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日本老电影好多都是汉字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日本老电影好多都是汉字

发布时间: 2023-02-14 05:14:37

⑴ 为什么日本动画片里面会有那么多中国字

因为古代日本没有文字,他们最开始直接用汉字作记载,但是因为日语跟汉语完全不同,表达起来不方便,所以后来根据汉字发明了假名,就用假名跟汉字夹杂在一起表达日本民族的语言,这就是日文。因为日语对事物的称呼跟汉语不同,所以,许多汉字要采取“训读”,比如“山”,我们写作“山”,也读做“山”,全国多一样,只有北方卷舌,南方不卷舌的差别,再加上江苏上海读做se,但是都是符合读音规则的,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但是日本人在训读时就读做“yama”,像“山下”,就是“yamaha”,“yama”是“山”的训读,“ha”是“下”的音读。
所以我们看日文,好多字都认得,可是日本人一读,发音根本就不一样。

自从汉语和日语发生关系以来,就在日语中引起了这个问题;这是个十分古老的问题。在汉字进入日本以前,日本没有文字。汉字和汉语进入日本以后,日本人不但汉字注日语音,而且大量吸收汉语词。由此而产生音读、训读、音训混读以及有关诸多问题,日语词的复杂状况即由此而生。因此,弄清音和训是记住日语词的关键。下面简单谈谈什么是音读和训读以及有关问题,由此而探讨解决记词的难题。

训读:训读是用日语读汉字(汉语词)。汉字进入日本后,日本人按该汉字的原意而用日语读出。例如汉字“川”的意思就是“河”,日语词称“河”为“カワ”,于是就将汉字“川”读为“カワ”。这就是训读。总之,依汉字愿意而以相应的日语词读出,就是训读。训读是写汉字,读日语的音。例如“人”读“ヒト”,“山”读“ヤマ”,等等。这也可以说是类似翻译,但有些是确切的翻译,有些则不一定完全相符。

音读:汉字进入日本后,日本人按照汉字的原音读汉字,就是音读。因汉字传入日本时间不同,而有古汉音、吴音、唐音等等之别。总之,日语汉字的读音来源于古汉语读音,故虽与现代汉语音常不一致,但仍有关系。例如汉字“山”,日语音读为“サン”,“爱”读为“アイ”,等等。可见日语汉字的音读皆源自古汉语音,由于汉语音与现代汉语音虽不尽相同,但仍密切相关,所以日语汉字音读与现代汉语音也有联系。

古代日本人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无自己的文字。他们曾一度完全借助汉字来表达自己的语言。在长期的中日友好往来过程中,日本人在汉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本民族文字。对于日语文字来源于中国的汉字,人们是一直公认的,但是,汉字何时传入日本?日本人又何时学会使用文字?长期以来,众说不一,始终未成定论。
关于上述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世纪中叶说,一些学者认为日本人使用文字在一世纪中叶至迟不晚于一世纪下半叶。他们主要根据公元一世纪末的中国古籍《汉书·地理志》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岁时以献来见。”根据这段记载,可知在公元一世纪末之前,日本人已到过中国,有可能接触到中国的汉字,《后汉书·倭传》中也有“建武中元一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这表明,日本人不仅已使用汉语,对中国的群臣礼节也很明晓。这种说法并未得到所有人的承认。因此,又有人提出公元三世纪左右说。据中国晋朝陈寿的《魏志·韩传》记载,公元三世纪时,朝鲜半岛上临近日本列岛的辰朝已使用文字,因此有可能通过辰朝将文字传入日本。第三种说法认为,日本使用文字应在公元四世纪下半叶。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日本文字最初是由百济传入的,而大和朝廷在公元四世纪初才征服邪马台国,统治北九州,所以,同朝鲜半岛的百济国往来,最早也在四世纪下半叶,日本使有文字也应在这之后。第四种说法认为,汉字是在五世纪初传入日本国。主要史料是《古事记·应神记》中的记载。书中记载有个叫和迩吉师的人携《论语》和《千字文》渡来日本。这种说法,多数人表示怀疑。
上面的说法,各有依据,但也各有弱点,一时无法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综合几家答案

⑵ 为什么早期日本还是有汉字的。在一些老电影老故事里还是用汉字的。比如说苏门答喇,马达加斯加,欧罗巴,

听说原先日本韩国都是用汉字的,后来政府觉得自己既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就应该用自己的文字自己的语言,所以就有了日文和韩文。在韩国一些正式场合还是用汉字的。

⑶ 为什么早期日本还是有汉字的。在一些老电影老故事里还是用汉字的。比如说苏门答喇,马达加斯加,欧罗巴,

原先用汉字是因为中华文明先进。放弃使用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周边各国,比如越南韩国朝鲜等等,希望摆脱中国的影响力,也就是去中国化,所以汉字首当其冲。

