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电影节评审团要做哪些工作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节评审团要做哪些工作

发布时间: 2023-02-28 20:12:21

① 法国74届戛纳电影节开幕,主竞赛评审团都有谁他们都有何背景

第74届戛纳电影节即将开始,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成员已经在网上得到公布。从新闻报道看来,主席团的成员有斯派克·李、玛吉·吉伦哈尔、梅拉尼·罗兰、宋康昊等人。他们将在戛纳电影节上,一同见证优质的电影作品,并为它们评奖。

这些人都是各个领域的人才,比如说评审主席斯派克·李,电影《局内人》就是他的作品;宋康昊,是韩国知名男演员,深受大众喜爱的《寄生虫》就是由他主演。此外,在这次的评审成员中,还有一位女歌手。

3、后三个人

杰茜卡比较全能,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全都做过,并且每一个身份都有代表作品。在国际电影节担任评审团成员,对她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小克莱伯是巴西着名导演,曾经还在平遥国际电影节担任过评委,在国内外都很有名;玛莲·法莫和其他人不一样,是唯一一个评审团里的女歌星,虽然出演过一些电影,但是主要还是在歌坛发展。

作为国际三大电影奖项之一,每年的戛纳电影节都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评审团的成员也都是精英。2021年的评审团集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歌手等多个领域的人才于一体,相信他们的出现会给戛纳电影节带来不一样的亮点。

② 戛纳如何投票

是每个评委投票给自己认为有实力获得最佳男主角及女主角的演员。

1、戛纳(Cannes)位于法国南部港湾城市尼斯附近,是地中海沿岸风光明媚的休闲小镇。

2、和法国其他城市一样,戛纳最好的旅游季节是在每年的6-10月,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每年五月中旬在此举办。

3、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也是世界四大电影节之一。

4、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而创办,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每年5月举行。

5、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为“金棕榈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源于戛纳本地沙滩上随处可见的棕榈树。

③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评审介绍

三大电影节不同于奥斯卡、英国学院奖等等颁奖礼的千人投票制度,而是采取“精英政治”的方式评奖。每一个竞赛单元均设有独立的“评委会主席”和“评委会成员”,以主席领导并在10人以下,通常邀请电影圈、文学界的权威人士,他们将在讨论和论证中决定奖项的归属。以下是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的相关资料。
截至2015年,在三大电影节中至少担任过两个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的电影人分别如下: 影人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雷内·克莱尔 1957 1974 马塞尔·卡内 1982 1956 让娜·莫罗 1975 1995 1983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1983 2013 1990 罗曼·波兰斯基 1996 1991 埃托尔·斯科拉 1998 1988 米洛斯·福尔曼 2000 1985 丽芙·乌曼 2001 1984 大卫·林奇 1994 2002 巩俐 2002 2000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1999 2005 维姆·文德斯 2008 1989 昆汀·塔伦蒂诺 2010 2004 南尼·莫莱蒂 2001 2012 王家卫 2006 2013 简·坎皮恩 1997 2014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20112015 截至2015年,担任过评审团主席(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人共四位:巩俐、王家卫、张艺谋、李安;担任过全部三大国际电影节评委(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人共三位:陈凯歌、巩俐、张曼玉。
威尼斯电影节:
历届华人评委会主席:巩俐(2002)张艺谋(2007)李安(2009)
历届华人评委会成员:谢晋(1989)陈凯歌(1993)张曼玉(1999)许鞍华(2003)徐枫(2004)阿城(2005)杜琪峰(2008)陈可辛(2012)姜文(2013)陈冲(2014)侯孝贤(2015)
戛纳电影节:
历届华人评委会主席:王家卫(2006)
历届华人评委会成员:巩俐(1997)陈凯歌(1998)杨德昌(2001)杨紫琼(2002)姜文(2003)徐克(2004)吴宇森(2005)章子怡(2006)张曼玉(2007)舒淇(2009)施南生(2011)杜琪峰(2011)李安(2013)贾樟柯(2014)
柏林电影节:
历届华人评委会主席:巩俐(2000)王家卫(2013)
历届华人评委会成员:黄宗江(1983)陈凯歌(1989)张艾嘉(1992)张艺谋(1993)徐枫(1994)斯琴高娃(1995)蔡明亮(1995)陈冲(1996)许鞍华(1996)宁瀛(1997)张曼玉(1997)张国荣(1998)李卓桃(1998)杨紫琼(1999)谢飞(2001)白灵(2005)施南生(2007)舒淇(2008)王颖(2009)余男(2010)梁朝伟(2014) (部分,仅摘取2000年及以后) 年份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2000 巩俐 吕克·贝松 米洛斯·福尔曼 2001 比尔·麦肯尼克 丽芙·乌曼 南尼·莫莱蒂 2002 米拉·奈尔 大卫·林奇 巩俐 2003 阿托姆·伊戈扬 帕特里斯·夏侯 马里奥·莫尼切利 2004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昆汀·塔伦蒂诺 约翰·保曼 2005 罗兰·艾默里奇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丹提·费瑞提 2006 夏洛特·兰普林 王家卫 凯瑟琳·德纳芙 2007 保罗·施拉德 斯蒂芬·弗雷斯 张艺谋 2008 科斯塔·加华斯 西恩·潘 维姆·文德斯 2009 蒂尔达·斯文顿 伊莎贝尔·于佩尔 李安 2010 沃纳·赫尔佐格 蒂姆·伯顿 昆汀·塔伦蒂诺 2011 伊莎贝拉·罗西里尼 罗伯特·德尼罗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 2012 迈克·李 南尼·莫莱蒂 迈克尔·曼 2013 王家卫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2014詹姆斯·沙姆斯简·坎皮恩亚历山大·德斯普拉2015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科恩兄弟阿方索·卡隆2016梅丽尔·斯特里普乔治·米勒

