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电影史中的经典舞蹈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史中的经典舞蹈

发布时间: 2023-03-10 22:29:54

A. 有关舞蹈的电影有哪些

还有这些

冯小刚新电影《芳华》关于青春的回忆都是舞蹈!主演们身怀舞功!

青春舞蹈电影《舞出我人生6》于2016年12月9日开始在北京和洛杉矶拍摄,中文片名为《舞出我人生之舞所不能》。

法国电影《了不起的菲丽西》该片讲述了孤儿院长大的小女孩菲丽西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芭蕾舞者。

再看这两个电影中的经典舞蹈桥段

电影《低俗小说》酷毙的即兴舞蹈

电影《低俗小说》里的摇摆舞you never can tell太经典。一段舞蹈一不小心变成了经典,不会随着年华老去而让人遗忘。摇摆舞是一种很美国化的轻松愉快的舞蹈风格,既有快节奏的韵律,又弥漫着慵懒、松散的舞步,在当时可谓酷劲十足。

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那段经典探戈

这段视频描述了弗兰克在餐厅靠着敏锐的嗅觉发现了这位带着英国口音的陌生女郎,上前搭讪并邀舞,成就了这段经典的探戈。整段舞蹈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技巧展示。但是盲人弗兰克的动作完成的很利落,配合着音乐,每一拍都恰到好处。还有他的自信,优雅,一动一顿都能给人带来感官的享受。这段舞蹈在技巧上确实不能与专业人员相比,但因为跳的人不同,场景不同,时间不同,所以它成了经典。

B. 小影单04 | 我舞故我在,8段电影中的经典舞蹈

6月9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两部电影资源的放出,那天网上的影迷圈子到处充满狂欢气氛,一部李沧东《燃烧》,一部沃卓斯基姐妹《超感猎杀》完结篇。

《燃烧》是部特殊的作品,获得戛纳电影节场刊历史最高评分3.8分(满分4分),也是韩国电影在欧洲电影节久违的荣光。影评人与大众在审美和趣味上甚少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因此《燃烧》出现两极分化的评论并不令人奇怪。

盘点电影中喜欢的舞蹈段落,起因也是因为《燃烧》中女主跳的一段非洲布什族独舞,美到令人窒息,堪称影史经典。

惠美走进香槟色黄昏,眼前是空旷原野,衰草秋风,她脱去上衣,沉溺于自我,安静起舞。悠扬的小号音乐中,她双手慢慢向上抓取,是渴求也是朝拜;双臂张开,御风滑翔,是自由也是沉沦。起伏旋转,层层叠叠,如云卷云舒,浪来浪去。直至跳到掩面而泣,晕倒野外。

这个诗意的段落,是影片探讨的“存在”主题完美表达,正如她所讲:“对布什族来说,有两种饥饿的人:little hunger和great hunger,little hunger是一般肚子饿的人;great hunger是为生活意义而饥饿的人,我们为什么活着,人生有何意义,终日探寻那种问题的人,他们认为那种人才是真正饥饿的人,叫他们great hunger。”

两种饥饿说白了一为生存,一为存在,“阶级”的落差显而易见。另一段直指“阶级”差异的精彩舞蹈是《泰坦尼克号》中三等舱的爱尔兰舞会。

2、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号》,爱尔兰舞

穷小子杰克(还是万人迷的莱昂纳多)带着末落贵族小姐露丝,从无聊的贵族聚会上跑到三等舱,和“下等人”一起跳舞狂欢。乡下人的狂欢,乡下人的音乐,带有返归自然的召唤,整个船舱好像充满万物生灵的欢愉。“我也不会这个舞,跟着跳就行”,及时行乐的杰克,倾倒众生的杰克,带着露丝旋转、大叫,甩掉贵族的虚伪面纱,返归淳朴人性。谁能不爱那时灵气十足的莱昂纳多呢?像个天使一样。

男女跳舞是件极有意思的事,两人贴合,需要默契,又要有距离,其中分寸拿捏关乎道德、名声,非熟悉舞友还真是难题。也难怪跳广场舞的大妈指责大爷新交舞伴,成为喜剧作品里烂掉牙的梗;成熟中年人大概更注重名声,分寸时刻在心,也能做到“发乎情,止于礼”。

3、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摇摆舞

譬如影史另一段经典舞蹈,《低俗小说》中特拉沃尔塔和老大的女人乌玛·瑟曼在酒吧大跳摇摆舞。作为美国一种轻松愉快的舞蹈风格,它有快节奏的韵律,搭配慵懒、松散的舞步,在当时流行文化中酷劲十足。尤其片中两人随性而发的小动作,配合默契,又好玩有趣,绝对是赏心悦目的经典,也被后世影视作品争相致敬或戏仿。

