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国产电影越来越受欢迎
1、影院硬件
中国内地已经成长为全球银幕数最多、票房第二高的电影市场。国产电影的产量和品质迅速崛起。中国电影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但中小成本电影类型趋向多样化,内容日益精致化,观众口碑也在日益提高,逐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技术手段
线上、移动端购票选座为代表的新科技火速发展,方便了受众。
3、观众欣赏水平
在看片过程中陶冶了艺术情操,不但懂得了分辨好片与烂片,还懂得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电影,有选择地去看,而不是一味地追逐流行。站在时代的路口,回顾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不变的是观众对高水平电影的渴求,电影人对卓越的追求。
国产电影的现状:
从资金投入方式看,中式大片已经探索出了中国独资、中外合资、民间融资、大陆香港合拍等多重电影投资渠道,并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这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是重要的进步。
从电影管理机制看,我国电影管理部门已经在电影指导、审查及监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这对于国产大片的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国产影片的发展成绩喜人,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足,需要认真关注和反思。
❷ 为什么小时候看的国产老战争电影会感觉比现在的要真实些
1、因为那时的人们没现在人这么浮躁,为了演好一个角色,要体验生活,人们很敬业,没有现在的急功近利票房价值干扰。为了塑造一个角色,演员是呕心沥血。这是最大区别。跟现在个别演员为了出位,导演为了还债,大家敷衍,大家凑合,因此影片出来粗制滥造。惨不忍睹。饱受诟病。
2、那时电影不发达,国外交流少,大家的鉴赏能力不足。挑剔不多。有看的就不错。满足感相较现在高得多。现在吃啥啥不香,看啥啥不如意。其实,现在影片还是在进步。不能一概抹杀。
3、当今有部分影片每况愈下,也是不争的事实。跟风严重,不从生活出发,全凭异想天开拍片。手撕鬼子,手抓子弹。不一而足。实在是对艺术的亵渎。
4、观众在期待好片子。
❸ 为何国产电影这么多年只起水花却始终不见其腾飞崛起
国产电影之所以没有取得更大的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国产电影并不注重故事的剧情。现在国内的这些顶级大导演更善于把握视觉特效的技术运用,而忽略了电影本身是需要将剧情故事完完全全的讲述给观众这件事情。可以说现在的国产电影之所以陷入了一定的停滞,就是因为国内的这些电影工作者的思想以及发展方向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改变这样的恶习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那些善于讲故事的电影工作者所出品的电影将不会得到更大幅度的推广。
现在有很多优秀的导演也一直在帮助年轻导演的快速成长。也希望这些年轻有活力的导演能够将故事剧情讲述完整,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电影本身拥有长足的吸引力以及话题度。
❹ 为什么大多数国产电影,一直无法登上世界舞台
我觉得国产电影一直无法登上世界舞台主要有几个原因:东西方文化差异、影视工业乱象、技术上仍然存在不小差距。
东西方文化差异东方人和西方人是有文化差异的,好比东方人讲究个人服从集体,西方人讲究以自我为中心。东方人的表达含蓄内敛,西方人的表达更开放随性。具体表现在电影上就是处事、说话方式的不同。拿在好莱坞闯荡的中国明星来说,成龙,李连杰靠的是炫丽的武打动作,而他们在美国电影的表现,始终给人一种格格不入,不太融洽的感觉。
❺ 关于国产电影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国产电影逐步步入工业化的正轨,在市场崛起可以说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体现。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条件相比于以前,变得好了很多。
还有,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也推进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同时国内大量资本企业的注入也让市场更加活跃,这其中就包括了我国互联网企业三巨头“BAT”,三者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影业公司,如阿里影业,网络影业以及腾讯影业。这些巨头企业的投资加入,无疑是给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强大的血液。
发展现状
2018年全中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7.16亿,同比增长5.93%;国产电影总票房为378.97亿元,同比增长25.89%,市场占比为62.15%,比2017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2019年,全国电影票房突破6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其中,国产电影总票房411.75亿元,同比增长8.65%,市场占比64.07%;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7.27亿。2019年新增银幕9708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69787块。中国电影市场保持不断增长的势头,电影创作和电影市场皆释放出巨大的活力。
❻ 为什么国产电影整体质量在下降
我不这么看这个问题,我认为国产电影近几年是在稳步提升的。
首先,烂片每个国家都有,好莱坞也有。只是我们能看到的国外影片少只又少,中影集团也罢,字幕组也好,他们本身就会对电影先筛选一次,选择他们认为好的电影才会引进或者加字幕,亦如《纯洁心灵》这样的片子,如果国外也有字幕组,肯定也不会翻译的吧?
