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小龙的电影
《精武门》
基本信息
【类型】:动作/故事
【上映时间】:1972年3月22日
【香港票房】:HK 435,8928
演职员表
【出品人】:罗维
【监制】:邹文怀
【导演】:罗维
【武术指导】:韩英杰
【音乐】:顾嘉辉
【摄影指导】:陈清渠
【剪辑】:张耀宗
【制片】:刘亮华
【演员】:
李小龙�饰�陈真
田�丰�饰�大师兄
苗可秀�饰�小师妹
罗伯碧亚�饰�皮洛夫
魏平澳�饰�胡翻译
罗维�饰�探长
电影简介
《精武门》,在美国上影时名称:《The Chinese Connection》。是香港1972年嘉禾电影出品的一部武打功夫电影,由李小龙主演,罗维执导。这也是李小龙第二部主演的电影,在当时香港票房收超过四百万。
其他演员包括:苗可秀、刘永、金山、冯毅、田俊,甚至还有李小龙的外国徒弟罗伯碧亚等等。顾嘉辉配乐。后来成名的成龙及洪金宝于戏中担任武师,有被李小龙痛打的镜头,不过看不见面孔。电影中李小龙饰演陈真。精武馆的创办人,陈真的师傅霍元甲逝世,陈回到上海一心想跟青梅竹马的师妹(苗可秀饰)结婚,回来却得到师傅逝世的消息,好不难过。日本人办的虹口道场派人来霍元甲的公祭,送上“东亚病夫”牌匾;陈真不甘侮辱,瞒着众师兄弟,独自将横额送回虹口道场,以一敌百,以“迷踪拳”及双节棍打败日本人;并且在公园内凌空踢碎“狗与华人不得入内”的告示牌。当时陈真身处在公共租界,精武馆上下知道陈真闯祸,力劝他离开上海暂避。就在临行前的晚上,陈真无意中发现精武馆有两个日本人派来的奸细,并且就是毒杀师傅的元兇。于是陈真杀了二人后,改变初衷,决定留在上海,找出杀死师傅的幕后黑手报仇。最终打探到是虹口道场的日本人干的,盛怒之下血洗虹口道场。而正在此时,道场的人找来了租借巡警,为了不拖累精武门,陈真英勇就义。
经典对白
* “胃病会不会死人?感冒会不会死人?” -师兄们引述医生的说法,指师傅霍元甲是因为“胃病转做感冒”而死,陈真感到十分荒谬,质问师兄们时这样说。
* “中国人不是病夫” -陈真把“东亚病夫”牌匾交还虹口道场,并把馆内高手都教训一顿后这样说。
* “为什么?为什么还要迫我?” -陈真向一位汉奸(胡翻译)查证师傅霍元甲死因后,本来想放他一马,但这个汉奸竟想从后袭击陈真,陈真一拳打死了这个汉奸后,说了这句话。
* “我读得书少,你不要骗我!” -陈真问警官如果他向日本领事自首,精武门是否真的可以逃过被封馆一难时这样说。
《精武门》两个国语版的区别
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确实存在两个台词差别很大的国语版本。
第一个版本的人物台词基本和粤语原版一样,我们估且叫它“原配版”吧。第二个版本不知是何时何地配的(肯定不会是台湾),台词变更了不少,使故事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配版强调精武馆和虹口道场之间的恩怨,是“中日之间的民族恩怨”,而重配版则将其定位为“两个武馆之间的私人恩怨”,具体如下:
区别一:李小龙的经典台词:“中国人——不是病夫!”