因为跳舞本身具有暧昧的性质,舞伴又是黑帮老大的女人,以致戏中的特拉沃尔塔对跳舞的这份默契都感到害怕或尴尬,跳舞拿到的奖杯就在老大家里,该作何解释?幸亏乌玛·瑟曼吸毒昏迷将故事引向别处,不然也是个故事。

4、马丁·布莱斯《闻香识女人》,探戈舞

昆汀的趣味在三教九流,比较野;相对应的上流社会舞蹈,论优雅和美妙,非探戈莫属。其中尤以阿根廷探戈无冕之王 Carlos Gardel(卡洛斯·加德尔)所作《Por Una Cabeza》最为风靡世界,经典不衰。

经典电影如《闻香识女人》《辛德勒的名单》《真实的谎言》都曾采用过这段探戈舞曲,最优雅动人的还是《闻》片中阿尔·帕西诺带英伦女郎翩翩起舞的段落。

伴随着华丽而高贵的探戈名曲,音乐从慵懒、舒缓转小调,突呈激情澎湃,接着又转回舒缓、悠扬,小提琴和口琴两相呼应下,渐渐沉寂直至收声。具有绅士品格和不俗品位的眼盲退休军官史法兰,带着女郎随音乐起舞,合着拍子漫步,开合,收拢;时而步伐缠绵,时而张扬绚烂,身体舞动间,让人看到生命的灵动与美妙,每每看至感动。

5、吴宇森《纵横四海》,探戈舞

吴宇森拍《纵横四海》,也安排了一段探戈舞会,张国荣和钟楚红,一袭黑色礼服的哥哥和裙裾飘飘的香艳美人,舞池中旋转,大跨步滑行,是神偷得手的春风得意。一转身,莞尔一笑,满是年轻的快意,在人群中闪耀夺目。

6、周防正行《谈谈情,跳跳舞》,交际舞

1996年日本这部《谈谈情,跳跳舞》是部关于中年人学习跳舞有趣的片子。故事源于一个中年男人的“春梦”,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杉山在地铁上,看到沿途舞蹈教室窗口一个优雅清新的女人,由此走进舞蹈教室,开始学习跳交际舞的故事。

这种源于法国的舞蹈,有着优雅又张扬的内核,动作花巧反复,开合间又饱含奔放的热情,是种有难度的舞蹈,需要舞友间更多的信任和默契。最美的段落是片尾草刈民代一袭红裙入场,与役所广司在舞池里旋转、滑步,带着自信与愉悦,如同舞池里的王者。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神经质的竹中直人,在片中张牙舞爪、释放天性,大跳狂放不羁的拉丁舞,动作浮夸,完全丧失舞蹈美感。工作中有多渺小,舞蹈里就有多张狂;被生活磨掉趣味的中年人又该如何取悦自己?这个片子至少给了个不错的答案。

7、岩井俊二《花与爱丽丝》,芭蕾舞

这部片子最动人的段落不是花和爱丽丝见面搞怪打闹的青春扑面,也不是和学长纠缠不清的“失忆”游戏及爱与不爱的关系,而是片末16岁的苍井优惊艳影史的一段芭蕾独舞。

爱丽丝面试广告片导演,展示芭蕾舞才艺,她就地取材,用纸杯当舞鞋,在空旷的房间里一人独跳芭蕾。光线打进房间形成一片氤氲,爱丽丝穿着制服、格仔裙、长筒袜,从氤氲旋跳出来;跳舞时,她像一只白净的天鹅,在光影里嬉戏;静止时又像一棵清净的植物,遗世独立。

屏幕内外,围观者都看傻了。这是16岁苍井优的魔力,邻家妹妹,青春与朝气,是不沾风尘的美,是触手可及又遥不可及,是我们从未抵达的美;难怪让几代人伤感又流泪。

8、鹏飞《米花之味》,傣族舞

《米花之味》片尾母女偷偷潜入溶洞在佛祖面前跳舞,是个惊心动魄的段落。

在万古寂静里,有光,有水,母亲在水边独自起舞,动作张扬间看到动物生灵的风姿和神韵;女儿加入进来,动作一致,彼此呼应,翩翩体态的影子被光映在石壁上,犹如千年石壁上的古人壁画,穿透时光,相遇当下;母女跳舞的影子又映在水里,似乎进入另一维空间,变形跳跃,母与女叠印在一起。

