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能告诉我这部电影的名字急!拜托啦
《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又译拿命开玩笑,一路玩到挂。
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联袂出演,两个老戏骨可以称得上是骨灰级人物啊~~~
影片很有看头,也蕴涵了些许人生哲理,及对生活的态度,发人深思~~~
2. 谁知道这部老电影的名字
片名:少女疑云
主演:野川雪(小泉今子饰)
东美津子
剧情简介:
少女小野雪的父亲叫东彦,是音乐世家的独子,是个才华横溢的青年钢琴家,刚刚获得大奖 ,但因为爱上了家中的女佣小野遭到全家反对,他为了爱情离家私奔。小野雪未出生父亲就因穷困潦倒而病死,只留下一部钢琴曲手稿。小野雪酷爱钢琴,想实现父亲的理想,母亲临死前将她托付给一个陌生男人(其实是警察,宇津井健饰演)。小野雪来到东京爷爷(音乐学院院长,孙敖配音)创办的音乐学校,谁知爷爷一家都不认她,还认为是她母亲害死了东彦。最后爷爷勉强让她进钢琴系念书。她姑姑的女儿和她同学钢琴,虽然长得美但是很高傲,处处欺负她,姑父更是处心积虑要赶走她,除了在琴键里放刀片陷害她,还利用血型诬蔑她不是东彦的女儿。她的两个姑姑一个锁钢琴不让她练习,一个使唤她想累死她,装好心让她超负荷练琴,差点毁了手指。幸好在钢琴老师和警察的帮助下,小野雪还是在比赛中胜出,赢得了姓东的权力和自己老师的爱情。
不过,有点搞笑的是,钢琴比赛的胜利居然成了家人相认的筹码,还附赠新郎一名。最有趣的是,RH隐性AB型血又成了问题关键,而且小野雪竟然是母亲怀胎12个月生的......
3. 求一电影名字~~~急
译 名 变发/新发胶/发胶
片 名 Hairspray
年 代 2007
国 家 美国
类 别 歌舞/喜剧/剧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文
评 分 8.1/10 (7,193 votes)
链 接 http://uk.imdb.com/title/tt0427327/
文件格式 DVD-RMVB
视频尺寸 704 X 304
文件大小 2CD 643MB
片 长 116mins
导 演 亚当·山克曼 Adam Shankman
主 演 克里斯托弗·沃肯 Christopher Walken .....Wilbur Turnblad
伊利亚·凯利 Elijah Kelley .....Seaweed J. Stubbs
米歇尔·菲佛 Michelle Pfeiffer .....Velma Von Tussle
约翰·特拉沃塔 John Travolta .....Edna Turnblad
尼科尔·布朗斯凯 Nicole Blonsky .....Tracy Turnblad
阿曼达·拜恩斯 Amanda Bynes .....Penny Pingleton
扎克·埃夫隆 Zac Efron .....Link Larkin
布兰特妮·斯诺 Brittany Snow .....Amber von Tussel
詹姆斯·麦斯登 James Marsden .....Corny Collins
影片简介:
以瘦为美,是这个社会时尚流行的趋势,即使你心灵手巧、天赋异禀、魅力超凡、貌美如花,如果你拥有的是一副臃肿的身材,那么基本可以和你所向往的一切说拜拜了,因为在这个以貌取人的社会中,你根本就没办法和其他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特蕾西·特布莱德就是这么一个从头"胖"到脚的女孩,先不说是同龄女孩两倍的身材,再加上被发胶固定住的蓬蓬头,特蕾西就是这么一个从任何角度看都有那么点"宽"的姑娘。
在肥胖的身体里,特蕾西却怀揣着一颗更加"宽广"的心,她将自己所有的热情与专注都放在了舞蹈上,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柯尼·科林斯电视秀"的舞台上一展自己出众的舞蹈才华,这是一个在上世纪60年代的年轻人中风靡一时的现场秀......在梦想前双眼发光的特蕾西,似乎并没有发现,遗传自妈妈的肥胖基因,是她的舞蹈之路最大的一个障碍。
与生俱来的"缺陷",掩盖住了特蕾西身上的那股子超凡的魅力,让她无法站在闪亮之处接受旁人的赞美--这是她的妈妈埃德娜时刻都在提醒她的一个事实,其实埃德娜只是在保护女儿,避免她受到自己年轻时曾受到的伤害。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特蕾西前进的脚步,因为这个女孩只知道一件事:她是为舞蹈而生的。而这个世上,惟一了解特蕾西的,就只有她的爸爸威尔伯了。
