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电影艺术最经典书籍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艺术最经典书籍

发布时间: 2023-04-10 15:53:30

㈠ 导演入门书籍推荐

1、《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由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心语。这本书是涉及这一领域的基础教材,它为业内和业外热爱影视导演专业的人提供一些可资学习的知识与帮助。

2、《经典电影理论导论》

本书是美国着名电影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的经典着作,清晰透彻地挖掘了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作者是达德利·安德鲁。

3、《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

《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由2010年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卡茨。

4、《导演的摄影课》

《导演的摄影课》由2014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杰奎琳·弗洛斯特,是面向导演和摄影师的UCLA课程。

5、《青年电影手册》

国内第一本以影评、导演对话、电影理论和电影创作与参展指南的专业性图书,以“网聚电影人的力量”为目标,关注新人的成长发展和中国电影商业和艺术方面的新浪潮趋势。现主编为程青松。

6、《拍电影》

《拍电影》是电影大师费里尼的人生自述,他在此书中追忆了自己的似水年华,讲述了对电影的奇思妙想,以及电影与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羁绊。透过他直率幽默的话语和对艺术的个性化解读,我们将在字里行间重新领略迷人的“费里尼风格”。

费里尼是电影史上公认最伟大的天才导演之一,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塔尔科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执导过《甜蜜的生活》《阿玛柯德》《八部半》《大路》《卡比利亚之夜》《浪荡儿》等20世纪最伟大电影,获得过五次奥斯卡金奖和各种电影节大奖。

7、《电影语言的语法》

本书是乌拉圭电影导演丹尼艾尔·阿里洪根据本人创作实践经验编写的电影叙事技巧教程,其专业性、实用性、经典性为全球各影视院校所公认。全书涉及到电影制作中如摄影机位、场面调度、剪辑等关键问题,对两个以上演员对话场面的处理、摄影机位三角形原理的运用、内外反拍等均有详细论述。

全书层次分明,清晰准确,并有近500幅插图贯穿其中,便于读者充分理解和掌握,此外对大量经典影片的典型段落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如《西北偏北》、《放大》、《广岛之恋》、《桂河大桥》,深入揭示其中激动人心的奥秘。

8、《如何指导演员:导演的必修课》

好莱坞明星导师朱迪丝·韦斯顿在书中分享了自己三十余年的授课经验,深入解析了导演和演员在合作当中的心理状态,帮助导演在纷繁的片场保持头脑清醒,向演员提供精确、细致的指导。

本书自出版以来畅销十余年,已译为德、日、西、韩等语言,被世界各大影视类高校和好莱坞电影公司列为指定读物。其介绍的剧本分析方法、排练技巧,从选角到拍摄的一系列准则,不仅对于导演具有指导作用,对于演员及编剧而言也能打开视野、激发灵感。

9、《导演的诞生:我的第一部电影

这是一本有趣有料、坦率至极的当代导演访谈录,集中关注仅凭第一部独立执导的长片就跻身世界影坛的十位“新人”。他们成长背景、性格志趣、际遇发展各不相同,既有非科班出身且赌上家当的林克莱特,勇闯大制片厂高层过关斩将的门德斯,抛弃会计金饭碗征战宝莱坞的卡普尔,又有两次拿下金棕榈的库斯图里卡,处女作票房在本土超越《泰坦尼克号》的莫迪松,两度在职业巅峰换跑道从此成为“电影节奖项收割机”的伊尼亚里图。

在洛温斯坦的引导下,诸位导演回溯初执导筒时遭遇的种种煎熬,从苦寻资金、演员、拍摄场地,与剧组成员并肩作战,到最终杀青、死磕电影节,向读者敞开了人生中最精疲力竭的一段浴火重生之路。路途中有滑稽,有惨烈,有热血,有锋芒,个中滋味与他们的作品一样精彩。

