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想起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是什么感觉印象最深的是哪部
露天电影,童年的快乐!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文化 娱乐 生活十分单调,村民们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那时候,如果晚上可以看一场露天电影,是村民盼望已久解乏最好的乐趣。放学刚回家,一听说今晚有电影,心早已插上了翅膀。我屁颠屁颠地粘着妈妈快做饭,不然抢不到好位置了。好不容易端上饭,我不知品味,狼吞虎咽,如圈中小猪吃食,弄得满脸都是饭粒。妈妈还没有来得及收拾,我抱起小板凳冲出门外,大声疾呼:“看电影去了,看电影去了……”接着其他小伙伴一唱一和,“我不去,我不去,小狗喜欢看电影。”嘴上这么说,没命地抱着板凳疾驰,嘴里还伴奏:“驾、驾、驾……”真有点小马奔腾的场面。离很远就看到有人爬树挂电影屏幕。放电影的地方有讲究,第一需要在宽敞的地方放置放映机,以方便乡亲们观看。其次,最好前方有两棵相距合适的大树,可以挂屏幕。那个时候可没有广场这个概念,更别提广场舞。我们村中央有个大池塘,虽然塘底坑坑洼洼,能装人。只要电影好看,咱不计较。电影放映员一脸严肃,默不作声地在电影箱子上倒片子。我们这些孩子们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都想伸手摸摸,如果能摇摇就更好了。片子倒好以后就开始放电影了,星空之下,放映机投射的光束播放着另一个世界的故事,至今回忆起来那种美好,都似乎只存在于梦中。在我的记忆中,看过的这些电影印象深刻:80年代,在我童年的时候最喜欢看的电影是战斗片,那时还是黑白影片《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大刀记》《鸡毛信》《上甘岭》《地雷战》等,
其中记忆深刻,刻骨铭心的影片是小时候看过的《鸡毛信》剧情内容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作品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一天,父亲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便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 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了头羊的大尾巴下面。鬼子们抢了海娃的羊,还逼迫他带路去龙门村。 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敌人抓住。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海娃的手。 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海娃完成送信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并活捉了猫眼司令。看完电影回到家已经十点多了,
妈妈催促着:“快去睡觉,明天还上学呢?”我连忙钻进被窝,却怎么也睡不着,明天又会在哪儿放电影呢,露天电影对于我们这辈人来说,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影像,是一种难以忘怀的往事,露天电影带给我快乐和慰藉,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向往。
露天电影是我童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更是一种难以忘怀的乡愁……
“看电影啰!”“今晚在哪个寨子放电影呀?”“今晚的放的是什么电影”……孩童时期呼朋唤友去看电影的话语声,至今仿佛还在耳畔响起!
露天电影,是七八十年代小孩大人男人女人最受欢迎的一种 娱乐 方式,哪个寨子有电影都会去看,走路涉水也不让落下一场;哪个寨子有电影,那寨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俨然成了欢乐的海洋;电影在本寨子放的话,还要早早的搬个长板凳晒谷场去号位,占据最好佳观影位置,还热情主动帮电影师傅拉影幕和搬一些必要物件,心里想着能快点放影好一睹为快;要是电影是在别的寨子放影,放学回家看到父母做晚饭菜慢了,就草草吃点上顿剩的冷饭菜填饱小肚子,抓紧时间早早的赶去看电影,生怕错过精彩的片段而留下不完整的遗憾!
从儿童时期到少年时代看了不少电影。在儿童时期,我记得最先看的第一部电影是《渡江侦察记》,然后就相继看了《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地雷战》《解放石家庄》《南征北战》《沙家浜》等等,儿童时期所看的电影大部是战争类型的。
到了少年时代,多数是看香港的武功武打影片,比《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万水千山总是情》等等,但印象最深的就是《金光大道》这部电影,记得当时在乡中学放影,从家里步行到中学要20多分钟,看完电影返回家途中遇到大雷电暴雨还伴有大风,当时还因太瘦小还被风吹下路边的小水沟,幸好没伤到自己,爬起继续跑,等到家后整个人也就成了落汤鸡。即使这样,也觉得好快乐的,也许是因为享受到“影后之雨”这个小插曲,才令我记忆深刻,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露天电影确实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看电影了,看电影了”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顾不上吃饭,拿好板凳,占好地方等着放映,天渐渐黑了下来,大人孩子们逐渐在增多,周围的小伙伴们在跑着跳着,大人们在谈论着家长里短。时间到了,放映开始,说话和嬉闹声瞬间静了下来,特别有时新电影片,两个村庄在同一晚上放映,也就需要跑片,偶尔会晚一点时间,那个等待真是急死人啊!换片时,又急忙跑到放映机跟前观看,跑到幕布后边嬉闹,那时的场景真是人员众多,议论纷纷,一晚上两部电影,真是过瘾的很。
时间的推移,一日并一日地向前航行着,从电视机的普及,到宽带网络的入户,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电影,露天电影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了。现在的时代在城镇和乡村早已不时兴放映露天电影了。
但今晚的电影注定没有几个人看,而如今也能难找回当初那种氛围,回忆是种很奇怪的东西,以前电影里的人物,画面,已深深印在脑海里,在时间的长河里也是挥之不去。即使在影院里看,我们也再难找回以前看露天电影时的那种轻松,单纯,自由,快乐的感觉了。
一阵夜风吹过,拉回思绪,夜以凉,眼看着幕布越离越远,心情起伏,但对儿时看电影那种怀念格外清晰。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社会 在不断的进步, 科技 技术力量在不断的革新,但自己内心深处对儿时露天电影的情怀越发深刻!