那个哄动一时的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柯尼·科林斯来到特蕾西所在的学校挑选新的竞争对手,而特蕾西终于以实力为自己赢来了一个在节目中露脸的机会......没想到特蕾西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甚至超越了这个节目中原来公主级的人物艾姆伯·冯·塔塞尔,引起了她的忌妒、懊恼和不安,并和她那诡计多端的妈妈维尔玛--WYZT电视台的经营者,想法设法地阻止特蕾西,可惜的是取得的效果不大,结果就连艾姆伯心仪的男孩林克·拉金,也开始抵挡不住特蕾西独特的韵味了。随着城市里举办的一个私人舞蹈Party"发胶小姐"的临近,特蕾西以绝对的优势成为艾伯姆最大的竞争对手,两个互不相让的女孩开始明争暗斗起来。
然而一个突发事件,却让头脑有点热的特蕾西瞬间冷静下来:她的好友彭妮·平格顿(白人女孩)和塞威德(黑人男孩)之间的恋情,掀起了轩然大波,他们不但成为人们侧目的焦点,还因此被拘留......特蕾西找到了比舞蹈更重要的事情--消除种族歧视,她将所有的谨慎与警告抛到九霄云外,为了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能,竟然跑到黑人社区去找摩特莫丝·梅贝尔。这一举动使本来还算受欢迎的特蕾西转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就连警察局也签署了关押她的拘捕令,她只好躲在彭妮家的地下室里了。那么,特蕾西最终能够逃离不公正的法律制裁吗?她是不是就这样错过和艾姆伯的最终比赛,丧失"发胶小姐"的参赛资格呢?她会用自己擅长的舞蹈与演唱摆脱掉这些麻烦吗?有的时候,似乎只有赢得冠军,才能证明一切。
一句话评论:
影片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是这个大片云集的暑期档中让人惊艳的一抹与众不同的亮色。
——《首映》
就像一台永远在制造微笑的机器,影片会让你的嘴从头裂到尾。
——《纽约客》
近年来百老汇舞台剧改编而成的影片中最出色的一部,甚至已经超越了那些夺得奥斯卡的音乐剧。
——《电影城市新闻》
幕后制作:
【拍摄灵感】
影片《发胶》中所讲述的故事起源于1988年,电影人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和新线公司联合拍摄的同名经典邪典喜剧影片。与他之前制作的几部影片非常相似,比如说《粉红火鸟》和《菠萝脂》(Polyester),原版的《发胶》也是由沃特斯自编自导并自己担任了制片人,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成为观众心目中无法磨灭的记忆。当时,故事的主角特蕾西·特布莱德由还是新人的里基·莱克(Ricki Lake)饰演,迪文(原名为格伦·米尔斯坦德)成了她那可爱的妈妈埃德娜,至于特蕾西的父亲威尔伯,则由表演经验非常丰富的杰里·斯蒂勒(Jerry Stiller)饰演,讲述了一个除了沃特斯别人无法模仿、独特的故事,他说:"在巴尔的摩贫民区的一个小公寓中,我躺在床上创作了这个故事。我曾经看过地方的电视舞蹈节目‘巴迪·迪安秀',很快就被吸引住了,那个时候的我和所有的白人小孩一样,总是在暗地里听黑人音乐,我们能够收听到三个黑人电台。"
杰里·斯蒂勒表示赞同:"约翰·沃特斯就是在巴尔的摩的两种文化的交叉下长大的,所以说也只有像他那种独特而疯狂的人格才能制作出这样一个故事,也算是对生活的一种展望。"斯蒂勒将在新版的《发胶》中客串饰演平基先生,一家服装店的老板,只卖给"有品质的女孩有品质的衣服"。斯蒂勒还表示,是他的两个孩子艾米和本促使他接拍了1988年的原着的:"沃特斯的幽默感是没有界限、没有约束的,这正是他作为一名电影人优秀的地方,他想象中的1962年的巴尔的摩的样子,可能与实际中会有一些出入,但你不能否认的是,这种做法只会带来不可思议的趣味性。"
在约翰·沃特斯看来,他1988年创作的《发胶》实际上是在通过一个白人的视角--也就是少女特蕾西·特布莱德的双眼,去看待取消种族隔离运动的:"我相信这会是一部引起共鸣的影片,有趣的同时,也在关注着一些社会问题,绝不会唠唠叨叨地讲大道理。这里我要说明的是,从来没有过胖女孩参加现实生活中的‘巴迪·迪恩秀',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创造特蕾西这个角色的原因。对于我来说,像特蕾西这样的女孩,是一个注定会失败的人,她的梦想是在‘柯尼·科林斯电视秀'跳舞--代表着每一个受到歧视的人的愿望。"
