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那位推荐几部好看的邵氏武侠电影啊
你是要看郭追,鹿峰、江生、罗莽、孙建等五人主演的张彻导演的武侠影片吧:
《海军突击队》(1977年)
《五毒》(1978年8月12日)
《残缺》(1978年)
《南少林与北少林》(1978年)
《亡命杂技队》(1979年7月29日)
《生死门》(1979年)
《卖命小子》(1979年)
《金臂童》(1979年)
《街市英雄》(1979年)
《广东十虎与后五虎》(1979年)
《铁旗门》(1980年)
《第三类打斗》(1980年)
《大杀四方》(1980年5月30日)
《飞狐外传》(1980年)
《侠客行》(1980年)
《碧血剑》(1981年)
《叉手》(1981年)
《冲宵楼》(1982年)
B. 邵氏一块武侠电影一开始一个人是铁匠的叫什么名字
就是生死门, 或者江湖奇兵
C. 有什么好的邵氏电影推荐分享呢
我是 邵氏影迷 ,现在还经常看老的邵氏经典,真是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 。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担任总裁,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1958年,邵逸夫与邵仁枚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
邵氏电影为什么能称霸亚洲半个世纪,号称 东方好莱坞 ?主要原因是金牌导演、优秀编剧和演员。
四大金牌导演李翰祥 :开创黄梅调电影
李翰祥在邵氏的创业阶段进入公司,当时他力主拍摄黄梅调电影,选用林黛担任主演拍摄出影片《貂蝉》,影片于1958年上映,随即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李翰祥随后拍出了《江山美人》,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胡金铨 、 张彻 :确立新派武侠片风格
与李翰祥不同,胡金铨和张彻则以拍摄武侠片闻名,他们的风格被人定义为新派武侠电影,确定这一派的开山之作是胡金铨1966年起用岳华、郑佩佩主演的《大醉侠》,次年,张彻的《独臂刀》上映,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元的影片。
楚原 :最古龙的武侠片导演
楚原拍摄的影片多以古龙的小说为蓝本,他的《流星。蝴蝶。剑》等都是这类超现实武侠片的代表作。经常在楚原的影片中出现的演员是狄龙,当年,人们习惯地把楚原、古龙和狄龙三人称为铁三角。
金牌编剧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着名小说家。与金庸、黄沾和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
1960年代末,香港武侠影片兴起,倪匡转而从事剧本创作十多年间,倪匡编写的电影剧本超过四百部,代表作有张彻导演的《独臂刀》。据他自述,他在高峰期时曾一天写下二万字,十二份报章刊登其作品。
倪匡写了四、五百套剧本,其中拍出三百套电影。他称自己当年创作力惊人;三、四天可以写好一套剧本,同时还在写七、八篇连载小说。
邵氏培养班TVB建立造星工厂,全面培训新人,垄断明星资源,1971年开办艺员训练班;包括梁朝伟、周润发、周星驰、赵雅芝、袁咏仪、胡杏儿等明星。
总结:邵氏电影是亚洲电影奇迹,创造了几千部经典,特别是武侠电影,无人超越。
邵氏电影的确好看,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武侠, 历史 ,恐怖,科幻,桃色风月等等。。。。
1.十八般武艺。
集中国武术兵器之大成,武打戏份非常的足,刘家良加入了诙谐的武侠影响后来的成龙,其动作设计与我打水平也登峰造极。影片讽刺义和团伪科学,清政府阴谋论,最后以狭义止干戈。神打坛金钟罩、茅山坛傀儡术、术士坛瞳术、三岔口精髓的巷战、铁猴的暗器衬衫、十八般兵器破解法都非常精彩。
2.新独臂刀。
开篇用了个亢龙有悔。兄弟之间情谊相惜用的也很好,正是这才是得潜龙升天。狄龙施展双刀真是帅极了,棕色皮坎肩也英姿飒爽,大战群寇出彩被拦腰斩断既让人感慨又觉悲剧有余。结尾,白衣独臂长桥大战,为兄弟之情泣泪重出江湖也是紧接着的亮点,一手三刀的绝杀更秒。
3.风月奇谭
李翰祥的风月民俗题材非常有趣,这个片子特别推荐。三段式嵌入叙述主线。色欲情迷的香艳故事中充斥着见血的讽刺、极致的荒诞。《捉奸记》女人听铁匠打铁以自我安慰,风箱借指性交,淬铁戒指射精,很精彩。《畸婚记》民俗房中术蔚为大观,映射人情炎凉,连小孩子也满肚花肠。《偷情记》充气娃娃前卫十足,整蛊故事贵在有趣!
