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人是怎么进化来的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人是怎么进化来的电影

发布时间: 2023-02-16 20:56:02

⑴ 一个有关人类进化的电影 很幽默 记得有一个场景是 一个拥抱让弯腰走路的猿人变得像现在人一样的 直立人

中文名称: 摩登原始人(又译石头城乐园) 英文名称:The Flintstones 发行时间:1994年 地区:美国 电影导演:布赖恩 莱文特 (Brian Levant) 演员表: Elizabeth Taylor .... Pearl Slaghoople 梅尔·布兰科 .... Dino (voice) (archive sound) 约翰·古德曼 .... Fred Flintstone 萨姆·莱米 .... Cliff Look-A-Like 哈利·贝瑞 .... Sharon Stone 卡尔·麦克拉赫伦 .... Cliff Vandercave 里克·莫拉尼斯 .... Barney Rubble 伊丽莎白·帕金斯 .... Wilma Flintstone 先是同名的卡通片自60年代以来在美国电视网上播出,继而被译成22种语言在80多个国家播出。后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制作公司改编成故事片。1993年正式开拍。故事的背景是公元前二百万年,恐龙的石器时代,某个小镇住着一群石器时代的原始人,但他们的意识却非常现代。聪明的弗雷德用石头、动物骨骼和毛皮制作出电话机、照相机甚至影印机。家庭厨房设备还有以猪提供动力的环保型垃圾处理装置。最重要的当然是片中的人物关系,可以说是以古喻今,对当今美国人如何搞好家庭关系也有借鉴意义。

⑵ 有没有哪部电影是人类进化的

X战警就是讲部分人类进化的

⑶ 求 一部讲解原始人的进化过程的影片名称!!!!!

智人 Homo sapiens (2005)

四十万年以前一个非凡种群加入到了这个世界们智人我们祖先们翻山越岭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每一处细微变化一次又一次地们失去了一切然而们总可以超越自己极限并最终幸存下来们学会了种植农作物、驯化动物修建村庄改善环境人类成为动物王国中最强大种群们想象世界中遨游并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美术和梦幻能力但种群又怎样出现从哪里来呢?
八百万年以前这个星球突然变冷水被冻结地球两极巨大冰盖覆盖了整个欧亚大陆北方生命必需开始适应寒冷热带地区生命要和干旱进行绝望斗争而非洲大陆人类发现们森林正逐渐消失们中奥瑞恩和图梅逐渐适应了大草原生活并学会了直立行走四百万年前们消失了进化成一种更具适应性新族群——南方古猿们后代继续直立行走并靠着食用耐寒植物生存了下来但最终们还灭绝了们无法抵抗强大肉食动物
接下来出场哈比利斯人事实上这个灵巧人种才可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人类代表们学会了使用工具并开始了对整个地球探索们发展成了一个新人种——直立人这些会站着人发现了火们完成了一个伟大飞跃直立人开始了们征服世界旅途们离开非洲来到了欧亚大陆不知不觉中一小部分男人和女人已经为现代人形成做好了准备而此时生存了一百多万年直立人也逐渐地消失了
类现代人时代到来了经历了上百万年们身体逐渐苗条前额变平大脑容量逐渐变大结构逐渐复杂而类现代人探索也来到了中东地区们开始穿衣服进化成新人种智人发现了亚洲大陆迁徙途中们外貌有了很大变化并与直立人融合组成了亚洲人一万两千年前全球温度开始升高各个大陆逐渐呈现现看到情况类现代人开始定居生活们学会饲养家畜史前文明结束了

精彩视点:
《智人》2003年法国第三电视台播出电影《人类进化史》第二部曲本剧2005年1月首播立即创下了极高收视率超过九百万法国人都守电视前面观赏这部巨作创下法国电视史上最高收视率随后发行原声带和DVD更造成轰动单单法国一地便狂卖了数十万张
《智人》导演雅克·马拉特继《人类进化史》之后再次用镜头记录人类世界发展过程经典之作影片拍摄周期长达13个月素材影像超过120个小时而这之前导演雅克·马拉特用了几年时间进行筹备了解有关人类发展专业知识据介绍智人人类演化过程中最重要一个阶段之一影片《智人》用搬演方法记录了人类演化过程中必须面对许多艰难与危险运用旁白方式片中由智人其中一员“开口”介绍们生活也使观众接近智人生活为风雪中找不到避难所就冻死部落成员而难过;会为失去了自己爱人部落女孩悉心照顾人之子做法而动容。