说起露天电影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有印象,这种独特的电影播放形式从五十年代开始直到21世纪初逐渐消失,应该说露天电影是几代农村人共有的记忆,曾经带给了人们很多美好的回忆,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带有乡愁般的怀念
在那个 娱乐 项目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是农村非常重要的 娱乐 活动,是日常生活里难得的消遣方式。
放露天电影,对环境要求一点也不高,只要有一片宽敞的空地就行,看露天电影是全村人最重要的 娱乐 活动
傍晚的时候,一家几口,成群结队,每人手里拿着椅子,夹着小板凳,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电影。大家都想早点赶到,可以坐在前排离幕布近的位置,生怕去得晚了占不到好位置。那种迫不及待绝对不是现在玩手机、电脑的人所能想象和体会的
夏天天长,看露天电影必须得等天色完全暗下来,于是,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放映场的空地上又成了人们嬉戏打闹的地方。孩子们在四围乱窜,大人们互相问候,聊着家长里短,露天电影场地充满着欢乐喜庆的气氛。
终于,放映机射出一束强烈的光,一会儿,银幕上出现了光芒四射的五角星,电影开始了。全场顿时安静下来,伴着放映机轻微的沙沙声,电影中响亮的人物对白透过空旷的村野飘向远方。
在那个单调的年代,露天电影上放的片子来来回回就那几部,即使看过多遍人们依然乐此不疲,丝毫没有觉得这些反反复复播放的片子觉得单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 娱乐 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歌舞厅、酒吧、KTV等地更是成了都市人活跃的新场所。人们对电影的热情不再有从前看露天电影那种快乐的感觉,也和露天电影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似乎再也难找回。有时候做梦都想回到儿时重温一下那时的美好时光。
“看电影咯”,随着一声吆喝声,家家户户拿着小板凳结伴而行,到达指定的位置,观看一场露天电影。(不知道你们的露天电影在哪里放映,我小时候的记忆就是学校的操场)
电影播放前,绝对是人声鼎沸,“哭闹的婴孩”“瓜子西瓜要吗?”“因设备新奇观摩的孩童”......但是一旦电影播放,那些奇奇怪怪走动的身影和莫名其妙嗦嗦的声音都消失了,大家一同沉浸在了电影的情节中,要不是不约而同的大笑和同仇敌忾的愤恨,都快忘却了置身人海的环境。
那时的一部电影仿若一桌大餐硬菜,人们怀着“敬畏”之心来欣赏一部电影。那时电影行业的从业者也以“文化倡导者”“精神粮食播种者”的形象约束要求自己,打造了一系列高本质的电影题材,例如《地道战》、《地雷战》、《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万水千山总是情》等等,给幕布前的观众留下了茶余饭后傲人的谈资。
播放电影《地道战》时,给我儿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人民用智慧,用地道战来曲线应对敌人的疯狂,就连剧中的小朋友都那样的睿智勇敢。敌人的丑态和无知以及种种拙劣的伎俩都被人民用智慧化解。那时常幻想自己是其中一员,在脑海中与敌人英勇作战。(我估计自己超强的幻想能力就是那个时候被锻炼出来的)
如今的电影市场,内容题材丰富,上到宇宙星辰与外星人叫板,下到探秘深海鱼怪,左去穿越古代统一天下,右去未来留下灿烂色彩。虽然题材丰富了,但是对电影的‘’敬畏感”也慢慢淡去,也造成了良莠不齐的影视市场畸形发展。
现在也有一些老人偶尔坐在街边,看着商铺为吸引流量,在LED上播放的电影,没了儿时的快乐,没了年代的题材,盯着索然无味的题材。偶尔路过的年轻人还会不时露出鄙夷的目光。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些人哪是在看电影,他们是在“忆童年”。
要说看露天电影70后、80后的朋友一定印象最深刻吧?因为那是那个年代人的美好记忆。现在回想起来让我感慨万千,因为那种刻骨铭心的往事再也回不去了!
“全体村民注意了,今晚村部放电影:地雷战、地道战,吃过晚饭抓紧时间过来观看”。村部的大喇叭里反复传来老村长那熟悉的声音。孩子们听到今晚村部要放电影都高兴的跳了起来,饭都顾不上吃了约上一起玩的小伙伴一起向村部跑去,都想提前去占好位置和看下放映员是如何布置放影设备。
那时候村里放露天电影的场地,都选在村小学的操场上,一块洁白的荧幕布用绳子绑在两棵树上,两个超大号的喇叭也固定在树上这就完成了。最后一步是放映员开启放影机,一道刺眼的白光直射到白色的荧幕上,神奇的是这道光很快就放大、放大再放大直到铺满整个荧幕布。此时有几个调皮的小伙伴站直身子挡住投射的白光,银幕上马上就出现了他们手舞足蹈的影子!搞得大家嬉笑连连…
这时候天已经开始变暗了,操场上也已经坐了不少来看电影的乡亲们,且路上还有不少乡亲还在陆陆续续赶来。此时操场上已经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了,孩子的叫喊声哭声、大人们的交谈声说笑声、大喇叭播放的音乐声、场外小商贩们的叫卖声…汇集成露天电影放映前的交响乐!
让我印象最深的电影名字叫:《地道战》,“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千万…”伴随着这强有力的曲子让我们好像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时代,听着这首歌让我们这些孩子都感觉特别振奋!电影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这部电影有两个地方让我记忆深刻:
1.一群丧尽天良的鬼子在冀中平原上频繁进行大规模的扫荡,狼烟四起。面对鬼子疯狂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下冀中人民没有丝毫畏惧,他们利用智慧、勇气与力量团结一心利用地道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日寇。
2.条条地道,场场战斗,时而紧张万分,时而让人拍手称快。印象最深刻的是战士们用墙上的小眼左打一枪,右放一炮。让鬼子摸不着头脑,在村子里东奔西跑,抱头鼠窜。神秘的地道埋伏着神出鬼没的游记队战士,他们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有最聪明的土办法—地道战,有最强大的后备军—老百姓。他们之所以赢得胜利,靠的是正义的力量,靠的是智慧的头脑,靠的是人民坚定的支持!
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是1982年上映的,我看《少林寺》那会儿,应该是90年前后,这样算下来,这个影片从上映到我看的时候应该差不多有10年了,当时应该是夏天的时候,镇上的 体育 场集中露天放映,邻居一大帮孩子每天晚上去 体育 场玩,我大概跟着看了3、4场,加上后来CCTV-6和别的频道看过的,不下10遍。
这是中国影史上的一个神话!据统计,这部影片以0.1-0.3元/张的票价,取得1.4亿的票房,观影达5亿人次。很多人会质疑这个数据,觉得太假了。老实说,我也觉得假,因为观影人次5亿这绝对少报了。
《少林寺》这部影片的放映,对当时的群众来说,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万人空巷的事情。那时的电影院很少,一部分人去影院看,更多的人是单位在大礼堂集中放映或者干脆像我小时候那样集中露天放映,蹭票看的观众们不计其数,更别提有的人岂止是一遍两遍地看,根本是十遍八遍地看!
那会的中国,可能大半的人都看过这部电影,这放在今天完全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想起我们小时候,我认为印象最深的电影是《三打白骨精》电影,记得是半夜里爬起来去看的,因为一部电影机器一个晚上要演几个村,所以睡醒一觉去看,那时感到无比的幸福,小时候看到打日本鬼子的吓得心里砰砰跳,真是迷迷糊糊的童年,每当上学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听着知聊声声叫着夏天,回忆起来多么遐逸的感觉,可童年只能在记忆里!
