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林则徐》故事,美军上尉演鸦片商人,赵丹被骂神经病,还有什么
对于着名影星赵丹的评价,一直以来都小有争议,有人说他是戏疯子,有人说他是“戏霸”,有人赞扬他演技精湛,也有人吐槽他用力过猛。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都有道理,因为本身就有一部电影能集合赵丹身上的所有特点,那就是普遍认为的赵丹电影的巅峰之作《林则徐》。
本文说一说这部电影背后的一些故事。
一、被冤枉的豫堃
《林则徐》的原始剧本是由两部作品结合在一起的,一部是上影厂选中的《鸦片战争》,另一部是北影厂选中的《林则徐》,前者偏重战争和剧情,后者偏重人物塑造,最后北影厂听说上影厂在搞这个题材,就将《林则徐》剧本连作者一起转送上影厂。
上影厂经过商讨,最终决定以北影厂的《林则徐》剧本为核心,揉进去上影厂的《鸦片战争》拍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电影。导演由郑君里担任,主演则选用赵丹,该片将是一部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片。
在剧本商讨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当时文艺界正在批评电影中的中间路线人物,而原剧本中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过程中除了面对洋人之外在国内并没有太大阻力,这显然不符合当年电影艺术创作中关于用对立冲突塑造人物的理念。
为此,剧组将历史上的海关监督豫堃给黑化了,豫堃就是片中被林则徐软硬兼施要了三十万两银子的豫监督,剧组将他设计成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中的对立面人物,其形象和台词风格也随之改变,演员则启用了在《南征北战》中饰演李军长的阳华。
事实上,历史上真正的海关监督豫堃是林则徐禁烟的铁杆支持者,在虎门销烟中一直冲在最前面,把他黑化的原因是他的名气不大,不会在史学界引起太大的波澜。
黑化豫堃和《甲午风云》中被黑化的刘步蟾性质不同,刘步蟾是因为史学界研究不够,豫堃则干脆是剧组有意选中的,本文在此也算为豫堃大人正一次名吧。
不管历史真相的话,阳华的表演肯定是一流的,不知大家是否会感到电影中的豫堃有些面熟,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着名动画片《渔童》里的那位县官,就是阳华给配音的,而且笔者估计也许那个县官的形象也参考了《林则徐》里的豫堃。
可怜的豫堃大人啊。
二、美军上尉演鸦片商人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很多电影里的外国人都是找的少数民族演员,比如《海鹰》里的美军舰队司令就是,还有一些是依靠外表化妆,比如《上甘岭》里的美军士兵的大鼻子全是用硬纸壳粘在脸上的。
而在电影《林则徐》中有一位看上去无论如何不像化妆也不像少数民族的演员,就是饰演鸦片商人颠地的那位。
这位演员叫谭宁邦,是一位地道美国人,英文名叫杰拉尔德·坦纳鲍姆,出生于1916年,二战时加入美军服役,在担任军队报纸编辑时被授予上尉军衔。
二战结束后,谭宁邦从美军复员加入联合国善后救济署并来到中国,1947年他回国前夕受聘加入中国福利基金会,还曾介绍美国着名学者阳早和寒春来到中国。
在工作之余,谭宁邦也发挥了他外国面孔的优势参演了一系列电影,其中最着名的是在电影《白求恩大夫》中饰演白求恩,在《停战以后》和《林则徐》中他则属于客串演出。
后来谭宁邦主要担任中国福利基金会总干事,并在上海的几个大学里兼职教授美国文学,1972年他回到美国在大学里担任国际关系讲师,2001年谭宁邦病逝。
第三个是巅峰。
有一说一,笔者也认为赵丹在《林则徐》中有些地方的演技确实用力过猛,这是他的表演风格,比如林则徐在观战时禁不住像新兵蛋子一样高喊:打得好,打得好。这就不太符合他封疆大吏的身份和地位。
但是,我们也得承认,《林则徐》中的赵丹不管是演技还是精气神,都可以称得上他的巅峰之作。林则徐是民族英雄,同时也是清朝名臣,他不仅能和洋人斗,也能在官场里纵横捭阖,这样的角色其实是很难把握的,赵丹完成得相当出色。
