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东方艺术——中国戏曲 中印电影
八大剧种让你重温戏曲之美
核心提示
今明两晚,“中华之声——2005年名家名曲演唱会”将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演,随后将于11月3日和5日先后在佛山和深圳演出。
市民有多久没有走进戏剧剧场了?传统戏曲勾魂之美在何处?如何让古老艺术的精华重新触碰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位?
在开演之前,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参加广州演出的京、昆、粤、越、川、梆、豫、黄八大剧种代表大家。名家眼中,戏曲之美无处不在:京剧《四郎探母》里“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的唱词和那惨烈紧张的长串拍板是美;川剧里头一扭手一挥,黑脸、白脸、花脸、红脸看得人目眩神迷的绝技“变脸”是美;越剧《五女拜寿》里清一色全是“小白长红越女腮”的少女是美;黄梅戏《对花》里“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的俏皮深情还是美……
专家们感叹,相比歌剧《卡门》里玉石俱焚的强烈激情,中国人归根到底还是最喜欢昆曲《牡丹亭》里“水袖这么一勾,眼波那么一柔,20分钟只是眉来眼去”的爱情。多少年风云巨变,古老的戏剧在江湖草台漂漂泊泊之间,伴丝竹管弦说说唱唱之际,随名角票友哼哼哈哈之余,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刹那间“人生百味已尝九之”。然而,到了今天,老戏的状况却如“昆曲义工”白先勇所言,宛如一个放在角落里落满了灰尘的瓷器,没有人知道它的美。
如何细细擦拭戏剧,使之重放光彩?无论是豪言壮语、声称“川剧生存不是问题”的四川川剧院院长陈智林,还是认为“戏曲的曙光在前面”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或者是低调坦言“戏曲已经边缘化”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所有名家共同的心声是,夹缝之中的戏曲之美,虽暂时陷入低潮但注定无比蓬勃,因为它扎根于民间,扎根于千百年来中国人世俗生活中的笑与泪。只有极低处的东西才能做到极大的包容。正如黄梅戏代表人物马兰所言,“它们是从孕育中国13亿人口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声音”。名家们由衷地赞叹,此次演唱会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发现戏曲之美的机会。
1
传统戏曲美在哪里?
尚长荣:唱词以诗为主,唱功韵律动人
京剧美在既有阳刚,又有阴柔。它的表现魅力多元化,具有深厚的美学内涵。既能演帝王将相,又能演西厢红楼;既有金戈铁马,又有才子佳人。京剧唱词以诗为核心,唱功以韵律动人,念白十分讲究音韵。
朱世慧、王立军:京剧能成国粹,因它美在写意
京剧能够成为“国粹”,是因为它美在“写意”。京剧可以用简单的、艺术化的形式再现复杂的世界,用舞蹈、身段来表现不同的场景。舞台布景极尽简单,只有必不可少的一桌二椅。演员通过表演,再加上马鞭、船桨等简单道具,就可以表现门、表现船、表现马,甚至表现千军万马,表现时空转换。如台上演员拿一根马鞭,可以表示他在骑马;拿着一根木桨,可以代表划船;4个龙套台上转一圈可以说“走了十万八千里”,也可以表示“带领了800万人马”。而京剧演员的“行头”却繁之又繁,从化妆到服饰,浑身上下从点翠贺世旅的返丛头面到绣花的袍服无一处不是艺术品,以简衬繁,十分妥帖。这种写意的表现方式,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张火丁:不同颜色脸谱,京剧美的体现
脸谱是京剧美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禅凳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除颜色之外,脸谱的勾画形式也具有类似的象征意义。例如象征凶毒的粉脸,有满脸都白的粉脸,有只涂鼻梁眼窝的粉脸,面积的大小和部位的不同,标志着阴险狡诈的程度不同,一般说来,面积越大就越狠毒。总之,颜色代表性格,而不同的勾画法则表示性格的程度。
张静娴:唱腔一唱三叹,昆曲独具神韵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最能体现东方艺术之美的杰出代表。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之美,首先美在剧本。昆曲剧本文学性强,格律严谨,里面运用了大量古典诗词,意境优美深邃,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其次美在唱腔,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昆曲唱腔往往是一唱三叹,委婉缠绵,有一种特别的神韵。昆曲的舞台集歌、舞、诗、画于一体,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在唱腔上字少腔多,繁复精到,有着丰富的表演身段;舞台画面感强,全方位体现传统艺术的古典美,演员像画中人一样。
许荷英:河北梆子高亢,特别善演悲剧
河北梆子高亢悲壮,委婉动听,其中既有排山倒海之势,又有潺潺流水之声。河北梆子的独特之美在于它的音腔高亢悲壮。常言道: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河北梆子善演悲剧,它的悲腔,音区高,能把戏中人物的悲愤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观众也听得酣畅痛快。
陈智林:川剧诙谐幽默,融入百姓生活
川剧是中国戏曲中十分罕见的以昆、高、胡、弹、灯5种声腔为一体的剧种,可谓是中国戏曲声腔之集大成者。在200多年的发展衍变之中,它与四川方言土语、各地入川移民的乡土风俗、民间歌舞、说唱曲艺、民间小调融合,最终形成了四川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川剧凝聚了四川人诙谐、幽默的性格,戏剧剧本文学功底很强,表现方式多种多样,犹如川菜,色彩浓郁、手法丰富。例如托举、变脸、钻火圈、藏刀等绝技,融入了百姓生活的扎实经验,既神秘又亲切。
2
能否适应现代生活?