村里露天电影
提到电影,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安静的坐在电影院观看,或者是利用电脑、电视机以及其他设备观看
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让很多人觉得除非有什么新电影,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注意,否则对于看电影这样的文化消费或者 娱乐 消遣,已经不足为奇。
但是,我在这里所要讲的是乡村露天电影。这种电影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那可是个新鲜事。首先,需要找一块空旷的地面,搭起架子或者借着墙体,布置一块帆布做银幕;
其次,各家出力,七拼八凑几排板凳,就是最简单的露天电影院。然后,附近几个村里的男女老幼坐在一起,像庙会一样热闹,他们一边看着电影,一边聊着家常、嗑瓜子、喝茶。小孩子已经早早到了,坐在最前排,满满的挤在一处。
回想这样的场景,即使在现如今的农村也变得不易见到。 前不久,在这个春光明媚,蛙声此起彼伏的季节,我回到老家。到了傍晚的时分,就能隐约听到外面小孩子的欢叫声,估计他们比较兴奋,说是今晚在村前面又要放电影了!小孩子们也都是图个热闹,也算是找到个好机会,聚一聚似的。现如今看电影也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但是,能够大家有机会聚在一起,这件事足以让他们变得欢欣鼓舞! 记得我自己小的时候,也看过这样用帆布做银幕的电影,头一次看见便觉得挺新鲜。至于电影的内容早就忘得一干二净。那时候,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懵懵懂懂的,什么也都感到好奇。老师说,学校要准备放电影给大家看,于是欢天喜地的去搬桌子和凳子。由于半天功夫不用上课,片刻的偷欢,这内心的快活也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古人说的,“偷得浮生半日闲”。
那时候,乡村小学的设备还是很简陋的,看一场电影,
还需要找来布幔将教室的窗户遮起来,防止阳光进入,从而影响电影的播放效果。于是,我们在高年级的同学指挥下,各自坐在布置好的教室里,等着观看电影。当时,我们可认真了,不仅要求每个人回家准备2元钱,作为上交学校的电影费,而且还需要我们写一篇观后感。这让我们简直是如临大敌。一上午的时光,我们都非常认真的坐在那里,试图记住电影里的每一个细节,然后认认真真地写作文……
现在回想起来,时间过得真快,现在的我们早已都不是当年的小学生,进入学校多多少少都有些陌生感以及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而昔日看电影的热情,现在也不知从哪里能找得到!? 在老家的那一场露天电影,本来我是不打算去村前看的,现如今家家都有网络,一般什么电影都能看到,大晚上走到村前看电影,不免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是,看到村里老人小孩的那股兴奋劲,我也就凑过去,看个热闹了。
一开始,的确很热闹!村里的男女老幼都来了,像是点卯一样,大家聚在一起。尤其是小孩子最认真,带着小板凳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不是安安稳稳坐在一起,而偏偏是挤在一起,挤出个一身汗,出点力才高兴。大人们自然闲聊的多,具体也不是十分关心电影的内容,聊聊一会儿,许多人也就各自散了。最后只剩下,一些精力旺盛的小孩,还有一些悠闲的老人安安稳稳地坐在那里。这倒让我有些担心,担心这场电影,还没有结束,人都各自回家休息了,那么放电影的人岂不是很尴尬!?
现在回过头试想那些看电影的老人和小孩,也像今天的乡村一样,不复有昔日的热闹、繁盛,并随着这个时代的步伐在走远、凋零!回首看到那电影的银幕渐渐破烂,对于看电影的心境也不复当年!
小时候,奶奶住的对面有个空场,那是我们老街的露天电影院。在那个精神文明匮乏的年代,电影对于我们小孩子而言简直是一场盛宴,我们对它的期盼不亚于对过年的期盼,曾经带给了我们太多的美好回忆。如果得知要放电影了,我们一天的心都是激动不安的。当夕阳的余辉还挂在后山,我们晚饭也顾不上吃几口,就端一个小板凳一路小跑来到现场,有蹲着的,坐着的,站着的,还有像猴子一般在场院跑来跑去的,没有片刻老实。为了占一个绝佳的看电影角度,调皮的男孩子各显十八般武艺,有的爬上了树,有的甚至爬上了房顶。《地道战》《上甘岭》《智取华山》《归心似箭》《渡江侦察记》等等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电影一开场,屏幕上五角星闪闪发光,尽管当时“八一电影制片厂”几个字我还不认识,但我知道这片是打仗的电影,特兴奋。而引以自豪的是,街上所有的长辈都喜欢我的是,在闲暇时,他们会捉弄我,让我把看过的电影用自己稚嫩的语言演绎出来,讲给他们听,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很认真地,站得笔直,一五一十地、绘声绘色地讲,然后他们笑成一团,不过很好地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
说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我人生第一首会唱的歌竟不是儿歌,不是童谣,而是露天电影《归心似箭》的插曲《雁南飞》(当然只是哼哼旋律而已)那时约五六岁吧,从此旋律伴随一生,是我当时最喜欢的影片。那个年代的人们纯情,歌曲也纯情,一首首旋律流畅,感情优美,曲调婉转,特别抒情,很好地表达整个 社会 的人们被唤醒的美感意识的纯情朦胧期。每每唱起,男女主角依依不舍的场景,天空秋雁南飞的画面跃然脑海,歌曲与电影的浑然整体,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那时早期歌曲与现今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流行歌曲的创作手法和词曲的相比,其含蓄抒情,语境幽美的诗词,旋律悠扬,千转百回的音韵,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在此,代表那个年代所有看过露天电影的小伙伴,向这些经典致敬!
如今的中国电影表面上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但大量的 社会 精英,特别是知识阶层已经不进电影院了,这和当年经典电影出来之后万人空巷形成鲜明对比。现在的电影丧失了对中年以上观众的吸引力,所以现在去电影院,更多的是寻找逝去的情怀。
2. 九几年老电影女主角叫花蝴蝶的是什么电影 那时还是农村放的露天电影
《游侠黑蝴蝶》?