原配版:李小龙饰演的陈真第一次到虹口道场踢馆时,打败了所有日本拳手后,确实说的就是这句“中国人——不是病夫!”(和粤语版完全一样),这句话可谓慷慨激昂;
重配版:不过,在重配版里就改成了“精武馆的人绝对不会是病夫”。
区别二:罗探长的诺言
原配版:故事结局,罗探长向陈真承诺精武馆绝不会有事,他说了句:“我也是中国人!”;
重配版:这句话改成了:“我和你们是一样的人”。
区别三:关于主人公一方的身份
原配版:显示主人公们是“中国人”,例如日本武师对罗探长说的是:“你们中国人只会帮中国人”;
重配版:这句话改成了:“你们自己人帮自己人”(重配版强调了“大日本”,却淡化了“中国人”的概念)。
区别四:踢碎“狗与华人不得进入”的牌子
原配版:和粤语版一样,完整地保留了这段情节;
重配版:有删节,将其演绎为陈真受到日本人的污辱后出手还击,结果差点招来麻烦,并没有这块牌子的镜头(不过,某些VCD版本还是完整地保留了这段情节)。
幕后制作
本片是李小龙的第二部功夫电影,至今仍是功夫电影代表作之一。本片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狭隘的复仇主题,将影片上升到民族大义,以其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引起广泛共鸣。例子是陈真飞脚踢碎租界公园大门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木牌,将“东亚病夫”字幅撕碎塞到日本武士口中等着名情节。在打斗中,李小龙第一在银幕上展示了他双截棍的惊人绝技,短小精悍,威力无比。李小龙尽量避免使用蹦床等辅助设备,不用替身。李小龙的功夫电影以男性为主,女演员戏份很少,感情戏也很少,起不到什么作用。李小龙性格粗放,大大咧咧,见到女性就拘谨害羞。本片中苗可秀是女主角,她在《唐山大兄》中尚为女配角。苗可秀与李小龙是世交,自幼相识,是与李小龙合作最多的女演员。影片中,师徒两代人侠肝义胆,为正义与国家不屈不挠,无坚不摧,体现了中国人高贵的武侠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操。影片故事曲折紧张,武打动作设计高超,拼杀场面凶狠激烈。尤其是在影片的结尾,陈真一个凌空腾起,画面突然停格,成为功夫片中经典画面,给全世界的观众以震撼。
❷ 李小龙被誉为华人之光,世界功夫片宗师,曾经风靡世界,都有哪些电影作品呢
李小龙作为功夫电影的创始者,拍了很多部电影都是动作武打类型的,比如《金门女》、《富贵浮云》、《细路祥》、《人之初》、《人海孤鸿》、《Marlowe》、《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等。
即使李小龙英年早逝,但是他的电影作品,他对中国功夫的见解,他自创的截拳道,都给很多后人留下很深的影响,虽然现在看起来这种类型的电影很老,但是在那个年代实属不易了。
❸ 李小龙传奇-香港武打故事片
分类: 娱乐/明星 >> 华人明星
解析:
中国新生武道(一、截拳道)
目前在中国武术界的武道有截拳道、大成拳、太极拳道、武御道、轨迹拳学、无限制格斗术、功拳道、残道、自由道、狂龙武道、速击道等等。
截拳道无疑属于最有影响的武道。中国着名的截拳道传播者有石天龙、郝钢、赵云龙等人,截拳道理论界比较活跃的有朱建华、魏峰、陈绮平、秦瑞明等人。
一、回顾:
1981~1985年,我国最早的一批李小龙迷和李小龙研究者开始出现,笔者便是其中最坚定执着者之一。这一批最早的龙迷,后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岁月的磨洗,很多人逐渐放弃了当年的热爱,能够一直坚持到今天的不多。据笔者了解,这一批人当中,坚持到今天并做出一定贡献者有:广东的关文明先生、湖南的郝刚先生、朱建华先生等。(说明:本人引自陈绮平的文章)
二、成长期:
1986~1991年,我国的李小龙与截拳道热潮开始步入成长时期。
1986年元旦,北京的《武魂》(当时为双月刊)杂志率先连续登载了香港一本李小龙截拳道专刊的内容,题为《国内首次公开·李小龙创:截拳道》,署名“牟杰编”。连续六期,一年连载完毕。一石激起千层浪,内地武术爱好者们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读到了李小龙截拳道的内容。
同年同月,仙地引进的香港彩色武打故事影片《李小龙传奇》的录像带在全国各地发行放映。一时间,各地的录像厅内广大青少年争睹李小龙的风采也超卓武功。影片《李小龙传奇》,由香港恒生影业公司1982年出品,是为纪念李小龙辞世十周年而投拍的追忆性作品。影片由香港着功夫片编导吴思远导演,主演何宗道(曾用艺名黎小龙),是当时最出色的李小龙扮演者。