⑷ 关于人类进化的电影

应该是这部电影《无姓之人》。内容简介:影片讲述了由杰瑞德扮演的118岁男主人公尼莫·诺伯迪所经历的一场穿越疏离现实关系而迷失的爱情故事,在记忆长河中寻找一个男人的人生之谜。

⑸ 有远古时期人类慢慢进化的电影吗

倒是有个电影这部分满有意思的 2001太空漫游 一开始有个描述人类处于古猿时的状态 只不过没有慢慢的进化

⑹ 人是怎吗进化来的呢

古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在距今一二千万年以前,旧大陆生活着许多种古猿。能够肯定为属于人的进化系统的最早的化石代表 ,是生活在距今400万 ~ 1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是从猿的系统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一支,其出现及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古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在距今一二千万年以前,旧大陆生活着许多种古猿。但其中哪一种是人类的直接祖先,是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由猿到人这一进化过程的,还是一个远没有解决的问题。 腊玛古猿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古人类学界一般都把腊玛古猿当作最早的人的进化系统的代表。腊玛古猿化石最早是1932 年在印度发现的 ,1934 年被定名为腊玛古猿。以后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的不少地方发现过类似的化石,都被归入腊玛古猿类 。腊玛古猿最早的年代为距今 1400 万年,当时一般认为人类起源的时间至少是在1400万年以前。 后来分子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是在较晚的时期才从猿的系统中分离出来的,最多不会超过1000万年;腊玛古猿的年代太早,它们不可能是最早的人科成员。另外,人们发现,每一个出土腊玛古猿化石的地点,都同时有另一种肯定是猿类的西瓦古猿化石存在,两者在形态性状上没有重大差别,属于同一类型,只是雌雄性别不同而已。因西瓦古猿命名在前,腊玛古猿命名在后,于是人们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则,取消了腊玛古猿的名称,把它并入西瓦古猿。后来人们一般都同意这种意见,否定了腊玛古猿是最早人科成员的代表。西瓦古猿有不少特征与猩猩相似,因此西瓦古猿可能是猩猩的祖先。 在中国的云南发现了距今约800万年的禄丰古猿 ,这种化石与非洲大猿及属于人的进化系统的南方古猿有相似特征,可能是接近于人类远祖的类型。但也有人认为,东非肯尼亚发现的肯尼亚古猿,或者在希腊发现的奥兰诺古猿,更有可能是接近人类祖先的类型。 南方古猿与能人 腊玛古猿生活于距今1400万 ~ 700万年之间 。在距今700万 ~ 400万年的这段时间内,至今只发现少量零星的化石材料。能够肯定为属于人的进化系统的最早的化石代表 ,是生活在距今400万 ~ 1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虽然还被称作猿,但它实际上已经是最早踏上人类进化历程的远古人类。它是1925年根据在南非塔翁发现的一个幼年头骨化石命名的。主要发现于南非和东非。南方古猿在颅骨、下颌骨、牙齿、骨盆和四肢等方面已经十分清楚地显示出一系列的人科特征,并且肯定已采用两足直立的行走方式,而能否直立行走,则是人在生物学上的基本特征。南方古猿的脑量超过现代大猿,脑的结构也基本上属于人的类型。 继南方古猿之后的人类是能人。能人在体质特征上比南方古猿进步,生活在距今约230万~180万年前,分布在东非和南非。能人化石最早发现于1960年,至今除奥杜韦峡谷外,在肯尼亚的库彼福勒、埃塞俄比亚的奥莫地区及南非的斯特克方丹、斯瓦特克朗等地,也发现了这一类型的化石。能人已能制作石器,创造的文化称为奥杜韦文化。 直立人与智人 人类进化的下一个阶段是以直立人为代表的阶段。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 万年前,创造的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 直立人化石最早是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发现者E.杜布瓦将其定名为直立猿人,并相信直立猿人是现代人的祖先。但关于爪哇直立猿人是猿是人的争论持续了很久,直到20世纪20~3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化石,并有大量石制品、用火遗迹和动物化石出土,直立人是早期原始人类的概念才逐渐被广泛接受。现在发现直立人类型化石的地点已遍布亚、欧、非三洲广大地区,在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爪哇和中国云南,也都发现了距今150万年左右的直立人化石。 古人类学上的一项重要发现,是在亚、非、欧洲都出土了从直立人到智人过渡类型的化石。在亚洲,有1984年在中国辽宁营口发现的金牛山人头骨;在非洲,有1975年在摩洛哥发现的萨莱头骨和1976年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发现的博多头骨;在欧洲,有1960年开始在希腊陆续出土的佩特拉洛纳头骨及后来在法国发现的阿拉果人头骨。这些头骨一方面具有直立人的性状,另一方面又具有早期智人的特征。它们为解释怎样从直立人过渡到智人提供了重要的根据。 人类进化的最近一个阶段,是包括现代人在内的智人阶段。可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约25万~4万年前 ,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 。晚期智人在解剖结构上属于现代人,大约是在距今四五万年前开始出现的。在晚期智人阶段,人类的分布范围扩大了,从旧大陆到达了澳洲和美洲。 这样,由现有发现的化石来追溯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 ,已可以循着由近及远的序列,从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直立人—能人,一直追溯到南方古猿。比南方古猿更早、形态更原始的人类的早期代表,则还在探索之中。
麻烦采纳,谢谢!