导 演 陆建华 于中效
类 型 剧情
主 演 郑爽,陈佩斯,方新民
那个年代的电影大概就是这个了,“花蝴蝶”是个男的,七侠五义里面的。
3. 咱九十年代初经常看的露天电影有哪些
太极张三风
还有就是徐克导演的那些武打电影《倩女幽魂》、《东方不败》、《黄飞鸿》了什么的
4. 你还记得儿时看过的那些露天电影吗
难忘那时看露天电影
文/远方的游子
乡村的夜晚是寂静的,劳作了一天的人们都早早地洗脚上床睡觉了。夜幕像一块巨大的黑布,把村庄,田野都笼罩的黑乎乎的,淡淡的星光之下,可见一条条如蛇一样弯曲的白色小路在山野里蜿蜒着,这时候,如果从小路上走过来三五个举着手电筒,有的手里牵着蹦蹦跳跳的大一点的孩子,有的肩上扛着小一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急匆匆地赶路的人,那一定是去看一场露天电影。
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电视机在农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农村的文化生活是相对贫乏的,能够看上一场露天电影,对大人小孩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儿。只要听说哪里有电影放,小孩子会兴奋地连饭都顾不上吃,早早地就搬条板凳往电影场里去霸位置,大人们也早早放下农活,吃过饭,,带上小一点的娃,拿上手电筒,从各个乡间小路像赶集一样向着电影场涌去。
那时候看的电影多是《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这些革命战争片,虽然翻来覆去放的都是这些老电影,但是大家依然喜欢看,乐此不疲。看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时候,我们十分敬佩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叔叔们,他们在铁道上抗击日寇的身影在我们的眼里是那么帅,那么神气,那么伟大,那一首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在我们同学之间争相传唱着,看《小兵张嘎》的时候,我们都很佩服张嘎子小小年纪都那么大胆,敢和日本鬼子作斗争,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都在心里暗暗下决心,等长大了,也和张嘎子一样去参加革命队伍,打列强,保家卫国。
一场场的露天电影,让儿时的我们接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思想教育,一场场的露天电影,让儿时的我们知道了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对那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崇拜不已。
我特别着迷于看露天电影,但是那时的露天电影是公社放映队轮流到各个大队放映的,我家就住在大队部后面一里路远的地方。如果哪一天有露天电影放,晚上放学回来路过大队部的时候,总能看见大队部后面的小山包上,用竹竿高高地挂起了四四方方的白色银幕,在微风中晃来晃去,心中就十分欢喜,慌慌地小跑着回到家,把拴在山坡上吃草的羊儿,牛儿早早地牵回家,把院子里乱跑的鸡儿,鹅儿早早地赶进圈,把挂在院子里绳上的衣服收进屋里,然后跑到厨屋把稀饭煮上,单等着母亲放工回来早早吃过晚饭好去看电影。
夏天的晚上天黑的比较晚,趁着天还没有全黑,随便扒拉了两口稀饭,便背上长条凳,带上两个妹妹,急慌慌地往大队部赶,从屋后的竹林出来,穿过一片坟堆,经过天塘埂这一段路平时是少人走的,比较孤僻,为了看电影,我们都忘记了害怕。看电影的时候,我们的神情是专注的,整个情绪都被电影精彩剧 情感 染着,看到革命胜利会欢呼,看到英雄牺牲会流泪,看到坏人会切齿痛恨,有小伙伴还会激动地向银幕扔石头,嚷嚷着:打死坏人。等待换片的时候是急煞人的,又不敢去厕所小便,生怕错过了下面的故事情节。电影散场了,还沉浸在电影情节里,茫然地跟着散场的人流往外走,走到夜色笼罩下的天塘埂上,看到四周空寂一片,耳畔只有咕哇咕哇的蛙声,和前面一堆黑森森的坟堆,突然就感到了害怕,脚步再也迈不动了,好在这时有爷爷打着手电筒寻过来,接我们回家。
那时我们家住在生产队的尾部,与前面的大庄子隔着两里多路,消息比较闭塞,除了本大队放电影外,别的地方放电影都不知道。即便是知道了,又因为是女娃儿,为了安全,母亲是万万不给我们去的。那时家里的两个哥哥像两匹小野马,整天地往前面的庄子窜,只要看见他们晚上回来像个急猴子似的,三口两口就扒完一碗饭,然后撂下饭碗就往外跑,那一准是哪里有电影放了,我们三姐妹也赶紧放下碗,追在他们屁股后面也要跟着去,他们就哄着我们房前屋后地转,三转两转就跑得没影子了,只剩下我们气急败坏地大哭一场。
有一次,我逮着二哥死活不放,看见他撂下碗,我也急忙撂下碗连饭都没吃完跟着他,看见他去茅厕我就在茅厕门口等,最后他被我缠的没办法,只好带上我去看电影了。那一次是在隔邻的方集大队放电影,天刚下过雨,路上还有些泥泞,我穿着母亲帮我买的,唯一的一双,下雨天穿的胶鞋,到了电影场,地面还很湿,不能坐,刚开始我一直站着看,后来站累了,就脱下一只胶鞋放在地上坐着看,我的脚都弯得麻痹了也不知道,电影散场时,二哥一把拉起我就走,走了好长一段路,我才感觉到脚底板凉凉的,低头一看,原来是掉了一只鞋,再回头去找时已经找不到了,不知被谁捡走了。回到家里,母亲很生气地骂我:你个死妮子,丢了鞋看你以后下雨穿什么,光着脚走好了!