尚长荣:有人说京剧节奏慢,我们必须要用科学的时间观念来表现古人的休闲与高雅,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应该说,戏剧艺术的“慢”,在网络时代的“快”节奏里面,反而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
茅威涛:现代人也不是一成不变、一概而论的,也不一味都是追求快节奏,现代的文化精神是多元化,个人对美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总会有人喜欢戏剧这样有韵味、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我想喜欢越剧的人,可能要他去喜欢摇滚乐会比较困难。剧场艺术发源于希腊,具有一定的宗教气质,现代人在解决温饱之后,一定会在精神上寻求一种寄托的媒介。“慢悠悠”的古代戏剧,正好可以引发部分人的心灵共鸣。
红线女、陈小汉:现在年轻一代嫌传统戏曲节奏太慢,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就比如粤剧,并不是所有节目所有唱段的节奏都是缓慢的,我们根据剧情发展和人物内心冲突的需要,来决定何时快何时慢。在表现人物内心激烈斗争的时候,节奏相对加快,甚至紧张到扣人心弦。因此说,戏曲的内容决定了程式。粤剧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地与时俱进,并不是一味地把节奏、速度加快就是创新。谈革新不能离开“传统”这个“源”,不能离源断流,否则,我们传统戏曲就会丧失立身之本。
3
如何吸引年轻观众?
于魁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传统戏曲改革不一定要取悦观众,作为京剧艺术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把艺术水平提高,把艺术作品打磨成精品。随着年轻观众生活阅历的逐渐丰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到时他们会真正意识到传统戏曲之美的。传统戏曲是个细水长流的行业,不像流行文化一样追求轰动效应,追求大红大紫,流行文化终究会昙花一现,而京剧却是历久弥新的。
王立军:前不久天津市组织了两批“京剧艺术走进大学”的活动,学生观众反响非常强烈,甚至到了“追星”的地步。可见,只要我们的传统戏曲主动走近观众,走近年轻人,他们还是非常愿意坐下来欣赏、回味的。
张静娴:不同戏曲有着不同的观众群,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做昆曲普及工作,目标主要是针对文化界人士和高校学生,欣慰的是,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努力成果。我们上海昆剧团每年定期到高校开讲座,举办“昆剧走近青年”、开展免费开班教唱、低票价优惠等活动,向年轻人介绍昆曲的表演、行当、选段等,邀请他们上台参与,让他们在互动中感受到昆曲的独特魅力。
马兰:我倒并不刻意去迎合年轻观众,我觉得好的东西一定就是好的,寻求刺激的观众不要到剧场去。到剧场就是为了给人一种美的陶冶。我相信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对传统的东西一定会有一个记忆储存,一定有一个密码,在某个时候一定会触碰到,他不需要天天来看戏,只需要一年中有那么几天来剧场看看,他内心一定会被唤醒。
李胜素:我认为年轻人应该主动走进剧场,如果在家看电视播出戏曲的话,根本感受不到现场的那种唯美气氛。这几年,我们经常送戏进大学,有些学生看了之后才感叹:原来京剧是这么美的。当然,我们也要对传统戏曲进行包装。这就要求我们的舞台设计、灯光舞美、服装布景等视觉效果要能够让观众眼前一亮。如我们新排演的《梅兰芳》,就在形式方面吸收了话剧的长处。所谓“越守越没有”,传统戏曲在保留原汁原味内容的基础上应该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有针对性地进行革新。
名家简介
尚长荣(京剧)
京剧大师尚小云第三子,中国戏剧梅花奖首位获得者。5岁登台演出,师从侯喜瑞、陈富瑞、苏连汉诸位名净。嗓音宏亮宽厚,融“架子”“铜锤”于一体,追求“性格化”表演。所塑造人物或大气磅礴,或质朴雄浑,表演唱念并举,张弛有度,激情四溢,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代表剧目:《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等。