⑺ 智人究竟是怎样进化而来的-细品《未来简史》02

尤瓦尔·赫拉利,一位生于宗教错综复杂的中东地带的犹太人,对于未来的探求仍能如驼行大漠般驰行茫茫又不失稳健,甚至探讨各种宗教敏感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秉烛夜读,细品他对未来的建构,诸多问题的庞然架构深刻触及了人类的本源问题,是人类未来不得不要面对的抉择与挑战。由于其从人类历史学角度出发思考,非理论哲学派,涉猎范畴驳杂,所有问题开放化的解读,这反而更能激发每位读者去思考探究。

智人究竟是怎样的地球生物,才能在地球上作为“神”一般的存在?几百万年来,那些和智人一起走过来的生物为何就没有进化成智人?未来的智人一手创造出“人工智能”是否会让智人面临其他生物同样的境遇?我们与其为还未实现的未来场景担忧,倒不如从人类进化角度分析高度智慧文明的起源。

书中赫拉利将7万年至今时间段称作“人类世”:

关于“人类世”他在上一部着作《人类简史》中分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三个阶段。在“认知革命”七万年间智人通过火种烧煮食物从而减少了疾病和驱赶动物蚊虫延长了寿命,利用语言增加了沟通建立了部落,并学会编造故事代代传承。(详情可以略读 《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 )

智人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区别:创造和使用工具、掌控自然客观存在的规律(利用火、电和光, 并不是上帝说“给你们光”,我们就有了光这么简单 )和语言,发达的大脑、直立行走、产生虚构的文化等等,每个区别是如何进化而来的?智人和其他生物本质区别是什么?“达尔文进化论”认为是基因突变和遗传,那么我们的基因从一开始是如何进行突变的呢?

带着这几个问题,让我们从两个方向入手分析,一个方向是从生物进化角度回顾从灵长目到智人的进化过程中发生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因素;另一个方向是从已知基因学角度分析人类基因与其他生物基因的畸变异同点。

智人在生物界的定位:

域:真核生物域 Eukarya >>界:动物界 Animalia >>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哺乳纲Mammalia >> 亚纲:真兽亚纲 Theria-目:灵长目Primates >> 亚目:类人猿亚目(简鼻亚目)-Haplorrhini >>次目:狭鼻猴次目 >>超科:人科(地猿)其他长臂猿科、猩猩科(黑猩猩族和大猩猩族) (也有说法人属于第三类黑猩猩族或者黑猩猩属于人族)>> 科:人亚科(人亚科、南方古猿亚科) >> 人亚科:人族、黑猩猩族 >> 族:南猿 其他有乍得沙赫人、土根猿人、肯尼亚平脸人 >>属:非洲智人其他有匠人、尼安德特人、巫山人、海德堡人等 >> 智人 Homo Sapiens