为了看一场露天电影而丢了母亲辛苦赚钱为我买的唯一的一双胶鞋,我好像也并不伤心,我清楚地记得那次看的电影是《英雄儿女》,我也奇迹般地学会了唱那首歌《我的祖国》。每当我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向两岸时,心中总是油然升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现如今农村都富裕了,电视机几乎家家都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连手机上都可以下载视频了,看一场电影是多么容易的事情,再也不用走几里路,再也不用顶风冒雨去看一场露天电影了。露天电影不但没人放了,即便是有人放也应该是很少有人再去看了吧。但是儿时看过的那些露天电影,却一直温暖着我的记忆,那些革命电影给我们幼小心灵带来的感动和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血液里,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5.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记得七十年代可以看到的电影非常少,我居住的附近就一个电影院。由于父亲的单位是一大形的军工企业,一般来说都是单位工会发票。有时候小学校组织我们学生包场观看,影片发行放映日期短的时候我们只能干瞪眼看不上了。就要等待父亲单位如果能有多余的电影票,我可以有幸获得观看。
由于文革时期感情影片基本没有,只有《地道战》《南征北战》这些革命影片。朝鲜电影故事片《卖花姑娘》批准在国内放映,渴望精神食粮的人们盼来了希望,这一下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由于就放映10场,电影票是每个人都可望得到的,谁有一张电影票那可是天大的美事。有的人干脆就到电影院的后台墙外听着实况。听到那电影插曲“卖花姑娘”沉醉在无限的快乐之中。每天电影院门口站着很多找机会混进去的人,工厂出动了工人民兵预备役人员看住电影院大门,维持秩序防止发生意外。
就在人们观看无望的时候,工厂工会经研究请示有关部门,同意在广场晚间6点30分露天放映一场,这好消息一出大家非常高兴。我吃完晚饭去观看时大道上人们脸上透着浓浓的笑容。在人山人海的广场看台上一块放映幕早已经挂好,一台解放牌 汽车 停在中间上面架着一台放映机。电影开映前放着新闻简报,一会儿正式放映开始人们鸦雀无声专心观看。每个人的心情随着剧情发展而变化着,看到激动时痛哭流涕,后来听说有的人把兜里的袜子误以为手帕擦着鼻涕眼泪 留下笑谈。这是我有生以来经历的最多人一起观看露天电影的经历,真的使人难忘。
在文化生活缺乏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看露天电影就是最好的精神享受。每当听说今晚村里要放映电影,我就高兴得不得了,整天精神都很亢奋,甚至忘了饥饿和一切不愉快。
看露天电影最让我难忘的有下列几点:
一,若村里当晚有露天电影,几乎家家都吃“蕃薯饭配豆干压韮菜”。
在我们潮汕普宁县,“蕃薯饭配豆干压韮菜”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是顶级 美食 。就是用大米加上蕃薯丝煮成干饭,配上普宁豆干炒韮菜。这道菜平时少吃,在有露天电影这喜事的当天晚饭是一定要吃的。一来是喜庆时刻庆贺一下;一来不用看电影半途挤出来拉尿而错过精彩镜头,不像平时老吃稀饭尿多。
二,早早就拿着家里破草席去占位,生怕去晚了占不到居中并靠前的好位。因抢占好位而吵架是经常的,严重者甚至大打出手。
三,一部老电影放了又放,战斗片最受欢迎。
放映频率较高的战斗片有:《奇袭》、《侦察兵》、《三进山城》、《小兵张嘎》、《渡江侦察记》、《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地下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等。
四,几乎每次都在电影间隙开批斗大会。
挨批斗者有盗窃者、投机倒把者、逃港者、五类分子等。
五,每部电影都有电影放映员进行解说。
解说员解说生动有趣、语言诙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每部电影都要换好几次片(拷贝),尤其是小型机。中型机和大型机少些,并且银幕比较宽大,小型机银幕很小,有人笑称像手帕。有个别电影是宽慎旦穗银幕的,比较好。
七,大部分电影是黑白的,彩色的少。
八,电影机经常出故障。
每当出故障时很扫兴,我们经常喝倒彩。学着街巷的叫货子的叫卖声:“铜铁换糖块哟!”意思是电影机可以当废铁去换糖块吃了。这时大队的民兵会拿着竹枝来打我们,叫我们住口坐下。
那时候的我还太小,看不懂电影演了什么,但我和小伙伴们却能“看懂”大人们在看电影时发生的各种偷偷摸摸的事,因此发生了很多有趣并且惊险的事。
我的家乡通电比较晚,那个时候人们的 娱乐 活动少得可怜,除了迟旅逢年过节“打花鼓子”(花鼓戏)外,就剩下农闲时为数不多的几场露天电影了,老家人叫“演电影子”。
所以,只要听说有哪个村晚上会“演电影子”,村里人奔走相告宽卜,早早做好晚饭,一吃完碗都顾不上洗就拿着小板凳往那边赶。有时要翻山越岭,老人们还会备上火把,年轻人则把家里所有的一号电池都找出来,一节一节试哪个还有电,然后将三四节接在一起,拼成一个超长号手电筒。
我们小孩子则聚在一起,根据听说的电影名字,讨论“打的凶不凶”(激烈武打场面),打得凶的,我们跑得比大人还快,打得不凶,我们就磨磨唧唧不想去,或者干脆聚在村里不愿去的人家,免得大人走了在家害怕。
后来不知道哪一天,一个大孩子告诉我们,他在电影开始之后看到有人“亲嘴”,开始我们还以为他说电影情节,都觉得甚是无聊,那是大人们才喜欢看的画面,我们毫无兴趣。
但那家伙却敢用全家人来赌咒,说不是电影,是某某和某某某,这下我们都来了兴趣:这不是那谁的妈妈和谁的爸爸吗?他们两个咋亲嘴了呢?于是我们发现了比看电影还有趣刺激的事情,每次者积极地跑在大人前面。
跟着那个大孩子观察几次皇,我们知道他的确没有撒谎,虽然没有再看到他说的某某和某某,但每场电影真的都会有一些大人“亲嘴”的事情在黑暗中发生。
慢慢地,我们从露天观看的位置上就能发现秘密:
每场电影,永远积极抢点第一排位置的人,基本上都是每个村里平时能说会道、说话喜欢大声大气的人,大部分都是小伙子和比我们大的孩子,因为他们回村后会负责直到下次电影开场前的“讲电影”工作,经常在一起干农活或者乘凉歇息时看到很多人热火朝天地和他们讨论有趣的电影情节的场面。
中间位置,基本上就是大致按照先到先得的顺序,补七大姑八大姨五叔六婶这类人占了,有些听说邻村某个亲戚今晚会来看电影的人家,还在小凳子摆有零食吃的,占一片地方早早地等着。
我们这些看不懂电影的孩子,就不停在放映场地四周奔跑呼叫,兴奋无比地期待着电影开场。个高一些的孩子,会跑到银幕前比比划划搞怪,在空白的银幕上留下影影绰绰的样子。
放映的电影有些是已经放过很多次的老电影,但每次放映场地也是人满为患,大家看电影热情依旧不减。
而最让大家兴奋、举村拖家带口去看的则是那些刚刚流传过来的“新片子”,特别是听说“打得特别凶”的那种。这时候放映员也特别忙,一个村挨着一个村赶场,有些村子为了早点迎来放映员,还送礼请客。
我印象中有好几次就是这样,放映员在热情的村民家里喝多了,没来得及“洗电影片子”,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倒带”——把上一次放过的胶片卷到另一个盘子上倒回去。于是经常有放映员在电影开场前在场地片“洗电影片子”。
这是我们所有孩子最兴奋的时刻,能最近距离看到神奇的电影片子,有时洗断了,还能看到放映员把片子接上。
也有放映员完全忘了“洗电影片子”的情况,我们就曾经和大人看过一场“倒着演”的电影,里面的人和车都是往后退,武打片中本来飞上楼顶的人,会从楼顶上“摔下来”,耳光从脸上“飞”起来,子弹从脑袋上飞回枪里面……看电影的男女老少都兴奋得像自己演电影了一样,哄笑声淹没了放映员“不要吵,不要吵,马上就洗完了”的大喊。
对于我们这些躲在人群背后的小孩子们而言,真正的“电影开场”是在银幕上的电影演到关键时——通常是刚过1/3或者过半,所有人全神贯注瞪着银幕、甚至有人忍不住站起来的时候。
这时,坐在后面那些“怀着某种目的”的人,就开始动作了:我们经常看到有小伙子偷偷拉起旁边姑娘的手或者姑娘偷偷塞给小伙子一个什么东西,然后两个人一起低下头。任凭人群吵闹,银幕上如何热闹,他们都毫不在意,就那么偷偷拉着,偷偷看对方一下,可能偷偷在笑或者脸红。
而像某某和某某那类型的人,就比小伙子大姑娘们大胆的多。我们经常看到他们在看电影时靠得很近,边看边不时地你碰我一下,我拍你一下,电影还没演到一半,他们就开始四下张望,然后自语一句“呀门忘了锁”“火可能没熄”之类的,往人群外面黑暗处走,另外一个隔一小会也偷偷摸摸跟着去了。
这个时候我们这些看不到也看不懂的小孩子,就激动得眼睛发亮,偷偷跟着他们看他们干嘛去。但经常他们去的地方太黑了,我们都害怕不敢去。只有几次,可能他们太着急还是怎么了,被我们模模糊糊看到,我们就兴奋地相互叫到“哇抱住了”“快看亲嘴了”,其实每个跟来的孩子都能看到,但我们总是忍不住想相互通知。
听到声音的大人会像被蛇咬到了一样突然跳开,对着我们骂一句“哪来的小杂种瞎扯!”然后一前一后去了其它地方,这时他们都会走得很快,我们经常就跟丢了
只有一次,我们特别幸运!