于魁智(京剧)
先后上演杨(宝森)派名剧《杨家将》、《伍子胥》和李少春名剧《响马传》、《野猪林》等,以清新的演唱韵味和舞台风貌赢得老中青观众的喜爱,先后荣获梅花奖、梅兰芳金奖等。
朱世慧(京剧)
被专家称为“当今中国京剧第一名丑”。主演《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法门众生相》等剧目,时称一绝。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兰芳金奖等。
张火丁(京剧)
中国京剧院着名程派青衣,唱、做、念、舞俱佳,表演突出了程派艺术的庄美、纯正、深沉、凝重、幽远的特性而且具有自己的表演风格。在唱腔方面被称为“程腔张韵”。代表剧目《锁麟囊》、《荒山泪》、《春闺梦》,创新首演程派剧目《秋江》、《绝路问苍天》、《白蛇传》、《江姐》等。曾获戏剧梅花奖。
王立军(京剧)
天津青年京剧团演员,工武生兼习老生。1992年由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历慧良亲授“截江夺斗”、“艳阳楼”等剧目,扮相俊美,功底扎实,戏路大方,唱做俱佳,代表剧目有《挑滑车》、《英雄义》等。曾获梅花奖和“首届京剧之星”称号。
张静娴(昆曲)
主攻闺门旦、正旦,戏路宽广,表演细腻传神,唱腔声情并茂,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舞台形象,如大型昆剧《长生殿》中的杨贵妃,《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司马相如》中的卓文君等。曾两度获梅花奖。
许荷英(河北梆子)
从艺20多年来,借鉴姊妹艺术的演唱优势,形成了一种既有剧种特色,又富时代美感的新型演唱风格,为当今河北梆子领军人物,代表剧目有《杜十娘》、《窦娥冤》等,曾获梅花奖。
红线女(粤剧)
从艺60多年来,创立了红派艺术,曾主演数十部脍炙人口的粤剧和一百多部电影,塑造了一系列女性艺术形象,所创造的红腔和红派表演艺术代表着粤剧旦角艺术的最高成就。曾获联合国亚洲表演艺术协会授予的“杰出艺人奖”和联合国交响乐协会授予的“表演艺术奖”等。
陈小汉(粤剧)
表演艺术儒雅温文,潇洒大方,做功细腻,身段优美,尤其以水袖功、扇子功、翎子功见长;善于以传统程式去塑造人物,抒发感情。其唱腔发展了粤剧生行的声腔艺术,形成了个人风格——以情带腔、以腔传情、腔随情转、因情造腔、灵活变化、韵味浓郁、细腻传神,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流派唱腔“B腔”。
李胜素(京剧)
工青衣,扮相雍容华贵,妩媚动人,噪音清亮甜美,表演规范自然,文武兼备,是当今梅派艺术最具光彩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曾获梅花奖。
茅威涛(越剧)
师承越剧尹派,工小生,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4次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两次获梅花奖,是中国当代越剧创新进程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长在舞台上准确塑造不同性格的角色,赋予越剧“女小生”以崭新的人文精神和行当魅力。
虎美玲(豫剧)
师从豫剧大师常香玉而为“常派”优秀传人。善演闺门旦、花旦、青衣、刀马旦,形成了委婉曼艳、清越高远的演唱特色和扮相俊美、含蓄质朴、追求京昆风范的表演风格。代表剧目有《抬花桥》、《花木兰》、《大祭桩》等。新版《白蛇传》曾获梅花奖。
陈智林(川剧)
二度获梅花奖。曾先后主演《巴山秀才》、《托国入吴》等几十出大小剧目。在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魅力。工文、武小生、正生,扮相俊美。
马兰(黄梅戏)
主演过《风流杏花村》、《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红楼梦》、《戏牡丹》等剧;还拍摄了电影黄梅戏艺术片《龙女》和黄梅戏电视连续剧《严凤英》、《劈棺惊梦》、《西厢记》、《西游记》等。扮相俊俏,功底厚,身段美,唱腔动听,曾获文华奖和梅花奖。
广州演出曲目
于魁智《上天台》、《三家店》选段
李胜素《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
于魁智、李胜素合唱《四郎探母》选段“坐宫”
王立军《野猪林》选段“大雪飘”
张火丁《春闺梦》
尚长荣《铡美案》、《曹操与杨修》(清唱)
