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金刚》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被人说惊悚与震撼并存
2005年《金刚》这部电影,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经典。
我还记得看《金刚》还是小时候,当时去店里买的VCD,《金刚》两张碟,当时爱不释手。
虽然该片是一部人兽恋,听起来有点重口味,但是看的时候却被深深的吸引了,爱上了这个勇敢正直,拼了命也要护女主周全的大猩猩。哪怕是站在帝国大厦顶端,周围都是轰炸毁灭,也牢牢的护住女主,不让她受伤害,这一点真的很让人感动。
可以说杰克逊的金刚是最好的金刚。在当时,这部电影的特效可以说是顶尖,就算拿到现在,也没有几部国产片敢说特效比他强。
金刚除了看特效之外,最吸引人的就是剧情,因为他打破了人们所想象的超级英雄概念,这次的主角是大猩猩,它救了女主,最后保护女主,结局是被人类杀死。就是这种悲情主义让电影更加好看,让观众过目不忘。
另外提一句《金刚:骷髅岛》,拍的也很不错,但无法逾越当年的经典。《金刚大战哥斯拉》也是比较受欢迎。不得不说,金刚系列的都让很多人着迷呢。
❷ 70年代港版《金刚》,一部邵氏当年用来对抗好莱坞电影的大制作
自1933年第一部《金刚》问世以来,这个“巨型怪物”几乎每隔几年、十几年便会和世界观众碰一次面,它和后来的“哥斯拉”被并称为“怪兽电影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角色。
在《金刚》诞生之后,好莱坞还推出了续集《金刚之子》、《金刚:归来传说》和《金刚续集》等等,皆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虽然“金刚”已经诞生了大半个世纪,但这股热潮并未就此散去,彼得·杰克逊版的《金刚》让电影人重新看到了这个怪物背后的商业潜力,而《金刚:骷髅岛》之后,好莱坞电影公司也将继续发掘它的剩余价值……
相对于欧美发达的科幻创作体系,在亚洲擅长于创造“怪兽电影”的国家也仅有日本了。
日本影视界人士先后设计出了哥斯拉和奥特曼等等具有本土代表性的形象。
其实早在1933年版本的《金刚》面世后不久,日本电影人便紧贴潮流翻拍了《金刚在江户》,而“特摄片之父”,“哥斯拉创始人”本多猪四郎,也在战后替东宝公司执导了迄今为止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金刚大战哥斯拉》,他将大洋彼岸的巨型猩猩与本土的哥斯拉凑在一起,上演了一场怪物之间的巅峰对决。
无独有偶,其实早在60年代,胡鹏便打造了《猩猩王大闹天宫》和《黄飞鸿大战猩猩王》,但真正投入巨资制作的,是邵氏电影公司在1977年推出的《猩猩王》。
这部电影以800万元投资刷新了邵氏公司成立以来电影制作规模的新记录。据说当年好莱坞大片《金刚:归来传说》即将登陆香港,邵逸夫便立马赶拍了这部电影与之抗衡。
邵逸夫肯豪掷千金拍摄本片,一方面是当年的邵氏公司正发展壮大,财力雄厚。
另一方面,邵氏当家的刀枪武侠片和拳脚功夫片逐渐有了降温的趋势,邵逸夫急于开发新的类型电影来保持邵氏在亚洲电影市场的竞争力。
其实特摄片并非香港电影人的强项。1975年首部超人片《中国超人》便邀请了日本团队为特技保驾护航,而《猩猩王》不仅继续沿用了原班技术团队,更耗费巨资到印度拍摄外景。尽管片中的特技在今天看起来十分拙劣,但是在当时的亚洲影坛绝对数一数二,显露出了邵逸夫试图将本片推向国际化的野心。
电影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原本住在森林里的猩猩王和女泰山阿维,被娱乐商人带到香港作为其赚钱谋生的工具。被猩猩王从小养大的阿维不忍心大猩猩被凌辱,而商人意图污辱阿维,最终使得猩猩王大怒,开始大肆捣乱。令人兴奋的是这次猩猩是冲进香港,把“东方之珠”掀了个人仰马翻,十分接地气。影片后面有将近半个小时的特效场面,猩猩王为救阿维,砸路毁桥,大肆破坏楼宇建筑,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这些场面给观众带来了多大的震撼。