那次我们跟着两个人,到了一片玉米地边,他们就在地头草丛那里被我们看到“亲嘴”了,我们激动得刚喊了出来,就看到那个男的向我们这边扔了什么。我们都以为要被打死了,撒腿就跑,但几个没反映过来的孩子弯腰找到扔过来的东西,发现是糖!我们激动疯了,就一起像小狗一样爬在地上摸找起来……等我们找得差不多时,那两个人已经从玉米地里面出来了,路过我们身边时,还“嘻嘻”笑着。
也大概就一两年光景吧,我们村通电了。
村里慢慢有黑白电视机,人们都开始晚饭后聚在有电视的人家看电视剧。露天电影渐渐没人看了,再好的片子,现场也经常没几个人了,还都是老头老太太,再也没了我们这些小孩子的乐趣了。
再慢慢地,又有了彩色电视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连聚在一起的热闹场面也没有了。
村里的夜,变得像白天一样平淡无奇和没有乐趣了。
最难忘小伙伴们哪种天真浪漫、风雨无阻、执着追随、废寝忘食劲头。
那时候,村村都有小学,学生人数众多,二三百是有的,喧嚣热闹非凡。同学们居家分布方圆好几里旮旯角落,信息灵通,隔村邻队哪里要放电影,早就打探清楚。(那时每个区乡都有电影队,按乡村序列逐一播放,有时间按排和规律可追寻)。在上学的来回路上,课间 娱乐 操场,稍有丁点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学堂。一听说某个地方放电影,个个兴奋得像过年,心里象吃了蜜糖一样快活。
一放学,即像离弦之箭一样向家奔去。毛里毛燥忙完家长交待的农活,也顾不得换衣就饭,即刻拉开嗓门,吆喝起左邻右舍、同湾同队小伙伴,向电影播放里急切进发。几里、十几里山路,那怕刮风下雨、坡陡路滑,统统都不在话下。牵浪打群、翻山越岭,瞎火黑灯,打着个光脚板,从不叫苦喊累,更莫说打退堂鼓。那一路的叽叽喳喳、一路的嘣嘣跳跳,一路的嘻笑打闹,还带着时不时来一句口号:“冲啊!”。那呐喊声、那劲仗,那气势,用兴高彩烈、满心欢喜、心满意足、满载而归等字眼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有了电影的耳濡目染,家里泥巴墙、篱笆壁、门框、小格窗上贴的画像《董存瑞》、《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雷锋》、《沙家滨》等英雄事迹图片,连环画地道战>地雷战>双枪老太婆>等等小人书,塞满了各种破书包、布口袋、烂桌柜,这不仅是青少年追捧、模仿、崇敬的偶像,更是陪伴我们年轮增长的忠心朋友、精神大餐。谁家的画多,便有了在其他发小面前炫耀的底气。谁要是把家里当个兵的帽子或军衣或军鞋兜起,尽管大得出奇,一点不合身,只要在同伴中亮个相,旋一圈,那骄傲自豪表情,用一句四川方言,港得狠哦!真的不摆啰!直让人高看几眼,馋慕三天。
有道是:
少小乐趣纯天然,电影画图枕耳边。田间地头追风跑,树梢悬岩敢登攀。嘻逐打闹冲锋喊,争扮豪杰斗敌玩。自古英雄出少年,谁当叛徒要挨鞭。
在那个 娱乐 活动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的存在,成了几代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最难忘白色的幕布前,那一张张充满笑意的脸,仿佛定格在了脑海里,成了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唤醒着尘封的往事……
电影带子转动着,一束光照在白色的幕布上,故事片就这么开始了……《新龙门客栈》、《铁砂掌》、《黄天霸》、《霸王花》、《鹰爪铁布衫》、《十兄弟》、《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南海保镖》……
70年代那时候物质匮乏,80年以后才有电视。
记得小时候农村除啦墙上的小喇叭,那就是每月两场电影了,妈妈早早把饭做好催赶我们快吃,拾掇完赶紧叫哥哥扛起板凳占个好位置,我们到的时候人早满了找到哥哥赶紧坐好,焦急的等待。电影一开演立刻鸦雀无声,先开始《祖国新貌》《闪闪红星》《英雄儿女》《红牡丹》《小花》《上甘岭》《柳堡的故事》《铁道游击队》《董存瑞》《戴手铐的旅客》……儿时满满的回味[再见][再见]
哈哈哈,上世纪60年代,还是在丹江口市上小学,一天找老娘要了5分钱在露天电影院看电影,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水泥橙子上睡着了,半夜醒了一看,就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幸亏露天电影院没有锁门,赶快回家去了。(因为不知道时间,也不知道几点钟)。[大笑][大笑][大笑]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小时候那时不仅物质匮乏,文化生活也是很匮乏的,看电影在当时绝对是一件所有人开心的一件大事。
厂区的广播总是提前通知今天会有电影,甚至今天什么电影,几点开始放映都通知的明明白白。
爸爸妈妈赶紧的抓紧时间把饭就做好,我和姐姐快速吃完饭后赶紧的抱起小板凳去占位置。
那时电影院都是露天电影院,位置绝对的不能太靠前,否则只能仰着头看电影了,但也不能靠后,靠后会被会被被前面的人挡住视线,只有前面靠后一点的地方是最好的。我和姐姐总能占到前面靠后一点的位置。
其实那时放什么电影,对于还是小孩子的我并不重要,只是喜欢那种热闹的气氛,哪怕有时刮着风,下着雪,即使脚都被冻僵了,也乐此不疲。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部电影就是《画皮》有的小朋友直接吓哭,我也被吓的钻进爸爸的怀里,再也没敢看。
后来厂子里就专门盖了电影院了,即使刮风下雨也吹不到淋不到了。
如今虽然电影院里的环境已经非常的好了,我却很少去看电影了,露天电影就像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记载着我儿时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露天电影也是几代人美好生活的回忆,看过露天电影的人多少都有一段难忘的记忆。
小时候,物质文化生活不丰富,看个电影像过年一样,有时候要跑几十里地,也不嫌累,看完电影回家 睡一会,天就亮了。
记得那时候的电影片子也不多,反反复复就是那几部,《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卖花姑娘》,都是黑白片窄荧幕的,情节简单,画质也不好。前面还有加演。“中国的新闻简报,朝鲜的哭哭笑笑,越南的飞机大炮”。
