灯,它须选用感光度更高的胶卷。
拍摄人像、静物、风光照片,要求具有丰富的层次,银粒细腻、质感强、悦目和谐的影调,应尽量选用低速和中速胶卷。
2、彩色胶卷:摄影用的彩色胶卷有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
⑴彩色负片,它经过冲洗后,负片(底片)上的颜色是原物体颜色的补色负像。彩色负片主要用于制作彩色照片;并能直接印、放黑白照片,但照片的层次、反差受到一定影响。彩色负片拍摄的感光宽容度比黑白胶片要小得多。在拍摄时受色温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底片偏色,但可以在照片制作中用不同滤色片子以校正。彩色负片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一种彩色胶卷。
⑵彩色反转片,它经过反转冲洗工艺后,就能获得和被摄物一样的彩色正像。彩色反转片的彩色图像、色彩还原和影像的清晰度都优于彩色照片,用彩色反转片制版印刷要比彩色照片好。彩色反转片,其色彩真实、鲜艳、饱满。拍摄时要求严格,感光宽容度甚小,要求曝光准确,如果曝光相差1/2倍,各种色彩与密度、层次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正片与负片
所谓正片是指反转片,反转片容易保存、复制,适合专业摄影。反转片又分为日光型和灯光型,“日光型”反转片适合日光、电子闪光灯、蓝色闪光灯泡。“灯光型”反转片适合一般钨丝灯、白色闪光灯泡、白色摄影灯泡,其中 A型 适合3400K色温, B型 适用于3200K色温。 负片是指胶卷经过冲洗后的影像,正好与原来景物色彩相反(例如黑头发在底片上影像是白的)。负片洗印照片比较便宜、快速,适合拍摄一般纪念照。黑白胶卷分有正片和负片,可利用暗房技巧、随心所欲制作不同效果照片,深受行家青睐。
红外线胶卷
红外线胶卷具有超越人眼局限的效果,有黑白和彩色之分。
胶卷的组成部分保护膜
保护膜的用处是保护胶卷。因为胶卷的感光乳剂很软,容易划伤,所以要在它上面涂一层保护膜以使它不致受伤。保护膜是透明且很硬的。
感光乳剂
感光乳剂主要成份为卤化银和照相明胶。卤化银便是胶卷的感光材料,照相明胶是卤化银的载体,卤化银受光的照射后形成潜影,(这时是看不到影像的,所以叫潜影)既卤化银中出现了银原子的颗粒。后期经显影,就成为我们一般看到的胶片了(就是将形成银颗粒的点放大)。其实将胶片长时间曝光也有这样的效果,胶卷头的颜色就是长时间曝光形成的(没有经过显影过程)。
片基
片基的作用是支撑感光乳剂,所以对它的要求是透明度好,平整韧性好和机械强度高,要能撑起感光乳剂。
防光晕层
若没有防光晕层,拍摄的一个路灯会大的像太阳一样,这就是光晕,强光使胶卷上一个很大的面积感光。
胶卷的使用和购买旅游摄影时,以ISO100胶卷使用最普遍。国外胶卷价格都比国内昂贵,所以 出国 旅游宁愿多带胶卷,也不要少带。不过,由于“9·11”之后愈来愈多的国际航空枢纽采用了大功率X光扫描设备,因此对胶卷的威胁也愈来愈大。
购买胶卷时,必须检查胶卷是否过期,拍摄过的胶卷应避免受潮、受热,立刻送到专业冲印公司冲洗;为求稳定效果,最好固定与某一专业冲印公司合作。
胶卷品牌不同,色温也会不同,最好依照拍摄主题先行试用多种,然后再选择合乎需要的胶卷。当然,多参考别人的 经验 也是可行之道。
胶卷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美国最后一家冲洗和晒印柯达胶卷的店家宣布停止收件,曾经世界最畅销的彩色胶卷即将走进人们的记忆中。上月29日,美国堪萨斯州的这个名叫杜威恩的小型家庭摄影公司,冲洗晒印出了全世界最后一卷柯达克罗姆胶卷。从1935年推出至今,柯达克罗姆已经享有75年的历史荣誉。
作为柯达推出的首款彩色胶卷,柯达克罗姆不仅横扫全球市场,更是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无论是肯尼迪总统遇刺的画面,还是美国《国家地理》经典封面照《阿富汗少女》。但即便是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胶卷,也难抵数码产品的蚕食而走向“夕阳”。早在2009年6月,柯达公司就宣布停止生产柯达克罗姆胶片,其主要的原因便是市场需求量的下降及制造和冲洗这种胶片所需要的高成本,当时,柯达相关部门总裁赫利亚尔就表示,“让柯达克罗姆彩色胶卷退出市场真的是个困难的决定”。而这次,随着最后一卷柯达克罗姆冲洗晒印出来,它所代表的彩色胶卷时代也定格在影像中。