大约2000万年前,从灵长目开始,猿和猴开始分家,猿的上唇并非直接连接鼻子或牙床,故可以做很多面部表情,手和脚开始明显分化。由于非洲热带雨林和自然运动的变化, 猿经历了完全从树上生活逐渐走到地下的渐进过程 。 为了更加适应陆地行走,开始退化尾巴 (既鱼从爬行动物开始,人类经历的第二次尾部退化), 猿的脑部因表情和视觉能力增加并适应新环境较原猴比例增大 ,而作为灵长目的“猴亚目”仍呆在树上繁衍至今。

大约1500万年前,类人猿亚目出现进化分裂。每当夜幕降临,呆在地上要比呆在树上面对更大型动物(狮虎豹)的威胁,一部分猿更依赖于热带雨林栖息而伸长了胳膊进化成长臂猿;另一部分选择白天在陆地觅食,晚上栖息在树上的方式发展成猩猩;还有一部分敢于睡在草地上,体型达3米高、重700公斤的巨猿,成为陆地上的巨无霸,可惜只吃竹子(《金刚》原型),大约10万年前灭绝。 (巨猿主要生存于中国南部和南亚地带,人类的祖先很可能和巨猿共同生存了100万年,最后适应环境变化更强的人类祖先存活了下来)

又经过几百万年进化,类人猿中分化出一种“素食主义者”大猩猩”,他们有可能朝着巨猿模式发展,增大体积但又避免捕猎,只吃植物,80%以丰富的树叶为食,食量巨大,体型可达两米重350公斤。雄性大猩猩因体重问题已不适宜攀爬而逐渐吃草,有部分从热带雨林迁徙到山林。他们生长在陆地以力量优势以及“捶胸”方式恐吓自卫,没有竞争对手就没有更大的进化。特征:一夫多妻制,严格社群制度,雄性首领享有很多雌性繁殖交配机会(如爬行动物鳄鱼和中国古代帝王),但群体在面对攻击时首领选择单独承担危险(回忆《泰山归来》里的泰山单挑的场景)。成年后雄性要被首领赶离群体,雌性也要去其他群体寻找配偶。

类人猿中的“杂食主义者”大约在700万年前分化成两类,一类是人类祖先“地猿”,另一类是黑猩猩族。

因为地壳运动造成的“东非大裂谷”以及热带雨林面积承载不了更大的猩猩种群,类人猿 “被迫”从树上转移到陆地生存进化成“地猿”,身体更加直立,手臂退化逐渐失去攀爬功能,并逐渐使用“石头”等工具采集和狩猎 。地猿保留黑猩猩的社群制度,面临新挑战必须学会更复杂的工具以便于躲避灾难、集体狩猎和繁殖。工具制作和直立行走也让地猿脑容量增大。仅仅是离开万物生长的热带雨林就需要足够大的勇气面对生存威胁,自我地选择和环境的变化使得“地猿”有了机会更进一步的进化。

而其他黑猩猩族又经过100万年进化因刚果河的出现自然分割成“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黑猩猩有了“简化版的人性”:它们懂得制造(稍微复杂)工具,如折取草叶或细枝进行加工,伸进白蚁巢穴引诱美食上钩。黑猩猩有感情,会为亲属的死亡感到悲伤,群体中其它的成员会慰问死者的兄弟。它们有自我意识,照镜子时知道里面那个家伙不是哪里来抢地盘的陌生黑猩猩,而正是自己;甚至还有移情能力,懂得设身处地揣测其它生物的想法,并据此做出自私或无私的行为。黑猩猩的“短时记忆”能力甚至比人类还强。相较于大猩猩他们为什么进步如此之大呢?首先他们也有社群制度,但有较强的合群性,每一个雄性首领领导3-5只甚至30-50只左右不等的小群体(类似权力自治),群体成员的关系比较散漫,尤其是性关系松弛,雌兽可以同许多雄兽进行交配,但也有“爱情专一”的;其次,由于比大猩猩体格更小,面对其他大型动物危险系数更大,雄性黑猩猩通过工具捕猎,群体围猎方式,并获得食物分享给其他猩猩,增进感情和成活几率;再次语言交流丰富,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报的时候,不仅依靠不同的声音,而且使用各种各样的姿式和手势来表达较为复杂的感情,喜怒哀乐十分复杂,相互之间互相抚摸、拥抱、梳毛等方式增加感情。

