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傅奇的参演电影
其他电影
佳人有约 (1960) ....丁立
同命鸳鸯(1960) .... 施佾生
情投意合 (1960) ....陈志强
碧波仙侣 (1960) ....张珍
豪门夜宴 (1959) .... 宴会宾客
甜甜蜜蜜 (1959) .... 张明阳
锦上添花 (1959) .... 评判员乙
称心如意 (1959) .... 刘伟立
王老五添丁 (1959) .... 小傅
情窦初开 (1958) ....罗大明
少年游 (1958) ....李志勤
借亲配 (1958) ....李春林
眼儿媚 (1958) .... 侯克生
绿天鹅夜总会 (1958) .... 徐景兰
有女怀春 (1958) .... 戴绥成
兰花花(1958) .... 王康明
魔影 (1957) ....余志强
望夫山下 (1957) .... 丁绍群/ 柳彦士
鸾凤和鸣 (1957) .... 韦文光
男大当婚 (1957) ....张志远
小鸽子姑娘(1957)
日出 (1956) ....方达生
新婚第一夜(1956) .... 梁绍宗
三恋(1956) .... 虞百城
小舞娘 (1956) ....陶乐勤
钻花窃贼 (1955) .... 华福尔
大儿女经 (1955) .... 颜二毛
不要离开我 (1955) .... 胡敬仁
我是一个女人 (1955) ....康敏
欢喜冤家 (1954) .... 华尔康
都会交响曲(1954) .... 余也人
兰花花 (1954)
大富之家1954(1954)
蜜月 (1952) .... 余子林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云海玉弓缘 (1966) .... 导演
垃圾千金(1957) .... 编剧
寡妇村(1988) .... 监制
闪电行动 (1987) .... 出品人
望夫山下 (1957) .... 演唱
不要离开我 (1955) .... 副导演
机伶鬼与小懒猫 (1959) .... 副导演
真假千金(1959) .... 编剧
② 李岱江的成长简历
1933年12月出生山东省莘县城内文昌街。
1944年莘县解放后,入世隆抗日完小学习。
1949年秋 考入平原省阳谷县安乐镇师范学习。
1951年参加平原省聊城专署文工队。
其间参加“宝山参军”,歌剧“王秀鸾”评剧“子女婿”排练和演出。
1952年 参加平原省文艺整风,其间排演并演出了以评剧形式演出的“救济(急)包”。
1953年 平原省撤销后,被分配山东省实验歌剧团后改为山东省吕剧团,任演员。参加了在济南大观电影院的第一次公演。演出剧目《井台会》是魏奎元。《小姑贤》饰王登云。
1954年 随团赴上场参加华东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参加了吕剧“井台会”(展演剧目)(饰魏奎元)。
1955年 晋京汇报演出。
其间曾到中央实验歌剧院学习传统训练,并得到昆曲大师侯空郑游永奎先生的肯定与表扬。(注:我们学习练功训练结束时,侯永奎与韩世昌,最后验收,侯永奎先生问我跟谁练功,练了几年功。最后侯老师说:园场不错,好好练功。)
1955年冬 随团参加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演出任务。
1956年底 赴长春电影制片厂,参加“李二嫂改嫁”舞台艺术片和“借年”的拍摄工作。
1958年 赴福建前线慰问解放军。 同年于山东省委礼堂为刘少奇主席,王光美同志演出,并亲切接见了我们,还询问了吕剧的起源,为什么叫吕剧,当时的省委书记舒同志做了回答,问到谁是团长,贵姓,刘梅村同志作了回答,刘主席,你姓刘我也姓刘,我们是一家嘛。
1960年 为主席演出,《借亲》演出结束后,毛主席接见我们几位演员(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王俊英,常兰,刘艳芳)
1959年 为郭沫若先生演出《借亲》,他还给我们写了一首诗,看吕剧团演出《借亲》书赠,东风送暖丛亩百花香,开到芙蕖韵满塘,一片清芬无限意,大明湖畔柳丝长。
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3年 参加了香港电影制片厂拍的“姊妹易嫁”,并为剧中人毛纪配唱。
1964年 晋京汇报现代戏“沂河两岸”我饰演支部书记李永春。 其间并进入中南海为朱德总司令(委员长)演出“沂河两岸”,“龙凤面”。
同时,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为周总理演出了“沂河两斗销岸”。演出结束后,康生代表总理到后台接见,他说:“总理叫我代表他给同志们祝贺,因为他要到机场接一个外国代表团,没有时间了。吕剧团演的沂河两岸,反映了生产斗争,完全成功,完全成功,完全成功!这是总理亲口说的。”
自从事吕剧事业以来,几次重大的活动我都参加了:五十年代到朝鲜,六十年代到福建,七十年代到广西,八十年代到老山。
1989年 被文化部批准为尖子演员,并受到山东省人民政府嘉奖。
1992年 被国家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 领导指示退休。
③ 吕剧的代表人物以及作品!!
