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完美的世界》:一部历经27年依然经典的催泪影片的魅力所在
这部上映于1993年的经典影片《完美的世界》,是一部根据真实犯罪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许多网友看过后,都表示这是“有史以来哭的最伤心的一部电影”,我也如此。
《完美的世界》是奥斯卡最佳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徳执导的作品,《不可饶恕》、《廊桥遗梦》、《萨利机长》都是他的作品,在美国属于大师级别的人物。 《完美的世界》是他作品中评价最高的一部。豆瓣评分9.1,好于99%的犯罪片,好于98%的剧情片。
《完美的世界》是一部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公路电影。 讲述了一个越狱逃犯布奇劫持了一个小男孩菲利普的故事。为了逃脱警方的追捕,布奇带着菲利普开车穿梭在德克萨斯州广袤的原野中。一路上,布奇并没有伤害菲利普,反而对他照顾有加,两人的关系似乎更像是父子一般。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别之处,在于把一个犯罪逃亡的故事转换成了家庭度假。而逃犯与被劫持小孩之间的感情线更是此片的精华所在,不但管吃管住,还负责思想教育,三观正得出奇。 观众的心情从恐惧的情境带入温情的世界,而后又引入无限的伤感中。经典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自然有着其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今天,我将从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剧情呈现、主题思考三个部分来分析为何这部电影会成为经典之作。
《完美的世界》并没有采用复杂的表现手法,没有特技、没有激烈的爆发,导演只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慢慢地陈述一个故事。故事在时间上的跨度也只有几十个小时,但这几十个小时,影片中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却都通过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展现给了广大的观众。
影片中有两个主要的人物就是菲利普和布奇,与菲利普对比,布奇的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导演也是通过对布奇的人物塑造来实现对影片的定位和思考。
①邪恶与善良:布奇并非是穷凶极恶的逃犯,同时拥有善良和正义的力量
邪恶与善良通常是两个对立的特征,却共同体现在布奇这一个人物身上。
布奇的成功越狱,成为逃犯,这种人物角色的定位决定了在布奇的性格特征中有着某些邪恶的力量。随后因为被邻居发现而挟持了小孩菲利普。逃亡的路上,布奇杀死了对菲利普有威胁的皮尔。这些举动的背后来源于其性格中已经存在的邪恶的因素。 但是电影最大的看点就在于布奇并非是一个穷凶极恶的逃犯,他还拥有着一种善良和正义的力量。
在影片开头,与布奇一起逃出来的同伴皮尔准备非礼菲利普的母亲时,布奇赶到后一脚把皮尔踹翻,阻止了同伴对菲利普一家人的伤害,只是选择了带走菲利普。逃亡路上对菲利普予以了十足保护,布奇的善良并不比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正义的人要差,甚至超过我们自己在应对现实生活中善良的分量。
本该代表邪恶的布奇表现出了善良又有正义感的一面,很多细节都体现出他将亲情看的多么重要。一个看似邪恶或者被认为邪恶的人,在其人性中也存在着善良的品行。
善恶是很高等的,需要很强的能力和悟性,更需要灵魂的决断力。大部分人的一生里根本没有善恶,也没有需要启动善恶的契机。在我们的人性世界中,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着善良与邪恶两种力量,每个人外在表现的,都只是某一种力量占优势时的外化,而在内心深处,都隐藏着另一种力量。
②父爱与不屈:父爱对布奇和菲利普是陌生的,两个人都在寻找他们缺失的情感
父亲是影片中的一个没有明显凸显但是却隐藏的题材,布奇对父爱的感受和理解、菲利普对父爱的感受和理解,都是一个抽象的爱的概念,一种无言的爱的表达,是这部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
布奇在妓院里出身并长大,母亲是个妓女,6岁时,父亲离家出走,一直杳无音讯,8岁时,他为了保护母亲,开枪打死了一个通缉犯。布奇的第一次杀人与母亲有关,他对父亲有着一种纠缠复杂的情感,布奇的童年中并没有得到过父爱,他讨厌生父却又对其有所渴望。
但是他有一颗既坚强有温柔的心,他越狱的目的只是想去阿拉斯加找他的爸爸,因为他爸爸给他寄来了一张明信片。爸爸在信中说,他的离开不是因为逃犯,而是找了一个很美的地方生活,希望他也能来这个美丽的地方看望自己。