朱世慧《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京剧)
张静娴《牡丹亭》选段“寻梦”、“如杭”(昆曲)
许荷英《王宝钏》选段“大登殿”、《杜十娘》选段(河北梆子)“用手儿打开了百宝箱”
茅威涛《陆游与唐琬》选段“浪迹天涯三长载”(越剧)
虎美玲《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豫剧)
马兰《红楼梦》选段“如此红尘”(黄梅戏)
陈智林《巴山秀才》、《斩黄袍》(川剧)
红线女《昭君出塞》(粤剧)(清唱)
陈小汉《范蠡觅西施》(粤剧)
重温经典 回归传统
陈志
中国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高绝千古的丰神美韵,千百年来令人沉醉。《赵氏孤儿》、《穆桂英挂帅》、《铡美案》等无数经久不衰的精品剧目,其摹写胸中之理想,时代之情状,真挚之理,秀杰之气,在“戏场小天地”中,展现“天地大戏场”,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一个个千古不朽的风流人物,让中华民族的风骨长存。
今天揭幕的“中华之声——2005年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将为您带来一台中国传统戏曲盛宴。国内8大剧种、14位名家在广东同台演出,其阵容之盛,剧目之精,可谓全国多年难得一见的戏曲“高峰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和省长黄华华鼎力邀请,玉成了这次盛会,体现了广东传承民族文化精粹的深远用心。
不可否认,今天的传统戏曲艺术正面临挑战,不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一些剧种正在急剧消失。曾有一位年轻演员非常“不敬”地说:“如果梅兰芳大师活到今天的话也不可能像当年那么红。”的确,与戏曲几乎是人们“唯一”娱乐活动的年代相比,如今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要丰富得多。如何让戏曲和观众走得更近,像流行音乐一样在现代人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
台湾着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在这方面创造了成功的先例,他改编的昆曲《牡丹亭》,在北京、上海、台北和香港连演50场,场场爆满,在北大、清华的青年学生中掀起阵阵旋风。《牡丹亭》的成功再次提醒我们:那些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戏曲艺术,本身并不缺乏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当呀呀学语的孩童惊诧于戏曲频道上艳丽的舞台造型,当年轻的学子们眩目于水袖的曼妙流泻,当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突然小憩于一个悠长的唱腔中,我们会赫然发现,传统文化的根,早已深埋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中华之声——2005年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为我国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也为广东观众提供了一次发现戏曲之美的机会。它撒下的种子,在一个民族正在复兴的对优秀传统文化热望的阳光下,将使我们重新寻找5000年文化宝库中遗失的珍宝。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郭珊 见习记者 何东运(除署名外)
图:
越剧名家茅威涛
京剧名家于魁智
京剧名家李胜素
粤剧名家陈小汉
B. 墙头记是谁的作品
吕剧《墙头记》脱胎于由山东省鲁剧院山东梆子剧团根据蒲松龄的同名俚曲改编的同名作品。1960年5月2日,山东梆子名家刘桂荣为毛主席演出了《墙头记》,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1978年,山东省梆子剧团在济南山东剧院上演《墙头记》创下了连续演出45天不换剧目的记录。1982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将此剧制作为山东梆子戏曲艺术片。