七十二家房客
7.4
胡锦/岳华/井莉/中国香港/喜剧/1973-09-22
楚留香
7.7
狄龙/岳华/苗可秀/中国香港/剧情/1977-05-03
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
7.3
刘永/岳华/凌云/中国香港/动作/1978-02-19
无翼蝙蝠
6.5
井莉/尔冬升/欧阳佩珊/中国香港/武侠/1980-12-11
风雨双流星
6.4
王羽/成龙/蓝毓莉/中国香港/武侠/1976-08-21
我爱HK 开心万岁
6.9
曾志伟/梁家辉/吴君如/中国香港/剧情/2011-01-31(中国大陆)
天蚕变
6.6
徐少强/万梓良/刘永/中国香港/动作/1983-09-30
水浒传
6.9
姜大卫/狄龙/陈观泰/中国香港/剧情/1972-03-17
天官赐福
6.7
尔冬升/王祖贤/汪禹/中国香港/喜剧/1985
五毒
7.7
郭追/孙建/江生/中国香港/剧情/1978-08-12
花田错
7.4
乐蒂/张仲文/丁宁/中国香港/剧情/1962-03-14
1、《生死门》导演: 张彻、主演: 傅声、郭追、 罗莽、林珍奇、刘慧出演。上映时间:1978年4月26日。
2、《楚留香之幽灵山庄》是由楚原执导,狄龙、顾冠忠、戴良纯等主演的功夫片,上映时间:1982年
3、《叉手》导演: 张彻、主演: 郭追、钱小豪、江生、朱客,上映日期: 1981年05月15日。
说几个代表人物:狄龙、姜大卫、陈观泰、尔冬升,有邵氏黄金配角“谷峰”参演的都是经典的武侠片
上海滩十三太保,血洒天牢,十二道金牌,双侠,保镖,独臂刀姜大卫版,独臂刀王羽版,独臂刀王,天下第一拳,太多了记不住了
1.《唐朝豪放女》
即便步入没落,但邵氏毕竟是邵氏,它的古装片在诗词沉墨上的写意已然是界内难以逾越的高峰,无论坠落淫香的场面,亦或流乡别景的难情,它好像就生活在那过往的时代,讲述着那时的男男女女与 社会 间的种种联系,仿佛在以雅缓的节奏记下卷卷史册,供日后阅者了解彼时政局。我想,这也是邵氏不朽的原因之一
2.《风月奇谭》
思路广,欢乐多。好有趣好精致的片子,让人捧腹之余还要赞叹一下编剧的巧思。 服装、布景都好精致,对白更是妙处横生,演员长得漂亮,演技也妙。尤其是第三个故事中的当铺老板娘,那个眼神真是太勾魂了。
3.《邪》
虽然对恶魔和怪谈多有模仿,但却是非常成功的本土化改编,叙事节奏好,细节铺垫自然,演员的表现也很不错,即使现在上映也算是佳作了。
4.《新独臂刀》
狄龙和姜大卫少年时期真乃绝代双骄,张彻很敏锐很穿越地洞悉到两位秀色可餐的正太是香港武侠史上难得罕见的BL素材,于是将兄弟情描写得堪比爱情又胜似爱情,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仍可以满足广大腐女的无限遐想。
5.《十八般武艺》
太过瘾,各种兵器和硬桥硬马的集中展示。C叔讲解涨姿势,梳理了刘家良及更早期功夫片的 历史 脉络,分享了大量的影视资料,电影本身就很有趣,各种周边知识太好玩了。这次之后基本我对功夫片就有个系统的印象了。每个演员都处于体能正好的年代,打得又美又充满想象力。美术也做得不错,充满喜感赏心悦目
6.《五毒》
五人各自的功夫对应其性格和处事作风:灵蛇擅游走,头脑灵活;蛤蟆修气功,豪爽刚直;蝎子尾后针,隐藏心机;壁虎腾空攀附墙壁,变通不羁喜助人。功夫设计精彩,联手破功也是奇观。
7.《倾国倾城》
“倾国倾城”加上李翰祥的大名乍听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部制作精良大牌云集的风月片,没想到是宫闱 历史 戏,亦是李氏第一部清宫戏,美术场景的华丽在记忆中觉得超出了垂帘和火烧,香港导演的魅力就在于能在狭小的棚里制造奇迹与幻觉,当在故宫实景拍摄时,反倒凸显不出李翰祥这个独特的长处了。