这是一段打破时空的舞蹈,过去与现在,溶洞与远方,交融于此,母亲女儿完成和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还有两部喜欢的跳舞题材影片,推荐感兴趣的朋友观看:英国史蒂芬·戴德利《跳出我天地》(2000年),男孩子跳芭蕾舞的励志故事;香港黄修平《狂舞派》(2013年),看大学跳舞社团斗舞PK,燃炸你的心。

C. 怎样看待《闻香识女人》中的舞蹈名场面

这部阿尔帕西诺主演的着名影片一直口碑很好,其中的双人舞片段也是电影史中经典片段之一,我很小的时候观看时也是对此非常有感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这种崇尚膜拜之感渐渐淡去,现在也只感觉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靡靡之音而已,一个风流的老色鬼而已,那种又是品酒又是故作优雅的舞步不属于劳动人民。我们要辩证地批判他。

D. 有很多精彩的歌舞片,能介绍几个你喜欢的歌舞片吗

电影史上有很多精彩的歌舞片,这种类型的电影不仅有许多有趣的舞蹈,有很美丽的男演员和女演员,这样我们接受几个非常喜欢的歌舞片。

E. 跪求电影中的经典歌舞片段

你们多大?高中?大学?
知道了你们的英文程度后,才能推荐合适的英文歌曲,否则就囧了

而且请注意:英文歌曲里男女对唱的那些,“慢歌”对唱大多以爱情主题、互诉衷肠为主题,“快歌”则有激烈的肢体动作互动(看相关MV里的镜头就可以看到一些动作有明显挑逗意味)你和你的搭档能表演到位、拿捏妥当吗?
我真有点小担心,担心你们到时笑场…… 呵呵

说了这些,我先帮你推荐几首供参考:

一,慢歌:(抒情对唱类)
1,Don't know much —— 由Linda Ronstadt 和 Aron Neville 对唱。
优酷视频MV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xMzU1Njky.html(可选高清模式观看—— 音量按钮下方有高清按钮)
评价:最经典的英文情歌对唱,Don't Know Much收录在无数的欧美金曲拼盘中,其中一句“我不知道的太多,但我知道一点,我爱你”,婉转深情,打动了铁石心肠。这是ARON NEVILLE艾伦.内维尔与LINDA RONSTADT琳达.朗丝黛联袂为天下有情人奉献的,并因此摘取了第32届格莱美大奖。

2,I Finally Found Someone —— 由Barbara Streisand 和 Bryan Adams 对唱。
优酷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1NjUwNDQw.html
评价: 天后芭芭拉史翠姗Barbra Streisand/抒情摇滚王子布莱恩亚当斯Bryan的组合,Barbra Stre沙哑粗犷的嗓音和bryan的温暖富有张力的歌喉相得益彰,跌宕起伏的舒缓旋律由钢琴缓缓引出,直泻心底,互诉衷情。

二,中速歌曲(活泼类)
1,Something Stupid —— 由 Robbie Williams 和 Nicole Kidman 对唱
优酷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xNzM3ODA=.html
评价:太有名的老歌了,就不多介绍了哈

2,Party For Two —— 由 Shania Twain 和 Mark McGrath 对唱
优酷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3OTY3MjA=.html (有高清模式)
评价:昔日美艳的乡村天后 仙妮亚·唐恩(Shania Twain)在此MV中展现了活泼可爱的一面

三,快歌 (舞曲类)—— 表演难度比较高(最好有HIPHOP基础,否则很难扛下来)
1, Beep —— 由 Pussycat Dolls 演绎
优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zMDk3Mjg=.html

2,Dilemma —— 由 Nelly 演唱
优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yOTYxNDQ=.html

四,歌舞影视片断类
1,All I Ask of You —— 选自音乐剧、电影《剧院魅影》
优酷视频:(现场演绎版)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AzMDA4MA==.html

2,A Whole New World —— 选自迪斯尼动画电影《阿拉丁》
优酷视频: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346576o1p8.html

3,Beauty and the Beast —— 选自迪斯尼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
优酷视频: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346576o1p9.html

F. 哪个时期是好莱坞歌舞片的黄金时代

在70年代以前常常雄霸奥斯卡领奖台。若有机会看一下193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歌舞大王齐格飞》(The Great Ziegfeld),30-40年代是好莱坞歌舞片的黄金时代,那时在豪华布景及制作上已登峰造极;之后的歌舞片更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在艺术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如50-60年代的着名歌舞片均很有史诗气派。70年代后,好莱坞歌舞片全面进入萎缩阶段,传统的表现手法不再受人欢迎,创新的路子偶尔有人尝试,但并未掀起新的热潮。