内容简介:善良的张木匠辛勤劳动,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由于妻子早亡,他对他们很溺爱,长子大乖从小学做生意,后来发了财。他为人自私、贪婪,很会算计。他的妻子李氏刁泼狠毒,对张木匠冷酷无情。次子二乖粗通文墨,为人虚伪、狡猾。其妻赵氏从娘家带来一份厚家产,他们吃喝不尽,对此十分得意。但二乖也不愿奉养父亲,常常怨恨"老爹爹今年八十五,何不死在圣贤年"。张木匠年老体衰,已失去劳动能力,不得不依靠儿子为生。可这两个儿子都嫌弃他,但又毫无办法,只好立下字据,以半月为期,轮流养父。由于月份有大小,兄弟为此常发生争执。一天,大乖"照章"送爹到二乖门口,二乖夫妇恼于大乖又占了便宜,便装聋作哑,任凭大乖叫骂,就是不开门。大乖无奈,又不肯把爹爹再领回家,于是逼着老爹骑在二乖家的院墙上,并对爹说:"你要掉往墙里掉,掉到墙外可没人管饭。"遂拔腿躲斗绝走。张木匠年轻时的好朋友王银匠,为人机智、诙谐、又富于正义感。这天,他挑着银匠挑子走街串巷,忽见张木匠昏倒在墙上,就将他救了下来。王银匠对张木匠的遭空让姿遇十分同情,他计上心头,要利用大乖和二乖爱财如命的本性,让他们养活老父,同时也趁机整他们一下。于是,王银匠从怀里掏出一个苞米面饼给张木匠,让他找个地方晒太阳,等着儿子来找他。王银匠先到大乖家,接着又到二乖家,都以要账为名,叙说当年张木匠怎样在他的炉子上化了许多银子,暗藏防老。大乖、二乖夫妇听后又惊又喜,各自都想先滑誉把爹弄到自己手里。于是,一场"争爹战"开始了。最后,还是张木匠提出的仍"照章"办事,以半月为期轮流养老,这场"争爹战"方告结束。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这两年中,大乖和二乖争相对爹大献殷勤,都希望爹能把藏银给自己。张木匠表面上生活是好多了,但内心痛苦却加重了。因为他没有银子,不愿在欺骗中生活,不久抑郁而死。张木匠死后,大乖和二乖想到他临终前说的一句话:"看见那堵墙,想起王银匠。"认为这里一定有文章,于是他们又争着去找王银匠。王银匠得知老友病故,十分难过。大乖、二乖争相表白自己为爹的后事准备得齐全,王银匠听后也就放心了,哀悼一番准备回去。谁知,他们夫妻四人却苦苦缠住不放,一定让王银匠说出老爹藏银的地方。王银匠决心再一次戏弄他们,便让他们去刨墙。他们拼命地刨,结果墙倒被压在墙下,受到了惩罚。
《墙头记》是出轻喜剧,在欢快的气氛中,也凝结着张木匠一辈子的苦辣酸甜,同时也鞭挞着不孝儿女的扭曲心灵。从以上剧情介绍还可以看出,这出戏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尊老敬老风气,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着积极意义。
C. 许昌拍的电影 父亲 演职表谁知道
哈哈,我也是许昌人啊,不过这个电影是我们禹州拍的了。下面是介绍:
去年10月20日,首部由许昌人自编、自导、自制的高清数字电影《父亲》正式开拍。4月15日上午,这部承载着众多许昌人希冀与梦想的影片,在胖东来时代广场奥斯卡电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父亲》是第一部完全由许昌人自编、自导、自制的高清数字电影。40多名剧组人员大多来自国内各大型影视基地。从编剧、制片人、导演,到灯光师、摄像师、造型师、化妆师,乃至后期制作人员,全部属许昌籍。听说家乡要拍第一部数字电影,他们不但不计报酬,有的还放弃了待遇丰厚的工作。
这部电影的剧情,和戏曲《墙头记》、电影《我爱我爹》有些像:在一个小山村,贫穷、老实的李怀臣老汉被凶悍的儿媳妇杨凤巧、窝囊的儿子李三娃赶出了家门,不料却因祸得福,成了一名大老板的干爹。误以为父亲发了大财的李三娃夫妇又跑去抢爹,闹上法庭后,经众人教育终于悔改。
4月15日11时许,在举行了简短的仪式后,电影正式上映。看到辛辛苦苦拍摄了几个月的作品终于与家乡观众见面,导演余留艺,主演孙松峰(父亲李怀臣的扮演者)、何帆(儿媳妇杨凤巧的扮演者)等到场的演职人员都十分激动。余留艺说:“这是许昌首部高清数字电影。真诚希望许昌的父老乡亲关注它、喜欢它。大家看这部电影,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大家的掌声,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该片的制片人张小伟说,在举行完首映式后,他们会去影片的主要拍摄地——禹州市鸠山乡下泉村,先让乡亲们看看这部在他们家门口拍摄的电影。然后,该片将在各大院线正式上映。下一步,他们打算拍摄一部30集的古装电视连续剧《刀客》。
D. 豫剧《墙头记》老来难片段戏谱。 拉二胡需要。