为了展现猩猩王体型和破坏力之强大,摄制组采用了模型与蓝布相结合的办法打造出了片中的画面。当镜头中同时出现人与猩猩的时候,就采用后期抠像,而猩猩王独自出现搞破坏的时候就采用模型拍摄。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猩猩王的扮演者,竟然是日后扬名国际影坛的”华人第一武指“——袁和平。
《猩猩王》作为当年超大投资的本土巨作,按理来说应该赚得盆满钵满,相反的是,本片并没能赢得大多数观众的青睐,近800万的投资仅收回了120多万的成本,可以说是一笔赔惨的买卖。而邵氏的实验科幻片《中国超人》和《星际钝胎》均遭遇票房滑铁卢。这足可见香港观众对于这样的特技电影并不买账,这也让邵氏对科幻片的探索就此止步。
虽然两部电影票房惨淡,但它真正将“特摄电影”技术引入了华语影视业,其影响之深远,几乎随处可见。譬如杜琪峰的《济公》中魔头扫平民居、《大话西游》里牛魔王与至尊宝的身型对比等,都是由此发展而来。而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也大量采用了抠像和微缩模型技术。
虽然在特效发达的年代,这些土办法已经逐渐被淘汰了,但当年邵逸夫敢于尝新尝鲜的举动,还是值得后人们尊敬。反观之,以当今华语电影特效技术,我们再拍出《猩猩王》绝非难事,但为什么无人敢拍,无人再拍,这值得我们深思。
❸ 金刚是怎么拍出来的,真的有这么一只巨猩吗
金刚是通过电脑技术合成的,通过收集金刚的饰演者安迪·瑟金斯的动作合成,不是猩猩演的。
电影制作人员把一个演员身上的各个部位贴上传感器,特效工作人员通过运动捕捉技术捕捉演员的运动和脸上的表情。
然后输入电脑里做出一个金刚模型,用摄影机拍摄下来,该模型的动作就跟演员所做的动作一模一样。
《金刚》幕后制作
原本剧组认为新西兰是片中头骨岛的理想拍摄地,可走进新西兰雨林后,发现那里同其他影片中的场景别无二致,根本不具备故事中所需要的险恶地形,所以剧组决定人工打造。
Weta公司的特效技师们最终完成了53个微缩布景和模型,其中最精细的莫过于由104000片人造树叶、4500株藤蔓、25000棵微缩植物和220棵微缩树木构成的微缩雨林,而最大的微缩景观长38米、宽5.2米、高5.5米。
在设计头骨岛上的古生物时,主创人员刻意背离现实,注入了更多的奇幻和虚构元素,这一效果在雷龙四散奔逃和金刚大战三只暴龙的场景中得以最佳体现,其中每个用于数字扫描的恐龙模型均需1500小时才能完成[
❹ 电影“金刚”一共有几部
1、《金刚对哥斯拉》
《哥斯拉大战金刚》是由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出品,亚当·温佳德执导,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米莉·博比·布朗、丽贝卡·豪尔、凯莉·霍特尔、布莱恩·泰里·亨利、小栗旬联合主演的动作科幻片,于2021于3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讲述了人类计划将所有巨兽从地球上抹去,而传说中哥斯拉和金刚两个王者被设计进行了对决,最终两大巨兽联手破坏人类计划的故事。
该片讲述了大金刚在军警围捕之下,终于从帝国大厦摔下受重伤,十年后,在乔治亚洲特兰大大学医疗研究,有机会再度复活的故事。
❺ 2005年上映的电影《金刚》中的音效手段
前几天看到Weta发布了2005年版《金刚》的幕后制作解析,这版《金刚》是翻拍自1933版的经典同名电影,于是激起了我看看1933年版的《金刚》的欲望,电影评论里画风基本是这样的。
来看看这段打斗场景,大家自己品一品1933年还是黑白电影时代的特效。
1933《金刚》中 金刚与霸王龙打斗场面
当然了,今天我们是来跟大家谈2005版的《金刚》。05版《金刚》的剧情是这样的:女演员安·达罗在一个岛上拍电影,被当地土着抓去献给金刚,但没想到金刚爱上了安,金刚为了保护安,与三只霸王龙殊死搏斗,最终却被人类抓住,以死亡告终的故事。
