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十大抗战老电影插曲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十大抗战老电影插曲

发布时间: 2023-03-11 17:16:41

A. 十大爱国歌曲

1、《歌唱祖国》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是一首爱国歌曲。1951年9月12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歌唱祖国》。歌曲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1989年,歌曲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

2、《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是殷秀梅的音乐作品,收录在《中国礼仪庆典大全之会议仪式篇》专辑中。《我和我的祖国》是张藜作词、秦咏诚作曲、李谷一原唱的爱国主义歌曲,创作和发行于1985年。

3、《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是张也演唱的歌曲,由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歌曲发行于1997年4月1日,收录于专辑《走进新时代》。1999年,《走进新时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4、《东方红》

《东方红》是一首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毛主席、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多少年来,这首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国的逐步繁荣、富强,随着对毛主席、共产党热爱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

这首歌曲原为陕北民歌〝骑白马〞。1943年冬,陕西葭县(今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依照〝骑白马〞的曲调编写成一首长达十余段歌词的民歌〝移民歌〞,既有叙事的成分,又有抒情的成分,表达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贫苦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欣悦心情。

歌曲编成后由李有源的侄子、农民歌手李增正多次在民间和群众集会上演唱,很受人们欢迎。随后,延安文艺工作者将〝移民歌〞整理、删修成为三段歌词,并改名为〝东方红〞,1944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

5、《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是由蒋开儒、叶旭全填词,王佑贵作曲的歌曲。由深圳女歌手刘绍文在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决赛上首唱 ,而于1994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首播的版本则由董文华演唱。

该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曲,先后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第二届音乐电视大赛金奖、中宣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金钟奖等奖项,成为获得国家奖项最多的歌曲。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6、《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首演,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国抗日战争时起到鼓舞作用。

1960年代后期因江青的建议,被殷承宗等音乐家改编为《黄河协奏曲》,后来又出现了有石叔诚版的《黄河协奏曲》。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黄河大合唱》在台湾"戒严时期"被禁止演奏。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黄河大合唱》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7、《北京的金山上》

《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歌曲。藏族民歌,由玛卓作词。李谷一原唱,着名翻唱者有雍西、韩红等。此曲在上世纪60年代西藏解放后广为传唱,不失风采。

8、《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我根据地实行双重打击。

为发展和巩固抗日胜利果实,反对国民党的分裂,八路军边区剧社派曹火星、丁凯、肖静雨组成三人工作队,来到京西偏僻的歌谣之乡堂上村。 在通往堂上村的山路上,曹火星一行三人化装成小贩商人急走而来。……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9、《松花江上》

《松花江上》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松花江上》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10、《在太行山上》

《在太行山上》抗战老歌,桂涛声词,冼星海曲。1938年7月,由张曙、林路、赵启海等在武汉纪念抗战一周年歌咏大会上唱出,迅速传遍大后方及各敌后抗日根据地。

2009年10月3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环球广播的《中国之窗》,以《跨越历史的音符》为题向全世界介绍了桂涛声、冼星海创作的《在太行山上》。

B. 抗日战争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保卫黄河》、《游击队员之歌》、《在太行山上》团结就是力量、热血歌、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地道战、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红星闪闪、小小竹排义勇军四季游击歌
青年义勇军歌
抗联教导队歌
抗日救国儿童团
莲花泡战役歌
杨靖宇司令
国耻纪念歌
归 屯 叹

C. 寻关于抗日战争的悲壮的背景音乐

关于抗日战争的悲壮的背景音乐有《知识青年从军歌》《新一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义勇军进行曲》《旗正飘飘》。

1、《知识青年从军歌》

《知识青年从军歌》是一首优秀的抗战歌曲,在1944年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中诞生,现在该歌的曲调已经失传。2009年由于《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热播而广为流传,剧中借用了新四军军歌的旋律。

2、《新一军军歌》

《新一军军歌》的词作者孙熙泽为孙立人将军之父,此歌原来是孙立人带税警第四团在海州练兵时定的团歌,后来随着税警第四团演变为新38师、新一军而依次成为新38师师歌,新一军军歌。



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原为《八路军进行曲》,由张松如(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创作于1939年,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

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被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略有改动。1988年7月25日,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4、《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5月9日,该曲第一版录音在百代唱片公司录音棚录制完成。