8.《三少爷的剑》
楚原拍的最好最有格调的武侠片;属于邵氏必看片之一,配角阵容很强大,当时邵氏大牌几乎一个不落全来客串了一把,可以数星星玩;男主尔冬升英气逼人,完全把狄姜二人给比没了。女主余安安也很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王墨镜的东邪西毒。
9.《五遁忍术》
张彻出品,虽然情节编排比较老套,但是贯穿全片的忍术还是给了我很多看片的乐趣。这么多年过去了,无论是电影的拍摄手法、导演的构思水平还是演员演技的锤炼都胜过了当年,不过为什么现在的片子思路就那么狭窄呢,无非警匪、黑帮、爱情、亲情,总觉得不如当年的电影内容涉猎那么广。
简直不要太多,但邵氏电影给今天观众的感觉,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武侠片, 历史 片和风月片。
特别是后者风月片,金瓶双艳,大军阀等为代表的,就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电影。
现在的观众去看邵氏电影,最大的两个疑问,一是里面的香港演员为什么呢都是说的普通话呢?而且有的人明明现在讲的不怎么标准,但是那个时候反而讲的很好呢?
二是里面的布景是怎么做出来的?特别是江山美人,倾国倾城等反映晚清 历史 题材的电影,为什么看起来的室内布景能够以假乱真,栩栩如生呢?
因为解放前后,很多上海的电影人和文化人都到了香港,他们对于内地和上海的印象还停留在旧时代,他们及其后代的母语自然是普通话。只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粤语片的兴起,这种以前的普通话慢慢没有人看了。
所以能听出来当时明星的普通话即便比后来的港普好很多,但也和现在的普通话有不小的差异了。
记忆中的邵氏武侠
开创黄梅调电影,
确立新派武侠片风格......
片头片尾的一句“邵氏出品,必属精品”让人终身难忘。
那个年代的人们,还很淳朴,
以为这句话是一句自吹自擂的广告,
如今和过去做比较。仅仅通过影片中简单的道具的对比,
我们应该不再将邵氏电影的那句口号当广告了,
而是视其为“自我勉励”——邵氏电影自始至终有精品意识。
在商业片时代,还坚持做精品电影的制作人估计也只剩邵氏了。
片名排版从右到左,是不是儿时记忆中的样子?
看起来很亲切,而且这个片名还有点互联网特色。
《风流断剑小小刀》剧照
1976年的《天涯明月刀》是香港邵氏公司根据原着改编的电影,
故事描写天下“第一快刀”傅红雪击败燕南飞
成为武林第一。其后两人被杀手追杀,合力追查真相的故事。
《西厢记》由邵氏公司于1965年出品。这是深受欢迎的中国传统戏曲之一,多次被搬上银幕,大受观众欢迎。而这部《西厢记》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
《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视为1960年代极其重要的电影之一,邵氏有古典美人之称巨星乐蒂饰演祝英台,原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演厦语片的凌波首次反串演出男主角梁山伯,一举成名。
李翰祥把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中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悲剧,
香港邵氏电影比较让人欢喜,它情节鲜明,武打精练,故事简单,内容该复杂时复杂,该简单时简单,剧情老少皆宜!