笔者认为,在林则徐被摘掉顶戴花翎这场戏中,赵丹的演技是教科书级的,是极具人性魅力和感染力的。
如果说赵丹在小人物上的代表作是《乌鸦与麻雀》的话,那么他在塑造大人物上的代表作无疑就是《林则徐》。
四、拍摄小花絮
《林则徐》中饰演道光帝的是导演高正,本来这个角色是属于该片另外一位导演岑范的,但岑范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家世还是推掉了。
岑范的叔曾祖父是清朝名将岑毓英,曾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他的叔祖父是国民党创始人之一的岑春煊,因此岑范有顾虑也是正常的,不过后来他表示还是后悔了。
片中有道光帝听京戏的桥段,这场戏似乎穿帮了,因为那时候京剧还没有形成呢。
《林则徐》中有几场战争场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英国的风帆战列舰和炮台对轰的画面。
这些风帆战列舰实际上都是模型,最大的四米多长,中间的三米多长,最小的一两米长,摆放在湖水里就像是一个舰队一样。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战列舰的细节部分也都是经过剧组美工精心打造的,再加上导演和摄像炉火纯青的镜头调度,整个战争场面就非常逼真,让观众根本看不出那是模型。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林则徐》还是第一部在美国上映的中国彩色故事片,而英国方面也为林则徐树立了蜡像作为纪念。这可能也在历史人物层面上印证了那句话,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林则徐还为我们留下了千古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2. 跨过鸭绿江里的装外国士兵的那么多演员都是在哪找的
以前演电影外国人,大部分是新疆少数民族演员演,还有黑龙江省靠俄罗斯有好多俄罗斯村庄全都是俄罗斯后代,其他都是部队战士演,演时把钢盔压低些就行。
现在在中国外国人有的事,有些以经成名演员了,跨过鸭绿江那些主要外国人可能是聘用的外国演员,那些黑的白的群众外国人,中国现在一点都不缺,大部队可能还是部队战士来演。这些外籍演员有的是来自于北京外籍学院,有的是外国人在北京有一个群,从群里面招来的。
要什么形象都有什么形象,要男的女的年轻的年龄大的都有,他们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地,他们的酬金是一天是800块钱,十个小时,超时另外加钱,还有外籍群众演员,如果让说一句台词的,那就另外算钱了,直接就是两千起步。
外国演员几乎和国内演员数量相等而且级别也几乎对等,不管是国家级高层领导人,还是军队指挥官甚至战斗人员都几乎对等,而且还有那么多美式装备特别是那个时代的美式吉普车到处冲撞,这些都是哪来的?剧组真是废了心机了
3. 因长相酷似洋人,演了几十年外国人,但他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你认识吗
娱乐圈总是充满许多奇怪的事物,但是人们也充满了这些奇怪的事物。 汉语娱乐圈也是如此,例如,人们将谈论演员的出场和国籍,例如,秋瓷炫和朴诗妍似乎是中国人,但他们是真正的韩国人,杨紫琼也是一位地道的马来西亚人,另外,名人在中国出生和成长是很普遍的,但是在成名之后却改变了国籍。 但是,您一定不能指望影视剧中某些看起来像外国人的人是真正的中国人,其中,演员徐亚洲最着名。 如果要询问业内人士中最喜欢外国人的中国演员,那么每个人都必须首先想到徐亚洲。
4. 有哪些饰演中国人演的很好的外国演员
大山(本名马克·亨利·罗斯韦尔,MarkHenryRowswell),加拿大人,对于他我们并不陌生,主持人,相声演员。1984年考上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开始攻读中国研究,1988年毕业后留学于北京大学进修中国语言文学。1989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因小品《夜归》中扮演洋学生“大山”而为大家熟知,从此中文名就为“大山”,拜姜昆为师学习相声。1998年首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潘长江、黑妹表演小品《一张邮票》。