“不进则退”的遗憾
技术的变革从来就不因谁创造过历史就手软。近几年,数码产品因其便捷和低成本的优势日益挤占传统胶片市场,最终形成了如今“人人拥有”、“人人拍得起”的局面。尽管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得数码成像的效果和质量日臻完善,但一些专业人士和极端“发烧友”依然能说出柯达克罗姆不可匹敌的优势,譬如其出色的色彩还原及优异的颗粒控制,而这无疑归功于其生产过程的复杂及要求的苛刻。就好像要在质量和普及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而成果如何,归根到底还得市场说了算。
如若我们重温曾经拿着胶卷去冲洗的场面,就会发现,那个时候的门面比现在大得多,取件的时间也比现在长,立等可取是根本不可能的。技术和市场需求永远是检验一个企业产品生命力的重要力量,柯达为何在数码产品的冲击面前延续不了柯达克罗姆的神话,这其中不仅有着技术发展规律的必然,也多少有点不积极应对的遗憾。对此,长期从事摄影工作的谢震霖表示,“彩色胶卷仍然有一部分执着的支持者,真说它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现在还不能下这个定论”,他认为,“柯达失去了一个机会,也给竞争对手创造了机会”。不仅柯达一家,包括富士在内的多家企业,其传统的胶片产业均受到了数码技术的冲击。难道真是应了那句“船大调头难”的老话吗?谢震霖透露,“柯达克罗姆的成功是有着雄厚的技术支持的,在这个方面柯达迈步较早也较大,然而,尽管其早期曾推出过数码产品的技术后备,但真到面对冲击的时候,柯达的步子又迈小了,收回去了。”
“不可复制”的永恒
“宝丽来刚刚跟我们说拜拜,现在又是柯达克罗姆,不知道下一个会是什么……”这是国外的摄影论坛上一位网友09年6月得知柯达克罗姆胶卷宣布停产后发出的感慨。在这个莱卡已成传奇,宝丽来成为回忆,柯达即将成为历史的数码时代,除了对过往的一种集体怀旧,胶卷究竟还有多少意义?
㈥ 120/135/35MM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135什么是120什么是35MM
1、35MM相机就是135相机,两者是同一种相机的两种称呼.
135相机的胶卷画幅是宽36x高24mm,算上高度和上下的方型齿孔总高度是35mm.
这种胶卷起源于19世纪末的电影胶卷,后来是山液德过人把它1924年(左右)用于莱卡相机并形成工业化生产,这就是最初使用35mm胶卷的相机.后来大家就公认把35mm胶卷称为135胶卷,把用135胶卷的相机称为135相机.
2、35mm底片规格为24mm×36mm,这种规格是目前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相机胶卷规格,因此逗并物在摄影界形成了一个传统,即将其作为一个参照物,就像很多时候在标出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同时还要换算为英制长度单位“英尺”并在其后注明.
一般说来,120照相机是因使用120胶卷而得名.“120 ”是一种规格胶卷的商品编号,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蔽拍编号的产生与使用是与照相机的发展紧密相联的.120相机通常是指中型片幅相机,中型片幅胶片的大小是135和4 x 5胶片之中间,所以便称之为中型片幅,中型片幅的胶片有很多种,以前有120,122,127,620,等,这些胶片的编号并不以胶片大小作分类,其实它们的大小都是一样,只不过是胶片长度不同.现在多数只有120型号的胶片在市场上流通,所以才会叫用中型片幅的相机做120相机,市场上除了120外,还有220,是比120长一倍的胶片.
