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全部的老电影英雄儿女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全部的老电影英雄儿女

发布时间: 2023-03-11 04:07:19

1. 电影《英雄儿女》的资料

《英雄儿女》
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
摄制:1964年
类型:故事片(黑白)

导演:武兆堤
编剧:毛烽、武兆堤
摄影:舒笑言
作曲:刘炽
美术:徐渭、王崇
主演:刘世龙 ----王成
郭振清---张团长
刘尚娴---王芳
田方--- 王文清
周文彬 ---王复标
浦克---金正泰
赵文瑜---朴贞子
任颐---吴军长

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团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勇敢作战。刚从医院回部队的战士王成要求参战,并拿出父亲鼓励他杀敌立功的来信给张团长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战友王复标的儿子。在战斗中王成英勇奋战,壮烈牺牲。在全军开展向王成学习的运动中,王文清认出该军文工团员、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原来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妻子被敌人杀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复标收养了他的女儿王芳,此后双方失去了联系。王文清没有立即与王芳相认,而是帮助她完成歌颂王成的创作任务,并鼓励她以实际行动向哥哥学习。后来,当王芳在阵地上为炊事员演出时,敌机突然来袭,她为掩护炊事员而负伤,被送回祖国医治。一个月后,王复标参加慰问团赴朝慰问,王芳也伤愈归队,三人在前线团圆。王复标将真情告诉王芳,两位父亲都勉励王芳向哥哥学习,当好革命接班人。

2. 经典电影《英雄儿女》

2020年10月19日,是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日,这些日子很多关于那场战争的老电影,接二连三在电视上放映,还有新拍摄电影在电影院里放映。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我还是差不多49年前的1970年在朝阳半拉山修造厂的礼堂里看到的,那个时期对电影有段顺口溜“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中国开始闭关锁国,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和苏修的的电影一律看不到了,只有顺口溜里的几个国家电影接二连三地在大银幕上放映,另外就是那几部样板戏翻来覆去地放映,那时没人知道电视是什么东西。听个电影录音剪辑就觉得精神食粮了。而飞机大炮和哭哭笑笑搂搂抱抱的电影看腻的时候,突然几部国产的战争电影和反特片放映,令人感到很欣喜,而记得第一部看到的就是我至今喜欢看的《英雄儿女》,这部电影和在此之前看过和后来看过的电影情节有些不同,感觉电影的开始部分就进入了高潮,前面一点点铺垫,就进入了战争状态,然后是平铺直叙的故事展开,小的时候看电影,就喜欢看打仗,对于后续的 情感 戏,感觉没有前面那么激烈精彩,看到最后虽然也是志愿军大进攻,但是觉得不过瘾,下面就是几十年来看这部电影的感受。

电影的开始,很多人遇到空袭,大家纷纷躲避,在一个小河边,主人公王成和妹妹王芳,在小树下躲避轰炸时偶遇,王芳回头露出那张甜美可爱清秀的脸庞,小的时候看到就感觉她真是女神,当时就觉得这个王芳真是太漂亮了,黑白电影但掩饰不了她那美丽的脸庞,虽然我是七岁男孩子,那张转过身来露出美丽微笑的笑脸,令我终生难忘,王政委的吉普车在公路上,遇到敌人轰炸机炸下的弹坑,车过不去,很多朝鲜妇女头顶石头将弹坑填平,第一次了解到朝鲜人经常头顶物件,后来在丹东鸭绿江边,看到现实中的朝鲜妇女,真是一个装满白菜硕大的盆,也是顶在脑袋上步行运输,朝鲜老大爷招呼众人将吉普车抬过了弹坑,在此期间王政委见到了王成,聊起家事,得知他的父亲王福标是上海的老工人,曾经是他的地下党战友。

到了前线,本来王成有伤不能上前线,正在郁闷时,看到大部队向前线开拔,一位战友招呼王成,王成拿起枪跟上大部队,冲上前线,可能是看的电影剪辑版本不同,后来再看这段似乎就没有了,感觉最初的版本很淳朴真实,大部队进发时,王芳等文工队员,在路边为战士们打竹板鼓劲的镜头也是经典镜头。