这版《金刚》中导演将战斗场面升级,场地扩大,设计了金刚与霸王龙一家三口的战斗的场景,这场战斗不局限于原地,而是在骷髅岛上演一场失控的大战,穿过丛林,在骷髅岛崎岖的地形上横冲直撞。在当时那个年代要完成如此复杂的制作,还是具有很大挑战的。
那么接下来我就借Weta放出的解析,来和大家说一说15年前是如何制作这些战斗场面和角色的。
环境
首先先来说说金刚与霸王龙战斗发生的场地—骷髅岛。
在设计骷髅岛时,导演在1933版的基础上再加工,他希望周围环境茂密潮湿,长满苔藓和藤蔓,使得在虚幻与现实中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希望看到的视效场景能够越逼真越好,但是导演偏偏希望创造出一个不那么真实的、虚幻的、比任何地方都要崎岖、有更多怪物和更多奇景的岛屿。来看几张当时的概念图。
骷髅岛场景设计图
在下面这个场景中,金刚和霸王龙在打斗的过程中从悬崖边上掉下来,被藤蔓缠住,在那里战斗陷入困境。不过悬崖前后的环境宽敞明亮,这样给金刚和霸王龙的打光工作就相对容易一些。
金刚与霸王龙战斗时跌落的悬崖设计图
到了拍摄后期的时候,道具组建造了一个主战场的微缩模型。微缩摄制组花了很长时间从各个角度进行拍摄。
拍摄微缩场景
金刚和霸王龙掉落的那个悬崖是两块巨大的石墙,上面布满了藤蔓和苔藓,这让崖壁看起来很潮湿,石墙的裂缝里还密密麻麻的长了很多其他植物。
悬崖缩影
为了更好的达到那种朦胧奇幻的效果,还运用了不同的照明灯光和不同层次的烟雾来营造氛围。
环境场地都已经就绪,就要准备开打了,下面咱们就来聊聊战斗场面的设计。
战斗场面设计
这些战斗场面都是先由动画部门用简模做Previs,然后根据故事板,制定拍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人员可以自由发挥,设计金刚、霸王龙和安在藤蔓上的不同动作。
故事板
然而自由发挥一时爽,制作场景火葬场。他们设计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场景,一只霸王龙从悬崖上掉了下来,并且将金刚一同拖了下来。然后挂在悬崖中生长的藤蔓上。安从金刚的手中掉落,挂在藤蔓上,藤蔓经过猛烈的晃动,带着安一直摇摆,霸王龙试图咬住荡到自己面前的安,然而藤蔓被霸王龙扯断,安经历不断下落后双手抱住一只霸王龙的牙齿,悬挂在空中,同时还要躲避其他进攻的霸王龙。
这一段描述着就够累的了,可想而知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制作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随着场景难度不断增加,需要更多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跟拍。最后剪辑的时候再从所有拍摄的素材中挑选需要的镜头。
战斗的动画设计是十分困难的,不光要考虑到这些大块头在藤蔓上打斗时的动作,还要考虑它们的重量和平衡,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当角色掉下来的时候藤蔓必然会跟着掉落并且带着周围的叶子和岩石一同往下掉。
女主安·达罗
由于上面所说的大部分镜头都是十分复杂的特效镜头,所以需要对安进行单独拍摄。
其中有一个女主从藤蔓上掉下来的场景,在拍摄时为她绑了上了藤蔓和各种各样的吊带,由工作人员推动藤蔓,然后摄影师进行多角度的拍摄。
和金刚一同跌下悬崖的画面
在藤蔓上的片段
抓住霸王龙牙齿的片段
还有一个片段是她落在霸王龙的头上,道具组用塑料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恐龙头道具,恐龙头剧烈晃动,女主死死抓住霸王龙的头,好让自己不掉下去。
落在恐龙头上的画面
电影中还有许多动作是真人演员无法完成的(比如下面这个场景)因此要给演员做数字替身。
首先对演员进行了扫描,建立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演员模型。在很多镜头中人们完全区分不出哪个是真实的演员,哪个是数字替身。要知道这可是15年前啊!