㈦ 相机胶卷的规格问题
过去相机胶卷的规格我现在相继胶卷的规格一样吗?----到目前为止只有135卷和120卷仍在生产。
可以通用吗? ----不是135、120规格的就不能通用了,几乎是根本不能用。我所知只有620和120规格可以在小小的改动下通用,仅此而已。620和120尺幅面积是一样的,只是620比120胶卷长度长,就是能拍得更多些。
面前你能购买到的还在生产的也只有这120和135两种胶卷了
摄影术 照相机的发展至今一百多年,从最先的沥青版、银版火棉版到后来的溴化银胶片直到现在还在量产的胶卷此间过程难以用片言阐述。
曾经量产过的胶卷型号曾经有很多很多种,比如有:868、120、127、126、916、620、135、110等等型号。 简单列举的这些胶卷型号好比现在我们常用的1号电池、5号电池、7号电池的意思,指的是每种胶卷的感光尺寸,拍摄张数的不同。现在依然能购买到的胶卷135卷一般通常可以拍摄36张左右24*36毫米画幅的绝告照片;每卷120胶卷6*6画幅为12张;6*4.5画幅为16张。
135,120两种型号的胶卷目前黑白、彩色、反转的3种类型的胶卷都能买到。
所以收购古董相机也要注意:目前能碰到比较多的老相机的搭祥胶卷规并枝明格是:127、110的为多。
有许多规格的相机,因为历史原因我国没有什么引进 进口的数量。
如有收藏方面的信息和心得,同样有这方面兴趣的我,我们可以交流。
㈧ 求关于摄影机和胶卷的知识
黑白胶卷
在被认为是彩色摄影时代的今天,有人对黑白摄影嗤之以鼻;有人认为黑白摄影已是过时的形式;也有人视黑白摄影为低级摄影等等。诸如此类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
黑白摄影是将客观的彩色世界,抽象为黑白画面,靠黑、白、灰之间的影调变化来表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虽然它不如彩色摄影那样绚丽、逼真,但是,从艺术创作上说,它又往往较彩色摄影更含蓄、更蕴藉、更有韵味,从而也更能促进摄影者的创造性。在新闻摄影领域,由于新闻纸的质量、成本、时效等因素,黑白摄影至今仍占据主导地位。
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作为摄影的两种基本形态,会像摄影本身一样永存,因为它们各有千秋,各有擅长的用途。
对黑白胶卷的选择较彩色胶卷简单,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感色性的黑白胶卷。
--------------------------------------------------------------------------------
●全色片、色盲片与分色片
全色片的含义与用途
感色性是指感光乳剂对各种色光的敏感情况。全色片对可见光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均能起敏感反应,对各种色光能以黑、白、杰的不同亮度再现景物,其效果接近人眼对景物各种色彩的亮度感受。如红色再现呈深灰、黄色再现呈浅灰等等。
全色片是黑白摄影中使用最为普遍的,通常使用的黑白胶卷都是全色片,既用于风光、人物、静物等各种题材的拍摄,也用于彩色画面、图表的翻拍。国产全色片在包装盒上均注明“全色胶卷”;进口全色片的包装盒上通常有“Pan”的标记,如“Ilford Pan F”(依尔福全色片做神)“Kodak plus-XPan”(柯达加X全色片)。
色盲片的含义与用途
色盲片只对可见光中的紫、蓝色光起敏感反应。它对红、橙、黄、绿色光均不起敏感反应,俗称对这些色光“不感光”。这培誉意味着这些颜色的景物均是再现成黑色了。所以色盲片不用于通常的拍摄,只用于翻拍黑白文配胡段字、黑白线图以及用于拷贝黑白幻灯片。所以色盲片又称“翻拍片”、“拷贝片”。注意彩色件的翻拍需用全色片而不能用色盲片。
分色片的含义与用途
分色片又称“正色片”。它对可见光中的红、橙色光不起敏感反应,而对黄、绿、青、蓝、紫色光均能起敏感反应。分色片在现代摄影中主要用印刷制版、黑白图表的翻拍暗房特技的拷贝等方面,在通常的拍摄中基本上已不采用。国产常用分色片有公元“OA”、“OB”、“OC”及“SO”。由于在黑白摄影中大量使用的几乎都是全色胶卷,因此,对这种全色片、色盲片与分色片的选择就显得较为简单,只要稍加留心即可。在黑白胶卷的选择中,值得考虑的主要也是片速问题。
高速片与低速片
