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沈阳有哪些电影作品
截止2019年12月9日,小沈阳电影作品有:
1、2009年,在电影《三枪拍案惊奇》扮演店小二李四。
2、2010年其主演贺岁喜剧动作片《大笑江湖》上映。
3、2013年1月客串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饰演三江水。
4、2013年9月由孙周执导、王宝强和小沈阳出演的电影《不可思异》在广州拍摄。
5、2014年,加盟电影《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饰演“猪八戒”一角。
6、2015年3月主演电影《将错就错》在3月15日上映。
7、2016年3月电影《非常交易》开机。
8、2016年主演喜剧悬疑动作片《我说的都是真的》。
9、2016年确认继续在电影《西游记女儿国》中饰演猪八戒。
10、2016年12月和肖央主演电影《情圣》上映。
11、2017年加盟电影《断片之险途夺宝》预计2017年年底上映。
12、2017年6月,其与黄渤、宋佳共同主演、蔡尚君执导的电影《冰之下》。
13、2018年1月其自导自演的电影《猛虫过江》在2018年暑期上映。
(1)沈阳的老电影扩展阅读:
小沈阳,原名沈鹤,1981年5月7日生于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中国男演员、歌手、导演、主持人。
小沈阳参加的社会活动:
1、2010年4月5日,参加辽宁卫视,由赵本山发起、并召集众弟子参加的《明星转起来》直播节目,主题为:《情系西南旱区募捐晚会》,与妻子沈春阳一起当场捐款人民币十万元。
2、2010年4月20日,在中宣部、民政部、广电总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小沈阳以个人名义为青海省玉树(7.1级)地震灾区捐款10万人民币,做为赈灾款。
3、2010年8月16日,通过看电视新闻了解到舟曲灾情的严重性后,本山立即决定《乡村爱情4》全剧组为灾区捐款。小沈阳捐款人民币5万元。
4、2011年1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沈阳国际冰雪节在沈阳市棋盘山隆重开幕。小沈阳作为此届冰雪节的形象大使,带着新作《沈阳的雪》来到了现场。小沈阳作为形象大使献唱《沈阳的雪》。
5、2011年6月27日,在横店忙于拍摄《怪侠欧阳德》的小沈阳以其夫妇二人的名义向明星书院捐献了两百本新书。在小沈阳的贴吧中,小沈阳的粉丝们发起了建立“小沈阳图书馆”的公益活动,向明星书院捐献图书,用于在偏远山区修建图书馆,力求让山区的孩子们可以获得阅读的希望。
6、2016年9月9日,忙于《跨界喜剧王》录制的小沈阳现身2016芭莎明星慈善夜,并慷慨捐赠10辆救护车,用以完善贫困县的急救设施。
‘贰’ 小沈阳演的电影有哪些
小沈阳,原名沈鹤,1981年5月7日生于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上肥地满族乡,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小品演员、歌手、导演、主持人。下面一起来看看小沈阳演的电影有哪些?
小沈阳演的电影有哪些
1、《我说的都是真的》,饰演:夏至。
《我说的都是真的》是由刘仪伟执导,小沈阳、陈意涵、吴樾、连凯等主演的悬疑动作喜剧片,于2018年3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讲述了职业策划人夏至因吹牛引火烧身,招来犯罪团伙的追杀,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扑朔迷离而又妙趣横生的故事。
2、《西游记女儿国》,饰演:猪八戒。
《西游记女儿国》是星皓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由郑保瑞执导,郭富城、冯绍峰、赵丽颖、小沈阳、罗仲谦领衔主演,林志玲、梁咏琪、刘涛、苑琼丹、潘斌龙、施诗出演的喜剧魔幻片。
3、《断片之险途夺宝》,饰演:海道。
《断片之险途夺宝》是由罗登执导,葛优、岳云鹏、杜淳领衔主演,包贝尔、蔡卓妍、小沈阳、陈赫、潘斌龙、热依扎、吕行主演的喜剧片。该片于2018年12月2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关于小沈阳演的电影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叁’ 小沈阳演的电影 小沈阳演的电影推荐
1、《将错就错》
《将错就错》,是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视传媒、北京雨木星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爱情喜剧电影,由王宁编剧并执导,田亮、小沈阳、陈小春、熊黛林主演。该片讲述了“衰男”秦招妹和“贱男”宫男被神棍忽悠,踏上新加坡发财“囧途”的故事。
2、《大笑江湖》
《大笑江湖》是本山传媒投资的动作喜剧电影,由朱延平执导,宁财神编剧,小沈阳、林熙蕾领衔主演,赵本山友情出演。2010年12月3日上映。讲述了小沈阳扮演的一个鞋匠经历了各种阴差阳错的奇遇,最终成为一代武林宗师。
3、《猛虫过江》
《猛虫过江》是由小沈阳执导,小沈阳、潘斌龙、宋芸桦领衔主演,MC Hotdog、胡明、金士杰等主演的喜剧电影。该片讲述东北农村青年沈福意外得知,有一笔巨额遗产需要自己继承,便从东北来到台北,大闹台湾黑帮社团的喜剧故事。
‘肆’ 小沈阳都有哪些影视作品
提起小沈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作为本山大爷的得意门徒,素以幽默风趣,高潮独特的演技独树一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我眼中的小沈阳还是很吸人眼球的,特别对于他所演的电影,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一下小沈阳演过的那些精彩电影吧。
当然,他的影视作品还是很多的,像《天气预爆》,在这部剧中,小沈阳扮演了雷神,心中藏着遮蔽天眼的巨大阴谋,寿星(王小利饰)与凡人马乐(肖央饰)试图用“神仙速成班”来对抗雷神。最该剧喜乐无限,绝对喷饭,有一种笑点溢出荧屏的感觉,除此之外其特效也堪称一绝。
大家还知道他哪些影视作品呢?来交流一下吧!