墙头记》是根据蒲松龄的俚曲改编而成的。年近八旬的张木匠因两儿不孝,两媳不贤,遭百般虐待,被推上墙头,引出一段人间悲喜剧。两位表演艺术家中,李岱江唱腔委婉凄凉,耐人回味;杨瑞卿的表演入表入理,朴实细腻;几位年青演员亦与老艺术家的风范相得益彰,使该戏成为地方戏曲的艺术精萃。
E. 戏曲墙头记一共多少场
《游戏曲墙头记》一共有45场。它包括大量的曲目,涵盖了曲调、抒情、嘻哈、流行、爵士、电子、民谣、摇滚以及多种流派的音乐。每一场活动都由不同的艺术家带来独特的音乐风格,带来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比如,第一场首演由着名嘻哈团体“黑帮傀儡”(HIPKID)担纲,他们精彩的表演,将现场热闹非凡,深受观众喜爱。此外,还有着名的爵士乐队金钟罩乐队,抒情歌手关芝梅以及电子乐队MIGUEL,他们都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演出。
F. 戏曲之村
在美丽富饶的鲁北平原黄河下游南岸,有一个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的城市,那就是汉孝子董永故里,中国优秀传统剧种,吕剧的发祥地。享有“革命老区”和“吕剧之乡”美誉的山东博兴县的吕艺镇。
吕剧属于一种乡村艺术,它的前身是“化妆扬琴”,“琴戏”。是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演变而来。演的是农家事,唱的是农家情,剧本多是反映农村人情世故,以古老、传统、守旧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内容淳厚,乡土气息浓郁芬芳,生动活泼,以及朴实优美的演唱风格,赢得广大群众的深爱,成为山东主要地方戏曲之一。
吕剧在吕艺镇以及周围的村庄里,走南闯北的专业剧团,深入百姓生活的业余戏班,村村都有。不管在艺术殿堂的大舞台,抑或在田间地头的小地方,都会有脍炙人口的吕剧演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曲——吕剧,在一九九六年,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吕剧艺术之乡”,“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零零八年,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吕剧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绳耿村的张树良(老生)和张传海(青衣)两位艺人,创办了附近第一家吕剧戏班,收纳十八岁左右的学徒近二三十人,成为当地吕剧创始人。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光绳耿村就有近五十口人到外地演出。六三年,绳耿村吕剧班和北李家村京剧班一起,到沂源县演出。那时所有的道具和行头,都要到乡里去借用。首场先是在沂源县的芦鸭店,每天演出两场,场场爆满,当地人饱了眼福后,才能换到另一个地方。虽然唱戏是个累人的活,却也是个能养人燃凯的好活,从农村出来的“戏子”,算是出来讨口饭吃,扑腾一天才吃两顿饭,晚上演完戏后再吃一顿,那热气腾腾的白菜炖豆腐,他们吃着就像是在座酒席,工钱也少得可怜,可他们不在乎,并且演的很起劲。那年月,年年闹灾荒,再加上黄河泛滥成灾,穷苦的农民,以唱“小曲”的形式进行乞讨,却成了很多人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所以很多人为了能让孩子吃饱饭,很愿意让孩子参加到这个队伍里来。绵长的岁月里,他们边唱边耍,不断吸取改善戏曲唱腔和对唱词唱法的精准,逐步丰富自己的表演,完善自己的表演,完善剧本的内容和形式,就是由于他们的不断努力和钻研,才有后来能走上大舞台,能搬上荧屏,成为一部部脍炙人口的好剧。他们演唱剧目有传统的,也有自编自演的,如《小姑贤》、《王定宝借当》、《瓜园记》、《金镯玉环记》、《王天宝下苏州》、《白蛇传》、《李天保娶亲》、《墙头记》、《三月帮》等,内容都丰富多彩,剧情也百看不厌。