D. 找一部古装武侠电影 有点老了 最后是打一个旗阵 主人公带一个铁手套 手套里能射飞镖
电影名称:江湖奇兵 又 名:江湖揸Fit人 英文片名:Hidden Hero 其它译名:A Hidden Hero 监 制:张彻 导 演:张彻、杜玉明、董志华、穆立新 编 剧:张彻 动作指导:董志华、杜玉明、穆立新 上 映:1990年 地 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 颜 色:彩色 类 型:动作片/剧情片 制作公司:西安电影制片厂[中国] 、长河影业公司 [中国]
E. 跪求经典邵氏武侠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经典邵氏武侠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剧名:十八般武艺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7q9jCCbwTKP33xkH_R3uLg
剧名:白玉老虎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FSLLstj_bGKPiALtFUL_pg
剧名:万人斩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QbMhVfq9BPJ0DVhnBFzgUg
剧名:残缺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_NXPJ5Cs2uzpz7A1bEKtgQ
剧名:朋友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fwOOg1lxLT-D1Q4sKaY0gQ
剧名:五虎将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NbImTbO0TWTFGGgncGgo9w
剧名:大刺客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WORHiMJD2382V4qcUpvaQQ
剧名:铁手无情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MTH96lpG1SclLSI5zuSlUg
剧名:保镖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Gb7aPVCjfDwic0aFgloIvQ
剧名:明月刀雪夜歼仇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oWz6aWaKlJyIZ6iiQYz_jQ
剧名:五郎八卦棍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ofY5KFlYv0BxqUfwr4WLHw
剧名:十三太保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vmYGpZbyDthpuYcdmWvaQg
剧名:夺魂铃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CK2bl0b2_9beEIaZ58EeIw
剧名:生死门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z2kPyUqTOiZv3MKFtjbcqw
剧名:凤飞飞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ImtiE5FyS3YU3ouTm83Agw
剧名:三闯少林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FloSvZVJh3htL7wPVqcFKg
F. 找一个老电影
不是《江湖奇兵》就是《生死门》都是邵氏武侠片,两部电影应该是一个剧本
《江湖奇兵》