G. 歌舞片的歌舞片的流行史

歌舞片兴起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的好莱坞。几乎与有声电影同时诞生,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标志着歌舞片的诞生,但是由于缺乏声音这一方面的要求,人们将1929 年米高梅的《百老汇的旋律》看作是第一部真正的歌舞片。
歌舞片在30年代开始盛行,并成为30、4O年代的流行时尚,出现了一系列经典的歌舞片,如我们熟知的《绿野仙踪》Wizard of Oz (1939),《四十二号街》等。50、60年代达到辉煌,产生经典《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西区故事》《音乐之声》,70年代便开始萎缩,90年代以后,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光影世界,世事浮沉,当科幻片、动作片、灾难片和恐怖片等轮番上阵后,往昔“歌舞升平”的时代虽然已经渐行渐远。
而歌舞片在印度则依旧美轮美奂。印度,作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歌舞电影电影生产国,每年拥有全世界36 亿观众,在它的市场上,好莱坞电影仅占6% 的份额。以孟买为中心的南好莱坞电影,以“无歌舞不成片”的传统为世界奉献了独具特色的巴西歌舞片。从50 年代风靡中国的《我的情史》,到新世纪红遍全球的《印度往事》,虽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但印度电影依旧是歌舞升平、如梦似幻。今昔的歌舞片更是摆脱以前的模式,推陈出新《印度往事》《野玫瑰》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片。今天的印度歌舞片在印度新的电影人的带领下,呈现出新的现代特征。
我国歌舞片的雏形早而有之,只是形式单纯,没有好莱坞的豪华阵容,也没有巴西歌舞片的民族特色,发展不够成熟,加之数量又少、不成规模,观众自然也形不成对中国歌舞片的认识。1931年《歌女红牡丹》诞生,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严格意义上说是一部歌唱片。30、40年代歌唱片成为上海娱乐电影的一种主要形式。比如第一部有插曲的影片《野草闲花》,阮玲玉和金焰演唱的《万里寻兄》清新感人;由马徐维邦导演的《夜半歌声》根据美国百老汇歌剧《歌剧魅影》改编而来,在上海创下了连映34天场场爆满的纪录,其中由田汉作词、冼星海作曲、金山演唱的三首插曲功不可没。虽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歌舞片,但是歌舞的魅力已经开始在电影中闪现。其中最着名的是《马路天使》。到了五六十年代,彩色歌舞片曾在香港风靡一时,尤其是邵氏的《花团锦簇》和《千娇百媚》,其豪华的歌舞场面蔚为壮观,是着力模仿好莱坞金碧辉煌、歌衫俪影之风格的经典作品,堪与同期好莱坞歌舞片相媲美。
我国的现代歌舞片比较有影响的是香港导演陈可辛的《如果爱》。陈可辛怀揣着“中国50年来第一部真正音乐剧电影”、“3 年来最盛大的中国歌舞片”的理想,使《如果·爱》终于在2005年末粉墨登场,一场豪华的歌舞盛宴刹然间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通览世界歌舞片发展史,美国和巴西的歌舞片从把简单的舞台剧搬上荧幕到现在的制作商业歌舞大片同为歌舞片,表明他们已经进入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而中国的歌舞片经过多年停滞之后,现在正在尝试改进注入新的活力。是巧合,还是事出有因,下面就通过以新世纪好莱坞,巴西和中国歌舞片代表《红磨坊》,《巴西往事》,《如果爱》这三部影片艺术创作特色上的比较来探讨新世纪歌舞片呈现出来的新特点以及寻求当代成功的歌舞片所必备的基本要素。 《红磨坊》在叙事方面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新的东西。这部电影在片中讲述的正是一个传统好莱坞“后台歌舞片”的故事。