④ 电影节应该怎么做

为中国独立电影提供平台

翠贝卡是纽约的一个地区,是9·11事件的重灾区,也曾经是仓库和厂房区。为了将人们重新吸引回这个地区,美国电影制片人简·罗森泰以及着名演员罗伯特·德·尼罗于2002年共同创办了翠贝卡电影节,他们希望由此能让人与人之间更亲密,让人们从伤痛中走出,同时雄心勃勃地要将这个区域打造成为纽约重要的电影拍摄中心。
翠贝卡电影节,以呈现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影片着称,在艺术上有极大的包容性,与中国电影也有着深厚的缘分。在过去的六届电影节上,一共有18部中国电影参加翠贝卡电影节,并获得了多个重要奖项,《盲井》、《绿帽子》、《生死劫》连续摘取了第二届至第四届的最佳故事片大奖。中国电影早已成为翠贝卡电影节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翠贝卡电影节对中国观众来说还很陌生。电影节主席约恩·帕特里克夫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为中国的独立电影提供更好的平台,也期待在今后的翠贝卡电影节上看到更多更优秀的中国电影。”

青铜女子塑像做奖杯

7月10日的夜晚,北京798创意广场上聚满了观众,不少外国朋友也闻讯赶来,人们在广场上席地而坐,等待着影片《行星霹雳男孩》露天放映的开始。这是翠贝卡电影节亲切近人风格的独特体现,仅此一点就让翠贝卡在影迷心中占有了特别的位置。
此次在北京特别展映的电影《行星霹雳男孩》,是一部关于街舞复兴的纪录片,已在美国纽约举行的2007年翠贝卡电影节上进行了全球首映。7月10日的放映,依然以动感炫目的街舞表演开始,导演本森·李也登台与观众见面、互动。100分钟的《行星霹雳男孩》放映之后,人们还在广场举办了胡同派对,舞林高手纷纷大秀街舞功夫,热烈的气氛让活动一直持续到午夜时分。
翠贝卡电影节崇尚艺术,推崇独立电影,因此,电影节设立的七个奖项也分别用七件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来代替了奖杯和奖状。最佳故事片奖的奖杯就是一位艺术家创作的一座青铜女子背身塑像。
从今年开始,翠贝卡电影节将每年都来中国。作为尝试,今年在北京只播放了《行星霹雳男孩》一部电影,但这已足以让中国影迷们体验到这个美国最具活力的电影节的独特魅力与热情。 对话
克里格·哈利翠贝卡电影节创始人之一TammieRosen翠贝卡电影节公共事务总监
把创意北京和动感纽约连在一起