5. 以前香港电影里面总是演警察上司的外国佬有哪些人啊
“老外”演员:河国荣,Gregory Charles Rivers
如果你是个港剧迷,那你肯定有看过他的脸孔——他是来自澳洲的河国荣。关于他的名字,他曾在访谈这么说,“这个名字是我的好朋友帮我改的,我原名叫Gregory Charles Rivers,英文的姓是Rivers,中文姓就是河,而Gregory 跟国荣的发音相似,所以就叫国荣。”
原本在大学期间修读医科的他,因为看了哥哥张国荣的演唱会而深深地被打动,让他立下了要到香港发展的决心。最终他存够旅费,放弃了医学专业,靠着一部录音机,自听自学粤语。
初到香港时,他为了糊口而当了英文教师。恰逢当时无线要找一位会说广东话的外国演员,就这样踏入了港剧圈,一做就做了20年。
“老外”演员:乔宝宝 Gill MoninderPaul Singh
当年因《残酷一叮》表现够鬼马而跑出的乔宝宝,出身于香港是印度籍香港人。入行前他是香港惩教署职员,负责看管犯人。
2005年,乔宝宝被邀请参与成龙的电影《宝贝计划》,当时他毫不犹豫地辞职参与了电影演出;放弃了公务员这铁饭碗,友人都觉得这是个不明智的举动。勇闯娱乐圈,凭着拍剧、登台演出、广告等,他成功闯出点成绩,并和朋友合伙投资餐厅和制作公司。
去年5月因为老婆不获申请香港护照,乔宝宝被逼回苏格兰坐移民监,但9月时期间他的太太获批三年苏格兰居留权,而他亦正式回归香港。
“老外”演员:布伟杰 Brian T.Burrell
来自美国的布伟杰是个中国文化发烧友,95年因为前妻的缘故,他来到香港教授英文。当时他看见河国荣在电视上的演出,曾对自己说将来要做“第二个河国荣”。在2000年经由朋友介绍,他进了无线当兼职临时演员,直到03年他决定辞去IT工作,转战电视圈。
6. 观《建党伟业》后,都说这部片子是由“外国人”演的,在露脸的演员中到底有多少个外国人
唉~大家一出名都改了国籍了。大部分由我们捧红的演员现在都成了“外国人”。
这就是演员表:陈凯歌 美国 /陈红 美国 /甄子丹 美国 /刘亦菲 美国 /陈冲 美国 /邬君梅 美国 /顾长卫 美国 /蒋雯丽 美国/ 宁静 美国 /王姬 美国/ 童安格 加拿大/ 蒋大为 加拿大 /徐帆 加拿大/ 陈明 加拿大 /张铁林 英国 /许晴 日本 /韦唯 德国/ 沈小岑 澳大利亚/ 苏瑾 新西兰 /李连杰 新加坡 /斯琴高娃 瑞士/ 胡兵 泰国
7. 我过老电影中的外国人(欧美人)谁来演或者去哪找的演员比如上甘岭中的。
都是从新疆找来的!我记得十年前吧,谢晋导演拍《鸦片战争》的时候,电视里放了个纪录片,就是讲这部片子拍舍过程的,里面就说过“这些八国联军的饰演者都是新疆籍的群众演员,这也是以前拍类似影片惯用的方法,因为如果真的找欧洲人来演,片酬肯定要很高很高!”
8. 电影《长津湖》那么多外籍演员都从哪找的是用技术手段做的特效吗
关于这部电影,我认为算是今年比较值得一看的一部作品。先不说整部作品它的内容或者是它能够带给大家的感觉,就说创作这部作品的主演们对待这部作品的态度,我认为就是值得一看的。大家会发现现在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剧,慢慢的流于商业片的形式,他们并不是为了真正的去创作出一个优秀的作品,带给观众某些感悟。
跨过鸭绿江里的装外国士兵那么多演员都是在国外找的,因为现在中国已经是经济大国,已经有很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就业,创业创业电视剧中有一些特效,并不是真正的有那么多人。为了拍好《长津湖》找了无数演员试镜。想要拍出好的电影,那么就要把握好角色,所以长津湖湖在拍摄之前找了无数的演员试镜,就是为了在无数的演员中选择出最合适剧中的角色,不合适的演员在拍摄的过程中也不会呈现出好的效果,所以说,对于角色打磨要更加的细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