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苏联都有那些比较经典的电影
俄罗斯:星星,西伯利亚理发师,土耳其式开局,宫廷秘史,小偷,回归,布谷鸟,总统和他的孙女,夏日遗失的二十七个吻,俄罗斯方舟
前苏联: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秋天的马拉松,机组乘务员,一个人的遭遇,士兵的父亲,第四十一,士兵之歌,晴朗的一天,睛朗的夏天,蜻蜓姑娘,普通一兵,青年近卫军,小提琴与压路机,教唱歌的老师,请不要离开你所爱的人,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命运的作弄,合法婚姻,战地浪漫曲,滨河街的春天,卓娅和舒拉,母亲,在人间,女政委,残酷的罗曼史,骠骑兵之歌,愿望的时代,理想的老公,再生,车库,如果这是爱情,别特罗与瓦谢金历险记,丑八怪,给初生者以和平,受伤的小鸟,白比姆黑耳朵,狂欢之夜,海滨假日,雁南飞,战争与和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被遗忘的长笛曲,童年过后一百天,哥哥的问题在于,吉祥符,伊凡的童年,人与兽,一年中的九天,未寄出的信,莫斯科在广播,热雪,他们为祖国而战,静静的顿河,解放,胜利,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黑兰43年,岸,智擒眼镜蛇,钦差大臣,上尉的女儿,列宁在十月,波坦金战舰,临风而立,白俄罗斯车站,没有战争的二十天,糼儿园
2. 我们不理釆他,人民委员会斯大林,出自苏联的哪部电影
你好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
我们不理睬他
人民委员会,斯大林
出自苏联人的一部电影。
这是一部曾经风靡中国的苏联电影。
片名叫列宁在1918。
这句话是斯大林同志在列车上说的。
当时他看到了一封敌人发的电报,
也是非常霸气的说了这句话。
这部电影还描述了一个非常悲惨的事实
,就是列宁同志被暗杀的过程。
3. 我想找一部描述德黑兰会议的电影,里边有斯大林,谁能帮我!
德黑兰43年,老苏联电影了。
英文名: Tegeran-43
中文名: 德黑兰四三年
别 名: 德黑兰43年
导 演: ( 弗·纳乌莫夫 Vladimir Naumov ) ( 阿·阿洛夫 Aleksandr Alov )
主 演: (娜塔雅·贝洛柯瓦斯蒂柯娃 Natalya Belokhvostikova) ( Igor Kostolevsky) (阿·吉加尔哈尼扬 Armen Dgarkhanyan) ( Claude Jade) (阿兰·德隆 Alain Delon) ( Curd Jürgens)
《德黑兰43年》是一部二战题材的影片,1980年由俄法瑞(士)三国合拍,片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电影语言,堪称经典中的经典,1981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金奖。导演是前苏联的阿·阿洛夫和弗·纳鸟莫夫,法国影星阿兰德隆领衔主演。1988年由央视译制并播放过该片。
影片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以跨时空的手法记述1943年租念雹罗斯福、邱吉尔和斯大林三巨头在德黑兰会晤期间,德国特工策划的暗杀计划被以安德列为首的苏联情报人高饥员及时发现而遭失败,然而协助安德列粉碎暗杀阴谋的玛莉却在35年后在法国被神秘杀害...