其次,国内每年拍的片子里,能上院线的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转网络播放了。三大平台上的电影,你们看过多少,反正我是很少看,网络播放的主流还是国产剧集和综艺。
摒弃了这一大部分后,那些过审上院线的电影,其实来说总体还是向好的。那些做电影的大V很多都说,之前每年的优秀前十选择需要点时间,因为真的是没什么优质的,只能在筷子里面找竹竿,而烂片前十倒是轻松搞定。最近几年,优质影片越来越多,倒是烂片需要斟酌考虑了!
其实这之中有着很多原因
你要说烂片,不只是国内有,国外也有!
我觉得从来都是烂片多余好片的,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人听说国外的烂片,那是我们从来没有去关注过,而那些比较出名的片都是一些大导演拍的,虽然可能不好看,不符合你的口味,但是肯定也不会太差,毕竟能传到我们耳朵的肯定有他过人之处。
而国产电影肯定也是烂片居多的,而且我们还身处在这个环境中,有可能你随便上个视频平台上去想看一下电影,很可能就会看到这些片子,其实现在拍一部电影的成本可以说是比较低的了,只要是有点资本的人都可以投资去拍电影然后圈一波钱。
但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国产电影的质量甚至不如前几年的了?中国现在热门电影偏向于流量级,其实也有优秀电影,只是评分在线,但是播放量不在线,观众更倾向于流量明星,所以很多一般的电影层出不穷。
1.演员片酬高,作品粗制滥造
而且最近几年演员的片酬都能抵得上拍电影的成本了,如此高昂的片酬换来的用是什么?一大堆天雷滚滚的烂片雷剧,五毛钱的特效,粗制滥造的画面,所以很多人觉得现在拍的电影电视根本比不上20年前拍的,尤其是近几年,良心剧几乎都要灭绝了,只要出现,那就是现象级作品。
2 . 缺少一股苛求完美的态度
国内的片子不好看,是因为缺了那么一股劲儿,大家都觉得差不多、马马虎虎就可以了,缺少一股苛求完美和打造品质的态度。
在几乎每一个环节上,国产电影都缺少那么一股苛求完美的态度,不光是导演和编剧,演员就更是如此。
演技这个东西,尤其需要磨练。但在现在燥热的追星环境里,演技再差也不影响小鲜肉们大红大紫成为巨星,动辄千万片酬和出场费。反正总有人买帐,自然不会有人潜下心来追求完美。
3.还有国内环境所导致的
因为大环境原因,有些类型的电影电视又不能拍,所以也是为什么很多翻拍的改的一塌糊涂。
但是真的没有好电影吗?其实不然,我们也许该把目光放在那些真正在做电影的电影人身上,有实力的导演没有吗?有演技的演员没有吗?有能力写好故事的编剧没有吗?不,这些都有,所以如果你觉得国产电影有太多的烂片,那就别去关注那些,多看看其他优秀导演的作品。
故事情节不引人入胜,意境遐犹。制作效果固格形式化。与自然有分岭。烘托氛围影响场面喧染得不具体生动。制作成本费用昂贵,演员阵容实力颇有讲究。因此质量不高,台词叙述课本化等这些因素的制约,有一定的关联,下降也顺理成章不以为然了。
国产电影质量不是一直在提升吗?战狼,哪咤,大圣归来,红海行动,叶问,等等,这不都是在提升吗?