蕾西·特布莱德的梦想并没有随着约翰·沃特斯1988年的影片的结束而结束,2002年,新线公司重新改编了喜剧《发胶》,以《发胶:音乐喜剧》之名,让这个故事以全新的面貌震惊了百老汇。舞台剧版本由马克·奥唐纳(Mark O'Donnell)和马斯·米汉(Thomas Meehan)共同编剧,马克·沙依曼(Marc Shaiman)作曲,沙依曼和斯科特·威特曼(Scott Wittman)合作填词......《发胶:音乐喜剧》最终获得了13项托尼奖的提名,并斩获了其中的8个,包括最佳音乐喜剧、最佳男女主角、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声音乐等等。
音乐剧版的《发胶》在百老汇的尼尔·西蒙大剧院持续吸引着观众,它那通俗易记的可惜、可爱的角色、大众化的主题,很快就风靡北美,得到了所有年龄的观众的喜爱。另外,《发胶:音乐喜剧》正打算扩张一下海外的市场,2007年7月在日本停留两周之后,将于10月份去伦敦公演。
【肥胖的灰姑娘】
1988年版本中特蕾西·特布莱德的饰演者里基·莱克表示,约翰·沃特斯拍摄的影片更像是一个"灰姑娘的故事",也间接影射着莱克本身的遭遇,她回忆道:"我和沃特斯一样,将会在新版影片中客串一个角色,当我来到片场时,那种感觉太不可思议了,我的意思是,我们拍摄原着的时间可是19年前,每当想到我现在的年龄足以做新版特蕾西的妈妈时,就会产生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要我说,这样一个故事,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着它难以抵抗的魅力:只要你相信自我,梦想总可以成真--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能够出演1988年的《发胶》,是我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我将永远感谢沃特斯在人群中发现了我,把我从卑微带向成功,最终使我成了一个明星......现在,尼基·布朗斯基(Nikki Blonsky)穿上了那双曾让我变成公主的水晶鞋,只要她愿意,就能得到和我拥有的一切。"
让我们回到2007年,首先要说明的是,新版本的故事并非是1988年的重拍版,也不是2002年音乐舞台剧的电影版,而是综合了两位"先辈"特点的新故事。
2004年秋天,新线公司召集了制片人克雷格·扎丹(Craig Zadan)和尼尔·梅隆(Neil Meron),他们都是音乐类型片中的经验丰富的老手,曾经为获得奥斯卡的《芝加哥》做过制片--好莱坞34年来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的音乐电影。梅隆说:"三个版本的《发胶》拥有着相同的基因和血统,它们能够彼此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因为不同的艺术敏感性而相互独立。新版的影片不但利用了原着的一些建筑结构,还注入了那种百老汇音乐剧独有的能量和趣味性,它们就好像是三胞胎,并不完全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可是却来自于同一个家庭。"
花絮:
·约翰·沃特斯将会在新版影片中客串出场,在开头部分饰演一个住在隔壁的暴露狂。
·每天拍摄之前,约翰·特拉沃塔都要花上4个小时的时间把他那身"肥油"粘身上。
·尼基·布朗斯基抵达片场的第一天,约翰·特拉沃塔就对她说:"到妈妈这儿来。"
·新版影片的原声碟收录了"三个"特蕾西的演唱:原版的里基·莱克;舞台剧中的玛丽沙·叶瑞特·维诺库(Marissa Jaret Winokur)以及新版中的尼基·布朗斯基,她们演唱的是同一首歌--《妈妈,我现在是大姑娘了》(Mama,I'm A Big Girl Now)。另外,哈韦·菲尔斯泰(Harvey Fierstein)也会在影片即将结束时露一小脸。
4. 有一部电影,一个邋遢的女人爱上一个已婚男人后因堕胎死去,读者介绍过,貌似叫卑微的爱,求正确片名
危险激情
5. 刘德华主演电影《天若有情》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高
《天若有情》有三部曲,但还是第一部最为打动人心。豆瓣评分8.1,也是三部曲中最高的一部。
我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同学家里(租来的影碟),三个人看到后来哭成一团,那时候我们才十七八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和片中的jojo一般大。
jojo的富家女生活我们不了解,但能感受到jojo单纯而炽烈的爱,血雨腥风的江湖,我们更不了解,但是能感受到片中华仔身处在那个环境有多么的身不由己。
虽然此片只获得过金像奖的提名,但是在香港黄金年代的回忆中,它始终占着一席之地。它不仅仅是诠释了爱情,也代表了是那个年代常见的社会阶层的冲突,得到这么高分,实至名归。
6. 求 《喜剧之王》的影评!