戏班里的演员虽然都是农村人,他们也不光来回重复巡演原有的老剧种。在农村里,能人也代代辈出,有个大字不识一升的庄稼杆子,仅凭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看完电影回家,就能编排创作出深入农村,通俗易懂的好戏,还能把一些老戏中原有的,不健康的或者不积极向上的段子,删去或改掉,使戏曲前后贯通承前启后,整过剧情更加引人入胜。例如《王汉喜借年》里,穷汉王汉喜,除夕之夜,到岳丈家借年,进的大门后,见上房岳丈一家正在欢度新年,深感自己处境寒酸窘迫,是进是退?踌躇犹豫间,有人出来,情急之下,他躲到马棚里,正好嫂嫂到马棚里小便……像这种丑化王汉喜的剧情,被统统删去改掉。修改成正当王汉喜自惭形秽,徘徊不前,见有人来,慌忙之中,误入未婚妻爱姐闺房,正兄段橡巧来人是陪爱姐回闺房安歇的嫂嫂,嫂嫂对王汉喜和爱姐的处境深表同情和关怀,并暗中决定帮助成全小姑与汉喜二人。《井台会》中,豆蔻少女兰瑞莲,因债务逼迫卖与已五十三岁,相貌丑陋的周兰宽为妻,婚后受尽周家老少的百般欺辱与虐待。这样似乎少羡旁了一些因果与善恶的强烈对比,后改为周兰宽仗着有钱有势,强行霸占兰瑞莲。在婆家,瑞莲受尽丈夫与婆婆的打骂与折磨……终成一出朴实无华,生动活泼,剧情感人的地方着名戏曲。他们自己创作编排的戏曲有《三月帮》、《王乐喜》等。都洋溢着浓郁芬芳的乡村气息,唱词简洁精练,主人公心理活动和或果断或温柔的肢体动作,以及演员急剧变化的面部表情,刻划的生动细腻,几近完美,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新中国成立以后,绳耿村的戏班子,不光唱吕戏,革命现代京剧,在绳耿村的戏班里表演的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如《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等。尤其是《三月帮》和《李二嫂改嫁》以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是绳耿村剧组的拿手好戏,演员婉转优美的唱腔,生动悦耳,通俗易懂的唱词,行云流水,清脆悠扬的琴音,令人久久回味。
为弘扬戏曲艺术,将戏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发展与传承,将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发扬光大,博兴县政府,博兴县文化馆常常举办戏曲大赛,全县各个乡村的戏班都积极参加,相互切磋技艺,相互学习唱腔唱法,评选出优秀的剧组,给予鼓励和奖励。还经常组织优秀戏班,开展以吕剧为特色的文艺演出活动。他们不光在乡下,在田间地头,他们也到省市级的大舞台。他们不光徘徊在邻近的县市,他们的声音会逐渐响彻周边县区,如昌潍、胶东、桓台、广饶、淄博、滨州、济南等,齐鲁的大地上,到处留下他们轻盈欢快的声音与浑厚踏实的足迹。二零零七年腊月二十三日,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戏曲频道,来绳耿村采访并现场录制《李二嫂改嫁》片段,一时在全国引起关注。
如今,绳耿村戏班拥有成员二十九人,年龄大的八十七岁的老艺人张学敏,腰不弯,耳不聋,精神矍铄,年龄小的业余演员只有十几岁。戏曲在绳耿村不仅是一项业余健身与娱乐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是一项不能丢弃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在时间与空间的隧道里艰难的漂泊百年的民间文化艺术,甚至有待,必须发扬与传承的重要课题。新任书记刘恒佳,年轻有为,着力培育吕剧艺术人才,鼓励创作吕剧精品剧目,还专门在老房子一旁建起了,教戏学戏演戏为一体的艺术大厅,为“吕剧之乡”的长足发展努力增光添彩。
G. 西安三意社地址在哪里
三意社在骡马市。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是秦腔戏全盛时期,三意社那时也很红火。我记得每天中,晚两埸演出,从不中断,当时的票价是四到五毛钱,分甲、乙孙手、丙三等,按座位位置分等,剧场两侧为站票,站票每张两毛钱。
三意社演出阵容庞大,名家济济。着名旦角,国家一级演员,秦腔非物传承人,肖玉玲便是该社名旦,他是长安嘴头人。她在秦腔戏电影片《火焰驹》中,拌演女主角黄桂英。剧中的艾谦拌演者是该社的净卜者角周辅国。剧中拌演李彦荣的武生是苏育民,苏育民六十年代初是该社社长。该社有着名须生乔新贤,赵振华。赵振华嗓音很好,群众有个风趣的顺口流,"赵振华的胡喊,周辅国踏破楼板》形容赵声之巨,周动作之毛,毛是毛净。
三意社演出的全本戏很多,多是古装大戏,如《玉堂春》红遍西安,也演出过些现代剧,其中《墙头记》最出名,还有移植样板戏《杜鹃山》等。
老剧社,老演员,老骡马市令人怀念。
咱是西安人,我来给你说:
你问“三意社”,也叫“三义社”。上了年岁的人,保准都能说出来。
你坐车到钟楼或南大街,在则弊嫌南大街的中部有个巷子,叫东木头市,向东走就能看见。
现在叫“西安青年秦腔艺术团”,也叫“西安秦腔二团”,具体地址是:西安市碑林区东木头市146号
通钟楼的公交、地铁,四通八达的,下车后走着逛着就到了,不太远。
听明白了吗?