‘伍’ 你记忆中看过的第一部电影还记得吗是什么电影
几十年前,在全托幼儿园,只有礼拜六下午被家长接回家。礼拜一早上回幼儿园。一天晚饭前,老师告诉小朋友们,晚饭后带大家去看电影。
一人带个小凳子,坐在大礼堂里,那时候少有现在这么标准的电影院。记忆中第一部电影是纪录片,原子弹爆炸,那时候不识字呀,后来才知道纪录片叫《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接着放的是电影《地道战》。
还别说,从看电影的记忆开始,就和尖端武器、战争挂上了钩。几十年以来,一直就喜欢看战争片。那以前太小了,肯定和大人看过电影,都是什么电影,完全不知道了,基本上都是在电影院睡过去的,经常都是迷迷糊糊被大人抱回家,接着睡。
那个年代,能看的国产电影就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以及铁道卫士、英雄儿女等抗美援朝的电影。经常看的是新闻简报,正片前加演,最多一次连看了三辑新闻简报,记得都不长。都是国内外重要新闻,相当于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不过,至少都是一个月左右的事情了。
现在,每天在手机上参加《学习强国》的学习,偶尔看一些老电影的片段,里面可有不少美好的记忆,主要还是挣点学分。
英雄儿女。
谢谢,诚邀!
《玻璃老人》。
那时我还小,还不会走路。
满大杂院都在传,今天晚上放电影!
什么电影?
《玻璃老人》。
很让人好奇的片名。
今天才网络到,这是一部译制片,苏联电影。
但是网络到的内容三言两语,语焉不详——大概这部电影太遥远太古老。
当时我父母都在外工作,我姑婆和姑母照料我,她们整天奴仆一样劳动,晚饭后还在家族的厅房里义务扫盲,教居委会里的文盲认字。
深夜了,她们还在做鞋、织毛衣……,记得这样夜里赶活当时被称为“熬夜”。
她们鄙弃享乐,从不做生,不爱凑热闹,所以看戏看电影她们是不去的,却给我订了儿童画报《小朋友》,还常常应邻居请求,放下手头正忙的事,给他们朗读连环画。
由于《玻璃老人》这片名太吸引人,我吵着要看。
姑婆和姑母轮流背着我,走到离我家很远的镇子南端河街西头的东皇宫——那时镇上九宫十八庙,仅这河街上,东皇宫旁边是南华宫,南华宫旁边是万寿宫,再往河的下游走,距万寿宫约五十米是天后宫,距天后宫二十米是禹王宫。
只记得人很多,光线昏暗,窄窄的银幕上光影在闪。
姑婆和姑母为了让我看得清楚,轮流把我扛在肩上,双手扶着我——现在想来,我倒是骑在她们肩上,如同坐椅子,她们为了我的舒适安全和看好电影,坚持那么长的时间,却一定很难受!