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年历史。山东省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才使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目录
吕剧简介
名称由来
传统剧目分类
源流沿革
艺术特点
吕剧历史介绍
已出版的吕剧作品
角色行当生行
旦行
净行
丑行
传统剧目《李二嫂改嫁》
《补天》
《龙凤面》
《借亲》
吕剧知识板式
曲牌
吹打曲牌
乐器
行当
声腔
服装
早期重要艺人
当代吕剧名人吕剧简介
名称由来
传统剧目分类
源流沿革
艺术特点
吕剧历史介绍
已出版的吕剧作品
角色行当 生行
旦行
净行
丑行
传统剧目
《李二嫂改嫁》 《补天》 《龙凤面》 《借亲》吕剧知识
板式 曲牌 吹打曲牌 乐器 行当 声腔 服装早期重要艺人当代吕剧名人展开 天津市吕剧《李二嫂改嫁》
编辑本段吕剧简介
[1]吕剧是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名“化装扬琴”、“琴戏”。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是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坐腔扬琴)发展演变而来的。起源于山东以北的黄河三角洲,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最初的吕剧班子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戏曲改革中由山东省戏改组定名吕剧。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2007年10月中旬,首届吕剧文化艺术节在吕剧的故乡——山东省东营市成功举办。
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吕剧名称的由来,流传着很多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1915年前后,原属广饶县牛庄的时家村(今已划为东营区)老艺人时殿元,也曾以纸糊毛驴,化德州市吕剧团
装演唱《王小赶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人们便把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 二、1923年,这种驴戏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三、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 四、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 五、吕戏原来称为捋戏。此说有二:一是由于演唱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按奏坠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动,故名为捋戏;又因中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因而将“捋戏”改称为“吕戏”。另一种传说是,当年为这种戏起名时,有的老艺人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捋与吕同音,于是定名为吕戏(吕剧)。
编辑本段传统剧目分类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小戏剧目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善于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吕剧唱腔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腔调有四平、二板,有时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等。吕剧、2008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25个分团
编辑本段源流沿革
[1]吕剧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的新剧种,但其表演艺术形式却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早在北京市吕剧团