10、《以眼说话:影像视觉原理及应用》

本书介绍了空间、线条和形状、影调、色彩、运动、节奏等基本视觉元素,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元素驾驭视觉结构、表达人物情绪、展现故事主题, 进而创造出更具表现力的影像。

作者布鲁斯布洛克有三十余年的影视行业工作经验和电影教学经验,对影像的视觉结构有着深入而独到的认识,该书已被译为5种文字,是电影专业的经典教程。

11、《导演创作完全手册》

本书详细介绍了编、导、摄、美、录各部门职能、合作重点及运作原则,帮助导演规划职业生涯,涵盖了在整个电影创作过程中必须了解的导演方法、拍摄技术、创作思维和判断标准,在逐项分解之后揭示如何使剧组这样一个分工明确的庞大拍摄团队精诚合作,顺利完成导演想要讲述的故事。

本书强调低成本数字制作技术,帮助创作者在有限的预算下保证最好的创造力和专业性。作者非常重视从实践中磨练技能,因此提供了大量需要实际操作的有效评估和练习。这些都能够帮助创作者去发展可信的、有吸引力的故事。自出版以来,本书已经让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受益,使他们得以实现自己的艺术想象、制作出扎实的好电影。

12、《电影艺术(影印第10版)》

作者以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方式进行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时佐以巨细靡遗的影片举例,详细分析电影的元素,说明电影的形式系统(叙事性与非叙事性)及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

本书内容宏广,从对电影制作的技术性解说、对构成电影各元素的系统化评介,到电影分析方法的示范、电影史的梗概提要,无不做到深入浅出、思虑缜密而观点周全。第10版更与时俱进地对电影数字化制作、发行和放映进行全面介绍。

13、《大师镜头(第三卷)》

《大师镜头(第三卷)》是《大师镜头》系列的最新力作,作者秉承了该系列深入浅出、图例明晰的写作特点,从摄影机运动、布景设计以及场景调度等方面为读者梳理了100个经典案例,以达到让电影脱颖而出的神奇效果。

《大师镜头》系列前两卷侧重于故事情景设计,而《大师镜头(第三卷)》作为前两卷的升级版,更多的是对片场工作的还原和提炼。每个章节基本上概括了拍摄过程中的某个重要环节,例如镜头的选择、纵深的调度、布景设计、取景与构图等。读者既可以选择通读全书,也可以选择将《大师镜头(第三卷)》本书带在身边,作为技术手册随时进行翻阅。

14、《世界电影史(第二版)》

本书是世界电影的全球通史,是一本被最广泛采用的电影史教程。书籍围绕下述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电影媒介的使用怎样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形成了怎样的规范?电影工业的状况对电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电影媒介的使用上和电影市场中的国际性趋势是怎样出现的?提纲挈领呈 现百余年世界电影脉动的主流,精微处描画重要历史情境的丰富褶皱。

本书作者克里斯汀·汤普森是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的名誉教授。她拥有艾奥瓦大学电影方面的硕士学位以及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电影方面的博士学位。目前她正在研究刘别谦的无声长片。另一位作者大卫·波德维尔是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雅克·勒杜电影研究教授。

15、《电影是什么》

安德烈巴赞一向被人们尊为“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因为巴赞不仅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基础,也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他的《电影是什么?》一书向来被称为“电影的圣经”,50余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电影专业必备书籍和影评写作的实用参考书。

16、《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本书是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得主是枝裕和历时8年,写下的首部自传性随笔集。作者在书中回顾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讲述每一部经典作品背后的传奇故事、缘起与理念,记录各个创作时期对电影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书中不仅汇集了电影大师的哲思与灵光,更讲述了一位导演脚踏实地,从赊账拍片到斩获世界各大电影节奖项的励志旅程。

17、《剪辑之道》

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讲述了默奇剪辑《教父》《对话》《现代启示录》《英国病人》等重量级影片的创作心得。在这些对话中,默奇的剪辑观念、电影观念乃至整体的艺术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跟随其创作轨迹,可以看到他以及同时代的科波拉、