高丽国王贡奉大唐皇帝的镇国之宝——汗血玉马,不幸途中被江南四大盗屠雄、江鹞子、白玉常及沈留香抢劫去。四盗因无法分赃,遂决定在赌城“鹰巢”设局,赢者独占玉马。消息一经传出,江湖各路人马纷纷出动.意欲夺取稀世奇宝。“江湖第一飞刀手”萧俊与“美罗刹”罗青青为夺得玉马串通一气,继而又勾搭成奸。赌城帮主施直知道萧俊飞刀的厉害,为了不使萧俊影响自己的夺宝计划,他派“神偷”吴空空前去盗走萧俊的飞刀。京城名捕“铁面判官”金龙山让女儿小玉寻找机会进入赌城,小玉因此认识了英俊的侠客林小飞,并与之成为好友。金龙山邀请老友“神兵”穆一奇前来商议夺宝之事。萧俊发现飞刀被盗后,曾以重金收买穆一奇为之重新打制飞刀,没想到遭拒绝。萧俊随后请金龙山出面为自己求情。金龙山告诉穆一奇,应给萧俊打制飞刀,这样可以“驱虎吞狼”。穆一奇顿开茅塞。萧俊得到飞刀后,果然急赴赌城伺机下手。施直见萧俊来者不善,略施小计企图阻止他介入夺宝。这时穆一奇赶来,搭救了萧俊。两人约好明日赌城再见。赌局如期开始,施直和江南四盗在赌桌前依次落座。开盘前,已潜入赌场的小玉暗中把一枚磁石偷偷放入盗首屠雄杯中,施直借此事大肆发挥,离间四盗之间的关系。四盗不知是计,彼此打得难解难分。小玉趁混乱之机盗走玉马逃去。施直见状勃然大怒,率众打手追杀小玉。途中,小飞和穆一奇及时赶到,双方混战了一场,施直被杀。“关西武林”盟主方子敬率人假扮迎取玉马的大唐官兵,不费吹灰之力从小玉手中骗走玉马。小玉和众豪杰终于知道上当了,他们再闯方子敬的老巢“废城”夺宝。方子敬摆定“五行旗阵”欲与前来夺宝者一决胜负,萧俊及白小飞不敌,双双败死牺牲。关键时刻,金龙山率领朝廷兵马杀至“废城”,一场更大的血腥战斗又开始了。
《生死门》
武林高手仇子玉(郭追),本已退隐江湖,但正气未泯,应武林大豪南玉(李艺民)之邀,联手对抗四大巨盗,夺回飞龙璧物归原主。谁知南只是利用“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局面夺取该璧据为己有,事成后仇亦惨遭毒手……
G. 生死门的观后感
几年来一直很想复习,却总是诸多琐事缠身,抽不出闲暇。趁着这次机会难得,一并也第三次的读了原作,并收了一本二手皇冠版在手边。
刚刚回到邵氏的张彻,以《少林寺》一片为南少林故事暂时(后面还有尾巴)画上句点。同期开拍的几部新片,均在开发新片种的摸索之中:射雕一集及接下来的金庸作品搭上电视剧热潮;《唐人街小子》是取材于“金龙酒家血案”的小子片;本片则在金庸之外,取了完全不同风格的侠义小说作底。
《生死门》改编自朱羽同名的民初侠义小说,述说各方江湖人物,为抢夺价值连城的“飞龙璧”而引起之争端。手上的皇冠版是1979年10月的版本,但根据资料,《生死门》至晚于1974年便已出版。
关于本片、射雕续集和《唐人街小子》的拍摄顺序我抓不太准。
先取这部,纯粹从没有孙建这点推敲──若是此时孙建已然赴港,依班主从来要捧契仔不遗余力的手段,大概不至于会开了一部新戏却不为契仔安插个角色在其中?纵然原作中没有切合契仔形象的角色,像《金臂童》(改编温瑞安“四大名捕”系列《亡命》一节)那般自创一个也不算什麽。更何况《生死门》原作中五十来岁的中年人屠一堃,都已被改成了风度翩翩的青年公子南玉,如果那时孙建在班里,在“莫俊风的刀”和“小蔷的笑”以外,加上一个“孙公子的飞腿”,我想只是刚好而已。(欸)
不过在本片中,鹿峰和江生已经开始担任武指和副导演的工作,而《唐人街小子》里还未;另外王力中间回台的时间点我也弄不清,是以不敢肯定的说。但是本片绝对早于《五毒》,并且压后多年上映也是无庸置疑的。
回到改编一事。较之将篇幅较长的射雕或其他金庸作品,大幅删减后硬是浓缩成两小时的电影,本片和《金臂童》原作分量适当,故事主线单纯,纵有删节亦不影响故事本来面貌。因此这次就是刻意在看片前又读了一遍原作,看得出精简了许多对白与场面,也没有太多走马观花的紧凑感;反而电影中减朱羽文里原有的太多故弄玄虚、装腔作势后,看更觉清爽零负担(X)。
片里改得多的,是一些细节。除了六年前就注意到的地方(①原作背景在民初,而不论《生死门》还是《江湖奇兵》都是古装。②原作结局部份铁匠和云翔都幸存,可《生死门》死铁匠、《江湖奇兵》死云翔。③剧中角色姓名皆延用原作,唯李艺民饰演的屠一堃改作南玉、飞龙璧改作合欢璧。④原作中仇子玉与吴浩,以及云翔与莫俊风的两段友情,被班主和倪匡二一添作五加到了仇子玉和莫俊风身上。)这次给我印象较深的如下:
每个出场人物都添了个称号(如“神手”仇子玉、“小刀神”云翔;原作仅部分人物有浑名。)、小蔷找上燕子飞的时间点以及铁匠三年前事发后居然还和燕子飞住在同一镇上(如此设定自然只为剧中方便交代铁匠和燕子飞的过往恩怨)、交代书中暗笔带过南玉与仇子玉的会谈、补强了真相剖明后萧家父女对云翔的好意。另外就是片中未提及莫俊风的背景,没有白山黑水间来的女真人莫俊风设定我挺失望的。(X)原作里云翔对莫俊风所说一句“你还没有学会保护自己”,被改成了“红颜祸水”而且还是出自铁匠之口,着实让人乐得捧腹大笑。(欸)
