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能否推荐一些解剖人性的电影
提到解剖人性的电影,我觉得你最需要看的一部电影就是《46亿年之恋》,在你看的时候,你可以体会到里面人性的一些变化,你可以感受到人为什么会变,其中的一些缘由都是有道理的。还有一部叫《电锯惊魂》,在你看的时候有一点点的恐怖的成分,但是的确也是讲的人性的剖析,肯定也是能够对你有一定帮助的。
Ⅱ 解剖人性电影《七宗罪》,让警方束手无策的连环杀人案背后真相是什么
大卫芬奇拍摄的七宗罪,这部电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影史百部伟大电影中的之一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这部电影当中的几大影帝的演技都是非常令人折服的,皮特把一个年轻干探的英俊潇洒,狂傲不羁,演绎的十分到位,而着名黑人演员,摩根弗里曼在这部电影当中饰演一位老而迷奸运筹帷幄,又相当有工作经验的马上就要退休的干探,还有就是里面连环杀手的扮演者,也是一位演技十分出众的演员,那就是凯文斯派西。
第3个真相就是什么呢?如果是我们现在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第3个真相其实就是那个时候警方的科技手段太过简陋,如果像现在这样警方拥有高科技的侦破手段的话,也许这件连环杀人案早就被轻松的破获。
Ⅲ 《尸体解剖》这部电影的具体内容拜托了各位 谢谢
剧情介绍 暗黑恐怖盛宴系列第三季之《尸体解剖》讲述一个女孩试图在一间诡怪而危险的医院中找到她那受伤的男朋友,结果遇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 “暗黑恐怖盛宴系列”是由美国After Dark电影公司所举办的每年一度的恐怖电影狂欢大集会。在每年的11月,都会有8部左右的恐怖电影在全美几百家影院同时上映。除了很多大牌的恐怖片导演参与外,也会有很多独立的新锐导演加入到“暗黑恐怖盛宴系列”队列中来。 参考地址 http://ke..com/view/1636851.htm?fr=ala0 详细资料 http://www.mtime.com/movie/90455/#menu
Ⅳ 解剖的电影说几部
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
作者:安东尼奥·梅内盖蒂
翻译:艾敏 刘儒庭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出版
“本书荟萃了本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梅内盖蒂教授对世界一百部经典影片的剖析。作者是通过多年实践,发现了人的本体自在(In se Ontico),突破了佛洛伊德、弗罗姆、容格、马斯洛等三思潮等心理分析的局限,从本体心理学这个独特的视点,对影片进行深入剖析的,并将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无意识动力挖掘出来,进行深层次的生命本体学的分析。人的无意识世界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它是驱动人行为的动力源头。导演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影片中表现了自己的无意识,自己的梦,所以,一部伟大的影片是导演的一个伟大的梦,也是集体无意识和导演个人无意识的深层反映。尤其是那些着名的导演,从西方的伯格曼、费里尼、塔尔可夫斯基到东方的黑泽明、张艺谋……都善于表达人的内心世界。一部优秀影片往往会引起观众的截然不同的反映,关键在于每个观众是从自己的无意识去信同影片,与生命情结获得同构,观看一部影片也是一次心理测试的过程;既是对集体的也是对个人的测试;既是对社会文化的也是对个体生命世界和文化结构的临床检验。观众通过同影片中人物的认同,可以找回自己的真我,以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本体心理学是对人的生命结构本质的剖析;是对文化人类的独特探索。
本书的翻译出版填补了国内电影本体心理学的空白,它不仅适合电影专业人阅读研究,也适合各心理学科的教学研究和临床实验测试,更适合每个电影观众。”
目录:
致作者的信
作者生平
电影本体心理学介绍
前言
第一部分 电影和无意识
序言
在第九届国际太体心理学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一、本体心理学的观点
二 生存分裂现象
三、电影和无意识
第一章 电影中的无意识
一、有关电影文化的几点思考
二、电影方法论
三、电影应用论及范畴
四、电影研究概述《朱莉亚·米尼盖蒂的本段小结》
五、电影心理符号学
六、电影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形象
一、形象的形而上
二、记忆痕迹
三、形象和无意识
四、艺术
五、神话
第三章 戏剧与电影本体心理学
一、戏剧心理学
二、戏剧本体心理学
三、希腊戏剧
四、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五、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分析:《俄狄浦斯王》1967年意大利
第四章 本体心理学与电影特性
一、从本体心理学看电影的特性
二、一种观点的确认
三、电影中的分裂表现
四、电影创作的动机
五、电影中的象征和空间
六、音乐
七、一部成功的影片
八、美国电影中的三种超我表现
九、演员
十、导演
第五章 无意识
一、思想的异化
二、社会病理现象:犯罪和吸毒
三、伴侣问的刻板定型
四、“伟大母亲”的原型
五、幻想和科学幻想
第二部分 电影本体心理学的治疗作用
第一章 电影本体心理学
一、绪论
二、分析标准
三、认识论
四、方法
第二章 女性负性心理学
一、《鬼婆》1964年日本
二、《朱莉叶塔和精灵》1965年意/法
三、《白日美人》1966年法国
四、《呼喊与细语》1972年瑞典
五、《夜间守门人》1974年意大利
六、《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年中国
七、《悬崖下的野餐》1975年澳大利亚7
八、《传说》1985年英国
九、《烦恼的爱情》1995年意大利
十、《九周半》1986年美国
十一、《致命的诱惑》1987年美国
十二、《安东妮娅的树》1995年荷兰/比利时
第三章 男性负性心理学
一、《8%》1963年意大利
二、《定理》1968年意大利
三、《荆棘鸟》1983年澳大利亚
四、《英雄》2002年中国
第四章 爱情倾斜屏和移情现象
第五章 家庭负性心理学和教育学
第六章 社会分裂和倾斜屏
第三部分 电影本体心理学的教育和人格确认的作用
第一章 电影本体心理学的自我确认作用
第二章 教育学和心理躯体现象
第三章 女性本体心理学
第四章 制度和人格
第五章 领导人才心理学
第六章 幻想心理学
本体心理学术语解释
译后记
作者着述活动年表
影片目录(中外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