该片为了加强真实感,不但追随李小龙的足迹,到香港、三藩市(旧金山)、西雅图、洛杉矶、泰国曼谷以及意大利罗马等城市实地拍摄,更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还请来了李小龙师父叶问的长子、咏春拳大师叶准扮演叶问宗师,请来李小龙生平挚友小麒麟自己扮演自己。影片构思巧妙、情节动人、武打精彩。对李小龙的练武秘闻、内心世界、死因之谜等也都有比较全面的反映。
这部影片的录像带1985年由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进口,1986年初在中国大陆地区发行放映。《李小龙传奇》录像带影响、造就了80年代中期内地一大批李小龙迷。在中国李小龙与截拳道热潮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正是通过这部影片,很多内地龙迷了解了李小龙的生平与传奇,了解了李小龙的武道哲学,了解了李小龙有一个英文名——叫布鲁斯·李(bruce lee)。
1988年秋,《李小龙传奇》电影正式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进口,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不少热情的龙迷在看过录像之后,又挤进电影院,感受宽银幕大电影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在这一时期,内地进口的香港以李小龙为题材的故事征录像带还有《唐山截拳道》、《一代猛龙》、《天皇巨星》等,但都不如前者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1986年12月,漓江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大陆首部李小龙传——《功夫巨星》,这部只有162页的小册子,由李小龙生前友人、美国影评家布洛克着·(英文原版名:the legend of bruce lee),高原编译。该书文笔洗练优美,详略得当,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李小龙的生平、影片、哲学与武术。作者布洛克本人为李氏家族好友,至今仍和在美的李小龙胞姐、胞弟保持着良好的友谊;译者高原,也是大陆早期译介李小龙文化的功臣,中英文水平俱佳,曾有多篇关于李小龙与截拳道的译稿发表。
1987年4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李小龙技击术汇宗》一书,197页。这是内地出版的第一本有关李小龙技击术的书籍。内容以资料汇编为主,但对当时资料奇缺的国内龙迷来说,亦足以慰籍。该书编着者关文明先生,时年47岁,是广州华南师范学院的一名教师,执着的李小龙迷。由于地处改革开放的南大门——广州,与香港又有亲友联系,关先生在资料方面占有一定优势,此前已在刊物发表过数篇介绍李小龙、截拳道和海外武刊的文章,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欢迎;80年代后期,关先生又相继编着过《李小龙传奇与技击术》、《功夫之王》和《真功夫》等介绍李小龙的特刊,为推动南国李小龙热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987年11月,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了沈理然编着的《一代武星李小龙》一书。该书140页,也是资料汇编类型的图书。前半部分为李小龙生平传记和武术哲学;后半部分为截拳道技术图解,内容与《李小龙技击术汇宗》类似,主要是香港出版的《李小龙截拳道》中文译本摘编,包括了不少李小龙的手稿动作图。《一代武星李小龙》书后附有黑白图片32页,是前述图书中图片最为丰富的一本。
1988年2月,龙年伊始,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李小龙技击法》一书的中文译本。这是中国李小龙热二十年间国内翻译出版的唯一一部李小龙原着。该书英文原本(书名: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共4册,中译本略有删节,合为一册出版。书中数百幅动作照均由李小龙本人及其截拳道高足伊鲁山度、黄锦铭示范,弥足珍贵。原书写于1967年,但没有出版。李小龙逝世后,由他的朋友和学生、美国《黑带》杂志社经理三户以上原(音译:姆·乌耶哈拉)编辑整理出版。