菲利普同样有一个缺失父爱的童年。正是因为如此,布奇对菲利普有着不同的感情,布奇在菲利普的身上看见了自己的童年,保护菲利普就像是保护童年时的自己。
在逃亡的路上,布奇用一个父亲教育儿子的方法与菲利普交往,他教会了菲利普用枪,教会菲利普用男人的方式保护自己。还让菲利普写出平时想做但不被允许做的事情,他要想方设法带菲利普去一一实现。在影片中有一段布奇将菲利普绑在车顶飞奔的片段,那是菲利普想要的时光飞船,而布奇用一种父亲的方式来完成菲利普的梦想。
在我看来,影片并不是一场公路大逃亡&追击赛,反而更像是一对父子两人重温旧时光。布奇在菲利普身上投射出自己的一部分,他带给菲利普温暖,仿佛在寻找他自己缺失的父爱。父爱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不一定是由原生家庭给与,如果落下这一课,责任、勇气、自由意志的缺失,这些也许需要我们用尽一生来追逐。
反抗在影片中并不明显,但是从布奇的越狱到后来代替菲利普与母亲的谈判,都是对于现状的一种反抗,这种反抗与环境有关。
③尊重与信仰:信仰是一个抽象的意识概念,但是却有着无穷的力量,指引着布奇前行
布奇是一个尊重别人的人,这种尊重体现在他阻止同伴非礼菲利普母亲的环节中,也体现在后来与菲利普的交往中。
菲利普作为他的人质,拥有的却是充足的尊重。在菲利普不自信的时候,他鼓励菲利普。让菲利普自己选择自己的假名,充分地尊重菲利普的意见。在逃亡的路上,布奇三番两次询问菲利普的意见要不要上车,每次菲利普都选择上车。 尊重是整部影片得以推进的重要品质。
信仰,是人心的灯,人怎样信仰,就怎样生活。 对于布奇来说,影片并没有着重地表现他的信仰,在布奇的世界观里,这个世界应该依旧是美好的,所以他才能如此对待菲利普。 也许,布奇也有一个渴望追寻完美世界的信仰,这个完美世界是父亲寄给他照片里的阿拉斯加。
信仰是一个抽象的意识概念,但是却有着无穷的力量,在信仰的世界里前行,也许布奇最后的结局并没有那么哀伤,那是他追寻信仰的征途。信仰,往往是在追寻中体现价值。
正如《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中说:“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一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或者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成为信仰。”
如果说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一个个珍珠般闪光的“点”,那么故事的线索就是将这些零散的 “点”有条理的穿在一起的“线”。 纵观整部影片,其线索可分为 “明线”和“暗线”两种。
①“明线”:线索不断深入,为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
布奇和菲利浦行逃亡的路线——即警长瑞德等追踪的路线即是“明线”。
在电影中,依靠这条警方追踪线索,剧情一步步深入,一个个家庭跃入观众的视野,而家庭中长辈对孩子的粗暴对待也自然和布奇家庭所带来的童年创伤及菲利浦的童年生活的压抑产生不可避免的交锋,因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一触即发。
他们与农场雇佣工一家度过了愉快的夜晚,却在即将启程的时候被发现逃犯身份。不明真相的孩子想和布奇再玩一次游戏,却被满心惊恐男主人狠狠的打了。这个场景刺激了布奇,最终导致了悲剧事件的爆发。
整个故事以时间顺序,以布奇和菲利浦的行进路线为明线,为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将故事主要人物的刻画与次要人物的出场、事件的发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对于故事情节的叙述。
②“暗线”:布奇与菲利浦二人的成长及受教育过程,突显家庭与社会矛盾
影片中故事情节发展的“暗线”为布奇与菲利浦二人的成长及受教育过程。
布奇童年时代的成长及受教育过程一方面由布奇在与菲利浦的对话中透露出来,更多的则是由德州监狱的女犯罪学家萨莉在与警长瑞德分析案情的过程中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出来的。 布奇的童年经历与青少年成长历程就是家庭与社会矛盾的结果,也为影片的结局做好了铺垫。
相较而言,菲利浦的童年成长就是在布奇的指引下,在短短的几天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因宗教缘故,他们家从不过生日,也不过圣诞节,他从没吃过棉糖,甚至从来都没有进过游乐场。
后来在布奇的帮助下,实现了过万圣节的愿望,享受了“过山车”的感觉,学会了开车、并且在担心布奇会伤害黑人农工祖孙一家人时开枪射伤了布奇, 这一切都贯穿着整个剧情的发展,使故事情节更加丰满感人。