王成上了前线,指挥官指挥他去守无名高地,他到了无名高地,只有一位奄奄一息的战友交待他阵地的情况,王成一人坚守阵地,将很多武器弹药归集在一起,自己背上步话机,和指挥所联系,以自己一人之力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指挥所里王政委和张团长急得团团转,一定要守住无名高地,话务员一次次呼喊“203、203,我是延安,我是延安,请回答”,版本不同,话语也不同,我记得最初的版本是“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是黄河,请回答”,对面传来王成的声音,“再近一点,再近一点,开炮”,再就是王成和敌人肉搏的声音,听着令人揪心,他最后对着步话机声嘶力竭地喊道“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那个英雄的镜头真是令人万分感动,最后他从敌人那里拽出一个爆破筒,拉开引信跃入到敌人的人群中,他手握爆破筒的形象,背后是霞光万丈,怒视前方,一跃而起,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镜头是那部电影的精彩瞬间,太感人太震撼了,小的时候认为正方人物一般都不能牺牲,还问大人王成牺牲了吗?看到后来王政委给王芳看照片时才确认,王成牺牲了。

王成牺牲之后的情节作为儿童看起来不过瘾,但是多次看才觉得这以后的每个情节都是那么令人难忘,尤其是那首激荡人心的《英雄赞歌》,至今唱起来或听起来仍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放到任何年代任何国家都是永不过时都适用,王芳上前线慰问炊事班,掩护炊事班战友受伤,后转移后方遇到敌机轰炸,朝鲜阿爸吉抬担架过河,被敌机扫射受伤,王政委和张团长两人站在山坳里,听到远处的炮声,述说家史,那是战争暂短的休闲时刻,还有军长和政委夜里谈话,不同剪辑不同故事,谈话中政委和军长建议自己的警卫员小刘可以上前线,小刘听高兴地从被窝里爬起来,直说太好了,但是有的版本这段也没有了,王城的父亲和慰问团到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当时第一次看到朝鲜族的头摇飘带舞,王福标看到王政委,两位老友在朝鲜前线重逢了,王芳伤愈回到前线,和父亲王福标见面,王福标正要和她说她的亲生父亲,她走到还以为是首长的王政委面前,“报告首长,王芳归队”父亲王福标向她介绍这是我经常和你提起的王文清,他是你亲生父亲,王芳一下激动地说不出来话,王政委走过来说“你不仅有个工人的爸爸,还有个革命的爸爸”,电影最后是志愿军大反攻,政委的警卫员小刘也冲向战场,在冲过铁丝网时自己奋不顾身趴在铁丝网上,战友们从他身上踏过冲向敌方。

上述就是这部电影的大概情节,可以说那时的演员演得真是出神入化,刘世龙扮演的王成,简直就是王成本人,一看就是一个英雄战士,感觉有点定式了,后来再看他的电影,总想着王成形象,《刘三姐》里的阿牛,怎么看不是那么回事,那部电影在《英雄儿女》之前拍摄的,而我看到的时候是70年代末期,老电影大放送年代,看到阿牛觉得没有王成帅,实际上文革前他主演的《鸿雁》里的邮递员,还是很真实好看的,里面方化扮演的老猎人形象特别令人感动,在爬雪山之前,告诉邮递员,“打猎的人,最不喜欢不听话的人,跟着我抓住我的皮带,一定不能放手”邮递员听他的话,在疾风口处也没松手,千辛万苦上了峰顶,将信送到收件人手里,那部片子里刘世龙演的特别自然活泼,将敬业的小邮递员演的似乎就是你身边的人似的,纪念刘的文章里好像都忘记了这部电影,就记得王成和阿牛。后来在李默然拍摄的反特片《熊迹》里仅仅扮演一个小配角,那部电影是根据真实苏联KGB在中国事件改编的,真实事件媒体进行了报道,还挺轰动的,实际上这种间谍活动无时无刻不发生,只是当时中苏关系不好,中国方面故意揭露苏联间谍活动,后来媒体还揭发KGB以男女关系问题,威胁中国驻苏使馆外交人员,想发展为KGB间谍,结果中国外交人员没有理会,直接汇报大使馆,苏联方面很丢脸。在那部电影里就觉得刘已经人到中年,没有了年轻时的帅气,后来再也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作品,偶尔春节晚会上露露面,让老观众怀怀旧,前两年去世了,他的王成战士形象,我的感觉大陆拍摄的电影里,至今尚未有超越者,曾经电影《小花》里哥哥的扮演者唐国强,感觉很多是在模仿前辈。