这里运用了05年最新光影技术,创造她的面部和头发,这样就能获得一个非常逼真的面部动画。再用光影技术和服装工具制作她的衣服。
霸王龙
女主角讲完咱们再来看看霸王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Weta的雕塑家根据一颗真实完整的南达科塔州黑山的的霸王龙头骨,制作了霸王龙一家三口的模型,这三只霸王龙每只都稍有不同,他们先雕刻出模型然后扫描到电脑中,在电脑中进行着色,添加细节,创建纹理。
南达科塔州黑山的霸王龙头骨
扫描到电脑里的图像
最后给霸王龙添加鳞片、肿块和类似鳄鱼皮一样的皮肤,使它看起来像电影里的怪兽一样,而不是像古生物学家发现的光滑恐龙皮肤一样。我想这应该也是为了达到前面说的导演希望骷髅岛呈现出一种虚幻效果吧。
金刚
主角当然是要留到最后介绍。金刚的制作可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通过创作和设计所有的细节,要把他变成一只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字大猩猩,这是非常复杂艰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团队要设计出金刚不同的表情,把他当成一个真实角色来对待。导演要求金刚需要看起来像个“老人”,并且是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和危险中的“老人”。
金刚早期的动画设计是按照动画师的喜好自由发挥的,基本上是通过复制预览效果完成。他们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增强和改进动画中的动作,最终观众才能看到如此有血有肉的金刚形象。
音效
最后就是音效的添加,音效部门为霸王龙和金刚的咆哮创建了音效。
电影中金刚的吼叫是由多种动物叫声合成得来的。
还有藤蔓拉扯是嘎吱嘎吱的声响,和断裂的声响。
录取藤蔓拉扯、断裂的声音
回看15年前的电影,其中的场景、特效、剧情依然能给我带来不小的震撼。
从1933年到2005年,这70多年来,电影特效制作的不断精良,软件的不断更新以及技术的提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以前不敢想象的画面现在都可以呈现在观众面前。谁知道现在攻克不了的难题放到70年后,是不是也能轻而易举了~
好啦~今天介绍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文章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CG世界”
深夜小编
深夜艺术官方账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
评论(0)
❻ 旧版的电影《金刚》是哪一年的啊如题 谢谢了
1933年版金刚冲樱 英文片名:King Kong 中文片名:金刚 英文片名:King Kong 导演:梅里安·库珀,欧内斯特·舒扎克(Merian C. Cooper and Ernest B. Schoedsack) 特效:维利斯·欧布赖恩(Willis O’Brien) 出散腔丛品:雷电华公司(RKO Radio Pictures, 美国 1933)圆瞎
❼ 你认为电影《金刚》中的特效怎样,最高能打多少分
我觉得打满分,特效很喜欢
《金刚:骷髅岛》在用特效介绍了:什么叫让你看着爽的,视效特大片。在最早关于金刚的电影里,金刚是通过定格动画,或者动作捕捉和CG特效制作而成。而在乔丹·沃格·罗伯茨执导的《金刚:骷髅岛》里,金刚是一个30米高的CG生物,这意味着,工业光魔需带领视觉特效团败前亏队,在打造金刚的道路上做出各种新的制作方案。他们测试了动作捕捉和面部捕捉,当然,最后没有用到。电影中会有各种致敬老版金刚特效的地方,但同时,还需要为金刚创作出各种朋友和敌人。
剧情,特效,加上本身电影所表达出来的反战,反思现代文明的深层探讨~《金刚:骷髅岛》绝对不是一部爆米花电影,至于它有多精彩恐怕只有你自己去电影院才能感受了。
❽ 如何评价电影《金刚》
片中给人以鲜明印象的人物(包括土着人)、动物、场景非常之多,不过我最想说的,还是如题的三个主要角色:6米高的金刚、舞蹈演员安和剧作家杰克。