早在1986年,该书译者就在《中华武术》杂志介绍了此书;1986年底,《精武》杂志的封二报道了北京的一位工学硕士、戳脚翻子拳武术家钟海明先生,正在翻译此书。短短几行字,一下子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很多读者纷纷致函《精武》杂志,问何时可以买到此书。《精武》杂志趁热打铁,与译者合作,1987年全年连载该书中文译本的精华部分。1988年2月,中译本《李小龙技击法》正式出版,《中华武术》杂志同步推出该书连载,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1988年,三位湖南的李小龙迷:吴杰、曾祥辉、田宾在《搏击》杂志编辑、连载了名为《截拳道》的技术稿,1989年又整理成书,书名就叫《截拳道》。
1988年,湖南长沙的青年武术家宾彦红、马胜利开办了国内唯一的一家中西武术书店,从事进口武术图书邮购生意。经营的书籍,以香港、台湾的武术图书和李小龙原着港台版中文译本为主。该店的邮购图书主要有:《李小龙截拳道》(李小龙原着tao of jeet kune do的香港中译本)、《截拳道入门》(日本李小龙研究家风间健编着的《魂之武器》一书台湾中译本)、《图解咏春拳》(李小龙高足严镜海着wingchun gongfu一书香港中译本)、《人中之龙——李小龙的一生》(日本李小龙画册《斗魂》一书台湾中译本)等等……
中西武术书店前后延续了将近十年时间,为中国李小龙迷购买、阅读海外李小龙图书打开了一扇宝贵的窗口。特别是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初,国内不狂热龙迷从这里邮购过书籍。他们当中有些人后来成了研究截拳道的专家。但由于进口书书价都较为高昂,动辄五十、七十元一本,多数龙迷空有艳羡之心,心只能望书兴叹。
1990年6月,第一部真正的李小龙电影录像带在中国大陆发行放映——这就是《猛龙过江》。该片由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引进发行。在李小龙逝世之后17年,祖国大陆的观众终于第一次盾到了真正的李小龙影片!1991年,影片《唐山大兄》的录像带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引进发行。李小龙的电影开始进一步走向内地观众。
三、成熟时期(1991~1995年)
经过了十余年的萌芽与成长,中国的李小龙与截拳道热开始走向成熟期。这一时期突出的标志,是涌现出一批各领 *** 的青年截拳道研究家与李小龙专家。他们多数是从80年年代中前期的内地第一代龙迷当中成长起来的,且都受过一定程度的武功训练,有扎实的功夫底子,年龄均在20~35岁之间。并在历年的全国各大武刊上不断有研究文章问世及专着出版。这些青年专家包括:
笔者(北京市人,1971年生。祖籍辽宁沈阳,客居安徽合肥市),郝刚(山东人,1961年生。客居湖南娄底市),朱建华(湖南芷江人,1969年生),高鸿鹏(陕西富县人,1973年生),魏峰(山东沂源县人,1972年生),肖峰(湖北广水市人,1965年生),石天龙(河北昌黎县人,1964年生),等等。
这些青年专家,是中国90年代以来李小龙热潮与截拳道运动的推动者。今天的很多青少年龙迷和截拳道爱好者,就是读着他们的作品成长起来的。“我是读着您的书和文章长大的。”——这句话成了今天的青少年爱好者对这些专家们表示敬意的常用语。
1992年,河北昌黎的石天龙先生、湖南娄底的郝刚先生,分别在河北和湖南开办了以弘扬李小龙截拳道为旗帜的武术学校和研究会,“南郝北石”各领 *** 。
同年7月,山东的青年研究家魏峰先生整理、编着了《截拳道——李小龙实战功夫精粹》一书,该书325页,由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较为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李小龙的影视武打形象,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欢迎;1993年5月,湖北监利的武术爱好者董子红先生,整理、编着了《神功绝技——李小龙二节棍攻击法》一书,该书183页,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由于该书汇编了港台二节棍技法资料,使热爱李小龙双节棍的青少年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因此也颇受欢迎。1992~1995年,上述两书的销路一直不错,坊间甚至出现了盗版。