菲利浦的成长离不开布奇这位“通往‘完美的世界’”的领路人的耐心指导。毫无疑问布奇和行为举止和教育对年幼的菲利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完美的世界》看似平常的警匪片,给人留下的思考却是久远的,折射出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令人深省的。
①缺失的父爱:父爱不足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情感障碍十分突出,容易养成胆小、意志脆弱、过于依赖别人的性格
心理学家格尔迪曾经说过: “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独特的力量。”
布奇越狱的目的是要到阿拉斯加寻找他的父亲,开始新的生活,最后却被误杀,对父爱的渴望和对完美世界的追寻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布奇过早地丧失了童年,承担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这是一件多么无奈的事。
社会学的研究表明,许多罪犯都来自父亲缺席的家庭。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有重要的作用。
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八岁男孩菲利普虽然也被爱包围着,但是那是一种残缺的爱,没有父亲的关爱和保护,性格懦弱,又被宗教信仰桎梏在没有童年、压制人性的世界里。从多处镜头中都可以看到菲利普犹豫的眼神和不自信的举动。
随后布奇父亲般的关爱和教诲也让菲利普经历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成长过程。菲利普学会了自主,学会了坚持正义,敢于承担责任,也找回了男人应有的自信。
②残缺的人格:理性欠缺的布奇和阴柔寡断的菲利普都与单亲家庭环境密不可分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席,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说,缺乏安全感和爱。一个没有安全感和爱的小孩,在长大之后,很可能变得自卑、敏感、脆弱,情绪极易失控。
布奇在影片中有两次情绪失控。一次是在菲利浦的家,他不能面对菲利浦的妈妈被非礼。他不惜与为了出逃而相互利用的特里决裂,与之拳脚相加,挥戈相向。另一次情感失控是一个喜欢用巴掌教育孩子的黑人迈克,使布奇异常愤怒。
这就是因为父母的缺失,导致了布奇性格的严重缺陷,失去父母关爱的布奇就像一株野 草一样疯长,直到走上职业罪犯的道路。布奇的越狱就是他自控能力差和反社会行为的典型表现。
如果布奇学会了理性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能够很好地与人沟通,也不会在好心收留他们的黑人农工迈克家里施暴,也不会造成菲利普的误会,开枪将他射伤。
③人性的不完美:人性里的光辉或者灰尘,都值得我们了解,努力放大正能量,不断减小负能量对我们的干扰,尽力追求完美。
《完美的世界》很多观众在影片的结尾是以眼泪收场,这是一部完美的,同时也是不完美的影片。
完美之处在于,一个恶人为了保护像他自己小时候的小男孩,为了不给他坏的影响,做了很多好事和努力。两个主角在一段出走的经历中,获得彼此的信任,涌动心中的善意和爱意。
不完美之处在于,这份彼此间的理解和依赖并不被外人所理解。要维系彼此的关系,必须通过伤害他人的利益去达成。最后菲利普亲手开枪打布奇,故事貌似必须用这样一种方式去结束。
影片把我们从紧张的情境带入温情的世界,而后又把我们引入无尽的伤感中。两位主人都以特有的方式把对方引入“完美的世界”,当观众因此获得温情的滋润时,一颗子弹结束了布奇的生命,对温情的回味以及悲剧性的结局使影片在温情的悲剧中得以升华,由此凸显出呼唤人性的不完美这一主题。
导演就是通过这种结局的落寞,让我们在不完美的结局面前困惑和深思。正义与善良,是两种不同范畴的社会价值。 在不同的利益属性之间产生冲突时,能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来实现我们内心中不同价值力量的平衡,这是人类渴望的,但是在电影中却是没有实现的。
在我看来,这不仅仅一部犯罪剧情片,其中蕴藏的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更是值得反思。 如果我们仅从故事内容来解读该片,实在过于局限。因此,本文就从人物性格、剧情呈现、主题思考三个角度,由浅入深向大家展示该片的独特魅力。
影片的最后,布奇被击毙,菲利普被解救。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追寻那个完美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但是我们可以给予我们在乎的人完美的爱。 欢迎关注@ 阿若姑娘
⑵ 电影经典和经典电影一样吗