当金刚孤独地死去,躺在闹市区一片闪烁的镁光灯中间时,一个记者笃定地说:“它不过是一个野兽,什么也不懂!”但我们知道它什么都懂,所以,我在这里不想用那个无生命的“它”指代这庞然大物,而选择了与人类指代词更形近的“它”,也算是一种小小的私心吧。
金刚是丛林之王,然而,它对于无尽的孤独感却无能为力,虽然土着们会不定期地向它进贡“玩具人”,但每个“玩具”都是那样脆弱易毁(毕竟它那样可怕,也许那些人仅仅被它握在手中,就已被吓死了。不能不承认,虽然我早就知道了结局,但看到那累累白骨,还真是为女主角担心了一番呢,不过,当金刚慢慢地咀嚼竹叶的时候,我忍不住微笑了,它果然没有那么凶恶),没有什么可玩的时候,它会做什么呢?会不会只是孤独地眺望远方……所以,当金刚发觉安其实并非以前常见的那种毫无生气的“玩具”,而是会跳有趣的舞蹈逗自己开心、会发脾气表达自己意见、在丛林中需要自己保护的伙伴时,它多么开心,这是它过去的岁月中从未有过的感受,当孤独的感觉开始逐渐远去,安变成了它最重要的宝贝,它无比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感觉,所以,它才会那样不顾一切地要找到它的安。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个金刚:也许有坚强的表象,心中却那样渴望有人能将自己从孤独中拯救出来。人生就是一段一段的时光,若能与令人愉快的伴侣共同度过,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金刚的幸福,也许就凝聚在悬崖边共看落日的那一瞬……
看电影的时候,觉得那么大块头的金刚,内心其实就像一个初恋的男孩:看它从不懂得怎样和女孩相处,到有些故意使小性子的闹别扭,到温柔地将她托在手中,到知道要失去她时眼中的泪光,到为她不顾一切地寻找,到最后诀别时温柔的眼神……尽管金刚倾尽所有,却只得到女孩朋友般的感情——金刚在被麻醉昏睡过去之前,曾那样渴望地向她伸出手去,而她却只是哭着闭上了眼睛……金刚自始至终都不懂得,人类是它无力战胜的对手,也许它老老实实地作为“世界第八奇迹”被人参观,说不定可以安养天年,但对安的渴望却成了它的死穴,所以,片尾那个野心勃勃的导演这样说:“不是飞机杀了它,而是美女杀了它!”也许对于每个人来说,最想拥有的最后都会变成致命的弱点。
金刚死了,安仍旧活着。她曾经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女孩,所以才睁着那双美丽的蓝色眼睛,轻轻地吐出“可是好花不常开”的感慨,但她却同时得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动物和一个才华出众的男人两种同样忠贞的爱情(啊,我终于承认金刚对安的感情是爱情了,呵呵,怎么会这样呢),这样一个女人,应该是幸运的吧。对于杰克,她由倾慕到彼此吸引到相爱到同生共死,如此地水到渠成,所以最后帝国大厦顶楼的那个拥抱,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紧张、震惊、悲伤的事件后,终于得到的一个安慰的怀抱、一个可以放心痛哭的怀抱。而对于金刚,她更多的是一种依赖与被依赖的感情——在那样弱肉强食的原始森林里,金刚曾经那样勇敢地保护她,那么换作在更加危险的人类世界中,该换她来保护它了,尤其,它又是那样不顾一切地想要和她在一起,想要保护她的安全——无论是谁,被这样无怨无悔又不求回报地爱着,怎么可能不被感动,虽然不能还给它同等的爱情,但至少也可以努力地保护它不要受到其他伤害。
编剧杰克与金刚在安的感情天秤上占有不同的分量,安对杰克的感情应该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吧,我想。初识Adrien Brody是在《钢琴师》中,一直觉得他身上有种忧郁而文弱的书卷气,所以,《金刚》中那个经济萧条时代才华横溢的剧作家形象确实非他莫属。那样忧郁的眼睛、微笑的嘴角、儒雅的风度、作品就是票房号召力的才华,怎能不令女人心动?也许他应该感谢那个狡猾的导演,当那个人用卑鄙的手段将他留在船上后,他才有机会结识活泼风趣又美丽纯真的安,才有机会体会什么是生死与共的爱情。他专为她写剧本表达自己的感情,典型的文人做派,但当安被土着人劫走之后,他却坚定地丢下惯用的打字机,拿起枪、变成机智而又勇敢的勇士,在危机重重的原始森林中勇往直前,凶悍的恐龙、食肉的巨虫甚至力大无穷的金刚……什么都不能动摇他救出爱人的决心。看着他总是冲在最前方、看着他孤身犯险、看着他小心翼翼……我想,这就是爱情的魔力吧。相爱的人最后一定要幸福啊!
