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七十七天》经典台词有哪些
“一个人30岁就死了,80岁才埋,”在这部戏当中我听到这句他说我感到非常感触,因为我觉得人生就应当这样,我们就应当有并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这样一些事迹,然后这样才能够30岁死,80岁才埋,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❷ 电影“七十七天”—穿越羌塘无人区,回应生命最纯粹的呐喊和希冀!
昨晚看了电影“七十七天”,久久不能平复啊,水天相连的那抹蓝、震撼人心的星空、沙漠戈壁等等,挥之不去的心灵涤荡,只是很悲戚地想到一味地感动于别人的故事,何时才能真正写下自己的精彩故事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人生应该怎么过完这一生呢?规规矩矩地过上优渥的生活,还是苦行僧般的风餐露宿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并无对错,只需追随自己的心,而不是轻易地随了大众之列,又是很难。谈到诗与远方,每个人都艳羡不已,但是身体力行又是另一回事了,我们所理解的旅行是轻松惬意、还有美景的触手可及,往往不能理解骑行的艰苦旅途,比如七十多岁的徐玉坤,本是颐享天年的年纪,偏偏选择从六十一岁开始骑行,十几年的骑行足迹几乎踏遍全国所有省份和四大洲二十五个国家,家人并不理解,但是他自己乐在其中,像风一样自由、充满活力。
影片“七十七天”是根据传奇探险家杨柳松真实经历以及他撰写的《北方的空地》小说而改编的,老杨是一位骑行探险爱好者,在自己的人生中也并没有所谓的失意,正如他自己所言的:“我知道,在别人眼里,我要么是个疯子,要么就是生活中遭遇了不幸的失败者,可我都不是。活了半辈子,我就想干一件自己想干的事。就像那句话‘很多人三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埋。’我就是想让自己觉得,我还活着。”这就是最简单而深邃的理由,感受活着。打算穿越羌塘无人区,来到拉萨准备出发,偶遇高位截瘫但积极乐观的女摄影师蓝天,同是对于自由的渴望,惺惺相惜地共鸣于心,最美的景往往需要走最险的路才能看见,身临其境的震撼于心,探险的纯粹意义不可言说,狂热而私密。
羌塘,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高原的高原,世界屋脊的屋脊,也是人类生命的禁区,除南北极,这是人类无法生存的第三极。羌塘的地形复杂、地貌奇特,方圆百里荒无人烟,显现一种原始的山原风貌,完整保留了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这一圣地只能用心灵感知它的庄严、静穆和深邃,领略大自然赋予它的瞬息万变和亿万年的寂静,于是也搅动着探险爱好者的向往。老杨带着骑行横穿羌塘的决心,在拉萨准备的他,遇见高位截瘫的女孩蓝天,蓝天乐观而正能量,鼓励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是仍会有绝望和怨恨卷席而来,恨自己无能的双腿,不能带自己走更远的路。蓝天的高位截瘫是因为在冈仁波齐拍摄星空摔倒胸椎受损而致,多么的遗憾,又是多么的可敬,为了心中最美的景色。意外和明天谁会先来到,没有人知道,但在浩瀚的宇宙里,在短短的一生中,始终需要鼓起勇气,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自己。蓝天送行老杨,两人行走于拉萨干净透彻的周边,开心而不舍,当蓝天坐在轮椅上从上坡向下滑行时,真的美极了,他们坐在群山中,共敬这份自由!