影片题材宏大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苏德特工斗智斗勇的主线始终是淡淡地展开,没有美国好莱乌大片的矫柔造作和哗众取宠。但同时导演却运用各种手法渲染男女主人公悲剧性爱情,使影片透着一股凝重的伤感,给人强烈的压迫感。
影片的主弊帆题歌Une vie D'amour是当时法国歌坛鼎极人物Charles Aznavour的作品,歌声悠扬而有充满了伤感,而这也正是整个影片的基调。刘欢也曾唱过该主题曲,它的中文歌名是“让爱情长留人间”。
4. 一部电影是什么列车。讲的是一个列车长和一男一女杀人的事情。
链接:
《暗夜列车》讲述了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夜莺号列车高速行驶,车上有一拦衫个收集伏特加的男人皮迪(史蒂简昌腔夫·茨恩SteveZahn饰),一个戴眼镜的女人克洛伊(莉莉·索迅族博斯基LeeleeSobieski饰),一对下围棋的日本人,以及一只狗。夜莺号列车长迈尔斯和列车员弗兰克在开车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醉汉。上车之后,这名醉汉因服用过量的药物和酒精而死亡。他留下了一个小盒子。同一个车厢的推销员皮特看过盒子里面后,产生了邪恶的念头,与此同时,车厢的另一个护校学生怀特也动了同样的心思。他们叫来了列车长迈尔斯准备平分这个价值连城的小盒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列车长迈尔斯最终同意了,他们把尸体运到了行李车厢,但是由于没有合适的箱子装尸体,所以怀特将尸体碎尸后装在箱子里,然后扔出窗外。
5. 分别之后,再无相见的机会
“阿廖沙,当我告诉你我没有任何人的时候,就是说我爱上你了!为什么你什么都没有说?你不爱我?”这是前苏联电影《士兵之歌》中女主角舒拉在与男主角阿廖沙相别后说的一段话。
《士兵之歌》是前苏联拍摄的一部关于二战中卫国战争的电影,讲述了一名19岁的通讯兵因为偶然打掉了德寇两辆坦克,获准回家看望母亲,机缘巧合,又在途中邂逅美丽动人的姑娘舒拉,两人一见钟情,因此而衍生出一系列事件的关于战争与爱情的一部电影。该影片于1959年在苏联上映,屡获好评,甚至曾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编剧奖,又获得了本国的多项大奖。
《士兵之歌》这部电影颠覆了我心中原来对唯美的定义。当阿廖沙与舒拉分别后,乘坐火车渐渐远去时,舒拉的情绪失落到了极点。苍茫、萧条的背景中,空留舒拉一人在原地。她缓缓背过身去,低垂着头,无知无觉地向前迈着步子,她显得那样颓丧与失落。我以为电影在此处已经为阿廖沙最后身死战场埋下了伏笔。舒拉三步一回头,泪盈眼眶,而火车已逐渐消隐于苍茫的远方,她所爱的人也离她而去了,不知能不能再见。
一起经历过灾难和考验,有着共同奇特经历的两个男女,诞生出来的爱情要远比生活在和平安宁中的两个人培养的爱情更加坚固、久远。而我同时觉得最好的爱情并非一开始就发芽生枝。这部电影中,机缘巧合,阿廖沙与舒拉都偷偷攀上了军用货车的同一节车厢,从开始舒拉对阿廖沙的误解、恐惧到后来她爱上这个热情、大方、勇敢、正直的年轻士兵,这种态度和感情的转变是完全建立在舒拉对阿廖沙一路的观察、询问和了解之上的。另外,阿廖沙在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保护舒拉,他的聪明和勇敢给了她极大的感动。
爱情也是有唯美意境的,这是《士兵之歌》给我的启示。我很难想到在看过的书和电影中,有哪一部中的场景会给我同样的感受。这部电影最唯美的镜头莫过于阿廖沙与舒拉站在局促、拥挤的火车车厢间的靠门处,四目相对时的情景。舒拉与阿廖沙面对面站着,舒拉羞涩地低了低头,又缓缓将头抬了起来,她忽然睁开澄澈、灵动的一双大眼睛,深情地望着阿廖沙,静默不语。她的眼睛里闪动着幸福的泪光,笑意盈盈。阿廖沙扑闪着双眼,会意而热情地望着眼前这个聪明可爱的姑娘,内心卷过一层层激动的浪潮。他们彼此久久地凝视对方,仿佛时间停滞了一般。阿廖沙将舒拉拥入怀中,他们两人心中泛滥的幸福和喜悦融合到了一起。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它有摧毁一切美好和幸福的强大力量。电影中有很多细节深深触动着我,以下一一列举。