一起去看夜晚的大海------《喜剧之王》影评
星爷的这部电影,相信在很多人心中都占据着很高的地位。——也许在普及度上逊于〈大话西游〉,夸张及搞笑指数更是可排在倒数,但这却是他目前为止最动人的影片。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不可重复。
当初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周星弛的转型之作,而且预示着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可是,现在看来,转型其实可以说在大话就开始了;而至于以后的发展,我们已经看到,〈喜剧之王〉根本是周氏作品中的一个异类。回头分析一下造成预测错误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他的自传,而他还不至于那么自恋要重复讲很多次,一次就够了。
然而事实也只要一次就足够了,足够精彩,足够经典,更足够“周星驰”——窃以为对与我们这些fans而言,〈大话〉和它的分量基本不相上下。然而前者的精神内核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自刘镇伟,所以对周星驰本人而言,真正能代表他的其实正是他的这部异类作品。
几乎所有的人说到〈喜〉时,都会讲到一点——它将悲剧和喜剧融合到了一起,让你笑的同时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掉下眼泪,达到了喜剧的最高境界。——可很少人告诉我为什么他突然能够这样讲故事。
琢磨一下下,其实也就明白,原因在于,这是他的自传。他本来是想讲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的,但他实在不好意思,于是就只有在揭疮疤的时候自嘲一下,故做轻松,让大家笑一笑。于是在我们笑过之后,突然觉得这个人好可怜。
好,直接切入“正题”。片中出现了几次在海边的场景,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处:一是开头的“努力!奋斗!”不知道别人如何,我第一次见时只觉得蛮有喜感,可看第二遍时的感受却从中察觉到其中有一种悲壮感。在见到他被海浪冲击,沾了一身垃圾时,我被感动了。所有的人都说这是部讲小人物的电影,可是我不同意。仅凭这样的开头,你能够看到的,是一个永怀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一个即使受尽挫折也决不放弃的人。至少这个小人物,有着伟大的身影。
讲到这里又想顺便提一下影片的结尾。到了结尾,我才明白喜剧之王的含义——令我想到他的另一部影片中的一句台词,“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其实这句话并非如字面的意思:只要用心,就能成为食神。它要说的是:你只要用心了,你就已经是食神了!一个人不一定能做人上人,但必须超越自己,作不了别人的神,但应该做自己的神。所以,结尾并没有展现周星驰现实中取得的成就,生怕影响表达这种“努力,奋斗”的精神。
第二场大海更为动人,他和柳飘飘并肩做在沙滩上看海。夜已经很深了,海上漆黑一片。柳叹到:“好黑啊,什么都看不到......”尹停了一下,说道:“也不是啊,天亮了就会很美了啊。”
如果你真正经历过挫折,有过一段生活毫无希望的痛苦经验,我保证你看到这里一定会被深深打动,就像剧中的柳飘飘一样。他给了她最需要的东西,希望。
其实这段台词也没什么新意,就好象一个人告诉你“你的痛苦没什么,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罢了,不要在意”时一样不疼不痒,但厉害就厉害在它燃烧了一段处于两个各自挣扎生活的人的爱情。
喜剧之王看完第一遍,留给你印象最深的绝对是那段跑龙套的和舞女之间的爱情。大多数人在周星驰爆出“我养你啊!”的同时,和柳飘飘一样感动的难以自持。之后把尹与女星共舞的片段和柳遭毒打的镜头剪接,又为观众的感情积淀加深一层。到最后两人再次深情相拥时,旁观者们终于也都舒了一口大气,并不由觉得温暖。
然而,为这一切早早做了铺垫,并使之发展地异常自然流畅的正是“夜晚看海”这一段:
一个肯奋斗,并保持乐观的男人,会是个好男人。
就这么,爱情同励志捆绑在了一起。并如此牢固。
海阳 发布于:2006-06-12 19:36
这篇评论喜剧之王的文章我觉得很好。“一个永怀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一个即使受尽挫折也决不放弃的人。这个小人物,有着伟大的身影!”尤其这句写的很好!