竞报:在美国电影界,翠贝卡有着怎样的特点与影响?
TammieRosen:翠贝卡电影节试图打破以往电影节的模式,学生电影与最新的全球大片同时播映,这在美国电影节上是很稀有的。翠贝卡电影节吸引着不同的观众,包括那些可能一年才看一部电影的观众和一批在国际电影工业中成长的人。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翠贝卡电影节给世界上重要城市带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庆典。

竞报:美国人怎样看待在翠贝卡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TammieRosen:中国电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全球有名的动作电影导演。我们很高兴能把中国导演的电影介绍给参加电影节的观众们。在翠贝卡上映的中国电影不仅获得了由电影评审团评定的奖项,而且还得到了观众评选的奖项,这意味着中国电影是被外国观众所喜欢的,这让我们也很激动。

竞报:翠贝卡电影节这次来到北京798,对798留有怎样的印象?
TammieRosen:这是一次跨国的文化交流,它把中国最有创造性的地区和世界最有动感的纽约连在了一起。我们想要和北京的观众一起分享翠贝卡电影节,就像中国电影导演曾经在纽约的翠贝卡电影节跟纽约观众分享他们的故事一样。
当我们亲自来北京看到798是一个如此有创造性的地方时,我们知道我们找到了最合适的地方来举办我们的电影节。

竞报:作为翠贝卡电影节来中国的发起人,您有着怎样的初衷?
TammieRosen:中国现在是一个经济繁荣的文化中心,也将会成为全球娱乐的领导者。我们想把我们的电影节带到中国,庆祝中国在电影方面的贡献。
电影节是为了大众举办的,我们深信这也是电影制作的动力。在中国的创意中心举办一个电影节,以促进文化意识和理解,这是我们的最初想法。
洪晃受邀成为明年翠贝卡电影节文化大使洪晃中国互动传媒集团创始人
要在中国与西方的沟通中扮演角色

竞报:翠贝卡电影节这次来到北京798艺术区,在您看来,这带给北京观众怎样的惊喜?
洪晃:对于北京观众来说,翠贝卡电影节有两个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这个电影节是大众参与的,而不是明星。一个电影节可以把大家聚集到一起,有一百多人坐在广场的地毯上看电影,绝对是北京很棒的一个晚上。第二,电影是全球交流的媒介,通过电影,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聚到了一起,彼此之间因为电影而有了更好的了解。

竞报:在这次电影节上只播放了一部电影,作为电影节规模是否小了些?
洪晃:今年是一个难题,是为明年播映什么电影做的一个尝试。我们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认为的一个大众电影节就应该是这样办的。明年将会有更多的电影、更多的银幕,一定更加刺激,特别是想到奥运会。

竞报:作为翠贝卡电影节的中国大使,您将怎样安排自己的工作内容?
洪晃:做翠贝卡电影节的中国大使,这对我的意义是非常大的。我常常想要在沟通中国与西方之间扮演一个角色,给西方看看现代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偏见。我觉得成为翠贝卡电影节的中国大使后,让我有机会在一个很好的平台上来扮演我想要的这个角色

⑤ 历届华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记录

历届华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记录:

一、主竞赛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6年(第59届):王家卫

2、评审团成员

1997年(第50届):巩俐

1998年(第51届):陈凯歌

2001年(第54届):杨德昌

2002年(第55届):杨紫琼

2003年(第56届):姜文

2004年(第57届):徐克

2005年(第58届):吴宇森

2006年(第59届):章子怡

2007年(第60届):张曼玉

2009年(第62届):舒淇

2011年(第64届):杜琪峰、施南生

2013年(第66届):李安

2014年(第67届):贾樟柯

2017年(第70届):范冰冰

2018年(第71届):张震

二、一种关注单元

评审团成员

2013年(第66届):章子怡

三、短片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5年(第58届):杨德昌

2007年(第60届):贾樟柯

2008年(第61届):侯孝贤

2、评审团成员

2009年(第62届):章子怡

四、电影基石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7年(第60届):贾樟柯

2008年(第61届):侯孝贤

2、评审团成员

2009年(第62届):章子怡

戛纳电影节的创办初期

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有感于当时德国、意大利高涨的法西斯主义气焰。1936年,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大力运作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拍摄当年的柏林奥运会。