清代中叶,山东南部农村就出现了一种名叫“小曲子”的小曲连唱体曲艺形式。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洋琴(洋琴),故又称“扬琴”、“洋琴”。历史上扬琴曾广泛流行于古黄河下游地区的河南、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东北的个别市县。在山东最先流传于鲁西南,并逐渐向北(济南及惠民地区)、向东(青岛、烟台)延续扩展,约有二百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为南路、北路、东路琴书三大流派。各自叫法也不尽相同,如东路琴书艺人商业兴自称本路琴书为“改良扬琴”;北路琴书创始人邓九如自称“文明扬琴”。到一九三三年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音时,才定名山东琴书。 光绪初年,广饶县(旧称乐安)北部一带的农民,为躲避灾荒,常随身携带坠琴、节子板等乐器,外出卖艺求生。开始以唱琴书小段为主,或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边耍边唱。后来,他们不断吸收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来丰富自己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如东寨村的张兰田、张志田兄弟俩,就曾去安徽风阳拜师学艺。当地流行的凤阳歌对琴书的表演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艺人们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不断追求新的艺术形式。一些擅长唱工的艺人,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如广饶县西商村的艺人商业兴和妻子关云霞,长期在烟台、青岛一代演唱,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形式,成为东路琴书艺术的代表人物;而擅长人物表演的艺人,则致力于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冬,以东路琴书艺人时殿元为首的同乐班,尝试着将《王小赶脚》改为化妆演出,用竹、纸、布扎成驴形,加以彩绘,一演员身绑彩驴,做骑驴状;一演员执鞭赶驴;另有艺人操坠琴、扬琴、竹板等乐器伴奏,演员在音乐声中载歌载舞。此种表演形式别开生面、生动活泼,初次演出便获成功。由于《王小赶脚》首次采用驴形道具,群众又称此类戏为“驴戏”。此后,时殿元又陆续将一些琴书篇目改为化妆演出,所到之出,表演深受群众喜爱。 在常年的流动演出中,化妆扬琴艺人经常和京剧、五音戏、河北梆子等剧种的班社在同一集镇演出,甚至出现“两合水”、“三合水”(两个或三个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情况。这种演出方式对促进化妆扬琴在剧目、表演、唱腔、舞台装扮、音乐等方面与其他剧种的借鉴融合和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渐从简单的化装演出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演出的剧目也从“对子戏”、“三小戏”扩大到本戏和连台本戏;演出的场所也由盘凳子到进入茶园、剧场。1917年(民国六年),由广饶县化妆扬琴艺人张凤辉等人组成的车里班首先进入济南市演出。此后,不少剧班也纷纷进入济南城表演。有的班社还经常到烟台、青岛甚至东北的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演出,进一步扩大了该戏的影响。当时较有影响的班子有黄家班、父子班、同乐班、庆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剧种陷入困境。原在济南城演出的剧团也因演出每况愈下,导致班社萎缩,艺人生活难以为继。多数艺人返回家乡,剩下的艺人凑成一个“义和班”维持演出,勉强度日。抗战胜利后,演出状况并未好转,反而愈加萧条。“义和班”也于1946年末解散,艺人被迫改行,另寻出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妆扬琴剧种获得了新生。从1950年起,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组织对本省地方戏曲艺术进行了发掘、整理、试验、推广,并以化妆扬琴作为改革的重点,选择《小姑贤》为实验剧目。此后,艺人们向山东梆子学习,演出了《蓝桥会》。在学习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又将现代题材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演出。