卢卡斯这群有才气的胡子拉碴的年轻人,如何从独立制作起步,成立反好莱坞的西洋镜公司,再创作出《现代启示录》这样的里程碑作品。书中还谈到了文学、音乐乃至易经、梦境等与创作息息相关的“题外话”。无论是电影制作者、影迷还是小说家等其他艺术工作者,或许都能从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18、《好莱坞类型电影》

这是一本类型研究领域的标杆之作,建立了其历史与理论基础。本书立足于形式美学、文化研究、产业分析、符号学方法,把电影创作视为工业体系与观众互动的动态过程,探讨类型如何应对人类基本的文化冲突、表达社会共同理想,并随着时代变化而演进。

作者将目光集中在好莱坞黄金年代的西部片、黑帮片、硬汉侦探片、神经喜剧、歌舞片、家庭情节剧六大重要类型,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层层剥开艺术家、资本、观众三股力量间复杂的博弈,揭示特定故事被大众认可、被创作者不断重复或再造的深层机制。书中的经典论断已在影史中得到了验证,对我们认识当今的类型创作与文化也深具启发。

注:以上部分内容引自北京尚影艺来科技官方帐号“美艺尚影电影留学”

㈡ 电影学书目必读精选20篇

电影学从比较美学角度为电影研究的一般美学观念奠定基础,从现象学出发,把握电影世界,研究银幕感知,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电影学书目必读精选20篇,希望你喜欢。

↓↓↓点击获取相关内容↓↓↓

★ 电影学毕业论文 ★

★ 电影学英文专业术语 ★

★ 文化类书目精选20篇 ★

★ 教育类阅读书目精选 ★

电影学专业参考书推荐书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2年版。 ——以本书为主

(2)、王宏建《艺术概论》, 文化 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3)、张同道《艺术理论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电影学推荐书目

[英]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词》,邹赞、孙柏、李玥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法]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电影理论与批评辞典》,崔君衍、胡玉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苏]B·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苏]多林斯基编注:《普多夫金论文选集》,罗慧生、何力、黄定语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苏]尤列涅夫编注:《爱森斯坦论文选集》,魏边实、伍菡卿、黄定语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俄]C·M·爱森斯坦:《并非冷漠的大自然》,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俄]C·M·爱森斯坦:《蒙太奇论》,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法]安德烈·巴赞:《奥逊·威尔斯论评》,陈梅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法]安德列·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电影专业经典书籍

1.认识电影

《认识电影》作为电影入门书中的经典之作,用深入浅出的笔触,告诉我们影视传播的手法,并逐项解析其复杂的语言系统与要素。问世几十年以来,此书始终是世界各地影视从业人员和主流专业院校的必备之选,更是电影 爱好 者不可或缺的手边书。

这本书从电影理论的典型视角出发,简明扼要地评论了电影艺术的方方面面。书中提及的影片包罗万象,组成了一道世界各地电影人的 经验 光谱,其中有我们熟悉的面孔如美国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英国的麦克·李、伊朗的阿巴斯以及中国的李安等。作者对欧美影片和导演了如指掌,尤其对美国影片和美国导演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同时,作者也很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电影,书中广泛涉及了伊斯兰电影、新亚洲电影以及非洲电影。作者以鞭辟入里的分析,新颖独到的见解和纷繁多样的视觉冲击,呈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电影世界。

全书围绕电影制作的核心要素组织架构,其中穿插以数百幅精美图片和精辟的说明,再加上缀于各章后的延伸阅读和书末的重要词汇表,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吸收到最专业的电影知识,从而真正“认识”电影。

2.你的剧本逊毙了!