倭黑猩猩相对黑猩猩体型更小,是“母系社会”,有更强烈的“分享意识”,更爱与陌生猩猩而不是熟悉的同类分享食物增加社交网络。能辨别不同颜色和发出32种不同意义的叫声。倭黑猩猩是“和平主义者”,任何纷争都可以以“交配”解决。但迄今为止两种猩猩仍未走出热带雨林和刚果河流域。

根据血型基因分析,长臂猿血型为A/B/AB;大猩猩以B为主、有少量A型(生长在东南亚红毛猩猩几乎都是B型血)。大猩猩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程度为98%,甚至超过大猩猩与黑猩猩基因相似程度,很有可能黑猩猩经历了几百万年更加独立的朝着自己认知的方向进化。黑猩猩血型以A为主,有少量O型,M血型和N血型也有发现。黑猩猩有48条染色体(24对)比人类多一对,细胞色素C上的氨基酸顺序与人类的相同。基因与人类相似程度在98.5%,而在这1.5%中,又究竟是哪些具体的差异,在黑猩猩与人之间划出了界限一个频临灭绝一个统治全世界?

科学家发现一个称为FOXP2的基因对运用语言至关重要,它使人类可以灵活地控制嘴和喉部肌肉,发出复杂的声音。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人和黑猩猩身上有两个氨基酸的差异,这可能是人的语言能力远远超过黑猩猩的原因,黑猩猩不能控制嘴型和喉部肌肉。而语言的产生与运用,是人类有效传递信息、积累知识、创立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础。经过训练之后,黑猩猩会掌握用一整套不同颜色和图形的塑料片组成的词汇系统,并且用它们来与人进行交谈。黑猩猩还能学会一百多个手势,它们不仅可以使用这些词与人交谈,还可以在学会了手势语言的黑猩猩之间相互进行交谈,甚至能把学会的词创造性地应用于它认为合适的场合。比如当它学会“脏”一词后,甚至用这个词来骂人,也就是说黑猩猩有很强的词汇组织能力。Ulindi的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揭示了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共享了99.6%的DNA。倭黑猩猩与人类共享了约98.7%的DNA——这一百分比与人类同黑猩猩的共享率是一致的。约1.6%是人类与倭黑猩猩而非黑猩猩所共有的,同时也有相同数量的DNA是人类与黑猩猩而非倭黑猩猩所共有的。这些差别表明,形成人类、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原始类人猿种群相当庞大且基因多样化大约有27000只繁殖个体。一旦人类的祖先在700多万年前与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祖先分离后,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祖先便保持着这样的多样性直至它们的种群在100万年前彻底分裂为两个种群。人与黑猩猩的区别总体来说是因为语言功能的强化出现有声语言交流建立文化以及离开热带雨林面对更危险的挑战并利用工具和火战胜大自然。

在黑猩猩与倭黑猩猩因刚果河种群分裂的同时,400万-100万年间, 地猿离开森林迁徙到东非各地并逐渐进化成“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大多直立行走,因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在工具使用仍很简陋的前提下必须群居生活才能生存下来。南方古猿的其他性状大都像猿,他们的脑容量仍很小,在450~530 mL之间 。

从地猿到南方古猿所代表的人的起源是一次进化上的飞跃,标志着人类家族与高等灵长类中的其他类群分化开来。接下去的一次飞跃是人类家族内部的飞跃:人科当中一类更接近我们的类群--人属。在大约250万年前的那段时间里出现了能人,能人会制作复杂的石器如石片、石锤和砍砸器等,通过石器猎取中等大小的动物并屠宰,能人可能已会建造简陋的类似窝棚的住所。能人的颅骨壁变薄,脑容量增大,平均为680 mL左右。