5、《旗正飘飘》

《旗正飘飘》是四部合唱。由韦瀚章作词,黄自作曲。作于1933年元月出版的《音乐杂志》第1期,同年9月被大长城影片公共场所司的有声故事片《还我山河》采用作片中插曲。

歌曲表现了国亡家破,祸在眉梢的悲愤情绪,以及要求抗战的炽烈深沉的爱国激情。该曲风格,节奏铿锵有力,音调慷慨激昂。小调式的运用增加了乐曲的苍劲深沉的悲壮。

D. 抗战片中鬼子进村时所播放的背景音乐叫什么名字!

抗战片“鬼子进村”时的插曲是如下:

1、《鬼子进村(氛围音乐)》是一首由阿鲲谱曲,阿鲲编曲,阿鲲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甲天下》中,由阿鲲音乐公司发行于2012-03-13。该张专辑包含了26首歌曲。

2、《鬼子进村一》是一首由王岗岗谱曲,王岗岗编曲,王岗岗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地雷战 电视剧原声带》中,由维音唱片公司发行于2015-10-16。该张专辑包含了18首歌曲。

3、《鬼子进村二》是一首由王岗岗谱曲,王岗岗编曲,王岗岗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地雷战 电视剧原声带》中,由维音唱片公司发行于2015-10-16。该张专辑包含了18首歌曲。

4、《鬼子进村》是一首由翟迎新谱曲,翟迎新编曲,翟迎新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单曲 - 鬼子进村》中,由北京龙乐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行于2008-01-01。该张专辑包含了1首歌曲。

5、《鬼子进村-快乐歌舞曲》是一首由小侯谱曲,小侯编曲,小侯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我俩的情我俩的爱》中,由河南省逸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行于2020-02-14。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E. 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这首歌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15年《义勇军进行曲》入选由中宣部举办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风云儿女》是1935年由许幸之执导,袁牧之,王人美,谈瑛,陆露明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于1935年5月24日上映。影片讲述了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爱国故事。这首歌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后又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F. 十大抗战歌曲,经典抗战歌曲有哪些

《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松花江上》《毕业歌》《南泥湾》《歌唱二小放牛郎》

G. 抗日战争时期歌曲

有《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松花江上》《延安颂》《南泥湾》《歌唱二小放牛郎》等。

1、《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如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2、《团结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霍勇演唱歌曲。歌词如下: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

发出万丈光芒,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3、《黄河颂》冼星海、光未然创作组曲,歌词如下: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4、《游击队歌》贺绿汀作词及编曲,田彦等演唱的合唱歌曲,歌词如下: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那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那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5、《延安颂》作词莫耶,作曲郑律成,歌曲原唱是李双江。歌词如下: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群众已抬起了头,看,群众已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

士兵瞄准了枪口,准备和敌人搏斗。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坚固的阵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H. 十大经典抗战歌曲 歌曲盘点

1、《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这部影片描写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2、《松花江上》一首在中国人民中广泛传唱了半个世纪的抗日歌曲,歌中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这伴随着血和泪的歌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残酷掠夺中国人民的罪行。

3、《保卫黄河》1938年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聆听了黄河船夫们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号子。1939年返回延安后,光未然在一次联欢会上朗诵了《黄河》词作。冼星海听后表示要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而其中的《保卫黄河》也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4、《大刀进行曲》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大刀队英勇抗日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当时在上海工作的进步青年孙培元(又名默心,后化名麦新)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了一首歌曲,不久此歌就成为抗战时期家喻户晓的一支名歌,此歌即为《大刀进行曲》。

5、《新编“九一八”小调》吕骥,原名吕展青,湖南湘潭人,自幼喜爱音乐,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吕骥创作了不少优秀音乐作品,如《新编“九一八”小调》、《保卫马德里》、《铁路工人歌》等。

6、《毕业歌》作于1934年,最初是影片《桃花劫》主题歌。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喜爱。

7、《游击队之歌》“八一三”事变后,作者随上海文化界救亡一队北上做抗日宣传,作此曲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首次演唱就受到热烈欢迎。

8、《在太行山上》合唱曲,作于1938年,歌词描绘太行山区游击队员们紧张的战斗生活和勇敢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歌曲旋律兼有抒情性和进行曲风格。

9、《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60多年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据悉,王二小出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2年的农历9月16日,年仅13岁。方冰、劫夫就是根据当时对王二小事迹的报道,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0、《南泥湾》1943年作于延安。南泥湾是延安在生产运动中的一个典型,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此垦荒,使它从荒山秃岭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桃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