❾ 美国电影《金刚》是哪一年拍摄的片长多少分钟
美国电影《金刚》1933年的经典版,100分钟;彼得杰克逊在2005翻拍的187分钟,导演剪辑版201分钟。
《金刚》是2005年上映的一部冒险困衡电影,重拍1933年经典同名电影《金刚》,由彼得·杰克逊执导,娜奥米·沃茨、杰克·布莱克、阿德里安·布劳迪和安迪·瑟金斯等领衔演出。影片于2005年12月2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讲述1933年的美国,一名勇于冒险的企业家及电影制作者,率领摄制队伍到荒岛拍摄,其中包括女主角安及编剧杰克,他们遇到恐龙及当地土着的袭击,安发出的尖叫声换来金刚的回应。这只巨大无比的猩猩,连凶悍的恐龙也惧怕它几分,偏偏它却钟情于安,而这却是它蔽誉悲剧命运的开始。
(9)金刚特效老电影扩展阅读:
除了出色的特效场景制造出的视觉奇观外,《金刚》在主题意蕴、情感酝酿、剧情细节方面同样是好莱坞大片中的佼佼者。使得这出超豪华终极版的“美女与野兽”令人时而乐开怀时而黯然伤神,悲喜交加。
《金刚》整出戏让人心潮起伏、激情澎湃,三个小时绝无冷场,彰显着导演对商业大片娴熟而高超的技艺,将幻想、惊悚、冒险、灾难、动作、爱情等好莱坞大片常见的元素炖于一炉,做出色香味全的佳肴,还能把这种称之为烧钱的“汪并做B级怪兽片”拍得如史诗般厚重、真实、震撼。
❿ 电影金刚的详细剧情!!
导演: 欧尼斯特 B. 舍德萨克 (Ernest B. Schoedsack) / 梅里安 C. 库珀 (Merian C. Cooper)
主演: 费伊 雷 欧尼斯特 B. 舍德萨克 罗伯特 阿姆斯特朗
詹姆斯 弗莱文 诺布尔 约翰逊 梅里安 C. 库珀
罗斯科 阿蒂斯 布鲁斯 卡伯特
作曲:Max Steiner
金刚是一只巨大的非洲猿猴,被拍电影的卡尔逮住并带到纽约。在那里,它成了供人观赏的怪物,但它却爱上了一个美女。为了追她,它逃脱了主人的牢笼,横穿纽约的街道,最终爬上了当时刚刚建成的帝国大厦的尖顶,葬身于飞机的枪林弹雨。人们不禁问道:究竟是飞机杀了野兽,还是美女杀了野兽。
黑白片,当时曾轰动一时,白人女主角貌如天仙,连金刚亦忍不住爱慕,为了保护她不惜与其他猛兽搏斗。金刚最后遭白人的先进武器,如今看来是几架古董飞机射杀,迎合了当年白人必胜的逻辑。
‘美女与野兽’式题材的经典之作!Willis H. O'Brien 监督的视觉特效,至今看来仍相当传神了不起!片尾金刚环抱帝国大厦一景已成为文化图腾。Max Steiner 的配乐十分出色。同年趁胜追击拍了《The Son of Kong》,但口碑不好。本片在1976年又被重拍一次。
说起一系列金刚的电影,1933年的第一部是历史上的经典,人们在黑白片里居然能见到巨大的怪兽居然撞到了火车。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黑白片,可以在VC上找到。
这里发布出来的1976年的翻拍,据我个人认为,是目前位置翻拍的比较好的一部了,当然在1976年当年也是鸿篇巨制,所以30年过去了,许多画面看起来仍然非常精美。可惜的是,一直没有找到中文字幕,甚至英文的字幕也暂时都没有找到,不过没有关系,好在这样的怪兽片对白不多,加上金刚也不会说话,所以大大减轻了我们听力的负担。实际上,只要你看了下面的故事梗概,对于你看这部电影,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理解的差异了,因为情节确实很简单。
Fred到印尼一小岛寻找石油,途中遇偷渡客积斯高与沉船获救的美丽的戴安。来到印尼的小岛后,戴安被士人捉去祭神,原来士人膜拜的金刚是一头身高十丈的大猩猩。然而金刚却对戴安起了怜惜之心,将她带回自己的家。并且为了保护戴安,还杀死了一条巨蟒。戴安被Fred众人救出,然而他发现了比石油更值钱的宝藏——金刚。于是就用戴安做诱饵,用陷阱和数十桶的麻醉剂活捉了金刚。他们用货轮将金刚运回美国,为了赚钱,Fred在纽约港举行了盛大的直播典礼。在成千上万人的瞩目下,金刚挣脱了牢笼。最后带着戴安爬上了世贸中心,在武装直升机的扫射下,金刚倒下了,最后从世贸中心上跌落。
金刚从世贸中心跌落,心跳一点点变慢,最后死去,是影片最让人感伤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