黑白胶卷与彩色胶卷一样,也有各种片速,但是片速的种类较彩色片少些。黑白全色胶卷的片速种类有:ISO25、32、50、100、125、400、1250、3200等,其中常用的是ISO50、100、(或125)、400三种片速的黑白片。
与彩色胶卷一样,黑白胶卷片速的高低也带来一系列照相性能的内在变化,在同等生产工艺技术的前提下,片速高——宽容度大、颗粒粗、解像力低、反差性低、灰雾度大、保存性差;片速低——宽容度小、颗粒细、解像力高、反差性高、灰雾度小、保存性好。
对高速片与代速片的选择方法,黑白胶卷与彩色胶卷是相同的,详见第一节“彩色胶卷的选择”中“高速片与低速片”部分。
现代黑白胶卷中,有一种新型的黑白胶卷值得引起注意。这就是染料型黑白胶卷。
●染料型黑白胶卷
染料型黑白胶卷又称“非银盐黑白胶卷”、“彩色法黑白胶卷”。现在投入市场的有两种牌号:“依尔福XP1-400”和“阿克Vario XL”,是在本世纪80年代初相继问世的。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特点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染料成像,打破了黑白胶卷采用银盐成像的传统做法。因此,它的冲洗工艺就不同于通常黑白胶卷的冲洗工艺,是采用彩色胶卷的冲洗工艺。上述这两种染料型胶卷均可采用冲洗彩色胶卷的“ C-41工艺”(彩显、漂定各5分钟,液温38℃)。 尽管厂家另外也推荐了更适宜的彩色冲洗工艺:“依尔福XP1-400”是两种专用的显影液和漂定液;“阿克发Vario XL”是“阿克发70”或“阿克发F”彩色冲洗工艺。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优点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主要优点有以下三点。
片速高、颗料又细。这是通常黑白胶卷不能兼得的性能。通常黑白胶卷的片速高了,颗料势必较粗,这是由感光乳齐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上述两种染料型黑白胶卷的标定片速都是ISO400,但是,“依尔福XP1”可提高至ISO1600,阿克发“Vario XL”可提高至ISO3200拍摄,颗料也无明显增粗。
曝光宽容度极大。进化论景物反差大小还是曝光过度、不足,在较大的误差范围内,影像质量均无明显下降。“XP1”可允许使用的片速范围达ISO50~1600,“XL”可允许使用的片速范围达ISO150-3200。这是实用价值极大的一种优点。
高倍率放大时,影像的颗料度、清晰度都明显优于通常的黑白胶卷。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价格与世界上优质黑白胶卷的价格类似,但由于采用彩色冲洗工艺故冲片代价比通常黑白胶卷要高些,而且也要麻烦些。
2摄像机知识2007年07月23日 星期一 09:57 A.M.1. 摄像机
摄像部分一般安装在现场,它包括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和电动云台。它的作用是对监视区域进行摄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像机分为彩色和黑白两种,一般黑白摄像机要比彩色的灵敏度高,比较适合用于光线不足的地方,如果使用的目的只是监视景物的位置和移动,可采用黑白摄像机;如果要分辨被摄像物体的细节,比如分辨衣服和景物的颜色,则采用彩色的比较好。
摄像机的规格可分为1/3〃、1/2〃和2/3〃等,安装方式有固定和带云台二种。
在闭路监控系统中,摄像机又称摄像头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即电荷耦合器件。严格来说,摄像机是摄像头和镜头的总称,而实际上,摄像头与镜头大部分是分开购买的,用户根据目标物体的大小和摄像头与物体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到镜头的焦距,所以每个用户需要的镜头都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的,不要以为摄像机(头)上已经有镜头。