细节一:阿廖沙因下车盛水,没赶上火车。他偶遇一位老太太驱车前进,请求帮助自己追赶那辆载有舒拉的火车。老太太对他说:“真够见鬼的,我已经有两天两夜不合眼了。”荒凉的原野上,一位老太太开车在泥地上穿梭,两天两夜不合眼,而她的儿子上战场去了。
细节二:阿廖沙与舒拉去探望一位士兵的妻子时,一个小孩在楼上快乐地吹着泡泡。孩子也许知道国家正发生着战争,却依然保有童年的欢乐。是的,谁不希望生活安定,国家和平呢?孩子的童年欢乐与前线的连天炮火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是对战争最好的揭露和反讽。
细节三:上火车时,列车员拒绝舒拉上车。无奈之际,阿廖沙摘下自己的军帽戴在舒拉的头上,将自己的军装裹在舒拉的身上,末了又为她捋顺脸颊上散乱的头发。这种举动只有情侣、夫妻、亲人间才会有,舒拉为阿廖沙对自己的爱抚感到十分喜悦,那乖顺的可爱模样惹人怜爱,又使人艳羡。
细节四:当母亲听说儿子回来,内心一阵惊喜,她从金黄的麦田飞奔而过,与迎面奔来的阿廖沙相拥在田间的道路上。母亲对儿子的爱最为深沉,正如影片开头所讲:她在等待自己的儿子归来,别人在他的墓前献花,称他为一个英雄;而对于母亲来说,他只是一个儿子。儿子是她的全部,是她生命所有的热情和希望。母爱无私的爱永远都会被赞颂,就因为它的质朴与永恒。迫于战争,阿廖沙只站在田头与母亲说了几句话就匆匆而别,母亲的脸颊静静流下两行热泪,她只能默然地目送儿子再赴战场,这是本片最感人至深的场景。
细节五:也是在影片最后,阿廖沙离开母亲和乡亲们时,与阿廖沙青梅竹马的善良姑娘卓雅,拼命地挥动手臂,送别阿廖沙远去,我想卓雅应该也是爱着阿廖沙的吧。
《士兵之歌》是一部兼具爱与思考的经典影片。除了多方面体现出的反战思想,还为我们奉上一曲绝美爱情的哀歌。也许会有不少动人的爱情,却唯独这首爱曲最钟我心。
阿廖沙无疑也是幸福的人,即使最后身死战场,心中却始终怀有一个姑娘。可惜“破巢之下,安有完卵!”战争摧毁了太多美好的东西。令人怜惜的是,舒拉的心从此便种下一个永难磨灭的碎梦。
就让我代替阿廖沙回答文首舒拉的这个问题,作为这个故事的结尾吧。
舒拉:“阿廖沙,当我告诉你我没有任何人的时候,就是说我爱上你了!为什么你什么都没有说?你不爱我?”
“我爱你,但前面有战争在等着我。”
6. 苏联关于列宁的老电影
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
列宁在十月的剧情简介 :
从芬兰赫尔辛基开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车上,化了妆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史楚金 Boris Shchukin 饰)和他的忠诚卫土瓦西里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结束了流放的列宁要回到祖国领导工人阶级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统治,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忐忑的是沙皇退位后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权受到十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武装爆动必将困难重重。临时政府雇了密探四处搜捕列宁,都没有成功。中央委员会开了历史性会议。会后,瓦西里忠实执行上级党(布尔什维克)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为了列宁的安全,他把列宁安排住在自己家里过夜,列宁从瓦西里口中知道了农村的情况,又知道了马特维耶夫所掌握的工人运动情况。列宁根据革命形势做出了正确判断.....