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剧本 写作指导 书籍,作者融写作课教程之学院派精神与剧本写作之编剧实战经验于一炉,预设出与读者进行对话的情境,列举包括作者本人作品在内的大量剧本实例,将好莱坞剧本的写作诀窍娓娓道来。从 故事 本身的构思、人物、场景、结构等元素的营造,到写作过程中格式、设备、改写习惯等要素的罗列,再到卖出剧本时电影业的惯例、习性、“内幕”等特点的大揭露……100 个常见问题,作者均给予解答,涵盖编剧流程方方面面,形式内容,悉皆具备,旨在助各路编剧打造完美剧本,为菜鸟新手答疑解惑,为迷途老马指点迷津。本书语言平实又犀利,其机智与反讽令人忍俊不禁,尽显作者的生猛与老辣。

3.编剧的核心技巧

本书作者为资深编剧、美国多所学校编剧课程教师,他以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创作经验,提出审视故事构想、理顺银幕故事脉络的十要素,教读者循序渐进,实现叙事上的合理与完整;他主张从编剧角度、以编剧的 思维方式 来思考,讨论故事的类型,使创作者自剧本写作之初就能够对剧本方向有清晰的思考与把握;他探讨故事的角色和动机,致力于保证剧本从故事的原始驱动力到文本呈现均保持合理、周详又独特。本书语言幽默,充满智慧,是影视剧本写作入门必读之书。

4.电影镜头设计

本书图文并茂地阐述了如何将拍摄前的构思以镜头为单位转化为可见的影像,诸如故事板制作、镜头的时空要素、镜头调度的原则、画面的构图、转场、叙事策略等。作者提出传统的制作流程,同时更鼓励合适的实验性手段。此外,此外,本书也撷取了美国电影自默片以来,历经有声片及好莱坞片厂制度的黄金时代,直到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独立制片风潮期间所累积的创作经验。

5.场面的调度:影像的运动

本书是一部涵盖了各种戏剧性场景和不同摄影风格的场面调度“兵法大全”。《场面调度:影像的运动》(插图修订第2版)中介绍的各种调度案例囊括了狭窄受限空间、开阔空间与人物众多的聚会场景。这些案例不仅紧密围绕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故事的戏剧性要素,还具有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充分考虑了现场拍摄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从而帮助导演,尤其是初入门的新手们,更好地培养出一种在任何情况下判断什么是最佳方案的意识。

6.分镜头脚本设计教程

《分镜头腿本设计教程》通过清晰的概念叙述、翔实的实例分析、完善的知识 总结 ,传授给读者为各种媒体(电影、电视、动画、交互式媒体)制作电影分镜头脚本的技巧。还包括全球着名设计师的工作实例访谈和作者本人提供的工作经验、实战建议,使读者掌握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把书中的设计理念理应用、发展、创新。

7.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电影艺术》第1版面世于1979年,此后历经七次修订,早已成为电影学领域公认的标尺性着作。本书内容宏广,从对电影制作的技术性解说、对构成电影各元素的系统化评介,到电影分析 方法 的示范、电影史的梗概提要,无不做到深入浅出、思虑缜密而观点周全。

作者以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方式进行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时佐以巨细靡遗的影片举例,详细分析电影的元素,说明电影的形式系统(叙事性与非叙事性)及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这样能帮助读者在了解一部电影时,不再是以过往观影经验所累积的惯性直觉方式,去感受影片技术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将电影看做如同诗歌、建筑、音乐与舞蹈等其他艺术一般,是一个创作者在凝粹创作意念之后,执行到影片胶卷上的完整呈现。

并非冷漠的大自然 读后感

《并非冷漠的大自然》译自苏联六卷本《爱森斯坦文集》第三卷,共分四部分:“论作品的结构”、“激情”、”再论作品的结构”和”并非冷漠的大自然”。书中,作者对如何使影片达到艺术上的完整与统一做了全面的论述,在镜头有机组合、声像和谐组合及合理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同时,还详尽分析和全面探讨了划时代力作《战舰波将金号》、《伊凡雷帝》等的创作过程和成功经验。这是一部解读大师的电影创作经验及理论思维的经典着作爱森期坦行文有个特点,就是太长了。表现出的效果就是 文章 逻辑组织发散性强,为论证一件事,纵横博引。他头很大,精力充沛