摄像头的主要传感部件是CCD,它具有灵敏度高、畸变小、寿命长、抗震动、抗磁场、体积小、无残影等特点,CCD是电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 Device)的简称,它能够将光线变为电荷并可将电荷储存及转移,也可将储存之电荷取出使电压发生变化,因此是理想的摄像元件。是代替摄像管传感器的新型器件。
CCD的工作原理是:被摄物体反射光线,传播到镜头,经镜头聚焦到CCD芯片上,CCD根据光的强弱积聚相应的电荷,经周期性放电,产生表示一幅幅画面的电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处理,通过摄像头的输出端子输出一个标准的复合视频信号。这个标准的视频信号同家用的录像机、VCD机、家用摄像机的视频输出是一样的,所以也可以录像或接到电视机上观看。
1,CCD摄像机的选择和分类
CCD芯片就像人的视网膜,是摄像头的核心。目前我国尚无能力制造,市场上大部分摄像头采用的是曰本SONY、SHARP、松下、LG等公司生产的芯片,现在韩国也有能力生产,但质量就要稍逊一筹。 因为芯片生产时产生不同等级,各厂家获得途径不同等原因,造成CCD采集效果也大不相同。在购买时,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检测:接通电源,连接视频电缆到监视器,关闭镜头光圈,看图像全黑时是否有亮点,屏幕上雪花大不大,这些是检测CCD芯片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其它专用仪器。然后可以打开光圈,看一个静物,如果是彩色摄像头,最好摄取一个色彩鲜艳的物体,查看监视器上的图像是否偏色,扭曲,色彩或灰度是否平滑。好的CCD可以很好的还原景物的色彩,使物体看起来清晰自然;而残次品的图像就会有偏色现象,即使面对一张白纸,图像也会显示蓝色或红色。个别CCD由于生产车间的灰尘,CCD靶面上会有杂质,在一般情况下,杂质不会影响图像,但在弱光或显微摄像时,细小的灰尘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果用于此类工作,一定要仔细挑选。
1、依成像色彩划分 彩色摄像机:适用于景物细部辨别,如辨别衣着或景物的颜色。 黑白摄像机:适用于光线不充足地区及夜间无法安装照明设备的地区,在仅监视景物的位置或移动时,可选用黑白摄像机。
2、依分辨率灵敏度等划分 影像像素在38万以下的为一般型,其中尤以25万像素(512*492)、分辨率为400线的产品最普遍。 影像像素在38万以上的高分辨率型。
3、按CCD靶面大小划分 CCD芯片已经开发出多种尺寸: 目前采用的芯片大多数为1/3"和1/4"。在购买摄像头时,特别是对摄像角度有比较严格要求的时候,CCD靶面的大小,CCD与镜头的配合情况将直接影响视场角的大小和图像的清晰度。1英寸--靶面尺寸为宽12.7mm*高9.6mm,对角线16mm。 2/3英寸--靶面尺寸为宽8.8mm*高6.6mm,对角线11mm。 1/2英寸--靶面尺寸为宽6.4mm*高4.8mm,对角线8mm。 1/3英寸--靶面尺寸为宽4.8mm*高3.6mm,对角线6mm。 1/4英寸--靶面尺寸为宽3.2mm*高2.4mm,对角线4mm。
4、按扫描制式划分 PAL制。 NTSC制。 中国采用隔行扫描(PAL)制式(黑白为CCIR),标准为625行,50场,只有医疗或其它专业领域才用到一些非标准制式。另外,曰本为NTSC制式,525行,60场(黑白为EIA)。
5、依供电电源划分 110VAC(NTSC制式多属此类), 220VAC, 24VAC。12VDC或9VDC(微型摄像机多属此类)。
6、按同步方式划分 内同步:用摄像机内同步信号发生电路产生的同步信号来完成操作。 外同步:使用一个外同步信号发生器,将同步信号送入摄像机的外同步输入端。 功率同步(线性锁定,line lock):用摄像机AC电源完成垂直推动同步。 外VD同步:将摄像机信号电缆上的VD同步脉冲输入完成外VD同步。 多台摄像机外同步:对多台摄像机固定外同步,使每一台摄像机可以在同样的条件下作业,因各摄像机同步,这样即使其中一台摄像机转换到其他景物,同步摄像机的画面亦不会失真。
7、按照度划分,CCD又分为:
普通型 正常工作所需照度1~3LUX
月光型 正常工作所需照度0.1LUX左右
星光型 正常工作所需照度0.01LUX以下
红外型 采用红外灯照明,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也可以成像