7. 电影:一部一战后还是二战后的电影 很震撼心灵的 剧情大概是 一个男孩喜欢上了一个列车员(女)
《生死朗读》
是一套2008年的英国舞台剧电影,以1995年本哈德·施林克所创作的小说《朗读者》为背景。故事讲述一名于1950年代的碰举兆德国少年米高和一名中年女子汉娜展开一段忘年恋,但汉娜不久不告而别。米高后来成为年轻律师,再度见到汉娜时,她由于她笑租在战争后期中担任一个集中营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米高知道汉娜一直有一个她深信比她以往纳粹时代更糟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但米高一答握时的犹豫铸就了两人终身的遗憾。
8. 求一部前苏联的电影,内容大致是一个军营,被关押好多人,后来又来了一群人,骗他们洗澡,放毒气毒死他们
你可能记错了。。。。。以下是网上找来的资料。供参考。
Shindler's List
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着的《辛德勒名单》
出品:环球公司
编 剧: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导 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要演员:阿姆·内森(饰 辛德勒)
本·金斯利(饰 犹太人斯特恩)
《辛德勒名单》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1939年9月,德军在两周内攻占了波兰,纳粹下令波兰全境的犹太人必须集中到指定的城市进行登记,每天有一万多名犹太人从乡村来到克拉科夫。
在克拉科夫的犹太人推举了24名犹太人组成委员会帮助被集中到该城的犹太人解决住宿膳食,分配劳役和排解纷争等问题。
刚从家乡来到克拉科夫的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举止风流倜傥。他在酒店及各种社交场合慷慨地大量结交德国军官和党卫军。
辛德勒也来到登记处,找一个曾在利勃兹一家搪瓷厂当过会计,名叫伊扎克·斯泰恩的犹太人。辛德勒有意买下那个经营不善的搪瓷厂以生产食用器皿,供应军需,发战争财。他要斯泰恩当他的会计师和助手来管理工厂。可令斯泰恩疑惑的是:辛德勒做什么呢?
资金重新到位,工厂重新命名为埃马利亚。党卫军规定:雇佣犹太技术工人每天工资7马克,其他工种和女工每天5马克,但必须直接全部付给政府财政部门,犹太人分文得不到。而雇佣波兰工人工资要高一些。于是,犹太人成了辛德勒当然的选择对象。
招工处人头济济,斯泰恩仔细地给应征者有效的指点,帮助同胞找到合适的去处,还暗中伪造了各种资格证书给那些不具备进厂条件的教师和音乐家,以躲避被抄上黑名单让德军推上卡车送走。
一天有一个叫鲁因斯坦的独臂工人,来向辛德勒当面致谢。他说自己差点被党卫军打死,很感激这个工厂救了他,他会报答他的。但在日后清扫积雪时鲁因斯坦还是被德国军官从队伍中拉出来枪毙了。辛德勒找德军交涉,有个党卫军高级军官对他说,让犹太人在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意味着背叛。
一次,斯泰恩和许多犹太人被送上了火车,辛德勒得知后火速赶往车站,机智地斥责德军军官,并在火车启动时在窗口找到了斯泰恩,并把他留了下来,责怪他日后别忘带工作证,以免遭此横祸。
1943年3月13日,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党卫军开着军车带着成群的狼狗进入了犹太区,见一个杀一个,克拉科夫一片肃杀之气,个个如惊弓之鸟。腥风血雨,其状甚惨。和情妇骑马归来的辛德勒驻足小山坡,眼前的一切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不忍卒睹的情妇,哽咽着恳求他离去。
望着空无一人的工厂,辛德勒忧心忡忡。思虑再三,他决定去找党卫军司令官阿蒙·戈特,让他批准将埃马利亚工厂定为一个附属劳役营,重新恢复生产。戈特推说要达到目的须具备很多条件,以此乘机狠狠赚它一票。辛德勒乱举自然心领神会,表示只要鼎力相助,他定会给以令人满意的报答。
辛德勒来到普拉绍夫劳役营,乘机和斯泰恩见了面。斯泰恩告诉他到时别忘了给党卫军军官及家属的生日送礼,还必须按时孝敬财政部和军需局的人,党卫军司令部的费用每个月的第一天就得送去。以此来换取获准开设集中营金属加工厂的权利。