1992年10月,李小龙经典功夫影片《精武门》录像带在全国发行放映,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引进。但在国内出版后,片名却被改作了《武门风云》;1993年3月,李小龙最后遗作《死亡游戏》由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引进发行,片名也被更改,成了《龙腾虎跃精武魂》。至此,李小龙的五大经典功夫片,只剩下一部《龙争虎斗》内地还没有引进了。
1993年,时逢李小龙逝世20周年和李小龙独子李国豪在美拍片中枪意外身亡,国内的报刊一时间有关李小龙与李国豪父子的报道连篇累牍。美国、香港两部有关李小龙生平的最新纪绿片:《李小龙传奇》(bruce lee,curse of dragon)与《李小龙之武术世界》(bruce lee,martial arts world)高质量盗版录像带也迅速登陆内地音像市场。1994年,美国最新故事片《龙,李小龙的故事》录像带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引进发行,易名为《龙威》。
1994年,笔者的文章《〈李小龙之死揭谜〉系小说家言》、《截拳道阐宗》、《李小龙珍闻轶事》在国内研究界受到广泛瞩目。进而与陕西的高鸿鹏、湖南的郝刚、朱建华、湖北的肖峰等先生结为友好。青年专家们之间,从此加强了来往、沟通与联络,一次令中国李小龙热潮和截拳道运动腾飞的盛会已呼之欲出。
1994年冬,功夫片明星李连杰也趁着海内外的一片李小龙热潮,模仿李小龙的着名影片《精武门》,改编拍摄了武打新片《精武英雄》。片中李连杰扮演陈真,与李小龙同一时期的前辈日裔武打影星仓田保昭、着名泰拳冠军出身的功夫影星周比利与李连杰演对手戏。
1995年陕西省青年截拳道专家高鸿鹏先生在陕北富县创立武道研修总会,中国民间的截拳道传播机构又增加了一支劲旅。1995年5月,香港李小龙会成立,会长黄耀强、副会长李健华、吴育枢,开办了有声有色的龙迷活动与大型李小龙收藏品展览会。
1995年5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祝春亭编着的《功夫影帝李小龙传》一书,该书428页,图文并茂。是中国内地直到90年代中期为止所出版的资料最为丰富的李小龙传记。编着者比较肯下工夫,但由于对李小龙生平研究不够深入,书中牵强谬误之处也俯拾皆是。尽管如此,该书当时依然很受内地读者欢迎。直到今天,这部书还被录入到因特网上,作为电子书。
四、兴盛时期(1996~2002年)
1996年元月,《拳击与格斗》杂志社在陈琦平、郝刚、肖峰等截拳道专家的支持下,出版了内地首部大型彩色李小龙画册。
1996年,美籍华裔香港功夫影星甄子丹(亦是着名李小龙迷)实现多年夙愿,领衔主演了根据李小龙名作《精武门》改编的同名30集电视连续剧。同年该剧在内地播映,受到国内广大青少年龙迷的热烈欢迎。
1996年5月,在郝刚先生的热情推动下,首届中国截拳道专家研讨会在湖南娄底召开。来自天南海北的五位青年专家:陈琦平、朱建华、魏峰、肖峰以及东道主郝刚,在神交多年之后,首次坐到了一起,开展截拳道技术研讨、畅谈中国李小龙热与截拳道运动的未来。会议决定,五位专家联手办刊,出版中国首本截拳道学术专业期刊——《截拳道世界》,定期举办技术交流研讨会和学术讲习班,在全国大力推广截拳道运动。
1996年6月,中国首本截拳道学术专业期刊——《截拳道世界》在湖南娄底问世。1996年10月,李小龙授业师兄、香港咏春拳大师黄淳梁来内地北京举办“咏春短训班”,受到国内广大龙迷的热烈欢迎。
1996年秋至1997年元月,中国截拳道专家陈琦平、郝刚远渡重洋,追寻李小龙当年的足迹,到香港、日本、美国各地,考察史料、拜会李小龙的亲友与家人,并在李小龙两大顶峰门徒木村武之、伊鲁山度亲自指导下,全面学习深造李小龙嫡传振藩拳法与截拳道。这次壮举,后来被称为“截拳道万里寻根”。这是中国大陆截拳道传播研究者首次前往李小龙门下正式学习深造,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1997年元月,由笔者主编的《世纪巨星李小龙》一书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该书102页,作于 1995年,本是为陕西武道研修总会编纂的内部教材,前半部分是李小龙生平传记,后半部是李小龙生平图片集,书前后附采页若干。后由武道研修总会联络出版社出版。