王芳的扮演者现在知道是谢晋大导演推荐给这部电影导演武兆堤的,在北京电影学院写进偶尔看到刘尚娴,感觉就是剧本里的王芳,武兆缇正在头疼这件事,先后试了几个演员,包括后来在电影里出演朝鲜姑娘配角的几个演员,都不十分满意,谢晋马上通知他,到北京电影学院千方百计找到了仅仅见过一面的刘尚娴,武兆堤也非常满意,刘一下成名,可惜没赶上好年代,1964年拍摄的这部电影,两年后就是文化大革命,刘失去了整整10年,没有电影可拍,再出来拍摄的《怒吼吧,黄河》张瑞芳主演,电影实在不值一提,如果赶上好时代好 社会 ,或许她会成为中国的奥黛丽.赫本,儿童时期她就是我的女神。

王政委的扮演者田方是这里最出彩的之一,他那坚毅的眼神,真是指挥员的做派,很有大将风度,对敌人充满仇恨,下命令用坚毅的语气“给我狠狠地打”,田方本在上海会成为赵丹、刘琼、蓝马式的大明星,但他早期就投身革命,去了解放区,后来一直负责文艺宣传工作,他的表演自然,没有一点当官的架子,气质非凡,他和刘尚娴都是上海人,气质中有着上海人独有的贵族气息,注意贵族气质不是指有些人那种拿腔作调,装逼高高在上的样子,因此看到他就感觉十分亲切,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烈火中永生》江姐扮演者于蓝的丈夫,他们合作的一部片子《革命家庭》,可惜他仅仅露了一两面,另外就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田壮壮的父亲,可惜这么一个大才子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田壮壮回忆起自己离开北京即将上山下乡之前,到劳改农场看父亲的场景,找到地方,和看守说要见田方,看守不耐烦地说,等一下吧。田方出来,看到儿子,两人一开始默默无语,后来田方嘱咐自己的孩子,注意了以后就靠你自己了,见面时间不长,田方回去了,田壮壮坐在农场附近的马路边上抽了一个小时的烟,那时田壮壮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父亲的一句话“靠你自己了”,田壮壮到乡下修理地球,后回城上学,成为大导演,被冷冻不允许拍片,到解冻,觉得第五代导演没有发挥出他们身体内所有的才能,或许 社会 和时代限制吧,没有办法,田壮壮几年前翻拍炒民国费穆老电影《小城之春》冷饭,可以说是不咸不淡,毫无生气,去年还在《我和我的祖国》陈凯歌导演的那段电影里扮演蒙古老大爷,五个故事就不知道这个故事要说什么,田或许很有才华,但是可能发挥不出来,在陈凯歌电影里扮演角色,虽然他演得很好,但故事本身令人摸不着头脑。田方在《英雄儿女》电影拍摄过程中,对导演武兆堤和刘世龙、刘慧娴等青年演员帮助很大。真是一个长辈的姿态,二刘后来回忆田老的帮助真是太大了,受益匪浅。可惜了一代人。