⑷ 为什么日本电影或者日本连续剧里有那么多中国字

首先日本文字发明基于中国传统文字的衍生,根据中国汉字的发音,创作了五十音图,如“以”变成了“い”这样的变形~延用了汉字的五个基本元音,再加上其他的基本辅音来构成五十音体系,模仿汉字发明了的日本文字~所以其中大部分文字仍延用中国汉字读音也大多和汉字的差不多,少部分的则为自创字,比如“单”字他们改为了“单子头上为三点”这样的字只有少部分~
日语的发明大部分都由汉字构成或者有汉字演变,所以日文里会出现这么多的汉子~

⑸ 为什么在日本的很多电影,动漫里面都能看见汉字呢 他们不是有自己的书法嘛

日本原来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没有自己的字,他们最开始用的字是我们中国的汉字。到了后来虽然有了自己的日文,可是受中国汉字影响太深,于是日本动漫出现汉字也是正常的

⑹ 为什么日本很多地方或者电影、动画片等都会出现类似中文的字样

日本古代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到我国隋唐时代,汉字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才开始系统地利用汉字记载自己 的语言。最初是把汉字作为表音的符号使用的,即日语有几个音节,就用几个汉字。这些汉字后来逐渐演 变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 。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义的汉字叫真名。这样,一篇文章中并用真名、假名,显得非常混乱。而且假名要借用的同音汉字很多,加上汉字笔划多,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后来就把假名逐渐简化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即现在的“假名”。
平假名:主要是旧时代妇女使用的。它由48个字构成,用来书写土生土长的日本词、虚词、动词结尾和用
来书写那些用正式批准的通用字无法书写的中国外来语。
片假名:也是由一组48个字构成。它主要是用来书写中文以外的外来词的,用于强调象声词,或动植物学
日文是由假名(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汉字、罗马字组成的。我将通过下面的例子来介绍假名(平假名 和片假名)和汉字。
例:これは日本语のテキストです。 (译文:这是日语课本)
平假名 这个句子中的“これは”、“の”、“です”就是平假名。平假名是日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
可以直接构成单词,如例中的“これ”(发音“kao lei”注:拼音)就是“这”的意思(相当于英语中 的“this”);の(发音“孬”)是“的”的意思,最后的“です”表判断,也就是“是”的意思。平假 名也可以充当句子中的其它无具体意思的成份,如例中的“は”就是一个助词,用来分隔“これ”(这) 和“日本语”。另外,它还是日文中汉字读音的基本单位,和汉语拼音的作用有点相似。 片假名 “テキスト”是片假名。片假名和平假名是一一对应的,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英语中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的差别(但他们并不一是一回事,只是为了方便你的理解)。片假名主要用来构成西方外来语及其它一些特殊词汇。如例中的“テキスト”(发音“太K丝头”)的意思是“课本”,就是从英语单词“text”音译过来的。
日语中汉字的来历(资料)
中日两国使用的汉字,本来都是汉字的繁体字。但后来两都进行了文字改革,有的字我国简化了,日本没 有简化;有的字日本简化了,我国没有简化。有的字两国虽都简化了,但简化的却不相同。所以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写日语时,一定要写日语汉字,不能写中文的简化汉字。日本政府于1946年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规定了一些汉字作为使用的范围,共有1850个,这叫做“当用汉 字”。当用即“当前使用”或“应当使用”之意。这1850个之外的汉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记。但这只是政府的规定,仍还有人按习惯使用非当用汉字。1981年10月1日,日本政府又公布实行了“常用汉字表”,规定1945个常用汉字作为“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
摘自《日语(第二外语用教师参考书)》,有改动
汉字:中国字,在日语中叫汉字,实际上是表意符号,每一个符号都代表一件事或一个观点。常见的是一个汉字有一个以上的音。在日本,汉字是用来书写起源于中国的词和土生土长的日本词。
汉字 例中的“日本语”是汉字。“日本语”就是“日语”的意思了,但它的发音却不是中文发音了。“
日本语”的读音为“にほんご”(发音“你好恩高”)。在这里,假名“にほんご”就相当于日语中汉字 “日本语”的拼音了(当然它并不是真正的拼音)。日语中有很多汉字,它们大部与其汉语意思有关,但往往不同。
一句话总结:日文文字大部分来自于中文文字,所以相同的也就多。
求采纳~

⑺ 日本一些电影上,尤其是老电影 为什么出现的都是中文 是纯中文 没有片假名 这是为什么

日本文字分为本国传统文字和语,由中国传入或影响的汉子,及来自其他国家的语言即外来语。和语是日本早期人民的语言,汉子是由中国影响传过去但是经过演变代表了其他的意思和不同的发音,外来语是来自欧洲,非洲,美洲各个国家的语言。因为在世界各个国家文化相互交流的时候,日本人发现某些国家的语言在本土相当流行,甚至比本国语言更为简练,所以才产生的外来语替代了本国的和语。而影片中的汉子本身就是日本文字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代表了与汉语不同的意思。当下,日本流行将汉字或者和语写成片假名的形式以吸引别人的注意。语言文化在各国都是年轻人为主流的,每个国家都会有当代流行的特殊语言。