这期间,由义和班改组成的济南化妆扬琴剧团也编演了《张大有被骗》、《王秀鸾》等戏,打开了吕剧现代戏的大门。这些改编剧目的上演使化妆扬琴的影响日益扩大,并涌现出郎咸芬、林建华、王俊英等一批着名演员。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继续进行剧目的改革创新工作,先后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记》)等传统剧目,编演了《光明大道》等现代戏。1954年,在华东区戏剧观摩会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分别获奖。《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于195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黑白影片;《两垅地》于1965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 “文化大革命”期间,吕剧被禁演。1976年以后,吕剧复兴。《半边天》于197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逼婚记》于197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张王李赵》于1982年获全国剧本奖。 1979年,广饶县吕剧团、垦利县吕剧团开始上演传统剧目。1982年,广饶县吕剧团为配合计划生育宣传赶排新剧《合家欢》,在县内外巡回演出。1987年,利津县京剧团更名为利津县吕剧团。1984年,东营市文化局组织部分文艺工作者,专门开展吕剧研究,深入农村走访老艺人,搜集史料。1985年冬,召开“吕剧史料座谈会”,邀请20多名吕剧老艺人参加。1986年春,又邀请14名老艺人进行仿演录像。在此基础上,于1987年编纂完成《东营市吕剧音乐集成》书稿,于1988年底编纂完成《吕剧起源与发展东营市史料汇编》。这两部书稿是吕剧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在编纂过程中,得到山东省文化厅有关领导、 山东省吕剧界许多专家和名演员 (如李渔、郎咸芬) 的热情指导与帮助。1991年3月5~8日,举办“东营市首届吕剧汇演”,全市有8个代表队、240人参加,分专业和业余两个组进行汇演,演出新创剧目12个。1994年,以广饶县吕剧团为基础,成立“东营市吕剧团”。至1995年底,全市先后有15名吕剧演员获省优秀演员称号[2]。
④ 石慧的参演电影
年代 名称 角色 合演 1952 一家春 淑女图 洪波、刘恋、欧阳莎菲、郑玉茹 百花齐放 唐真、平凡、刘恋、胡小峰 蜜月 1953 儿女经 龚秋霞、苏秦 孽海花 平凡、苏秦 1955 视察专员 臹离开我 1956 小舞娘 价汛寓 1957 鸾凤和鸣 小鸽子姑娘 傅奇、金沙、孙芷君 鸣凤 鸣凤 小鸽子姑娘 垃圾千金 丁香姑娘 夫唱妇随 1958 兰花花 笑笑笑 玉手擒凶 1959 借亲配 豆蔻年华 血染少心 锦上添花 真假千金 大毛/朱迪 1960 脂粉小霸王 1961 雷雨 1962 生死牌 王玉环 陈娟娟、高远 1963 刘海遇仙记 江汉、蓝青、石磊 1964 龙凤呈祥 1965 沧海遗珠 1966 小忽雷 蟋蟀皇帝 1969 卧虎村 1970 少芳踪 映山红 屋 1976 泥孩子 1977 生死搏斗 江龙、平凡 1979 冤家 1988 棋王 1989 复仇大世界
⑤ 什么是肠源性紫绀,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
视剧《白蛇传》要被翻拍了,不少观众看到前期海报都不买账。
25年前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已经成为一代人的烙印,除了被很多人奉为此生第一位女神的赵雅芝外,电视剧中演着演着就开唱的形式也很新颖,那么问题来了——
这种电视剧中演着演着就开唱的形式是《新白娘子传奇》独有的吗?为什么台湾拍摄的电视剧中又会有类似黄梅戏唱腔的东西呢?
接下来你将看到:
●《新白娘子传奇》中的音乐是歌还是戏?
●黄梅调电影曾经比武侠片还火
●黄梅戏为什么会在港台流行一时?
没去过黄梅也不爱看戏的值班编辑 / 孙大一
《新白娘子传奇》中的音乐是歌还是戏?
-+-
音乐在《新白娘子传奇》中有很多。这些音乐很古典,但是唱法已经接近于歌了,而且唱的都是普通话,和原汁原味的戏曲唱法相当接近。
那这种音乐究竟是算戏还是算歌呢?比较准确的叫法应该是
“新黄梅调”。
《新白娘子传奇》的制片人曹景德在同名电视小说的序言中写道:
“当初,台视节目部经理熊廷武先生找我去,他说他一直有个构想:做一出能够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又着重黄梅调表现的连续剧,于是,指示要审慎地去思考研究。”
“除了内容家喻户晓,能引起大家共鸣之外;在表现手法上,也较容易创新。譬如,剧中的黄梅调,特请名作曲家左宏元先生,创作了所谓的“新黄梅调””