最难忘的是看《卖花姑娘》,跟一伙同学走了很远的路,到了放电影的地方 ,人都站满了,没地方了,只好挤在荧幕的后面,凑合看着。画面里的人物及图像都是反的,津津有味的看着,跟着剧情一会哭一会笑,那时也没有餐巾纸,用袖子擦眼泪。
看完回家要过一个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桥,先过去的人使坏,把桥板拆了,后面的人不知道,掉进河里好几个,后来有人把桥板搭上了,我们才过去,大冬天冻的鼻涕眼泪的。
现在生活条件太好了,家门口几个电影院,十几年也不看一次电影。上次单位包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拿住电影票也没好好看是那个电影院,去了找不到,打电话问同事,人家说了地方,一看票面,跑错地方了。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一部叫阿福的电影,故事讲叙了一个小男孩在美国入侵越南的时候,坚决抗击侵略者的故事,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
6. 还记得农村夏天的露天电影吗有哪些美好的记忆
我的第一场农村电影,是在邻村的小学校里看的。人特别的多,我是骑在父亲的肩上,就看到了两个人物的大脑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来知道了这两个人的故事。
上初中住校,有个老师是部队家属,常常给我们住校学生联系驻军部队的电影,晚上老师组织我们去看。好多的电影名字记不住了,但是电影制片厂的名字还记得。部队放映的电影大都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每部电影的开始都是先出现放着光辉的八一徽章,大家心情特别激动。然后看的内容也大多是战争题材的。部队周围的村子里的人也来部队看,露天的。
还有一次是在海南岛三亚的山里,与当地驻军部队一起看电影,露天的,部队战士看电影,下起了雨,还坐着看,一动不动,纪律严明,印象特别深刻。
以后几乎看不到露天电影了,有了电视,也不去影院 ,电视上的电影频道也不看,几乎与电影绝缘啦!(图片源自网络)
谢谢!我咱们山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露天电影,放映的趣事。在那个时代山村很少通公路,放电影的设备又大又笨重,需要六至八人才能肩挑,木棒抬,才能从一个大队运送到另一个大队去放映。虽然运送电影的设备的活,又苦又累(运送的距离一般七至八九里远近),农村的青年人还是很乐意去干。到了傍晚,银幕挂好,山村的孩子们早早就从家里搬来板凳,争个好位置。电影机旁边放上两张藤椅,一个是放映师傅坐的,一个是大队书记坐的(因为书记放映前要讲些政治性的话,是那时候的必修课。顺便叫各生产队长安排明天运送电影机器的人手)。电影开始后,原来鼎沸的人声,顿时鸦雀无声,全神贯注,其间随着剧中的高潮,那时间的全场的男女老少无一不是张开嘴巴,专注可见一斑(因为那时文化,嫔乐生活大贫乏了)。记得好像是放映《南征北战》的吧!当银幕上出现“再见”两字时,整个露天电影场“轰”的一声,有大声评论剧情的,有呼儿唤女。手电,火把一齐亮了起来。嘈杂,乱哄哄一片,再过一会由电影场边,分成好几条明亮的火把队伍,边议论电影,边走向各自的家里。那时,虽然文化 娱乐 活动很少,村民们一部电影的情节,如老牛反刍般,只要一有空就议论纷纷。(因为一年只有四次电影上门来放映,收费很便宜,一场才三,五块钱,放映师傅一般吃住在大队书记家中),可见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很欢迎这样的 娱乐 活动。
记忆非常深刻,场景可以用人山人海一点不夸张。
那时 娱乐 节目几乎为零。夏季农闲时,大家多是晚上吃过饭聚一起聊聊天、乘乘凉,之后各自回家。如果是哪村有电影放,那高兴劲不亚于过年,都是提前通知的,十里八村的人人皆知,大家提前忙完农活,早早的吃过晚饭。离的近的搬着凳子占好位子,等待家人的到来,远的骑自行车或步行也要去。开始之前,小孩子特开心,围着整个场地戏喜打闹,玩的不亦乐乎,直到开始放映了才能安静下来。
那时不管放什么类的电影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记得第一次看露天电影,居然是动画片黑猫警长,小孩子爱看毋庸置疑,大人们也是津津乐道,疑惑动物怎么会说起话了,不可思议。
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又是大人们晚上闲聊的话题。小孩子呢更是模仿电影里的人物说话、动作,还用泥巴做成玩偶把有趣的情结用自己的想法演一遍,旁边看得小伙伴因为不是自己想看的结果,还要争执一番,最后闹的不欢而散。现在想想有些可笑。
那时候的露天电影,是所有小伙伴共同的美好回忆,有露天电影要放映的时候,我们都会早早出过饭,然后相约一起赶在电影放映前就赶到现场,放映的电影如果是比较喜欢的,大家就一起聚精会神的看到三场,如果不感兴趣,大家也不会有丝毫的难过,就在电影幕布附近,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 游戏 ,一直玩到电影散场,结伴回家。
我的第一场农村电影,是在邻村的小学校里看的。人特别的多,我是骑在父亲的肩上,就看到了两个人物的大脑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来知道了这两个人的故事。
上初中住校,有个老师是部队家属,常常给我们住校学生联系驻军部队的电影,晚上老师组织我们去看。好多的电影名字记不住了,但是电影制片厂的名字还记得。部队放映的电影大都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每部电影的开始都是先出现放着光辉的八一徽章,大家心情特别激动。然后看的内容也大多是战争题材的。部队周围的村子里的人也来部队看,露天的。
还有一次是在海南岛三亚的山里,与当地驻军部队一起看电影,露天的,部队战士看电影,下起了雨,还坐着看,一动不动,纪律严明,印象特别深刻。
以后几乎看不到露天电影了,有了电视,也不去影院 ,电视上的电影频道也不看,几乎与电影绝缘啦!想想小时候还真是怀念(图片源自网络)
问答活动
畅聊夏天:参与提问回答,瓜分千元奖金
夏天来了,燃就现在!