电影学介绍

电影学是把电影作为社会文化现象、艺术现象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加以研究的科学。在中国,电影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对它的界定和研究范围众说不一。一般认为电影学是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其范畴包括电影发展过程、电影审美特性、电影创作规律、电影作品分类及其社会作用与美学效应等。

电影学在国际上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电影艺术日益成熟而逐渐兴起。在其发展过程中既与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产生联系,又与美学以及艺术学其他分支相互影响。50~60年代以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日渐开拓,电影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的相互结合更趋密切,出现了一些新的分科,如电影美学、电影哲学、电影诗学、电影心理学、电影社会学和电影符号学等。


电影学书目必读精选相关文章:

★ 电影学书目必读精选20篇

★ 电脑必读书本精选20篇

★ 大学生必读书目精选10篇

★ 体育书目精选15篇短文

★ 初中生必读课外阅读书目5篇优秀

★ 80本中学生必读的好书

★ 学习英语20本必读的英文书籍有哪些(2)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㈢ 新书|关于电影的这些新书,让我们更有理由需要电影

因为新冠疫情的突袭而停摆的文娱产业最近终于有所恢复,部分地区的电影院复工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首个举办的重大影视类国际文化活动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官宣将于7月25日举办。产生了巨大裂隙的2020年,我们似乎从没比现在更需要电影。最近,各个出版社也推出了许多电影新书。

《电影通史》

《电影通史》 以时代为序,以一部部电影为讨论的主题,勾连出世界影坛的重要时期、主要流派和经典作品,书中从机位、布光、动画、表演风格及 社会 文化影响的角度详尽地分析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揭示出明星的闪光点和影片成功的秘诀,以及最具潜力的剧本折戟票房战场的原因。

回到电影最初的起点,电影拍摄技术出现在1895年,最初的作品长度只有几秒钟,内容则是日常生活或魔术戏法。20世纪,成熟的电影叙事技巧出现,走在时代前沿的电影人包括乔治·梅里爱、查尔斯·百代和费迪南·齐卡。费迪南·齐卡的一分钟短片《征服天空》的主角坐着奇怪的飞行器飞跃巴黎美丽都上空。参加了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的首次公映之后,剧院经理兼舞台魔术师乔治·梅里爱迅速地意识到了电影在制造幻觉和假象方面的潜力。对戏法的迷恋成了梅里爱的电影标签,其中还融合了魔幻和死亡的元素。他在奇幻默片《橡皮头》中饰演一个把脑袋割掉、用风箱吹气的科学家,他命令助手不断地鼓风,直到把脑袋吹爆。同样,《月球旅行记》中火箭扎进月球人的眼睛里的镜头是典型的梅里爱式诡异的切肤之痛。

《月球旅行记》

之后,专注 历史 题材的法国艺术电影协会拍摄了《吉斯公爵被刺》;印度的电影先驱D.G.巴尔吉从一部关于耶稣的电影中学到了电影的基本技巧,拍摄了《哈里什昌德拉国王》,这部源于印度教神话的古装电影标志着印度电影的起源;意大利的电影先行者热衷于神话故事和壮观的场面,拍摄了《但丁的地狱》;而在美国,埃德温·S.鲍特的《火车大劫案》被认为是美国第一部故事片。鲍特革命性的运镜和剪辑、实景拍摄和西部片风格令当时的观众大呼过瘾。技术的进步让拍摄更长的电影成为可能,于是文学作品进入了电影的视野。尽管拍摄技巧和叙事手段花样翻新,但电影艺术的本质——对现实的重新创造和解读——早在其诞生之初就已确定了。

《伟大的电影2》

《伟大的电影2》 是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伟大的电影”系列的第二部,是一部影评合集,书中收录了关于经典电影的100篇影评,这100部电影被作者形容为“没得看,就会死”的电影,其中不乏最为大众所熟悉的导演如罗伯特·布列松、希区柯克、伍迪·艾伦、戈达尔、斯皮尔伯格;而另一些导演,人们通常不会将其与“伟大”联系起来,甚至会排斥。