如果说“能人”因工具的使用而逐渐成长为真正的人类,那么接下来进化出的200万-20万年间的“直立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质变飞跃: 学会控制和使用“天然火”并掌握复杂有声语言能力 。天然火一般来源于雷电、火山喷发等。野兽畏惧大自然的元素-火,而直立人从畏惧到掌控并利用“火种”焚烧树林、食物和驱散对黑夜的恐惧,实现了从野兽到人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存几率。直立人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与现代人的基本相同,这表明他们直立行走的姿态与现代人相同,并且上、下肢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工。 平均脑容量多达1 088 mL,脑不仅仅是体积增大了,它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并进行了重新改组,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相当复杂的文化行为,大脑左右两半球出现了不对称性,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掌握有声语言的能力。

那么人类是如何掌控“有声语言”这门独门绝学的?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在书写《人类起源》时,曾思考人类是如何学会说话的,他写道“ 鸟类发声在好几个方面为人类语言的发展提供了最近的类比 ”,达尔文认为语言可能起源于鸟鸣,这可能产生了各种复杂情绪的言语表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以及日本东京大学的学者表示达尔文的推测是正确的,证据表明人类语言是从动物王国里发现的两种交流形式的嫁接:鸟类的鸟鸣声,以及在其他动物种类里发现的更为实用、包含信息的表达方式。正是这种偶然的结合触发了人类语言的发展。人类语言具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表达”层,主要涉及句子组织的可变化性,另一个是“词汇”层,这与句子的核心内容有关。黑猩猩具备一定的“词汇层”,但是在“表达层”却仅限于手势以及一部分口腔气流变化;而其他动物如鸟类就很少有“词汇层”。大约5万至8万年前,人类结合了这两种表达方式形成独一无二的成熟的语言形式。“曾经存在两种先前存在的系统,就像之前是存在苹果和橘子的,只是两者恰好被放在一起”宫川教授说道,“ 这种现存结构的适应性在自然历史过程中非常普遍,当一样新事物进化时,它往往是建构在旧事物的基础上,略微改变陈旧结构就能获得根本性的新功能” 。我们能够像蜜蜂或者灵长类动物一样交流重要信息,同时我们也像鸟类一样,具有旋律能力并能够重新结合自身语言的不同部分(这也不难理解“鹦鹉学舌”的存在)。正因如此,我们有限的词汇能够产生看似无限多种不同的意义。研究表明,正如达尔文推测的, 人类最初是学会如何唱歌,然后才试着将特定的词汇元素结合进这些歌曲里,编造出更多的歌谣和平仄押韵的诗词 (不难理解古代《诗经》《离骚》唐诗宋词等穿越时空般的穿透力)。 但由于人类学习鸟类歌唱的有限节拍性,语言系统被束缚在有限的系统里非完全的自由,必须基于一定的规则,直到未来人类语言在某个时间段将规则打破可能会产生更高智慧的语言交互(人工智能) 。即便这样,当《猿族崛起》电影中主角“凯撒”喊出第一简单的单词“NO!”的时候是多么让人类这个以为唯一智慧生物震惊。

关于直立人进化说目前国际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多地起源说,比如中国重庆巫山人最早起源于200万年前,与巨猿生存在一起,很有可能东亚人从猿人分化开始就一脉相承,但由于该说法容易引起种族隔离等原因难以处于主流地位;另一种是人类单一起源地说,起源于东非南猿(赫拉利支持的观点),距今发现最早人类化石“露西LUCY”在400多万年前,非洲智人从非洲开始迁徙到亚欧大陆。

在过去的几十万年间,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人属,“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巫山人”“丹尼索瓦人”“北京人”“非洲智人”等等,最后只有非洲智人生存繁衍下来,其他都灭绝了,为什么?