张团长扮演者郭振清,最初是李向阳的扮演者,文革期间翻拍的《平原游击队》和他拍的相差不是一星半点,除了方化演得鬼子以外,没有一个演员值得称赞,再早就是《六号门》码头工人,文革中或许家庭出身好,没受多大影响,文革期间1972年年初上映的四部片子里的《艳阳天》,他扮演配角生产队长,后来在文革红片《决裂》里扮演那个大老粗校长,电影很荒唐,但他的出演还是很好的,那部片子最有名的是葛优他爸葛存壮的“马尾巴的功能”,后来又出演《车站》,感觉抄袭高仓健日本电影同名电影,在这部片子里,他演得很出色,感觉他出演万岁军38军长梁兴初应该最为合适,都是一脸大老粗的样子,现在也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了。

朝鲜老大爷阿爸吉的扮演者浦克在里面虽然戏不多,但很出彩,但了解浦克这个演员,感觉还是在《艳阳天》扮演的大反派马之悦的出演,觉得那部片子他演得真好,地主马小辫要杀肖长春,被他拦下,在猪圈里将刀藏了起来,看《艳阳天》时,当时痛恨马小辫这样的地主,后来杀了肖长春的儿子小石头,改革开放后揭示出来,所谓地富反坏右,都是人为地拉出等级,地主富农被迫害地走投无路,人被逼到墙角里,很多非理性的事情就会发生,曾经上小学时我们上学学的课本里的《刘文学》,当时上学时觉得刘文学真了不起,敢和地主搏斗被杀,地主罪该万死,实际情况是地主家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半夜出来偷点粮食,刘文学发现,要喊人,地主觉得自己被抓,未来就是无休止的批斗,家人一定不得好,就下死手掐死了刘文学,我在课本上插图上画了两个人的对话,同桌的缺心眼班长孙平站起来揭发我,似乎是阶级斗争新动向,郑老师过来看了看,觉得没多大问题,就说用橡皮擦了把,那个狗逼班长没有再放屁。

扮演老工人王福标是长影老演员周文彬,在此之前的《甲午风云》中,扮演贪生怕死的方伯谦,《党的女儿》里的国民党军官,也是老戏骨。还有那些话务员、参谋、朝鲜姑娘、大厨师的扮演者,有的就是一带而过,但演得都很精彩。

这里要提一下《英雄赞歌》的演唱者,当时你或许演职人员字幕里都没有她的名字,先后找了几个人演唱,找到张映哲,她也唱了多遍,后来自己说,我这就水平了,当时演员不图名不图利,就是组织交代任务完成就好,后来导演反复听,就觉得她的歌声最好听,电影就用她的了。

今年朝鲜战争硝烟散去60多年了,不管 历史 如何评价那场战争,我心目中《英雄儿女》这部电影永远是经典。

3. 79岁刘尚娴:《英雄儿女》饰演王芳,后来却默默无闻,近况如何

【千名老电影人寻踪(215)——刘尚娴】

No.1

《英雄儿女》王芳饰演者、表演艺术家刘尚娴79岁生日,在此,娱文娱视祝刘尚娴老人生日快乐!安康幸福!

如果让大家举出几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为经典的老电影,想必《英雄儿女》《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都是人们的“必选”影片。是啊,在当年,这些电影都是一代人乃至两代人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

尤其是《英雄儿女》,则更为经典。而剧中的王成、王芳兄妹,早已成为当时人们的英雄偶像,他们的饰演者刘世龙、刘尚娴,凭借着这部电影火遍长城内外。

祝刘尚娴老艺术家健康长寿!

4. 经典老电影《英雄儿女》的幕前幕后


片场工作照之一 ,是老演员周文彬在给青年演员刘尚娴讲解分析角色的关系把握定位。有些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是剧照。 请注意,影片里没这个画面,另外演员的表情也不对,同时从电影摄影角度上讲,也不能这样构图。

片场工作照之二 ,朝鲜老人金正泰(浦克扮)护送受伤的王芳一场戏,当时外景地是辽宁本溪南芬河。浦克生前对他抬担架护送王芳过河的那场戏记忆犹新,非常感慨: “当时天气很冷,河里结着冰碴,人一入水如针刺骨,还要抬着担架,迎着水底炸药崩溅的冰冷浪花……。难忘啊!演得真实,我们全进戏了!”