7. 为什么电影《无名之辈》被网友称做“年度黑马”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被网友称为年度黑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物的饱满度很高。
人没有绝对的善良,也没有绝对的可怕。这部影片中的人物没有一个很固定的概念对好人和坏人进行定义,这点与很多其他电影中为了突显人物的特征都不同。
一些电影中的人物善良或者可恶太过明显,然而在这部电影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多面的故事,使观看者不自觉的会有一种观看的冲动,想要读懂这个角色。
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曾经,自己的过去,回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进步。
电影中的一个人物马先勇,以前做的是协警职业,帮助警察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但是因为一次酒后驾驶,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的老婆也不幸死于这个事故之中,后来的后来,他再也没有做过协警了。
他曾经那么闪耀,现在确那么落魄,他曾经看起来那么正直,但是现在的他却处处贪小便宜,甚至没有钱给自己的女儿交学费,一拖再拖,以至于想用一点水果来拖延时间,这是多么的让人无奈呀……
也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有本事的父亲,却深深爱着自己的女儿。
其次,在我看来,这个电影被网友称为年度黑马也是有其他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电影的真实性,真实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触动人的心灵,普通人的生活虽然平凡,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有着道理可言。
8. 47万人打出豆瓣8.7的高分,全片无一张熟脸,但这部电影太高级了
2011年光棍节前夕,电影人任江洲趁闲暇时,带着从河南老家到北京寻医的母亲去看了正在电影院热映的电影。
老人家看过电影后说: “这有啥意思?我给你讲个发生在咱村的真事,那才有意思。”
于是,她给任江洲讲了一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生在他们家乡的关于一具尸体,被三户人家错认的故事:
那个年代,他们那边的村子年轻人大多都出门打工了,通讯不发达,出外务工的人和家里好几年都没什么联系。
某一天,村里出现了一个尸体,结果好几家人争着说那是自己家的孩子,短短几日,装着尸体的棺材就换了三家主人。
4年后,这个故事被改变编成小成本电影《心迷宫》,搬上了大荧幕。
导演,叫忻钰坤。
是个新人。
《心迷宫》上映后,口碑极好。
47万的网友在豆瓣上,给它打出了8.7的高分,豆瓣数据显示,它好过97%的犯罪片,好过97%的悬疑片,一度被网友称为国产犯罪片之光。
那么,这样一部草根电影,到底是怎么变成国产犯罪片之光的?
《心迷宫》的成功,有一个人,功不可没。
他便是前文所提的任江洲。
是《心迷宫》的制片人。
一个好的制片人,对一部电影,到底有多重要?
九十年代初,徐枫和陈凯歌用《霸王别姬》向世人证明了制片人的重要性;千禧年后,张伟平和张艺谋也用《三枪拍案惊奇》证明了制片人的重要性。
只不过,这两者的自证方向,是两个极端。
任江洲在电影圈是新人。
除了满腔热忱和对电影制作行业的工作经验,他什么都没有。
他在电影幕后岗位工作4年,从拎拷贝、到影片放映、广告拍摄、策划宣传乃至策展等工作内容,他都干了个遍。
他熟悉电影的制作过程,更清楚各大电影节的申请流程。
2010年,忻钰坤带着他的短片处女作《七夜》到新人电影节参赛。
任江洲看上了《七夜》,也“看上了”会玩会讲故事的忻钰坤,相同的电影爱好和默契,让两人惺惺相惜。
任江洲还曾开玩笑道:“我是天蝎座,导演是双鱼座,所以我们很合拍。”
第二年,任江洲从自家母亲那儿,听到了家乡里的那个故事,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不错的故事题材。
他给忻钰坤讲了这个故事。
两人琢磨着将故事改编成电影,拍一部电影长片。
忻钰坤曾经是陕西地方电视台的编导,有过很长时间的,拍家长里短的生活栏目剧经历,拍短片,忻钰坤有经验。
但长片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了。
他们首先要考虑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那就是:钱从哪里来。
拍电影的钱从哪里来?