终还是老杨一个人踏上了羌塘之行,开始预期八十天左右的横穿,一开始还是比较的顺利,每天一个马拉松的消耗,并不辛苦,沿途的奇观美景、野生小动物,空旷而寂静,走各自的路,也只有在如此天地,才能看到生命的渺小和无能为力。路途不可能一直的顺遂,首遇沙尘暴,老杨还是能轻巧地躲避了,随后遇到两头执着的狼,才是困境开始的序幕,狼已然把老杨当成盘中餐来守候,两种生物为了各自的生存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较量。开始的搏斗是激励的抵抗,而后老杨放弃了,狼也竟然配合这份放弃,踏进帐篷深深看了一眼老杨又走了,也许是等待老杨最后咽气的尊严吧,导致老杨颓然放弃的是缺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了,四处搜寻都不见淡水的踪迹,甚至喝自己的尿解燃眉之渴,干渴到脸上、嘴唇全部蜕皮。绝望于多个时日后,某天在拉开帐篷拉链那一刻,竟然发现了茫茫白雪,天赐生机啊,开心的像个孩子。
然而这份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新的磨难就不期而遇了,羌塘的汛期来了,冰雪融化导致滚滚水势的倾刻直泻,于是人驮车在冰冷刺骨的水中趟过,几欲被冲走,负隅挣扎地自救,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还是不忍心抛弃一只被大水围困的小狼。在寥无人烟的荒野中,一人一狼的相伴,任老杨怎样的撵,小狼都不肯离去,挺奇妙的际遇。老杨曾被两头狼视为囊中物,而自从救了这只小狼后,它就视老杨为主人了,物种的情感是相通,既有天性也有感恩之心。路途遇不到一个人,但是不敢松懈丝毫,与自己、与环境。
在骑行一半时,老杨对食物开始了无法控制的嗜食,这是危险的信号,但如此寂寥的荒野中,食物也许是唯一的慰藉。即使狠命抽自己嘴巴,也仍有贪念之欲,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将食物消耗殆尽时,一场龙卷风就阻断了这份无律的吞噬。是的,龙卷风,将所有的行李、自行车,甚至老杨都卷挟而空的龙卷风,老杨得以幸免地被抛入水中,但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行李,脚也受伤了,于是慢慢一瘸一拐地行走在这片无人区,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境况,也一度想将小狼烤了吃了,但于心不忍,最后躺倒在茫茫戈壁上,小狼的嘶吼阻止了狼群的袭击。
这并不是结局,结局是唯美而很意境的,老杨和蓝天手拉手一起仰望最美的星空,然后蓝天笑着走出来迎接归来的老杨,一切都是美好而圆满的回归,是洗涤灵魂后的喜悦相逢,无限的憧憬与未完待续。故事真的很美很美,干净而纯粹,没有丝毫杂质的浸染,所以心动,杨柳松说:“这是一个没有探险的时代,但不能没有探索,对自然,对自我。”这也许就是心动的根本原因吧,更是惧怕将“有的人三十岁就死了,八十岁才埋”活成自己的刻度线,只是仍然会去思考:“因为,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寻找自由,为此,可以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电影结束了,杨柳松是幸运的,成功地穿越了羌塘的无人区,但是也有人真的将生命永远留在了羌塘,正如曾经的“独孤骑者“李聪明。
1989年,二十岁的李聪明,在打工之余偶然看到《辽宁青年》上一篇《单人徒步环中国》的文章,受到极大触动的他,按捺不住热情和冲动,卷了几件旧衣服,踏着一部普通女式自行车,开始了漫漫骑行路,这一上路就是二十五年。曾连续骑完十二条进藏线路,于是在2014年10月打算从羌塘横穿可可西里无人区,预计耗时80天,“既然决定走了,便一往无前”,于是故事的续写在此中断了,进入无人区的李聪明将生命安放于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上了,像是飞鸟终于可以落脚安歇了。于外人来看,很难理解那颗骚动的心,将大把的时间消耗在骑行中,过着极简的风餐露宿般生活,这是常人难以相像和容忍的。所以其中的意义也是不足以言语来表达,自由的灵魂追随者,无关乎物质的自由,是我向往的,但并不敢尝试,害怕那份辛苦与磨难,习惯了精致和便捷的生活,全然地忽略了灵魂的喂养,越发贫瘠,越发的恐慌与不安,蹉跎的挣扎。
生命的底色是悲凉与欲望充斥的,人这一辈子能找到丢失的‘自我’很不容易,习惯了稀里糊涂,于是最便捷地重复他人的命运模版,无功无过。七十七天是很短的时间,却是很长的等待与准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去穿越现实的羌塘,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需要穿越的“羌塘”梦想,不虚此行地把握它,人生只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然后看见最惊艳的风景:
“人生能有多少天,
是按自己的想法活着?
有些事,当下不做就晚了;
有些路,今天不走就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