电影经典和经典电影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经典电影通常是指在电影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认可和赞誉的电影作品,这些电影作品往往在电影艺术、技术和文化方面都具有非常高的成就和价值。这些电影通常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影评人的关注。
而经典电影则是指具有代表性和文化价值的电影作品,这些电影通常通过引领电影艺术、技术和文化方面的新趋势、创新和进步,以及表现人性、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深刻内涵和普遍主题派没,赢得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其次,经典电影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通常被认为是电影艺术的杰作,其制作水平、表现手法、摄影技巧、音乐配乐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而经典电影则更加注重深刻的主题表达、人性的探讨和社会问题的呈现。这些电影也更具有人文精神、情感深度和内涵深度,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世界,引发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最后,经典电影通常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对于电影艺术、技术和文化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典电影则更加强调其代表性和文化价值,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着广泛的粉丝和认可度,代表了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和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综上所述,电影经典和经典电影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经典电影在多个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成就和价值,代表了电影艺术、技术和文化方面的最高水平,对于电影史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经典电首侍影则更加强调其代表性和文化价值,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着广泛的粉丝和认可度,代表了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和文尘芹纳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⑶ 每天看一部经典电影有什么好处
每天一部不必要,但是时间长了真的思想境界会提高的,建议先从正常的爆米花电影看起,逐渐深入,再到经典,电影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思想。
⑷ 一部电影凭什么能成为经典
这本书是由牛津大学默顿学院教授罗伯特·迈厄尔所写。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从电影大片的角度切入,系统地介绍了品牌故事的重要性、如何打造品牌故事、如何宣传品牌故事、如何延续品牌故事的力量。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一部电影想要成为经典,需要具备哪两个特质?”
‘经典的内核’
作为《企鹅经典》系列丛书的编辑时,罗伯特就经常被要求思考:是什么让一部作品成为经典。
他发现凡是那些被人们称为经典的,或者说大众会反复观看、差评极少的电影,基本都有一个特质:跨越国界。
从荷马到哈代,从《吉尔伽美什》到《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些经典的作品,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搬上银幕,被世界各地的人赏析过后,仍然能够得到统一的正面评论。
不仅如此,这些作品通过时间和空间与人们对话,提供了深植人们内心的普世真理。
于是,围绕电影的要素,演员、导演、投资、背景等,罗伯特展开了深入分析。他试图找到经典电影的内核。
在对比了上百部商业大片和人人称道的经典电影后,他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含好有些电影演员很厉害、导团老亮演很厉害、投资也很给力,但是做出来的电影就是得不到好口碑和广泛传播,问题出在哪了呢?