这些影评中包括了一些人们通常不称其为“伟大”的电影——有一些之所以被排斥,仅仅因为它们太过流行(例如《大白鲨》、《夺宝奇兵》),有一些则因为它们标榜 娱乐 (例如《落难见真情》、《男人的争斗》),有一些是因为过于晦涩难懂(例如《厄舍古厦的倒塌》、《史楚锡流浪记》)。罗杰·伊伯特认为,基于不同的理由去看不同的电影,而电影的伟大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形式之中。

英国影评人德里克·马尔科姆对一部伟大的电影的定义是:“一想到无法再看它一遍,就难以忍受的电影。”而对于罗杰·伊伯特而言,最愉悦的事情莫过于避开电影工业的流水线,深切并充满爱意地观看那些维护艺术之价值的电影。

“在我每年指导的大学,我每次都会对十六部电影进行逐镜分析。科罗拉多的放映活动是世界事务大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坐在麦基礼堂里,为黑暗所笼罩。有时人数上千,我们在超过五天的时间里,花十到十二个小时,使用一个动作停顿分析仪来拉片。在这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之下,你可以看到非同寻常的东西。”因为热爱,那些沉浸在黑暗中的拉片的时光也显得充满趣味。

《黑色电影》

《黑色电影》是 美国影评人、印第安纳大学教授詹姆斯·纳雷摩尔解读黑色电影的作品。考察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黑色电影,解读了数十部经典影片——《双重赔偿》《马耳他之鹰》《第三个人》《来自过去》《唐人街》《低俗小说》《蓝衣魔鬼》《穆赫兰道》《罪恶之城》《杀戮赌场》……从概念衍变、时代背景、审查规范、商业机制、美学风格、理论分析、演绎流变等七个方面进行解读。

黑色电影无疑是电影中最无定形的门类之一。提起“黑色电影”,最容易想到的是那些风格化、愤世主义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好莱坞黑白电影——关于私家侦探、蛇蝎美女、犯案黑帮、亡命鸳鸯的情节剧。《黑色电影》一书没有回避这些影片,但詹姆斯·纳雷摩尔也指出:“黑色电影”这个术语远比我们所认识的复杂和矛盾,它是一份重要的电影遗产,也是我们投射到过去的一种观念。

多数人来说,“黑色电影”(film noir)这个术语意味着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某些好莱坞电影类型、风格或流行的特征。例如,黑色电影的人物和故事(漂泊男子受到漂亮女人的吸引,私家侦探受雇于蛇蝎美女、犯罪团伙企图实施打劫);黑色电影的情节结构(闪回、主观叙述);黑色电影的场景(城市小餐馆、破败的办公室、浮华的夜总会);黑色电影的美术设计(威尼斯式百叶窗、霓虹灯、现代艺术);黑色电影的装束(檐帽、风衣、垫肩);黑色电影的配件(香烟、鸡尾酒、短管转轮枪);黑色电影风格的表演,通常与那些拥有“电台声音”的演员,例如艾伦·拉德(Alan Ladd)和迪克·鲍威尔(Dick Powell)联系在一起 ……

《公民凯恩》中的玫瑰花蕾

《秋日传奇》

《秋日传奇》 是硬汉派作家吉姆·哈里森的传世之作,是奥斯卡获奖电影《燃情岁月》的原着小说。吉姆·哈里森的中篇小说多以三部曲形式结集出版,《秋日传奇》中就包括了《复仇》、《独舞男亨》和《秋日传奇》三个中篇故事。