浦克,山东蓬莱人,一辈子扮演角色无数,正反面角色兼顾,留下了许多观众熟悉的银幕形象。笔者见过浦克先生本人,身材魁梧,为人谦和。他也是长影少数从满映走过来的老艺术家之一,演技一流,且一直是长影当红的演员活跃在银幕上,非常不易!

上世纪70年代,浦克在长影拍摄的《艳阳天》中扮演混入干部队伍中的阶级敌人马之悦。

片场工作照之三 ,导演武兆堤在给演员说戏田方。田方是位老演员,上世纪30年代就从影活跃在上海滩,演技成熟。而在《英雄儿女》的剧组中,他又是职位最高的“大官儿”,身任国家电影局副局长,从延安走过来的老干部。

剧组合影之一, 刘世龙、刘尚娴、田方、郭振清,导演武兆堤等在一起合影。

剧组合影之二, 1964年,导演武兆堤选中了辽宁本溪的山区为外景点,历时八个月的电影《英雄儿女》拍摄任务在这里完成。当时驻守在这里的沈阳军区64军190师569团有幸奉命协助长影拍片的任务。穆大法团长亲自带领全团部队参加了拍摄任务。工作结束后, 扮演金正泰的浦克提议,邀请部队首长与几位主要演员合影留念。 扮演王成的刘世龙因戏份少,提前完成工作回到了长影,故照片里没有他。

这是原六十四军老同志穆大法保存的一张照片。拍摄此片历时八个月,穆大法时任569团团长,在他的带领下,所属部队在桥头,南芬思山岭一带,利用这两地的地形地貌,再现了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国鬼子殊死较量的情景大戏,全团官兵很多人作为群众演员出镜演出。

2020年,穆大法的后代穆文朝将家中珍藏了56年的这幅照片,无偿捐给了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作为珍贵革命 历史 文物向 社会 公开展出。

剧组合影之三, 剧组主要演员与沈阳军区64军190师师长张怀瑞等一起合影的珍贵照片。沈阳军区64军190师。1964年《英雄儿女》电影摄制组就住在本溪桥头190师部招待所,电影里所有的武器装备、车辆人员全部由我们这支第一机械化师的英雄部队提供保障。

片名从《团圆》--《他乡遇故知》--《团圆》--《英雄儿女》 。电影《英雄儿女》源于巴金的小说《团圆》,但在毛烽和武兆堤在改写剧本阶段,改名名为《他乡遇故知》。剧本初稿经长春电影制片厂艺委会讨论后报送文化部及电影局,当时主管电影的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和电影局局长陈荒煤等看后表示满意,认为片名可用影片所改编的巴金原小说的名字“团圆”。

1964年影片摄制完成后,导演武兆堤带着样片赴北京放映,开国将军罗瑞卿、萧劲光、杨成武、许世友、傅钟、魏传统等观摩后,在表示高度肯定的同时,建议将片名“团圆”改为“英雄儿女”。 作品名字的改变表现了创作视角发生了位移,表现了以革命英雄主义情怀的主题。影片于1965年元旦正式上映,立即引起巨大轰动,成为影响几代人的红色经典影片。

5. 介绍几部国产经典老电影,战争片

介绍几部国产经典老电影,战争片

智取华山、英雄儿女、中华女儿、打击侵略者、奇袭、渡江侦察记、暴风骤雨、红旗渠、苦菜花、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神秘的旅伴、战上海、济南战役、解放石家庄、挺进中原、延河战火、狼牙山五壮士、钢铁战士、烈火中永生、永不消逝的电波、野火春风斗古城、长空比翼、铁道卫士、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向阳院的故事、红孩子、边塞烽火、云雾山中、英雄虎胆、羊城暗哨、一双绣花鞋、保密局的枪声、猎字99号、东港谍影、秘密图纸、党的女儿、侦察兵、南征北战、大渡河、突破乌江、万水千山、金沙江畔、四渡赤水、大河奔流、山菊花、刘胡兰、白求恩大夫、飞虎、风雨下钟山、重庆谈判、巍巍昆仑、井冈山、南昌起义、开天辟地、开国大典、斗鲨、黑三角、405谋杀案

介绍几部经典战争片?