欧洲“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从基因组测序和骨骼研究发现,他们已经拥有区别人类是否有语言功能的 FOXP2 基因,他们已经掌握了语言交流技能,他们的大脑容量达到了1400ML,甚至有部分超过了现代人。除非洲人之外的欧亚大陆现代人均有1%∼4%的尼人基因成分贡献,能推论出非洲智人离开非洲大陆来到尼人居住地同化了他们部分基因之后,尼人就灭绝了。

尼人是怎么被灭绝的呢?科幻剧《西部世界》里福特教授面对机器人伯纳德说“尼安德特人是被我们吃了“,这确实是一种可能,通过化石研究发现很多尼人化石骨架有被撕裂的痕迹,而非洲智人的工具有更轻易携带的长毛和弓箭类 (幻想一下场景,各帝国扩张都是女人繁殖后代,男人宰杀,而更早的智人是直接把男人吃了,很有可能是因为环境恶劣而迫不得已) ;另一种解释因为“尼人”遭遇了突变寒冷躲进山洞,彼此族群联系减少并大量近亲繁殖造成灭绝,尼人所处在“冰川期时代”环境极其十分恶劣;还有解释说非洲智人携带的大量病毒(本身有抗原体)使得尼人面临大面积瘟疫灭绝。赫拉利认为“想象力”是智人生存下来的根本原因,在过去千百万年来智人从非洲热带雨林不断进化而逐渐持有的“想象能力”更让智人在面对酷寒的突变环境以及种族团结凝聚和文化传递有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并创造出“虚构想象”的故事如“神、巫婆、图腾”等。

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解释,只有等我们利用克隆技术复活一位比现代人大脑还大(不一定发达)的尼人才有可能清楚(目前已经有这个能力复活,并可寻找一位代孕妈妈)。但有一点很肯定,非洲智人有了强大的“想象能力”就可以制造更加先进的工具以及面对天灾的自救能力和社群团结能力,那么想象能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想象力”具备的前提是有足够大容量的大脑、二层维度的交流语言和对周遭环境基本的认知与应用(天雷地火),并产生基因突变的诱因诱发基因突变和代代遗传,拥有传播的工具载体(唱歌、画画和长期记忆能力)。这些是我们的近亲黑猩猩所没有的,最早的南猿人在基因和大脑、语言等各方面也不具备。基因突变的诱因很可能是智人掌握了天然火,并掌握了阀门“钻木取火”。火作为一种任何动物都恐惧的自然现象成为了打开智人拥有更高级智慧的诱因。智人懂得掌控自然的能量为我所用,这是一种“认知革命”的觉醒,就如同我们掌握了“雷电”诱发“工业革命”觉醒一样。有了“火”智人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动物,更是高人一等的掌控自然“神”的子民,是其他动物的主宰。传递这种“神”的旨意创造了更多“虚构的故事”巩固族群的统治和团结,产生了所谓的宗教信仰。有了想象力就拥有了创造力,工具的应用和制造产生更多的多样性,并有可能制造铁骑和铜器。

有了掌控自然的力量之后,非洲智人的胆子越来越大并第一次从东非长途跋涉探险全球,而最终突破生态区的阻碍成为地球有史以来单一的生态系统。随后,人类在公元前1万多年掌握了另一种能力,诱发基因突变产生了“农业革命”。

下一篇我们主要分析农业革命催生的崇拜“神”地宗教向科技革命崇拜“人”的人文主义宗教转变过程中人的变化以及所谓的人文主义宗教所带来的人的“灵魂和意识”真实存在性问题。

⑻ 人类到底是进化而来还是外星人改造出来的

“到底”这个词太重,没人可以确定人类真正的起源,但我坚信人类并非起源于外星人,人类只是地球偶然的产物,或者说是自然选择必然的产物。要想知道这问题的答案,又还要推翻这些假说“地球文明的周期性”以及“外星文明降临地球”,现在大家都信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上面介绍的很详细,现有的物种都是从原先的旧的物种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个物种可以进化为另一个新的物种,这得益于基因频率的改变,即遗传变异,所以,那些猴子永远也只能是猴子。

⑼ 有关人类进化类的科幻电影

《x战警》 片中多次提到变异人就是人类进化先驱。
《2001太空漫游》人类从猿猴进化到现代人类,又从现代人类进化到纯能量体,成为“星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