●《新白娘子传奇》剧照
这里所提到的左宏元是一位作曲家,他出生在安徽,祖籍也是安徽,后来到了台湾,年轻时就对各种戏曲很有研究。不过,他在接到为电视剧作曲这项工作时还是颇为头疼。
因为时代在变,黄梅调这种形式在影视剧中出现已经有些过时,如果纯粹移植黄梅调来作曲,市场反应恐怕不好,所以他希望作曲能创新。在不断争取下,他说服了熊廷武,创作了新黄梅调。
为什么会被称作是新黄梅调呢?左宏元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为电视剧的十多首谱曲的整体味道是民族的,而素材是抒情、潮流的。”
他为《新白娘子传奇》制作的音乐把现代跟古典相结合,使用的是现代化的合成乐器演奏,但是片头、片尾以及接近尾声出现的笛子、胡琴等乐器演奏,一听就知道音乐来自于东方。
●创制新黄梅调的作曲家左宏元
不过,新黄梅调出现后,很多观众表示并不能接受,觉得古典味尽失。新黄梅调和黄梅调也几乎没有关联。
所幸,《新白娘子传奇》在播出后,观众普遍接纳了剧中一言不合就唱歌的模式,新黄梅调也成为了中小学生的最爱。传到大陆后更是家喻户晓,传唱一时。
黄梅调电影曾经比武侠片还火
-+-
虽然,音乐是有所改良、创新,不过电视剧中唱歌的形式,确是来源于黄梅调电影。
为什么在1990年代初,台湾台视会策划拍这么一部着重表现黄梅调的电视剧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台视的经理认为流行都是循环的。按照他的想法,“黄梅调”在萤光幕和银幕前已经消失了很久,1990年代,正是翻新再流行的好时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梅调电影在香港、东南亚和台湾风靡一时。《借亲配》是香港的第一部黄梅调电影,在1958年,由香港的左派电影机构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拍摄,电影播出后受到了香港影迷的空前追捧。
虽然是黄梅调电影,但电影里的对白都是普通话,黄梅戏唱段也都用国语唱,而不是地方话,还都是其他的专业演员幕后代唱,这跟后来的《新白娘子传奇》是一样的。
《借亲配》的成功引起了香港影人的重视。同年,李翰祥为邵氏拍摄了第一部彩色黄梅调影片《貂蝉》,创下了30万港元的票房纪录,还屡屡斩获奖项。
●第一部彩色黄梅调影片《貂蝉》
后来,他又拍摄了一批黄梅调电影来提升邵氏影片的艺术质量。在拍摄过程中,李翰祥也不断创新,在唱腔中加入了更多的流行曲元素。由于邵氏在黄梅调电影上取得巨大成功,其他的电影制片公司也开始跟风拍摄,黄梅调电影一时大热。
从1950年代末开始的十多年中,香港、台湾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华语电影海外市场,几乎被黄梅调电影垄断。直到1960年代末期,黄梅调电影的垄断地位才被新兴的国语歌舞片、武侠片和侦探片取代。
从1970年代开始,台湾还拍摄了《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部黄梅调电视剧,这成为后来拍摄《新白娘子传奇》的基础。直到现在,黄梅调电影卖胡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影响仍然广泛存在,新加坡有的学校还将黄梅戏纳入了中小学课程。
●台湾拍摄的黄梅调电视剧《江山美人》
黄梅戏为中困拦什么会在港台流行一时?
-+-
看到这里,很多知了要问了,黄梅调跟黄梅戏到底是不是一个东西,一个小小的地方曲种怎么在港台这么火?
黄梅戏原来叫黄梅调,起源于湖北省尺裤黄梅县。从20世纪30年代起迅速发展,与京剧、评剧、豫剧和越剧并称
中国五大戏曲。
1949年后,中国大陆拍摄了《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多部黄梅戏电影,并在香港公映。尽管只是一部黑白的戏曲电影,但《天仙配》1956年在香港上映时,仍然吸引了26万观众。
据说,英国女王在1960年还看过《天仙配》,并给出了一个四星好评,没给到满分,是因为演员年龄偏大、色彩也比较单一。不过,女王陛下还是对听起来和京剧相似的黄梅戏很有兴趣。
●黑白版《天仙配》剧照
女王都公开表示自己喜欢黄梅戏,香港的人民群众自然会紧随潮流,不少人在看黄梅戏电影时会跟着哼唱,甚至连夜总会的歌星都以唱黄梅戏为时髦。
就在这时,香港电影人瞅准时机,把黄梅戏电影不断通俗化,最终让大多数观众都愿意为其买单。为了和大陆的黄梅戏有所区别,香港使用了黄梅戏的原名黄梅调,这类电影也被称为黄梅调电影。
所以,“80后”,“90后”小时候看到的《新白娘子传奇》,其实是黄梅调电影电视剧的革新版,它一言不合就唱歌的形式新鲜有趣,和故事情节相得益彰,成为了许多人心中无法磨灭的童年记忆。
只可惜,这种形式的影视剧在之后几乎没再出现。这更像是黄梅调的一种回光返照,也让《新白娘子传奇》彻底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