那时看电影没有座位,都站着,直到三十年后有了电影院。那电影院就是原来的禹王宫。
也有抬凳子去的,要早早去占位置并且一直守到放电影,前面凳子比你高,你就还得站着,人群密密麻麻,最后面的还得站在凳子上看。大家都双眼越过前面重重叠叠的人头,一直用翘首盼望的姿势看那用16毫米电影放映机放映电影的窄银幕,中途要耐心等待放映员换片。有人怕挤,在银幕后面看。
而今电影院却被人买了又暂时没有修建,长满树和草,又被人开垦,种满庄稼。
曾经放过电影的,还有天后宫——现在是税务所职工宿舍;还有大操坝——古代士兵操练的地方和处决犯人的地方,后来是酱园厂,现在是幼儿园和小区。
记得万寿宫、天后宫、禹王宫本来就有很气派的木建筑的戏台。天后宫戏台前面是石板地坝,地坝后面是一级级宽阔石梯,地坝两边楼上还有包厢,所以在天后宫放电影、演戏的时间最久,大概三十年。那些宫的戏台前面,也许原来是有座位的吧?
听说要打造古镇,要恢复九宫十八庙,很盼望。
(配图为现在种满庄稼的电影院——禹王宫)
第一次看电影,是在老家的邻村场院前,看过一部名字叫《苦菜花》的黑白片,那个小女孩饥饿的眼神至今还留在我的印象中。
大家好!我是星期八影视剪辑,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分享一下我记忆中第一次观看的电影,那就是
《背起爸爸上学》
真正人生第一部看的电影!
记得那是小学一年级,当时是学校在操场上用老式的放映机放的电影,然后组织
全校的师生一起观看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电影里一个画面,老父亲供不起家里的一儿一女读书,转动取水的瓢来决定,水瓢把手指到谁谁就去上学。
很久没有在看这部电影了,甚至连名字都记不得了,后来在网上找了找这部片子还真有,名字叫《背起爸爸上学》,里面居然还有张嘉译
这个样子的......
影片以甘肃庆阳中学生李勇的真实事迹,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农村孩子石娃自小丧母,与父亲和姐姐相依为命。转眼间,石娃七岁,姐姐十二岁,石娃该上小学,而成绩优异的姐姐升入初中。但因家境清贫,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父亲便用一把铜勺决定了弟弟石娃去上学,姐姐则不得不中途辍学。一日,石娃上学路过马莲河,河水因暴雨涨起,淹没了自己的同学,所以自己逃回家逃课3天,被父亲打了一顿,后来父亲送他去学校,走到河中央石娃却哭了,所以父亲将他背过了河,一路告诉他一定要好好读书。石娃上初中后,姐姐为给家中节省开支,不得不早早出嫁,并从男方出的的彩礼钱中挤出一些钱来供弟弟上学。石娃刻苦读书,在全国化学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夺得一等奖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考取省城师范学校。但此时,父亲却在干活时不幸摔伤,导致瘫痪在床。重病缠身的父亲为了让儿子能去省里安心求学,不想成为孩子的拖累而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石娃为了既照顾好父亲,又不耽误学业,决定背起爸爸上学。清晨,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中,石娃背起父亲,带着简单的行李,告别了他生活了16年的家乡,走上了去省城读书的路。迎着朝阳,向前走去。一个山区的苦孩子,以他瘦弱的身躯背起的不仅仅是一个生病的父亲,他背负的是一个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未来。
电影里的那种贫穷真的深深刺痛了我,就是现在我想起来整个基调都是悲凉的。吃不上饭但还是非渴望学习,要好好学习才能有出路。这是时代的烙印,90后应该都是听着这些规劝和教育长大的。看到这张图片,还是想流泪......
以上这些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回答,谢谢大家!
《平原游击队》(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里面有句台词“平安无事啊”让我记了五十年。
第一次看电影至今难忘。我大概6、7岁,是个白天,我们大队中学教室放电影。当时教室外面已经围了很多人,爸爸抱着我穿过人群,把我放在教室窗台上,我一只手搂着他的脖子,一只手扶着墙,趴着窗户玻璃,透过没遮严的窗帘,里面有点暗,跟看大戏似的,也挤满了人,教室前面挂着的大银幕上,人影动来动去,喇叭里传出人影说话的声音,带着音乐《对世上只有妈妈好》。我那时小,不知道是什么电影,后来我长大些了,村里白事放露天电影,听到熟悉的歌,哭的眼泪汪汪,我才知道电影的名字《妈妈再爱我一次》。
《碧空中的雄鹰》是我儿时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包兰路上的钢铁战士》是第二部。这两部电影,就现代人来说,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记得住这两部电影。看过这两部电影之后,没听说也没有再看过这两部电影。看这两部电影的电影院是:沈阳市和平区沙山街的沈铁俱乐部。
我记忆中看过的第一部电影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共和国唯一一部由周总理亲自导演的舞台大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