《全金属外壳》——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好的越战电影
《奇爱博士》——反映冷战的黑色幽默电影。这两部是斯坦利.库布里克的作品
《辛德勒的名单》反映二战时期的电影

介绍几部经典的战争片。

全金属外壳——老库最容易懂的一部片子,里面有电影史上最大的脏话篓子
现代启示录——前后风格感觉不一致,你不一定喜欢,但一定会觉得震撼
锅盖头——不一样的战争
野战排——战争中的人性
黑鹰坠落——精彩的巷战
西线无战事——这个我还没看,但貌似评价颇高,老片子
桂河大桥——同上
细细的红线——不一样的战争片
巴顿将军——尼克松最喜欢的片子
兵临城下——狙
和战争沾边的,但不是表现战争:
辛德勒的名单——这个应该所有人都看过
钢琴家——纳粹迫害下的琴声
美丽人生——最伟大的父爱
卡撒布兰卡——伟大的爱情
冷山——南北战争
奇爱博士——老库的,还算能看懂,冷战时候的疯子们

介绍几部经典战争电影

《拯救大兵赖恩》
《黑鹰坠落》
《风语者》
《我们曾是战士》
《珍珠港》
《爱国者》
《现代启示录》
《金甲战队》
《父辈的旗帜》
《太阳泪》
《硫磺岛的来信》
《太阳帝国》
《虎!虎!虎!》

介绍几部经典老电影!~

《天下无双》
《东邪西毒》
《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
《倚天屠龙记》
《卖花姑娘》
《东成西就》
《七剑》

跪求几部经典的国产战争片

《军刀》是一部继亮剑之后又一部国产战争大片。 下载地址:《军刀 》24集电视连续剧 国语 中字[RMVB] 剧集 _ 大陆 _ 金琛 VeryCD → 下载.htm

介绍几部经典苏联战争片?谢谢!

《莫斯科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狙击手>
《解放》系列
《星星敢死队》
《鱼雷出击》
〈战争三部曲〉-《没有侧翼的前线》、《前线后面的前线》、《敌后的前线》

电影高手介绍几部战争片 !

集结号....墨者....
威尔·史密斯科幻战争片 独立日
最终兵器彼女 DVDRip-RMVB/真人版科幻战争片
韩国科幻战争片《天军》
美国科幻战争片《世界大战》...
美国科幻战争片 星河舰队
绝密飞行DVD美国年度最新科幻战争片
科幻战争片[瞄准南半球]
科幻战争片神魔交战
日本动作科幻战争片[战国自卫队1594]
[日本动作冒险科幻战争片][魔界转生]
《绝密飞行》科幻战争片
科幻 战争片深水之下
《战争的恐怖》2006美国恐怖/科幻/战争片

国产经典老电影喜剧片都有哪些啊?多介绍几部,谢谢啦!

《儿子孙子和种子》
:v.youku./v_show/id_XMTE5NTE2NTY0.
《锦上添花》
:56./u55/v_Mzk5NTEyNTI.
《陈奂生进城》
:56./u78/v_MzE0Nzk2OTE.
:56./u12/v_MzE0OTQ4NDk.
《大李老李和小李》
:v.youku./v_show/id_XMTE3NDc2MDQ0.
:v.youku./v_show/id_XMTE3NDc2MTA4.
《小小得月楼》
:v.youku./v_show/id_XMzk0MzE1Mjg=.
《月亮湾的笑声》
:v.youku./v_show/id_XNzI3MTQ5MzI=.
《月亮湾的风波》
:56./u23/v_MzkzODA3MTY.
:56./u13/v_MzkzODA4ODI.
《小字辈》
:56./u87/v_MzY3NzM1MTY.
《夕照街》
:56./u27/v_NTMzMzUxNDQ.
《他俩和她俩》
:56./u76/v_MzE5Njk5Mzc.
《父与子》系列
:56./u78/v_NDcxMzYyOTk.
《父与子》