在唯陪空德军疯狂屠杀犹太人的日子里,辛德勒开设的工厂成了众多犹太人的避难所。辛德勒庆祝生日时,吹灭了五层高的蛋糕上的蜡烛并亲吻了身边的每个女人。工厂里的犹太姑娘带着一个犹太女孩,也捧着他们的蛋糕,代表全体工人祝他生日快乐,辛德勒也亲吻了她们,但他没料到由此却惹下了祸。
盖世太保逮捕了辛德勒,罪名是违反了元首的种族法规,无意中吻了那位送蛋糕的犹太姑娘。戈特向盖世太保头子朱利斯解释,并为辛德勒说情,用钱解决了问题。辛德勒在受到一番警告后获得保释。
广播里传来了叫所有活着的犹太人立刻到广场集合的命令。刚从匈牙利来到集中营的犹太人不知道在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命运。阿蒙·戈特下令把有病的犹太人全部消灭掉。听军官说要脱衣检查身体,女人们纷指瞎纷弄破手指挤出血来涂在脸上、唇上增加血色。
在站台上,呆在闷罐车里的犹太人承受着烈日的炙烤,口渴难忍。辛德勒给坐在月台上的戈特递上冰镇汽水后建议叫辆消防车来,用水笼头朝那些犹太人喷洒,以此取乐。于是,戈特吩咐士兵执行,犹太人纷纷用嘴去迎接这生命之泉。辛德勒吩咐士兵朝车顶多喷一点,注视着他的戈特意识到了什么,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了起来。
1944年4月,在克拉科夫和普拉绍夫犹太人居住区中被杀害的犹太人已超过一万。阿蒙·戈特奉上级之命挖出早已埋葬的尸体焚化,并把剩下的犹太人运往奥斯威辛集中营。辛德勒得知这一情况后要求戈特给他的会计师特别待遇。
眼看工厂将难以为继,辛德勒打算回家乡去,可斯泰恩说可以继续开厂,当然得另雇新工人。辛德勒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一行眼泪从前途未卜、生死难料的会计师斯泰恩的眼中滑落。辛德勒的心猛然唤醒了什么。
当辛德勒带着满满几皮箱的钱来到戈特的面前,说他要买下他的工人时,戈特疑惑地问:“究竟为什么?你肯定别有目的,你得对我说实话!”辛德勒说,这样他不需要再训练工人,而且对军队也有利,他要生产军火。辛德勒要戈特开价,一个犹太工人多少钱?
在工厂的办公室里,辛德勒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一面向正在打字的斯泰恩口授着名单,他终于用钱买通了戈特和朱利斯,他留下了全部儿童,他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他开列的名单越来越长,这时的辛德勒表现出异样的“贪婪”,他一次次地去见朱利斯,尽量力争多给一些名额。
斯泰恩捧着他打出的长长的名单,双手颤抖着……
名单的最后一页,留着一个空白的名额,那是留给戈特的犹太女仆海伦·凯丝的。戈特当然不肯将她交给辛德勒,他表示永远不会送她去集中营,而要带她一起回维也纳,要和她一起生活。辛德勒提醒他:这只是个一厢情愿的梦。但戈特说宁可带海伦·凯丝去树林,然后朝她的脑袋上开一枪。但最终戈特还是退却了、妥协了,以一万四千八百马克将海伦·凯丝交给辛德勒去劳役营上工。
名单上的犹太人到广场登记后,将用火车分男女两批送往捷克的兹维陶·布伦利兹——军火厂所在地。辛德勒告诉先期到达的犹太男人:妇女列车已离开了普拉绍夫,很快将到达军火工厂。妇女列车在行进着,车厢里一片欢腾。然而。火车却开到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妇女们被命令脱光衣服进行沐浴酐毒,传说中的可怕事情终于降临到了她们身上,人们一片惊恐。
心急如焚的辛德勒赶到奥斯威辛,向集中营头子要回他的工人。在软硬兼施之下,接受了贿赂的头目只得同意用另外300人替换。于是,辛德勒又从奥斯威辛救回了300多名妇女和孩子。他还向德军士兵训话,不准他们随便开枪乱杀军火工厂的犹太工人。
一天,斯泰恩来向辛德勒汇报:工厂生产的炮弹质量全部不合格,恐招军方起诉。可是辛德勒却镇定地表示,他会去向德国人解释。他告诉斯泰恩,他们生产的炮弹质量不好,他非常高兴。整整七个月,他没有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与此同时,他却花数百万马克以供应他的工人以及用来对德国官员行贿,同时还用钱从军火市场买来一些炮弹作为军人工厂的产品,搪塞一下德军。这样做,使辛德勒倾家荡产、濒临破产。