1938年,德国纪录片《奥林匹亚》(Olympia)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夺下最佳外国影片“墨索里尼杯”。

于是法国公共行政及艺术部部长尚·杰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蓝杰(Philippe Erlanger)的建议,决定在戛纳创立新的国际电影节,全名为“国际电影节”(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选择戛纳作为举办地点是因为气候舒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电影节

⑥ 国际华语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国际华语电影节展映的影片来自全球各地,不仅仅局限于华语国家地区。 2012年国际华语电影节将于3月10日-18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市举行,届时将在澳大利亚最大的院线集团Event Cinema展映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30多部优秀的电影作品。
2012年国际华语电影节分为参展单元和参赛单元。参赛单元将评选出金龙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及“最佳影片”,组委会推荐奖及澳洲华语电影最高票房奖。国际华语电影节的评审团由国际知名的导演,制片人,演员及业内资深影评人组成,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国际化的标准来评判参展影片。 龙是公认的中华民族的图腾, 是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华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此,“龙的传人”、“龙的国度”已经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金龙奖》是一个为全球华语电影而设立的奖项,宗旨是作为一个国际标准的奖项,评选,发现,表彰,鼓励优秀的华语电影工作者及作品。
2012国际华语电影节活动安排
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我们特别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特别是华人团体的支持与帮助。贵公司作为中国最着名的企业之一,支持国际华语电影节这样一个社会影响深远,备受关注的品牌文化项目,将会大力提升贵公司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⑦ 戛纳电影节一共分为哪几个单元

戛纳国际电影节分为“主竞赛”、“一种关注”、“短片竞赛”、“电影基石”、“导演双周”、“国际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等单元。

1、主竞赛单元

主竞赛单元是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主要的竞赛单元,也是决定“金棕榈奖”等主要奖项归属的评奖单元。

2、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单元诞生于1972年,与主竞赛单元的大师云集不同,这个单元旨在介绍国际新晋影人带来的原创性和不同的作品。

3、短片竞赛单元

短片竞赛单元是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正式竞赛单元之一,与电影基石单元“共用”同一个评审团。

4、电影基石单元

电影基石单元是1998年由主席吉尔·雅各布创立的学生作品单元,与短片竞赛单元“共用”同一个评审团。

5、导演双周单元

导演双周单元被称为导演专业单元,1968年由法国新浪潮电影主将特吕弗创立。1969年,革新过后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接纳了导演双周单元。导演双周单元由法国导演协会主办,是戛纳国际电影节最纯粹、最具创新意义和探索精神的一个单元。

6、国际影评人周单元

国际影评人周单元诞生于1962年,是戛纳国际电影节引入“法国全国评论家协会”的力量后创立的第一个次生单元,被称为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大女儿”。

国际影评人周单元为期10天,比主竞赛单元提前一天结束。国际影评人周单元设有单独奖项,包括国际影评人周大奖、最佳剧本奖(SACD)、发行支持奖(ACID)等。

参加该单元展映和竞赛的影片必须是导演执导的首部或第二部长片或短片,类似于其他电影节设立的“处女作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电影节

⑧ 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是什么奖

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又名评委会奖,是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主要奖项,是仅次于金棕榈奖和评审团大奖的三等奖,在世界影坛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巨大的影响力,是对世界杰出电影艺术家的表彰

1951年至1966年,评审团特别奖是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二等奖。1967年,二等奖改为评审团大奖,评审团特别奖取消。1969年,增设评审团奖。20世纪90年代,评审团特别奖曾出现两次。此外,1946年曾出现国际评审团奖。

评审团奖的华人获奖情况

1、1993年(第46届):侯孝贤《戏梦人生》

《戏梦人生》是一部记实性的电影,由侯孝贤执导,台湾布袋戏大师李天禄饰演本人。影片于1993年9月13日在加拿大上映。

影片以李天禄前半生的生活经历为叙事主线,李老本人的口述回忆与拍摄重塑的场面相互穿梭交织,以李天禄的个体经历呈现出台湾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间的历史风貌。

2、2005年(第58届):王小帅《青红》

《青红》是由星美传媒出品的一部剧情片,由王小帅执导,高圆圆、李滨、姚安濂、秦昊等主演。该片于2005年5月17日在法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亲认定迁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于是将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女儿,因此扼杀了青红人生中最可贵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