大家介绍几部经典古装的战争片!!!~~```

天国王朝 勇敢的心 圣女贞德 特洛伊
国内的就墨攻比较好点

6. 长春电影制片厂80年代拍摄了哪些经典电影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最让我们怀念的,当属80年代的电影了。我整理了长影80年代的经典影片给大家分享: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长春电影制片厂80年代拍摄上百部故事片,记忆深刻的有:









《大渡河》


《大渡河》是由林农与王亚彪执导的一部战争片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电影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在大渡河与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的战争,国民党和军阀对中国工农红军武装围追、堵截。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

《红牡丹》


影片讲述了旧 社会 马戏明星红牡丹及其师史妹的坎坷经历和悲惨命运的故事。

《情天恨海》

故事讲述了在70年代台湾曾耿面对古人遗孤的愧悔莫及,幡然醒悟的曾耿,意识到自己愧对故人,愧对祖国,他毅然送走了魏芝圃和凤阳、孝贞,然后自杀。而魏芝圃、凤阳、孝贞逃离虎穴,他们眺望大陆,渴望着祖国统一之日早日到来。

《黄英姑》

故事讲述了年仅十七岁的黄英姑从地主家逃出,在与一位老人学了一身武艺后依然加入了红军,在与敌人与叛徒的角力中突出重围,在斗争中成长为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长影当年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也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很多优秀影片,比较着名的有:《平原游击㕥》、《董存瑞》、《五朵金花》、《英雄儿女》、《兵临城下》、《冰山上的来客》、《保密局的枪声》等。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长影电影制作的黄金期,这一时期拍摄了不少优秀影片(不好意思,因为没有图片资料,我只能用文字来列举了)。长影八十年代拍摄的比较经典的故事片有:

《残雪》、《绿色钱包》、《人到中年》、《飞来的仙鹤》、《不该发生的故事》、《谭嗣同》、《黄山来的姑娘》、巜五女拜寿》(戏曲片)、《花园街五号》、《白雾街凶杀案》、《直奉大战》、《开国大典》。

其中,《残雪》获1980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绿色钱包》获81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人到中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不该发生的故事》获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谭嗣同》、《花园街五号》、《黄山来的姑娘》获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开国大典》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以上回答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谢谢!

长影80年代质量差的电影就不提了,我看过的质量较好的有

《佩剑将军》《最后八个人》《明天回答你》《黄山来的姑娘》《黄英姑》《直奉大战》

从80年代起,电影出现重新洗牌,以谢晋导演的影片为标志,上影的电影宝刀不老,西影、峨影也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八一厂则开始专注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心的重大 历史 题材创作。相比之下,长影开始走下坡路,有特色的影片不多,原来与上译厂平分秋色的译制片也完败。当然,也创作出一批上乘的影片,如《红牡丹》《人到中年》《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特别是1989年为纪念建国40周年出品的《开国大典》,可以说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之作。

最经典莫过于《开国大典》了!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 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 ,堪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 六个第一 ,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长春电影制片厂最早是日本侵占东北成立的电影厂,后来被东北人民解放军接收,正式命名为 东北电影制片厂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后,东影分批迁回长春,1955年2月,东北电影制片厂 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建国后到文革前17年期间,是长春电影厂最辉煌的时期 ,那个时代的电影主要是 讴歌新中国,展现革命战争 ,所以军事题材电影特别多,现在大量经典老片都诞生于这个阶段。

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 《白毛女》、《红孩子》、《英雄儿女》、《上甘岭》、《董存瑞》、《平原游击队》等都是长影厂出品。