德国终于无条件投降了。辛德勒向全厂工人郑重宣布:他们从明天起就可以各自去寻找自己的亲人了。并回首劝阻守厂的德军士兵,放下武器,返回家乡,不要再充当纳粹的刽子手。士兵们垂头悄然离去。之后,辛德勒提议为纪念无数被杀害的无辜者默哀三分钟。临行前,辛德勒吩咐斯泰恩把厂里的东西全部分给工人。工人们从牙齿上取出金子打铸成一个质朴的戒指,上面用希伯莱文刻了一句经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长老代表全体工人写了封信交给辛德勒,万一他被捕,上面有所有人的签名。
辛德勒激动得热泪奔流、难以自持。面对语无伦次的辛德勒,斯泰恩真切地说:因为他才使1100名犹太人幸免于难,他们的后代也蒙受了他的恩泽,永志不忘。辛德勒说:“如果我的生活不那么奢侈,我可以再多救些人,如果我再多赚点钱……我太荒唐挥霍了……”辛德勒泣不成声地伏在他的会计师肩上跪了下来,工人们纷纷围上前来抱住了他们的救命恩人。辛德勒走了,人们久久地尾随着,目送着他直到尽头……。
1958年耶路撒冷的浩劫纪念馆宣布他为义人,并邀请他在义人大道上植树。
战争结束时,波兰只剩下不到四千名犹太人,而今天有六千多人都是辛德勒救下的犹太人的后裔。
1974年10月9日,辛德勒去世,被以天主教方式安葬在家乡的兹维塔齐尔山上,每年都有许多许多幸存的犹太人及其后代来祭奠他的亡灵。
9. 求一部前苏联二战的老电影
出自影片《攻克柏林》。
影片以点带面,从一个普通人物遭逢战争的磨练开始讲起。1941年,德军占领了炼钢工人伊凡洛夫的故乡,掠走他的爱人娜塔莎。伊凡洛夫参加了红军,走上战场。从此影片由点转向面,以大规模和大气势来描述苏联红军卫国战争的全景以及斯大林的高大形象。
10. 有关前苏联二战的电影一共多少部,有哪些
前苏联拍摄的二战影片应该有1000多部
推荐5部:
1、《一个机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942年,为窃取一份重要情报,苏军一小分队被空投到敌占区,在公路上截得一辆德军车辆,于是便冒充德军军官打入敌军情报中心,掀起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斗智斗勇的攻心战·······
2、《伟大的转折》:《伟大的转折》是由李培健编剧,胡培奋导演,于祥国作曲,洪涛、齐克建、邓小鸥、赵岭、任杰等演播的广播剧,共3集。影片讲述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晚年在一连串的政治挫折和军事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与分裂,痛定思痛,寻求新的政治力量的思想转变过程。
3、《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俄语:Битва под Москвой,德语:Schlacht um Moskau)又称莫斯科战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1]
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
此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
4、《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的12集电视剧。
该片被人们誉为“非凡的影片,它甚至使那些惯于吹毛求疵地把影片同历史进行对照的人,也不由得倾倒于影片的魅力。”编导出色地把纪实手法与艺术虚构融合在一起。
影片的故事情节以施季里茨调查法西斯上层人物与西方秘密谈判媾和为核心,却又以他与德国党卫军的周旋以及党卫军内部的斗争为线索,剥丝抽茧、层层推进,全片不见“历史瞬间”的快速闪过,而是以慢节奏细腻展现主人公的斗争历程,使纪实性、戏剧性、历史性得以完美统一。
影片围绕1945年3月在瑞士伯尔尼和洛桑进行的谈判即英美盟国背着苏联与法西斯单独媾和的“日出行动”进行。
5、《围困》:《围困》是米哈伊尔·叶尔绍夫执导,Yuri Solomin、Yevgeni Lebedev等参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遭受德寇围困的九百天,列宁格勒军民克服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饥饿,轰炸,疾病,寒冷——保卫了这座“英雄城”并最终打破了德寇的围困的故事。
拓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