《秋日传奇》是哈里森根据其妻子的祖爷爷遗留下的日记经过艺术加工而创作的一部“ 历史 传奇”:辽阔的蒙大拿州,拉德洛上校家的三个儿子为了世间正义毅然决心参加“一战”。小弟塞缪尔不幸牺牲,二哥特里斯坦悲痛欲绝,几欲发狂。战后,特里斯坦迎娶了苏珊娜,可婚后几个月便离家闯荡。痛苦不堪的苏珊娜最终嫁给了大哥艾尔弗雷德。几年后,特里斯坦终于回到了蒙大拿,父子三人的爱恨纠葛仍然在继续,一切都带着悲剧的宿命感。

吉姆·哈里森主要作品都以他熟悉的北部半岛、蒙大拿州或亚利桑那州的乡村为背景,与福克纳有许多相似之处。哈里森酷爱垂钓、打猎等户外活动,喜爱饮酒和 美食 ,作品中又常现“硬汉”形象,因此被誉为“当代海明威”。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二十多种语言,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读者更是对他的作品情有独钟,认为它们更真实地反映了美国 社会 生活和文明冲突。

《香水》

十八世纪的巴黎,格雷诺耶降生在城市最肮脏、气味最浓烈的鱼摊上。他天生没有体味,却是一个惊人的嗅觉天才,能够分辨并记住世界上所有的气味。为了追寻最完美的香味,并将之保存下来,少年格雷诺耶受尽磨砺,一步步从香水铺学徒成长为制香大师。在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和失望后,他终于发现,唯有某些红发少女身上才散发着他追寻的完美香气。为此,他不惜屡屡犯下罪行,萃取她们的体香制成一种神秘的“香水”,将世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然而,众人无尽的追捧和痴迷并不能给他带来满足,最终,他选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消失在了气味的短暂的王国……

《香水》 改编自同名小说,书中以天马行空的想象,离奇魔幻的情节,以及对于气味出神入化的捕捉与描摹,都被反复称道和引用。作者借主人公格雷诺耶这个嗅觉天才的悲剧人生,反思了个体在理性驱动的现代 社会 中陷入虚无与异化的生存困境。

作者帕特里克·聚斯金德是德国当代知名作家。他的处女作《低音提琴》于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演,至今仍常演不衰。1984年,聚斯金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香水》,出版后轰动了德语文坛,后被译成多种语言。他还着有中篇小说《鸽子》、《夏先生的故事》及其他一些非虚构作品,在当代德语文学界具有显着的影响力。