剧情设置可以说毫无新意,简单老套的剧情都成了它被载入歌舞片历史的“拦路虎”。影片先是把红磨坊内颓废、奢靡、淫乱的狂欢场面尽其所能地铺陈在观众面前,营造出乌托邦式的气氛;紧接着,让莎婷(尼克·基德曼饰演)与克里斯汀(伊万·麦克雷格饰演)错遇并相爱,进而编织出乌托邦式的爱情诺言。公爵的出现预示着这对刚刚热恋中的男女将要在社会现实和理想之间艰难抉择。莎婷为了使克里斯汀不被杀害,赶走了克里斯汀,最后克里斯汀还是回来了,歌舞剧成功了,但是莎婷因为肺痨死了。所有情节铺垫都是按照典型的后台歌舞片的套路来编排,丝毫没有创新,所谓“后台歌舞片”是指在一个真实的舞台上表演歌舞节目,加上后台的爱情故事作为填充。在1930 年的歌舞片中“后台爱情”是常见的叙事设计,为歌舞表演提供形势和情绪的框架,这一时期好莱坞歌舞片对叙事和主题的处理还主要是为前台表演作陪衬的。在这种模式下,即使结局变为有情人终不能白头偕老, 《红磨坊》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了任何吸引力。
同样地,《如果·爱》在整体剧情上也未免于落入俗套。陈可辛导演运用“戏中戏”模式,讲述同一部戏的戏内戏外两个雷同的三角爱情故事。但它与《红磨坊》最突出的不同就是,《如果·爱》的结局是开放式,孙纳爱林见东,也爱聂文,但她的最终选择无人知晓,影片结尾并没有交代,或许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这就使剧情丰富化,自由化,不会像好莱坞经典模式那样,将情节都设置成一个套路,看到最后所有人都能猜到结局。《如果·爱》留给孙纳选择的余地也便留给了观众思考的空间。这是作为歌舞片的一个突破,情感纠缠的细腻充分融入于剧情的走向,把选择留给时间,把情绪抛给观众,把思索对比现实。 早在40 年代歌舞片的“黄金时期”,米高梅的梦幻王国将音乐变成了一种普遍的世界观,是对一种“态度”的视听表现,这种态度实质上就是认为“世界是一个美妙和富于浪漫色彩的地方,其中渗透着音乐的节奏与优雅。”这种态度从最早的《爵士歌王》开始就一直存在,但是作为歌舞片的“风格”,却是在“融和歌舞片”将情节和歌舞融为一体之后才明确的。但是歌舞片发展到当代,开始转向多样和含混:《芝加哥》揉合了“黑色电影”的元素,采用阴影和低调光,一反歌舞片高调布光的明亮场景,将镜头转向街道、监狱、法庭等场所,表现“黑色电影”的经典主题——“性和暴力”。其中最为着名的段落“监狱六重唱”引进女权主义色彩,在歌舞片的主题中是一大突破。被冠以“后现代激情主义”的《红磨坊》是一场拼贴和碎片化的游戏,这符合“后现代”的叙述特征。饱和色块的垒积、漫画式的表演、自由变化的摄影机视点,都体现了后现代“不建设一物”的狂欢式的信条,而歌舞本身的对位运用是对经典的嘲讽和解构。歌舞片不再是表演的标准和陈规了,变成了漫画化和游戏化的杂耍。
相比之下,《如果·爱》的画面全然是另一种风格。两位华语电影界着名摄像师鲍德熹与杜可风分担镜头工序。鲍德熹以热切及浪漫的角度负责歌舞场景的拍摄。但这次,导演和摄影师并没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惊喜,歌舞部分的拍摄和剪辑中规中矩,侧重保证画面流畅和叙事抒情。依据歌舞的意境和情绪,景别的运用比较局限。
以《忘了我是谁》为例,这首歌描述的是男主角与失忆的主角第一次在马戏团见面的片段。由于重点在于两人的对话,所以景别集中于中景,在两人的腰部以上转换。再以《人生蒙太奇》为例,这首歌是整部片子的开场歌舞,场景着重于热烈、欢乐的气氛,所以多用摇臂摄像机在旧上海的街道内拍摄。景别都是全境,包括正面全境、侧面全境和俯拍全景。比较出彩的是对于色彩的使用。在本片中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摄影风格。歌舞剧部分的画面呈现一种橘红色的暖色调:色彩浓烈丰富、场面宏大热烈,是侧重于视觉奇观营造的华丽风格;回忆部分除了主人公孙纳的服装选用橘黄、紫色等相对饱满的色彩之外,整体上呈现一种蓝灰色的冷色调,这种“褪色”感画面紧扣了“回忆”的主题,加上对雪景的运用,使画面有一种纯净抒情的唯美化色彩;现实部分则采用了生活化的摄影风格,在布光和色调运用上贴近自然。