西安市碑林区东大街大差市十字向南200米。
南大街中断向东有条巷子叫东木头市。三意社就在这条巷子,巷子里主要是做仿古牌匾等,希望可以帮到你!
三意社在骡马市,木头市是尚友社,开始叫击意社,是在苏蕊娥她父辈时由三意社分出来的,为此,苏蕊娥她叔父曾病了一场。
H. 墙头记什么意思
《墙头记》最初由山东省鲁剧院山东梆子剧团根据蒲松龄的同名俚曲改编。
年近八旬的张木匠因两儿不孝,两媳不贤,遭百般虐待,被推上墙头,引出一段人间悲喜剧。
1960年5月2日,山东梆子名家刘桂荣为毛主席演出了《墙头记》,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1978年,山东省梆子剧团在济南山东剧院上演《墙头记》创下了连续演出45天不换剧目的记录。
1982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将此剧制作为山东梆子戏曲艺术片。可能受电影的影响,这出戏许多剧种(如秦腔、评剧、吕剧、豫剧、曲剧等)都有移植。
《墙头记》是出轻喜剧,在欢快的气氛中,也凝结着张木匠一辈子的苦辣酸甜,同时也鞭挞着不孝儿女的扭曲心灵。从以上剧情介绍还可以看出,这出戏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尊老敬老风气,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着积极意义。
I. 吕剧墙头记内容简介
1、善良的张木匠,妻子早亡,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长子做生意发了财,为人自私、贪婪,很会算计,妻子李氏刁泼狠毒,对张木匠冷酷无情。次子粗通文墨,为人虚伪、狡猾,其妻赵氏从娘家带来一份厚家产,他们吃喝不尽,对此十分得意,也不愿奉养父亲。
2、张木匠年老体衰,失去劳动能力,可这两个儿子都不养他。但又毫无办法,只好立下字据,以半月为期,轮流养父。由于月份有大小,兄弟为此常发生争执,逼着老爹骑在老二家的院墙上。
3、张木匠年轻时的好朋友王银匠,为人机智、诙谐、又富于正义感。王银匠对张木匠的遭遇十分同情,他施展计谋,利用大乖和二乖爱财如命的本性,叙说当年张木匠在他的炉子上化了许多银子,暗藏防老。
4、两个儿子都想得到银子,争先供养老爹,但张木匠不久抑郁而死。两个儿子找到王银匠,一定王银匠要说出老爹藏银的地方。王银匠决心再一次戏弄他们,便让他们去刨墙。他们拼命地刨,结果墙倒被压在墙下,受到了惩罚。
(9)墙头记怀旧老电影扩展阅读:
1、《墙头记》根据蒲松龄的俚曲改编,叙述的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演绎的是子女不孝,老来难,遭百般虐待,被推上墙头。这出戏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尊老敬老风气,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2、吕剧《墙头记》移植于山东梆子剧团的同名作品。1960年5月2日,山东梆子名家刘桂荣为毛主席演出了《墙头记》,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创下了连续演出45天不换剧目的记录。以后多年收视好评。这出戏被改编有许多剧种,如秦腔、评剧、吕剧、豫剧、曲剧等。
J. 猜谜语: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电影名二)谜底是什么
谜面:杀尘举人者打虎武松也 (电袭兄旅影名二)
谜底:墙头记,谁是凶拍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