我记得电影银幕支架以后,村里的大爷抽着旱烟袋,手拿着赶蚊子的蒲扇,同大妈一起坐在小木凳子上静静的等候放映,小伙伴手拿着烤玉米,一边啃一边围着银幕跑,青年小伙子总是不自觉地朝有大姑娘的地方靠拢……
电影开始放映后,首先上映新闻简报,然后放映主片,观众自觉肃静下来聚精会神的看电影儿,偶尔有人放个屁会引起观众咒骂和叽笑声,
当然我还发现有的小伙子偷偷的拉着心爱的姑娘手提前退场了。
电影要放映一个半小时左右,结束时观众恋恋不舍地询问明天在哪里演出。
那时候我们作为农村电影放映员,每天取送影片,维修机器,搬运设备很累,但是很高兴很自豪。
农村夏天的露天电影时代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因当时电视机还没普及,条件好点的村,也就三两户有电视机,条件不好的村,整个村没有一台电视机。因此,当时的农村夏天纳凉时没有更好的 娱乐 项目,而露天电影就成为了农村 娱乐 的主项目。
当时农村演电影,基本上是哪户人家结婚或生小孩子吃喜面,晚上图个热闹,演两场电影。记得当时的露天电影一般是放映两个片子,偶尔还会遇到转片的现象,在转片的空隙时间,整个电影场成了小孩子欢乐的天堂。
村里哪户家里有喜事要放电影,这个消息早几天前全村人就都知道了,小孩子更是消息的优秀传播媒体。到了放电影的那一天,天还亮着,农村基本上开始做晚饭,为的是早早吃过饭去放映场里看电影,小孩子日已对晚饭失去的味道,早早的聚集在放映场,尽管放映员和放电影的设备还没到位,不过小孩子有的是电影开场前的活动项目,“捉迷藏”、“老鹰抓小鸡”......因为放电影,晚上也就被家长特批不用在家看书习作了,因此,都是尽兴的先玩上一段傍晚时光。
放映员带着设备来了,小孩子就停止各种活动,把放映设备围个水泄不通,一些好奇的大人也跟着小孩子围在一起一起,不时的对设备评论一番,多的是羡慕和赞叹。
当银幕挂好之后,小孩子就奔回家中,搬出高低大小各不相同的凳子、椅子,争先恐后的记下最好的观影位置,叫着自己的家人,赶着影响观看效果的邻位,放映场开始了久违的沸腾。
电影开始了,全场立时安静下来。农村放映电影的片子,一般是一个地方戏区片,一个武打片,戏曲片对小孩子没有吸引力,这个时候,电影场里渐渐剩下了一些老年人,小孩子则三五成群的跑到场外的小树林里再次开启了自己的活动项目,他们是边玩,边等着自己喜欢的武打片。等到武打片开始放映了,小孩子重新归于自己的座位上,有的会因找不到自己的凳子、位置被别家小孩占了而争吵,甚至达到动手的地步,这个时候,他们只能在大人的喝斥下和拉扯下,不得不遗憾的离开电影场,随着电影的放映,剩下来的观众也渐渐平息了声音,静静的观起电影来。
有的小孩子因放映前的兴奋过头,在看电影的时候会随着音乐声渐渐入睡,不知不觉中被大人抱着、背着带回家中,一直到下次电影的到来,都会成为他们的遗憾。
农村夏天的露天电影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更是一代人永远的记忆。观影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可以聚拢全村的人一起相互聊聊天,小孩子相互玩 游戏 ,在满身汗水的洗刷下享受暂时的凉爽。
这个暴露年龄了吧,看过露天电影基本上都是80后以前的人了,那个年代农村的 娱乐 项目基本上没有,就是吃完饭在门口街头闲聊,什么地方一听说放电影大人小孩都赶紧吃饭,晚上跑大老远去看,然后几个人边看边聊,很是有年代感。
现在没有了,要么去电影院,要么在家看,人们平时也交流的少了,都看手机了, 社会 发展到这个阶段了,一切都在改变。
得往前看了
看电影来回三十多里地 ,《地雷战》和《地道战》以及《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等好多这样的。
没有看过,所以没有回忆
7. 你记忆中看过的第一部露天电影是什么
90年代初,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村上来放映电影的,我就跑去看,印象中那部电影叫《杨家将》,现在回忆起来,图像清晰度是很差的,旁白的清晰度还是很可以的,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的旁白是,“大郎为了宋王死,二郎替了赵德芳,三郎被马踏如泥,四郎流落北国当驸马,五郎五台山出家,七郎被万箭穿身……”可惜,在我能够在互联网上搜到资源的时候,我再也找不到这部第一次看的露天电影了。
8.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有哪些就是农村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是七八十年代的产物,就是在农村的打谷场上或空闲地点竖两个杆子挂上影幕和喇叭,当夜幕将临的时候开演,露天电影是那个年代的精神文化享受。记得小时候看过《闪闪红星》《渡江侦察记》《三进山城》《神秘大佛》《平原游击队》《喜盈门》《少林寺》等影片。
尤其是少林寺,大家被李连杰那高超武艺所吸引,影片放完了,大家还不愿离开。
9. 大家看过哪些记忆深刻的乡村露天电影
大家好,我是普通话不普通的小编摩西,很高兴为大家解决各种的疑难问题,今天解决的是:大家看过哪些记忆深刻的乡村露天电影?我小时候,就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经常看乡村露天电影。《喜盈门》、《地道战》、《月亮湾的笑声》、《黑三角》、《七品芝麻官》、《少林寺》等影片,我至今记忆犹深。
再到后来,电视逐渐普及了,走进了各家各户,露天电影、露天电视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近几年,县里的文化大篷车送电影下乡,也是露天的,去看的人很少。在文化生活异常丰富的今天,露天电影风光不再了。
好了,今天小编就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想法或者是建议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很高兴能给大家解决问题,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们下期再见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