答案是:故事。
经典电影的内核是在讲述一个好故事。
‘连贯的情节’
当一部口碑很低的商业电影出现后,人们对它最大的抱怨,就是“故事没逻辑”“情节不连贯”“整体结构非常散”。
相反,当人们对一部经典电影交口称赞时,大家不再停留在对故事连贯性的讨论,而是觉得它道出了人生的某些真相。
基于这种变化,罗伯特认为,连贯的情节是一部经典电影的门槛。字典中对连贯性的定义是:“某物的各个部分以自然或合理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连贯性会使一部电影成为一个让人完全沉浸的故事,而不是一堆想法、事件、图像或对话的堆砌。
人们不会理性思考人物对白、情感,以及情节的合理性,只会被情节持续激发情绪,变得感性。
布赖恩·博伊德在塌宽《故事的起源》中提到,人类思维在本能地寻找模式。因为成熟的模式代表秩序。人们需要秩序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人们对合理的模式和情节没有抵抗力。
人们对不合理的模式和情节毫无感觉。
所以,情节连贯,剧情合理是一部电影成为经典的隐形门槛。
‘事实的反差’
凡是特别经典的电影,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我不是药神》《大话西游》都具备一个非常容易识别的主题。
一个职场精英被误判杀妻后,卧薪尝胆,成功从监狱逃了出来;
一个智力有缺陷的人,自强不息,经过重重考验,铸就了自己的“美国梦”;
一个失败的中年父亲,从卖药挣钱,到卖药救人的思想转变;
一个对西游记经典故事的无厘头化演绎。
上述故事的精神内核,分别是:绝境重生、大众励志、精神升华、包裹喜剧外衣的情感悲剧。它的共同特点是反差。
这也是这些电影可以成为经典第二个门槛。
反差可以唤醒人们的感性;反差可以给观众制造悬念;反差可以让观众迅速共情。
人物设定在合理的基础上,反差越大;故事情节在合理的基础上,反差越大;故事结局在合理的基础上,越出人意料,一个故事成为经典的可能性也越大。
因为没有反差的人生,大多数人天天都在过,只有反差才能让人觉得不容易和困难,才会让人们陷入思考。
总结一下,经典电影的内核是经典故事;经典故事有两个门槛,分别是连贯的情节和事实的反差。因此,不管你是评论一部电影好坏,还是想自己写一个故事,都要特别注意这两个隐形门槛。它们可以迅速提升你的鉴赏能力。
⑸ 你觉得经典电影有哪些共同之处
在我看来经典电影就是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任时间流逝,一代又一代的影迷更迭,即便影迷生活成长于不同背景,人们依旧能从电影中体会到某种精神需要,获得了一定的心灵安慰。而要成为一部经典的电影,个人认为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而这几个要素几乎就是所有经典电影的共同之处。
第三,配乐抓耳。当然这不是经典电影的必备,但是大部分经典电影一定是具有代表性的配乐的。配乐对于情感的烘托起到的作用是单靠演员演技和镜头语言无法完成的。比如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里的《only you》,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等电影除了剧情和演员,经典的配乐也刻在了观众的脑子里面。
⑹ 一部电影能成为经典,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
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之所以成为经典,百看不厌,人见人看,流千几十年乃至永恒,究其原因有方方面面的因素。
剧情吸引人有很多因素,最重要的大概是共鸣和新奇。共鸣首要的,其次是新奇。《大宅门》《父母爱情》《欢乐颂》《都挺好》面向的群体是不同的,但群体内的共鸣是差不多的。不管爱还是恨,或者又爱又恨,角色塑造有血有肉有情感,就能引起共鸣。
传递好的价值观一部好的作品,必然是要向观众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好的生活理念的。如果一部电视剧向观众传达的都是混乱的三观,不正确的价值观,那这部剧就已经是失败了的。所以,一部能叫座又叫卖的电视剧,必然是一部价值观正确,有好的生活理念的。
⑺ 经典电影对人有什么帮助
看电影可以让你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可以让你学到一些在社会上所经历不到这些知识。可以带给人们一些触动。看电影一定要有目的去看,而且要尝试写影评,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看电影我会给人一种特别好的感觉,然后就是可以放松。推荐几个比较好的经典电影。
侧耳倾听,本片根据柊葵的同名漫画改编,由多次在宫崎骏作品中出任作画监督的近藤喜文担任导演。该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94年的故事,作画的背景大部分来自东京附近的多摩市中心。男女主角互相勉励互相学习,为各自的理想而奋斗,叙述了少男少女间清纯真挚感人的恋爱故事,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