8、按外观分:有机板型、针孔型、半球型。
CCD彩色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CCD尺寸,亦即摄像机靶面。原多为1/2英寸,现在1/3英寸的已普及化,1/4英寸和1/5英寸也已商品化。
(2)CCD像素,是CCD的主要性能指标,它决定了显示图像的清晰程度,分辨率越高,图像细节的表现越好。CCD是由面阵感光元素组成,每一个元素称为像素,像素越多,图像越清晰。现在市场上大多以25万和38万像素为划界,38万像素以上者为高清晰度摄像机。
(3)水平分辨率。彩色摄像机的典型分辨率是在320到500电视线之间,主要有330线、380线、420线、460线、500线等不同档次。 分辨率是用电视线(简称线TV LINES)来表示的,彩色摄像头的分辨率在330~500线之间。分辨率与CCD和镜头有关,还与摄像头电路通道的频带宽度直接相关,通常规律是1MHz的频带宽度相当于清晰度为80线。 频带越宽,图像越清晰,线数值相对越大。
(4)最小照度,也称为灵敏度。是CCD对环境光线的敏感程度,或者说是CCD正常成像时所需要的最暗光线。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LUX),数值越小,表示需要的光线越少,摄像头也越灵敏。月光级和星光级等高增感度摄像机可工作在很暗条件,2~3lux属一般照度,现在也有低于1lux的普通摄像机问世。
(5)扫描制式。有PAL制和NTSC制之分。
(6)摄像机电源。交流有220V、110V、24V,直流为12V 或9V。
(7)信噪比。典型值为46db,若为50db,则图像有少量噪声,但图像质量良好;若为60db,则图像质量优良,不出现噪声。
(8)视频输出。多为1Vp-p、75Ω,均采用BNC接头。
(9)镜头安装方式。有C和CS方式,二者间不同之处在于感光距离不同。
2、CCD彩色摄像机的可调整功能
(1)同步方式的选择
A、对单台摄像机而言,主要的同步方式有下列三种:
内同步--利用摄像机内部的晶体振荡电路产生同步信号来完成操作。 外同步--利用一个外同步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同步信号送到摄像机的外同步输入端来实现同步。
电源同步--也称之为线性锁定或行锁定,是利用摄像机的交流电源来完成垂直推动同步,即摄像机和电源零线同步。
B、对于多摄像机系统,希望所有的视频输入信号是垂直同步的,这样在变换摄像机输出时,不会造成画面失真,但是由于多摄像机系统中的各台摄像机供电可能取自三相电源中的不同相位,甚至整个系统与交流电源不同步,此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均采用同一个外同步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同步信号送入各台摄像机的外同步输入端来调节同步。 调节各台摄像机的"相位调节"电位器,因摄像机在出厂时,其垂直同步是与交流电的上升沿正过零点同相的,故使用相位延迟电路可使每台摄像机有不同的相移,从而获得合适的垂直同步,相位调整范围0~360度。
(2)自动增益控制 所有摄像机都有一个将来自CCD的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水准的视频放大器,其放大量即增益,等效于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使其在微光下灵敏,然而在亮光照的环境中放大器将过载,使视频信号畸变。为此,需利用摄像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去探测视频信号的电平,适时地开关AGC,从而使摄像机能够在较大的光照范围内工作,此即动态范围,即在低照度时自动增加摄像机的灵敏度,从而提高图像信号的强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3)背景光补偿 通常,摄像机的AGC工作点是通过对整个视场的内容作平均来确定的,但如果视场中包含一个很亮的背景区域和一个很暗的前景目标,则此时确定的AGC工作点有可能对于前景目标是不够合适的,背景光补偿有可能改善前景目标显示状况。 当背景光补偿为开启时,摄像机仅对整个视场的一个子区域求平均来确定其AGC工作点,此时如果前景目标位于该子区域内时,则前景目标的可视性有望改善。