《巴西往事》的整个的影片都使用肩扛摄影, 而且一直保持在同肉眼视距相同的焦距上, 摄影师并没有故意的晃镜头。这样的拍摄观念使得观众能够以更加现实的生活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领悟影片所传达的内在信息,并触发观众心灵深处的共鸣。肩扛摄影同时意味着灵活的机位和镜头调度, 一般的固定几个机位拍摄一组场面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被外在因素诱导的感觉, 而肩扛摄影的镜头转向随意、机位感模糊, 画面感觉会相对客观。影片进行到第11分钟时出现了情节的第一次高潮—女仆爱丽斯和工头杜比的初次邂逅, 当杜比碰倒了爱丽斯的托盘, 爱丽斯蹲下捡东西, 两人一上一下互相凝视, 此处摄影师采用肩扛、亚高速摄影在一个镜头内一气呵成, 完成了从俯拍到仰拍的过渡, 给观众以新颖、流畅、自然的感觉。 影片表现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故事,但大部分音乐与歌曲选择的都是20世纪后半期的经典流行音乐,例如,在《红磨坊》里, 基德曼与麦克格雷格互赠的情歌有甲壳虫的《你需要的是爱》,U2乐队的《骄傲》、保罗·麦卡特尼的《蠢笨情歌》基德曼在“红磨坊”中被众人拥舞模仿了麦当娜《物质女孩》的MTV,而麦当娜的成名曲《宛若处女》则由“红磨坊”的经理泰勒拿来戏仿。这样的混乱使歌舞与叙事不能糅合在一起,但是与其后现代激情的主题是符合的。歌舞场面是对早期歌舞片的复兴。在歌舞片早期,华丽的歌舞场面是必不可少的,制片公司通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制作华丽的布景和艳丽的服装,营造花团锦簇的盛景,呈现给观众的往往都是一派仙乐飘飘、奢靡繁华的梦幻场景。
红磨坊》在制作规模和故事情节的设置上做到了“复兴”,而影片的核心———歌舞段落,却充满了华而不实的声色表演。在歌舞片的每一发展时期都有其特色与代表作,其歌舞表现形式也都被注入新的活力,更有许多经典歌舞段落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例如,《雨中曲》里,金·凯利在雨中欢快地跳起踢踏舞,并唱起《雨中曲》的场面极具艺术感染力,是歌舞电影史上的经典。英国着名导演迈克尔·鲍威尔执导的辉煌的歌舞电影《红菱艳》,片中着名的长达13 分钟的“红舞鞋”的芭蕾舞场面宛如流动的“西斯廷壁画”,光彩夺目,美丽绝伦。而作为力图复兴歌舞片的《红磨坊》,除了过度喧嚣疯狂的歌舞场面,与戏仿的段落,很难找出经典的段落能够在歌舞电影史上抹上浓重的一笔。
《如果爱》中的叙事和歌舞是分开的,歌舞没有参与叙事。影片是依据音乐节奏剪辑镜头,运用平行,交叉,对比等多种叙事蒙太奇,充分发挥歌舞部分的表意功能。正因为有歌舞才有戏里戏外的真情假意。相比《红模仿》歌曲的随意和混乱,《如果爱》是纯净的,歌曲也是由演员演唱的新创作的流行歌曲,流行音乐的参与,更能使人感受到歌舞片娱乐大众的的这一方面,吸引眼球。相对于音乐的雕琢,对舞蹈的细心安排在影片中也看得出来。通观影片,社交舞,新创舞,马戏班热舞竞相亮相,“伞舞”“邋遢的世界”,“男人本该嫉妒”等舞段各有特色。影片巧妙的用“戏里”的舞蹈表现戏外人物的心声,歌舞和剧情十分的契合。
《巴西往事》中的歌舞艺术则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不得不承认,巴西是一个歌舞国家,婚礼上的歌舞场面让人激动不已,有位巴西电影导演曾说:“巴西电影既是夜总会又是教堂,既是马戏团又是音乐厅,既是比萨饼又是诗歌研讨会。”因此,巴西歌舞自身的特质使它能在世界歌舞片这个类型上力拔头筹。与传统巴西歌舞片不同的是该片不再营造梦幻,以前在巴西歌舞片里看到的华丽服饰,宏大场面,充满梦幻色彩的歌舞不见了,在这部电影里,你可以发现巴西人的焦虑,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生活,导演以冷静客观的镜头表述生活在歌舞片里是难能可贵的。《巴西往事》的女导演米拉· 奈尔曾说“ 歌舞的展现不光停留在美丽的乡村、豪华的公馆和清新的大自然, 它应该停留在人们的心中, 停留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在将自己的话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