也不能说是国产电影整体质量下降了,而是因为人们的审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想以前的明星都更注重自己演技的培养,但是在现在这种看脸的时代,现在的明星几乎都是在自己脸上的保养下足了功夫,而去淡化了演技这个东西的存在,久而久之电影内容中缺失的感觉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资本在作祟,资本眼里只容得下一万,容不下万一
没有啊。最近出的一步电影。《天启大爆炸》感觉挺好啊。大片感十足 特效这些都挺好 我们不说他是写 历史 还是写啥 抛开这些来说话
并没有啊,2019年的国产电影都有这超高的影评和不平凡的票房,《哪咤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少年的你》。列举的一部分无一不让人印象深刻的,漫威系列的电影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是在国内爱国主义情怀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产电影将会更加深入人心,让国人接受度提高,完全可以说是国产更得中国观众的喜欢,那怎么会是质量下降呢。相信在不平凡的2020年,国产电影一定会创造不平凡。
首先中国电影并没有越来越差
中国电影在市场化时期的竞争乱象是必然的,同时也有政策因素的钳制,这些东西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步伐去沉淀,去尝试,可以说这几年烂片爆发其实也是市场前期逐利乱象的必然
关于这个我在另一个回答里刚说过
所谓烂片时代,单单中国有这个现象吗? - 梦羽灵泉的回答
去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具有突出艺术价值的3d动画长片,出现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本格推理片,出现了第一部伪记录式警匪侦破片,我觉得这三部片子无论是意义,还是水平,都是中国电影工业在“烂片”的粪堆里开出的花朵,而上面那个回答中我也说了中国观众群的现状,或许年轻或许容易被忽悠,但是这个族群对文化产品的诉求确实是空前的,因此,鄙视无必要,优越感无意义,不要把产业乱象的责任甩锅给观众,那是本末倒置。
中国演员和欧美演员的差距在于产业规模带来的专业性,也就是,职业特征和经验积累,就比较二次元声音工作者,中国是明星去配音,日本是配音当明星,这基本就是对工作和产业的完全相反的心态所决定的,中国没有成熟的工业流水线,只能把繁荣寄托于表面化的造星运动,而不是正常逻辑下的“靠更优秀的工作能力”本身而成为明星
本质上这还是和上面一项相通的原因,中国需要完善的,成体系的影视 娱乐 圈
国产电影近几年的成品量是井喷式的,网络大电影的发展更是不容小觑。这些大量涌现的电影,质量参差不一,稀释了精品量。而且传播方式的便利使得看电影变得稀松平常,关于电影的评价也不再是专业影评人说了算。
另外,网络电影借已经爆红的Ip,再开人物篇,或者只是拿这个外壳重新再起一个故事。像《仙书奇谭》、《新方世玉前传之**》、《火云邪神之**》、聊斋系列、盗墓系列等等等。这种借热度分羹的操作无疑是资本最爱。电影还需要考虑产业,提到产业就不得不说到市场。有人买单,就有人拍。
就像大学扩招,它提高大学文化水平输出率,却不能保证人才输出。这无形中上演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景,让我们不得不怀念那个满是大师的时代。
尽管如此,这几年出的《我不是药神》、《哪咤》不乏群众自来水式的认可。精品还在,只是劣质太多,显得越发珍贵。
❼ 国产电影为什么借鉴外国电影
首先,中国并不能说是一电影大国,取长补短是一定的;另外由于现在大量的国外电影引入国内,借鉴国外电影也是为了迎合现代人(观众)的欣赏口味;还有我想就是不管电影本身,还是导演、演员,都想走上“国际化”路线,闯出国门,以“HOLLYWOOD”为目标不足为奇。
但话又说回来,借鉴不是坏事,但人家的长也不是那么好取,近两年国内名导演拍的几部“大片”看后着实另人捶胸顿足、痛不欲生,想来每个国家毕竟都还有她自己的文化背景,不以此为基础而一味的追求场面特效,过于注重形式,拍出来反倒逊于以前的“小人物”电影,得不偿失。
本人非专业人士,第二段纯题外话,个人见解唠叨唠叨楼主别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