电影拍好以后,钱又从哪里来?
前者,靠众筹,后者,看电影成品。
后来,有记者问他: “电影拍完,你有考虑过最坏的情况吗?万一国内上映不了怎么办?”
这种最坏的打算,任江洲当然想过。
也许,萌生拍一部长片的想法,他是冲动的,但当这个想法变为实际行动的时候,他们也就不那么想了。
最坏的情况,也就是记者所提那样了。
但,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任江洲熟悉电影的一切。
于是,他将电影的目标放在了国际电影节上去。
参加海外电影节,拿海外发行能拥有合适收益,电影频道版权与网络版权,有不错收益,将它做成普法栏目剧,同样也能收回不少成本。
拿到奖,他们就有足够的说服力达到上边的种种目标。
他与忻钰坤分工合作,前者负责拉投资,组建团队,后者负责打磨剧本。
为此,任江洲辞了原本的工作,成立海平面影视公司,亲自写了一个《棺换人家》的宣传册子去拉投资。
拉投资哪儿是那么容易的事?
原本,他的确拉到了一笔不小的资金,组建了团队,但很快,投资人就以有急用为由,将大部分资金撤了回去。
开机在即,他们手里只有20万的启动资金,可剧组不能就这么解散了: “不能成为这个行业里面的笑话,我要对剧组负责,不能撇下一切走人。”
任江洲和忻钰坤只好一边焦灼地奔波筹钱,一边拍戏。
借一笔,花一笔,每一笔,都是他们靠着刷脸从朋友们那儿借来的,二十几个“投资人”,总共给他们“众筹”了170万,拍成了这部成片一个多小时的电影。
任江洲: “他们的名字藏在片尾字幕的特别感谢里,都是我最最要好的朋友。”
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里,开口向别人借钱做一件前程未卜的事,要很大的勇气,肯把钱借给朋友做一件不知道结果的事,同样也需要勇气。
好在,任江洲的这些奔波是值得的。
《心迷宫》是忻钰坤自编自导的作品,而任江洲则是原型故事的提供者。
剧本筹备初始,忻钰坤就将故事的主旨放到了每个人不可说的心事这个主旨上面。
于是,剧本取名为《心事》。
写故事是一件挺费脑的事儿,即便忻钰坤对于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即将诞生而十分兴奋,干劲十足,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却也是无穷无尽的。
他是新人,在这一行里,没有任何根基。
他与任江洲的这份努力,得建立在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群里。
故事要写好,还要把观众带入到一群陌生人的故事里,究竟有多难?
没经历过的人,根本没法想象。
但没法子,小成本电影,一无所有的导演和制片,注定不可能拉上观众熟悉的那些脸来饰演这么一个小故事。
忻钰坤深知这些,只好将目光落在故事上。
投资不多,他们没法营造什么年代感,只好将故事从90年代,挪到了现下的时间里,加入了当代常见的社会元素,让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
让观众下意识地觉得: “这样的故事似乎真的会在我身边的环境发生。”
与观众共情,这是他们唯一能拿来争取观众目光的东西。
简单点说,这是一个围绕一具焦尸展开的故事。
剧本送审时,他和任江洲商量过后,将电影的名字改为《殡棺》。
这名字乍一看,颇有恐怖片的味儿。
实际上,这是一部犯罪悬疑片。
以一桩凶杀案,一副棺材,两具尸体,拷问人性,电影中的父子关系、家庭暴力、婚姻问题等,都建立在这桩案子上。
忻钰坤镜头下的“迷宫”是建立在每个人的人心与人性上边的,带着黑色的幽默和人们不愿不敢直面的丑陋与恶意。
2013年11月,《殡棺》在河南叶县开机。
那些时候,叶县连日阴雨,却在开机日迎来了一个大晴天,不得不说,这雨后晴日,扫走了任江洲和忻钰坤心里的不少阴霾。
他们选用了全然陌生,却对电影有着纯真期待的年轻人参演。
道具能省就省,比如,肩扛摄影机省钱省事,所以,他们也用了。
尽管镜头有点晃,却不影响大局。
采景能现用,就拿现成的,电影开场的群山,是任江洲家乡的风景,电影里边丽琴的家,也是任江洲父母的家。
大家抱着满腔热血,在为数不多的资金下,辛苦并快乐着拍戏。
这个过程,并不长,只有26天,却承载了他们许多年的心血和孤注一掷的勇气。
电影拍完,就该到制作剪辑成片的时候了。
但两人都没钱了。
怎么办呢?