如六年前说的,电影中最大的变动之一,是把时代由民初改至古代。始终不清楚做出这般改动的原因,是否觉得原作中民初时代明明已有火枪,想抄西部枪战片又偏偏不全抄,在那儿掷飞刀的举动太过惺惺作态(褒的意味);抑或在这个时间点,班主认为这班新契仔做起古装扮相来要有味道得多,然而在这次复习里还是记着了要确认一下电影中的时代。根据角色称号中的“北五省五林盟主”和“七省总补头”云云,应该可以肯定是明朝。无法擅自将本片在脑内剧场里,与背景在宋朝的《五毒》等片放在一个时空,我也挺失望的。
固然张彻仍是张彻,罗莽时尚兼卖肉的打扮、唐炎灿那身从《八国联军》便练下的横练功夫、初代一路承继而来各式奇门兵器和武器中暗藏的巧思,以及一场最终战和超展开,都抹不浓浓的张基班出品的影子,不过来自原作中的朱羽风格及其笔下的人物设定还是颇完整的被保留了下来,也让《生死门》带了点很不一样的味道。
“十六人争夺同一目的'物”(旧版预告语),从前和往后的张彻作品中少有,片中几乎人人心狠手辣、不为名纯为利的强取豪夺;小蔷与彭双双一前一后将春葱往莫俊风的胸膛上一戳,莫俊风和小唐也一前一后的褪了彭双双的衣服……这般对班主而言可能“不太健康”的素材,片中接连出现。(我其实挺意外片中全数照用w)或也因此才藉了铁匠之口说出一句心里话:“红颜祸水。”
至于南玉对仇子玉所言:“大丈夫在世,不做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叫人千秋万世传颂,岂不辜负了满腔热血、一身绝技?”(原作所无)曾是白衣的主角们口中说出的耳熟能详台词,在此也变了调。以后的四代片中那些自我解构不定是由此而来──先一部朱羽、后一部温瑞安(《金臂童》),加上楚原《流星蝴蝶剑》以来影视圈的古龙热,张彻要全然不变的仍是十年前那个张彻也难。
人物方面,云翔和莫俊风与声仔和罗莽平常的戏路差了颇远,或该说张彻和倪匡的原创本子中的主要角色,绝不会是这类看似冷血的纯情白痴,还有阴湿狠辣像毒蛇般的杀胚。但我还颇乐见这样破格的存在。尤其是那把脚在赌台上跨得老高的杀胚,一副自信过甚的模样配上那头中二毙了的假发实在太有喜感了。(喜欢的意味)
从前说觉得吴浩看起来阳光的很,六年后的今天我要收回这句话,铁匠铺抓着染血钉耙看的那眼神果然还是……说来后两场铁匠铺的会面、与铁匠间的友情均已删,吴浩毫无理由找上铁匠铺杀人打架,其实挺突兀的。(吴浩一开始说:“仇子玉,我看你是隐居不成了。不如再次出山,替我打造……”但后段在赌台上又表示他从不使用武器。)
南大公子的角色和同一个配音(乍听之下金霸也是)都直要我想起《五毒》里的马头儿(抹脸)。要是片子再晚点拍,李艺民已回台湾,那就不是“孙公子的飞腿”,而是北五省武林盟主保定孙府大公子孙剑惹。←
影片中角色大部分都挺贴合原作形象,唯独四巨盗中的金霸,或是为省底片,改了他在原作中豪迈又重感情的设定,我自己而言有些可惜;燕子飞的胡子好可爱;小唐随小蔷寻燕子飞那段和他找彭双双那段放在一起看,化了妆真的差颇多。最后告白一下我还是最爱铁匠
H. 邵氏电影有哪些影片值得一看
自从看了几部邵式的电影,最爱的还是武打片,当然风月片也不错。武打片这一类型,可以和美国的西部片并列,各有特色的。这里就推荐几部个人喜欢的。
《大上海1937》:张彻执导,徐小健、杜玉明等主演的动作片。背景是抗日时期的上海。在抗日时期民族危难的关头,几个黑 社会 的头子表现差强人意不是逃避就是投降。上海三大亨的弟子们也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为虎作伥,沦为汉奸特务;也有的基于民族大义,投身于抗日斗争。 杜门弟子林怀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了民众自发形成的抗日地下组织。他们在广泛的爱国青年的帮助下,杀汉奸,杀鬼子。林怀部与小刀杨藩齐心协力,与汉奸及其手下展开斗争。
徐小健、董志华两位小生表演可圈可点,应该是那个时代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不过后来好像也没看到太多的作品。杜玉明倒是参演了很多电视剧,参演坏人很传神。
《五毒 》 : 由张彻导演的古装功夫片,演员包括郭追 ,孙建 ,江生 等,于1978上映。