1997年6~7月,笔者前往湖南李小龙研究总会,主持内地首期李小龙截拳道教练员班。
1997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大陆。1997年,振藩截拳道香港分会成立,会长陆地,副会长梁敏滔。
1998年11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 *** 李小龙》一书,该书由香港龙迷廖锦华先生编着,390页。图片资料极其丰富,书的前后均有不少彩页,对广大内地龙迷来说,称得上是一本厚重的大部头书。
1999年,中国香港资深李小龙研究家李志远先生所着的《李小龙神话再现》一书在港出版,此前该书曾在香港报章连载,大受好评。该书是迄今为止中文版李小龙传记图书中资料最详尽、考证最严谨的作品之一,很值得称道。
1999年12月,李小龙截拳道顶门门徒黄锦铭师父应邀由美国来香港举办振藩截拳道研讨会,内地截拳道专家郝刚、陈琦平、朱建应振藩截拳道香港分会之邀请,前往位于九龙的香港理工大学,接受了黄锦铭师父为期两整天的截拳道技击法言传身教。至此,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总共有三人,在李小龙顶峰门徒的亲授指导下学习了嫡传截拳道。
2000年5月,李小龙胞姐李秋源女士应广东顺德市 *** 邀请,从美国三藩市不远万里回故乡参观祖居。李小龙宗师是广东顺德安镇上村人,父亲李海泉早年到佛山学唱粤剧,后移居香港。陈琦平与郝刚先生陪同李秋源女士参观了顺德均安镇上村新近修复的李小龙祖居与李氏宗祠;李秋源女士学应湖南李小龙截拳道总会之邀,前往湖南访问,对祖国大陆方兴未艾的李小龙与截拳道热潮,她感到格外欣慰。
2000年6月,陈琦平的专着《振藩截拳道入门》由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该书173页,是内地首部系统反映李小龙嫡传振藩拳法/截拳道的个人专着。
2000年,是李小龙诞辰60周年。我国的《中华武术》等各大武刊都出版了纪念专号。
2001年5月,广州的李小龙研究家关文明先生出版了《一代英杰李小龙》一书。该书303页, 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图片与史料都很丰富。尽管该书校对不够细致(如多处把笔者旅美的时间由1996年错讹为1999年),但依然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李小龙图书。
2001年11月,适逢李小龙60华诞之际,广东李小龙研究会在广州正式挂牌成立。成立大会在李小龙故乡顺德举行,该会会长为马明达教授,副会长为关文明先生。
❹ 请问李小龙电影全集有那些
李小龙超经典动作《死亡塔》BD中字1024分辨率高清
: http://www.bbspn.com/thread-3990-1-4.html李小龙超经典动作《死亡游戏》BD英语中字1024高清
: http://www.bbspn.com/thread-3988-1-4.html李小龙超经典动作《龙争虎斗》BD英语中字1024高清MKV版
: http://www.bbspn.com/thread-3987-1-4.html 李小龙超经典动作《精武门》BD国粤双语中字1024高清MKV版
: http://www.bbspn.com/thread-3985-1-4.html李小龙超经典动作《唐山大兄》BD国粤泰三语中字1024高清MKV版
: http://www.bbspn.com/thread-3984-1-4.html李小龙超经典动作《猛龙过江》BD国粤双语中字1024高清MKV版
: http://www.bbspn.com/thread-3983-1-4.html
❺ 李小龙按时间顺序演过的电影
1、《金门女》1940年
饰演:婴童
导演:Esther En
主演:Liu Nom, Moon Quan
2、《富贵浮云》1948年
饰演:客串
导演:俞亮
3、《梦里西施》1949年
饰演:小李海泉
导演:蒋爱民
主演:罗丽娟,李兰
4、《细路祥》1950年
饰演:细路祥
导演:冯峰
主演:冯峰,李海泉
5、《凌霄孤雁》1950年
饰演:客串
导演:吴回