忻钰坤亲自上手,自己剪辑并做后期。
至于养家,则全都交给了妻子,靠着妻子上班维持日常。
忻钰坤其实对自己没多大的自信,但也不是没有过期待,他甚至卑微地想着: “如果有一天,我能买到自己作品的盗版碟就好了。”
一部电影,导演全程自编自导,自筹自制……故事如何,演员完成度如何,成片如何……这些全都在他的把控之中。
虽然很辛苦,我熬过了这一阵,他的第一部长片,就算真正的完成了。
但也仅仅只是完成了,后边要走的路,还很长。
《殡棺》是在发行时改的名字,参考的是忻钰坤十分喜欢的《血迷宫》的名字,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迷宫,那迷宫里,藏着许多未知的事。
拨云见雾不容易,走出迷宫更难。
电影里,是谁陷入了雾霾重重的心迷宫里了呢?
看过的就知道了。
其实,《心迷宫》除了有一个好故事,有一个会讲好故事的导演,它称得上是真正的“三无产品”:无明星、无特效、无大制作。
甚至,没有合适的“卖点”。
但它却犹如一匹黑马,以8.7分的成绩,成了2015年年度最高分电影,在全球17个国家展映,拿下了8项大奖,这种种皆是因为,《心迷宫》讲了一个好故事。
影视界从来不缺好故事,但缺会讲故事的人。
那么,《心迷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怎么就这么能耐,能够杀出重围了呢?
按照时间线捋一捋,会发现这个故事非常简单,它讲述的其实就是一名赌徒(白虎)在镇上偷了出轨她人,又有家暴历史的陈自立的钱包,后与主角(肖宗耀)发生争执,意外身亡后被肖宗耀父亲烧尸,却阴差阳错,先后被几家人错认尸体的故事。
电影被分为三个部分开展,分别是肖宗耀、丽琴以及老村长肖卫国。
导演以不同的视角,繁复呈现相同的几日里,每个人的动态,组合成了一个悬疑性极强,逻辑非常严密的故事。
电影最让人惊喜的,不是故事讲了什么,而是忻钰坤时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他用多线交织的拼图式叙事结构,勾勒了8个人的恩怨纠葛。
这里边,有为人正直却亲眼看见自己儿子意外杀人的村长肖卫国;有渴望走出农村,却被逼着守在家里,甚至错手杀人的年轻人肖宗耀;有出轨初恋,并谋划着要对初恋老公下手的男人王宝山;有长期被家暴却在家留守出轨初恋的美丽少妇丽琴;有家暴出轨,摔落悬崖而亡的渣滓陈自立;有老实本分却对美丽少妇暗恋已久的小卖店老板大壮;有假装怀孕,实际冷漠心机的女人黄欢;还有负债累累,偷鸡摸狗的赌徒白虎。
这样的一群人,透过一具被烧焦被错认的尸体,被串联到了一起。
自私、伪善、欺骗、暴力、出轨……人性之恶的那一面,在这件事上被彻底释放,每个人心底里最后的那一抹良知,在这风雨中摇摆。
电影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有些事,非得问出来?不问就是压在他心头,压一辈子;一旦问出来了,这石头就是压在你心头了。”
那枚埋在泥地里的奖章,那副被遗弃在山间的木棺,都成了压在村长和他儿子心头的石头,沉甸甸的。
《心迷宫》的故事基调,其实非常沉重,忻钰坤向观众展现的,都是我们常见的,不带什么希望的东西,但剧情的设置,又让人直发笑的同时,又为故事人物感到悲凉。
崔健开玩笑地给电影取了一个通俗的名字:《天下全贼》。
四个字,概括了整部电影里所有人物内心世界里的不光明,不清白的一面,这是忻钰坤式的黑色幽默,也是忻钰坤故意为之的主旨。
导演曹保平在《心迷宫》的首映式上,也曾说: “我原本以为是一部严肃的现实题材作品,怎么看到后面发现是喜剧?”