五毒门是江湖上一恶名远扬的门派,老掌门有感本门恶事作尽,命关门弟子杨得清理本门门户,并寻找其师叔的宝藏。杨得乔装成乞儿,打探到一座县城,巧遇隐姓埋名的师叔老夫子一家遭人灭门,兇手正是大师兄与二师兄。虽然本县何捕头凭习练蛤蟆功的五师兄助拳将大师兄拿获,但县令与二师兄勾结反将五师兄下狱害死。三师兄时常蒙面夜会二师兄,掌控全局于幕后。 杨得发现何捕头即四师兄后向对方亮明身份,两人决定合力清除大师兄二师兄。暗处的三师兄决定出手了。
这部电影可比外国的cult片或B级片,风格诡异,血腥残忍。喜欢这种类型的观众应该觉得好看。
《西安杀戮》:张彻导演,主演董志华,陈继铭,翻拍自《五毒》。1924年,中国正处在军阀割据之时,侦缉队长马腾云与黑道公子曲大通勾结,为夺取财宝,指使流氓汤占魁杀掉相好小翠,并假意派队副何远新寻找线索。
一次义演中,何远新结识了京剧武生傅天豪。两人谈及此案,怀疑起曲大通,傅前去打探曲家。曲心知不妙,想让汤躲避,不料汤在客栈被何远新抓获。经六万证实,镯子是从汤身上窃得的。马腾云见势不妙,就借故将何远新调离西安数日,同时又设圈套,买通侦缉队员和六万,诬陷手镯是从傅天豪身上扒来的。
傅被捕后受刑惨死,何远新回来得知一切,十分震惊。面对腐败的官场、欺压百姓的恶霸,何远新豁出了性命,以身护法,誓要把所有坏人一一铲除,一场腥风血雨就要展开。
虽然是翻拍,但同样拍出了武侠之气,救贫扶弱,匡扶正义,永远是侠义的主题。
邵氏古装武侠片中我选-1967年张翼的《七侠五义》、1967年王羽的《独臂刀》、1969年王羽的《独臂刀王》、1967年王羽的《大刺客》、1969年姜大卫的《游侠儿》、1969年姜大卫、狄龙的《保镖》、1969年罗烈、姜大卫的《铁手无情》、1970年姜大卫、狄龙的《十三太保》、1970年岳华的《十二金牌》、1971年姜大卫的《新独臂刀》、1971年狄龙、姜大卫的《双侠》、1971年岳华、罗烈的《侠士行》、1971年罗烈的《饿狼谷》、1971年罗烈的《来如风》、1972年狄龙的《快活林》、1972年狄龙的《白玉老虎》、1975年岳华的《林冲夜奔》、1975年姜大卫、狄龙、岳华、王钟的《水浒传》、1975年姜大卫、狄龙、岳华、王钟、陈观泰、李修贤的《荡寇志》、1975年卢燕、凌波、何丽丽、金菲的《十四女英豪》、1976年狄龙的《楚留香》、1978年狄龙的《楚留香之蝙蝠传奇》、1977年狄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1981年狄龙的《魔剑侠情》、1977年狄龙的《天涯明月刀》、1978年尔冬升的《倚天屠龙记》、1978年尔冬升的《倚天屠龙记大结局》、1980年傅声的《绝代双骄》、1980年傅声的《英雄无泪》、1980年郭追、江生的《铁旗门》、1981年郭追、钱小豪、江生、程天赐的《冲宵楼》、1982年程天赐的《五遁忍术》、1983年狄龙、孙建的《大旗英雄传》
我运营的一个自媒体账号专门做老电影经典片段,其中很多都是来自邵氏经典剧作。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担任总裁,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我自己发的也有几十部了。
因此我看过的多一些,比较在影视网络常见的,比如说《大醉侠》《十三太保》《上海滩十三太保》《拳击》《报仇》《神雕英雄传系列》《快活林》《刺马》《小子有种》《十四女英豪》《少林三十六房》《独臂刀》《独臂刀王》《新独臂刀》《刺马》《少林搭棚大师》《七十二家房客》《五毒》《生死门》《铁旗门》《风流断剑小小刀》《十八般武艺》《大刺客》《锦衣卫》等等,这些我都发过精彩段落,经典的太多了。
还有很多影视网站不太好找到的我也看过并且发过片段,比如说《万人斩》《飞龙斩》《血符门》《夺魂铃》《飞刀手》《来如风》《金毛狮王》《五虎将》《插翅难飞》《疯猴》《武馆》《南北狮王》《广东十虎与后五虎》《三闯少林》《神打》《茅山僵尸拳》《长辈》《十二金牌》,《火并》《七煞》等等吧。
个人喜好老电影,不论是否是高清的资源,我保存邵氏电影大概有几百部。
《梁山伯与祝英台》本来是说的祝英台重情,刚烈、能以死殉情,电影里祝英台是是主要角色,她听到梁山伯死的消息之后哭天喊地的表演是非常上乘的演技,伤心、痛苦、悲痛欲绝表演的淋漓尽致。而这部电影也是传就一番佳话,流传已久。
《上海滩十三太保》这部电影只有90分钟,打架的就有70分钟,里面有14个人物(里面的豹分大小)每个人物目的都是打的昏天暗地,然后浪漫的死去,这也是一部称为当年比较经典的电影!