反映民族团结和时代风貌的电影 :《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来客》、《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

80年代长影厂拍摄的电影以《开国大典》最为着名 ,这部电影是建国40周年献礼片,1989年上映曾经创造过国产片票房纪录。

90年代,电影市场化改革开启,国有电影厂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于是逐渐和香港等公司以及新兴的民营电影公司合作,以拍摄合拍片为主。

2000年以后,国有电影厂逐渐走向没落,长春电影制片厂也逐渐远离观众的视线了,时至今日,长春电影制片厂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我喜欢长影厂的电影有北斗小字辈

保密局的枪声、人到中年、开国大典、滚滚红尘。

7. 谁知道所有国产战争片老电影的名字

1.上甘岭 2.英雄儿女 3.铁道卫士 4.三八线上 5.奇袭 6.飞虎 7.激战无名川 8.打击侵略者
9.碧海红波 10.长空比翼 11.长空雄鹰 12.不该凋谢的玫瑰 13.铁甲○○八一 14.高山下的花环
15.新兵马强 16.自豪吧母亲 17.蛇谷奇兵 18.闪电行动 19.陆军见习官 20.南征北战 21.地雷战
22.红色娘子军 23.林海雪原 24.地道战 25.狼牙山五壮士 26.铁道游击队 27.两个小八路
28.洪湖赤卫队 29.平原游击队 30.冰山上的来客 31.董存瑞 32.飞虎队 33.羊城暗哨
34.智取华山 35.野火春风斗古城 36.渡江侦察记 37.小兵张嘎 38.白毛女 39.闪闪的红星
40.51号兵站 41.北斗 42.冲破黎明的黑暗 43.大刀记 44.大地重光 45.霓虹灯下的哨兵
46.扑不灭的火焰 47.沙漠追匪记 48.六号门 49.七七事变 50.八千里路云和月 51.暴风中的雄鹰
52.碧海丹心 53.长虹号起义 54.翠岗红旗 55.长恨天 56.党的女儿 57.渡江探险 58.地下少先队
59.烽火少年 60.沸腾的群山 61.钢铁战士 62.黄桥决战 63.海鹰 64.红鹰展翅 65.巨澜
66.鸡毛信 67.昆仑铁骑 68.地下航线 69.冰山雪莲 70.红色的种子 71.烈火真金 72.突破乌江
73.留下他打老蒋吧 74.卫国保家 75.湘西剿匪记 76.怒潮 77.八百壮士 78.沙家浜
79.红色满洲里 80.许世友出拳 81.革命到底 82.为了和平 83.白马飞飞 84.红日 85.苦菜花
86.英雄坦克手 87.红珊瑚 88.甲午风云 89.不夜城 90.内蒙人民的胜利 91.七天七夜
92.白衣战士 93.梅花 94.大渡河 95.湖上的斗争 96.较量 97.永不消逝的电波 98.地下尖兵
99.战上海 100.归心似箭
终于打完了 呵呵 凑个整数100!

8. 电影英雄儿女讲的什么

。电影《英雄儿女》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团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勇敢作战。刚从医院回部队的战士王成要求参战,

英雄儿女 剧照(22张)并拿出父亲鼓励他杀敌立功的来信给张团长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战友王复标的儿子。在战斗中王成英勇奋战,壮烈牺牲。在全军开展向王成学习的运动中,王文清认出该军文工团员、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原来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妻子被敌人杀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复标收养了他的女儿王芳,此后双方失去了联系。王文清没有立即与王芳相认,而是帮助她完成歌颂王成的创作任务,并鼓励她以实际行动向哥哥学习。后来,当王芳在阵地上为炊事员演出时,敌机突然来袭,她为掩护炊事员而负伤,被送回祖国医治。一个月后,王复标参加慰问团赴朝慰问,王芳也伤愈归队,三人在前线团圆。王复标将真情告诉王芳,两位父亲都勉励王芳向哥哥学习,当好革命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