主演:白燕、,张活游
6、《人之初》1951年
饰演:牛仔
导演:秦剑
主演:吴楚帆,黄曼梨
7、《苦海明灯》1953年
饰演:阿生
导演:秦剑
主演:张活游
8、《危楼春晓》1953年
饰演:客串
导演:李铁
9、《母泪》1953年
饰演:客串
10、《千万人家》1953年
饰演:B仔
导演:珠玑
主演:卢敦,黄曼梨
11、《父之过》1953年
饰演:客串
12、《孤星血泪》1955年
饰演:客串
导演:珠玑
13、《孤星血泪》1955年
饰演:客串
导演:珠玑
14、《儿女债》1955年
饰演:客串
导演:南海十三郎
15、《守得云开见月明》1955年
饰演:洪仔
导演:蒋伟光
主演:芳艳芬,江一帆
16、《爱》1955年
饰演:客串
17、《许癫纳福》1955年
饰演:客串
18、《孤儿行苦命女》1955年
饰演:客串
导演:李佳
19、《早知当初我唔嫁》1956年
饰演:客串
导演:蒋伟光
20、《雷雨》1957年
饰演:周冲
导演:吴回
21、《甜姐儿》1957年
饰演:同学
导演:吴回
22、《人海孤鸿》1959年
饰演:阿三
导演:李振辉
主演:吴楚帆,白燕
23、《唐山大兄》1971年
饰演:郑朝安
导演:罗维、吴家骧
主演:苗可秀, 韩英,刘永
24、《精武门》1972年
饰演:陈真
导演:罗维
主演:田丰,韩英杰,田俊
25、《猛龙过江》1972年
饰演:唐龙
导演:李小龙
主演:苗可秀,小麒麟
26、《龙争虎斗》1973年
饰演:李
导演:高洛斯
主演:石坚,洪金宝
27、《死亡游戏》1978年
饰演:卢比利
导演:洪金宝, 罗伯特·克洛斯
主演:唐龙
28、《死亡塔》1981年
饰演:李振强
导演:吴思远
主演:唐龙
29、《李小龙:勇士的旅程》2000年
饰演:海天
导演:李小龙
主演:贾巴尔,田俊, 解元, 伊诺山度
(5)优酷老电影武打片李小龙扩展阅读
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师承叶问,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
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
1962年李小龙开办“振藩国术馆”,1967年自创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逝世,年仅33岁。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补拍版《死亡游戏》的开映日6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
1993年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20周年纪念钞票,好莱坞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同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1998年11月,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
❻ 李小龙电影有哪些
1、1940年《金门女》
2、1948年《富贵浮云》
3、1949年《梦里西施》
4、1950年《细路祥》
5、1950年《凌霄孤雁》
6、1951年《人之初》
7、1953年《苦海明灯》
8、1953年《母泪》
9、1953年《父之过》
10、1953年《千万人家》
11、1953年《危楼春晓》
12、1955年《爱》(上下集)
13、1955年《孤星血泪》
14、1955年《守得云开见月明》
15、1955年《孤儿行苦命女》
16、1955年《儿女债》
17、1955年《许癫纳福》
18、1956年《早知当初我唔嫁》
19、1957年《雷雨》
20、1957年《甜姐儿》
21、1959年《人海孤鸿》
22、1966年电视剧《青蜂侠》
23、1971年电影《唐山大兄》
24、1972年电影《精武门》
25、1972年电影《猛龙过江》
26、1973年电影《龙争虎斗》
1973年电影《死亡游戏》未完成,只有李小龙的片段剪辑,其他的是唐龙(金泰中)替身演出2000年《勇士的旅程》收录李小龙真正的遗作。
(6)优酷老电影武打片李小龙扩展阅读:
1962年李小龙开办“振藩国术馆”,1967年自创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逝世,年仅33岁。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补拍版《死亡游戏》的开映日6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7月8日为错误翻译)。
1993年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20周年纪念钞票,好莱坞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同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1998年11月,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
李小龙幼时,他父亲为了使儿子体魄强壮,在他7岁时便教练习太极拳。少时酷爱跳恰恰舞,在港期间曾以教授名拳师邵汉生恰恰舞,来换取对方教他中国拳法。1954年,李小龙拜叶问为师,学习咏春拳,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脚、节拳、白鹤拳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7年,在圣芳济书院击败过去三年的冠军查理·欧文,赢得校际西洋拳击少年组冠军。1958年3月29日,获得全港恰恰舞公开赛冠军。
❼ 李小龙主演电影
1.《猛龙过江》(Way of the Dragon)是香港嘉禾电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由李小龙自编自导自主演,该影片于1972年12月30日中国香港首映。剧情描述一名香港青年受亲友之托,前往意大利的一家唐人餐馆,帮助老板对付黑社会分子威胁的问题。
2.《精武门》(Fist of Fury)是香港嘉禾电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由罗维导演,李小龙、罗维、倪匡联合编剧,李小龙、苗可秀、田俊主演,该影片于1972年3月22日在香港首映。该影片讲述了清末民初,霍元甲被日本人设计毒死,霍元甲的亲传弟子陈真赶赴上海拜祭师父,当陈真查明是日本人暗害了师父,便独自闯入日本道馆与一众日本高手较量,最终陈真手刃了仇人,为国家与民族争回了尊严。
3.《死亡游戏》( The Game of Death)原名《死亡的游戏》是1972年拍摄,《死亡游戏》是嘉禾公司翻版作品,1978年拍摄,片中李小龙的镜头全为李小龙生前电影的剪辑,正脸镜头是替身完成,该片由Robert Clouse执导, 李小龙、洪金宝 、贾巴尔、伊鲁山度等人主演。该片于1978年3月23日正式上映。
4.《龙争虎斗》是1973年嘉禾影业和华纳影业联合制作的一部动作电影,由高洛斯(罗伯特·克洛斯)执导,李小龙、石坚、约翰·萨克松等主演。影片主要讲述了少林弟子李(李小龙饰)在师傅的委托和警方的安排下来到一个孤岛参加比武大会,暗中调查岛主韩(石坚饰)进行的非法行为。此片入围美国《Total Film》杂志选出的67部改变世界的电影。
5.《唐山大兄》(The Big Boss)是香港嘉禾电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由罗维、吴家骧联合导演,李小龙、罗维联合编剧,李小龙、衣依、田俊、苗可秀主演,该影片于1971年10月31日在香港首映。影片中讲述了在曼谷一家制冰厂工作的华人青年郑潮安,经历过多年的冤冤相报之后,领悟了人生,誓言不再与人打斗,对别人的多次羞辱都忍耐下来,但当他发现这个制冰厂实质上是掩护坏人进行非法勾当的处所,且他人的逼迫到了无可忍受的地步,于是重施拳脚,与坏人展开大战的故事。
6.《青蜂侠》李小龙第一部好莱坞作品,也是华人在好莱坞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李小龙在剧中饰演青蜂侠的助手加藤(Kato),但大部分警恶惩奸的动作场面就成为他的表演时间,风头经常盖过青蜂侠,可惜该剧在美国未能成功,究其原因,可能是与主角的造型不够讨好有关,青蜂侠黑西装一度加黑眼罩一个,欠缺了像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等美国漫画英雄具备的鲜明形象,似窃匪多过似侠士,加上行动闪缩,头脑及身手又不见得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