曾几何时,邵氏电影是“精品”的代名词,也代表了方面香港电影的一个时代。我们都应该记住一个人:邵逸夫。
邵逸夫2014年去世,享年107岁。一生中不仅为武侠电影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传奇,同时也是一个大慈善家,他对 社会 的贡献、影响力是巨大的。
1966年的《大醉侠》,可以说是新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拯救了已经接近没落的武侠电影。
1967年的《独臂刀》,在大醉侠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脸谱化之外的因素。更多展现的儿女情长、跌宕起伏的剧情、江湖恩怨和一些悬疑。都使得新武侠电影再次升华。
1976年的《流星蝴蝶剑》。楚原的手法,倪匡的剧本,古龙的魅力,打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江湖武侠。直到今天都能让人津津乐道。
七煞,五毒,金臂童,残缺,铁旗门等等,都很经典,我本人比较喜欢经典武侠,现在的电视都不怎么看,没事的时候都会看看邵氏的老电影和一些经典的武侠剧
邵氏很多经典电影,风月片有佳,但是现在很少有地方能看得到。不过一些武侠类或者爱情系列的也是不错。
《大醉侠》就是武侠系列比较经典的一部。里面有一个演员大家很熟悉,就是郑佩佩,以前有颜又能打。和星爷电影里的华府夫人形象可不能同日而语。这部剧的打斗也很邵氏风格,一拳一个声音,拳拳到肉,颇有真实感。插嘴一句,成龙大哥也有出演,不过戏份接近龙套了。果然也是脚踏实地出来的功夫巨星。
再来一部爱情系列的就是《梁祝》了,爱情故事大家都知道就不介绍了。不过演员就要好好介绍一下,祝英台的扮演者是大名鼎鼎的古典美女乐蒂。在当时可是巨星。梁山伯的扮演者是凌波,没错,女儿身的凌波,她也是反串演出,很出彩。全剧都是黄梅戏曲调,喜欢这个类型的可以去看看。
邵氏电影是一种情怀。岁月流逝,情怀不变。
邵氏出品,必属精品。邵氏电影盛兴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邵氏电影公司于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担任总裁,邵氏已出品超过一千部电影。在香港五六十年代,邵氏公司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涌现出一大批电影人,像四大导演,李翰祥,张彻,胡金栓,楚原。还有狄龙,姜大卫,王羽,罗烈,岳华等演员。到了后期,邹怀文,徐克,黄百鸣,麦加等人的崛起,使得香港影坛形成了邵氏,嘉禾和新艺城三足鼎立 的局面。后期,由于大力发展无线电视行业,邵氏电影的影响力慢慢的弱了下来,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不过依旧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影片。代表作有:《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少林三十六房》,《大醉侠》《独臂刀》,《英雄无泪》,《武则天》,《杨贵妃》,《七小福》,《马永贞》,《追男仔》等等。邵氏电影拍片的年代,代表了一个电影王国的美丽的记忆。
残缺,上海滩十三太保,金臂童,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蛇鹤八步,
《天蚕变》、《游侠儿》、《至尊一剑》、《生死诀》、《红粉动江湖》。
I. 1978年邵氏二锅头电影叫什么
《生死门》。邵氏二锅头是一款酒,1978年邵氏二锅头电影叫《生死门》。《生死门》是由张彻执导的动作、剧情片,郭追、傅声参加演出。讲述了武林高手仇子玉应武林大豪南玉之邀,联手对抗四大巨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