是喜剧,还是悲剧?
其实很难定义,毕竟,许多影片往往被披着喜剧的外壳,讲的悲剧故事。
《心迷宫》是一部特别的电影。
能以远远低于正常电影制作的成本,拍摄出这么一个故事,打了无数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的脸不说,还让我们看到了讲好故事的重要性,看到了一位好导演好制片的关键作用。
这些年里,影视行业,导演编剧的地位被资本一再压制。
能坚守本心,吃苦受累的去拍电影的电影人不多了。
《心迷宫》成片很难,耗时数年的莫大勇气,有时候也会让任江洲和忻钰坤有所退缩,但结果总归是好的。
任江洲曾提到: “一路走来的辛酸和内心的对抗让我没有办法忍住眼泪,再回忆我就真的不想再干电影了。”
在电影圈,有这种想法的,他肯定不是第一个。
9. 周星驰演的韦小宝是哪部电影
一共有两部:《鹿鼎记之皇城争霸》、《鹿鼎记Ⅱ神龙教》。
《鹿鼎记之皇城争霸》讲述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年少,奸臣鳌拜从中控制政权。韦小宝有幸加入推翻清朝的民间组织“天地会”,被派到王宫当卧底,偷取藏有清朝秘密的四十二章经。韦小宝很快成为皇上的心腹,做了大官。他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跟皇帝成为了好朋友,并帮皇上除掉鳌拜人故事。
《鹿鼎记Ⅱ:神龙教》描写韦了小宝与神龙教主之间从敌对变大被同眠的有趣经过和奉命护送建宁公主出嫁并想尽办法阻挠这宗婚事,故事的最后韦小宝身份过于复杂并得到了《四十二章经》的启示,为皇上除掉了坏人,荣归故里。
(9)我是一个卑微的人老电影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周星驰的《鹿鼎记》系列改编自金庸的小说《鹿鼎记》,是一部武侠喜剧。影片由王晶执导,周星驰、吴孟达、温兆伦、林青霞 、李嘉欣、袁洁莹、邱淑贞、陈德容等联合出演。影片情节曲折,笑料百出,许多桥段都成为爆笑港式喜剧经典。
周星驰把90年代的文化特色揉进了这部作品中。观众在观看时,不仅是与电影内容互动,还在跟当时的文化元素共鸣,所以即使有很大的改编,却并没有遭受到金庸铁杆粉丝的炮轰,由此可见与时下流行文化相结合对于影视剧创作的重要。
周星驰主演的电影《鹿鼎记》被观众喻为是最接近原着的经典版本。在王晶的超级恶搞中,周星驰的无厘头把故事演绎得生动热闹,可谓“形神兼备”。
获奖记录:
1、1993年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Xiao-Tung Cheng(提名)。
2、1993年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奚仲文Shirley Chan(提名)。
3、1993年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Jason Mok(提名)。
10. 一个动画电影的名字我忘了
机器人历险记Robots (2005)
这是一个机器人的世界,机器人的等级取决于制造的材料,所以说到“铜底”罗德尼的出身就只能用“卑微”两个字来形容,但他却自认拥有发明家的金脑袋。他决定去“机器人城”拜访着名的发明家“大焊”,这位已经是一家大型企业总裁的传奇人物是他毕生的偶像。接连碰壁让罗德尼体会到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就在他几近绝望之时,一伙被称为“废铜烂铁”的机器人向他伸出了援手,与此同时,爱情也敲响了这个纯朴小伙子的铜心……阴谋家“锯齿”也没有闲着,他计划摧毁“机器人城”以牟取暴利--人员全部到位,一场好戏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