(4)电子快门 在CCD摄像机内,是用光学电控影像表面的电荷积累时间来操纵快门。电子快门控制摄像机CCD的累积时间,当电子快门关闭时,对NTSC摄像机,其CCD累积时间为1/60秒;对于PAL摄像机,则为1/50秒。当摄像机的电子快门打开时,对于NTSC摄像机,其电子快门以261步覆盖从1/60秒到1/10000秒的范围;对于PAL型摄像机,其电子快门则以311步覆盖从1/50秒到1/10000秒的范围。当电子快门速度增加时,在每个视频场允许的时间内,聚焦在CCD上的光减少,结果将降低摄像机的灵敏度,然而,较高的快门速度对于观察运动图像会产生一个"停顿动作"效应,这将大大地增加摄像机的动态分辨率。
(5)白平衡 白平衡只用于彩色摄像机,其用途是实现摄像机图像能精确反映景物状况,有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两种方式。
A、自动白平衡
连续方式--此时白平衡设置将随着景物色彩温度的改变而连续地调整,范围为2800~6000K。这种方式对于景物的色彩温度在拍摄期间不断改变的场合是最适宜的,使色彩表现自然,但对于景物中很少甚至没有白色时,连续的白平衡不能产生最佳的彩色效果。 按钮方式--先将摄像机对准诸如白墙、白纸等白色目标,然后将自动方式开关从手动拨到设置位置,保留在该位置几秒钟或者至图像呈现白色为止,在白平衡被执行后,将自动方式开关拨回手动位置以锁定该白平衡的设置,此时白平衡设置将保持在摄像机的存储器中,直至再次执行被改变为止,其范围为2300~10000K,在此期间,即使摄像机断电也不会丢失该设置。以按钮方式设置白平衡最为精确和可靠,适用于大部分应用场合。
B、手动白平衡
开手动白平衡将关闭自动白平衡,此时改变图像的红色或兰色状况有多达107个等级供调节,如增加或减少红色各一个等级、增加或减少兰色各一个等级。除次之外,有的摄像机还有将白平衡固定在3200K(白炽灯水平)和5500K(曰光水平)等档次命令。
(6)色彩调整 对于大多数应用而言,是不需要对摄像机作色彩调整的,如需调整则需细心调整以免影响其他色彩,可调色彩方式有: 红色-黄色色彩增加,此时将红色向洋红色移动一步。 红色-黄色色彩减少,此时将红色向黄色移动一步。 兰色-黄色色彩增加,此时将兰色向青兰色移动一步。 兰色-黄色色彩减少,此时将兰色向洋红色移动一步。
3、数字化式的调整控制方法
新型摄像机对前述各项可选参数的调整采用数字式调整控制,此时不必手动调节电位计而是采用辅助控制码,而且这些调整参数被储存在数字记忆单元中,增加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DSP摄像机 在模拟制式的基础上引入部分数字化处理技术,称为数字信号处理(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摄像机。该种摄像机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了数字检测和数字运算技术而具有智能化背景光补偿功能。常规摄像机要求被摄景物置于画面中央并要占据较大的面积方能有较好的背景光补偿,否则过亮的背景光可能会降低图像中心的透明度。而DSP摄像机是将一个画面划分成48个小处理区域来有效地检测目标,这样即使是很小的、很薄的或不在画面中心区域的景物均能清楚地呈现。
2、由于DSP技术而能自动跟踪白平衡,即可以在任何条件检测和跟踪"白色",并以数字运算处理功能来再现原始的色彩。传统的摄像机因系对画面上的全部色彩作平均处理,这样如果彩色物体在画面上占据很大面积,那么彩色重现将不平衡,也就是不能重现原始色彩。DSP摄像机是将一个画面分成48个小处理区域,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检测白色,即使画面上只有很小的一块白色,该摄像机也能跟踪它从而再现出原始的色彩。 在拍摄网格状物体时,可将由摄像机彩色噪声引起的图像混叠减至最少。 C与CS接口的区别在于镜头与摄像机接触面至镜头焦平面(摄像机 CCD光电感应器应处的位置)的距离不同,C型接口此距离为17.5mm., CS型接口此距离为12.5mm.。 C型镜头与C型摄像机,CS型镜头与CS型摄像机可以配合使用。C型镜头与CS型摄像机之间增加一个 5mm的C/CS转接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