㈣ 推荐些有关电影剧作的书籍

l
影片分析
1.
《走向电影圣殿》
2.
《荣誉》
l
视听语言
1.
《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普多夫金
2.
《电影导演基础》
库里肖夫
3.
“蒙太奇在1938”,“蒙太奇在1939”两篇文章,爱森斯坦
4.
《电影语法》马塞尔
马尔丹
5.
《电影剪辑技巧》
卡尔
赖兹
6.
《电影语言的语法》
阿里洪
l
影视技术概论
1.《影视技术概论》修订版
2.《数字时代的影响制作》
3.《数字化电影制片》
补充:
1.《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本雅明
2.《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阿尔都赛
3.《历史和阶级意识》
卢卡契
4.《快感文化和政治》
詹姆逊
5.《西西弗斯神话》
加缪
其它作家:
1.
黑格尔
2.
康德
3.
费尔巴哈
4.
马尔库塞
5.
萨特
6.
葛兰西
苏珊朗格《艺术与情感》
爱因汉姆《艺术与视知觉》
[德]
爱因汉姆
《电影作为艺术》
中国电影出版社
[匈]
贝拉巴拉兹
《电影美学》
中国电影出版社
[法]
安德烈巴赞
《电影是什么》
中国电影出版社
[德]
克拉考尔
《电影的本性
——
物质现实的复原》
中国电影出版社
[苏]
爱森斯坦
《爱森斯坦论文集》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艺术四讲》
中国电影出版社
《并非冷漠的大自然》
中国电影出版社
[苏]
普多夫金
《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
中国电影出版社
[美]
李R波布克
《电影的元素》
中国电影出版社
[法]
马塞尔马尔丹
《电影语言》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语言的语法》
《电影的观念》
[英]
TS马纳儿
《电影导演》
中国电影出版社
[英]
卡雷尔赖茨
/
盖文米勒
《电影剪辑技巧》
中国电影出版社
[英]
欧内斯特林格伦
《论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出版社
托马斯沙兹
《旧好莱坞/新好莱坞》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闲情偶寄》
威廉.阿却《剧作法》
[美]
劳逊
《戏剧与电影的编剧理论与技巧》
中国电影出版社
[美]
乔治布鲁斯东
《从小说到电影》
中国电影出版社
[日]
新藤兼人
《电影剧本结构》
中国电影出版社
[苏]
弗雷里赫
《银幕的剧作》
中国电影出版社
[苏]
瓦尔坦诺夫等
《电影剧本本性问题》
中国电影出版社
王迪《电影剧作导航》
王迪《现代电影剧作》
汪流《电影剧作概论》
刘一兵《电影剧作100问》
[中]
汪流
《论电影剧作的结构和样式》
中国电影出版社
《戏剧理论史稿》余秋雨
尼克布朗
《电影理论史评》
中国电影出版社
邵牧君编
《电影理论论文文选》
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恒基/杨远婴编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
罗艺军编
《中国电影理论文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观念讨论文选》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艺术讲座》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
《走向电影圣殿》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
《世界电影鉴赏辞典》
福建人民出版社
周传基
《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
中国电影出版社
王志敏
《电影美学分析原理》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出版社
《当代电影》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世界电影》
中国电影出版社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

㈤ 电影理论分析的书籍有哪些

电影综合鉴赏: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电影理论读本》

《什么是电影》

《闪回:电影简史》

《电影艺术词典》

《电影语言的语法》

……

影片分析写作:

《如何写影评》

《通向电影圣殿》

《影片分析透视手册》

《伟大的电影》

……

大师电影观念:

《雕刻时光》

《侯孝贤电影讲座》

《蛤蟆的油》

《小津》

……豆瓣搜各个电影大师的名字能找到一大堆

国别电影研究:

《旧好莱坞,新好莱坞》

《好莱坞怎样讲故事》

《法国电影新浪潮》

香港电影的秘密》

《韩国电影史》

《日本电影100年》

……

电影剧作:

《故事》

《救猫咪》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

㈥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电影入门书籍

一、电影总体产业经营类,偏向人文方向
《电影史》艾伦 ,戈梅里(美国)
《新编西方电影简明教程》复旦出版社,这个是很多学校都在用的教材
《认识电影》 路易斯·贾内梯(美国),这本书已经出版了11个版本了,不得不说是经典入门之作
《电影艺术》 大卫·波德维尔 克里斯丁·汤普森,这本书也出版了很多个版本的了
《拍电影》 格劳丝Lynne Gross
《电影的元素》李·R·波布克(美国)
《电影的力量》 霍华德·苏伯(美国)
《世界动画电影大师》 动画类的电影
《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 (法国)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希拉·柯伦·伯纳德(美国)
《电影美学概述》阿杰尔(法国),美学是研究影视的重要路子呀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这两位都是大师呐!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
《影像中国》张英进,是一位外国人对中国影像的研究,表示有一些我看不太懂,书很厚
《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某些电影学院的教材,不过很一般
《电影的形式 与文化》罗伯特·考克尔
《关于电影》科克托(法国)
《电影之书》吉奥夫·安德鲁(美国)
《电影词汇》玛丽·特蕾莎·茹尔诺(法国)

二、影视技术相关类,偏向技术类
(这类挖个坑,因为本人在剪辑和拍摄方面还是菜鸟一只)
《场面调度》史蒂文·卡茨(美国)
《分镜头脚本设计教程》乔瑟·克里斯提亚诺(意大利),经典呀,表示我还没有认真看完
《大师镜头》克里斯托弗·肯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